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二轮复习核心考点培优训练专项04 化学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态度(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二轮复习核心考点培优训练专项04 化学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态度(含解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结构观: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因为它们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B.分类观:根据组成元素的异同,可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C.变化观:在一定条件下,CO2和O2可以相互转化
D.微粒观:所有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答案】D
【解析】A.因为金刚石、石墨的内部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导致两种物质物理性质差异很大,说法正确;
B.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纯净物根据组成元素的异同,可以分为单质和化合物,说法正确;
C.氧气通过呼吸作用转化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转化为氧气,说法正确;
D.并不是所有的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例如氢原子中就只含有质子,并不含有中子,说法错误。故选D。
2.化学观念可以让我们更全面的认识物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微粒观:氧气和氯化钠都是由分子构成
B.能量观:化学反应中不通过燃烧也能获得热量
C.结构观:石墨转化成金刚石改变了碳原子的排列方式,是物理变化
D.元素观:大麻酚是一种毒品,化学式为C21H26O2,它由3个元素组成
【答案】B
【解析】A.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即使不是燃烧,有些反应也会放出热量,该选项说法正确;
C.石墨和金刚石是不同的物质,石墨转化为金刚石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由化学式可知,大麻酚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元素只有种类,没有个数,不能说有3个元素,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
3.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错误的是
A.元素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微粒观: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
C.转化观:氧化汞在一定条件下可生成金属汞
D.守恒观:4g氢气和16g氧气反应,应该生成20g水
【答案】D
【解析】A.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分子式分别为CO、CO2,则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水由水分子构成,则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C.氧化汞受热分解生成汞和氧气,则氧化汞在化学反应中可以转化为单质Hg,故选项说法正确;
D.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分析可知 SKIPIF 1 < 0 ,当氢气与氧气的质量比为1:8时恰好完全反应,则4g氢气和16g氧气反应,氢气过量会有剩余,产生的水的质量小于20g,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4.下列涉及的化学观点,说法错误的是
A.微粒观: 保持硫酸铜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
B.结构观: 金刚石、石墨、C60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决定其性质也不同
C.守恒观: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所得固体质量增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D.转化观: 氧气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答案】B
【解析】A.硫酸铜是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保持硫酸铜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说法正确;
B.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似,说法错误;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氧气参加了反应,生成氧化镁, 所得固体质量增加了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质量变大 ,遵守质量守恒定律,说法正确;
D.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在植物体内进行光合作用时处成葡萄糖和氧气,氧气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说法正确。
故选B。
5.化学观念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B.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
C.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会伴随能量变化D.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是纯净物
【答案】D
【解析】A.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不符合题意;
C.化学变化常伴随着能量的消耗或放出,会涉及到能量的改变,不符合题意;
D.纯净物由同种物质组成,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由氧元素组成,属于混合物,符合题意。
故选D。
6.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元素观:水、过氧化氢都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微粒观: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单质
C.守恒观:1L氢气和1L氧气反应生成2L水
D.转化观: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碳酸可以相互转化
【答案】C
【解析】A.由化学式H2O、H2O2可知,水和过氧化氢均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正确,不符合题意;
B.金刚石和石墨均是由碳原子构成的碳单质,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正确,不符合题意;
C.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不是体积总和不变,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不正确,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碳酸可以相互转化,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结构观:H2O和H2O2化学性质不同,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
