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真题】(广东专用)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 期中测试卷- 基础卷.zip
展开基础卷-备战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真题汇编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积累运用(29分)
1.默写古诗文。(10分)
(1)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
(2)乡书何处达? 。(王湾《次北固山下》)
(3)遥怜故园菊,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4)峨眉山月半轮秋, 。(李白《峨眉山月歌》)
(5) ,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6)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融情入境,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的句子是:
, 。
(7)《<论语>十二章》(节选)中孔子认为君子对待富贵的正确态度应该是: ,
。
2.阅读《天净沙•秋思》,回答问题。(2分)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意象,是被作者赋予了一定意义的形象。马致远选用了“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等意象来表现秋天的凄凉肃杀,请你也选取某些具有共同特征的意象,来表现对某个季节的感受。(50字左右)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5题。(7分)
泱泱华夏,上下五千年;①wēi wēi中华,纵横千万里。中华大地从古自今不缺民族英雄、国之楷模。战斗英雄鲁迅以笔为戎,②ài zēnɡ fēn míng,怒斥敌人,深恶痛绝,为我们( )了坚韧的战斗精神;无名英雄邓稼先殷红热血,精忠报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是中华民族不倒的③jǐ liáng;航天英雄杨利伟乘“神五”,处苍穹,( )祖国大地,“太空第一人”的壮举( )。中华民族是历经磨难、不屈不挠、充满希望的伟大人民! 我们以生在中国而骄傲,中国也将因我们而更加精彩。
3.根据拼音,依次写出相应的汉字(正楷字或行楷字)。(3分)
wēi wēi( ) ài zēnɡ fēn míng( ) jǐ liáng( )
4.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2个)
A.解释 眺望 家喻户晓 B.解释 俯瞰 脍炙人口
C.诠释 俯瞰 家喻户晓 D.诠释 眺望 脍炙人口
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中华人民是历经磨难、充满希望、不屈不挠的伟大人民!
B.中华民族是历经磨难、不屈不挠、充满希望的伟大民族!
C.中华民族是不屈不挠、历经磨难、充满希望的伟大人民!
D.中华人民是历经磨难、不屈不挠、充满希望的伟大民族!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6-7题。(4分)
【材料一】
不少人觉得碎片化阅读是 “美丽”的。无论是天文地理还是娱乐八卦,无论是耳熟能详的经典名作还是冷门生僻的知识,都可以通过碎片化阅读迅速获取。同时,比起价格不菲的大部头的纸质书,它的阅读成本更低。也有人对此表示“忧愁”。碎片化阅读带来海量信息的同时,也导致了知识来源的随意性和不可靠性。零碎的阅读根本无法让读者走进大部头书籍和主题严肃的文本,人们习惯于简单的口述和拼接后,就很难主动阅读,容易形成思维惰性,成为碎片化信息的奴隶。碎片化阅读的“美丽”和“忧愁”是共生关系。但有一点毋庸置疑:任何人都要想办法去构筑自己的精神家园,否则便是这个世界上无根的流浪儿,要做到这一点,有效的方法是深度阅读。
【材料二】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第十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情况统计表
年份 | 综合阅读率 | 数字阅读率 | 图书阅读率 | 报纸阅读率 | 期刊阅读率 |
2017 | 80.3% | 73.0% | 9.1% | 37.6% | 25.3% |
2018 | 80.8% | 76.7% | 59.0% | 35.1% | 23.4% |
6.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构筑人们精神家园的有效办法是深度阅读,这需要我们自身的努力。
B.我国国民阅读形式多样,从2017到2018,综合阅读率和数字化阅读率均有所增长。
C.数字阅读也是一种阅读方式,丰富了人们的阅读体验。
D.碎片化阅读容易让人形成“惰性”,对自身成长无益,所以不需要。
