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高中语文复习之 文言文翻译课件PPT
展开——增强采分点意识,译准文言文翻译题
1.熟悉近年高考文言文翻译的命题特点;2.增强文言文翻译的采分点意识和语境意识,提高文言文翻译得分。
一:剖析文句设定,找准采分点
①主要采分点:重点实词——多义词、古今异义词、活用词;重点虚词——以、乃、之、其等;重点句式——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固定句式。②总有个别陌生实词,需要临场推断。
实词:多义词、古今异义词、活用词、疑难词虚词:以、之、因、为、而句式:宾前、定后、状后、判断、被动、省略、固定句式
字词层面:关键实词、虚词句式层面: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特殊句式语意层面:语意通顺,语气一致
动词、形容词、名词及省略的句子成分;2~3个关键词语,1~2处文意通顺,偶有特殊句式。
翻译时难住你的地方,往往就是采分点。
小试牛刀:找出下列句子的采分点并且翻译
3、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4分)。采分点:翻译:
2、谨痒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5分)采分点:翻译:
1、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4分)采分点:翻译:
爱,吝啬;易,交换;主谓倒装句“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我不是吝惜钱财才去用羊来交换牛,百姓认为我吝啬是理所当然的。
谨,认真兴办;申,反复陈述;颁,通“斑”、状语后置句(申之以孝悌之义)
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孝悌的道理反复陈述给百姓听。头发花白的老人不会在路上背着或顶着东西了。
衣,名作动,穿上;王,名作动,称王;宾语前置句(未之有也)
年满七十岁的人能穿上丝绸、吃上鱼肉,老百姓不缺衣少食,做到了这些而不称王,不会有这样的事。
二: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
“信”是指译文要准确无误,就是要使译文忠于原文,如实地、恰当地运用现代汉语把原文翻译出来。“达”是指译文要通顺畅达,就是要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字通句顺,没有语病。“雅”就是指译文要优美自然,就是要使译文生动、形象,完美地表达原文的写作风格。
1.文言文翻译 要做到“信、达、雅”三个字
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 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
文言文翻译基本方法:直译和意译
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三:文言文翻译“六字诀”
留、删、换、调、补、换
一、“留”:就是保留。凡是朝代、年号、人名、地名、官职等这些专有名词,皆可保留不变。
例1: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十月八日卒,年四十七。译文:子厚在元和十四年十月八日逝世,享年四十七岁。原文中的“子厚”是柳宗元的字,“元和”是唐宪宗年号,也保留不译。
例2: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译:永和九年,是癸丑年,晚春的开初,我们在会稽山阴县的兰亭聚会。
二、“删”:就是删除。删掉那些无意义或没有必要译出的虚词。
例1:狼度简子之去远。译文:狼估计赵简子离开很远了。分析:“简子”和“去远”之间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之”字,现代汉语没有相应的表达方式,可不译。
例2.夫战,勇气也。译文:打仗,靠的是勇气。
三、“换”:所谓的换就是在文言文当中和现代汉语意思不同的词,如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凡该换的,一律都换之。
例1:先帝不以臣卑鄙。译:先帝不因为臣身份低微,见识短浅。分析:翻译时一定要注意句子中“卑鄙”是个古今异义的词,可译为“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例2: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译:齐国虽然小,我怎么会吝惜一头牛呢。
例句: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 鼓 )而衰,三 ( 鼓 )而竭 译:作战,靠的是勇气,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就衰弱了,第三次击鼓士气就衰竭了。
四、“补”:就是增补。即补出古代简练说法省略或隐含的内容,特别是对省略句。
五、“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介宾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翻译时一般应调整语序,以便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 例1:还自扬州。(介宾后置句) 自扬州还 译:从扬州回来。例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句) 蚓无利爪牙,强筋骨。译: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