B.分类观:根据组成元素种类多少,可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C.变化观:化学变化就是原子重新排列组合的过程
D.微粒观:所有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答案】D
【解析】A.水和过氧化氢的分子构成不同,则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该选项认识正确;
B.单质为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化合物为含有多种元素的纯净物,该选项认识正确;
C.化学变化的实质为: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该选项认识正确;
D.并不是所有的原子核中都含有中子,该选项认识不正确。
故选D。
8.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展现了化学课程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价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质子数相同的粒子属于同一种元素
B.物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含有碳、氢元素
C.把同体积空气和呼出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可以探究二氧化碳含量高低
D.为减小环境污染,可以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答案】A
【解析】A.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为同种元素,但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如水分子和氖原子的质子数都是10,该选项说法错误;
B.物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根据元素守恒,则说明该物质中一定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该选项说法正确;
C.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把同体积空气和呼出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可以探究二氧化碳含量高低,该选项说法正确;
D.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能减少环境污染,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9.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展现了化学课程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价值,下列示例说法错误的是
A.化学观念:氧原子和硫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所以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B.科学思维: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显红色,二氧化碳能使石蕊变红
C.科学探究与实践:将火柴梗迅速平放入蜡烛的火焰中约1~2s后取出,探究火焰哪层温度最高
D.科学态度与责任:可燃性气体遇明火易发生爆炸,加油站要严禁烟火
【答案】B
【解析】A.氧元素和硫元素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因为元素的化学性质实质上是由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的,说法正确;
B.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不是二氧化碳能使石蕊变红,说法错误;
C.将火柴梗迅速平放入蜡烛的火焰中约1~2s后取出,与外焰接触部位碳化最严重,说明外焰温度最高,说法正确;
D.可燃性气体遇明火易发生爆炸,加油站的空气中含有大量的可燃性颗粒,混有一定量的空气,遇到明火,容易发生爆炸,故要严禁烟火,说法正确。
故选B。
10.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展现了化学课程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价值,下列示例说法错误的是
A.化学观念: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和种类不变
B.科学思维:铝比铁耐腐蚀,所以铁的活动性比铝强
C.科学探究与实践:将火柴梗迅速平放入蜡烛的火焰中约1s后取出,探究火焰哪层温度最高
D.科学态度与责任:合理施用农药、化肥,可以减少水体污染
【答案】B
【解析】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和种类不变,选项正确;
B.铝比铁耐腐蚀是由于铝在常温下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一层氧化铝薄膜,起到隔绝空气的作用,铝比铁更活泼,选项错误;
C.将火柴梗迅速平放入蜡烛的火焰中约1s后取出,观察哪部分先炭化则证明火焰哪层温度最高,选项正确;
D.合理施用农药、化肥,可以减少水体污染,选项正确;
故选:B。
11.化学学习者常用化学思维去认识和理解世界。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宏观与微观: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明显,是因为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B.变化与守恒:镁条露置在空气中质量逐渐变大,该过程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C.模型与推理:夏季池塘里的鱼儿常浮出水面,说明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小
D.探究与创新:将红砖粉末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中能加快产生氧气的速率,说明红砖粉末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答案】D
【解析】A.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它们的物理性质差异明显,是因为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故A正确;
B.镁在空气中被氧化,发生化学反应,质量逐渐变大,该过程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故B正确;
C.气体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温度越高,溶解度越小,故C正确;
D.催化剂不但能改变反应速率,反应前后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将红砖粉末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中能加快产生氧气的速率,但反应后自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是否改变不确定,故D错误。
故选D。
12.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中,合理的是
A.元素观:氯酸钾是由钾元素和氯元素组成的
B.守恒观:铜在空气中加热,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相等
C.微粒观:所有原子中都含有质子、中子和电子
D.能量观:化学变化的过程也会伴随能量的变化
【答案】D
【解析】A.氯酸钾是由钾元素、氯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A错误;
