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浙江农林大学附属小学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展开1. 看拼音写词语
衣shang( ) 笨zhuō( ) 日kòu( ) 铁suǒ( ) xuán( )崖
jù( )离 gē( )瘩 枯wěi( ) 惊huāng( ) xiōng( )涌
【答案】 ①. 裳 ②. 拙 ③. 寇 ④. 索 ⑤. 悬 ⑥. 距 ⑦. 疙 ⑧. 萎 ⑨. 慌 ⑩. 汹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看拼音写汉字的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裳、寇、悬、疙”容易写错,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书写时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选择题。
2. 下面词语中音、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蒙(měng)古包 伏案 抵御 全神贯注
B. 起哄(qǐ hòng) 爆发 沙哑 别出新载
C. 跺脚(duò jiǎ) 干躁 颓然 斩钉截铁
D. 勾勒(lēi) 呻吟 逢隙 忘乎所以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和字形的辨析。
B.别出新载——别出心裁;
C.干躁——干燥;
D.勾勒(lēi)——(lè),逢隙——缝隙。
故选A。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老王猜测,眼前这个年轻人大概有二十三四岁左右。
B. 是否多阅读,也是提高一个人作文技能的途径之一。
C. 中学生是培养健康情操的重要阶段。
D. 同学们修改自己的作文时,一定要认真找出并改正作文中的错别字。
【答案】D
【解析】
【详解】略
4. 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拟人)
B.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比喻)
C. 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和乐曲声,只听见国旗和其他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排比)
D. 你还算是个党员吗?(反问)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
C.从句子连续使用两个“只听见”可以看出,该句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
故选C。
5. 选填在语段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
语文是色彩缤纷的花园,让人 ;语文是姿态万千的白云, 让人 ;语文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 。
A. 浮想联翩 回味无穷 流连忘返B. 流连忘返 浮想联翩 回味无穷
C. 浮想联翩 流连忘返 回味无穷D. 流连忘返 回味无穷 浮想联翩
【答案】B
【解析】
【详解】考查词语搭配的能力。
浮想联翩:很多想象或感 想接连不断地涌出。
回味无穷:比喻回想某一事物,越想越觉得有意思。
流连忘返:玩乐时留恋不愿离开留恋得忘记了回去。
结合“色彩缤纷的花园”、“姿态万千的白云”、“滋味甘醇的美酒”来看应分别填入:流连忘返、浮想联翩、回味无穷,选择B。
6. 省略号常见的作用有:①表示引文的省略;②表示省略递增的次数;③表示语意的跳跃;④表示说话结巴;⑤表示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⑥表示沉默。下列各句中省略号的作用依次是( )
(1)还好,总算活着回来啦。……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
(2)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
(3)我嘛……缝缝补补……
(4)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
(5)“……”她坐在那里一动不动。
A. ③⑤④②⑥B. ③⑤④②①
C. ⑥④⑤③①D. ④③⑥①②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标点符号的作用,结合每句话的语境进行分析。
(1)在本题中,省略号表示语意跳跃,不是同一个话题。
(2)在本题中,省略号表示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是他内心的心里活动。
(3)在本题中,省略号表示说话结巴,这句话断断续续的说.
