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保定高三上学期10月摸底考试(期中)语文PDF版含解析
展开语文试题答案与评分细则
1.B(3分)逻辑错误。原因部分能得出的结论应该是新生代农民出现矛盾心理,不能得出想回农村的结论。且说“新生代的农民不愿意在农村务农”说法绝对。
2.D(3分)当前就近城镇化是我们国家战略的重点,就近城镇化与异地城镇化不是并重、同步发展的关系,而应是在重点推进就近城镇化建设的基础上,两者相互补充、相互协调。
3.C(3分)鹤岗市是“就近城镇化”的“反例”,不能体现就近城镇化的现实意义。且鹤岗市不是县级地域单位。
4.(1)特点:城镇化发展进入下半程,部分中西部地区农业转移人口开始从东部发达地区回流,以县域为中心的就近城镇化成为农民的重要选择。(2)原因: = 1 \* GB3 ①中西部地区长足发展,环境变好,就业机会增多;②大中城市无法全部接纳规模巨大的农业转移人口;③就近城镇化,门槛和成本相对较低,具有地缘优势;④中小城市、县城落户限制放宽或取消。
【解析】考查现代文阅读最基本能力——归纳概括能力。注意题干限定要求“城镇化进入下半程”的要求。
【评分细则】共6分,特点2分,原因4分。(1)特点中,中西部地区农业转移人口回流1分,就近城镇化1分。(2)原因共4点,一点1分;其中, = 1 \* GB3 ①如只答“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水平提升的必然结果”、③如答“农业转移人口定居安居的一种现实选择”,而不做具体解说不给分。意思对即可。
5. = 1 \* GB3 ①吴宇哲谈到,要保障农民利益,防止出现落后地区反而向发达地区回流利益的“虹吸效应”,就是防止“回波效应”。确保发达地区带动落后地区,而不能是因城镇化发展,反而使农民返贫。 = 2 \* GB3 ②吴宇哲谈到,在就近城镇化过程中,以大城市带动县域、县域带动乡村,即材料所说“波及效应”。应兼顾政府规划与市场规律,促进三者协调发展。
【解析】考查概括理解文中重要概念以及分析阐释文内外概念关系的能力。题干要求,结合两个概念分析吴宇哲两段发言中关于县城与大中城市协调发展的论述。所以答题方向应该是在吴宇哲两段发言观点基础上,在关于县城与大中城市协调发展的范围内,关联两个概念,以两个效应(或两个概念)为脉络,分两点组织语言。
【评分细则】共4分,每点2分;每点中,材料中专家观点与题目中概念的联系阐释1分,专家观点阐述1分;意思对即可。
6.B(3分)“难以对人物的心理活动展开充分、细腻的描叙”错。文章中对人物心理有细腻描写,如通过语言、神态、动作对小陈心理的刻画等。另“悲剧故事”表述不严谨,文章写的是小陈一家三口壮烈牺牲的悲壮故事,整体体现的是昂扬的革命精神。
7.A(3分)“小陈‘吃惊’是不明白‘我’为什么撕文件”错。根据前后文可知,小陈的惊讶是因为没想到“我”会给他下达先“逃跑”的命令,继而又觉得生气。与前文不明白我为什么撕文件时的惊讶不是一回事。
8. = 1 \* GB3 ①运用第一人称写法,使叙述生动形象,战斗场景如在眼前,使人如临其境。 = 2 \* GB3 ②多处插入“我”热烈的抒情和议论,缩短了读者与小说情境的距离,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性与感染力。 = 3 \* GB3 ③借助典型环境描写烘托气氛,塑造人物。如写“大浪怒吼着扑击大堤”,渲染紧张的战斗气氛,烘托恶劣环境。“金色的阳光里人物的剪影”,刻画小陈牺牲时的英雄形象,让人落泪。④将人物置于一连串激烈的矛盾冲突和严竣考验的故事情节中,跌宕起伏,引人入胜。描写小陈一家四口舍己忘生、可歌可泣的故事,凝结着革命者的血和泪,感人至深,引发共情。
【解析】考查鉴赏文学作品艺术效果的能力。本题体现去套路化命题思路,需要加强审题力度,针对问题作答,避免脱离问题,脱离材料,套路性答题。避免文不对题现象。
