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同步练习: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4950170/0-169871291847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同步练习: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展开1.《史记》记载秦始皇“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那时的奏章都是写在竹简上的,据说秦始皇每天看的竹简有几十千克。后来改变这一状况的是( )
A.蔡伦
B.华佗
C.祖冲之
D.郦道元
2.下图是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城东温凉河畔的医圣祠,来这里参观的人都是为了了解下列哪一位名人的事迹?( )
A.扁鹊
B.华佗
C.张仲景
D.孙思邈
3.在某一名医墓地有石碑镌刻:“时逢乱世,神医降现,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编五禽戏,创麻沸散,研开颅术,著菁囊篇……”这是下列哪位名医的墓地?( )
A.扁鹊
B.华佗
C.张仲景
D.孙思邈
4.它是我国古代一部杰出的史学著作,它以纪、传等体例进行编写,史料翔实,文笔生动,是后世编写史书的典范;鲁迅先生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部史书的作者是( )
A.张仲景
B.司马谈
C.司马迁
D.班固
5.徐州学者王文正认为:若无东汉楚王刘英、下邳笮融、南朝刘裕、梁时萧衍等徐州籍人崇佛,就不会有杜牧“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描述的佛教在中国传播的盛况。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是( )
A.春秋战国时期
B.张骞通西域后
C.三国两晋时期
D.南北朝时期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造纸术发明以前,我国通常用竹木简或帛作为书写材料,但竹木简笨重,帛的价格昂贵。……纸的造价低廉,携带方便……
材料二 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由于纸的发明,引发了书写材料的一场革命,对传播科学文化知识起了巨大的作用,深刻地影响了世界历史的进程。正如英国哲学家培根在评价包括造纸术在内的我国的四大发明时说:“它们改变了世界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状态,又从而产生了无数的变化。从来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宗教,没有一个显赫人物,对人类事业曾经比这些机械的发明施展过更大的威力和影响。”
(1)在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中出现了许多不同的纸,其中首推“蔡伦纸”,根据材料一,说出这种纸有何优点。
(2)结合材料二说明为什么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对人类文明的进步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3)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人们提倡用“再生纸”(将废旧纸张或纸制品回收,经过加工,重新制造出符合一定质量标准的纸),这又有什么意义呢?
教师详解详析
1.A 【解析】 东汉时,蔡伦改进造纸术,扩大了原料来源,降低了造纸成本,提高了纸的质量和产量。此后纸的使用日益普遍,逐渐取代简帛,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
2.C 【解析】 张仲景被称为“医圣”。
3.B 【解析】 “五禽戏”“麻沸散”都是华佗的成就。
4.C
5.B 【解析】 本题涉及历史学习中的时空观念这一核心素养。联系所学知识,张骞通西域后,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故本题选择B项。
6.(1)造价低廉,携带方便。
(2)纸的发明引发了书写材料的一场革命,它使文化知识普及的范围逐步扩大,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和传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3)略。(言之有理即可)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五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五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课时训练,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五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五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课时作业,文件包含第三单元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同步练习教师版2022-2023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docx、第三单元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同步练习学生版2022-2023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五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五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巩固练习,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