7.请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碎片化阅读的“美丽”和“忧愁”。(2分)
根据名著内容,完成8-9题。(6分)
8.下面对《朝花夕拾》中有关篇目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范爱农》追叙了作者在日留学时与同是留学生的同乡范爱农之间的真挚友谊和回国后继续与范爱农接触的生活片断。
B.《朝花夕拾》以简洁舒缓的文字描述往事,又不时夹杂着有趣的议论或犀利的批判。
C.《二十四孝图》中,作者觉得其中“也有可以勉力仿效”的故事,如“子路负米”“黄香扇枕”“陆绩怀橘”之类。
D.《无常》一文中说“无常”“鬼而人,理而情”,其爽直而公正的形象受到民众的喜爱,是因为人间没有公正,恶人得不到恶报,而“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
9.七年级(1)班开展《朝花夕拾》人物大讨论。甲说:“文中塑造的都是作者喜欢的人物。”乙说:“不尽然,有的人物虽然也塑造得较为成功。但是作者是讨厌的。”你同意谁的观点?请举例说明。(4分)
二、阅读(41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17分)
【甲】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
黄琬巧对
黄琬幼而慧祖父琼为魏郡太守。建和元年正月日食。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太后诏问所食多少。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琬年七岁,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
1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1)与儿女讲论文义( )
(2)俄而雪骤( )
(3)白雪纷纷何所似?( )
(4)俄而( )
11.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撒盐空中差可拟。
(2)未若柳絮因风起。
1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建和元年正月日食/吾日三省吾身 B.太后诏问所食多少/饭疏食
C.即以其言应诏/爱人以德 D.琬年七岁/年与时驰
13.请用两条“/”给【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2分)
黄 琬 幼 而 慧 祖 父 琼 为 魏 郡 太 守
14.【甲】文中的“公大笑乐”和【乙】文中“琼大惊”描写手法上有何相似之处?有何表达效果?(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10分)
“北斗”这样影响我们的生活
①在去年10月1日天安门广场的盛大阅兵式上,来自32个装备方队的580台车辆,以整齐划一的行进速度,前后左右一致的车距,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这背后的“秘密武器”就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它可以保障32个方队整体车速控制在10千米/小时,骑线偏差不超过1厘米,厘米级的定位精度已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②作为中国自主建设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北斗”的建设发展,实施了“三步走”战略。2000年,我国建成了北斗一号系统,为中国用户提供服务。2012年底,建成了北斗二号系统,为亚太地区用户提供服务。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成功发射, 完成星座部署,将为全球用户提供高精度服务。
③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经在很多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正在改变着大众的生活。
④导航卫星的精确定位功能可广泛用于农场规划、田间测图、土壤取样以及肥料、杀虫剂的使用等方面,助力精细农业增产。例如,它能够提升农药、肥料使用的精度,同时更好地控制化学物质的扩散,从而降低成本、扩大产量,建设环境友好型的新农场。据估计,卫星导航技术带动的平均增产可以达到10%,平均成本能够降低15%。
⑤交通运输方面,北斗系统应用于重点运输过程监控、公路基础设施安全监控、港口高精度实时定位调度监控等领域。截至2019年底,国内超过650万辆营运车辆、3万辆邮政和快递车辆,36个中心城市约8万辆公交车、3200余座内河导航设施、2900余座海上导航设施已应用北斗系统, 建成全球最大的营运车辆动态监管系统。
⑥它也是工程建设的利器。盖高楼时,用“北斗”终端可随时测量楼房歪不歪;在挖山洞或地铁隧道时,用“北斗”终端就不用担心掘进时出现错位。它大大提高了工程建设的生产力。
