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区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展开1.选出下面每小题中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把序号写在横线里
(1)A.同胞(bā) B.芬芳(fēn) C.劲敌(jìn) D.山巅(diān)
(2)A.折腾(zhē) B.海豚(tún ) C.毫厘(lí) D.思绪(xǜ)
(3)A.咖啡(kā) B.枣核(hé) C.鹰爪(zhuǎ) D.投掷(zhì)
(4)A.模样(mú) B.竹笼(lǒng) C.夹袄(jiá) D.稍微(shā)
2.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这篇散(sǎn sàn)文写的是作者出门散(sǎn sàn)步的情景。
(2)来到北京,站在雄伟的紫禁(jīn jìn)城前,我情不自禁(jīn jìn)地发出了赞叹。
(3)我们平时要注意多积累(lěi lèi),这样写起作文来才不会感觉那么累(lěi lèi)。
3.看拼音,写汉字
(1)花间蝴蝶飞,xī 边yuān yāng 闹,mì fēng suí 风在wǔ dǎ 。花bàn 吐fēn fāng ,yàn 子筑巢忙,我们细细来xīn shǎng 。
(2)穿着白色chèn shān 的快递员,业wù 熟练,非常fù zé ,对要寄出的huò 物会一一进行jiǎn chá ,发现有不严实的包裹,便拿出jiā 带zhān 牢固。面对顾客的种种疑问,他从不嫌fán ,总是耐心地给顾客解shì 。
4.给下列句子选择恰当的词语,将序号填在横线里。
(1)
① 的读书姿势有利于保护我们的视力。
②雷达能迅速并 地搜索到飞行物。
③这幅画 是齐白石的真迹。
(2)
①图书馆在左边,你却往右边走,这不是 吗?
②你在作文中 地多写上这一句,不仅没增强表达效果,反而起到反作用。
③全班大合唱时,他只动口型不出声,那 的样子可笑极了。
5.注意带点的词句,再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
(1)例: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
ㅤㅤ夜晚,月亮和云朵 。
(2)例:鹿皱起了眉头说:“唉,这四条腿太细了!”
ㅤㅤ妹妹 :“太棒了!周末能去游乐场玩啦!”
6.根据课本内容填空,没学过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
(1)古诗中有可爱的生灵,“ ,沙暖睡鸳鸯”;有明媚的春光,“ ,春江水暖鸭先知”;有传统的节日,“清明时节雨纷纷, ”,“ ,每逢佳节倍思亲”。
(2)常言道:“眼见为实, 。”你没有亲眼看见事情经过,怎么能轻易地下结论呢?我们在生活中都有可能犯错误,但出现错误能及时改正就是最好的事了,正如《左传》中所说的:“ ? ,善莫大焉。”
(3)蔡伦改进的 、李春设计并参加改造的 、张择端画的《 》,都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7.下面一段话中有几处错误,请用上合适的修改符号进行修改
ㅤㅤ我写的诗一首在学校举办的诗歌大赛中获奖了。晚上,我怀着心情激动的反复看着奖杯,感觉自己就象做了一场梦。
8.阅读理解
走近唐三彩
ㅤㅤ①在我国,陶瓷的历史非常悠久,历代都有精品出现。唐三彩是盛行于唐代的一种低温釉(yòu)陶器,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了。
ㅤㅤ②唐三彩颜色多样。釉彩有黄、绿、白、褐、蓝、黑等,在同一器物上不同的釉色同时交错使用,形成绚丽多彩的艺术效果。其中以黄、绿、白三色为主,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唐三彩”。
ㅤㅤ③唐三彩不仅颜色多样,造型也很丰富。有文官、武士等惟(wéi)妙惟肖(xià)的人物,有骆驼、骏马等栩(xǔ)栩如生的动物,有杯、盘等不同样式的生活器物……每一件都生动传神,独具一格。
ㅤㅤ④在唐三彩的众多造型中,马的形象最为突出。在唐代,马不仅是重要的交通工具,还用于战争、农业等不同领域(yù)。唐三彩中马的造型以静为主,仔细观察可以发现,马的眼睛是圆睁的,耳朵是贴着的,好像是在倾听有什么动静一样,可见制作工艺非常高超。
ㅤㅤ⑤唐三彩早在唐朝初年就输(shū)出国外,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是中国古代陶器中一颗璀(cuǐ)璨(càn)的明珠。
(1)第①自然段中的“1300多年”说明 的历史悠久。
A.我国陶瓷
B.唐三彩
C.唐朝
(2)第②、③自然段是从 、 两方面介绍唐三彩。
(3)第④自然段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请把这句话抄写下来。
(4)第④自然段中加点的部分形象地写出了唐三彩马
A.种类众多
B.造型多样
C.工艺高超
(5)判断正误。在正确的后面画“√”,错误的后面画“×”。
①唐三彩只有黄、绿、白三种釉色,所以称之为“唐三彩”。