B.铜在空气中加热,铜和氧气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铜,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固体的质量增加,故B错误;
C.氢原子中有质子、电子,没有中子,故C错误;
D.化学变化的过程一定会伴随能量的变化,故D正确。
故选D。
13.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展现了化学课程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价值,下列示例说法错误的是
A.化学观念:基于物质燃烧过程中发光放热,形成化学变化中一定有能量变化的观念
B.科学思维: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则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也不能再分
C.科学探究与实践:将火柴梗迅速平放入蜡烛火焰中约1~2s后取出,探究火焰哪层温度最高
D.科学态度与责任:可燃性气体遇明火易发生爆炸,加油站要严禁烟火
【答案】B
【解析】A.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除了生成新物质,还会伴随能量的变化,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等,所以基于物质燃烧过程中发光放热,可形成化学变化中一定有能量变化的观念,说法正确;
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化学变化一定生成新物质,所以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一定会分裂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说法错误;
C.温度越高,木条碳化的越快,将火柴梗迅速平放入蜡烛火焰中约1~2s后取出,可以观察到火柴梗接触外焰的部分最先变黑碳化,说明外焰温度最高,说法正确;
D.可燃性气体遇明火易发生爆炸,为防止发生爆炸,加油站要严禁烟火,说法正确。
故选B。
14.学习化学要构建基本观念,对以下基本观念的认识正确的是
A.宏微观:体温升高体温计示数增大,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间隔变大
B.守恒观:铁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金属丝质量增大,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C.绿色观:H2 是最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
D.结构观: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一定相似
【答案】C
【解析】A.用水银体温计测量体温,水银柱上升,水银是金属汞的俗称,是因为汞原子间的间隔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故选项解释不正确;
B.铁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金属丝质量增大,是因为反应生成的铜附着在铁丝上,符合质量守恒定律,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氢气燃烧生成水,放出大量热,因此H2是最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该选项说法正确;
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不一定相似,例如氦原子和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都是2,化学性质不相似,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C。
15.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展现了化学课程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价值,下列示例说法错误的是
A.化学观念:基于物质燃烧过程中发光放热,形成化学变化中一定有能量变化的观念
B.科学思维:碱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一定是碱溶液
C.科学探究与实践:将火柴梗迅速平放入蜡烛的火焰中约1s后取出,探究火焰哪层温度最高
D.科学态度与责任:可燃性气体遇明火易发生爆炸,加油站要严禁烟火
【答案】B
【解析】A.基于物质燃烧过程中发光放热,形成化学变化中一定有能量变化的观念,即化学变化过程中都伴随能量的变化,故选项说法正确;
B.碱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但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如碳酸钠溶液也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但碳酸钠是一种盐,故选项说法错误;
C.温度越高,木条炭化的越快,将火柴梗迅速平放入蜡烛的火焰中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接触外焰处的火柴梗最先炭化,说明外焰温度最高,根据炭化的程度可以探究火焰哪层温度最高,故选项说法正确;
D.可燃性气体遇明火易发生爆炸,为防止发生爆炸,加油站要严禁烟火,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16.下列涉及学科观点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元素观:聚乙烯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推知聚乙烯一定由碳、氢、氧元素组成
B.根据守恒观:100g酒精+100g水,总质量等于200g,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C.根据微粒观:一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D.根据结构观:氦原子和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因此它们化学性质也相同
【答案】C
【解析】A.聚乙烯燃烧消耗氧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由于二氧化碳中含有碳元素和氧元素,水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氧气中含有氧元素,则根据元素守恒,聚乙烯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酒精和水混到一块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而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化学变化,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一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该选项说法正确;
D.氦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2,属于稳定结构,而镁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2,为不稳定结构,则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但化学性质不同,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C。
17.学习化学就要学会用化学思维去认识世界。下列有关化学核心素养的选项不正确的是
A.宏观与微观: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B.变化与守恒:某物质在O2中燃烧生成CO2和H2O,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C.模型与推理: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非金属元素也可能显正价
D.探究与创新:做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时,可以将红磷换成木炭
【答案】D
