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南充市阆中东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审题教师:高二地理组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
僧一行在受唐玄宗之命编制《大衍历》时发现“日南至,其行最急,急而渐损,至春分及中而后迟,迨北至,其行最舒,而渐益之,以至秋分又及中而后益急”。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 僧一行的发现,实际上是( )
A. 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B. 在一年中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
C.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D. 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
2. 下列地理现象与僧一行的发现有因果关联的是( )
A. 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向偏转B. 成都夏季昼长于冬季
C. 北半球冬半年短于夏半年D. 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更寒冷
【答案】1. B 2. C
【解析】
【1题详解】
由材料中“日南至(冬至)其行最急,急而渐损,至春分及中,而后迟,迨北至(夏至),其行最舒,而渐益之,以至秋分又及中,而后益急。”可以判断其中变化为一年中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现象,冬至日附近速度最快,春分日处于适中,夏至日附近速度最慢。故反映的是公转速度的变化,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题详解】
材料中发现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规律是:在南回归线附近移动速度快、在北回归线附近移动速度慢,则地球公转运动在北半球的夏季速度慢、冬季速度快,即北半球冬半年短于夏半年,C正确;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向偏转与地球自转有关,与地球公转速度无关,A错误;成都夏季昼长于冬季,与黄赤交角有关,与地球公转速度无关,B错误;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更寒冷主要与下垫面有关,与地球公转速度无关,D错误。故选C。
【点睛】地球公转轨道是一个近似正圆的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地球的公转速度存在季节差异。其中,七月初地球位于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一月初太阳位于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
下图是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及相应的地形剖面图,图中甲、乙两图表示的实际范围完全相同(乙图等高线被省略)。根据两图绘制的地形剖面图在形式上存在差异。完成下列各题。
3. 乙图比甲图( )
A. 等高距更小B. 比例尺更大C. 等高距更大D. 比例尺更小
4. 实际统计显示,与M、N两地相比,E、F两地年平均气温更接近,其主要原因是( )
A. E、F海拔更接近B. E、F坡度更接近
C. E、F相互间热量交换快D. E、F相互间纬度差异更小
【答案】3. A 4. C
【解析】
【3题详解】
由材料知,图中甲、乙两图表示的实际范围完全相同,图幅相同,比例尺相同,B、D错误;乙图比甲图的剖面图起伏状况更详细,说明等高距更小,A正确,C错误。故选A。
【4题详解】
实际统计显示,与M、N两地相比,E、F两地年平均气温更接近,其主要原因是E、F距山顶近,相互间热量交换快,C正确;E、F海拔相同,M、N海拔也相同,A错误;坡度与气温关系不大,B错误;四地的水平距离近,纬度差异不大,D错误。故选C。
【点睛】图幅大小相同时,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实际范围相同时,比例尺越大,图幅面积越大。
5. 以距离地球遥远的某一恒星为参照,第二次看到同一恒星的时间长度为( )
A. 24小时B. 23时56分4秒
C. 23时26分D. 23时54分6秒
【答案】B
【解析】
【详解】以距离地球遥远的某一恒星为参照,第二次看到同一恒星的时间长度为一恒星日,即23时56分4秒,B正确,ACD错误,故选B。
6. 201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庆祝大会后于北京时间10点举行盛大的阅兵式和群众游行。当国庆70周年大阅兵开始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全球约1/4的地区为10月1日B. 全球约1/2的地区为10月1日
C. 全球各地均为10月1日D. 全球约7/12的地区为10月1日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意可知,北京时间(东八区)10月1日10点举行盛大的阅兵式,据此可计算得知0时所在时区为西二区,因此西二区往东至东十二区为10月1日的范围,共跨13.5个时区,占全球的比例为13.5/24≈7/12。D正确,ABC错误,故选D。
7. 北半球夏至日,下列四城市中正午阳光下人影朝南的是( )
A. 北京(40°N,116°E)B. 海口(20°N,110°E)