②唐三彩早在唐朝初年就输出国外,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
9.习作
ㅤㅤ同学们,我们身边的每个人都是不同的,各有各的特点。有的同学喜欢安静,内向,不善言辞,像个“闷葫芦”;有的同学活泼、开朗,成天乐呵呵,被人称作“乐天派”;还有的同学喜欢小动物,人称“动物迷”……
ㅤㅤ请你写一个身边有特点的人,先用一个题目概括这个人的特点,再用一件事或人物的一系列行为表现他的特点。
ㅤㅤ要求:(1)自拟题目,写在第一行的中间。(2)语句通顺,尝试写出人物的特点。(3)字数不少于150字,字迹工整,不写错别字,没学过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
2022-2023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区三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基础
1.【解答】(1)A、B、D正确。C.有误,“劲敌”的“劲”应读“jìng”,指坚强有力。读“jìn”时,指精神;情绪。故选C。
(2)A、B、C正确。C.有误,“思绪”的“绪”应读“xù”。故选D。
(3)A、B、D正确。C.有误,“鹰爪”的“爪”应读“zhǎ”,指鸟兽的脚或趾甲。读“zhuǎ”时,指爪子,动物带尖甲的脚。故选C。
(4)A、C、D正确。B.有误,“竹笼”的“笼”应读“lóng”,指笼子;旧时囚禁犯人的刑具;蒸笼。读“lǒng”时,指笼子(lǒng•zi)。故选B。
故答案为:
(1)C;
(2)D;
(3)C;
(4)B。
2.【解答】(1)散:[sàn]排遣;排除:~心。[sǎn]无约束;不密集;松开:~文。故“散文”的“散”读“sǎn”,故“肯步”的“散”读“sàn”。
(2)禁:[jìn]皇帝的住处:紫~城。[jīn]忍住:不~大笑。故“紫禁城”的“禁”读“jìn”,故“情不自禁”的“禁”读“jīn”。
(3)累:[lèi]疲乏,过劳:劳~。[lěi]连续,重叠,堆积:~积。[léi]〔~~〕连续成串,如“果实~~”。故“积累”的“累”读“lěi”,故“那么累”的“累”读“lèi”。
故答案为:
(1)sǎn sàn;
(2)jìn jīn;
(3)lěi lèi。
3.【解答】故答案为:
(1)溪 鸳鸯 蜜蜂随 舞蹈 瓣 芬芳 燕 欣赏;
(2)衬衫 务 负责 货 检查 胶 粘 烦 释。
4.【解答】(1)A.准确:指与实际或预期完全符合。B.正确:指符合事实、规律、道理或某种公认的标准。与“错误”相对。C.的确:指确实;实在。
①根据词义,结合本题语境,应选填词语序号B。
②根据词义,结合本题语境,应选填词语序号A。
③根据词义,结合本题语境,应选填词语序号C。
(2)A.滥竽充数:比喻没有真本领的人也混在行家里充数或以次充好。B.画蛇添足:原意为画蛇时给蛇添上脚。后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C.南辕北辙:比喻行动与目的相反,结果离目标越来越远。
①根据词义,结合本题语境,应选填词语序号C。
②根据词义,结合本题语境,应选填词语序号B。
③根据词义,结合本题语境,应选填词语序号A。
故答案为:
(1)①B;
②A;
③C;
(1)①C;
②B;
③A。
5.【解答】(1)根据例句“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是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加点词语“窃窃私语”是形容人的动词,该句把海底的动物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海底动物的可爱,也表达了作者对这些小动物的喜爱之情。据此我们可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进行句子仿写、补充。
(2)句中加点词语“皱起了眉头”是神态、动作的描写,据此根据句子语境,将句中填入表示动作和神态的词语,将句子补充完整。
故答案为:
(1)说着悄悄话;
(2)高兴地跳起来,说。
6.【解答】(1)考查古诗文默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出自杜甫的《绝句》,全诗为: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出自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全诗为: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出自杜牧的《清明》,全诗为: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全诗为: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考查俗语、名言警句。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耳朵听到的不如眼睛看到的,亲身感受比传闻可靠。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出自《左传》,意思是:一个人谁能没有过错?犯了错误而能改正,没有比这更好的事了。
