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1.2地球的运动 同步测试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4950175/0-16987129288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1.2地球的运动 同步测试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4950175/0-169871292893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1.2地球的运动 同步测试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4950175/0-169871292896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1.2地球的运动 同步测试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1.2地球的运动 同步测试,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方向是( )
A. 自东向西转 B. 逆时针转 C. 顺时针转 D. 自西向东转
2.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地球在图中①②③④的位置不同,地球上各地受太阳照射的情况就不一样.北京黑夜最长时,地球运动至(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地球运动到B点时,惠州正值(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4.北京球迷杨洋深夜收看在美国当地中午举行的一场NBA篮球比赛现场直播。造成两地时间差异的原因是( )
A. 地球是个球体 B. 地球的公转 C. 地球的自转 D. 纬度的差异
5.地球上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大的地区( )
A. 高纬地区 B. 温带地区 C. 低纬地区 D. 回归线附近地区
6.下列地理现象能说明地球自转的是( )
A. 四季交替 B. 昼夜长短的变化 C. 极昼极夜 D. 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7.下列四个地点中,有阳光直射的是
A. 上海(约31°N) B. 北京(约40°N) C. 海口(约20°N) D. 厦门(约24°N)
8.四季变化最明显的地区是( )
A. 热带地区 B. 温带地区 C. 寒带地区 D. 亚寒带地区
9.有关地球自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自转的方向是自东向西 B. 自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年
C. 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 D. 产生了季节的变化
10.下列地理现象中由地球自转引起的是( )
A. 昼夜长短的变化 B. 四季的变化 C. 我们每天经历的昼夜更替 D.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1.读图,完成下题。
(1)当地球运行到甲处时,日期大约在( )
A. 6月22日前后 B. 9月23日前后 C. 3月21日前后 D. 12月22日前后
(2)此时(6月22日)太阳直射在( )
A. 北回归线 B. 南回归线 C. 北极圈 D. 赤道
12.地球载着地球的居民环绕太阳一周所用的时间是
A. 一年 B. 一个夏季 C. 24小时 D. 一个月
13.下列温度带中四季变化最明显的是( )
A. 北温带 B. 热带 C. 南寒带 D. 北寒带
二、填空题
14.昼夜交替是因为地球________ 转形成的,昼夜长短的变化和季节变化是因为地球________ 转时形成的.
15.地球自转的方向是________。周期是________。自转产生了________, ________现象,地球是绕________自转的。
16.太阳直射的最北界线是________ ,它是________ 带和________ 带的分界线。
17.人们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带:北寒带、________ 、________ 、南温带、南寒带。
18.南半球和北半球季节正好________ . 南半球是夏季时,那北半球是________ 季.
三、综合题
19.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标出地球公转和自转的方向;
(2)当地球位于B位置时,太阳光直射的纬线是________,此时是________日前后(填日期),北半球的________日(填节气),我国昼夜的长短情况是________.
(3)北极地区有极昼现象时,地球位于图中________点的位置,太阳光直射的纬线是________此时是________日前后(填日期),是北半球的________日(填节气).
(4)当地球上各地昼夜等长时,地球位于图中________或________点的位置,太阳光直射的纬线是________.
20.读“地球绕太阳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在图中标出地球公转方向.
(2)当地球运行至公转轨道的A位置时:北半球的节气是________,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________,时间是________,此时南半球是________季.
(3)当地球运行至公转轨道的B位置时,北京的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__(昼夜等长、昼长夜短、昼短夜长).这天过后太阳直射点往________(方向)移动,北京昼将逐渐________.
(4)每年的教师节(9月10日)时,地球公转到________点之间.
21.读“地球某种运动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本图表示地球的________运动,地球在轨道上运动一周所需的时间是________.
(2)在地球公转轨道处的短线上补绘箭头,以正确表示地球此种运动的方向.
(3)地球公转到D点时,此时是北半球的________节气,太阳直射在________(纬线)上.