C. 上海(31°N,121°E)D. 昆明(25°N,103°E)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23.5°N)。北京(40°N,116°E)、上海(31°N,121°E)、昆明(25°N,103°E)此日位于直射纬线以北,正午太阳在正南方,人影朝北,排除ACD;海口(20°N,110°E)此日位于直射纬线以南,正午太阳在当地的正北方,因此正午阳光下的人影朝南,B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
8. 用周长40厘米,宽为30厘米的图纸绘制下列国家政区图,比例尺最小的是( )
A. 韩国B. 日本C. 蒙古D. 中国
【答案】D
【解析】
【详解】相同图幅,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内容越简略;范围越小比例尺越大,内容越详细。选项中的四幅地图按照范围从大到小排列为:中国地图>蒙古地图>日本地图>韩国地图,则比例尺从小到大依次是:中国地图-蒙古地图-日本地图-韩国地图。故选D。
下图是一位驴友在别德马(64°W,40°30′S)拍摄的景观图片,据此完成各题。
9. 图片拍摄日期最有可能是( )
A. 1月1日B. 4月1日
C. 7月1日D. 10月1日
10. 此时,太阳位于拍摄者的( )
A. 东北方B. 西北方
C 东南方D. 西南方
【答案】9. C 10. A
【解析】
【9题详解】
当驴友在别德马(64°W,40°30′S)拍摄的景观时,显示的北京时间是19:16,北京时间是120°E的地方时,根据地方时计算公式,64°W地方时约7:16,应在日出前后,此地为40°30′S,为南半球,日出晚于六点,可判断此时是南半球的冬季,太阳直射在北半球,1月1日、10月1日太阳直射在南半球,AD错误;4月1日太阳直射接近赤道,全球日出应接近6时,B错误;7月1日太阳直射点应靠近北回归线,位于南半球中纬度的别德马昼较短,日出较晚,C正确。故选C。
【10题详解】
由上题分析可知,该时刻应在日出前后,该日太阳直射北半球,全球非极昼极夜区均日出东北、日落西北,故此时太阳位于拍摄者的东北方,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未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的地区,太阳直射北半球时,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太阳直射南半球时,日出东南,日落西南;太阳直射赤道时,日出正东,日落正西。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越高,日出日落方位向南或向北偏转越大;当地纬度越高,日出日落方位向南或向北偏转越大。
11. 读“太阳直射点周年运动”示意图(如图),回答问题。
当太阳直射点位于 D 点这一天( )
A. 地球公转速度还在加快B. 晨昏线与极圈重合
C. 地球自转速度越来越快D. 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
【答案】A
【解析】
【详解】当太阳直射点位于D 点这一天时,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不断向近日点靠近,地球公转速度还在加快,A对;晨昏线与极圈相切,不是重合,B错误;地球自转速度不变,C错误;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短,D错误。所以选A。
12. 下图示意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的光照情况(虚线为晨昏线)。读图,关于图示各点相对方向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R点位于P点东南
B. R点位于Q点西南
C. Q点位于P点的正东
D. P点位于Q点的正东
【答案】D
【解析】
【详解】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的光照情况,虚线为晨昏线,70°S上出现极昼、极夜现象,图示为南极点,自转方向为顺时针方向。R点位于P点西南,A错。R点位于Q点东南方向,B错。Q点与P点关于切点所在经线对称,位于同一纬线上,位于P点的正西方向,C错。P点位于Q点的正东,D对。
13. 正午太阳高度相同的两地( )
A. 季节一定相同B. 地方时一定相同
C. 经度不一定相同,纬度一定相同D. 经度和纬度均可不相同
【答案】D
【解析】
【详解】二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南北半球同纬度地区正午太阳高度相同,但季节不同;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相同,正午太阳高度相同的两地地方时不一定相同;当太阳直射北纬10度,北纬20度和赤道正午太阳高度相同,因此正午太阳高度相同的两地纬度也不一定相同;正午太阳高度相同的两地经度和纬度均可不相同,D正确。
读图,回答下列题。
14. 图中A在B的( )
A. 东北方向B. 东南方向C. 西北方向D. 西南方向
15. 关于A、B两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A、B区域图示面积相同,实际面积A区域比B区域大
B. A、B两区域实际面积相同
C. 两图比例尺相同
D. B图比例尺比A图小
【答案】14. D 15. A
【解析】
【14题详解】
根据两地的经纬度位置判断:从南北方向判断,A、B都位于北半球,且B点纬度较A点高,故A点位于B点的南面;从东西方向判断,A点位于118°E--119°E,B点位于104°W--103°W,则从A点向东到B点跨经度约140°,为劣弧,故判断A点位于B点的西面。综上所述,A点位于B点的西南方向。故选D。
【15题详解】