【评分细则】共4分,每点2分,任意写出两点即可。第 = 1 \* GB3 ①、 = 2 \* GB3 ②点中,手法1分,效果1分;第 = 3 \* GB3 ③、④点中,手法1分,举例(举一个例子即可)1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它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9. = 1 \* GB3 ①《黎明的河边》艺术风格凝重、真挚、悲壮,有炽热的感情,情绪饱满;故事情节紧张、沉重,人物精神气魄气壮山河。 = 2 \* GB3 ②《荷花淀》语言朴素、婉约、清丽含蓄,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充满诗情画意,是散文诗式的小说,充满乐观主义精神。
【解析】考查课内外文学作品艺术风格的比较鉴赏的能力。体现回归课本命题新思路,避免套路化答题。
【评分细则】共6分,每点3分。《黎明的河边》中,风格、情节、人物各1分;《荷花淀》中,语言特点、诗体小说、乐观精神各1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它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0.CDG(3分)正确断句方式为:“以为楚地兵不足忧,乃渡河,北击赵,大破之。”断句时关注分析各分句主语及谓语动词。(每选对一处给1分;超过三处不给分。)
11.B(3分)两个“斗”用法相同,都是使动用法,使……争斗。
12.C(3分)“谋划造反”“不臣之心”错。由文意可知,宋义身处复杂的政治斗争最前线,且怀有私心,纵有骄纵,但并无谋反之心。文中项羽说“宋义与齐谋反楚,楚王阴令羽诛之”的话是项羽诛杀宋义后,假借楚王旨意,以期安抚军心,掌握权柄的手段。
13.(1)我判断武信君(项梁)的军队必定失败。先生慢点前进就能避免死亡,若快速前进就会遭受祸患。(论,判断;即,就;及,遭遇、遭受。)
(2)(宋义)不率领部队渡过黄河,跟赵合力攻秦,竟然说‘利用他们的疲惫’,不是国家的栋梁之臣。(引,率领,带领;乃,竟然,却;敝,疲惫、疲乏、疲劳。)
【解析】考查文中重要语句的翻译,对实词、虚词词语意与语境意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1)句翻译中,侧重考查学生结合前后文的意识,注意两点:一是整句为宋义预判,所以“论”翻译为“判断”;二是后半句为假设关系,翻译时应有所体现。(2)句主要考查“乃”字涉及的转折关系,尾句的判断句等。
【评分细则】共8分,每句4分。(1)句中,论、即、及,各1分,句意1分。(2)句中,引、乃、敝,各1分,句意1分。
14.①高陵君显向楚怀王推荐宋义,赞他预判了项梁骄兵必败,并赞其知兵。②楚怀王召见宋义与他讨论国事,欣赏其风采能力。
【解析】考查筛选、整合文中信息,概括分析原因的能力。结合文本内容分析,从高陵君“赞美、推荐”和楚怀王亲自“考查、面试”两个角度概括,注意不能照抄原文。学生若能答出“为了制衡项羽”类答案也可得分。
【评分细则】共3分,一点2分,两点3分,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材料一:
项梁已经在东阿攻破章邯军队,率兵西行,向北到达定陶,第二次攻破秦军。项羽、沛公又与秦军在雍丘作战,大破秦军,斩杀李由。项梁更加轻视秦军。宋义进谏说:“战胜敌人但将领骄纵且兵卒懈怠的会被击败。臣下为您担心这件事!”项梁不肯听从。就派遣宋义到齐国去出使,宋义在路上遇到齐国的使者高陵君显,宋义跟高陵君显说:“我判断武信君(项梁)的军队必定失败。先生慢点前进就能避免死亡,若快速前进就会遭受祸患。”秦二世动员全部军马增援章邯,攻打楚军,在定陶打败项梁军,项梁战死。项羽、沛公攻打外黄还没有攻下来,就离开了。听说武信君死了,土卒恐惧,就与将军吕臣一起领兵向东。楚怀王从盱眙迁都到彭城。吕臣的军队驻扎在彭城东,项羽的军队驻扎在彭城西,沛公的军队驻扎在砀。章邯已经打败项梁军,认为楚地的兵马不值得担忧了,就渡过黄河,向北攻击赵国,大败赵军。赵国多次向楚国求救。高陵君显恰在楚国,就去拜见楚王,说:“宋义曾经判断武信君的军队必定失败,后来他的军队果然失败了。军队还没有接战就能预先发现失败的征兆,这可以称得上知道兵事了。”楚王于是征召宋义入朝,和他商议国事(很满意),非常高兴,于是任命他担任上将军,其他各位别将都归属宋义,号称卿子冠军。
材料二:
楚怀王任命宋义担任上将军,又任命项羽为次将,去援救赵国。部队出发到达安阳,停留四十六天不向前进。项羽进言说:“我听说秦军把赵王包围在钜鹿城内,我们应该赶快率兵渡过黄河,楚军从外面攻打,赵军在里面接应,打垮秦军是确定无疑的。”宋义说:“并非如此。如今秦国攻打赵国,如果秦国打胜了,他们的士卒就会疲惫,我们就趁他们疲惫(攻击他们);如果秦军不能获胜,我们再率领部队擂鼓西进,定能一举歼灭秦军。所以,现在不如先让(使)秦、赵两方相斗。”宋义派遣儿子宋襄去齐国为相,(临行)置备酒筵,大会宾客。当时天气寒冷,下着大雨,士卒又冷又饿。项羽说:“现在正是荒年,百姓贫困,军中没有存粮,他竟然置备酒筵,大会宾客,(宋义)不率领部队渡过黄河,跟赵合力攻秦,竟然说‘利用他们的疲惫’,不是国家的栋梁之臣。”项羽早晨去参见上将军宋义,就在军帐中斩下了宋义的人头,出来向军中号令说:“宋义和齐国同谋反楚国,楚王密令我处死了他。”将领们都畏惧服从服项羽。项羽派人去向怀王报告了这件事,楚怀王就任命项羽作了上将军。项羽就派遣将领兵卒两万渡河,援救钜鹿。项羽率领全军渡河后,把船只全部凿沉,把锅碗全部砸破。这样,部队抵达前线就包围了王离,与秦军遭遇,交战多次,阻断了秦军的甬道,大败秦军。前来援救钜鹿的各诸侯军有十几座营垒,没有一个敢发兵出战的。项羽自此才真正成了诸侯的上将军。
15.C(3分)“翻”表达“他乡遇故人的欣喜”错,是文意理解错误。“塞外”句是写听说内地的汉人流浪到塞外聚村而居,是表达对百姓因战乱流离他乡的同情。
16. = 1 \* GB3 ①本诗对荒村、废园、边卒、流民进行写实描写, = 2 \* GB3 ②抒发对百姓苦难的同情,对战乱家国的担忧,对统治者不能治理好国家的怨愤。 = 3 \* GB3 ③如实地再现了唐末衰颓的历史画卷,类似杜甫“诗史”作品,有史笔之风。
【解析】考查鉴赏诗歌主要内容、思想情感与风格特点的能力。要审清题干要求,抓住“记实”“抒怀”“史传”三个关键词,紧扣问题作答。
【评分细则】共6分,每点2分;第 = 2 \* GB3 ②点三种情感任意答出两种即可。意思对即可,如有其它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参考译文:
战乱中,乱军如此轻易地就进犯金门,人民只能避祸远逃,背井离乡。人去屋空的村里无人关门闭户,院中遍生荒草。春渠水溢进荒芜废园。看到关中到处是屯兵戍卒,听说内地的汉人流浪到塞外聚村而居。可恨清澈的渭水无情,依旧烟波渺茫,围绕秦原空流。
17.(1)五陵年少争缠头 一曲红绡不知数 (2)名实已明 而天下之理得矣 (3)不知乘月几人归 落月摇情满江树(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明月夜 短松冈(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江晚正愁余 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撩乱边愁听不尽 高高秋月照长城(王昌龄《从军行》)/日暮酒醒人已远 满天风雨下西楼(许浑《谢亭送别》)
【解析】考查对名篇名句的理解和识记。此题是情境式的默写填空,根据题干要求记诵默写名篇中的名句。
【评分细则】共6分,每空1分,多字、漏字、错字都不能得分。第(3)题为开放性试题,写运用“以景结情”手法的古诗词中的句子即可。
18.A如果同样的微生物再次入侵人体 B当动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时
【解析】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衔接连贯,及理解内容概括要点并正确运用句式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需要分析文章结构,概括句段主旨。
【评分细则】共4分,每点2分,答题意思或方向对即可。如有其它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9. = 1 \* GB3 ① 或者在感染某种病原体后产生的对该病原体再次侵入的不感染状态
= 3 \* GB3 ③ 机体的免疫功能就被激活,开始大规模清除受感染的细胞
⑤ 情绪不稳定,人们往往容易生病