例1:秦时明月汉时关。(互文)译: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边关。例2: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比喻、排比)译:秦国有统一天下的野心。
六、变:指文言句中带修辞手法的、用典用事的地方,可根据上下文灵活、贯通地译出。
四:技巧点拨,典例演示
三、破解翻译“卡壳”“3方法”(一)知识迁移法在文言文翻译中,知识的积累是基础,迁移是目的;只知积累,不能迁移,是知识的“书橱”;只想着考场发挥,不注重积累,结果必然是竹篮打水。文言文需要综合的知识基础,积累的内容包括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活用、句式知识;实词又包括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同义、反义、偏义复词等。积累的途径包括课本、成语、做过的题目。1.从课本中迁移试题中的重要实词、活用、句式常常可以从课本中找到依据,下面几个句子从不同的角度加以示例。
例1: 把下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注意划线的字的翻译。(4分)弘微口不言人短长,而曜好臧否人物,曜每言论,弘微常以它语乱之。
译文:而谢曜喜欢褒贬人物,谢曜每每发表议论,弘微常说其他的事岔开话头。解析:臧否,褒贬,初中课文《出师表》中有“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例2: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并注意加点的字的翻译。(4分) 又佥都御史赵开心素为(冯)铨所忌,相继构陷去官,乞矜察。
答案:还有佥都御史赵开心向来被冯铨忌恨,(这些人)相继被诬陷罢了官,请求怜悯体察。解析 “素”,向来,《鸿门宴》中有“素善留侯张良”;“矜”,是典型的一词多义,有怜悯、夸耀、持重等多个义项。《陈情表》中“愿陛下矜悯愚诚”为“怜悯”的意思;“不矜名节”中为“夸耀”的意思;而现代汉语“矜持”的“矜”为拘束、持重的意思。
例3 把下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上问爰盎曰:“今吴、楚反,于公意何如?”对曰:“不足忧也,今破矣。”上问曰:“计安出?”盎对曰:“(1)吴、楚相遗书,言高皇帝王子弟各有分地,今贼臣晁错擅适诸侯,削夺之地,以故反,名为西共诛错,复故地而罢。方今计,独有斩错,发使赦吴、楚七国,复其故地,则兵可毋血刃而俱罢。”上默然良久。后乃使中尉召错,绐载行市。错衣朝衣,斩东市。谒者仆射邓公为校尉,击吴、楚为将。还,见上。上问曰:“闻晁错死,吴、楚罢不?”邓公曰:“吴为反数十岁矣,发怒削地,以诛错为名,其意不在错也。且臣恐天下之士箝口不敢复言矣。”上曰:“何哉?”邓公曰:“夫晁错患诸侯强大不可制,故请削之,以尊京师,万世之利也。(2)计划始行,卒受大戮,内杜忠臣之口,外为诸侯报仇,臣窃为陛下不取也。”于是景帝喟然长息,曰:“公言善。吾亦恨之!”(《汉书·晁错传》节选)
(1)吴、楚相遗书,言高皇帝王子弟各有分地。
答案:吴王和楚王送给我书信,说高皇帝让子弟称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封地。解析:这个句子有两个难点,一是“相”的翻译,不能翻译成“互相”,应是偏指一方,如《孔雀东南飞》中“嬉戏莫相忘”(嬉戏的时候不要忘了我);一是“王”为活用中的使动用法,应翻译为“使……称王”,如《鸿门宴》中“先入关,破咸阳者王之”,中的“王”就是“使……称王”的意思。
(2)计划始行,卒受大戮,内杜忠臣之口,外为诸侯报仇,臣窃为陛下不取也。
答案:计划才实施,突然遭受杀身之祸,(这样一来)在朝廷之内堵住了忠臣的嘴,在朝廷之外替诸侯报了仇,我私下认为陛下不该这样做。解析:“卒”,为通假字,通“猝”,《荆轲刺秦王》中有“卒惶急无以击轲”。另外重点实词“始”是“才”的意思,如《六国论》中“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例4 :今贤否杂糅,风俗浇浮,兵未强,财未裕,宜卧薪尝胆以图内治。(4分)
答案:如今有德才和无德才的人混杂一道,风俗浇薄虚浮,兵力未强,财力未富,应当卧薪尝胆以求国内安定太平。解析:“治”,除了动词“治理”,还有形容词“太平安定”的意思,可联系成语“励精图治”思考。
例5 :起知光化军。谍知金渝盟,郡乏舟,众以为虑,濛力为办集,及敌犯境,民赖以济。(4分)
答案:间谍得知金人背弃盟约,州里缺少船只,人们为此忧虑,莫濛尽力办理收集,等到敌人侵犯边境时,百姓依靠这些船只渡河。解析:句中“渝”的含义是“改变、违背”,如成语“矢志不渝”。
即练即悟: 把下面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注意加点的字的翻译。1.今台臣坐谴,公论杜塞,何谓法祖宗耶!章三上,不报。
答案:现在御史台官员无故遭受谴责,公正的言论被阻止,还说什么效法祖宗呢?张起岩多次上奏章,都没有得到回复。解析:重点词语“三”表多次,如《鸿门宴》中“举所佩玉珏以示之者三”;“报”,回复,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求人可使报秦者”。
即练即悟: 2.权刑部侍郎,大昌言:“辟以止辟,未闻纵有罪为仁也。今四方谳狱例拟贷死,臣谓有司当守法,人主察其可贷则贷之。如此,则法伸乎下,仁归乎上矣。”帝以为然。
答案:现在各方面审理案件依例打算赦免死罪,我认为有关部门应当信守法令,皇上审察可以赦免就赦免他。解析:“狱”,案件的意思,如《曹刿论战》中“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贷”是宽恕的意思,如成语“严惩不贷”。
