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真题】(湘教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 期中真题-专题突破 专题01中国的疆域与人口-测试卷.zip
展开专题01 中国的疆域和人口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
(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填写在试卷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将答案填在选择题上方的答题表中。
3.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023·湖北宜昌·统考模拟预测)2023年1月17日,国务院新闻办举办新闻发布会。会上,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介绍,2022年全年出生人口956万人,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77‰;死亡人口1041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37‰。自2011年以来,我国先后对计划生育政策做出“双独二孩”、“单独二孩”、“全面二孩”和“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孩子”的调整。下图为中国人口密度分布图,据图文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1.2022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
A.-0.6% B.0.6% C.-0.6‰ D.0.6‰
2.关于我国人口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我国人口老龄化日渐突出
B.2022年,我国人口数量呈下降趋势
C.AB线为我国主要人口界线,从黑龙江省漠河到云南省腾冲,人口东南多西北少
D.近10多年来我国逐步调整了计划生育政策
3.图中人口密度<10人/平方千米的省区,主要的少数民族是( )
A.藏族 B.壮族 C.维吾尔族 D.蒙古族
【答案】1.C 2.C 3.A
【解析】1.由题可知,2022年我国的人口出生率为6.77‰,人口死亡率为7.37‰,人口出生率 - 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所以2022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A、B、D错误,C正确。故选C。
2.结合所学知识,我国已经迈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化问题日渐突出,A正确;2022年我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数,因此我国的人口数量呈下降趋势,B正确;AB线为我国主要人口界线,从黑龙江省黑河到云南省腾冲,人口东南多西北少,C错误;自2011年以来,我国先后对计划生育政策做出“双独二孩”、“单独二孩”、“全面二孩”和“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孩子”的调整,D正确。故选C。
3.由图可知,图中的西藏自治区、青海省的人口密度<10人/平方千米,这两个省区的少数民族主要是藏族。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人口自然增长率简称“自然增长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人口自然增加数(出生人数减去死亡人数)与同期平均总人口数之比,用千分数表示。人口自然增长率是反映人口自然增长的趋势和速度的指标。黑河—腾冲一线是我国的人口地理界线,此线以东地区地形平坦,交通便利,气候温暖湿润,经济发达,人口多;以西地区多山地、荒漠,交通闭塞,农牧业落后,人口少。
(2022·湖南益阳·校联考二模)欣赏剪纸作品(如图),马头琴是我国少数民族的拉弦乐器,完成下面小题。
4.图中所示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
A.内蒙古自治区 B.宁夏回族自治区
C.广西壮族自治 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5.关于我国民族分布,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
B.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在东北、西北和东南
C.回族是分布范围最广的少数民族
D.少数民族人数最多的省级行政单位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答案】4.A 5.C
【解析】4.读图可得,图中所示的少数民族是蒙古族,该民族的乐器是马头琴,蒙古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故A正确,故BCD错误,故选择A。
5.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故A错误;我国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在东北、西北和西南,故B错误;回族是分布范围最广的少数民族,故C正确;少数民族人数最多的省级行政单位是云南省,故D错误,故选择C。
【点睛】我国的民族分布具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其中我国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在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区。
(2021·辽宁沈阳·统考二模)自2021年3月14日夜间开始,我国北方出现近10年来最强沙尘天气过程,多地沙尘弥漫,3月15日傍晚沙尘天气逐渐减弱。下图示意两个不同时刻的沙尘分布区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读图,3月14日夜间进入我国的沙尘来自( )