【解析】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 1 \* GB3 ①句“感染状态”与文意矛盾; = 3 \* GB3 ③句主谓不搭配,划线句没有主语,承前省主语应为“病毒”,和后面的谓语“清除”不搭配;⑤句句式杂糅,删掉“以及……的时候”。
【评分细则】共6分,每点2分;每点中,指出序号1分,修改1分,修改正确即可。
20. = 1 \* GB3 ①通过店主反复确认“要不要辣椒”,形象地刻画出一个反应迟钝、心不在焉的人物形象。 = 2 \* GB3 ②“不要辣椒”反复出现,并串联文段,使描写更有趣味和幽默效果。
【解析】考查鉴赏语言描写的表达目的与效果的能力。对于一个生活片段的语言描写,应该从刻画人物和情节结构层面展开论述。
【评分细则】共3分,第 = 1 \* GB3 ①点2分,第 = 2 \* GB3 ②点1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它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1.示例一 = 1 \* GB3 ①处,三个“问号”,以画外音的形式,对“老板”的反应提出了疑问,既描写了“老板”的心理活动,又展现了“我”的心理活动过程。
示例二 = 2 \* GB3 ②处,两个逗号将“微张着嘴”“平静着眉眼”“专注地看着我”三个动作分隔开来,叙述完每个动作后进行停顿,舒缓的语言,形象表现出老板反应迟钝的人物特点,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解析】考查理解、分析标点符号作用的能力。答题中应关注“为文章内容服务,增强文字表现力”的要求,结合标点符号基本用法,结合材料内容,分析表达标点符号的效果。
【评分细则】共4分,标点符合用法2分,人物分析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它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2.D(3分)例句与D项都用于反问句,表示意在否定;A项是谦辞,用来婉转地推辞对自己的褒奖;B项任指某一处所;C项虚指不确定的某一方面。
23.(60分)
【材料解析】
命题原则及思路:一元命题,关联教材必修下册第八单元学习任务——“倾听理性声音”。单则材料作文,主题部分不设理解障碍,但材料包含若干限制项,写作上考查学生审题能力,主题上引导学生正确的三观。
材料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中国高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是交待主体背景,要求作文重点应结合国内现实背景展开论述,如国外、古代事例可以作为论据,但不适合作为论述主体;第二部分是对作文内容及方向的主要限定项,即针对“新思想、新事物、新问题”,范围可以“大到国际形势,小到家长里短”,而且应该结合信息热点;第三部分明确主题,即“如何进行理性的思考,如何发出理性的声音”。这个主题重在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展开论述。
【整体要求】
文风端正,文脉清晰,文气顺畅。思想积极向上,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切合题意,符合试题的材料、情境与任务要求;观点明确,逻辑严密,结构严谨,论证充分,思考具有独立性,表达准确流畅,合理运用词语、句式、修辞等。
【参考立意】
理性思维方式需要大胆质疑,辩证分析。
社会发展需要理性的声音。
理性判断,需要端正的三观。
理性的声音需要责任和担当。
理性的声音需要理性判断。
理性的声音允许不同意见。
附作文等级评分标准(60分)
补充说明:
(一)错别字等扣分
缺标题扣2分;不足字数,每少50个字扣1分;每1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标点错误多的,酌情扣分。
(二)字数等扣分
1.400字以上的文章,按评分标准评分,扣字数分。(少50个字扣1分)
