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模拟卷(一)(试题)-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展开1.根据语境,看拼音写字词。(7分)
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我们,可以欣赏钱塘江大潮yóu rú( )千万匹战马qí tóu bìng jìn( )的壮观,感受潮声shān bēng dì liè( )般的气势;可以借助日益chéng shú( )的科学技术探索宇宙的à mì( ),把古人téng yún jià wù( )的幻想变为现实;还可以沉浸在神话中,感悟令人jìng pèi( )的英雄形象。
2.下列词语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 )(2分)
A.诸(zhū)位 打扰(nǎ) 紧迫(bò) 花苞 (bā)
B.花卉(bēn) 捶打(chuí) 笨拙(zhuō) 鼎(dǐn) 沸
C.坠(zhuì)落 鸟巢(chá) 奥(à)秘 蝙(biān) 蝠
D.缘(yuán)分 麦穗(shuì) 手柄(bǐng) 抛(pā) 弃
3.读句子,想象画面,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夕照把江水染成瑰丽的金波,从水天相接的地方,飘来几只归舟。
B.北风呼啸,鹅毛般的大雪漫天卷地而来。
C.春雨常常鸦雀无声地来到人间,默默地为大地贡献自己的力量。
D.国庆70周年阅兵仪式上,受阅队伍的口号响彻云霄。
4.“笸”这个字最有可能的意思是( )(2分)
A.用柳条或篾条编的盛东西的器物
B.用竹子造的房子
C.金属的名称
D.由竹笋做成的美食
5.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7分)
(1)有些恐龙身长几十米,重达数十吨,有些则身材小巧,体重不足几公斤。
①这句话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写出了恐龙身材的差异。(1分)
②我也能运用这种说明方法介绍一种事物:
(2分)
(2)一线抗疫人员值得敬佩。(改为设问句)(1分)
(3)用修改符号修改语段中的错误。(三处)(3分)
课堂上,老师请小华讲经典名著“西游记”中的故事。小华因为嗓子有点嘶哑,可是讲得很认真,大家都听得入了谜。
6.根据情境填写相应的内容。(6分)
⑴读了《精卫填海》的故事,我知道了精卫填海的原因是:“ ,
,故为精卫。”
⑵《走月亮》一文为我们描绘了神奇的月下之景:“ , ,流着月光。”
⑶《鹿柴》中表现山中环境空寂清冷的两句是:“ ,
。”
二、阅读理解。(44分)
(一)夸父逐日(10分)
夸父与日逐走①,入日②。渴,欲得饮③,饮于河、渭④;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⑤。
【注释】①逐走:追赶,赛跑。②入日:赶到太阳落山的地方。③饮:喝。④河、渭:黄河与渭河。⑤邓林:桃林。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⑴与日逐走 ________ ⑵河、渭不足 ________
⑶北饮大泽 ________ ⑷弃其杖 ________
2.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大泽:大湖 B.道:路上 C.足:脚 D.化:化成
2.“弃其杖,化为邓林”的正确解释是( )(2分)
A.他丢下他的手杖,手杖化为一片桃林。
B.他丢下他的手杖,把大地化成一片桃林。
C.他丢下他的手杖,自己化成一片桃林。
D.他丢下他的手杖,进入邓家的桃林。
3.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这篇神话讲的是夸父敢于与太阳赛跑,最后口渴而死,他的手杖化为桃林。
B.这篇神话表现了夸父无比执着的英雄气概,反映了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
C.夸父这一神话形象,具有超现实的想象、夸张的浪漫主义魅力。
D.人们常以“夸父逐日”或“夸父追日”比喻人不自量力。[来源:Z。xx。k.Cm]
(二)花瓣飘香(17分)
我家门前有一丛月季,上面开满了红艳艳的花朵。
一天清晨,我看到有个小女孩俯在花前,从花丛中小心地摘下了一片带露水的花瓣,双手捧着,然后飞快地穿过田野,跑远了。
几天后的一个清晨,我又见到了那个小女孩在摘花瓣,就叫住了她。她拿着花瓣,有些不知所措,惶恐地望着我。
“为什么只摘花瓣呢?”我轻轻地问。
她低着头不好意思地说:“我舍不得把整朵花都摘了……”“摘花瓣做什么呀?”
