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大寨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大寨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01
    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大寨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02
    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大寨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03
    还剩1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大寨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

    展开
    这是一份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大寨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文件包含部编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材知识点考点梳理pptx、部编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材知识点考点梳理教案docx、部编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材知识点考点梳理验收卷原卷版docx、部编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材知识点考点梳理验收卷解析版docx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1.(3分)2023年苏迪曼杯决赛,中国队3比0横扫韩国队,实现3连冠。在颁奖仪式上奏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
    A.10sB.50sC.5minD.10min
    2.(3分)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在返回舱着陆的过程中,所选的参照物是( )
    A.舱内航天员B.地面着陆场
    C.地球同步卫星D.太阳
    3.(3分)如图所示,利用刻度尺测量一木板的长度,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B.
    C.D.
    4.(3分)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误差是能够避免的
    B.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可以减小误差
    C.误差就是错误
    D.误差一般是由于粗心造成的
    5.(3分)李白在《早发白帝城》中写道“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诗人能轻易听出是猿在啼叫,是根据声音的____区分的( )
    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
    6.(3分)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B.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运动速度越大
    C.在相等的时间内,速度大的物体通过的路程短
    D.速度大的物体运动的时间一定短
    7.(3分)关于声音的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B.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传播速度不变
    C.声音向前传播时遇到大的障碍物会反射形成回声
    D.只要物体在振动,人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多选)8.(3分)如图是某小车的s﹣t图象,由图象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车全程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B.0~5s内,该小车通过的路程为20m
    C.0~5s内,该小车的平均速度为4km/h
    D.在0~20s内,该小车的平均速度为1m/s
    (多选)9.(3分)声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下面事例中,主要利用声传递信息的是( )
    A.爆竹声特别响会震得耳朵痛
    B.雪山地区大声呼喊可能会引发雪崩
    C.铁路检修工人通过敲铁轨来判断螺栓是否松动
    D.蝙蝠靠超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物和发现昆虫
    (多选)10.(3分)关于噪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悦耳动听的音乐是不可能成为噪声的
    B.街道旁设置的噪声监测仪能减弱噪声
    C.在学校内禁止鸣笛,这是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音
    D.噪声的振动波形是无规则可循的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11~15题每小题2分,16题4分,共14分)
    11.(2分)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23年6月30日18时50分在新疆克孜勒苏州阿克陶县发生3.7级地震,震源深度50千米。地震产生的声波属于 (选填“次声波”或“超声波”)。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大约从20Hz到 Hz。
    12.(2分)人造卫星在太空中遨游, (选填“属于”或“不属于”)机械运动。太空中,宇航员在太空舱外工作时,哪怕离得再近,这是因为 不能传声。