2.400字以下的文章,20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3.200字以下的文章,10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4.只写一两句话的,给1分或2分,不评0分。
5.只写标题的,给2分,不评0分。与作文完全无关,甚至是调侃考试、调侃评卷老师的内容,可以打0分。
6.完全空白的,评0分。
(三)其他问题扣分
1.完全偏离题意的作文:最高不超过25分。
2.未结合材料的作文:未结合材料但扣题的36-45分之间,一部分扣题的不超过30分,完全偏离题意的不超过25分。
3.套作:对已有文章简单改写,按五类文评分(35分及以下)。
4.抄袭:需要提交被抄袭文章,10分及以下评分。
5.对于抄试卷材料:抄100字以内的正常打分;抄100到300字的,40分-25分之间评分;抄300到500字的,25-10分之间评分;抄500字以上的,10分及以下评分。
题意
评分等级
文章特征
符合
题意
一类文
54~60分
A.立意准确、集中、鲜明:能扣紧材料内涵,依据题干任务指令,选准角度,立意鲜明,主旨集中、明确。B.内容充实,结构严谨,思路清晰。C.能严格执行题干写作任务指令限定的主题要求。D.所选文体特征鲜明。
二类文
48~53分
A.立意准确、集中:能结合材料内涵,依据题干任务指令,选准角度,立意明确。B.内容具体,结构完整,思路基本清楚。C.能执行题干写作任务指令限定的主题要求。D.符合所选文体的特征要求。
三类文
42~47分
A.立意基本准确:能联系材料内涵,依据题干任务指令,选择角度,确立主旨,符合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B.内容具体,结构大致完整,思路基本清楚。C.基本能执行题干写作任务指令限定的主题要求。D.基本符合所选文体的特征要求。
基本
符合
题意
四类文
36~41分
A.立意不够准确:能联系材料内涵,依据题干任务指令,选择角度,确立主旨,局部观点游离材料的主要思想内涵。B.内容大致具体,结构存在明显缺陷,如残缺、思路混乱。C.未能执行题干写作任务指令限定的主题要求。D.不符合所选文体的特征要求。
偏离
题意
五类文
35分及以下
完全脱离材料内容,完全忽略写作要求,完全不符合文体要求,仅选取材料、要求或背景的只言片语展开写作,思想不健康,观点错误。
2024保定13联考高一上学期12月期中考试语文PDF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保定13联考高一上学期12月期中考试语文PDF版含解析,共14页。
2024贵阳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8月)语文PDF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贵阳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8月)语文PDF版含解析,文件包含贵州省贵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语文pdf、贵州省贵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语文答案和解析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保定部分高中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8月)语文PDF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保定部分高中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8月)语文PDF版含解析,文件包含河北省保定市部分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答案和解析pdf、河北省保定市部分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