小女孩说:“妈妈生病了,我摘些花瓣送给她。花瓣摸上去像绒布一样,闻起来有淡淡的清香,妈妈会高兴的。”
“你爸爸呢?”“爸爸在南沙当解放军。他常常来信叫我听妈妈的话,不要惹妈妈生气。”小女孩的眼眶里闪动着泪花。
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第二天早晨,我从集市上买了两盆带着露水的月季花,一盆送给了小女孩,另一盆放在我母亲的阳台上。
1.结合短文内容,理解词语的意思。(2分)
不知所措:
2.根据短文内容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4分)
⑴小女孩摘带露水的花瓣是因为自己喜欢。( )
⑵小女孩摘花瓣想寄给在南沙当解放军的爸爸。( )
⑶小女孩摘花瓣想让生病的妈妈早日好起来。( )
⑷小女孩摘花瓣是为了不想让生病的妈妈生气。( )
3.根据短文内容和提示填空。(6分)
这篇文章写了 (时间),一个 (人物)为了让自己生病的妈妈 (起因),在 (地点)摘下 (经过),想让 (结果)的故事。
4.文中“小女孩的眼眶里闪动着泪花”的原因是什么?(1分)
5.文章主要通过对小女孩的 描写,表现了她
。(2分)
6.文章的结尾“一盆送给了小女孩,另一盆放在我母亲的阳台上”,其中“一盆送给了小女孩”是因为 ,“另一盆放在我母亲的阳台上”是因为 。(2分)
(三)鸟巢是鸟儿的家吗?(17分)
①许多人认为鸟巢就是鸟儿的家,每当风雨袭来,它们会躲进这个“避风港”,每当夜幕降临,它们会在这个“安乐窝”里睡觉。事实果真如此吗?
②科学家发现,狂风暴雨时,许多鸟并不躲在窝里,还有许多也不在巢里过夜。夜晚,野鸭和天鹅把脖子弯曲着,将头夹在翅膀间,(漂 飘)浮在水面上入睡;鹤、鹳及鹭等长腿鸟类,更是站在地上睡觉。
③既然不在巢里睡觉,那么鸟儿辛辛苦苦地筑巢,又是为了什么呢?原来,对于大多数鸟来说,鸟巢( )它们的家,( )它们精心建造的“产房”。雌鸟大都在巢中产卵,产卵以后,它们就呆在里面孵卵,有时雌鸟和雄鸟轮流(伏 俯)在巢内孵卵。小鸟出壳后,鸟巢里( )热闹( )温暖。可随着小鸟逐渐长大,鸟巢越来越拥挤,以(致 至)后来,都没有它们爸爸、妈妈的立足之地了。等到小鸟飞离“产房”后,经风吹雨打后的鸟巢已经破烂不堪,这时,它们的使命已经完成,就被鸟儿们抛弃了。
④有的鸟是不筑巢的,它们孵卵是不需要“产房”的。南极的企鹅,是雄企鹅把卵放在脚面上孵化的。
⑤有没有以巢为家的鸟呢?有,如喜鹊和一些猛禽,一年四季都居住在鸟巢中。在我国吉林省曾发现一个喜鹊窝,喜鹊在里面度过了9年时间。美国有一对秃鹫,在一个直径达2.47米的大巢里住了整整36年。
⑥少数鸟确实以巢为家,但对于大多数鸟来说,它们的巢只是“产房”和“育儿室”,而不是家。
1.划去括号中不正确的字。(3分)
2.文中多处用到引号,它的作用是 。(2分)
3.联系上下文,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人第③自然段中的括号内。(2分)
不是……而是…… 既……又……
4.阅读短文,在理解正确的句子后的括号里打“√”,错误的打“×”。(3分)
(1)大部分鸟类只在繁殖期间才到鸟巢里产卵、孵卵、育雏。( )
(2)大多数鸟以巢为家,常年居住在巢里。( )
(3)第③自然段和第⑤自然段中画线的问句属于同类问句。( )
5.比较下面这组句子,注意加点词,说说这两句话意思有什么不同。(2分)
原来,对于鸟来说,鸟巢不是它们的家,而是它们精心建造的“产房”。
原来,对于大多数鸟来说,鸟巢不是它们的家,而是它们精心建造的“产房”。
6.有人认为,鸟儿筑巢是为了营造一个温暖的家。这种说法正确吗?说说你的理由。(3分)
7.结合短文,请你从不同角度提出两个问题。(2分)
三、习作。(30分)
你的家人、朋友、老师中,谁比较有特点呢?这个特点可以是聪明、温柔、善良、勤快,也可以是马虎、懒惰等等,赶紧向大家介绍一下吧!
