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名校真题】各省名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期中真题】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zip
展开这是一份【期中真题】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zip,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道家和庄子提出了“人和自然”的命题,它与“礼乐”传统和孔门仁学强调的“自然的人化”,恰好既对立,又补充。如果说儒家讲的是“自然的人化”,那么庄子讲的便是“人的自然化”;前者讲人的自然性必须符合和渗透社会性才能成为人;后者讲人必须舍弃其社会性,使其自然性不受污染,并扩而与宇宙同构才能是真正的人。庄子认为只有这种人才是自由的人、快乐的人,他完全失去了自己的有限存在,成为与自然、宇宙相同一的“至人”“神人”和“圣人”。所以,儒家讲“天人同构”“天人合一”,常常是用自然来比拟人事、迁就人事、服从人事;庄子的“天人合一”,则是要求舍弃人事来与自然合一。儒家从人际关系中来确定个体的价值,庄子则从摆脱人际关系中来寻求个体的价值。这样的个体就能作“逍遥游”。
②这种“逍遥游”是“无所待”,从而绝对自由。它“忘其肝胆,遗甚耳目”,“死生无变于己,而况利害之端”,连生死、身心都已全部忘怀,又何况其他种种?正因为如此,它就能如庄子在《逍遥游》中强调的那样,获得像大自然那样巨大的活力:“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这是一种莫可阻挡的自由和快乐。
③当然,庄子讲的主要并非身体的飞行,而是由精神的超脱所得的快乐。这种“快乐”不是孔子“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那样的乐,不是孟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那样的乐。它已不是儒家那种属伦理又超伦理的乐,而是反伦理和超伦理的乐。不仅超伦理,而且是超出所有喜怒哀乐、好恶爱憎之上的“天乐”。所谓“天乐”,也就是与“天”(自然)同一,合乎宇宙规律的和谐一致。
④这种“逍遥游”获得的“天乐”,以排除现实耳目心意的感受、情绪为前提,以“忘”为特点,忘怀得失,忘己忘物。庄子一再强调的,正是这个“忘”字:“相忘以生”“不如相忘于江湖”“吾丧我”,以及庄周梦蝶的故事。只有完全忘掉自己的现实存在,忘掉现实耳目心意的感受思虑,才有可能与万物一体而遨游天地,进而获得“天乐”。所以,这种“天乐”并不是一般的感性快乐或理性愉悦,它实际上首先指的是一种对待人生的审美态度。它之所以是审美态度,是因为它的特点在于:强调人们必须截断对现实的自觉意识,“忘先后之所接”,而后才能与对象合为一体,获得愉快。感官受制于见闻,心思被束于符号;只有摒弃它们,而后才能感应天地、映照万物,与自然合一。
⑤“天乐”在庄子眼里、也就是“至乐”,即最大的快乐。但“至乐无乐”,最大的快乐恰恰是超越了一般的乐或不乐。它无所谓乐与不乐,基于它已经完全失去了主观的目的、意志、感受、要求,而与自然的客观规律性并成一体。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虚”“静”“明”,即排除耳目心意,从而培育、发现、积淀成一种与道同体的纯粹意识和知觉。
⑤总之,不为一时之耳目心意所左右,截取意念,敞开观照,这样的精神便自由了,心灵便充实了,人便可以“逍遥游”了,正如庄子在《齐物论》里强调的那样,“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最高境界也就达到了。
(摘编自李泽厚《华夏美学》)
1.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不管是道家的“人的自然化”,还是儒家讲的“自然的人化”,都在探究人怎样才能成为真正的人。