    13.(2分)2023年6月27日,2023年全国田径冠军赛暨世锦赛及亚运会选拔赛于沈阳开赛。男子百米“飞人大战”中,谢震业以10秒09夺冠。以冲过终点的谢震业为参照物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裁判员是采用 的方法来判断运动员的快慢。
    14.(2分)埙的起源与汉族先民的劳动生产活动有关,最初可能是先民们模仿鸟兽叫声而制作,用以诱捕猎物。后随社会进步而演化为单纯的乐器,发展成可以吹奏曲调的旋律乐器。如图所示,埙吹奏时是由埙腔内 振动而发出的声音,手指按不同的埙孔能改变埙所发出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15.(2分)台湾高速公路局表示,全长约5.41km的金门大桥(如图)于2022年10月30日正式开放通车。根据规划,并有人行道及自行车道,全桥限速60km/h。在遵守交通规则的情况下 min。全桥限速60km/h,其物理意义是 。
    16.(4分)研究表明,声音的传播速度与温度是成正比的,在近地层中,声音的传播速度随高度增加而减小,声音的射线就会向上弯曲(俗称“声音起飞了”),当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声音的传播速度就会随高度增加而增加,给人的听觉就是“声音在下沉”。
    在阴雨天气的白天,空气温度相对较低,越靠近地面,声音的射线向空中弯曲,因而地面上的人就不容易听到远处的声音。在天气晴朗时的傍晚,地面热量开始向空中辐射,使得在一定范围内,声音射线向下方弯曲,声能多半沿地面传播,人耳便容易听到声音。基层气象工作者还把夏日傍晚的雷声大小作为天气预报的辅助指标。
    (1)声音以 的形式传播。通常情况下,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请你根据资料推测:声音在2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40m/s;
    (2)声音在 (选填“雨天”或“晴天”)更易传播。
    (3)夏季的中午,水泥、柏油路面的温度很高,相比之下,此时声音的射线向 (选填“地面”或“空中”)弯曲。
    三、读数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4分,共4分)
    17.(4分)(1)如图1所示,物体长度为 cm。
    (2)如图2所示,秒表的读数为 s。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8题8分,第19题4分,第20题8分,第21题4分,共24分)
    18.(8分)“频闪照相”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照相机每隔相等的时间曝光一次,记录下物体的位置。如图所示为小车从A处沿斜面由静止滑下的频闪照片。
    (1)依据照片可判断,小车在做 (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运动,理由是 。
    (2)从A点开始计时,整理实验数据并记录在下表中,请补全表中数据。
    (3)分析表中数据可知,vAB (选填“>”“<”或“=”)vBC。如果在实验中,先释放了小车才开始计时,那么测得的平均速度vAB与实际相比 vAB(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4)实验时,为了减小误差,需使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 (选填“长”或“短”)一些,这可以通过 (选填“增大”或“减小”)斜面的坡度来实现。
    19.(4分)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用抽气机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
    (1)实验中,在闹钟的下面垫一个泡沫块的作用是 。
    (2)在抽气过程中会发现听到的铃声 (选填“逐渐变大”“逐渐变小”或“大小不变”);如果把玻璃罩内的空气完全抽出来,将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铃声。
    (3)这个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介质。
    20.(8分)在探究“响度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东提出两种猜想:
    猜想A:声音响度可能跟频率的大小有关;
    猜想B:声音响度可能跟振幅的大小有关。
    为了验证他的猜想,小东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
    (1)如图甲,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被弹开 产生的;实验中乒乓球起到的作用是 ,这种物理研究方法叫 。
    (2)用小锤施加较小的力敲击音叉,发现乒乓球轻触音叉后被弹开的距离较 ;用小锤施加较大的力敲击音叉,发现乒乓球轻触音叉后被弹开的距离较 。由此现象可验证小东的猜想 (选填“A”或“B”)是成立的。
    (3)如图乙所示,用小锤敲击右边音叉,左边音叉也发声,该实验现象能说明:①声波可以在 中传播;②声波能传递 。
    21.(4分)小明同学为了探究一组材料的隔音性能(材料:泡沫塑料板、玻璃、木板、硬纸板),设计并完成了下列实验:用这些材料做成盒子,先把机械闹钟放入其中一个盒子当中, ,测得听不到机械闹钟指针走动声音时的距离并记录下来。在声音响度相同的情况下, ,说明材料的隔音性能越好。
    五、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9分,共18分)要求:(1)语言表述要简练、准确;(2)写出必要的运算和推理过程;(3)带单位计算;(4)计算结果若有近似,均保留两位小数。
    22.(9分)为满足旅客出行需求,长三角铁路加大运能供给,恢复、增开多方向旅客列车。G7213次列车始发站从苏州出发、终点站到上海,其运行时刻表如下表所示。
    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
    (1)列车由苏州站驶往上海站所用的时间是多少?
    (2)列车由苏州站驶往上海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3)若该列车全程以设计时速250km/h匀速行驶,不考虑经停时间,则从苏州站驶往上海站需要多长时间?