【解析】A.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选项正确;
B.某物质在O2中燃烧生成CO2和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由于反应后的元素是碳氢氧,反应前氧气含氧元素,因此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可能含氧元素,选项正确;
C.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非金属元素也可能显正价,如碳酸钙中碳元素为+4价,选项正确;
D.做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时,不能将红磷换成木炭,因为碳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几乎不会生成气压差,则观察不到现象,无法验证,选项错误;
故选:D。
18.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展现了化学课程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价值。下列示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学观念: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
B.科学思维:CO2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所以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气体一定是CO2
C.科学探究与实践:将火柴梗迅速平放入火焰1~2s后取出,探究火焰哪层温度最高
D.科学态度与责任: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治水污染
【答案】B
【解析】A.化学观念: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说法正确;
B.科学思维:CO2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但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气体一定是CO2,还可能是N2,说法不正确;
C.科学探究与实践:将火柴梗迅速平放入火焰1~2s后取出,与外焰接触部分最先碳化,可探究火焰哪层温度最高,说法正确;
D.科学态度与责任: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治水污染,说法正确。
故选B。
19.化学学习者常用化学思维去认识和理解世界。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变化与守恒: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变重了,该反应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B.探究与创新:探究氧化铜是否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只需设计实验证明氧化铜能否改变反应速率即可
C.宏观与微观:H2O和H2O2 的化学性质不同,原因是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
D.模型与推理:鱼类能在水中生活,证明水中溶有氧气
【答案】B
【解析】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变重了,是镁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增加了氧元素的质量,该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A正确;
B.探究氧化铜是否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不仅需要设计实验证明氧化铜能否改变反应速率,还要设计实验证明反应前后氧化铜的质量和化学性质是否改变,B错误;
C.分子构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故H2O和H2O2 的化学性质不同,原因是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C正确;
D.氧气能供给人类和动物呼吸,鱼类能在水中生活,证明水中溶有氧气,D正确。
故选B。
20.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展现了化学课程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价值,下列示例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观念:金刚石、石墨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具有相似的物理性质
B.科学思维:二氧化碳能使燃着木条熄灭,能使燃着木条熄灭的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C.科学探究与实践:向充满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中加入水并振荡,二氧化碳与水反应
D.科学态度与责任:氦气代替氢气应用在飞艇中,不会着火和发生爆炸
【答案】D
【解析】A.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但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它们的物理性质差异大;错误;
B.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不一定是二氧化碳,例如氮气、稀有气体等气体都能使燃烧的木条熄灭;错误;
C.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中加入水后变瘪,不能证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也有可能是二氧化碳溶于水造成的;错误;
D.氦气的化学性质很稳定,通常氦气代替氢气应用在飞艇中,不会着火和发生爆炸;正确;
故选D。
21.学习化学就要学会用化学思维去认识世界。下列有关化学核心素养的选项正确的是
A.宏观与微观: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B.变化与守恒: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C.模型与推理: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则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D.探究与创新:做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时,可以将红磷换成木炭
【答案】A
【解析】A.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单质,但由于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则它们的物理性质不同,该选项正确;
B.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由于氧气中含有氧元素,则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该选项不正确;
C.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一定显正价,但非金属元素不一定显负价,如氢氧化钠中,氢元素化合价为+1价,该选项不正确;
D.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生成的二氧化碳会弥补消耗的氧气的体积,不会引起压强差,则不能将红磷换成木炭,该选项不正确。
故选A。
22.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展现了化学课程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价值,下列示例说法错误的是
A.化学观念:基于物质燃烧过程中发光放热,形成化学变化中一定有能量变化的观念