B. 儒家强调从摆脱人际关系中来寻求个体的价值,而庄子则强调应从人际关系中来确定个体的价值。
C. 庄子所说的由绝对自由带来的快乐,既有身体飞行所带来的快乐,也包括由精神的超脱所得的快乐。
D. 庄子所谓的“天乐”,不同于孔孟之“乐”,是超出情感好恶、与自然同一合乎宇宙规律的和谐一致。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首段通过对儒家和庄于关于“天人合一”思想的对比分析,强调庄子从摆脱人际关系中寻求个体的价值,引出论题
B. 文章第二段采用引用论证,阐述“逍遥游”“无所待”从而绝对自由的表现,并指出它获得大自然般巨大活力的原因
C. 文章第四段通过分析“排除现实耳目心意的感受、情绪”和“忘”的对立统一关系,具体分析了实现“天乐”的条件。
D. 文章先梳理分析“逍遥游”是一种绝对自由,随后论述它为何是“天乐”,最后总结归纳实现它的路径,逻辑清晰严密。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道家和庄子都认为,人只要忘却生死、身心,就可以获得“无所待”、莫可阻挡的自由和快乐。
B. 因为庄子的“天乐”首先指的是一种对待人生的审美态度,所以人们必须截断对现实的自觉意识。
C. 庄子强调只有完全忘掉自己的现实存在,忘掉一切耳目心意的感受思虑,才能获得“天乐”,与万物一体。
D. 庄子认为“至乐”其实无所谓乐与不乐,因为这种乐已经完全失去了主观的目的、意志、感受和要求。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睡前拖延”是荷兰学者Krese等人提出的概念,是指个体在可以自由选择的情况下,习惯性地推迟其预定的就寝时间的行为。这一概念在国内常被称为“晚睡强迫症”或“习惯性熬夜”。已有许多研究表明,习惯性睡前拖延带来的睡眠不足会导致激素异常和免疫力下降,使人们患糖尿病、肥胖症、癌症、心血管疾病、神经精神疾病和慢性感染等各种疾病的风险加大。
由于每个人的生物钟存在个体差异,所以其睡眠——觉醒节律也不同。睡眠——觉醒节律代表了个体对睡眠和清醒时间的偏好差异,表现为不同的睡眠类型。已有研究表明,个体睡眠——觉醒节律与睡前拖延存在关联。偏晚睡晚起型的青少年更倾向于推迟就寝时间,偏早睡早起型的青少年更不易于睡前拖延。偏早睡早起型的人更容易考虑他们行为的未来后果,采取更具策略性的行动,懂得延迟满足;而偏晚睡晚起型的人则更容易冲动和冒险,寻求即时满足,更看重眼前而不顾长远。
研究显示,睡前拖延特别容易发生在个体心理能量不足或自我控制力弱的状态下,因为决定去睡觉的时间点本来就是在一天结束时,而那时个体的自我控制资源通常都是比较匮乏的,所以往往会自我调节失败,不能按预期的时间去睡觉。
(摘编自李露孙慧敏《睡前拖延研究综述》)
材料二:
年长、年青两辈作息规律及认识比较
“萤火虫族”的六大特征
(摘编自《2020中国睡眠指数报告》)
材料三:
《2020中国睡眠指数报告》显示,国人平均睡眠时长为6.92个小时,接近六成的人每周熬夜超过3次,拥有深度睡眠的不到1/3。睡得晚、睡得短、睡得浅成为当代国民的三大睡眠现状。
一方面,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光污染打破睡眠节律,职场、社交和社会阶层压力导致身份焦虑和群体孤独,失眠成为常态。另一方面,干扰睡眠的因素不断增长。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数据,2019年我国手机网民达8.47亿。某科技公司数据则显示,中国人平均每天在移动设备上花费6.2个小时,信息传播的碎片化、娱乐文化的繁荣和对自由时间的把控欲让熬夜成为一种主动行为,呈现出明显的低龄化趋势。
“报复性熬夜”“解压式狂欢”是职场人在内心焦虑状态下带有证明性的自我宣誓,此外,00后和年轻妈妈也是“萤火虫族”中的典型人群。00后学生党娱乐学习两手抓,而年轻妈妈处于职场和家庭双重压迫中,在“工作+带娃”的模式下过着双面黑洞的生活,20%的人甚至发生天天熬夜的现象。
(摘编自《2020中国睡眠指数报告解读》,消费日报网)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睡前拖延”是由荷兰学者Krese等人提出,指个体在可以自由选择的情况下,习惯性地延迟自己预定的就寝时间的行为。