    23.(9分)为了监测超速行驶这种违法行为,公路上常常设置有超声波测速仪。如图为某公路直线路段的一处测速仪,测速仪能发射和接收超声波。当行驶的小轿车与测速仪距离OA=45m时(如图甲),超声波“追上”小轿车时,小轿车刚好运动到B点(如图乙),超声波的速度为340m/s。则:
    (1)超声波在0.3s内传播的距离是 m;
    (2)小车运动的路程(图乙中的s)为 m;
    (3)求出小轿车的速度并判断其在此路段是否超速?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8~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3分)2023年苏迪曼杯决赛,中国队3比0横扫韩国队,实现3连冠。在颁奖仪式上奏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
    A.10sB.50sC.5minD.10min
    【分析】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能根据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一些物理量。例如:长度、质量、时间、温度、力、速度、电功率、电流、电压等。解答估测选择题的方法:利用生活中我们熟悉的一些数据作为根据,进行单位换算,有时要利用基本公式求未知物理量。
    【解答】解:演奏一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用时约46s,与50s接近、B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一些常见物理量的估测能力,需要学生对生活中的常见物理量单位、大小有所认识。
    2.(3分)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在返回舱着陆的过程中,所选的参照物是( )
    A.舱内航天员B.地面着陆场
    C.地球同步卫星D.太阳
    【分析】被研究物体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变化,就说物体是运动的,反之,就是静止的。
    【解答】解:在返回舱着陆的过程中,返回舱与舱内航天员的位置没变、地球同步卫星和太阳的位置发生改变,所选的参照物是舱内航天员。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参照物的理解,属于基础题。
    3.(3分)如图所示,利用刻度尺测量一木板的长度,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B.
    C.D.
    【分析】刻度尺的使用规则:
    (1)首先要了解刻度尺:①量程是多少;②零刻度是否磨损;③分度值是多少;
    (2)使用时:①刻度尺要与被测部分对齐;
    ②让刻度尺有刻度的一面紧贴被测部分,测量的始端与0刻度线对齐,如果0刻度线磨损,可以与其它整格刻线对齐,测量结果要减去前面的数值;
    ③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④读数时结果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⑤记录数据要写单位。
    【解答】解:A.测量的始端未与0刻度线对齐;
    B.读数时视线未与尺面垂直;
    C.刻度尺有刻度的一面没有紧贴被测部分;
    D.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刻度尺的使用,在物理实验和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刻度尺,我们要熟练掌握其使用和读数方法。
    4.(3分)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误差是能够避免的
    B.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可以减小误差
    C.误差就是错误
    D.误差一般是由于粗心造成的
    【分析】误差是在测量过程中产生的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不同于错误,它是在测量方法正确的情况下产生的,只可以减小,却不能避免。采用精密的测量仪器、改进测量方法、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解答】解:A、误差是不能够避免的;
    B、采用比较精密的仪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误差;
    C、误差不同于错误,但不一定出现错误;
    D、测量时粗心大意,不是误差。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误差定义、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减小误差的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5.(3分)李白在《早发白帝城》中写道“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诗人能轻易听出是猿在啼叫,是根据声音的____区分的( )
    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
    【分析】(1)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
    (2)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响度与振幅和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