(4)当地球公转到________点(填字母)时,太阳直射在________,此时北京昼夜等长.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D
【解析】【分析】地球公转是地球绕着太阳自西向东运动,方向与地球的自转方向是一致的,逆时钱转与顺时针转一般用来表示地球的自转方向。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地球的运动,对比记忆地球自转与公转的特点效果较好,属于记忆类知识点,比较简单。
2.【答案】C
【解析】【分析】从地球公转示意图可以看出,地球在图中①位置时,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的昼夜长短情况是昼最长夜最短;地球在图中②、④位置时,太阳光线直射赤道,分别是北半球的春分日与秋分日,此时全球的昼夜长短情况是昼夜等长;地球在图中③位置时,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是北半球的冬至日,此时北半球的昼夜长短情况是昼最短夜最长.北京是我国的首都,位于北半球,在冬至的时候黑夜最长。
故选:C。
【点评】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的平面约成66.5°的固定夹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正午的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除了赤道,地球其他地方一年中都有昼夜长短的变化.在南北极圈以内,甚至会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也不完全相同,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在中纬度地区,四季更替表现明显。
3.【答案】B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地球运动到B点时,为北半球的夏至日,日期为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此时北半球正值夏季,位于北半球的我国广东省惠州市此时为夏季.根据题意.故选:B.
【点评】地球的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为3月21日,全球昼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秋分日,为9月23日,全球昼夜平分.
4.【答案】C
【解析】
【分析】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和时间差异.
【解答】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除了昼夜交替之外,还有时间的差异.随着地球的自转,同一纬度地区,东边要早于西边先看到日出,北京球迷杨洋深夜收看在美国当地中午举行的一场NBA篮球比赛现场直播,这是因为北京的时间要早于美国的时间,是由于地球自转导致的时间差异所致.
故选:C.
5.【答案】A
【解析】【分析】由于地球不停地绕着太阳公转,各地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不断发生变化。以北半球为例,每年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极圈以内是极昼,南极圈以内是极夜,白昼由北向南逐渐变短;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极圈以内是极夜,南极圈以内是极昼,白昼由南向北逐渐变短。因此60°~90°属于高纬度地区,大部分在极圈内,会有极昼极夜现象,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最大;赤道地区一年中昼夜永远平分,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最小。故A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地球上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理解解答即可。
6.【答案】D
【解析】【分析】解:地球自转是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的运动方式,其周期为一天.我们每天经历的昼夜更替,看到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时区的差异(东部的时刻早于西部),主要是由于地球自转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
故选:D.
【点评】地球自转,每时每刻都在改变着一个地方太阳辐射的强度.人们在经历昼夜更替的同时,也感受着天气的变化.
7.【答案】C
【解析】【分析】有太阳直射的地方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海口位于此范围之内,其余的地方都在此范围之外,没有直射现象。
8.【答案】B
【解析】【分析】五带中,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气候终年炎热;寒带阳光斜射厉害,有极昼极夜现象,终年寒冷;温带既无阳光直射,也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分明.
故选:B.
【点评】人们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五个温度带.五带中,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气候终年炎热;寒带阳光斜射厉害,有极昼极夜现象,终年寒冷;温带既无阳光直射,也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分明.
9.【答案】C
【解析】【分析】(1)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的,所以A是错误的。(2)B和D都是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3)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所以C选项正确,故选:C。
【点评】地球绕着地轴不停的旋转,叫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的时间为24小时(或一天),自转产生的现象为昼夜交替和时间差异。地球绕着太阳旋转,叫地球的公转。公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公转的周期为365天(或一年),公转产生的现象为四季变化。本题考查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属于基础性题目。可连同地球公转有关知识一起学习。
10.【答案】C
【解析】【分析】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有: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昼夜更替、时间的差异等,而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有: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变化、五带划分,所以本题选C。
11.【答案】(1)C
(2)A
【解析】【分析】(1)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或秋分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当地球运行到甲处时,太阳的直射点在赤道上,时间在3月21日前后。结合选项。故选:C(2)6月22日为北半球的夏至日,此时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故选:A
【点评】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夹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或秋分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本题考查了地球公转的概况,属基础题。
12.【答案】A
【解析】【分析】地球公转周期大约为1年,所以地球载着地球的居民环绕太阳一周需要1年,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v地球自转运动和公转运动的周期要结合实例进行理解,地球自转一周约为1天,地球公转一周约为1年。学生学习过程中要能分清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
13.【答案】A
【解析】【分析】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为热带,一年之中有阳光直射现象,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多,气候终年炎热;在北极圈以北为北寒带,南极圈以南为南寒带,寒带有极夜和极昼现象,气候终年严寒;在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为北温带,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为南温带,温带一年中没有极夜和极昼现象,也没有阳光直射现象,地面得到的太阳光热比热带少,比南寒带多,气候上的四季变化明显。综合分析,A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五带的特点,理解解答即可。习惯上,人们根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是否有太阳光线的垂直照射、是否有极昼、极夜现象,将地球表面划分为五带。
二、填空题
14.【答案】自转;公转
【解析】【分析】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等;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
故答案为:自转;公转.