B. 睡前拖延会影响激素和免疫力水平,增加人们患上糖尿病、肥胖症、癌症、心血管疾病、慢性感染等各种疾病的风险。
C. 相较于晚睡晚起,偏早睡早起的人更倾向于从长远角度考虑他们的行为后果,采取更具策略性的行动,而不是寻求即时满足。
D. 决定去睡觉的时间点就是在一天结束时,因此这时自我控制资源比较匮乏,导致自我调节失败,引发种种睡前拖延现象。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年长一辈秉持中医养生观念生活得更加健康,相对而言,年青一代按照个体的习惯自由安排睡眠时间是违背自然规律的。
B. “萤火虫族”以90后、95后、00后年轻群体为主,00后学生党娱乐学习两手抓,年轻妈妈在工作和家庭双重压力下被动熬夜。
C. “萤火虫族”的夜间活动丰富多彩,他们在或为工作而努力奋斗、或为享受夜晚生活而消费的同时,为我国夜间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D. 近六成人每周熬夜超过3次,拥有深度睡眠的不到1/3,20%的人甚至天天熬夜。这反映了当代国民睡得晚、睡得短、睡得浅的现状。
6. 根据材料概括人们习惯性熬夜的原因。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黄河
周立波
二十一日,部队陆续到了黄河边上。这就是历代诗人最爱歌颂的黄河,这就是音乐家冼星海同志在《黄河大合唱》里谱出了澎湃之声的黄河。
万道灿烂的阳光之下,黄河里面的无数冰雪的团块射出明亮的反光。这些冰雪的大块,浮泛在黄浊的水浪里,迅急地奔流。它们互相冲击着,发出嚓嚓的声音。
等待渡河的时候,我到镇上去找开水喝。和老百姓聊天。他们说,原先这里的房子要多些。日本鬼子几次打到了河东,毁了这里好多民房。依靠八路军英勇的守卫。鬼子从来没有渡过河来。我们和鬼子只隔一条水,但是陕甘宁边区始终是一块干净的土地,从来没有被日寇践踏。今天正在渡河东去的王震将军的部队里,就有好多保卫黄河的英雄。
我们挨次下了船。每船水手十一人,船一解缆,水手使劲地荡桨,大声地呼喊。那是一种粗犷的吼声,声音那么大,竟至超越了风声和波浪冲激船头的声音。到了中流,船不停地起落,并且一直往下流。水手们使尽力量摇桨,使尽一切力量呼吼。这是人和自然斗争的雄伟的场面。河风吹着,我们穿着大衣,还冷得发颤,水手们只穿着单衣,脸上的汗竟像雨点一样滴落。
到了河东的沙滩上,王首道同志站在那里遥望着河西,有一刻钟之久,不肯走开。我们已经离开陕甘宁边区了。王震同志还没有过来。他正在西岸指挥队伍,分拨船只。我们沿着黄河走了十里路,才转入东边的山路。在河边看见的第一间房子的砖墙上,写着“时刻准备反扫荡,坚决保卫抗日民主根据地”。我记起了早晨在螅蜊峪看见有一堵墙上写着:“展开赵占魁运动,发展手工业。”隔一条黄河,一边是生产运动,一边是对敌斗争。
在河边,我们碰见了两个农民。他们都穿着蓝布棉衣和白布棉裤,头上挽着干净的白毛巾。其中一位提着一个大型手榴弹,另外一位腰间插着一支土造的手枪。这是民兵。提着大手榴弹的小伙子,仔细打量了我们的制服和武器,小声地对同伴说:“咱们的人。”我们要他们带路,他们十分高兴地走在前面,并且告诉我们,这里是临南县界。这里的民兵都会使用地雷,每个村庄的大路和小路都挖了雷坑。敌人一出来,地雷就埋好。我们经过的村庄,果然到处有雷坑。民兵送了我们十来里路,我们怕走得远了,耽误了他们自己的事情,请他们回去。但不料他们回去以后,我们碰到了一点麻烦。我们经过一个名叫马塔的山村时,突然被一群孩子包围了。他们手执红缨枪,不让我们走,索看路条。我们说:“咱们是八路军,从河西来的,没有带路条。”一个为首的孩子说:“你们是八路军,咱们欢迎,可是八路军也得有路条。”我们又告诉他:“你们的民兵哥儿还送了我们一程,刚走。”他说:“咱不管,只要路条看一看。”我们被阻拦着,幸亏村里出来一个人,问什么事,知道我们是从河西来的八路军以后,他叫孩子们赶快让开路,让我们前进。
一路上,我们赞赏着村民组织的严密,有着这样的人民组织的地方,敌人是不容易逞凶的。