(4)在本题中,省略号表示省略递增的次数,省略了后面敲钟的次数。
(5)在本题中,省略号表示沉默。省略号里的内容表示没有说话的沉默。
7. 根据课文或要求填空。
本学期,我们一起去触摸山川湖海的心跳:在作家笔下,平凡的事物总是能让我们耳目一新:老舍眼里的草原,在天底下_______________,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小丘的线条是_______________,就像_______________,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写出了乡村_______________夜的宁静优美,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丰收在望的喜悦;而后面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看出了作者临近旧屋的欢欣。
【答案】 ① 一碧千里 ②. 那么柔美 ③. 只用绿色渲染 ④. 到处翠色欲流 ⑤. 轻轻流入云际 ⑥. 夏 ⑦. 稻花香里说丰年 ⑧. 听取蛙声一片 ⑨. 旧时茅店社林边 ⑩. 路转溪桥忽见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和名篇名句的掌握。
填写《草原》的句子,注意“碧”“柔”“渲”“染”“翠”“欲”“际”的正确写法。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原文: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译文:皎洁的月光从树枝间掠过,惊飞了枝头喜鹊,清凉的晚风吹来仿佛听见了远处的蝉叫声。田里稻花飘香,蛙声阵阵,似乎在告诉人们今年是一个丰收年。天边几颗星星忽明忽暗,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往日的小茅草屋还在土地庙的树林旁,道路转过溪水的源头,它便忽然出现在眼前。
其中“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写出了作者由稻花香而联想到即将到来的丰年景象;“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写出了作者骤然间看出了临近旧屋的欢欣。
8. 默写古诗句。
(1)黑云翻墨未遮山,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清风半夜鸣蝉。
(3)五岭逶迤腾细浪,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青山郭外斜。
(5)鞠躬尽瘁,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白雨跳珠乱入船 ②. 明月别枝惊鹊 ③. 乌蒙磅礴走泥丸 ④. 绿树村边合 ⑤. 死而后已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诗词名句默写。
(1)注意“跳”“乱”的正确写法。
(2)注意“别”“鹊”的正确写法。
(3)注意“磅”“礴”的正确写法。
(4)注意“绿”“树”的正确写法。
(5)注意“死”“已”的正确写法。
阅读理解。
竹节人(节选)
①把穿着九个竹节的鞋线嵌入课桌裂缝里,在下面一拉紧,那立在裂缝上的竹节们就站成一个壮士模样,叉腿张胳膊,威风凛凛,跟现今健美比赛中那脖子老粗、浑身疙瘩肉的小伙子差不多。
②将鞋线一松一紧,那竹节人就手舞之、身摆之地动起来。两个竹节人放在一起,那就是搏斗了,没头没脑地对打着,不知疲倦,也永不会倒下。
③有时其中一个的线卡住了,那“斗士”便显出一副呆头呆脑的傻样子,挺着肚子净挨揍。
④竹节人手上系上一根冰棍棒,就成了手握金箍棒的孙悟空,号称“齐天小圣”,四个字歪歪斜斜刻在竹节人背上,神气!
⑤找到两根针织机上废弃的钩针,装在竹节人手上,就成了窦尔敦的虎头双钩。把“金钩大王”刻在竹节人的胸口,神气!
⑥用铅皮剪一把偃月刀,用铁丝系一绺红丝线做一柄蛇矛,给那竹节人装上,再挖空心思取一个更威风、更吓人、叫得更响的名号。
⑦破课桌,俨然一个叱咤风云的古战场。
9. 下列选项中,在文中出现过的竹节人角色有( )
A. 张飞 二郎神B. 孙悟空 窦尔敦
C. 哪吒 程咬金D. 岳飞 牛魔王
1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竹节人会没头没脑地对打,有时其中一个的线卡住了,就呆头呆脑地挨揍,这种枯燥乏味的玩法折射出的是单纯的喜爱与纯粹的快乐。
B. “我们”挖空心思给竹节人制作武器,创造名号,使竹节人显得更加神奇威武。
C. 选文主要写斗竹节人的乐趣,表现了“我们”对此深深着迷。
D. 从“手舞之、身摆之”“没头没脑”“不知疲倦”这些描写中,可以看出作者很喜欢玩竹节人。
11. 语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2. 第④⑤自然段末尾都有“神气”一词,这属于什么写法?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9. B 10. A
11. ①. 比喻 ②. 引出后文竹节人对战的情节
12. 反复。突出表现了作者为制作出竹节人而感到得意,自豪。
【解析】
【9题详解】
本题考查提取文中关键信息。
