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3 古诗文【考题专练】(解析版)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考点串讲 统编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3 古诗文【考题专练】(解析版)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考点串讲 统编版01
    3 古诗文【考题专练】(解析版)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考点串讲 统编版02
    3 古诗文【考题专练】(解析版)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考点串讲 统编版03
    还剩2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3 古诗文【考题专练】(解析版)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考点串讲 统编版

    展开
    这是一份3 古诗文【考题专练】(解析版)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考点串讲 统编版,共23页。

    古诗文考点复习考题专练

    一、古诗文理解性背默
    (一)《三峡》
    1.从视觉角度描写两岸连山的句子是: 。
    2.《三峡》中极尽夸张,从侧面烘托出三峡山的高峻险要、壮丽绚美的句子是: 。
    3.《三峡》中描写三峡夏水洪大凶险的句子是: 。
    4.《三峡》中描写三峡夏水湍急、行船极快的句子是: 。
    5.《三峡》中用夸张、侧面烘托江水流速极快的句子是 。
    6.朝发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这使我们想到 。
    7.有一句话把三峡春冬季节山水草木的秀丽景色概括无遗,这句话是: 。
    8.《三峡》中描写春冬之景时,采用动静结合的写法,先写了“ ”的静景,然后写了“ ”的动景。
    9.烘托三峡秋景凄凉的语句是: 。
    10.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成功实现“蓄水315米”,高峡出平湖的壮观景象晨现在世人面前,郦道元描述的昔日“渔者歌曰”的“ ”的凄异景状一去不复返了。
    参考答案
    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4.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5.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6.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
    7.清荣峻茂。
    8.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9.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10.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二)《答谢中书书》
    1.《答谢中书书》中统领全文,充当本文引子的句子是: 。
    2.《答谢中书书》中运用仰观俯察两种视角,写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的对偶句是
    “ ”。(表现山水相映之美)
    3.《答谢中书书》中讲究色彩搭配,表现一年之美,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气象景象的对偶句是: 。
    4.《答谢中书书》中将听觉、视觉结合,由静入动,表现一日之美,传达了生命气息的对偶句是: 。
    5.《答谢中书书》中的议论句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是: 。
    6.《答谢中书书》中表现晨昏变化之美的句子是: 。
    7、《答谢中书书》中表现色彩配合之美的句子是: 。
    8、写山水相映之美的语句是: 。
    9、写景物色彩配合之美的语句是: 。
    10、本文写景,动静相衬,其中通过生命活动的描写,为景增添动感的语句是“ ”和“ ”。

    参考答案
    1.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2.“高峰入云,清流见底”。(表现山水相映之美)
    3.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4.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5.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6.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7.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8、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9、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10、“猿鸟乱鸣”和“沉鳞竞跃”。

    (三)《记承天寺夜游》
    1.《记承天寺夜游》中,作者写庭院中充满着月光,像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的句子是“ 。”
    2.《记承天寺夜游》中,表现苏轼因月色美好,而想到了与自己共同境遇的老朋友的句子是“ 。”
    3.《记承天寺夜游》中,文中最能表现作者自豪自慰又惆怅悲凉心境的句子是“ 。”
    4.《记承天寺夜游》中,表现兴奋和喜悦的句子是“ 。”
    5.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中正面描写月色的句子是“ 。”
    6.《记承天寺夜游》中,作者写月光如水、疏影横斜的两句是“ , 。”
    7.《记承天寺夜游》中,表现苏轼因月色美好,也因孤独寂寞而想到了同病相怜的张怀民的句子是“ , 。”
    8、文中描写月光美景的语句是: 。
    9、表达作者微妙复杂的感情语句是: 。
    10、作者游承天寺的原因: 。
    11、《记承天寺夜游》中的“ 。”一句,描绘了一个空明澄,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