我们走了五十五里路,到了临南县府所在地刘家会。县政府把镇上最好的房子腾出来,让给我们住。晚上,睡在炕上,我们谈起了今天在黄河岸上发生的一件事情——
张米贵是一大队的战士,参加八路军已经有七年。他母亲听说儿子要经过家门,就拄着一根拐杖,来到黄河边上,等了三天,真就看见儿子了。她流眼泪,说不出话来。张米贵抱着枪伴着她坐了一会儿,要她好好地保重,并且说,自己会很快地回家。最后,他站起来说:“打日本鬼子,打那些反动派,是大事。娘,你回去吧。”于是,他赶快走开,怕她看见自己的眼睛。
就是这样,他别了母亲,赶上队伍,把一切经过报告了班长。从家门经过,他没有回家。
(摘编自《南下记》,有删改)
文本二:
小品文很小,人家或以为它只配供人消遣,不能载道。我则以为除供人消遣外,还须载道,其寿命才能长久。不过道也有一个分别。假如我说:“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这未免太艰深了。小品文所载之道,应该是众人易于明白的道理。世间有不少长篇大论,因其太长太大,只有以读文章为职业的人才有工夫去读它。又因其说理复杂曲折,也只有以读文章为职业的人才能读得懂。很好的小品文,就形式说,第一个原则,当为短小。近来常见一些小品文,其开场白往往占一两百字,太不经济。不过经济之极,也足以使小品文丧失其文章之“文”。小品文毕竟是“文”章。虽极短小,内部仍可以有严密的组织,仍可以有起承转合。一句抽象之道理,可以写三两句具体之说明,正面说了,还可以说反面。总而言之,小品虽经济,然而是“文”章。
(摘编自周谷城《泛说小品文》)
7.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们”穿着大衣还冷得发颤,而水手们“脸上的汗竟像雨点一样滴落”,两者形成对比,展现了热火朝天的抗日斗争场景。
B. 提大手榴弹民兵说“咱们的人。”这简短而又普普通通的一句话,却显示出充分的信任,反映了八路军与农民的亲密关系。
C. 文本一以“黄河”为题目,一方面是因为故事确实发生在黄河边,另一方面是把黄河作为一种象征,寄寓刚毅、勇敢等民族精神。
D. 周谷城在文中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等抽象艰深的句子为例,来说明小品文不应该晦涩,而应该明白易懂,很有说服力。
8. 文本一的环境描写对表达主题起到了重要作用,试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角度,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9. 请参考文本二中周谷城对小品文的相关论述、结合文本一简要说明“优秀小品文”的艺术特征。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仁宗皇帝,讳高炽,成祖长子也。幼端重沉静,好学问,从儒臣讲论不辍。洪武二十八年,册为燕世子。太祖尝命分阅章奏,独取切军民利病者白之。或文字谬误,不以闻。太祖指示曰:“儿忽之耶?”对曰:“不敢忽,顾小过不足渎天德。”
成祖举兵,世子守北平,善拊士卒,以万人拒李景隆五十万众,城赖以全。先是,郡王高煦、高燧俱以慧黠有宠于成祖。高煦从军有功,宦寺黄俨等复党高燧,阴谋夺嫡,谮世子。会朝廷赐世子书,为离间。世子不启缄,驰上之。而俨先潜报成祖曰:“世子与朝廷通,使者至矣。”无何,世子所遣使亦至。成祖发书视之,乃叹曰:“几杀吾子。”成祖,以北平为北京,仍命居守。永乐二年,立为皇太子。成祖数北征,命之监国,裁决庶政。四方水旱饥馑,辄遣振恤,仁闻大著。而高煦、高燧与其党日伺隙谗构。或问太子:“亦知有谗人乎?”曰:“不知也,吾知尽子职而已。”十年,黄俨等谋立高燧,事觉伏诛,高燧以太子力解得免。
二十二年即帝位,大赦天下,壬午,敕自今官司所用物料于所产地计直市之,科派病民者罪不宥。戊戌,赐吏部尚书蹇义及杨士奇、杨荣、金幼孜银章各一曰“绳愆纠缪”,谕以协心赞务,凡有阙失当言者,用印密封以闻。癸酉,诏有司:“条政令之不便民者以闻,凡被灾不即请振者,罪之。”辛巳,崩于钦安殿,年四十有八。
赞曰:当靖难师起仁宗以世子居守全城济师其后成祖乘舆岁出北征东宫监国朝无废事在位一载,用人行政,善不胜书,使天假之年,涵濡休养,德化之盛,岂不与文、景比隆哉?