⑦此外,它还在海洋渔业、水文监测、气象测报、救灾减灾和公共安全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⑧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广泛,源于它功能强大。
⑨北斗系统采用三种轨道卫星组成的混合导航星座,可以保证在全球任何位置、任何时间给出精准的定位。与世界其他卫星导航系统相比,北斗的高轨卫星更多,抗遮挡能力更强,尤其在低纬度地区性能优势更为明显。而美国GPS、俄罗斯格洛纳斯、欧洲伽利略等导航系统都基本分布在单一高度轨道上。
⑩北斗系统的定位能力从以前的10米到5米,进一步提高到厘米级。例如将美国GPS 定位终端升级为北斗高精度定位终端,轨道交通车辆的定位误差会大幅度降低。
⑪北斗系统还独创了短报文通信服务。在应急情况下或是没有移动通信信号的区域,装有北斗短报文模块的北斗终端可以通过短报文进行紧急通讯。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更进一步提升了这种能力,其信息发送能力从原来的一次120个汉字,提升到一次1200个汉字,通信带宽从50万用户提高到500万用户。
⑫由于种种优势,越来越多的领域加快了与“北斗”融合的步伐,相关产业也将迎来更大发展机遇。
⑬过去,虽然我国厂商生产的产品集成了北斗系统,但产品被卖往的有些地方不能享用北斗服务,产品服务和能力被降级。现在,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将服务范围首次扩展至全球。对有机会在全球范围内销售的产品来说,将有北斗二号、北斗三号两套系统同时为其提供服务,稳定性、 可靠性大幅度提升。目前,各行各业都在全面布局北斗产业。
⑭随着北斗全球系统的全面建成,“中国北斗”真正成为“世界的北斗”,将进一步造福全球,更加广泛而深刻地影响人们的生活。
(选自《科技日报》,有删改)
15.文章以“北斗”为说明对象,依次说明了“北斗”建设发展过程、 、
、 。(3分)
1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选文开头从国庆阅兵写起,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吸引读者。
B.技术带动的平均增产和平均成本只是一个推断的数据,若去掉则过于绝对,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C.选文第③段单句成段,起到引出下文的作用,使得行文条理清晰,结构分明。
D.第①段主要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了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短报文通信服务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17.有人问,有了GPS,中国为何还要研发“北斗”?结合选文和下面的链接材料,谈谈你的看法。(4分)
链接材料:
印度曾经高度依赖美国GPS系统。1999年,印度、巴基斯坦“卡吉尔战争”期间, 美国直接关闭印巴战区的所有GPS 服务,导致印度的武器和士兵瞬间“失明”。印度损失巨大。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14分)
藤
王剑冰
①翻下来,腾挪上去,再翻下来,再腾挪上去,就像临产前的巨蟒,痛苦地不知如何摆放自己的身体;又似台风中的巨浪,狂躁不安地叠起万般花样。
②这该是多少藤的纠缠啊!洋洋洒洒不知多少轮回。可主人说这只是一棵藤时,我吃惊了。怎么能是一棵藤呢?但它确实是一棵藤,一棵独立的藤,学名叫“白花鱼藤”,属稀有的物种。
③好美的名字,有色有形,诗意盎然。
④这棵藤距离何仙姑家庙不远。说它沾了何仙姑的仙气,或何仙姑沾了它的仙气也未可知。《仙佛奇踪》说:何仙姑为广州增城何泰的女儿,生时头顶有六条头发,经常在山谷之中健行如飞。传说武则天曾遣使召她去宫中,入京的途中何仙姑突然失踪,百日之后成仙。此后,还有人为吕洞宾和何仙姑罩上了感情色彩,说何仙姑成仙返回家乡,在家庙的树林里乘凉,师傅吕洞宾欣然而往,匆忙间用神仙拐杖又住了何仙姑的绿丝带,何仙姑掩面飞往天庭,吕洞宾丢掉拐杖去追何仙姑。于是,仙姑的绿丝带化作了盘龙古藤,吕洞宾的神仙拐杖也变成了支撑古藤的大树。当然这只是传说,但我仍然会在恍惚间把这藤想成是何仙姑长长的头发。
⑤我敬慕地站立着,品读着这棵意象万千的古藤。
⑥它一定受过无尽的苦痛:风雨剥蚀过它,雷电轰击过它,战火侵袭过它。它依附的大树,长大,长高,长老,直到一个夜晚轰然倒塌。那伤感的声音,把一棵藤的后半生弄得不知所措。现在那棵树只剩下一段冒出地表的枯树桩。
⑦藤,看着疼,身子一半已朽,一些枝条乱于风中。
⑧藤,要么死亡,要么活着。
⑨无有依托就不再存有想法,就像失去娘的孩子,自己为自己做桩,自己为自己相绕,直立而起,倒下,再直立。藤留下坚毅、痛苦、挣扎的过程。1300年风霜雨雪,把它变成根,变成树,变成精。
⑩藤,木的典范、水土的凝铸、生命的阐述。像不羁的狂草,有重笔有轻染,有淋漓的汁点。据悉,藤依然六月开花如瑞雪,而后还结果,花开季节,芬芳遍地,香气袭人。那该是多么迷人的意境啊!