读图可知,A、B区域图示面积相同;图示AB两图跨经纬度相同,但由于A区域所在纬度较低,故纬线较长,而经线长度一致,故A区域表示的实际面积大于B区域,A正确,B错误;由于两图的实际范围不同,而图示范围一致,故比例尺不同,C错误;B区域的实际范围较A区域实际范围小,故比例尺较大,D错误。故选A。
【点睛】经线是指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半圆;纬线是指在地球仪上,所有与赤道平行的圆圈。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经线都相交于南、北极点,所有经线等长,两条正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自赤道向两极逐渐变短。
16. 下面演示地球自转的图片(如图),我们在演示过程中看到的现象和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
A. 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B. 地球自转一圈需要用一天时间
C. 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D. 在任何时刻,太阳光只照亮地球的一半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图示地球自转的演示实验,我们看到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A不符合题意;图示地球自转的演示实验过程中,我们不太可能用一天时间演示地球仪自转一周,因此在此演示过程中我们一般不可能观测到地球自转一圈需要用一天时间,B符合题意;图示地球自转的演示实验过程中,我们可以明显观测到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C不符合题意;图示地球自转的演示实验过程中,由于地球仪是不透明的,因此我们可以观测到:在任何时刻,灯光只照亮地球仪的一半,由此得出结论:在任何时刻,太阳光只照亮地球的一半,C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
下图为某个半球经纬网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7. 对图中A地坐标的判读准确的是( )
A. (60°N,20°E)B. (60°N,20°W)C. (60°s,20°E)D. (60°s,20°W)
18. 从A地到B地,若不考虑地形因素,最近走法是( )
A. 一直向东走B. 一直向西走
C. 先向北,再向南走D. 先向东北,再向东南走
19. 若不考虑地形因素,AB两地的最近地表距离大约是( )
A. 6660千米B. 13320千米C. 15540千米D. 20000千米
【答案】17. B 18. C 19. A
【解析】
【分析】
【17题详解】
根据经纬度差及其变化,可知该图所示为北半球经纬网图,A点的纬度为60°N;自西向东东经度数增大,西经度数减小,所以A的经度为20°W(注意A与图中70°E之间存在0°经线),故选B。
【18题详解】
“最近的走法”即是寻找过A、B两点的大圆的劣弧。读图可知,A、B经度相差180°,位于同一经线圈上,经线圈为大圆,且两地位于北半球,所以两地间的地表最近距离为沿着经线圈的方向先向正北走,过北极点后,再向正南走。故选C。
【19题详解】
根据上题分析,A、B两地间的地表最近距离为沿着经线圈的方向先向正北走,过北极点后,再向正南走,这期间A地到北极点再到B地跨了60个纬度,地表距离约为111千米×60=6660千米。故选A。
【点睛】在经线圈上跨越一个纬度的实际距离约为111km,在纬线圈上跨越一个经度的实际距离约为111×csα(α为当地的地理纬度),因此在赤道上跨越一个经度实际距离约为111km,在南北纬60°上跨越一个经度的实际距离约为赤道处的一半。
读“某地区等高线(单位:米)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 图示区域最高处与乙村的高差可能为( )
A. 600米B. 900米C. 1 000米D. 1 200米
21. 下列地点位于①处视野范围的是( )
A. ③镇、乙村B. Ⅰ山山顶、②镇
C. ④镇、Ⅱ山山顶D. 甲村、Ⅱ山山顶
22. 为了将⑤地的铁矿运到③镇附近加工出口,图中M、N、P、Q四条公路设计合理的是( )
A. M线B. N线C. P线D. Q线
23. 下列四地中水流最急的是( )
A. 甲村B. 乙村C. ①D. ②
【答案】20. B 21. D 22. B 23. C
【解析】
【20题详解】
读图,该区域最高处海拔范围为1000~1200m,乙村海拔范围为200~400m,因此相对高差范围为600~1000m,故选B。
【21题详解】
读图可知,①与乙村之间存在山脊阻挡,与②镇之间存在Ⅰ山丘阻挡,与④镇之间存在Ⅱ山丘阻挡,均无法通视,ABC错;①处海拔较高,与甲村和Ⅱ山山顶之间无遮挡物,故选D。
【22题详解】
四条选线中,P、Q跨越等高线数量较多,起伏较大,排除CD;M、N选线起伏小,但M线路较长,而N线路较短,且通过④镇,也能方便居民出行,因此N线路更为合理,A错,B正确,故选B。
【23题详解】
四地相比而言,①处等高线最为密集,坡度最大,水流最急,故选C。
某外地司机初次送货到合肥市太湖路上的某公司。下图为该司机在望江路上看到的路牌(此附近街道规划为方格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 该车司机在此路口应开往的方向是( )
A. 南B. 北C. 东D. 西
25. 太湖路走向为( )
A. 东西向B. 南北向C. 东南—西北向D. 西南—东北向
【答案】24. B 25. A
【解析】
【24题详解】
根据路牌指示,汽车正在行驶的方向是正东方,太湖路位于图中左转箭头方向520m处。即在前方路口向左转弯进入合作化路,再进入太湖路。对照东、南、西、北的方位,面向东时,左侧为北方,故该车司机在路口应向北行驶,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5题详解】