B.科学思维:原子和分子均是微观粒子,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则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也不能再分
C.科学探究与实践:将火柴梗迅速平放入蜡烛的火焰中约1s后取出,探究火焰哪层温度最高
D.科学态度与责任:可燃性气体遇明火易发生爆炸,加油站要严禁烟火
【答案】B
【解析】A.化学变化过程中都伴随能量的变化,故选项说法正确;
B.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故选项说法错误;
C.将火柴梗迅速平放入蜡烛的火焰中约1s后取出,观察哪部分最先被烧焦,可以探究火焰哪层温度最高,故选项说法正确;
D.可燃性气体遇明火易发生爆炸,加油站要严禁烟火,防止爆炸,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23.下列涉及学科观点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微粒观: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B.根据守恒观:10mL酒精与10mL水混合后得到20mL液体
C.根据转化观:水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D.根据结构观:氩原子和氯离子电子层数相同,化学性质相同
【答案】C
【解析】A.物质不一定都是由原子构成的,也可能是由分子或离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B.10mL酒精与10mL水混合后得到的液体小于2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故选项说法错误;
C.水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故选项说法正确;
D.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氯离子是氯原子得到电子形成的,尽管氩原子和氯离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它们的化学性质不相似,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24.下列关于化学学科基本观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微粒观——金属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B.转化观——铁与氧气燃烧生成三氧化二铁
C.分类观——纯净物分为单质和氧化物
D.能量观——碳在氧气中燃烧是吸热反应
【答案】A
【解析】A.微观上物质由微粒构成,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金属是由金属原子直接构成的,正确;
B.铁与氧气点燃生成四氧化三铁,不是三氧化二铁。错误;
C.纯净物根据物质所含元素种类的多少分为单质和化合物,氧化物是化合物中的一种,错误;
D.碳在氧气中燃烧放出热量,是放热反应。错误;
故选A。
25.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微粒观:铜和氧气都由分子构成
B.转化观:氢气和水在一定条件可以相互转化
C.守恒观: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改变,元素种类不变
D.可持续发展观: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答案】A
【解析】A.铜由铜原子构成,氧气由氧分子构成,该选项不正确;
B.氢气燃烧生成水,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则氢气和水在一定条件可以相互转化,该选项正确;
C.在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改变,元素种类不变,该选项正确;
D.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能保护水资源,该选项正确。
故选A。
26.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A.转化观:农家肥料的腐熟包含物质的缓慢氧化
B.微粒观:氯化钠是由氯化钠离子构成的
C.元素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D.化学价值观:依靠化学,人类能解决环境污染、能源危机等难题
【答案】B
【解析】A.农家肥料的腐熟包含物质的缓慢氧化,故A选项说法正确;
B.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铝氯离子构成的,故B选项说法错误;
C.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C选项说法正确;
D.化学科学已经日益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依靠化学,能更好的解决诸如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等重大问题,故D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27.研究和学习化学有许多重要的方法,下列方法中所举示例不正确的是
【答案】B
【解析】A.通过观察可以得知,金属镁是银白色固体,所以,选项A所举示例正确;
B.在实验室中要遵循节约药品原则,但不可将用剩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以免污染试剂瓶种药品,因此,选项B所举示例错误;
C.由于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氢气与氧气属于不同物质,因此,选项C所举示例正确;
D.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纯净物中含有一种分子,混合物中含有多种分子,根据物质中含有分子种类的多少,可将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因此,选项D所举示例正确;
故选B。
28.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微粒观:所有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B.结构观:H2O和H2O2的化学性质不同,因为它们的分子的构成不同
C.守恒观:碳和氧气反应,生成物中一定含有碳、氧两种元素,但不一定生成二氧化碳
D.变化观: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答案】A
【解析】A.一般原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但氢原子的原子核中只有一个质子,没有中子,符合题意;
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所以H2O和H2O2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分子的构成不同,不符合题意;
C.碳和氧气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推出生成物中一定含有碳、氧两种元素,但不一定生成二氧化碳,如果氧气的量不充足会生成一氧化碳,不符合题意;
D.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得到电子或失去电子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9.学习化学要用化学观念认识世界。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A.变化与守恒:铁矿石中含有铁元素可以炼出铁,却不能炼出金
B.模型与推理:用符号和数字可表示物质的组成,如水为H2O,碳酸钙为CaCO3
C.宏观与微观:过氧化氢和水的组成元素相同,但其物质结构不同,所以性质不同
D.实验与探究:证明CuO是H2O2分解的催化剂,只需验证CuO能加快反应速率
【答案】D
【解析】A.铁矿石中含有铁元素化合物,不含金元素,故铁矿石中含有铁元素可以炼出铁,却不能炼出金,故A正确;
B.用符号和数字可表示物质的组成,物质可用化学式表示,故B正确;
