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真题】江苏省南京市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zip
展开南京外国语学校
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高一年级
语文试题(卷)
命题人庞臻 审核人蒋薇
一、现代文阅读(16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诗人
(英)毛姆
我第一次读这些诗时才二十三岁,当时迷恋得手不释卷;他的诗句中有种激情,有种英雄的孤做和斑斓的生命力,一下让我神魂颠倒。因为那些掷地有声的诗句和绕梁不绝的韵律已经和我美好的青春记忆交缠在一起,所以一直到今天,我读起它们来还会心跳加速。我一向认为卡利斯托·德·圣阿纳在西班牙语读者中的声望是他应得的。当年每个年轻人都能随口吟诵他的诗句,而我的朋友会无休无止地跟我讨论他疯狂的举动、狂热的演说(诗人之外他也是个政治家)、锐利的妙语和他的恋人们。
但这些都是很多年以前的事了,四分之一个世纪以来,卡利斯托先生一直隐居在他的家乡埃西哈,不屑和这个再没有什么能让他感兴趣的世界为伍。正是我说要去那里的时候,迭戈·托雷表示愿意替我引见。
“他现在看上去怎么样?”我问。
“神采不凡。”
“你有他的照片吗?”
“有就好了。他三十五岁之后就拒绝面对镜头。他说他只想让后世见到他年轻时的样子。”
我必须承认,这句话中所透露的虚荣让我觉得十分动人。我知道他年轻时极为俊美,当他意识到青春一去不返时,他创作了一首感人的十四行诗,从中你可以清楚读到曾经被如此爱慕的容颜终于逝去,他所领受的那阵刺痛是多么苦涩,多么冷酷。
当我到达埃西哈的当晚,拿到那位大人物留给我的字条时,我是大为惊异的。他说,迭戈·托雷写信给他,提到了我的行程,如果我能在第二天上午十一点登门,会让他非常高兴。事已至此,除了第二天在指定时间造访,我好像也没有其他选择了。
埃西哈也曾有过辉煌,很多白色的房子,石头大门上都有气势雄伟的纹章,因为此地虽僻远,但当年新世界的财富也曾源源涌来,那些勇闯美洲、满载而归的人都选择在此安度余生。卡利斯托先生就住在这样一栋房子里,拉了门铃之后我站在栏杆外,想到这宅邸的确配得上他,心里有些快意。这阔大的石门有种颓败的豪气,与张扬的诗人正相称。虽然我听见铃声穿透了屋子,但无人应答,我摇了第二次、第三次,终于,一个老妇来到了门口。
“你要干吗?”她问。
她的黑眼睛倒好看,但是情绪不佳,我猜她是在这里照顾老诗人的。我把名片递给她。
“我跟你的主人有约。”
她把大门打开,让我进去。她让我在那里等着,之后便丢下我上楼去了。这座建筑的各处比例都很大气,但油漆已经黯淡,地上的瓷砖多有碎裂,墙壁上还可见到多处灰泥大块大块地剥落。这里每样东西都散发着贫寒的气息,却看不出邋遢。院子中间有张桌子,两侧各放一张摇椅,桌上的报纸已经是半个月之前的了。柱廊之下,墙上挂着一些西班牙的绘画,颜色暗沉,画艺拙劣。有几个积灰的雕花立橱四下立着,上面有修补过的瓷质盘碟。
我开始猜想在温暖的夏夜,坐在这里抽烟时,是怎样的梦幻充溢他的思绪。这个场景,再加上我朦胧勾勒的种种联想,和这位浪漫诗人的形象太过相称,我几乎要被这个地方的气魄压倒。这种高贵的贫苦笼罩着他,其美好不亚于他年轻时的不可一世。但现在有些局促起来。我点了一支烟。我是照着时间来的,不知老先生是叫什么给耽搁了。这种寂静让人有些不安。
我听见有声响,心跳快了起来。我现在有些激动了,等到看见他走下楼梯时,我屏住了呼吸。他一只手里有我的名片。这是位个子很高的老人,非常瘦削,皮肤是旧象牙的颜色。花白的头发依然很茂密,而浓密的眉毛依然是乌黑的,这让他的黑眼珠里闪过的火焰更添了一分严峻的气势。以他的年纪,眼神里依然保有那样的光芒,真是让人赞叹。他的鼻子是鹰钩鼻,嘴唇抿得紧紧的。他不带笑意的眼神落在我的身上,冷静地审视着我。他的衣服从上到下是黑色的,一只手中拿着一只宽边帽。在他的仪态中有种自在和高贵。他完全是我希望的样子,我看着他,终于懂得他是如何深入人们的头脑,触动他们的心灵的。他身上没有一寸不像个诗人。
他进了院子,缓缓向我走来。他的眼睛也绝对像是鹰的眼睛。这对我来说,似乎是个重大的时刻,因为他就站在那里。看着这个西班牙过往伟大诗人的继承者,我想到了华美的埃雷拉,怀旧和感人的路易斯修士、神秘主义者圣十字若望和艰涩难懂的路易斯·德·贡戈拉。他是这条悠长传统的最后一人,他踩着诗界先辈的足迹丝毫不用汗颜。我菓名地在心里唱起了卡利斯托先生最有名的情诗,轻柔而动人。
我很不好意思。还好我之前准备了该如何跟他打招呼。
“大师,我这样一个外国人能和您结识真是万分荣幸。”
他犀利的眼神中突然有笑意摇动了一下,严厉的嘴唇也有那么一瞬间被微笑弯成弧线。