    (3)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解答】解:诗人能轻易听出是猿在啼叫,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区分的,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声音的音调、响度和音色;知道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6.(3分)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B.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运动速度越大
    C.在相等的时间内,速度大的物体通过的路程短
    D.速度大的物体运动的时间一定短
    【分析】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速度,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B、在相同时间内,运动速度越大,故B错误;
    C、在相等的时间内,故C错误;
    D、运动的时间的长短与速度大小和通过的路程有关,则运动的时间不能判断。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的物理意义及速度的决定因素,是一道基础题。
    7.(3分)关于声音的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B.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传播速度不变
    C.声音向前传播时遇到大的障碍物会反射形成回声
    D.只要物体在振动,人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分析】(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2)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传播速度会改变。
    (3)声音向前传播时遇到大的障碍物会反射形成回声。
    (4)物体在振动,人耳不一定能听到声音。
    【解答】解: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液体,故A错误;
    B、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故B错误;
    C、声音向前传播时遇到大的障碍物会反射形成回声;
    D、物体在振动,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声音的传播,是一道基础题。
    (多选)8.(3分)如图是某小车的s﹣t图象,由图象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车全程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B.0~5s内,该小车通过的路程为20m
    C.0~5s内,该小车的平均速度为4km/h
    D.在0~20s内,该小车的平均速度为1m/s
    【分析】(1)在s﹣t图象中,和时间轴平行的线段表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一条过原点的斜线表示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2)由s﹣t图像可知,某时间段小车运动的路程等于末时刻对应的路程减去初时刻对应的路程;
    (3)根据v=求出某时间段小车的平均速度。
    【解答】解:A、小车在5~20s内的图象是一条和时间轴平行的直线,由图象看出小车在0~4s内的图象是一条斜线,故A错误;
    BC、由图像可知,小车的平均速度是:v==,故B正确;
    D、由图像可知,小车的平均速度是v′==,故D正确。
    故选:BD。
    【点评】此题考查图像的分析能力和平均速度的计算,是一道学科综合题;注意这类题是中考的一个热点。
    (多选)9.(3分)声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下面事例中,主要利用声传递信息的是( )
    A.爆竹声特别响会震得耳朵痛
    B.雪山地区大声呼喊可能会引发雪崩
    C.铁路检修工人通过敲铁轨来判断螺栓是否松动
    D.蝙蝠靠超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物和发现昆虫
    【分析】声既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
    【解答】解:A、爆竹声特别响会震得耳朵痛,故A不符合题意;
    B、雪山地区大声呼喊可能会引发雪崩,故B不符合题意;
    C、铁路检修工人通过敲铁轨来判断螺栓是否松动,故C符合题意;
    D、蝙蝠靠超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物和发现昆虫,故D符合题意。
    故选:C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声可以传递信息。知道声既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
    (多选)10.(3分)关于噪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悦耳动听的音乐是不可能成为噪声的
    B.街道旁设置的噪声监测仪能减弱噪声
    C.在学校内禁止鸣笛,这是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音
    D.噪声的振动波形是无规则可循的
    【分析】(1)(4)噪声的定义有两个:①从物理角度定义,物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而发出的声音是噪声。
    ②从环保角度定义,凡是干扰人们正常的学习、休息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想要听到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是噪声。
    (2)噪声监测仪只能监测噪声,不能减弱噪声。