A.中亚地区 B.蒙古 C.俄罗斯 D.内蒙古高原
7.3月15日8时全部笼罩在沙尘之中的省级行政区是( )
A.津、鲁 B.陇、京 C.京、津 D.鲁、陇
【答案】6.B 7.C
【解析】6.阅读地图可知,3月14日16时沙尘主要分布在蒙古地区,3月15日8时,沙尘分布在我国北方地区,根据沙尘的运动规律,推测3月14日夜间进入我国的沙尘来自蒙古,B正确,ACD错误。故选B。
7.结合行政区划相关知识可知,3月15日8时全部笼罩在沙尘之中的省级行政区是北京市(京)、天津市(津),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沙尘暴产生的原因:①乱垦、滥牧、过度樵采,使植被遭破坏,土壤裸露,土地沙化迅速扩展。②冬春季节少雨,气候干燥,土质疏松。③快行冷锋过境。
(2023·湖南益阳·统考三模)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我国人口地理界线“黑河——腾冲”线中的“黑河”、“腾冲”分别位于( )
A.甲省和乙省 B.乙省和丙省 C.丙省和丁省 D.丁省和甲省
9.人口普查资料表明,我国某个民族聚居的地区,也有其它民族聚居,全国没有一个县或市的人口是由单一民族构成的。这说明我国民族( )
A.以汉族人口为主 B.少数民族分布较散
C.大杂居,小聚集,交错杂居 D.分布杂乱,变动频繁
【答案】8.D 9.C
【解析】8.我国人口地理界线“黑河--腾冲” 线中的“黑河”位于黑龙江省,“腾冲”位于云南省。依据省区轮廓,读图分析可知,甲为云南省,乙为山东省,丙为广东省,丁为黑龙江省。故选D。
9.我国某个民族聚居的地区,也有其他民族聚居,没有一个县或市的人口是由单一民族构成的。这说明中国各民族分布是“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聚居,少数民族地区也有汉族居住。故选C。
【点睛】中国是一个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有汉、壮、蒙古、回、藏、维吾尔、苗等56个民族。各民族中,汉族人数最多,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1..5%,其他民族人口总数约占8.5%,统称为少数民族。
(2023·湖南益阳·统考二模)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的。读中国的省级行政区域(阴影区域为四个自治区)图,完成下面小题。
10.图中四个自治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自治区有维吾尔木卡姆艺术 B.②自治区有热闹的三月三歌节
C.③自治区在清明节后有泼水节 D.④自治区可以参加那达慕大会
11.中国有一个自治区没有在图中用阴影表示出来,这个自治区的简称是( )
A.陕 B.宁 C.云 D.青
【答案】10.A 11.B
【解析】10.①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维吾尔木卡姆艺术,A正确;②是内蒙古自治区,三月三歌节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B错误;③是西藏自治区,泼水节属于云南省傣族,C错误;④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那达慕大会在内蒙古自治区,D错误;故选A。
11.我国5个自治区是: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没有在图中用阴影表示出来,简称宁,B正确;故选B。
【点睛】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是我国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文化既相互交融,又多元发展。大多数民族有民族语言,有些民族有民族文字。各民族在建筑饮食、服饰、风俗、节庆、艺术,体育、宗教等方面的文化精粹,共同组成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尊重和关注。
(2023·广东肇庆·统考二模)2022年我国人口首次出现负增长,依据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的结果绘制的“我国不同年龄人口变化曲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12.据图可知,我国当前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
A.老年人口比重逐年增加 B.儿童人口在二孩政策后持续上升
C.劳动年龄人口所占比重低 D.人口死亡率显著下降
13.下列不属于当前我国全面放开三孩生育政策原因的是( )
A.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下降 B.优生优育服务水平高
C.就业压力逐年增大 D.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
14.为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近年来我国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
①鼓励农民进城务工②实施“三孩”政策③大力发展老龄产业④完善养老服务体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12.A 13.C 14.D
【解析】12.根据“我国不同年龄人口变化曲线图”可知:我国老年人口比重逐年增加,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儿童人口在二孩政策后先上升后下降;劳动年龄人口所占比重较高。A正确,BC错误。材料没有显示人口死亡率的变化情况,D错误。故选A。
13.图中信息显示:我国老年人口所占比重逐年增加,老龄化问题突出;劳动年龄人口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劳动年龄人口所占比重下降会导致就业人口减少,劳动力不足,为此,应适当调整我国的人口政策,优生优育,AB正确,C错误。老龄化会导致年轻人赡养老人压力增大,“全面放开三孩”有助于提高家庭孩子数量,减轻赡养压力,D正确。本题要求选择不正确的一项,故选C。