    参考答案
    1.庭下如积水空明
    2.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4.欣然起行
    5.月色入户
    6.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7.念无与为乐者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8、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9、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主旨句)
    10、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
    1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四)《与朱元思书》
    1.概括赞叹富春江景总领全文的句子是: 。
    2.写江上放舟自由情态的句子是: 。
    3.写富春江水清澈的: 。文中从侧面表现江水清澈的句子是: 。
    4.《小石潭记》中“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跟《与朱元思书》一文中的
    有异曲同工之妙。
    5.文中“ ”一句是写水流势湍急,《三峡》一文中哪句话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 。
    6.写景往往采用“化静为动”的手法,使静景呈现出一种动态之美(赋予静止的山以奋发向上的无穷生命力的四句)本文中“ ”等句运用了化静为动的手法。
    7.从听觉写泉响、鸟鸣、蝉叫、猿啼两组对偶句: 。
    8.文中表达作者人生志向的句子是: 。
    9.《与朱元思书》中作者发表议论,流露出对鄙视名利,爱慕自然、归隐避世的情感诗句是: 。

    参考答案
    1.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3.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4.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5.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有时朝发白帝,暮至江陵,其间千二百里也,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6.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7.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8.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9.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

    (五)《唐诗五首》
    1、苏轼评价王维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在《使至塞上》中“ ”两句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笔力苍劲,意境雄浑。
    2.《野望》借用典故表达归隐愿望的句子是 。
    3、《渡荆门送别》描写江上静态美景的句子: 。
    4、《渡荆门送别》含蓄的表现诗人离开故乡后的思乡之情/对故乡无限留恋,依依不舍的句子: 。
    5、李白《渡荆门送别》中“ ”两句直扣诗题,交代此行的目的。
    6、李白《渡荆门送别》中“ ”两句用游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
    7、《黄鹤楼》描写登楼所见明丽之景的句子是 。

    参考答案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3、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4、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5、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6、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7、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六)《课外古诗诵读》
    《庭中有奇树》
    1、《庭中有奇树》中描写叶绿花盛的春日佳景的语句是: 。
    2、《庭中有奇树》中抒写女子执花在手无法相赠的愁苦的语句是: 。
    3、《庭中有奇树》中写出女主人公任花香盈袖,愁绪百结,但终无可奈何,心生感慨的句子是: 。
    4、《庭中有奇树》中卒章显志,点明诗旨,升华情感的句子是: 。

    《龟虽寿》
    1、人们常引用曹操《龟虽寿》中的诗句:“ 。”来比喻人虽老了却仍有雄心壮志。
    2、作者用比喻的方法,以神龟和腾蛇为喻,极言人的寿命有限,慨叹生命苦短的诗句是: 。
    3、运用比喻表明自然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句子是: 。
    4、《龟虽寿》一诗中,表现诗人虽近暮年,仍然老当益壮,雄心不减的诗句是: 。
    5、《龟虽寿》中千古传诵表现人虽然老了但是仍然有远大抱负和雄心壮志的句子是: 。
    6、寿命的长短虽然不能违背客观规律,但也不是完全听凭上天安排的句子是: 。
    7、作者认为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顺其自然,始终保持乐观的精神,就能延年益寿的诗句是: 。
    8、作者认为只要人的精神愉快,调养好身体,就能长寿的诗句: 。
    9、表现诗人虽然到了晚年,但胸中仍然激荡着驰骋千里的豪情的句子是: 。
    10、《龟虽寿》中表达作者有远大志向的人士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雄心不会止息的诗句是: 。

    《赠从弟》
    1、《赠从弟》中以山风的猛烈反衬松枝的刚劲的诗句是: !
    2、《赠从弟》中用冰霜的严酷衬托松柏品行的诗句是:, 。
    3、《赠从弟》中赞美松柏经严寒而不凋的品性,勉励从弟在恶劣环境中要正气凛然的诗句是: 。