    (3)减弱噪声的方法有三种: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解答】解:A、悦耳动听的音乐如果干扰了人们正常的工作和学习,故A错误;
    B、街道旁设置的噪声监测仪只能监测噪声,故B错误;
    C、在学校内禁止鸣笛,故C错误;
    D、噪声是物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而发出,故D正确。
    故选:ABC。
    【点评】从环保的角度出发,再动听的声音都有可能成为噪声。本题还考查学生对减弱噪声具体做法的理解能力、噪声的定义,要结合防治噪声的途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11~15题每小题2分,16题4分,共14分)
    11.(2分)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23年6月30日18时50分在新疆克孜勒苏州阿克陶县发生3.7级地震,震源深度50千米。地震产生的声波属于 次声波 (选填“次声波”或“超声波”)。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大约从20Hz到 20000 Hz。
    【分析】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叫做超声波。
    【解答】解:地震产生的声波是次声波,人耳听觉范围是20Hz~20000Hz。
    故答案为:次声波;20000。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人耳听觉范围和次声波定义的掌握情况,同时需要了解两种听不见的声音的不同特点及其具体应用。
    12.(2分)人造卫星在太空中遨游, 属于 (选填“属于”或“不属于”)机械运动。太空中,宇航员在太空舱外工作时,哪怕离得再近,这是因为 真空 不能传声。
    【分析】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的改变是机械运动,真空不能传声。
    【解答】解:人造卫星在太空中遨游,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太空中,哪怕离得再近,这是因为真空不能传声。
    故答案为:属于;真空。
    【点评】本题考查机械运动和声音的传播条件,属于基础题。
    13.(2分)2023年6月27日,2023年全国田径冠军赛暨世锦赛及亚运会选拔赛于沈阳开赛。男子百米“飞人大战”中,谢震业以10秒09夺冠。以冲过终点的谢震业为参照物 运动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裁判员是采用 相同的路程比较时间 的方法来判断运动员的快慢。
    【分析】运动和静止是相对与参照物而言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有改变则是运动的;裁判员是通过运动员跑完100米所用时间的长短来判断运动的快慢,即相同的路程比较时间的方法。
    【解答】解:运动和静止是相对与参照物而言的,由于观众相对于谢震业的位置有改变,现场的观众是运动的;
    裁判员是通过运动员跑完100米所用时间的长短来判断运动的快慢,即采用相同的路程比较时间的方法来判断运动员的快慢。
    故答案为:运动;相同路程比较时间。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以及物体运动快慢的比较,属于基础题型,难度不大。
    14.(2分)埙的起源与汉族先民的劳动生产活动有关,最初可能是先民们模仿鸟兽叫声而制作,用以诱捕猎物。后随社会进步而演化为单纯的乐器,发展成可以吹奏曲调的旋律乐器。如图所示,埙吹奏时是由埙腔内 空气柱 振动而发出的声音,手指按不同的埙孔能改变埙所发出声音的 音调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指声音的大小;通过音色能辨别不同的发声体。
    【解答】解:
    埙吹奏时,埙发出的声音是由埙内的空气柱振动产生的;
    手指按住不同的气孔,使得埙内部空气柱的长短不同,故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
    故答案为:空气柱;音调。
    【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和特性,掌握声音的三个特性,掌握三个特性的影响因素。
    15.(2分)台湾高速公路局表示,全长约5.41km的金门大桥(如图)于2022年10月30日正式开放通车。根据规划,并有人行道及自行车道,全桥限速60km/h。在遵守交通规则的情况下 5.41 min。全桥限速60km/h,其物理意义是 桥上最大行驶速度不能超过60km/h 。
    【分析】根据速度公式可求出在遵守交通规则的情况下驾车通过大桥至少需要的时间。
    【解答】解:在遵守交通规则的情况下,驾车通过大桥至少需要的时间为:
    t===h=5.41min;
    全桥限速60km/h,其物理意义是桥上最大行驶速度不能超过60km/h。
    故答案为:4.41;桥上最大行驶速度不能超过60km/h。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对速度公式的应用及限速的理解,难度不大。
    16.(4分)研究表明,声音的传播速度与温度是成正比的,在近地层中,声音的传播速度随高度增加而减小,声音的射线就会向上弯曲(俗称“声音起飞了”),当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声音的传播速度就会随高度增加而增加,给人的听觉就是“声音在下沉”。
    在阴雨天气的白天,空气温度相对较低,越靠近地面,声音的射线向空中弯曲,因而地面上的人就不容易听到远处的声音。在天气晴朗时的傍晚,地面热量开始向空中辐射,使得在一定范围内,声音射线向下方弯曲,声能多半沿地面传播,人耳便容易听到声音。基层气象工作者还把夏日傍晚的雷声大小作为天气预报的辅助指标。