(选编自《明史·本纪第八·仁宗》)
材料二:
先是,仁宗尝与侍臣论科举之弊。
杨士奇曰:“科举当兼取南、北士。”仁宗曰:“北人学问远不逮南人。”士奇曰:“长才大器,俱出北方,南人虽有才华,多轻浮。”仁宗曰:“然则将何如?”士奇曰:“试卷例缄其姓名,请于外书‘南’‘北’二字,如当取百人,则南六十,北四十,南北人才,皆入彀矣。”仁宗曰:“然。如是,则北方学者亦感奋兴起。”
(选编自《明史纪事本末》)
10.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当靖难师起/仁宗以世子居/守全城济师/其后成祖乘舆/岁出北征/东宫监国/朝无废事/
B. 当靖难师起/仁宗以世子居/守全城济师其后/成祖乘舆/岁出北征/东宫监国/朝无废事/
C. 当靖难师起/仁宗以世子居守/全城济师其后/成祖乘舆/岁出北征/东宫监国/朝无废事/
D. 当靖难师起/仁宗以世子居守/全城济师/其后成祖乘舆/岁出北征/东宫监国/朝无废事/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讳,是指加在君主名字前,不直称其名,以示尊敬。此种礼节还适用于尊长和逝者。
B. 监国,常指皇帝外出时,由太子或重臣留守宫廷处理国事,与“摄政”含义完全相同。
C. 敕,原指尊长或官长告诫子孙或僚属,后专指皇帝诏令。“敕造”即为奉诏令建造。
D. 科举,明代科举分四级,其中会试由礼部主持,考中者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仁宗受命分阅奏章时,专取有关军民利弊的奏章陈述;监国时,遇到水旱灾荒,总是及时遣使赈济,仁德之名得以宣扬。
B. 成祖起兵后,仁宗凭借万人抵抗五十万军队,守住北平城;面对朝廷的离间之计,仁宗派黄俨暗中传话,成功保全自身。
C. 仁宗广开言路,善于纳谏,赐给蹇义等人名为“绳愆纠缪”的银章,便于重臣及时发现仁宗过失,以此为凭上疏密奏。
D. 仁宗与侍臣议论现行科举制度弊端,并对杨士奇提出的“封名”、标记“南”“北”、按比例录取等建议十分认同。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太祖指示曰:“儿忽之耶?”对曰:“不敢忽,顾小过不足渎天德。”
(2)敕自今官司所用物料于所产地计直市之,科派病民者罪不宥。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月夜与客饮酒杏花下
苏轼
杏花飞帘散余春,明月入户寻幽人。
褰衣步月踏花影,炯如流水涵青苹。
花间置酒清香发,争挽长条落香雪。
山城薄酒不堪饮,劝君且吸杯中月。
洞箫声断月明中,惟忧月落酒杯空。
明朝卷地春风恶,但见绿叶栖残红。
【注】①散余春,一作“报余春”。
14. 下列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诗为七言古诗,描写了春夜里景色清美绝俗,及诗人杏花下置酒待客的殷切情意,整首诗旷达豪迈。
B. “花间置酒”句写花香衬托得酒香浓郁,传达出了与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的孤独所不同的意趣。
C. 最后两句因情设景,在月落杯空夜将尽时,由对月的哀愁转为对花的怜惜,寄寓了对人生命运的感慨。
D. 全篇紧扣诗题,围绕花、月、酒、人构思,四者既融为一体,又穿插交错,显得自如而又妙趣横生。
15. 古人评“褰衣步月踏花影,炯如流水涵青苹”是“古今写月中物影”的“入神之笔”。所谓“入神”,即达到精妙的境界。请结合这两句诗说说你对此评论的理解。
(三)名篇名句默写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I)“猿”是古诗中常见的意象。例如在《蜀道难》中,面对高不可攀的山峰,李白感叹“________________”;而在《三峡》中,郦道元于树木和山林之间能听到“________________”。
(2)《史记》记载“项羽引兵西屠咸阳……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在《阿房宫赋》里,杜牧写下的两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反映了这个事件。
(3)《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形象地写出了琵琶声的轻快与冷涩。
三、语言文字运用
(--)语言文字运用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负一柄长剑,沽一壶浊酒,独往独来浪迹天涯是侠客们习以为常的风格。他们的多半日子铺在了刀尖上,不允许有丝毫的分神。挥不断自己的情丝,无异于 ① 。亲人或者爱情往往会在关键时刻成为致命的羁绊。挟持他们所爱的人,这是对付侠客的有效手段。所以,江湖一直是一个冷漠的男儿世界。
然而,令人惊奇的是,梁羽生和金庸竟然大胆地召来了一些明眸皓齿的女子,这开辟了武侠文化的另一个历史阶段。打开传统的栅门将女子们放入江湖,花容月貌或者三寸金莲不再是她们的唯一形容。这些女子不像林黛玉似的多愁多病身,她们 ② ,舞枪弄棒,必要时砍一两个人不在话下。女人的加盟有效地改变了江湖的生态。不仅梁羽生和金庸刻画出某些著名的“侠侣”,例如郭靖与黄蓉,或者杨过与小龙女,而且将男女恩怨与武林风波融为一体。于是,争夺武林盟主交椅的时候,可能有一段多年的秘密思念发酵为强大的动力;清理江湖门户的血雨腥风之中,或许隐藏了失恋产生的汹涌嫉恨。因为这些女子,江湖上不仅 ③ ,而且儿女情长。
17.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③__________