从第④自然段“竹节人手上系上一根冰棍棒,就成了手握金箍棒的孙悟空”和第⑤自然段“找到两根针织机上废弃的钩针,装在竹节人手上,就成了窦尔敦的虎头双钩。”可知文中出现的竹节人角色有“孙悟空”和“窦尔敦”。故选B。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从文中学生们下课投入的玩竹节人,上课偷偷的玩;老师把竹节人没收后在办公室里玩。这些情节都表现了竹节人是有趣、吸引人的玩法。故选A。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修辞手法及作用。
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破课桌”比作“古战场”,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学生们玩竹节人的兴致高。同时也引出了下文竹节人对战的情节。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写法及好处。
反复是用同一词句,反复申说。具有突出思想,强调感情,分清层次,加强节奏感的表达效果。文中“神气”一词用了两次,故是反复的写法。结合第④⑤两段的内容,可知是为了突出表现了作者对竹节人的创造很是欣赏,很得意,很自豪。
阅读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
①壮阔七十载,奋进新时代。2019年10月1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20余万军民参加了此次活动。
②盛大的阅兵式令人激情振奋,壮阔的群众游行更让人心潮澎湃。各地区的70组彩车成为本次活动中的一大亮点。一辆辆彩车的设计和制作,牢牢把握住了国庆70周年和新时代的总基调。人与车的有机结合,体现了时代的记忆、国家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③其中,主题彩车选取了生动传神、便于理解的形象元素和造型载体,展现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
④地方彩车在兼顾整体效果的同时,突出各地区的特点,充分展示区域特色和发展成就,彰显祖国山河之美,反映各地群众的幸福生活。如由中央美院设计的“首善北京”彩车,底座设计是故宫造型。花车后部坐落着天坛、大兴国际机场和雁栖湖国际会议中心。底座的花纹用人工智能和集成电路装饰而成,表达了科技北京的理念。
⑤一辆辆富有独特创意的彩车,充分体现了“开放的中国”的时代特征。
(根据相关报道撰写)
材料二:
13. 根据材料判断下面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材料二中的图片是“首善北京”彩车。 ( )
(2)每辆彩车的设计和制作,都体现了时代的记忆、国家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
(3)“首善北京”彩车全身都是由人工智能和集成电路装饰而成的。 ( )
14. 用“ ”画出材料一中第②段的过渡句。
15. 材料一的第④段运用了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
16. 材料一的第②~⑤段的说明顺序是( )
A. 分——总B. 总——分
C. 总——分——总D. 按不同方面
【答案】13. ①. √ ②. √ ③. ×
14. 盛大的阅兵式令人激情振奋,壮阔的群众游行更让人心潮澎湃。
15. 举例子 16. C
【解析】
【13题详解】
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判断。从材料第④自然段中“。底座的花纹用人工智能和集成电路装饰而成,表达了科技北京的理念。”可知“首善北京”的底座的花纹是用人工智能和集成电路装饰而成的,并不是“全身”。(3)说法错误。
【14题详解】
考查对过渡句的掌握,根据题干信息定位内容在材料一中第②段。接着找出过渡句(过渡句是一个句子承接或总结上面的内容,同时提示或领起下面的内容。过渡句是一种常见的句式,一般在作文里出现,在两个内容的接驳处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第二段中第一句“盛大的阅兵式令人激情振奋,壮阔的群众游行更让人心潮澎湃。”是过渡句。下文详细介绍了游行的精彩热闹。
【15题详解】
考查对说明方法的掌握。第四段开头指出地方彩车的特点“在兼顾整体效果的同时,突出各地区的特点,充分展示区域特色和发展成就,彰显祖国山河之美,反映各地群众的幸福生活。”接着列举了具体的例子,以中央美院设计的“首善北京”彩车为例子进行说明。分析出此处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16题详解】
考查对说明顺序掌握。材料②自然段中“盛大的阅兵式令人激情振奋,壮阔的群众游行更让人心潮澎湃。”总体叙述了阅兵式的精彩和群众游行带给人的震撼。接着具体叙述了现场情况。在第⑤段中“一辆辆富有独特创意的彩车,充分体现了‘开放的中国’的时代特征。”则是对彩车所体现意义的总结概括。所以材料一的第②~⑤段的说明顺序是:总-分-总,选项C正确。
阅读。
良心
①父亲因腹痛难忍进医院急诊,B超显示是急性阑尾炎,肠腔上还有一个直径4厘米的不明包块,医生怀疑这个包块是癌。“如果在阑尾手术中病人因其他病灶的影响而死在手术台上,本院不承担医疗责任。同意的话,请你们在手术单上签字。”
②“你们”是指大哥和我。医生的话让大哥的脸“刷”地变白,手术单在他手中“噗噗”地抖动。他把目光投向我,突然的灾难让他的脸上充满同舟共济的企盼。他问,二子,你看呢?