“我不是诗人,先生,我是卖猪鬃刷子的。你弄错了,卡利斯托先生在隔壁。”
我找错了地方。
文本二:
在我的一生中,为了自我提高而阅读了很多谈论小说的著作。总体说来,这些著作的作者一致认同,故事并不是小说中最重要的部分。事实上,在他们看来,故事是小说阅读过程中的一种障碍,读者的注意力在阅读故事时会被分散开,那些他们认为的小说中的重要因素便被忽视了。他们并不明白,实际上故事是小说家为了抓住读者的兴趣而扔出的一根救生绳索。在人类身上,听故事的欲望是根深蒂固的,正如对财富的欲望一样。如今,注重刻画人物而非讲述故事已成为小说的一种倾向。诚然,塑造人物是很重要的。只有小说中的人物受到渐渐熟悉他们的读者的同情之后,发生在他们之间的事情才会得到读者的关心。然而,弱化人物之间发生的事件而倾尽全力塑造人物,只是小说的一种写法。另一种写法的存在同样是合理的,在这种写法中,小说家只是单纯地讲故事,它的故事合情合理而且有条有理,对人物的塑造却简单、粗略。
——《毛姆读书随笔》
1.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为了促成“我”和“诗人”的相见,迭戈托雷给“诗人”写了一封信,并指定了第二天登门造访的时间。
B. 文中写“埃西哈”,白色的房子,雄伟的纹章,曾经的财富和满载而归的人们,都在暗示此地曾经的不平凡。
C. 老妇人在“我”第三次摇门铃后出现,故意拖延开门的时间,看来他们经常被来访者打扰而“情绪不佳”。
D. 听到“我”的介绍,“老诗人”“犀利的眼神中突然有笑意摇曳了一下”,说明他心里充满了对“我”的嘲笑。
2.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中两次写到“我”的心跳加快,今昔相连,前后呼应,互相映衬,突出“我”对“诗人”的崇敬和仰慕之情。
B. “不带笑意的眼神”“冷静的审视”等细节描写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写出了“我”心目中诗人桀骜冷峻的气质。
C. “我”本来是去拜访一位神往已久的“诗人”,却遇到一个“卖猪鬃刷子的”,文中有多处伏笔和暗示,使得这个出人意料的误会显得合乎情理。
D. 小说采用全知视角叙事,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和感染力;小说情节曲折生动,语言幽默风趣,引人入胜。
3. 文本一中,画线文字描写了诗人住所周围的环境和屋内的陈设,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 文本二中,毛姆谈到了小说的两种写法(重在塑造人物和重在讲述故事),你认为《诗人》这篇小说属于哪一种写法?请结合文本,简述理由。
【答案】1. B 2. D
3. ①为诗人的出场造势:黯淡、破旧、简陋的环境,完全符合“我”对诗人的浪漫想象。
②为结尾的突转埋下伏笔:桌上“半个月之前”的报纸,墙上“画艺拙劣”的绘画,这些其实是不符合诗人的特质的。
4. 观点:《诗人》这篇小说重在讲述故事。
理由:①小说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开端:“我”拒绝见诗人。发展:“我”登门拜访诗人。高潮结局:“我”认错了诗人。
②小说有意识地并较为充分地运用了讲述故事的技巧。结尾情节突转,结局出人意料,使得情节曲折有波澜;叙述故事的过程中安排了充分的伏笔,在结尾得到了强烈的呼应,使得结局虽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③小说对人物的塑造简单。虽题为《诗人》,但主人公“诗人”在小说中并没有出现,是隐蔽的,甚至是完全消失的。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分析的能力。
A.“迭戈托雷……并指定了第二天登门造访的时间”错误,根据原文“他说,迭戈·托雷写信给他,提到了我的行程,如果我能在第二天上午十一点登门,会让他非常高兴”可见“第二天登门造访的时间”是诗人指定的,而不是迭戈托雷指定的。
C.“故意拖延来开门的时间,看来他们经常被来访者打扰而‘情绪不佳’”错误。结合“虽然我听见铃声穿透了屋子,但无人应答,我摇了第二次、第三次,终于,一个老妇来到了门口”“‘你要干吗?’她问”“她的黑眼睛倒好看,但是情绪不佳,我猜她是在这里照顾老诗人的”等分析,“故意拖延”于文无据,“情绪不佳”并无明确的原因。