C.过氧化氢和水的组成元素相同,但一个过氧化氢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核2个氧原子,一个水分子中含有1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其物质结构不同,所以性质不同,故C正确;
D.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但是自身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所以要证明CuO是H2O2分解的催化剂,除了验证CuO能改变反应速率之外,还需验证氧化铜自身质量和化学性质没有发生变化,故D错误;
故选D。
30.如图是自然界存在的三大重要循环——“水循环”、“氧循环”和“碳循环”。用学科观点分析碳循环和氧循环,其中不正确的是
A.变化观:每个人都在参与碳、氧循环,碳循环中的“碳”是指碳元素
B.守恒观:碳、氧循环过程中各元素守恒
C.平衡观:碳、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D.微粒观: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能使自然界中的氧原子总数增加
【答案】D
【解析】A.人类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呼吸作用以及其他各项生理活动,进行其他工作与劳动,所以每个人都在参与碳、氧循环,不符合题意;
B.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碳、氧循环过程中各元素守恒,不符合题意;
C.碳、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不符合题意;
D.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的过程中,原子的种类与数目均保持不变,所以自然界中的氧原子总数不变,符合题意;
故选:D。
31.化学学习者常用化学思维去认识和理解世界。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能量观: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所以化学反应一定放出热量
B.模型与推理:鱼类能在水中生活,证明氧气易溶于水
C.宏观与微观:CO和CO2虽然元素组成相同,但二者性质不同,原因是分子构成不同
D.探究与创新:探究氧化铜是否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设计实验证明氧化铜能否改变反应速率即可
【答案】C
【解析】A.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有些化学反应放出热量,有些化学反应吸收热量,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B.鱼类能在水中生活,证明水中溶有氧气,氧气不易溶于水,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C.CO和CO2虽然元素组成相同,但二者性质不同,原因是分子构成不同,性质不同,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D.探究氧化铜是否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不能只设计实验证明氧化铜能否改变反应速率,还必须要满足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2.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观点的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微粒观:氧气是由氧原子构成的
B.元素观: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是由碳、氧元素组成的
C.守恒观:镁条燃烧增加的质量等于反应消耗的氧气的质量
D.转化观:CaCO3和C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答案】A
【解析】A.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A错。
B.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是由碳、氧元素组成的。B正确。
C.镁条燃烧是镁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所以镁条燃烧增加的质量等于反应消耗的氧气的质量。C正确。
D.CaCO3高温条件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所以CaCO3和C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D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A。
33.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A.转化观:农家肥料的腐熟包含物质的缓慢氧化
B.微粒观:氢氧化钠是由钠离子、氢离子和氧离子构成的
C.元素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D.化学价值观:依靠化学,人类能解决环境污染、能源危机等难题
【答案】B
【解析】A.农家肥料的腐熟,是与空气的氧气等发生的不容易察觉的缓慢氧化,故选项说法正确。
B.氢氧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 ,故选项说法错误;
C.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D.化学科学已经日益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依靠化学,能够更好解决环境污染、能源危机等难题,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34.请你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有关化学观念叙述正确的是
A.洁净的空气中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B.任何条件下,石墨都不可能转变成金刚石
C.用钳子将铁丝剪断,有部分铁原子被剪成两半
D.几千万年前,地球上某条恐龙体内的某个原子可能存在你的身体里
【答案】D
【解析】A.空气的成分中氮气、氧气等都是化学物质,即有元素组成的化学物质。A错。
B.特定条件下,石墨有可能转变成金刚石。B错。
C.原子很小,肉眼不可见,钳子不可能将铁原子剪成两半。C错。
D.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变,所以几千万年前,地球上某条恐龙体内的某个原子可能存在你的身体里。D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D。
35.建构化学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以下观念对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能量观: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时吸收热量使溶液温度上升
B.分类观: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物质一定是碱
C.微粒观:原子既可以构成分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D.守恒观:100g酒精完全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水的总质量是100g
【答案】C
【解析】A.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时会使水温降低,选项错误;
B.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物质不一定是碱,如氧化铜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但氧化铜不是碱,选项错误;
C.原子既可以构成分子如氢分子是由氢原子构成的,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如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选项正确;