要求:①结合主题,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②请运用所学的人物描写的方法,选择具体能反映人物特点的事例来介绍。③书写要认真,文中不要用真名,可用化名。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运用。
1.犹如、齐头并进、山崩地裂、成熟、奥秘、腾云驾雾、敬佩
2.A.有误,“打扰”的“扰”应读“rǎ”。“紧迫”的“迫”应读“pò”。B.有误,“花卉”的“卉”应读“huì”。“鼎沸”的“鼎”应读“dǐng”。 C.正确。D.有误,“麦穗”的“穗”应读“suì”。故选:C。
3.A、B、D正确。C.有误,“鸦雀无声”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静。用在此处不当,可改为“悄无声息”。故选: C。
4.“笸”部首是“竹”,说明和竹子有关。故这个字最有可能的意思是用柳条或篾条编的盛东西的器物。故选:A。
5.(1)①列数字
②长须鲸刚生下来就有十多米长,七千公斤重,一天能长三十公斤到五十公斤,两三年就可以长成大鲸。
(2)一线抗疫人员值得敬佩吗?当然值得。
(3)
6.⑴女娃游于海,溺而不返
⑵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
⑶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二、阅读理解。
(一)夸父逐日
1.跑;黄河;向北;他的
2.C
3.A
4.D
译文:
夸父与太阳赛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水喝水。黄河、渭水的水不够,往北去大湖喝水。还没到大湖,在半路因口渴而死。而他丟弃的手杖,就化成桃林。
(二)花瓣飘香
1.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文中指小女孩因为摘花瓣被我看见了,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2.⑴×;⑵×;⑶√;⑷×;
3.一天清晨 小女孩 闻到花的清香而高兴起来 我家门前 带着露水的月季花瓣 妈妈的病早日好起来;
4.小女孩心疼妈妈,想念爸爸;
5.语言 是一个懂事的好孩子;
6.我赞赏小女孩体谅父母的孝心;我被小女孩的行为感动了,也要学习小女孩去关心和体谅父母。
(三)鸟巢是鸟儿的家吗?
1.飘 俯 致
2.特殊含义
3.不是……而是…… 既……又……
4.(1)√(2)X (3)√
5.第一句话是说鸟巢不是所有鸟的家,而是它们精心建造的“产房”。第二句话用上“大多数”,说明不是全部的鸟,还有少数鸟以巢为家;
6.不正确。对于大多数鸟儿来说,鸟巢不是它们的家,而是它们精心建造的“产房”,用来孵蛋的。
7.课文第⑤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呢?
课文第⑤自然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呢?
三、习作。
范文:
温柔的老师
从幼儿园到小学五年级,郑老师最温柔,范老师最幽默,丁老师声音最动听。但是鲍老师的优点最多,她漂亮、温柔、教书方法好,对待一些不乖的学生,她总是耐心地教导,眼神中放射出一种温柔的目光。
当你走近鲍老师,就一定会也非凡的气质所吸引。她有一头乌黑这丽的秀发,有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有一双秀巧的手,看起来是多么清秀、可爱。
有一次,下楼梯时,我被后面的同学推了一下,我一不小心主不把腿弄破了,我哭着走进了老师的办公室,老师的办公室里就只有鲍老师一个人,也放进当时我哭得特别厉害,老师问我什么,我都没有听见。老师见我哭得什么也听不见,就从纸盒里小心翼翼地抽出两三张纸巾,放在我手里,还安慰我说:“来,把眼泪擦擦干,告诉我怎么了?”听了老师的话,我身上的疼痛好像一下子减轻了许多。
我把情况说了一下,接着,老师看了看我的腿,发现已经流血了,心疼地说:“快,找个地方坐下。”老师说着就站了起来,双手扶着我的手,把我扶到了离她最近的位置上。她双从纸盒里抽出一些纸,轻轻地放在我的腿上。鲍老师,如果我们是鲜艳的花朵,您就是辛勤的园丁,每天给我们浇水施肥,让我们茁壮成长;如果我们是一张白纸,您就是五彩的笔,给我们增添绚丽的色彩。
期末模拟质量检测卷(一)(试题)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这是一份期末模拟质量检测卷(一)(试题)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看拼音,写词语,注意写得正确,选词填空,词句段运用,积累与运用,课内阅读,课外阅读,习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期末模拟卷(试题)-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这是一份期末模拟卷(试题)-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万里长城也算得上是世界八大之一,科学家发现海底有很多的现象,平时表情的校长今天居然开怀大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期末模拟卷(一)(试题)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这是一份期末模拟卷(一)(试题)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看拼音,写词语,选择题,理解与运用,连一连,课外阅读,写作,对比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