    《梁甫行》
    1、《梁甫行》中直陈所见所感,如实记录百姓流离失所的困境的诗句是: 。
    2、《梁甫行》中通过狐狸、兔子的侧面描写,反衬出边海人们生活环境的荒蛮以及边海人们的恐惧与凄楚是: 。
    3、《梁甫行》中咏叹家园荒芜,狐兔出没,进一步抒发诗人对贫苦人民的同情和感慨的诗句是: 。
    4、《梁甫行》中感慨百姓有家不能居,只能逃到荒山野岭与野兽为伍的诗句是: 。
    参考答案
    《庭中有奇树》
    1、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2、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3、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4、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龟虽寿》
    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2、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3、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4、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5、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6、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7、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8、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9、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10、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赠从弟》
    1、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2、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3、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梁甫行》
    1、 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
    2、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3、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4、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二、文言文真题演练
    第一课《三峡》
    (一)《三峡》与《入蜀记》比较阅读。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乙】二十六日,发大溪口,入瞿塘峡。两壁对耸,上入霄汉,其平如削成。仰视天如匹练然。水已落,峡中平如油盎①。过圣姥泉,盖石上一罅②。人大呼于旁则泉出,屡呼则屡出。晚至瞿塘关,唐故夔州,与白帝城相连。关西门正对滟滪堆③。堆,碎石积成,出水数十丈。土人云:“方夏秋水涨时,水又高于堆数十丈。”(节选自陆游《入蜀记》)
    [注]①油盎:油瓶。②罅:裂缝。③滟滪堆:在瞿塘峡口,是江心突出的巨石。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沿溯阻绝     沿: 。
    (2)不以疾也 疾: 。
    (3)发大溪口 发: 。
    (4)仰视天如匹练然 如……然: 。
    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人大呼于旁则泉出,屡呼则屡出。

    3. 【乙】文段写出了江水相对于滟滪堆在不同季节水位的高低变化:作者到瞿塘关时,
    ;等到夏秋水涨时, 。
    4.【甲】【乙】两个文段都描写了三峡的山,【甲】文“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与【乙】文画波浪线句子分别突出了山怎样的特点?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1)顺流而下 (2)迅速,快 (3)出发 (4)好像……的样子
    2.(1)如果不是在正午,就看不到太阳;不是在半夜,就看不到月亮。
    (2)有人在圣姥泉旁大声喊叫,就会有泉水流出,(人们)多次喊叫(泉水)就会多次流出。
    3.江水低于滟滪堆(数十丈) 江水高于滟滪堆(数十丈)
    4.甲文句子突出了山绵延的特点,从文中所描写的两岸群山连绵数百里,没有缺口可以看出。乙文画波浪线句子突出了山高峻的特点,从文中所描写的两岸悬崖峭壁耸入云霄可以看出。(特点、分析,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乙】二十六号,(我)从大溪口出发,进入瞿塘峡。(江水)两旁石壁对立高耸,向上直入云端,表面平坦得又像是用利刃切过。抬头望天,(原本宽广的苍穹在山崖的夹缝里)好像一匹白练的样子。水位已经落下去了,峡谷平滑犹如油瓶。经过圣姥泉,(发现)大石上有一个裂缝。有人在圣姥泉旁大声喊叫,就会有泉水流出,(人们)多次喊叫(泉水)就会多次流出。傍晚到了瞿塘关,唐朝时也叫夔州,与白帝城是相连的。关口的西门正对着滟滪堆。堆,由碎石累积而成,高出水面几十丈。当地人说:“到夏秋季水面暴涨之时,水位又会高于滟滪堆几十丈。”

    (二)《三峡》与《巫山曲》比较阅读。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巫山曲 孟郊①
    巴江上峡重复重,阳台碧峭十二峰。
    荆王猎时逢暮雨,夜卧高丘梦神女②。
    轻红流烟湿艳姿,行云飞去明星稀。
    目极魂断望不见,猿啼三声泪滴衣。
    [注]①孟郊:唐代著名诗人,年轻时屡试不第,四十六岁时才中进士,后又仕途坎坷,一生潦倒。②神女:指巫山神女,“旦为朝云,暮为行雨”。相传战国时楚怀王游高唐,梦与神女相遇,醒后惆怅不已。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略无阙处     阙: 。  
    (2)沿溯阻绝 沿: 。  
    (3)林寒涧肃 肃: 。  
    (4)属引凄异 引: 。 
    (5)轻红流烟湿艳姿 湿: 。 
    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3.《三峡》《巫山曲》描写的三峡的山都具有 、 的特点。
    4.《三峡》和《巫山曲》都写到猿啼,各有什么作用?请简要概括。


