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机械运动【考题猜想】-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人教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4956124/1-169889853974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一章 机械运动【考题猜想】-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人教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4956124/1-169889853977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一章 机械运动【考题猜想】-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人教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4956124/1-169889853979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一章 机械运动【考题猜想】-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人教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4956124/0-169889853768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一章 机械运动【考题猜想】-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人教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4956124/0-169889853774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一章 机械运动【考题猜想】-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人教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4956124/0-169889853777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一章 机械运动【考题猜想】-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人教版)
展开题组一 长度和时间的估测
1.(2023襄阳中考)2021年9月17日,载有襄阳籍航天英雄聂海胜的航神舟十二号返回舱成功着陆。如图为工作人员在返回舱外的情景,请你估测图中返回舱的高度( )
A.0.5mB.2.5mC.5mD.10m
2.3月12日植树节这一天,学校组织九年级同学参加植树造林活动。根据图片信息,对图中这棵小树的高度估测合理的是( )
A.2dmB.2kmC.20mmD.2m
3.你身体上最接近15mm长度的是( )
A.大拇指指甲的宽度B.手掌的长度
C.头发丝的直径D.肩膀的宽度
4.小伟在研学活动中,在上海博物馆参观了“战国商鞅方升”,它是我国度量衡史的标志性器物。如图所示,这是一支新2b铅笔与“战国商鞅方升”的对比照。根据图片信息可知“战国商鞅方升”全长约为( )
A.18mmB.18cmC.36mmD.36cm
5.关于各过程所经历的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正常走路2步所用的时间约1s
B.橡皮从课桌掉到地上的时间约5s
C.升旗唱国歌用时约3min
D.普通中学生跑100m用时约9s
6.下列估测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物理课本的长度是50cm
B.天安门国旗杆净高度约为10m
C.课间眼保健操时间约为5min
D.正常人脉搏跳动一次时间约为10s
题组二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如图是用厚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正确的测量图是( )
A.B.
C.D.
2.李明是体育委员,他协助体育老师测量60m跑道的长度时,老师给他提供了如下器材让他选择,他应选择的是( )
A.长度30cm、分度值为0.5mm的钢尺
B.长度2m、分度值为1mm的钢卷尺
C.长度200m、分度值为1m的皮尺
D.长度100m、分度值为1cm的皮尺
3.为测量单个1角硬币的厚度,下列方法中最佳的是( )
A.用刻度尺仔细地测量1角硬币的厚度
B.用刻度尺多次测量1角硬币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
C.用刻度尺分别测量10个相同的1角硬币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
D.用刻度尺测量10个相同的1角硬币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
4.如图所示,是长度测量中常用的几种特殊测量,其中测量过程有误的是( )
A.B.
C.D.
5.(2023大庆中考)如图所示,木块的长度为 cm,机械停表的读数为 s。
6.误差是 (填“可以”或“不可以”)避免的。若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用刻度尺测量同一个物体的长度,记录的数据分别为8.38cm、8.37cm、8.38cm、8.36cm,则该物体的长度为
题组三参照物的选择和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1.(2023海南中考)如图,小海站在滑板上滑行。若认为小海静止,选择的参照物是( )
A.脚下的滑板B.迎面走来的同学
C.附近的楼房D.路边摇曳的树枝
2.(2023枣庄中考)“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这首脍炙人口的七言绝句,描绘了一幅阐述运动相对性的完美画卷,诗中的意境如图所示。从物理学的角度看,我们说舟中人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
A.白帝B.江陵C.两岸D.轻舟
3.(2023贵州中考)如图所示是摄影爱好者捕捉到的“乌鸦骑乘老鹰”的精彩画面,下列能描述图中两者相对静止的成语是( )
A.分道扬镳B.背道而驰C.并驾齐驱D.各奔东西
4.小高坐在出租车甲里,看到楼房在快速地向南后退,同时感觉路边的另一辆出租车乙不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楼房为参照物,出租车甲是运动的,出租车乙是静止的
B.以楼房为参照物,出租车甲是向南运动的
C.以地面为参照物,小高是向北运动的
D.以出租车乙为参照物,出租车甲是向北运动的
5.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要求驾驶员和乘客必须使用安全带,如图所示,汽车匀速行驶时,坐在座位上的乘客相对于汽车是 的。坐在车内的小明看到路旁的树向后退去,他是以 为参照物的。
题组四速度的理解与计算
1.如图所示是学校田径运动会上运动员奋力奔跑的场景。比赛开始后,“观众”认为跑在前面的人运动得快;比赛结束后,“裁判员”判定最先到达终点的人获胜。那么观众和裁判判断运动员快慢的方法是( )
A.观众:相同时间比较路程;裁判:相同时间比较路程
B.观众:相同路程比较时间;裁判:相同时间比较路程
C.观众:相同路程比较时间;裁判:相同路程比较时间
D.观众:相同时间比较路程;裁判:相同路程比较时间
2.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v=,下列讨论正确的说法是( )
A.物体运动速度v越大,通过的路程s越长
B.物体运动速度v越大,所用时间t越少
C.在匀速直线运动中,v的大小可由计算,但v与s、t无关
D.在匀速直线运动中,v的大小与s成正比,与t的成反比
3.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物体的路程之比为16:3,运动时间之比为4:1,则两物体的速度之比为( )
A.16:3B.3:4C.4:1D.4:3
4.(2023兴化三模)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10s内通过30m,则速度是 m/s,它在第5s末的速度是 m/s。
5.目前,在很多高速路上都有“区间测速”装置,用于监测汽车通过某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如果汽车的平均速度超过了该路段的最高限速,就被判为超速。如图所示为某段高速路上的区间测速标志。该区间的路程为60km,最高限速是 km/h。现在有一辆汽车通过该测速区间的起点和终点时的速度分别为95km/h和90km/h,通过该区间的时间为30min,则这辆汽车通过该区间被判为 (选填“超速”或“未超速”)。
6.“十一”假期,小强一家驾车外出旅游,小刚家乘坐动车出行,所学物理知识帮助他们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经过某交通标志牌时,小强注意到了牌上的标志如图所示。若小强爸爸驾车通过这段路程用时3h。
(1)则汽车的速度为多少km/h?