    (1)声音以 波 的形式传播。通常情况下,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请你根据资料推测:声音在2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 大于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40m/s;
    (2)声音在 晴天 (选填“雨天”或“晴天”)更易传播。
    (3)夏季的中午,水泥、柏油路面的温度很高,相比之下,此时声音的射线向 空中 (选填“地面”或“空中”)弯曲。
    【分析】(1)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已知声音在2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阅读短文知,声音的传播速度与温度是成正比的,由此分析解答;
    (2)根据短文中阴雨天和晴天声音的射线弯曲情况分析即可;
    (3)近地层中,当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时,声音的射线就会向上弯曲;反之,当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声波射线呈向下弯曲状;
    【解答】解:(1)阅读短文知,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通常说的声速每秒340米,所以在2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大于340m/s;
    (2)由短文知,阴雨天气的白天,越靠近地面,声音的射线向空中弯曲,太阳落山以后,使得在一定范围内,声音射线向下方弯曲,能量损失小;
    (3)夏季的中午,水泥,空气温度就显得较低,所以声音的射线就会向上(空中)弯曲;
    故答案为:(1)波大于;(2)晴天。
    【点评】本题通过短文阅读考查对声音速度与温度的关系的认识,能从短文从获取有用信息是关键。
    三、读数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4分,共4分)
    17.(4分)(1)如图1所示,物体长度为 2.00 cm。
    (2)如图2所示,秒表的读数为 261 s。
    【分析】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之前,要明确其分度值;测量物体长度时,要观察是否从0刻度线量起,起始端没从0刻度线开始,要以某一刻度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前面的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秒表的中间的表盘代表分钟,周围的大表盘代表秒,秒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
    【解答】解:图1中,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6mm,右侧与2.00cm对齐;图2中,指针在8min和5min之间;大盘的分度值是0.2s,因此秒表读数为4min21s。
    故答案为:(1)2.00;(2)261。
    【点评】本题考查了刻度尺和秒表使用,在物理实验和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刻度尺和秒表,我们要熟练掌握使用和读数方法。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8题8分,第19题4分,第20题8分,第21题4分,共24分)
    18.(8分)“频闪照相”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照相机每隔相等的时间曝光一次,记录下物体的位置。如图所示为小车从A处沿斜面由静止滑下的频闪照片。
    (1)依据照片可判断,小车在做 加速 (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运动,理由是 相同时间,小车运动的距离间隔变大 。
    (2)从A点开始计时,整理实验数据并记录在下表中,请补全表中数据。
    (3)分析表中数据可知,vAB < (选填“>”“<”或“=”)vBC。如果在实验中,先释放了小车才开始计时,那么测得的平均速度vAB与实际相比 偏大 vAB(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4)实验时,为了减小误差,需使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 长 (选填“长”或“短”)一些,这可以通过 减小 (选填“增大”或“减小”)斜面的坡度来实现。
    【分析】(1)通过观察图中小车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来分析;
    (2)知道路程和时间,根据速度公式可求出其速度;
    (3)由表格数据进行解答;小车经过起点的标线再开始计时,会使得测得的时间偏小,根据v=分析测得的平均速度的变化情况;
    (4)斜面的坡度小,小车在斜面上运动就会更慢,便于测量时间。
    【解答】解:(1)由图可知,小车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来越大,小车在做加速运动,小车运动的距离间隔变大;
    (2)sBC=0.9m,tBC=5.5s,vBC==3.8m/s;
    sAC=1.2m,tAC=2×0.5s=1s,vAC==1.7m/s;
    (3)分析表中数据可知,vAB<vBC;如果先释放了小车,才开始计时,小车运动的路程不变可知;
    (4)斜面的坡度小,小车在斜面上运动就会更慢,便于测量时间,需要减小斜面的坡度。
    故答案为:(1)加速;相同时间;(2)1.8;(3)<;(4)长。
    【点评】本题考查“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考查了实验原理以及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处理能力。
    19.(4分)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用抽气机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