14.为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近年来我国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实施“三孩”政策,大力发展老龄产业,适当延迟退休年龄等,②③④正确;鼓励农民进城务工不能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①错误。故选D。
【点睛】]新中国成立后,社会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改善,生活富足,人口迅速增长,后来开始实施计划生育后,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得到了很大的控制,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因此每年新增人口数量较大,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从2016年全面放开二孩政策,有效缓解我国人口老龄化严重的问题。
(2023·湖南益阳·统考三模)下图为“2015-2022年中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及自然增长率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a、b、c分别代表( )
A.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B.出生率、自然增长率、死亡率
C.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D.死亡率、出生率、自然增长率
16.据图,下列我国人口总量最多的年份是( )
A.2016年 B.2017年 C.2021年 D.2022年
【答案】15.A 16.C
【解析】15.由图可知,2021年后c曲线为负值,出生率和死亡率均不可能为负值,故c为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于出生率减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说明出生率小于死亡率,由图可看出,2021年后a小于b,故a为出生率,b为死亡率;A正确,故选A。
16.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2015-2021年期间人口自然增长率都是大于0的,人口处于正增长,人口数量一直在增长,2022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小于0,处于负增长,人口数量开始减少,所以我国在2015-2022年期间,人口数量最多的年份是2021年,C正确,D错误; 2016年和2017年人口还处于增长阶段,没有2021年人口数量多,AB错误;故选C。
【点睛】2022年我国人口出现负增长,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医疗、住房、工作等各方面的压力增大,导致人口的生育意愿降低,人口出现负增长。
(2023·山东聊城·统考二模)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678道菜品中,中餐和西餐的比例为3:7,中餐中不乏各地美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冬奥菜品中鲁菜、粤菜、湘菜等均榜上有名,下列四种菜系相对应的省区及省会城市正确的是( )
A.“粤菜”——广东——福州 B.“湘菜”——湖南——长沙
C.“苏菜”——江苏——武汉 D.“徽菜”——江西——南昌
18.舌尖上的冬奥,自然少不了吃火锅。中国火锅最具历史的当属川渝老火锅,川渝两个省市的轮廓是( )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17.B 18.C
【解析】17.广东的简称为粤,省会为广州,故A错;湖南的简称为湘,省会为长沙,故B正确;江苏的简称为苏,省会为南京,故C错;江西的简称为赣,省会为南昌,故D错,本题选B。
18.图中①为四川省、简称为川或蜀;④为重庆、简称为渝,故C正确,②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为新;③为山东省,简称为鲁,故ABD错,本题选C。
【点睛】我国每个省份简称如下:北京市(京)、天津市(津)、河北省(冀)、山西省(晋)、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辽宁省(辽)、吉林省(吉)、黑龙江省(黑)、上海市(沪)、江苏省(苏)、浙江省(浙)、安徽省(皖)、福建省(闽)、江西省(赣)、山东省(鲁)、台湾省(台)。河南省(豫)、湖北省(鄂)、湖南省(湘)、广东省(粤)、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海南省(琼)、香港特别行政区(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澳)、重庆市(渝或巴)、四川省(川或蜀)、贵州省(贵或黔)、云南省(云或滇)、西藏自治区(藏)。以及陕西省(陕或秦)、甘肃省(甘或陇)、青海省(青)、宁夏回族自治区(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
(2023·海南省直辖县级单位·统考三模)我国是个海洋大国,拥有四大海域,享有主权和管辖权的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其中,海南省海域面积约200万平方公里。完成下面小题。
19.我国东部自北向南濒临的四大海域是( )
A.南海、渤海、黄海、东海 B.渤海、黄海、南海、东海
C.东海、南海、渤海、黄海 D.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20.海南省位于( )
A.东海 B.黄海 C.渤海 D.南海
21.加强宣传教育,提升海洋保护意识,以下措施可取的是( )
①鼓励开展海洋保护公益项目 ②提倡全民参与到海洋保护的事业中来
③加强涉海企业的海洋保护教育 ④引进国外先进的设备、技术和管理经验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③④
【答案】19.D 20.D 21.A
