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 第五单元阅读《乡土中国》 整本书教学设计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4964638/0-169918116242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2019)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 第五单元阅读《乡土中国》 整本书教学设计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4964638/0-169918116248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乡土中国》教学设计
展开【教学目标】
1.理解核心概念,梳理文章的论证思路和方法。
2.理清四篇文章之间的逻辑关系。
3.学以致用,运用四章观点解释社会文学现象。
【教学重点】
理解乡土社会礼治秩序下的三个结果;理解四章核心概念间的逻辑关系;能用四章观点解释社会文学现象。
【教学难点】
结合时代背景,理解作者提出的观点,客观地评价作者观点。
【教学过程】
任务一:通读文章,梳理概念
1.《说文解字》:禮,所以事神致福也。从示从豊,豊亦聲。阅读《礼治秩序》,辨析法治、人治、无治、礼治等概念,加深对“礼治”概念的理解。
2.比较礼治社会与法治社会的区别。
3.辨析同意权利和横暴权力的概念。
横暴权力是指在社会冲突中占主导地位的一方对暂时屈服的一方所握有的同意权力是为了保证分工合作顺利进行的基于社会契约的相互同意相互监督的权力。
同意权力的局限:小农经济、分工体系不发达。支配、压迫性权力。横暴权力的限制:远离皇权、经济基础不充分。
两者互相交割、错综混合。
4.明确教化权力(长老统治)的特点。
任务二:梳理逻辑,发展思维
任务三: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1.下面的材料证明了什么观点?请简要概括。
曾子寝疾,病。乐正子春坐于床下,曾元、曾申坐于足,童子隅坐而执烛。童子曰:“华而睆,大夫之箦与?”子春曰:“止!”曾子闻之,瞿然曰:“呼!”曰:“华而睆,大夫之箦与?”曾子曰:“然。斯季孙之赐也,我未之能易也。元,起易箦。”曾元曰:“夫子之病革矣,不可以变。幸而至于旦,请敬易之。”曾子曰:“尔之爱我也不如彼。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吾何求哉?吾得正而毙焉斯已矣。”举扶而易之。反席未安而没。
参考答案:克己修身,主动服礼。(以“礼”维持社会秩序)
2.请结合本章内容,分析这部电影中所反映的社会问题。
张艺谋导演曾经拍过一部电影《秋菊打官司》,讲的是在一个贫穷闭塞的村庄里,秋菊家要建一个辣子棚,村长不同意,秋菊的丈夫骂村长“绝户”,村长一气之下踢伤了他,秋菊要求村长道歉,村长赔了200块钱却拒绝道歉,于是秋菊为了讨得一个“说法”,开启了漫长的诉讼之路。后来村长在秋菊难产之时帮助她脱险,就在秋菊要感谢村长时,村长却因伤害罪被拘留。
参考答案:在农村,最大的权力者是村长、长老,民间舆论是评判行为的最主要力量,人情是联系人们关系的最大纽带。而在现代秩序中,权力者是公安局,是政府,评判行为的力量是法律,是国家强制机关,联系人之间关系的是合作或者利益。
而这里的秋菊是要通过现代秩序来解决一个乡土内的问题,因为通过乡土秩序她无法解决,她认为法律是有效的。
这其实反映的是礼治社会与法治社会的冲突,表现出在社会进化过程中礼与法的矛盾冲突。影片触碰到乡土社会一个敏感问题,即当村民与拥有调解权力的村长、长老发生冲突时,乡土社会该如何调解?乡土社会注重人情,正当大家言归于好、其乐融融时,村长却被告知要承受牢狱之灾,可见法律是铁面无私的,可以忽视人情,超越人情,这种现代的法治社会与传统的淳朴的乡土社会存在着深刻的矛盾冲突。
3.结合下面两则材料,谈谈你对礼智社会的看法。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①。子曰:“賜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颜渊问仁。子曰:“克已复礼为仁。一日克己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参考答案:①人们对礼的服膺并非出于本能或天意,而是从教化中养成,即礼治是后天养成;②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对礼的主动遵守和维护就是对社会秩序的自觉维护,值得肯定;③礼治也存在不合理之处,如果顽固不化、不知变通,则显得迂腐可笑甚至冷酷无情。
4.请将下面各项中反映出的权力进行归类,只填写序号。
⑴出生入籍上户口 ⑵公安、武警 ⑶苛政猛于虎 ⑷政府组织
⑸《白鹿原》中的田小娥违反礼法,族长禁止她进祠堂
⑹为政以德 ⑺买卖合同 ⑻为民父母 ⑼教师对学生的教导
⑽出则悌 ⑾乡规民约 ⑿遵守公司规章制度 ⒀办理营业执照
参考答案:
(1)横暴权力:⑵⑶⑷
(2)同意权力:⑴⑺⑿⒀
(3)教化权力:⑸⑹⑻ ⑼⑽ ⑾
5.请结合《乡土中国》中对横暴权力的阐述,分析诗人对这段历史的看法。
汴河怀古二首
皮日休 〔唐代〕
万艘龙舸绿丝间,载到扬州尽不还。
应是天教开汴水,一千余里地无山。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参考答案:诗人首先肯定了隋炀帝开凿运河对后世国计民生的好处;然后对隋炀帝滥用“皇权”这种“横暴权力”为自己的私欲服务,导致与百姓的矛盾冲突十分激烈,最终亡国的事进行了批判。
6.教育部《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中的教师“批评权”的规定一出,一石激起千层浪,《人民日报》载文《“批评权”为何遭尴尬 师生关系应走向理性正常》,新华网网评《也应关注老师不敢批评学生的苦衷》,《半月谈》刊文《班主任批评权规定引发争议被指让人不知所措》。教师批评学生是教师职务天然蕴含的公权力,何以在当今成为一个问题?教师正常的“批评权”引起主流媒体争相报道和民众广泛议论,从教化的角度,你觉得教师的批评权是“横暴权力”还是“同意权力”? 请根据文本简要分析。(答案略)
【作业布置】
1.预习《血缘和地缘》《名实的分离》《从欲望到需要》
2.尝试创作思维导图。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乡土中国》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乡土中国》教学设计,共3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乡土中国》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语文《乡土中国》教案设计,共3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入,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乡土中国》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乡土中国》教学设计,共3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预习案设计,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5b3db8a16b5d6587ba18abcf3fc66c64.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