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课时训练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4950158/0-169871289392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课时训练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课时训练,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材料一:魏主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开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魏书》
材料二: “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卒草,三十以下见在进行朝廷之人,语言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各宜深戒。” —《资治通鉴》
请回答:
(1)两则材料都可能出自哪位皇帝之口?
(2)两则材料各自提出的中心问题是什么?
(3)材料一中的“平城”指的是哪个城市?后迁都到哪里?
(4)根据材料一说出迁都的原因有哪些?
(5)说明材料二“北语”、“正音”各指什么?
(6)鲜卑族不再作为一个单一的民族存在,请分别站在中华民族的立场上和鲜卑族拓跋部的立场上对这位皇帝的改革进行评价。
答案
1-5 CDBCA
6、(1)北魏孝文帝 (2)材料一的中心问题是迁都,材料二的中心问题是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3)山西大同,河南洛阳(4)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5)“北语”指鲜卑语,“正音”指汉语 (6)答:立场一:促进了民族融合,也促进了鲜卑族的发展,使鲜卑族最终汇入中华民族的大家庭。立场二:使鲜卑族丧失了自己的独特的风俗。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同步练习,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第16课三国鼎立课时训练,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组合列举题,材料解析题,综合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第3课远古的传说课时训练,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何治水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大禹治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