③“签就签呗!”我(漠然 颓然)地说。甚至我还打了一个哈欠,不耐烦地说:“昨晚我打了通宵麻将,太困了,想早点回家,手术时你就一个人待在这儿吧!”
④我想,既然没有大祸临头的感觉,何必要虚张声势地悲伤。大哥最终还是忍住了愤怒,在手术单上赌博一样(谨慎 小心)地写下自己的名字。
⑤我的冷血是存心的,因为我对父亲有着深深的不满。父亲原来是一名工人,45岁那年他病退回家,让与我同班读书的大哥辍学“顶替”。大哥比我大一岁,我俩的成绩不相上下,都是班上的尖子生。可那时家里穷,父亲怕我俩都考上又都读不“终局”,于是决定让大哥回来“顶替”。
⑥就这样,我和大哥开始了不同的人生。大哥进厂不久,厂里更新了机器设备,他的工作只是坐在电脑监控室里按电钮,轻松自在,养得白白胖胖,并按部就班地娶了妻,生了子,节假日一家三口共用一辆摩托车,像一串幸福的糖葫芦在大街小巷兜风,活得好不滋润。而我这个世纪末的大学生却赶上不包分配,在一个又一个人才市场里兜售了两年,赔尽了笑脸,仍然没能把自己推销出去,个中辛酸,一言难尽。正是我们兄弟俩截然不同的生活境况让我开始憎恨父亲,他明知我自幼体弱多病,为什么不以保险起见让我“顶替”呢?既然父亲把他的爱以最实惠的方式给了大哥一个人,那么就让大哥一个人来承担养老送终的义务吧!我虽然冷血却不矫情,言为心声是我最大的优点。所以我说要回家睡觉。
⑦“请你们帮着把病人抬上手术床。”医生对我们说。我只好跟着大哥来到父亲的病房。病床上的父亲已被自己的汗水淋湿,扭曲的表情昭示着体内的疼痛正像风暴一样肆虐。生命在这一刻显得无比脆弱,大哥的眼睛终于坚持不住漾出红红的雾气,这份柔情有悖于他一贯的钢铁个性。父亲瞬间明白了自己的病情,他忽然想起什么来,吃力地叮嘱大哥:“假如我万一就这么走了,你只能给我立一根孝子棒(我们的风俗,一个儿子立一根),写上你的名字……”
⑧“为什么?”大哥吃惊地问。我也对父亲的“遗言”感到不满。到死还在偏心眼儿,这不是变相地骂我不孝,不认我这个儿子吗!