D.“说明他心里充满了对‘我’的嘲笑”分析错误。结合后文“我不是诗人,先生,我是卖猪鬃刷子的。你弄错了,卡利斯托先生在隔壁”可知此处的“老诗人”的“笑”只是因为“我”找错了人,错误把眼前这位卖猪鬃刷子的商人当成了诗人,并没有嘲笑的意思。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作品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D.“小说采用全知视角叙事”分析错误。小说以第一人称视角叙事,不是全知视角,是有限视角。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环境描写作用的能力。
依据原文“这座建筑的各处比例都很大气,但油漆已经黯淡,地上的瓷砖多有碎裂,墙壁上还可见到多处灰泥大块大块地剥落。这里每样东西都散发着贫寒的气息,却看不出邋遢”“有几个积灰的雕花立橱四下立着,上面有修补过的瓷质盘碟”,为诗人的出场造势:黯淡、破旧、简陋的环境,完全符合“我”对诗人的浪漫想象。
依据原文“院子中间有张桌子,两侧各放一张摇椅,桌上的报纸已经是半个月之前的了。柱廊之下,墙上挂着一些西班牙的绘画,颜色暗沉,画艺拙拙劣”,桌上“半个月之前”的报纸,墙上“画艺拙劣”的绘画,这些其实是不符合诗人的特质的,为结尾“我不是诗人,先生,我是卖猪鬃刷子的。你弄错了,卡利斯托先生在隔壁”“我找错了地方”突转埋下伏笔。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体裁特征,对文章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解读的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要点明自己的观点,即重在塑造人物还是重在讲述故事,然后再结合文本一的内容具体阐述自己持有该观点的理由即可。
通读文本一,很明确《诗人》这篇小说重讲述故事。具体理由陈述可以从故事情节完整、人物塑造简单、文章充分利用了讲故事技巧几个方面回答。
小说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开端:依据原文“所以当我的朋友迭戈·托雷表示可以将我引见给卡利斯托·德·圣阿纳时,我婉拒了”,“我”拒绝见诗人。发展:依据原文“事已至此,除了第二天在指定时间登门造访,我好像也没有其他选择了”,“我”登门拜访诗人。高潮结局:依据原文“我不是诗人,先生,我是卖猪鬃刷子的。你弄错了,卡利斯托先生在隔壁”,“我”认错了诗人。
小说有意识地并较为充分地运用了讲述故事的技巧。依据原文“我不是诗人,先生,我是卖猪鬃刷子的。你弄错了,卡利斯托先生在隔壁”,结尾情节突转,结局出人意料,使得情节曲折有波澜;依据原文“院子中间有张桌子,两侧各放一张摇椅,桌上的报纸已经是半个月之前的了……柱廊之下,墙上挂着一些西班牙的绘画,颜色暗沉,画艺也拙劣”,叙述故事的过程中安排了充分的伏笔,在结尾得到了强烈的呼应,使得结局虽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小说对人物的塑造简单。虽题为《诗人》,但主人公“诗人”在小说中自始至终并没有出现,我们对他的了解都是通过他人之口的叙述和描绘,从未亲眼目睹,不知道他的性格喜好,不知道他的外貌长相。主人公是隐蔽的,甚至是完全消失的,我们对主人公的了解永远都隔着一层纱,他根本就没有站在我们面前过。
二、古代诗文阅读(48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荀子》节选
(乙)
劝学
秦观
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暗疏之,亦不甚失。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饮酒者游,旬朔之间,把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
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时十一二。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故虽有勤劳之苦,而常废于善忘。
嗟夫!败吾业者,常此二物也。比读《齐史》,见孙搴答邢词曰:“我精骑三千,足抵君羸卒数万。”心善其说,因取“经”“传”“子”“史”之可为文用者,得若干条,勒为若干卷,题曰《精骑集》云。
噫!少而不勤,无知之何矣。长而善忘,庶几以此补之。
5. 秦观《劝学》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时十一二
