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6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第2节 细胞的分化课后作业题
展开1.下列关于细胞分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分化是生物个体发育的基础
B.细胞分化的过程中遗传信息随之发生改变
C.一般情况下,分化的细胞将保持分化后的状态
D.细胞分化导致细胞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发生稳定性差异
答案:B
2.甲、乙、丙分别表示某人体的几种细胞,它们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各不相同的根本原因是( )
A.蛋白质不同B.基因选择性表达
C.遗传物质不同D.线粒体结构不同
答案:B
3.离体的胡萝卜韧皮部细胞经过组织培养能形成完整植株,这说明植物细胞具有( )
A.多样性B.专一性C.全能性D.稳定性
答案:C
4.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是( )
A.生物体细胞具有使后代细胞形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B.生物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具有全能性
C.生物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含有个体发育所需的全部基因
D.生物体的每一个细胞都是由受精卵发育来的
答案:C
5.(2022·广东佛山)英国科学家戈登通过实验把蝌蚪的小肠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蛙卵中,并培育出成体青蛙,因此获得201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该项研究证明( )
A.蝌蚪的小肠细胞还没有分化
B.蛙的卵细胞具有全能性
C.高度分化的体细胞核具有全能性
D.细胞核控制生物的遗传和代谢
解析:蝌蚪的小肠细胞属于已经分化的细胞,而通过实验把蝌蚪小肠上皮细胞的细胞核移植进入去核的卵细胞中,成功培育出成体青蛙,此实验说明已分化的动物体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
答案:C
6.(2022·广东韶关)下图是人体不同组织细胞的形成示意图,其中①~④表示细胞,Ⅰ~Ⅲ 表示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Ⅰ表示受精作用,细胞①没有分化,所以没有全能性
B.Ⅱ表示有丝分裂,分裂前期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
C.Ⅲ表示细胞分化,是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D.细胞①和④相比,细胞内的DNA不同,蛋白质不完全相同
解析:由题图可知,Ⅰ表示受精作用,Ⅱ表示细胞分裂,Ⅲ表示细胞分化。其中①表示受精卵,②③④表示分裂分化形成的组织细胞。细胞①受精卵的分化程度低,但全能性最高,A项错误;动物细胞的Ⅱ有丝分裂在细胞分裂前期由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B项错误;Ⅲ细胞分化是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其本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C项正确;细胞①和④是同一个体的不同细胞,是受精卵分裂、分化形成的,而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所以两个细胞中DNA相同,但蛋白质有所区别,D项错误。
答案:C
7.科学家将分离得到的成熟胡萝卜的韧皮部细胞进行培养,培育出了完整的植株,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科学家所用的技术称为 。
(2)分离出来的胡萝卜细胞成为细胞团块是通过 (填分裂方式)来完成的。
(3)细胞团块中,相同的细胞在发育成胚状体和新植株的过程中,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逐渐向不同方向变化,这种现象称为 。
(4)该实验说明植物细胞具有 。
答案:(1)植物组织培养 (2)有丝分裂 (3)细胞分化(4)全能性
(二)拓展提高
8.将胡萝卜韧皮部细胞诱导分化出根、茎、叶的过程中,不会发生的是( )
A.合成叶绿素
B.细胞生理功能发生改变
C.DNA的种类发生改变
D.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发生改变
解析:将胡萝卜韧皮部细胞诱导分化出根、茎、叶的过程中,茎、叶的形成伴随着叶绿素的合成,A项不符合题意;在胡萝卜韧皮部细胞诱导分化出根、茎、叶的过程中,经历了细胞分裂与细胞分化,其中细胞分化使细胞生理功能发生改变,B项不符合题意;细胞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DNA的种类不会发生改变,C项符合题意;在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器的种类与数量也会发生改变,D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C
9.世界上首批体细胞克隆猴“中中”和“华华”在我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诞生,这意味着我国科学家成功突破了现有技术无法克隆灵长类动物的世界难题。下图为克隆猴原理流程示意图,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克隆后代的遗传物质与受体动物(代孕母猴)一定相同
B.已经分化的动物体细胞仍然具有全能性
C.克隆胚胎不能进行细胞分化
D.细胞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不发生变化
解析:克隆后代的遗传物质与受体动物(代孕母猴)不同,核遗传物质与供核个体相同,细胞质遗传物质与卵母细胞供体相同,A项错误;动物体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B项错误;克隆后代的诞生说明克隆胚胎能正常进行细胞分化,C项错误;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内遗传物质不发生变化,D项正确。
答案:D
10.下图是科学家斯图尔德以胡萝卜韧皮部细胞为材料培养出能开花结果的胡萝卜植株的简要流程图。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胡萝卜根韧皮部细胞细胞团胚状体试管苗胡萝卜植株
(1)上述培养过程说明,植物细胞具有 。
(2)细胞分化发生于 (填序号)过程中;胡萝卜植株的细胞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上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
(3)魏斯曼提出“体细胞分化是由于遗传物质的丢失”的假说以解释细胞分化,斯图尔德的实验结果是否支持魏斯曼的假说? (选填“是”或“否”)。原因是 。
答案:(1)全能性 (2)①②③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3)否 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并没有丢失,仍然有发育成完整有机体或分化成其他各种细胞的潜能和特性。
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6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第2节 细胞的分化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6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第2节 细胞的分化练习题,共4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第1节 细胞的增殖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高中第1节 细胞的增殖课时训练,共5页。
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2节 细胞的分化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2节 细胞的分化课后复习题,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