(2)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试计算从标志牌到宜昌最快要用多少分钟?
7.一列长为360m的火车匀速行驶,上方有一无人机跟踪拍摄其运行情况,现在火车要通过长1800m的隧道,无人机无法进入隧道拍摄,测得无人机完全拍摄不到火车的时间是48s。求:
(1)火车运行的速度。
(2)火车完全通过隧道运动的路程。
(3)火车完全通过隧道的时间。
题组五速度图像的分析与计算
1.用图像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图中表示同一运动规律的是( )
A.甲和丙B.乙和丁C.甲和乙D.乙和丙
2.(2023潮州期中)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s﹣t图像,从0时刻计时开始,则关于它们运动情况,描述正确的是( )
A.出发前,乙在甲的前面,甲运动15s追上乙
B.甲、乙同时出发,甲运动8s追上乙
C.甲、乙在运动后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
D.甲比乙先出发7s,第15s末,甲、乙的速度相等
3.如图所示,为A、B两物体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由图可知( )
A.A出发时间比B出发晚5s
B.前5s内,A的路程为25m,B的路程为50m
C.10s末A,B相遇
D.A做匀速直线运动,B静止不动
4.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2~4s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②3s时甲在乙的后方
③0~4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2m/s
④4s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等
A.只有②③正确B.只③④有正确
C.只有①④正确D.①②③④都正确
5.甲、乙两辆小车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向相同方向运动,甲的s﹣t图像如图甲所示,乙的v﹣t图像如图乙所示,则可知甲和乙的运动状态 (选填“相同”或“不同”),两车的速度关系是v甲 v乙(选填“<”“>”或“=”)。
题组六测量平均速度
1.如图,“探究小车从斜面下滑时速度的变化”的实验,下列做法中,能有效减少时间测量误差的是( )
A.将斜面等分成更多段B.适当减小斜面的高度
C.换用质量更大的小车D.听到撞击挡板声停表
2.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小枫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测量小车从斜面上滑下时的平均速度,把斜面的右端用木块垫起,已知斜面AC的长度为120cm,B点是斜面AC的中点;实验时,将小车放置在斜面A点,松手后,小车依次通过A、B、C三点的时间(停表每格为1s)如图所示,在小车下滑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车在AB段的平均速度为30cm/s
B.为了测量小车在BC段的平均速度,可以让小车从B点静止滑下
C.小车在BC段的平均速度大于AC段的平均速度
D.小车在下滑过程中速度先不变后变大
3.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
(1)实验原理: 。
(2)实验器材: 、 、斜面、小车、金属片。
(3)如图所示是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频闪照相机每隔0.2s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
小球在做 (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在 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最大。
4.在“探究小车运动快慢”的实验中,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斜面顶端A点由静止下滑,B为AC的中点,C处立有一金属片,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 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时:分:秒”),则:
(1)该实验是依据公式 进行测量的。
(2)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AC= 0.24 m/s。小车通过上半程的平均速度为vAB= m/s。
(3)小车在下滑过程中做 (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4)在这个过程中,必须熟练使用电子秒表,如果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会使测得的平均速度偏 (选填“大”或“小”)。
5.如图是测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
(1)这个实验的原理是 ,需要的测量工具是停表和 。
(2)小车所放的斜面应保持较 (填“大”或“小”)的坡度,这样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间会 (填“长”或“短”)些,便于测量时间。
(3)若秒表每格1s,小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m/s。小车上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车下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
(4)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过程中,做的是 (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5)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在实验过程中,当小车运动了一小段距离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的平均速度偏 (填“大”或“小”)。
(6)下列符合小车沿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是图 。
题组猜想
内容
题组一
长度和时间的估测
题组二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题组三
参照物的选择和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题组四
速度的理解与计算
题组五
速度图像的分析与计算
题组六
测量平均速度
考题猜想06 电与磁【14大题型专练】-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版): 这是一份考题猜想06 电与磁【14大题型专练】-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版),文件包含考题猜想06电与磁14大题型专练原卷版docx、考题猜想06电与磁14大题型专练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考题猜想05 生活用电【6大题型专练】-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版): 这是一份考题猜想05 生活用电【6大题型专练】-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版),文件包含考题猜想05生活用电6大题型专练原卷版docx、考题猜想05生活用电6大题型专练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考题猜想02 电学基础【10大题型专练】-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版): 这是一份考题猜想02 电学基础【10大题型专练】-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版),文件包含考题猜想02电学基础10大题型专练原卷版docx、考题猜想02电学基础10大题型专练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4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