【点评】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周期为一天,产生的地理现象是昼夜交替和时间差异.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等.
15.【答案】自西向东;一天;昼夜更替;时间差异;地轴
【解析】【分析】地球绕着地轴不停旋转叫做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是一天,产生的现象是昼夜更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的差异。
16.【答案】北回归线;热;北温
【解析】【分析】地球公转过程中,由于地球倾斜的角度,使太阳直射点到达的最北界线是23°26′N,即北回归线;最南界线到23°26′S,即南回归线。同时北回归线还是热带和北温带的分界线。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通过填空,巩固北回归线在地球表面的重要地理意义。
17.【答案】北温带;热带
【解析】【分析】人们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带: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南寒带。
【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五带的范围、分界线及现象等知识。
18.【答案】相反;冬
【解析】【分析】解: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的平面约成66.5°的固定夹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北半球获得的热量最多时,是夏季,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南半球获得的热量最少,是冬季.南北半球季节正好相反.
故答案为:相反;冬.
【点评】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的平面约成66.5°的固定夹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正午的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也不完全相同,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三、综合题
19.【答案】(1)如图:
(2)南回归线;12月22;冬至;昼短夜长
(3)D;北回归线;6月22;夏至
(4)A;C;赤道
【解析】【分析】(1)地球公转和自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的,地球自转在北极上空看为逆时针方向,在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方向;(2)B是北半球的冬至日即12月22日,此时太阳直射点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3)D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即6月22日,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极圈以内全部是极昼现象.(4)A是北半球的秋分日,C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光直射的纬线是赤道,全球昼夜平分.
故答案为:(1) (2)南回归线;12月22;冬至;昼短夜长; (3)D;北回归线;6月22;夏至; (4)A;C;赤道.
【点评】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为3月21日,全球昼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秋分日,为9月23日,全球昼夜平分.
20.【答案】(1)
(2)春分日;赤道;3月21日前后;秋季
(3)昼长夜短;南;变短
(4)BC
【解析】【分析】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的平面约成66.5°的固定夹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正午的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除了赤道,地球其他地方一年中都有昼夜长短的变化.在南北极圈以内,甚至会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也不完全相同,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在中纬度地区,四季更替表现明显.(1)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按逆时针方法转动.(2)从地球公转示意图可以看出,当地球运行至公转轨道的A位置时,太阳光直射的纬线是赤道,为北半球的春分日,日期是3月21日前后,此时北半球的春季,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南半球是秋季.(3)从地球公转示意图可以看出,当地球运行至公转轨道的B位置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京的昼夜长短情况是昼最长夜最短;夏至日过后,太阳直射点往南(赤道)移动,北京昼将逐渐变短.(4)每年的教师节(9月10日)位于B夏至日与C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地球公转到BC点之间.故答案为:(2)春分日;赤道;3月21日前后;秋季;(3)昼长夜短;南;变短;(4)BC.
【点评】本题考查了地球公转示意图的判读,理解解答即可.
21.【答案】(1)公转;一年
(2)如图:
(3)冬至日;南回归线
(4)AC;赤道
【解析】【分析】(1)本图表示地球的公转运动,地球在轨道上运动一周所需的时间是一年.(2)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3)读图可得,A是春分日即3月21日,B是夏至日即6月22日,C是秋分日即9月23日,D是冬至日即12月22日,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4)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此时北京昼夜等长.
故答案为:(1)公转;一年;(2) (3)冬至日;南回归线;(4)AC;赤道.
【点评】地球的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为3月21日,全球昼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秋分日,为9月23日,全球昼夜平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1.2地球的运动 同步训练,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1.2 地球的运动 同步测试,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综合题,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课后复习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