B. 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时十一二
C. 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时十一二
D. 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时十一二
6.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跬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出两脚为“步”。
B. 朔:古代有“月相纪日法”,指用“朔、望、晦”等表示月相的特称来纪日。农历每月第一天叫“朔”,月中叫“望”,农历每月最后一天叫“晦”。
C. 《齐史》:“二十四史”之一。“二十四史”是指我国古代的二十四部纪传体通史,“元史”“明史”“清史”都在其中。
D. 传: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对《春秋》的系统注释,流传下来的有《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和《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7. 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荀子善用比喻来阐述道理,像选文(甲)中的第一段,便用同类事物设喻,从同一角度反复陈述,强调观点。
B. 选文(甲)中的第二段,荀子运用了比喻、对比等多种论证方法,论证了学习应该注重积累,持之以恒,专心致志。
C. 秦观在《劝学》中讲述了自己幼时读书不勤奋,成人后开始发愤读书,可是聪明却远不如从前。这和颜真卿“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的感受相同。
D. 秦观在《劝学》中说到不勤奋和善忘让他荒怠了学业,但看到孙搴答邢词中的句子,深表赞同,于是摘取了“经”“传”“子”“史”中特别有文采的句子,编为《精骑集》。
8.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2)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饮酒者游,旬朔之间,把卷无几日。
【答案】5. D 6. C 7. D
8. (1)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喝到地下的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
(2)依仗这样的本事就放任自流,喜欢和巧言善辩、喝酒的人交往,一个月,没有几天在看书。
【解析】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近几年来,非常勤奋,后悔以前的所作所为;然而聪明已经耗尽,大概不如以前的十分之一或十分之二。
“比数年来”的意思是“近几年来”,意思完整,在句中作状语,可单独成句,不可断开,排除A、B两项。
“殆”的意思为“大概”,一般放在句子开头,故应在其前断开,排除C项。
故选D。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C.“‘元史’‘明史’‘清史’都在其中”说法错误。二十四史中不包括“清史”。
故选C。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摘取了……特别有文采的句子,编为《精骑集》”错误,根据原文“因取……之可为文用者,得若干条,勒为若干卷,题曰《精骑集》云”可见,并不是摘取了有文采的句子,编为《精骑集》,而是摘取了在写文章时可以用到的语句。
故选D。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句。“上”,名词作状语,向上;“下”,名词作状语,向下;“一”,专一。
(2)“负”依仗,凭借;“自放”,放任自流;“旬朔”,一个月;“游”,交游,交往。
参考译文:
甲