(3)考查课文理解。《纸的发明》讲的是我国造纸术的发明及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作用,表现了我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
《赵州桥》通过对闻名世界的赵州桥的雄伟形态、科学设计以及坚固美观等特点的说明,既让人们了解了这座历史悠久的石拱桥,又充分地赞颂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比较详细地介绍了《清明上河图》的有关情况,展现了《清明上河图》这幅古画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
故答案为:
(1)泥融飞燕子 竹外桃花三两枝 路上行人欲断魂 独在异乡为异客;
(2)耳听为虚 人谁无过 过而能改;
(3)造纸术 赵州桥 清明上河图。
7.【解答】词序错误,应为:一首诗、激动的心情。
“象”错误,应为“像”。
故答案为:
我写的一首诗在学校举办的诗歌大赛中获奖了。晚上,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反复看着奖杯,感觉自己就像做了一场梦。
二、阅读理解
8.【解答】(1)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唐三彩是盛行于唐代的一种低温釉陶器,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了。”这句话中“有1300多年的历史了”描述的是“唐三彩”;
(2)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与概括。从第②自然段开头“唐三彩颜色多样”这句话可知,第②自然段写的是唐三彩的颜色;从第③自然段开头“唐三彩不仅颜色多样,造型也很丰富”这句话可知,第③自然段写的是唐三彩的造型;
(3)本题考查中心句。“段落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其实就是找这段话的中心句,也就是总结了这一段内容的那句话。第④自然段是围绕“在唐三彩的众多造型中,马的形象最为突出”这句话来写的;
(4)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与分析。“马的眼睛是圆睁的,耳朵是贴着的,好像是在倾听有什么动静一样”这句话形象地写出了唐三彩马的工艺高超,从后面“可见制作工艺非常高超”这句话也可以知道;
(5)本题考查文章内容。①读第二自然段可知,唐三彩有黄、绿、白、褐、蓝、黑等颜色,其中以黄、绿、白三色为主,并没有说唐三彩只有黄、绿、白三种釉色,所以①错。②符合文意,正确。
故答案为:
(1)B;
(2)颜色;造型;
(3)在唐三彩的众多造型中,马的形象最为突出;
(4)C;
(5)①×②√。
三、习作
9.【解答】范文:
我家的“手机迷”
说起“手机迷”,我的老妈可是当之无愧。什么?不信?那就让我来带你们见识一下吧!
周末,她一做完家务活,就赶紧拿起手机,舒舒服服地躺在沙发上,开玩了!“唧唧唧”不用瞧,就知道她又在玩QQ了,QQ聊天也是老妈的最爱之一哦!老妈在手机上玩得那是不亦乐乎啊,看韩剧、看小说、上淘宝、玩消消乐……
记得有一个中午,妈妈正在炖香喷喷的排骨汤。“嘟嘟嘟嘟……”汤在砂锅里不停地翻腾着,妈妈抬头一看,时间还早,就又躺在沙发上,玩起了手机。我的肚子已经饿的是咕咕直叫,就催妈妈快点去烧饭:“妈妈,我饿了!快点烧饭去嘛!”谁知,她沉浸在网络小说里,根本就没有听见我的话,我只好用手在她眼前晃了几下,大喊:“老妈!我饿啦!快去烧饭吧!”“哎,别吵,等一会儿哦,等我把这章看完,看完就烧饭……”老妈头也没抬一下。说完,又盯着手机,钻进网络小说里头了。唉,我只好无奈地叹了口气,从食品柜里拿了一袋牛油面包,回房间看书去了。
一分钟、两分钟、半小时……过了好长好长的时间,我突然听见了老妈的一声惊叫:“哎呀!不好啦!还有汤在锅里炖哪!”她赶紧冲进厨房,掀开锅盖。“嗞——”可是,为时已晚,汤已经炖过头了……
瞧!这就是我的老妈!一个“手机迷”!A.准确
B.正确
C.的确
A.滥竽充数
B.画蛇添足
C.南辕北辙
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区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区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共5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高邑县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河北省石家庄市高邑县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共4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区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区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