【解析】19.我国所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它们都是太平洋的边缘部分,而台湾岛东海岸更是直接面向太平洋,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0.海南省简称琼,位于中国最南端,北隔琼州海峡与广东相望,位于纬度最低的南海。故选D。
21.加强宣传教育,提升海洋保护意识,以下措施可取的是①鼓励开展海洋保护公益项目、②提倡全民参与到海洋保护的事业中来、③加强涉海企业的海洋保护教育、④引进国外先进的设备、技术和管理经验。选A。
【点睛】我国是海洋大国,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广袤的管辖海域和丰富的海洋资源,海洋关系民族生存发展,关乎国家兴衰安危。海洋开发应坚持生态优先,落实绿色发展,把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营造全民共同努力和积极参与海洋环境保护的氛围,使“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海洋生态环境”的海洋环保意识深入人心。
(2023·吉林白山·校联考模拟预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2.关于中国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地跨低、中、高纬度 B.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C.全部位于北温带 D.位于北半球和西半球
23.对我国疆域的评价错误的是( )
A.海陆兼备 B.东部海域广阔,有众多的岛屿和港湾
C.领土面积广大,资源贫乏 D.疆界长,邻国多,有利于发展对外贸易
【答案】22.B 23.C
【解析】22.中国没有高纬度,A错误;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B正确;中国主要位于北温带,像海南省位于热带,C错误;中国位于北半球与东半球,D错误。故选B。
23.中国濒临太平洋,背靠亚欧大陆,海陆兼备,A正确;中国东部海域有渤海、黄海、东海等海域,有众多的岛屿和港湾,B正确;中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C错误;中国疆界长,邻国多,有利于发展对外贸易,D正确。因此选C。
【点睛】中国的地理位置在世界上起着重要的战略作用,其众多的领土特征和地形地貌使其成为一个地理上多样性和丰富性的国家。这些地理条件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文化交流以及与周边国家的联系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2023·陕西西安·统考模拟预测)读我国疆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24.我国疆域辽阔,下列说法最恰当的是( )
A.我国领土最东端位于漠河市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
B.我国领土最西端号称“世界屋脊”
C.我国领土最南端气候长夏无冬
D.我国领土最北端有极昼现象
25.诗句“南国春意浓,北国正冰封”反映了我国( )
A.东西跨经度大 B.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
C.南北跨纬度广 D.地势高低差异大
【答案】24.C 25.C
【解析】24.我国领土的最东端是黑龙江省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A错误;我国领土最西端是帕米尔高原,帕米尔高原不是世界屋脊,有世界屋脊之称的是青藏高原,B错误;我国领土最南端是位于4°N附近的曾母暗沙,由于地处热带,所以长夏无冬,C正确;我国领土最北端不在极圈内,不会出现极昼现象,D错误。故选C。
25.南国与北国是我国领土南侧与北侧的差别,而南北的差别体现的是纬度上的差别,由于南北跨纬度广,纬度因素决定的热量因素不同,所以导致此现象,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我国领土的四个端点是:最东端是黑龙江省的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黑瞎子岛,在135°E附近,最西端是帕米尔高原,在73°E附近;最南端是曾母暗沙,在4°N附近;最北端是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在53°N附近。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解答题
26.(2021·黑龙江齐齐哈尔·统考中考真题)我国疆域辽阔,邻国众多。读中国疆域及邻国图,回答问题。
(1)国家:A是 ;B是 ;D是 。
(2)A、B、C、D四个国家中与我国既陆上相邻又隔海相望的是 (填字母)。
(3)海洋:E是 海;F是 海,属于内海的是 (填字母)。
【答案】 俄罗斯 蒙古 韩国 C 渤 南 E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位置和范围,学生在做题过程中需要充分结合题目图片和所学知识,熟练记忆我国主要的邻国和海洋。重在培养学生对于祖国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详解】(1)我国领土面积960万千米²,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陆上国界线达2万多千米,大陆海岸线长1.8万千米,邻国众多,分别有:朝鲜、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等。隔海相望的国家有韩国、日本、菲律宾等,读图可知,A表示俄罗斯,B表示蒙古,D表示韩国。
(2)我国邻国众多,分别有:朝鲜、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等。隔海相望的国家有韩国、日本、菲律宾等,因此既与我国陆上相邻,又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是朝鲜和越南,故C表示朝鲜。