⑨“因为二子是我捡来的孩子,我得把这个权利留给他的亲生父母,万一他们以后有机会相认,我可不能昧了良心……”父亲说着又把眼光移到我脸上,“二子到现在还没找到工作,我实在不放心。谁会料到大学生就业这么难。那时让他多读书,我是想不能亏待了人家的孩子……二子啊,你别怨爸,爸就这点儿能耐。往后,让大哥多照顾着点儿——大明,记着我的话,对弟弟要多帮衬。”父亲艰难地说完这些,汗水已几乎将他淹没。他疼爱的目光久久地停在我脸上,眼眶里溢出浑浊的泪珠。而他对我二十多年的疼爱却得不到回报,他要把写有我的名字的孝子棒给别人——为了良心。
⑩我的身世让我震惊。我的狭隘让我羞愧。我的灵魂被父亲的良心打了一记响亮的耳光!我没有离开医院,直至手术结束。医生告诉我们,“不明包块”原来是肠腔积液,真是虚惊一场。而我,已学着乌鸦反哺的姿势,给父亲喂饭。我的良心会背负如山的父爱,走过今生。
17. 从文中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用“√”表示。
18. 整件事中,“我”对父亲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将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
( )——( )——( )——( )——感激
19. 结合上下文,说说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具体含义。
突然的灾难让他的脸上充满同舟共济的企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文中第⑦自然段画“____________”的句子是对父亲的____________描写,写出了父亲____________的状态,侧面烘托出二子的____________,为下文出人意料的结尾____________。
21. 短文最后才点明二子和父亲之间的真正关系,请你谈谈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文中塑造了几名性格鲜明的人物,人物形象在故事情节发展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B. 小说以“良心”为题,是告诉我们人要怀有恻隐之心,同时也告诉我们人应该有感恩之心。
C. 父亲让大哥“顶替”,让“我”继续读书,说明父亲把全部的爱给了大哥。
【答案】17. 漠然 谨慎
18. ①. 漠然 ②. 不满 ③. 震惊 ④. 羞愧
19. 文中哥哥希望和“我”一起团结互助,同心协力,帮助父亲早日战胜病魔。
20. ①. 神态 ②. 疼痛 ③. 漠然 ④. 做铺垫
21. 短文在结尾处点明两个人的关系,使情节更加出人意料,更能震撼人心。 22. C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辨析。
漠然指不关心,不在意的样子。颓然指败兴、扫兴的样子。从文中“我”的反应“甚至我还打了一个哈欠,不耐烦地说”可知,当时“我”对父亲的病情毫不关心,所以选漠然。
谨慎指对外界事物或自己言行密切注意,以免发生不利或不幸的事情。小心是指畏忌、顾虑、留神、提醒注意。“谨慎”更能突显大哥慎重的心态,所以选“谨慎”。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读第③自然段,在面临手术签字时,大哥很紧张,“我”却“漠然地说”“甚至我还打了一个哈欠”,从中可以看出“我”的冷漠、漠然;
后来,“我”想到自己毕业时没有找到工作,大哥却按部就班,从第⑥自然段“正是我们兄弟俩截然不同的生活境况让我开始憎恨父亲,……那么就让大哥一个人来承担养老送终的义务吧”可以感受到“我”对父亲强烈的不满;
读第⑩自然段,从“我的身世让我震惊。我的狭隘让我羞愧”可知,得知真相后,“我”对父亲的态度发生了变化,“我”震惊,并羞愧;
在从“而我,已学着乌鸦反哺的姿势,给父亲喂饭”可知,“我”明白了父亲的苦心后,对父亲充满了感激之情。
所以“我”对父亲的思想感情变化是:漠然——不满——震惊——羞愧——感激。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词语。
同舟共济:本义是坐一条船,共同渡河;后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文中指大哥希望“我”能和他一起面对父亲的病情,帮助父亲战胜病魔,恢复健康。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句子。