我曾经整天思索,却不如片刻学到的知识多;我曾经踮起脚远望,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登到高处招手,胳膊没有加长,可是别人在远处也能看见;顺着风呼叫,声音没有变得洪亮,可是听的人在远处也能听得很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舟船的人,并不善于游泳,却可以横渡江河。君子的资质秉性跟一般人没有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从这里兴起;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从这儿产生;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道德,精神得到提升,圣人的心境由此具备。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 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骏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连走十天,它的成功在于不停止。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朽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喝到地下的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螃蟹有六条腿,两个蟹钳,但是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藏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
乙
我年轻时读书,看一遍就能背诵,默写它,也不会有多大的错误。依仗这样的本事就放任自流,喜欢和巧言善辩、喝酒的人交往,一个月,没有几天在看书。所以,即使有很强的记忆力,也常常荒废在不勤奋上。
近几年来,非常勤奋,后悔以前的所作所为;然而聪明已经耗尽,大概不如以前的十分之一或十分之二。每看一件事,心中反复推敲几遍,合上书还是感到茫然不知,就又不知道了。所以即使有勤奋刻苦的辛劳,却常常荒废在善忘。
嗨!损害我的学业的,常常是这两种情况。最近读《齐史》,看到孙搴答邢词中有这样的句子:“我精骑三千,足敌君羸卒数万。”心中赞同喜欢这个说法,于是摘取了“经”、“传”、“子”、“史”中在写文章时可以用到的语句,摘录几千条,编为几卷,取名为《精骑集》。
啊!年轻时不勤奋,无可奈何啊。成年后善忘,也许可以用这个来补救吧。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悯农
杨万里
稻云不雨不多黄,荞麦空花早着霜。
已分①忍饥度残岁,更堪②岁里闰添长!
【注】①分:料定。②更堪:更哪堪,更不堪。
9.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句运用比喻,写稻田远望如云,却因无雨天旱,大片稻田丰收已经无望。
B. 第二句承接首句,写荞麦因遭霜而只开空花,意味着麦收又落空,灾上加灾
C. 后两句写灾民度日如年,“已分”“更堪”突出了灾民的无可奈何和苦不堪言。
D. 前两句写天灾不断,后两句写人祸无情,揭露了广大农民遭受苦难的根源。
10. 杨万里在这首诗和《插秧歌》中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请概括说明。
【答案】9. D 10. 《插秧歌》写农事的繁忙,富于生活情趣,表达了诗人对广大劳动人民吃苦耐劳、勤奋乐观的精神的赞美。(意思对即可)
《悯农》写农民面对天灾的苦难,民生的艰辛,表达了诗人对广大劳动人民的同情。(意思对即可)
【解析】
【分析】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
D.“后两句写人祸无情,揭露了广大农民遭受苦难的根源”错。三句是说已做好心理准备忍受长年的饥荒,四句说闰月使时光愈觉难熬,先说准备忍,再说实不堪忍,将农民的悲苦无助描写到极致。并未提到“人祸”,也未揭露“广大农民遭受苦难的根源”,
故选D。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插秧歌》生动地描绘了江南农户全家总动员插秧的情景:田夫、田妇、大儿、小儿各有分工,拔秧、抛秧、接秧、插秧,紧张忙碌而秩序井然。后四句给它配上了画外音:写农妇招呼农夫小憩片刻,且去用餐;“低头折腰只不答”,这是写农夫的反应,他仍然保持着插秧的姿势,手脚不停地忙着,仿佛连抬起头来望一眼的功夫也没有;同时农夫还嘱咐妻子,照管好家中饲养的雏鸭,提防它们来田里作践。真是时时尽力,事事操心。农家的勤劳、艰辛,全部凝聚在这朴实的答话中。此诗写的富于生活情趣,表达了诗人对广大劳动人民吃苦耐劳、勤奋乐观的精神的赞美。