(3)读图可知,我国四大领海自北向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其中字母E是我国内海渤海,字母F是我国南海。
27.(2017·四川成都·统考中考真题)下图为我国轮廓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__________洲东部,________洋西岸,陆地领土面积约为________平方千米,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2)写出图中字母表示的我国陆上相邻和隔海相望的国家名称。
A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
(3)位于我国最东边的省(区)是________;与台湾岛隔海相望的省(区)是________。
【答案】(1)亚 太平 960万 (2)哈萨克斯坦 缅甸 韩国 菲律宾 (3)黑龙江省 福建省
【详解】(1)读图可知,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海陆兼备的国家;我国陆地总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
(2)中国陆地国界线漫长,达2.2万多千米,有14个陆上邻国和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其中A是哈萨克斯坦、B是缅甸,C是韩国,D是菲律宾。
(3)根据我国省级行政区的分布可知,我国领土的最东端在黑龙江省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交汇处,所以我国最东的省是黑龙江省。与台湾岛隔海相望的省是福建省。
28.(2022·辽宁辽阳·统考中考真题)读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地理事物的名称:① 海;② 海峡;③ 洋。
(2)甲、乙、丙是我国的邻国,甲是 ,乙的面积居世界第 位。
(3)既与我国陆上相邻,又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丙和 。
(4)在我国省级行政区域A、B、C、D中,少数民族数量最多的是 (填字母),其简称是: 。
【答案】(1) 渤 琼州 太平
(2) 印度 一
(3)越南
(4) C 云、/滇
【分析】本大题以我国的疆域图为材料,设置4道小题,涉及我国的海洋国土、陆上邻国、省级行政区划等知识,考查学生知识掌握程度与运用能力。
【详解】(1)由图可得,①是渤海,我国的内海之一,被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环绕;②是琼州海峡,我国的内海之一,位于海南岛和雷州半岛之间;③是太平洋,我国东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
(2)由图可得,甲是印度,世界人口数量第二的国家;乙是俄罗斯,世界面积最大的国家;丙是朝鲜,位于朝鲜半岛北部。
(3)由图可得,既与我国陆上相邻,又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丙-朝鲜和越南,越南位于东南亚的中南半岛东部,北与中国广西、云南接壤,西与老挝、柬埔寨交界,国土狭长,面积约33万平方公里,紧邻中国南海。
(4)由图可得,A是辽宁省,B是广东省,C是云南省,D是西藏自治区。其中云南省是少数民族数量最多的省区,其简称是云或滇。
29.(2023秋·全国·八年级随堂练习)读中国政区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A省区是 ,简称 ,行政中心是乌鲁木齐。
(2)C省是 ,它与 (填国家)相邻。
(3)D省是 ,简称 ,它濒临我国的F 海和G 海。
(4)在ABCDE五个省级行政区域中,我国最大的直辖市是 (填名称);实行民族自治的省级行政区域是 (填字母);
【答案】(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新
(2) 黑龙江省 俄罗斯
(3) 山东省 鲁 渤 黄
(4) 重庆市 A
【分析】本大题以中国政区图为材料,设置五道小题,涉及我国的省级行政区域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我国领土四至点、我国的陆上邻国、我国的海洋国土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详解】(1)读图可知,A省区位于我国西北部,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其简称为新,行政中心是乌鲁木齐。
(2)读图可知,C省区位于我国东北部,我国领土最东端、最北端均在这个省份,C省是黑龙江省,与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相邻。
(3)据所学知识和图可知,D省是山东省,简称为鲁,该省北临我国最大的内海渤海,南临黄海。
(4)据所学知识和图可知,我国一共有四个直辖市,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重庆市,其中面积最大的直辖市是E重庆市;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ABCDE五个省级行政区域中,只有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现民族自治;
30.(2023秋·山东枣庄·八年级校考开学考试)我国人口的增长
(1)解放前我国人口增长速度 (快或慢)。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人口增长速度 (加快或减缓)。
(2)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人口总数约为 亿,约占世界人口的1/5。
(3)从1990年到2010年,我国人口总数在 (增加或减少),但是人口增幅是在 (加快或减缓),这是因为我国政府把实行“ ”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答案】(1) 慢 加快
(2)14.12
(3) 增加 减缓 计划生育
【分析】本大题以我国人口增长图和人口普查图为材料,共分为三道小题,涉及我国人口的数量以及增长情况等内容,考查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材料分析能力。