(二)语境整合法 本考点是“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文中”决定了该考点不止考查词语的记忆,更重要的是在语境中的推敲、分析、整合能力。语境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句内的小语境,一类是语段的大语境。小语境主要是选择与句内的相关词语相搭配的词语的能力;大语境主要是依据事理加以分析的能力。 高考中出现的词语,并不是我们都能复习到,都能记得牢的,这时候就需要仔细揣摩语境,找到适合语境的翻译。
例1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既至杭,大旱,饥疫并作。轼请于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复得赐度僧牒,易米以救饥者。明年春,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饘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轼曰:“杭,水陆之会,疫死比他处常多。”
答案 又/减价/出售/常平米,制成/许多稠粥、药剂,派人/带着医生/分街道/治病,救活的人/很多。
从句子内部看,一般叙事性句子。由4个小句子组成,陈述对象是苏轼,①②③是苏轼采取的措施,④是结果,可以推断出“活”可以翻译成“救活”。
审文本环境,从句子外部看,杭州大旱,饥疫并作,可以推断“粜”,也可以根据字形“出”“米”。译为“出售”;目的是“救饥”,所以“饘粥”应该译为“稠粥”。“挟”关联教材《赤壁赋》“挟飞仙以遨游”译为“带着”。
译文:苏轼到了杭州,杭州大旱,饥馑瘟疫一起发生。苏轼向朝廷请求,减免本路上供米三分之一,又得到赐给剃度和尚的度牒,换成大米来救济饥饿的百姓。第二年春天,又减价出卖常平米,做了很多稠粥和药剂,派人带着医生分街坊给百姓治病,救活的人很多。苏轼说:“杭州,水陆交会的地方,因瘟疫死亡的人常常比其他地方多。”
例2 :王永吉请撤宁远吴三桂兵守关门,冀缓急有以可恃。
答案:王永吉请求撤回宁远吴三桂的军队来把守山海关关门,希望在事情紧急时有用来依靠的军队。解析 此句难在“缓急”的翻译,如果翻译成“和缓和紧急”,则“和缓”与后面的“救助”不相合,根据语境,“缓急”为偏义复词,偏在“急”,译为“紧急”。
岁大饥,人相食。副使崔应麟见民啖泽中雁矢,囊示登云,登云即进之于朝。帝立遣肆丞锺化民赍帑币振之。
崔应麟和陈登云的行为。
副使/崔应麟/见/民/啖/泽中/雁矢,囊/示登云,登云/即/进之/于朝。 译文:副使崔应麟见到百姓吃湖泽中的雁屎,用包裹拿来给陈登云看,陈登云立即上报给朝廷。
(2020年全国乙卷)海瑞…十五年,卒官。瑞无子。卒时,佥都御史王用汲入视,葛帷敝籯,有寒士所不堪者。因泣下,醵金为敛。小民罢市。丧出江上,白衣冠送者夹岸,酹而哭者百里不绝。瑞生平为学,以刚为主,因自号刚峰,天下称刚峰先生。故所至力行清丈,颁一条鞭法。意主于利民,而行事不能无偏云。
白衣冠:皆白衣冠以送之。名作动,穿白衣带白帽。酹:一尊还酹江月。洒酒祭奠。夹岸: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两岸。
参考译文:灵柩经过江面,民众穿白衣戴白帽两岸送行,洒酒祭奠而哭的人百里不绝。
(三)语法分析法 在文言文翻译中多作一些语法分析,既有助于我们理解语意,又常常能突破活用和句式,是答文言文翻译题必备的重要方法。
例1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明日入对,徽宗问何以处之,对曰:“愚人村野无所知,若以叛逆蔽罪,恐辜好生之德。以不应为杖之,足矣。”曰:“何以戒后人?”曰:“正欲外间知陛下刑宪不滥,足以为训尔。”徽宗从之。
答案:愚人粗鲁无知,如果以叛逆定罪,恐怕会辜负陛下爱惜生灵的仁德。解析:“蔽”前面有状语修饰,且带宾语“罪”,所以应为动词“定”
例2 阅读文段,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越五日,无肯承其事者,傅曰:“吾为太子傅,当同生死。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遂从太子出。金守门者曰:“所欲得太子,留守何预?”傅曰:“我宋之大臣,且太子傅也,当死从。”是夕,宿门下;明日,金人召之去。明年二月,死于朝廷。
答案:金人虽然没有点名要我,我却应该与太子同去,求见两位首领当面指责他们,或许有成功的可能。解析:“不吾索”中“吾”作“索”的宾语,翻译时提到前面;“面”用在动词“责”的前面,作状语,译为“当面”。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备考之文言文翻译 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备考之文言文翻译 课件,共3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文言文备考之,文言文翻译,考情分析,近三年该题考察情况,理解文言句意技法,文言翻译六字决,强化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版高中文言文复习之 文言文断句课件PPT: 这是一份部编版高中文言文复习之 文言文断句课件PPT,共1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四省联考,真题演练,考点解读,解题思路,方法小结,课堂小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6 文言文翻译-高考一轮复习之文言文通关宝典(新高考版)课件PPT: 这是一份专题06 文言文翻译-高考一轮复习之文言文通关宝典(新高考版)课件PPT,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发语词,句中停顿助词,语气助词,结构助词,信任单换双,如同云一样名作状,距关毋内诸侯,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省略主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