《悯农》揭示了农民的悲惨遭遇。诗首句言稻谷因旱灾欠收,次句言荞麦因霜冻绝收,勤苦一年,连遭灾害侵袭,心境凄惨可想而知。三句是一个顿宕,说已做好心理准备忍受长年的饥荒,四句又是一个转折,闰月使时光愈觉难熬,先说准备忍,再说实不堪忍,将农民的悲苦无助描写到极致。此诗表达了诗人对广大劳动人民的同情。
(三)名篇名句默写(20分)
1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师说》中简洁凝炼地概括出士大夫不愿从师的心理动因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行路反面论述,告诉我们学习积累的重要性。
(3)《沁园春·长沙》上片中,描写近景并使用动静结合手法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曹操《短歌行》中,借用《诗经》之言来表达对贤才思慕萦怀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歌行》中感叹人生短暂,好比早上的露水转瞬即逝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诗歌中不乏音乐描写,比如曹操《短歌行》中,描写“____________”的场面表达了招纳贤才的热情。
(7)陶渊明《归园田居》中的“误落尘网中”和“____________”都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8)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用比喻的手法表明自己厌倦官场,向往自由世界的对偶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诗经·静女》中,女子与男子相约却不见踪影,“____________”写出了男子抓耳挠腮、独自徘徊的焦急,这样的逆转表现出爱情萌发时特有的甜蜜。
(10)《涉江采芙蓉》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抒尽了相爱之人却分隔两地的无奈和感伤。
(11)李煜《虞美人》词中“____________”一句,化虚为实写愁绪,抒发了亡国之君无尽的痛苦之情。
(12)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一词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显示了他对爱情的独特见解:只要彼此情意长久,即使不能朝夕相守,也无须黯然神伤。
【答案】 ①. 位卑则足羞 ②. 官盛则近谀 ③. 不积跬步 ④. 无以至千里 ⑤. 漫江碧透 ⑥. 百舸争流 ⑦. 青青子衿 ⑧. 悠悠我心 ⑨. 譬如朝露 ⑩. 去日苦多 ⑪. 鼓瑟吹笙 ⑫. 久在樊笼里 ⑬. 羁鸟恋旧林 ⑭. 池鱼思故渊 ⑮. 搔首踟蹰 ⑯. 同心而离居 ⑰. 忧伤以终老 ⑱. 一江春水向东流 ⑲. 两情若是久长时 ⑳. 又岂在朝朝暮暮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的字有:卑,谀,跬,至,舸,衿,譬,瑟,笙,樊,羁,渊,搔,踟,蹰,暮。
三、语言文字运用(6分)
12. 参考下面的范例,另选对象,仿写一首短诗。
【范例】
我的眼睛很大很大
装得下整个世界
我的眼睛很小很小
遇到心事
就连两行泪都装不下
【答案】我的故乡很远很远
隔着千山万水
我的故乡很近很近
想她的时候
就在眼前浮现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仿写的能力。
仿写要注意内容、形式和手法的角度,有时还要注意字数限制。
所给范例共有五句,第一句是“我的……很……很……”;第二句是动宾结构的句式;第三句形式同第一句一样,但内容相反相对;第四句是 一个短句,也是动宾结构;最后一句的句式是“就……”。内容上这首小诗表达了一个人生哲理。仿句时要从这些形式上加以注意,内容上要能表达某种情感或哲理。
四、写作
13. 词典中,“味道”一词义项丰富,其中有:(1)滋味;(2)意味。
请以“味道”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答案】例文:
味道
有人说故乡是游子落叶归根的地方,我想说故乡是弥漫着乡土味道的家园。
每年寒冬,父亲总带着我千里迢迢回到那个落后的小山村。每当车驶过田间,我便趴在车窗上,使劲用鼻子嗅。母亲问我闻到了什么,我答有泥土、柴火,还有爷爷做菜的味道。他们总会哈哈大笑,说我鼻子真灵。