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19. 仿照参照句修改文中波浪线的句子,使之与参照句形成一组整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参照句:清理江湖门户的血雨腥风之中,或许隐藏了失恋产生的汹涌嫉恨。
(二)语言文字运用II
阅读下而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车过戈壁滩,当我的眼睛正要被这亘古不变的单调、荒凉逼到疲倦时,一抹翠绿就这样惊喜地跃入我的眼帘。同行的朋友告诉我,那叫梭梭,是一种生命力极强、能抵抗严寒酷暑的植物,是沙漠的守护神。从此,我记住了你美丽的名字——梭梭,记住了那一抹生命的绿!
与你再相见是在援疆工作队组织的一次义务植树活动。那天,我们来到一片戈壁滩植树。我小心翼翼地解开一捆树苗,散开在手中的是一根根纤细的浅黄的甚至是干枯的枝条。我诧异:这是什么树啊?这样的枯枝也能成活吗?那么单薄的躯干,根须都埋在干涸的沙石中,只露出一个弱不禁风的身子,在寒风中战栗,就像一个病怏怏的孩子。放眼一望,那弱小的星星点点的身影散落在这苍茫辽阔的莽原上,显得格外的形单影只。与我一起劳动的上官警官两次援疆,对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了如指掌。他似乎看出了我的疑惑,笑着说:“两年,两年我们就可以看到一片绿洲。”
“两年?这么快?这是什么树啊?”我终于抑制不住心中的好奇。
“是的,梭梭!沙漠中的守护神!”他微笑着回答我。
20. 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画波浪线句子中的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 她的坚强,她的意志的纯洁,她的律己之严、她的客观,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断——所有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一个人身上。
B. 那时在湖南一所偏僻的山村农校——湘西雪峰山麓的安江农校,青年袁隆平便下定决心,拼尽毕生精力用农业科技战胜饥饿。
C. 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除非是为了去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
D. 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
21. 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的比喻进行简要分析。
四、写作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礼记·中庸》讲道:“君子慎其独也。”意思是说,君子在独处时要自律自重,也要自省自警。
材料二:《论语》有言:“德不孤,必有邻。”意思是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单的,一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和他相伴。
材料三:清华大学校长王希勤在2022级本科生开学典礼上说:“要以人为本,服务人民,众行方能致远。”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思考?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年长一辈
年青一辈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规律
华灯初上,我的精彩才开始
按照中医养生来说,23点开始肝脏排毒,是子午觉的黄金时期
西医认为,人的生物钟不一样,只要整体睡眠时间够就行
遵守自然规律,天黑了睡觉,天亮了起床,这样才健康
根据个体习惯自定规律,我的时间我做主,适合自己就好
年轻化族群构成
因为职业选择和互联网影响,以90后、95后、00后年轻群体为主
主动熬夜为主
他们熬夜是工作或个人原因的主动熬夜
越夜越美,享受夜时光
习惯夜晚,享受夜晚
在夜间发光发热
在夜间,通过工作和消费切实为中国夜间经济发展创造价值
多样化夜间生活
夜间活动丰富多彩,有的在奋斗,有的在工作,有的在享受,各得其乐
不断扩大的“萤火虫部落”
随着00后、10后互联网一代的成长,群体不断扩大,并形成独具属性的“夜间”社群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期中真题】宁夏固原市隆德县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zip,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期中真题】四川省绵阳市绵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半期模拟检测语文试题.zip,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宋史》卷四百十八),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期中真题】四川省成都市七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zip,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