由材料“附近街道规划为方格状”,结合图中路牌可知,太湖路垂直于合作化路,合作化路与目前行驶的方向垂直,即太湖路与目前行驶方向平行,目前行驶方向是东西向,故太湖路应为东西走向,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对地图上方向的判读,除了指向标外,还可以根据图上的经纬网来判读。在既没有指向标也没有经纬网的地图上,通常用“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确定方向。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
26. 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金奈是印度的第三大商业和工业中心,是印度重要的汽车工业基地,也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但是金奈平均海拔160米,中心城区海拔仅6.7米,基础设施落后,洪涝多发。
(1)简述金奈的地理位置的特点。
(2)分析金奈城市洪涝多的发原因。
(3)比较金奈1980~2010湿地和已开发面积变化,并分析其对洪涝影响。
【答案】(1)金奈地处低纬度的热带地区;位于印度东部沿海;东临孟加拉湾;是印度洋东部航线的交通要道。
(2)气候:热带季风气候,而且降水量大,且降水集中在10到11月;地形:海拔低,地势平坦,河流流速慢,排水不畅;河流:河流众多,河网密布,容易造成短时水量增加;城市基础设施落后,排水不畅;城市化进程快,下渗减弱,地表径流增加。
(3)变化:湿地不断减少,已开发区域不断增加影响:湿地减少,调洪蓄洪能力减弱,洪涝加剧;开发区域增加,造成地面硬化,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增加了洪涝发生的概率。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地理位置特征描述、洪涝灾害发生原因及人类不合理的带来的洪涝加剧问题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地理位置特征描述、洪涝灾害原因、湿地破坏影响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描述阐释地理事物、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素养。
【小问1详解】
据图2知,金奈地处8°N--16°N的低纬度热带地区;东临孟加拉湾,位于印度半岛东侧沿海,属于印度东部沿海城市;是印度洋东部航线的交通要道,交通位置比较重要。
【小问2详解】
据图2分析可知,金奈属于热带季风气候,10-11月降水量大且集中;夏季容易受到热带风暴影响,带来大量降水。地形:“金奈平均海拔160米,中心城区海拔仅6.7米”,说明海拔低,地势平坦,河流流速慢,排水不畅。河流:据图1可知,该地河流众多,河网密布,流域面积广,容易造成短时水量增加;夏季受季风影响,沿海地区容易造成天文大潮,受海水顶托.排水不畅,加剧涝灾发生几率。
【小问3详解】
对比1980年、2010年湿地、已开发区域面积可知,湿地不断减少,已开发区域不断增加。湿地和已开发面积变化对洪涝影响表现在:湿地减少,蓄洪区面积减少,调洪蓄洪能力减弱,洪涝加剧;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开发区域增加,造成地面硬化,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加,汇水速度快,增加了洪涝发生的概率。
27. 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亚马孙平原及巴西高原区域等高线图
材料二:上图中面积最大的国家人口、城市高度集中在气候湿热的东南部,由于城市化的发展,使人口、经济集中在少数几个大城市中,城市化问题日渐严重,而广大内地及东北区经济落后,如何搞好内地的开发,一直是该国政府重点关注的问题。
(1)试分析A处的地形特征,并说明判断理由。
(2)D城市靠近赤道,附近却是世界上异常干旱的地区,其干旱形成的主要原因有哪些?(从洋流和盛行风等方面回答)
(3)C地区地形平坦,森林茂密,针对C地区,有的专家提出加快资源开发,有的专家提出应该加强环境保护,请结合有关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势起伏平缓。理由:海拔200米以上,内部等高线非常稀疏;该处为巴西高原,形成年代非常古老,久经外力侵蚀。
(2)受安第斯山脉阻挡,该地区成为东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少;离岸风的吹送加重了干旱程度;沿岸秘鲁寒流的经过又起到了降温减湿的作用。
(3)支持开发方:开发热带雨林有助于当地脱离贫困,改善人民生活,促进经济发展;热带雨林面积大、环境容量大,许多经济活动对其影响小,森林破坏与二氧化碳增多关系不大。支持保护方:热带雨林的破坏会造成水土流失,气候恶化,水旱灾害频繁;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物种毁灭,全球变暖进一步加剧。
【解析】
【分析】本题以亚马孙平原及巴西高原区域等高线图等为背景材料,涉及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影响降水的因素、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等知识,重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及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及人地协调的学科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地形特点的描述主要从主要地形类型,地势特征等方面考虑。A处海拔高于200米且等高线稀疏,说明地势较高且平坦,为高原。根据所学可知,A处为巴西高原,位于板块内部,古老地形久经侵蚀,地势起伏平缓。