车转过弯,远远地看到爷爷的老屋袅袅地升起缠绕的炊烟,那白雾似的烟夹杂着爷爷做菜的香味,一缕一缕飘向远方。爷爷总是候在门口,等我一下车,就把我抱起来。闻着爷爷身上特有的陈旧味,我又找到了小时候熟悉的感觉。
八仙桌前,热雾氤氲。爷爷每打开一道菜,醇香被水汽包裹着扑面而来,那乡村特有的味道在我久居的城市从未遇见。火塘里的火舌舔着柴火,把每个人的脸映得通红。还有燃烧的煤炭味弥漫到每一处,我看见长辈们都露出幸福的笑容。
夜深了,爷爷抱着我坐在藤椅上,远处传来几多狗吠。我静静地缩在爷爷怀里,好似闻到了岁月深邃的味道,那味道笼罩在夜色里,似乎飘啊飘,飘成了辽阔的田野,没入泥土的花瓣,寂静的天空……
都说小山村迢迢又落后,可我却留恋这完全不同于城市的小地方。都说童年的味道足以伴天涯,可我的天涯总在一次次离别中向着远方感伤而又期待。
临行前,爷爷枯瘦的双手紧紧攥着我的小手,然后,他把一盒盒包好的东西塞给我,丝丝香气沁入味蕾,我知道那是爷爷提前给我准备好的年货。我的心中漫过一股暖流,我感到无比幸福。看着爷爷的眼神,充满着复杂的情绪,我木木地接过他递的盒子,好久好久,我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接过的到底是什么。
落日余晖,残阳映血。夕阳把我的眼睛刺得生疼,我低下眉去想要掩饰泛红的双眼,却在转身的那一刻,泪奔如涌。
回去的路依旧,那炊烟不断地缭绕,升腾,还夹杂着一切味道,追着夕阳,飘向远方,并见证着历史翻动的年轮。枫叶摇红,苇絮飞白,朝如青丝,暮已成雪,一个人在炊烟中日渐迟暮,但炊烟未老,味道未散。
长大后,我渐渐明白,那久久被我珍藏在心底的味道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那叫故乡,或者叫乡愁。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则材料+命题作文题,材料为引语式材料。
根据材料对“味道”的解释可知,审题时要考虑“味道”的本意和引申义。“味道”的本义是“滋味”,可以是酸、甜、苦、辣、咸中的一种,也可以是某种食物的滋味。从抽象的角度讲,“味道”指趣味或意味,是一个人对生活、幸福、成长、苦难等的体悟、感知和体会,是更深层次需要回味、理解和品读的情感或心理上的体验和感觉。
生活中,一种美食,一段回忆,一个人物,一则信息,一个场景,一个地方……都可以带给你“滋味”“趣味”或者是各种“意味”的思考。据此可知,本次作文选材范围比较宽泛。考生可以从具体的角度立意,呈现怀旧情怀或亲情友情等真挚情感;也可以从抽象的角度立意,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某种解读和感觉。
题目是名词,文体可以是记叙文、议论文或散文。考生可以围绕味道写人叙事,也可以抒情议论。无论选择哪一种文体,考生切记不要泛泛而谈,行文中要明确是“什么”的味道,这种味道给自己带来怎样的情感体验,这样才能主旨鲜明。
立意:
1.苦尽甘来的生活的滋味。
2.酸酸甜甜的成长的滋味。
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读书滋味。
4.人生追求的高雅趣味。
【期中真题】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zip: 这是一份【期中真题】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zip,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期中真题】吉林省长春市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zip: 这是一份【期中真题】吉林省长春市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zip,共2页。
【期中真题】河南省郑州市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zip: 这是一份【期中真题】河南省郑州市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zip,文件包含期中真题河南省郑州市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期中真题河南省郑州市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7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