【详解】(1)由图及所学可知,在解放前我国人口增长速度慢,这可能是由于历史原因、自然灾害、战争等因素所致。在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2)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人口总数约为14.12亿人,约占世界人口的1/5,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国。
(3)从1990年到2010年,我国人口总数在增加,但是人口增幅是在减缓,这是因为我国政府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在2016年,开放了全面二胎政策,在2021年开放了三胎政策,以此来应对人口老龄化等问题。
31.(2023秋·山东枣庄·八年级校考开学考试)读下图,按要求答题:
(1)我国人口分布特点是 多, 少;AB两地是我国人口分布图上分界线的两个端点,则A地是 , B地是 。
(2)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 和 。
(3)泼水节是我国 族的传统节日,该民族主要分布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是 。
(4)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
【答案】(1) 东 西 黑河 腾冲
(2) 西南 西北 东北
(3) 傣 云或滇
(4)壮族
【分析】本题以我国人口分布图为材料,涉及我国人口分布特点、人口界线、民族分布的特点、行政区划等知识,考查学生对我国民族分布以及34个省级行政区的行政中心和民族分布情况的认识和了解。
【详解】(1)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总人口为13.7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人口地区分布不均。一般来说,以A黑河-B腾冲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多(稠密),西部地区人口少(稀疏)。
(2)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3)泼水节是我国傣族的传统节日,该民族主要分布的省份是云南省,其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是云或滇。
(4)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主要分布在广西。
【点睛】我国共有56个民族,民族分布特点为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居住,少数民族地区也有汉族居住。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是汉族,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汉族分布最广,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则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东北部地区。我国不同少数民族的分布位置不同,不同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不同。据图中信息解答。
【期中真题】(人教版)2023-2024学年初中八年级上册 地理 期中真题汇编-专题突破专项01 从世界看中国-试卷.zip: 这是一份【期中真题】(人教版)2023-2024学年初中八年级上册 地理 期中真题汇编-专题突破专项01 从世界看中国-试卷.zip,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第I卷两部分,图中②范围属于,舌尖上的冬奥,自然少不了吃火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期中真题】(湘教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 期中真题汇编-高频非选择题 专题01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试卷.zip: 这是一份【期中真题】(湘教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 期中真题汇编-高频非选择题 专题01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试卷.zip,文件包含期中真题湘教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真题汇编-专项突破专题01中国的疆域与人口原卷版docx、期中真题湘教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真题汇编-专项突破专题01中国的疆域与人口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3页, 欢迎下载使用。
【期中真题】(湘教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 期中真题汇编-高频选择题 专题01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试卷.zip: 这是一份【期中真题】(湘教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 期中真题汇编-高频选择题 专题01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试卷.zip,文件包含期中真题湘教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真题汇编-高频选择题专题01中国的疆域与人口原卷版docx、期中真题湘教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真题汇编-高频选择题专题01中国的疆域与人口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