⑪人其实同藤一样,从一点点爬起,活得不知有多艰难。要依靠亲人,依靠师长,依靠领导,依靠社会。要学着做人,学着生活,学着应付,学着面对。
⑫见过一些社会底层的老人,这些人多是农家人,田间里辛劳一生,慢慢地累弯了腰,在墙角路边聊度余生,那腰也就更像一棵藤。我还在医院里看到一个老态女子,弯了的腰使头儿乎垂于地面,走路时双手撑在脚上,脚挪手也挪,身子像个甲壳虫。如果不是进了产房,你几乎忽略了她是一个女人,可她确确实实地生出了一个孩子,成为一个母亲,那是个大胖小子呢。这个枯藤一般瘦弱的女人,总是弯曲着身子,幸福地搂着她的白胖的儿子,那是她身上滋长出的嫩芽,是她生命的又一次接续。她不需要谁的同情与挽扶,她诠释了一个生命。
⑬我们试图找到白花鱼藤的起点与终点。很多的人绕来绕去,终不得结论。它没有根吗?没有头吗?也许真的就找不到答案了,它不再靠根活着,不再靠头伸展,只要生命在体内一息尚存,就以藤的个性,滋生、蔓延、上升、翻腾。
⑭很多人开始同这棵藤照相合影,但总是找不到合适的角度,它真不同于一棵树、一束花。有的干脆坐在了它弯曲的躯干上,于是又有一些人坐着或趴上去,我真担心它那枯老的身子会突然颓毁。但藤承受住了,为了我们的某种满足。
⑮我们热热闹闹地走后,它还将留在那里,守着它的岁月,守着它的孤独。当然也守着倔强的形象,被人凝注,被人思索,被人景仰。
(选自《古道秋风》,有删改)
【散文·脉络】
18.阅读全文,根据作者关于“藤”的见闻和感想,补写下面的思维导图。(3分)
【散文·语言】
19.请从用词、句式、修辞三个角度中任选两个赏析下面句子,品味语言的精妙之处。(4分)
翻下来,腾挪上去,再翻下来,再腾挪上去,就像临产前的巨蟒,痛苦地不知如何摆放自己的身体;又似台风中的巨浪,狂躁不安地叠起万般花样。
【散文·笔法】
20.第④段叙述何仙姑的传说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2分)
【散文·情思】
21.作者在第⑨段写“自己为自己做桩,自己为自己相绕”,第⑪段却写“要依靠亲人,依靠师长,依靠领导,依靠社会”。这两种生存方式你更赞成哪一种,请结合文章和现实,谈谈你的看法。(5分)
三、作文(50分)
22.按要求作文。
花香,令我陶醉;书香,使我回味;爱的芬芬,伴我走过年年岁岁……
请以“留在心里的清香”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与提示: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最真实的情感。请注意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卷面整洁,不少于500字。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地名。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
【期中真题】(福建专用)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检测卷-基础卷.zip: 这是一份【期中真题】(福建专用)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检测卷-基础卷.zip,文件包含期中真题福建专用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检测卷-基础卷原卷版docx、期中真题福建专用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检测卷-基础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期中真题】(深圳专用)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 期中测试卷- 基础卷-.zip: 这是一份【期中真题】(深圳专用)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 期中测试卷- 基础卷-.zip,文件包含期中真题深圳专用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测试卷-基础卷原卷版docx、期中真题深圳专用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测试卷-基础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期中真题】(广州专用)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 期中测试卷-基础卷-试卷.zip: 这是一份【期中真题】(广州专用)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 期中测试卷-基础卷-试卷.zip,文件包含期中真题广州专用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测试卷-基础卷原卷版docx、期中真题广州专用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测试卷-基础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