    (1)实验中,在闹钟的下面垫一个泡沫块的作用是 减弱玻璃罩(固体)传声 。
    (2)在抽气过程中会发现听到的铃声 逐渐变小 (选填“逐渐变大”“逐渐变小”或“大小不变”);如果把玻璃罩内的空气完全抽出来,将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铃声。
    (3)这个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 需要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介质。
    【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气体、液体和固体都能够传声;泡沫能减弱固体传声;
    在研究真空能否传声的时候,把闹钟放在玻璃钟罩内,用抽气机逐渐抽去罩内空气,听到铃声逐渐变小,可以得到结论:声音不能在没有空气的空间中传播。实验中无法达到绝对的真空,但可以通过铃声的变化趋势,推测出真空时的情况,这种方法称为“理想化实验”。
    【解答】解: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发现闹钟的声音越来越小,当罩内完全没有空气时,因此可以得出结论:真空不能传声;
    在此实验中我们始终能听到铃声,其原因可能是玻璃罩能够传声或罩内的空气不能全部被抽出,在闹钟的下面垫一个泡沫块的作用是减弱玻璃罩(固体)的传声。
    故答案为:(1)减弱玻璃罩(固体)传声;(2)逐渐变小;(3)需要。
    【点评】此题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科学推理得到“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采用了物理研究问题的推理法和假设法,例如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过程与上述实验思想非常类似。
    20.(8分)在探究“响度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东提出两种猜想:
    猜想A:声音响度可能跟频率的大小有关;
    猜想B:声音响度可能跟振幅的大小有关。
    为了验证他的猜想,小东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
    (1)如图甲,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被弹开 振动 产生的;实验中乒乓球起到的作用是 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这种物理研究方法叫 转换法 。
    (2)用小锤施加较小的力敲击音叉,发现乒乓球轻触音叉后被弹开的距离较 小 ;用小锤施加较大的力敲击音叉,发现乒乓球轻触音叉后被弹开的距离较 大 。由此现象可验证小东的猜想 B (选填“A”或“B”)是成立的。
    (3)如图乙所示,用小锤敲击右边音叉,左边音叉也发声,该实验现象能说明:①声波可以在 空气 中传播;②声波能传递 能量 。
    【分析】(1)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把音叉微小的振动转化为乒乓球的运动,乒乓球的作用就放大了音叉的微小振动;
    (2)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3)声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或能量。
    【解答】解:(1)如图甲,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被弹起是因为音叉振动造成的。乒乓球被弹起是因为音叉振动造成的,是转换法的应用;
    (2)用小锤施加较小的力敲击音叉,发现乒乓球轻触音叉后被弹开的距离较小,发现乒乓球轻触音叉后被弹开的距离较大,由此现象可验证小东的猜想B是成立的;
    (3)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两个音叉之间是空气。同时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
    故答案为:(1)振动;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转换法;大;B;(3)空气。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对一些声学实验的了解与掌握,熟知相关实验的现象以对应的声学知识,是解答的关键。
    21.(4分)小明同学为了探究一组材料的隔音性能(材料:泡沫塑料板、玻璃、木板、硬纸板),设计并完成了下列实验:用这些材料做成盒子,先把机械闹钟放入其中一个盒子当中, 慢慢远离声源 ,测得听不到机械闹钟指针走动声音时的距离并记录下来。在声音响度相同的情况下, 听不到声音的距离越小 ,说明材料的隔音性能越好。
    【分析】从声源处慢慢远离声源,直到听不到声音,可以比较不同材料的隔声性能。
    【解答】解:用这些材料(材料:泡沫塑料板、玻璃、硬纸板),先把机械闹钟放入其中一个盒子当中,慢慢远离声源。在声音响度相同的情况下,说明材料的隔音性能越好。
    故答案为:慢慢远离声源;听不到声音的距离越小。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响度;会设计实验比较不同材料的隔声性能。
    五、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9分,共18分)要求:(1)语言表述要简练、准确;(2)写出必要的运算和推理过程;(3)带单位计算;(4)计算结果若有近似,均保留两位小数。
    22.(9分)为满足旅客出行需求,长三角铁路加大运能供给,恢复、增开多方向旅客列车。G7213次列车始发站从苏州出发、终点站到上海,其运行时刻表如下表所示。
    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
    (1)列车由苏州站驶往上海站所用的时间是多少?