从画线句中的“扭曲的表情”可知,该句是对父亲的神态描写,写出了父亲此刻正在遭受疼痛的折磨。父亲的痛苦和“我”的漠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中可以看出“我”的冷漠。再从后文“我”得知真相,明白了父亲的苦心可知,这样的情节安排可以使得父亲的形象更高大,为出人意料的结尾做铺垫。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短文最后才点明二子和父亲的真正关系,一方面突显了父亲的高尚品德,突出了主题“良心”;另一方面解决了二子不满的心理,使情节出人意料,让人印象深刻。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C.说法错误。本文主要讲了“我”因不理解父亲给大哥安排工作,忽视了自己的工作而对父亲非常冷漠,后来得知自己是捡来的真相后,理解了父亲的做法,并深感愧疚,对父亲变得感激起来。文中,父亲让大哥“顶替”,是为了让“我”更好地上大学,但是父亲并没有料到“我”毕业后工作难找。父亲对“我”的爱是深沉的。
故选C。
23. 习作表达。
生活像一部精彩的连续剧,一个个出色的镜头,组成了曲折动人的情节,我们热爱生活,也品味其中的酸甜苦辣。请以“生活中的一个小镜头”为题,描绘生活中使你受到启发或者受到感动的一幕。
要求:(1)内容具体,中心明确;(2)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3)不少于500字。
【答案】例文:
生活中的一个小镜头
一个个小小的镜头组成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一个个镜头就像一个爱的音符,演奏着一曲爱的歌;一个小镜头就像一颗耀眼的星星,闪烁着爱的光芒……妈妈对我的爱就全融化在生活中这一个个小小的镜头里。
红目鳞鱼是我小时候最喜欢吃的鱼。记得当时,每当妈妈拿出来,我就争着吵着要吃,可是我又不会自己去鱼刺。这时,妈妈总喜欢摸着我的头,说:“好!慢慢吃,吃鱼的孩子会越来越聪明!”然后一边把鱼刺弄得干干净净,一边还反复地检查有没有残余,生怕鱼刺卡住我的喉咙。我被妈妈宠着,总是高高兴兴吃着香甜的鱼肉。可是,当我转身看妈妈时,总看见她在吃我不喜欢的鱼头。我好奇地问妈妈:“妈妈,你怎么不吃鱼肉啊?鱼肉可好吃了。”妈妈总是说:“你吃吧!妈妈不喜欢吃鱼肉。”然后继续吃着鱼头,仿佛很好吃似的,于是,我便心安理得地继续吃鱼肉。
那时我并不懂得妈妈说这话真正的意思,直到现在我才明白了:原来妈妈不是不喜欢鱼肉,而是为了让我放心地吃。了解妈妈真正的意图,一股感激之情油然而生。原来母爱无处不在,就这一个小小的镜头,包容着妈妈对我的爱。
世界上的母亲都是伟大的。生活中一个小小镜头就能体现母亲浓浓的爱意。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命题习作。
本题要求以“生活中的一个小镜头”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在成长过程中,总有一些人,一些事像镜头一样留在我们心底,让我们难以忘怀。写一写令你受到启发或感动的人或事,想想为什么让你难忘,注意选择典型的事例表现人物的特点和品质。注息把事例写具体、生动,写作时要合理安排材料,重点部分要详细写,其他部分可略写,还要注意语句要通顺,用词要恰当。在叙述的过程中,要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让自己感动或受到启发的地方。
开头:开门见山或用优美的排比句引出下文;
正文:详写事情的经过或过程,结合细节描写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品质;
结尾:总结式或抒情式扣题,写出自己受到的启发或感动的地方。
2022-2023学年浙江省绍兴市诸暨荣怀小学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浙江省绍兴市诸暨荣怀小学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根据拼音和句意,填写汉字, 下列词语书写全对的一项是, 根据“温和”的不同意思写句子, 经典名句积累与运用,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浙江省绍兴市诸暨荣怀小学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浙江省绍兴市诸暨荣怀小学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根据拼音和句意,填写汉字, 下列词语书写全对的一项是, 根据“温和”的不同意思写句子, 经典名句积累与运用,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浙江省绍兴市诸暨荣怀小学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浙江省绍兴市诸暨荣怀小学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根据拼音写词语,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