【小问2详解】
D位于南美大陆西岸,沿岸有秘鲁寒流流过,寒流流经处海水温度下降,蒸发减弱,使大气中水汽减少。D位于10°S附近的大陆西岸,东侧为纵贯南美大陆的安第斯山脉。10°S附近受东南信风影响,对大陆西岸而言,东南信风来自大陆,为离岸风,带来的水汽少;D东侧为纵贯南美大陆的安第斯山脉,所以D处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综上所述,D附近水汽少,降水少,形成热带沙漠气候,异常干旱。
【小问3详解】
本小题为开放性题目,只要理由充分,无论从哪一方面回答都可以。森林既具有经济价值又具有很高的生态价值。加快资源开发主要从经济价值考虑和开发当地森林对生态的影响较小两个方面考虑:C为亚马孙平原,当地为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区,动植物资源丰富,木材蓄积量大且多珍惜树种,开发热带雨林有助于把资源优质转化为经济优势,增加就业就会,增加居民收入,促进经济发展;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区占地球上热带雨林总面积的50%,达650万平方公里,热带雨林面积大、环境容量大,许多经济活动对其影响不大。
南美亚马孙平原的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具有调节大气成分、保持水土、维持生物多样性、调解气候等生态价值。热带雨林的破坏会加剧水土流失,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气候恶化、因二氧化碳增多导致全球变暖等问题的出现,故应加强对雨林资源的保护。
28.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022年11月20日(当地时间),第二十二届世界杯足球赛在卡塔尔(东三区)开幕,12月18日比赛结束。左图为卡塔尔地理位置图,右图为卡塔尔首都多哈气温曲线图。
(1)说出世界杯比赛期间卡塔尔的昼夜长短及变化状况。
11月24日,北京的观众在家观看18点(北京时间)开始的比赛时,发现体育场内阳光灿烂,球员的影子朝向东北方向(下图)。
(2)根据所学知识解释上述地理现象。
(3)从气温适宜的角度,分析卡塔尔选择在11-12月举办世界杯的原因。
【答案】(1)昼短夜长;昼越来越短,夜越来越长。
(2)卡塔尔所在时区为东三区,北京所在时区为东八区,按照东早西晚规律,北京比卡塔尔时间早大约5个小时,北京18点时卡塔尔约为下午1时左右,太阳高度比较高,阳光灿烂,卡塔尔位于北半球,太阳在西南方向,因此影子朝向东北。
(3)卡塔尔纬度低,7-9月气温约为31-40℃,比较高,11-12月气温约为19-29℃,比较低,有利于足球赛开展。
【解析】
【分析】本题以卡塔尔地理位置图和卡塔尔首都多哈气温曲线图为资料,涉及昼夜变化和时间计算的知识,重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体现了综合思维能力的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结合材料可知,世界杯举办时间为2022年11月20日到12月18日。结合所学可知,该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逐渐向南移动,卡塔尔位于北半球,因此比赛期间是昼短夜长,且昼越来越短,夜越来越长。
【小问2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图中现象为“阳光灿烂,球员的影子朝向东北方向”。即当时太阳位于天空中的西南方向且高度角大。结合材料可知,目前北京时间(东八区)为18点,卡塔尔为东三区,结合东加西减可知,北京比卡塔尔时间早大约5个小时,目前卡塔尔应为18-5=13时,卡塔尔的时间接近中午,太阳高度较大,阳光灿烂;结合材料中的日期可知,目前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卡塔尔位于北半球,因此目前太阳应位于西南方向,影子朝向东北方向。
【小问3详解】
结合左图信息可知,卡塔尔纬度较低,属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结合气温图可知:卡塔尔7--9月气温约为31-40℃,气温较高,不适合举办户外活动;11-12月气温约为19-29℃,比较低,有利于足球赛开展。
四川省南充市阆中东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段考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四川省南充市阆中东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段考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四川省阆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11月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四川省阆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11月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四川省南充市阆中东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四川省南充市阆中东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