    (2)列车由苏州站驶往上海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3)若该列车全程以设计时速250km/h匀速行驶,不考虑经停时间,则从苏州站驶往上海站需要多长时间?
    【分析】(1)列车到达上海的时间,减去从苏州出发的时间,等于列车由苏州站驶往上海站所用的时间;
    (2)根据v=计算列车由苏州站驶往上海站全程的平均速度;
    (3)若该列车全程以设计时速250km/h匀速行驶,不考虑经停时间,根据t=计算从苏州站驶往上海站需要的时间。
    【解答】解:(1)由表中数据可知,列车由苏州站驶往上海站所用的时间t=7:20﹣6:40=40min=h;
    (2)列车由苏州站驶往上海站全程的平均速度v===126km/h;
    (3)若该列车全程以设计时速250km/h匀速行驶,不考虑经停时间==0.336h。
    答:(1)列车由苏州站驶往上海站所用的时间是40min;
    (2)列车由苏州站驶往上海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126km/h;
    (3)若该列车全程以设计时速250km/h匀速行驶,不考虑经停时间。
    【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和时间的计算,要求学生能够根据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3.(9分)为了监测超速行驶这种违法行为,公路上常常设置有超声波测速仪。如图为某公路直线路段的一处测速仪,测速仪能发射和接收超声波。当行驶的小轿车与测速仪距离OA=45m时(如图甲),超声波“追上”小轿车时,小轿车刚好运动到B点(如图乙),超声波的速度为340m/s。则:
    (1)超声波在0.3s内传播的距离是 102 m;
    (2)小车运动的路程(图乙中的s)为 6 m;
    (3)求出小轿车的速度并判断其在此路段是否超速?
    【分析】(1)已知超声波传播的时间和速度,根据v=求出超声波传播的路程;
    (2)测速仪发射的超声波遇到汽车时的距离OB是超声波传播路程的一半,然后求出小车运动的路程;
    (3)汽车行驶AB段路程所用时间是超声波传播时间的一半,根据v=求出汽车的速度,比较汽车速度和此路段限速判断汽车在此路段是否超速。
    【解答】解:(1)由v=可得声=v声t=340m/s×0.3s=102m;
    (2)因测速仪与汽车的距离OB等于超声波通过路程的一半,所以×102m=51m,
    则小车运动的路程:s=OB﹣OA=51m﹣45m=6m;
    (3)汽车通过AB段路程所用时间:t车=×0.3s=0.15s,
    汽车的速度:v车===40m/s=40×3.6km/h=144km/h,小车在此路段超速了。
    答:(1)102;(2)4。
    【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回声测距知识的灵活应用,正确得出测速仪发射的超声波遇到汽车时的时间和路程是关键。
    路程(m)
    运动时间(s)
    平均速度(m/s)
    sAB=0.3m
    tAB=0.5s
    vAB=0.6m/s
    sBC=0.9m
    tBC=0.5s
    vBC= m/s
    sAC=1.2m

    vAC= m/s
    站名
    到时
    发时
    停留
    苏州
    始发
    06:40

    阳澄湖
    06:50
    06:52
    2分
    昆山南
    06:59
    07:02
    3分
    上海
    07:20
    终点
    ——
    路程(m)
    运动时间(s)
    平均速度(m/s)
    sAB=0.3m
    tAB=0.5s
    vAB=0.6m/s
    sBC=0.9m
    tBC=0.5s
    vBC= 1.8 m/s
    sAC=1.2m

    vAC= 1.2 m/s
    站名
    到时
    发时
    停留
    苏州
    始发
    06:40

    阳澄湖
    06:50
    06:52
    2分
    昆山南
    06:59
    07:02
    3分
    上海
    07:20
    终点
    ——
    相关试卷

    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卷为试题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中考物理二模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年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中考物理二模试卷(含答案),共3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