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教师
      加分练(七)(13-14课) 试卷(教师版)2023-2024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docx
    • 学生
      加分练(七)(13-14课) 试卷(学生版)2023-2024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docx
    加分练(七)(13-14课) 试卷(教师版)2023-2024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页
    加分练(七)(13-14课) 试卷(教师版)2023-2024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2页
    加分练(七)(13-14课) 试卷(学生版)2023-2024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页
    加分练(七)(13-14课) 试卷(学生版)2023-2024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加分练(七)(13-14课) 试卷2023-2024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展开

    这是一份加分练(七)(13-14课) 试卷2023-2024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文件包含加分练七13-14课试卷教师版2023-2024部编版九年级上册docx、加分练七13-14课试卷学生版2023-2024部编版九年级上册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加分练(七)(13-14课)A层 基础达标1.(2022•南京期中)马克思说:“租地农场主成了这种农业工人的实际指挥官。”这反映西欧农村( )A.市民阶层的壮大 B.骑士阶层的兴起C.雇佣关系的出现 D.封建剥削的加强2.如图是欧洲13世纪生产关系出现的新现象。它标志着西欧 ( )A.租地农场开始兴起B.生产方式资本主义化C.古典文化逐渐兴起D.殖民扩张活动的开始3.某学校游学团来到了文艺复兴的发源地,这里有着“花之都”的美名,当年这里可谓星光灿烂,聚集了包括达•芬奇、但丁、伽利略等在内的众多名人。这里是 ( )A.意大利的佛罗伦萨 B.法国的巴黎C.英国的伦敦 D.德国的柏林4.但丁的《神曲》、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都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典型作品,它们共同反映的思想是 ( )A.人文主义 B.自由民主C.君权神授 D.革命斗争5.(2022•东莞期中)“它在注重重新审视、发现和弘扬古典文学艺术的同时,还以批判、求实的精神,勇敢地向古代权威和基督教神学挑战。”材料中的“它” ( )A.摧毁了罗马教会的神权统治B.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文化要求C.主张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D.提出分权与制衡的政治原则6.从13世纪晚期到16世纪,欧洲出现了对古典文明的再发现,但最令人感兴趣的成就都是全新的,因此,当时主要是“兴”,而不是“复兴”。其中的“兴”是指 ( )A.对古典文化的全面继承B.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兴起C.资产阶级文化运动D.文艺复兴向西欧的传播B层 素养提升7.(2022•苏州期中)“租地农场主成了这种农业工人的实际指挥官,成了他们的剩余劳动的实际剥削者,而土地所有者现在只和这种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发生直接关系,而且是单纯的货币关系和契约关系。”对马克思的这段话表达最准确的示意图是 ( )8.在中世纪欧洲,贵族身份世袭罔替,在非贵族阶层看来高不可攀。然而在意大利的有些城市,银行家和富商却可以用财富换取爵位。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著名的美第奇家族,最初以行医为生,后来经商致富并开办银行,15世纪受封为贵族。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 ( )A.文艺复兴使资产阶级获得政权B.自由平等的观念不断得到传播C.商业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出现D.君主专制加强和贵族势力衰落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3、14世纪,欧洲农村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改变。租地农场出现,富裕农民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城市中,随着手工工场规模的扩大,手工业者、商人成为城市居民(市民阶层),享有新的契约关系赋予的权利,取得了特殊的法律地位。材料二 人文主义思想对西欧人向海外发展,也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人文主义者讴歌现世生活,相信人的力量,认为人应当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发挥自己的才能来创造幸福。人文主义思潮实质上反映了资产阶级的个人进取精神,是海外冒险事业的一种思想动力。——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1)根据材料一,指出13、14世纪以来,欧洲的农村和城市在生产经营方式和社会结构方面分别发生的变化。(2)根据材料二,指出西欧社会在思想文化领域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与材料二反映的现象之间的关系。(3)综合上述探究,指出两则材料共同反映的历史发展趋势。C层 拓展延伸10.阅读下列材料,探究问题。【探究一】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成果材料一 下图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威尼斯一位画家的作品《群神宴》。画面上,众神或坐或立,谈笑宴饮,穿着打扮与常人无异。画中盛放水果和汤的三件器皿(如画中右侧附图所示),都是来自中国明朝的青花瓷。(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群神宴》中神的形象有什么特点,画家为什么会这样塑造。【探究二】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认识材料二 意大利从古罗马到文艺复兴,始终是西方文化之源,它与中国的文化交流,在欧美诸国中也遥居领先地位。从丝绸之路到马可•波罗,乃至利玛窦首传西学,郎世宁饮誉艺坛(注:利玛窦、郎世宁都是明清时期来华的意大利传教士,在科学、绘画、建筑等领域推动了西学的传播和中西文化的融合),中意文化交流史上始终不乏辉煌的篇章。——据朱龙华《从“丝绸之路”到马可•波罗——中国与意大利的文化交流》(2)请依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写一篇100字左右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体现文明发展的趋势)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