D.酒精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根据质量守恒定律100g酒精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酒精与氧气之和即大于100g,故选项错误;
答案为:C。
36.化学学习者常用化学学科观念去认识和理解世界。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A.变化与守恒:依据蔗糖灼烧后得到黑色物质,可推测蔗糖中含有碳元素
B.模型与推理:给自行车车胎充气,车胎鼓起来,可知温度升高分子间间隙变大
C.宏观与微观:金刚石和石墨的部分性质不同,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D.探究与创新:集满NH3的试管倒扣入水槽中时试管内液面上升,说明NH3能溶于水或与水反应
【答案】D
【解析】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所以依据砂糖灼烧后得到黑色物质,可推测砂糖中含有碳元素,此选项正确;
B.分子之间由间隔,给自行车车胎充气,车胎鼓起来,可知温度升高分子间间隙变大,此选项正确;
C.因为金刚石、石墨的内部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导致两种物质物理性质差异很大,此选项正确;
D.将盛满NH3的试管倒扣在盛满水的水槽中,试管中水面上升,是因为氨气极易溶于水的缘故,并不能说明NH3与水发生反应,此选项错误。
故选D。
37.下列涉及的学科观点不正确的是
A.微粒观:氦气是由氦原子构成
B.转化观: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C.守恒观:点石成金不能实现
D.分类观:熟石灰、生石灰均为氧化物
【答案】D
【解析】A.氦气属于稀有气体单质,是由氦原子构成的,故A选项说法正确;
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故B选项说法正确;
C.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是由钙、碳、氧三种元素组成的,黄金是由金元素组成的,石灰石是不可能变成黄金的,故C选项说法正确;
D.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是由钙、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属于氧化物,故D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38.下列有关化学学科观念的说法错误的是
A.能量观:硝酸铵溶于水吸收热量,导致温度降低
B.守恒观: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相等
C.转化观: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D.结构观:水和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因为分子种类不同
【答案】B
【解析】A.硝酸铵溶于水时会吸收热量,导致周围的温度降低,该选项正确;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生成四氧化三铁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铁丝和氧气的质量之和,故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加,该选项错误;
C.CO和C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该选项正确;
D.水和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分子的种类不同,不同种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该选项正确。
故选B。
39.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A.变化观: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是分解反应
B.元素观: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C.微粒观: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氧气分子
D.能量观: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同时还伴随能量变化
【答案】A
【解析】A.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分解反应是化学变化中的一种类型,选项A错误;
B.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选项B正确;
C.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因此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氧气分子,选项C正确;
D.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同时还伴随能量变化,如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放热,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下反应吸热,选项D正确。
故选A。
40.化学学习者常用化学思维去认识和理解世界。请你选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变化与守恒:酒精灯火焰上罩干燥烧杯,内壁有水雾,可推测酒精中含有氢元素
B.模型与推理:鱼能在水中生活,证明水中溶有氧气
C.宏观与微观:水和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因为构成两种物质的分子不同
D.探究与创新:探究氧化铜是否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向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氧化铜,观察加入前后产生气泡速率变化
【答案】D
【解析】A.酒精灯火焰上罩干燥烧杯,内壁有水雾,表明酒精燃烧后生成了水,由质量守恒定律可推测酒精中含有氢元素,选项正确;
B.氧气能够支持呼吸,鱼能在水中生活,证明水中溶有氧气,选项正确;
C.水由水分子构成,过氧化氢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构成两种物质的分子不同,所以水和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选项正确;
D.由催化剂的概念可知,探究氧化铜是否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除向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氧化铜,观察加入前后产生气泡速率变化外,还需要探究氧化铜在反应前后的质量与化学性质是否发生变化,选项错误。
故选D。
选项
方法
示例
A
观察法
金属镁是银白色固体
B
归纳法
在实验室中要遵循节约药品原则,因此用剩的药品要放入原试剂瓶
C
推理法
氢气与氧气属于不同物质,是因为它们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D
分类法
根据物质中含有分子种类的多少,可将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二轮复习核心考点培优训练专项04 化学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态度(含解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二轮复习核心考点复习专题02 科学方法问题(含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控制变量法, 理想模型法, 转换法, 等效替代法, 类比法, 比较法, 实验推理法, 比值定义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浙教版中考科学尖子生培优训练化学简答篇3(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