    【参考答案】
    1.(1)同“缺”,空隙、缺口  (2)顺流而下  (3)肃杀,凄寒  (4)延长  (5)打湿 
    2.(1)这中间相距一千二百多里,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没有这么快。
    (2)水清树荣,山高草盛,(有)很多趣味。
    3.连绵不断(或:多) 、 峭拔(或:陡峭) 
    4.《三峡》写猿啼渲染了凄凉的氛围;《巫山曲》写猿啼烘托了作者凄凉惆怅的心情。
    【参考译文】巴东长江三峡中,重峦叠嶂,阳台山旁是碧绿峭拔的十二峰。(昔日)楚王狩猎时正逢巫山暮雨,夜卧高山之上梦见了巫山神女。巴山淡红色飘动的云气打湿神女美艳的容姿,月明星稀,神女化作行云在峡中飞逝。极目远望,再也不见神女的芳影,峡谷中的猿猴悲鸣了几声,泪水滴落在衣服上。
    第二课《答谢中书书》
    (一)《答谢中书书》与《滇游日记》比较阅读。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又五里,则北山忽断如中剖者,下陷如深坑,底有细流,沿石底自北而泻于南峡。路乃转北而下,历悬石,披仄崿①获窄的山崖,下抵石底,践②流稍南,复攀石隙,上跻③东崖。由石底北望,断崖中剖,对夹如一线,并起各千仞,丛翠披云,飞流溅沫,真幽险之极观,逼仄之异境也。 (选自《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三》)
    [注]①仄崿:倾斜的山崖。②践:踩,踏。③跻:登攀。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晓雾将歇 歇: 。
    (2)夕日欲颓 颓: 。
    (3)复攀石隙 复: 。
    (4)丛翠披云 披: 。
    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2)又五里,则北山忽断如中剖者,下陷如深坑。

    3.【甲】【乙】两文都描写了山川之美,但其所描绘的景物特点各不相同,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1)消散 (2)坠落 (3)又 (4)披着
    2.(1)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
    (2)又(过了)五里路,北山忽然像被从中切断,如同深坑一样地往下陷落。
    3.【甲】文从高山、清流、翠竹、猿鸟等方面描绘出一幅绮丽秀美的自然画卷;【乙】文中用“断崖中剖”“飞流溅沫”等展现出所绘景物幽险逼仄的特点。(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乙】又(过了)五里路,北山忽然像被从中切断,如同深坑一样地往下陷落,山底有细流,顺着石底从北泻入南峡。道路于是转朝北下,经过悬空的岩石,穿越倾斜狭窄的山崖,下到石底,踩着细流稍稍往南,又顺着石缝攀援,向上登攀东边的山崖。从石底向北眺望,断崖从中剖开,对峙之间如同一线天,(两边)各耸起千仞高,丛林翠竹、云披雾绕,(瀑布)飞流、水花四溅,真是非常幽深险要的景观,异常罕见的狭窄之境。

    (二)《答谢中书书》与《极乐寺纪游》比较阅读。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选自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极乐寺去桥可三里,路径亦佳。马行绿荫中,若张盖①。殿前剔牙松②数株,松身鲜翠嫩黄,斑剥若大鱼鳞,大可七八围许。暇日曾与黄思立③诸公游此。予弟中郎④云:“此地小似钱塘苏堤。”思立亦以为然。予因叹西湖胜景,入梦已久,何日挂进贤冠⑤,作六桥⑥下客子,了此山水一段情障⑦乎? (节选自袁宗道《极乐寺纪游》)
    [注]①张盖:张开的车盖。②剔牙松:一种针叶松。③黄思立:人名。④中郎:袁宗道的二弟袁宏道。⑤挂进贤冠:文中指弃官退隐。⑥六桥:在杭州西湖苏堤上。⑦情障:情感郁结在心头而不能消,这里指“心愿”。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五色交辉  辉: 。 
    (2)晓雾将歇 歇: 。 
    (3)沉鳞竞跃 鳞: 。  
    (4)暇日曾与黄思立诸公游此 暇: 。 
    (5)思立亦以为然 然: 。 
    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2)极乐寺去桥可三里,路径亦佳。

    3.【甲】文对山中美景进行评价赞美的句子是“ ”;【乙】文对极乐寺进行评价赞美的句子是“ ”。
    4.【甲】【乙】两文画线句共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1.(1)辉映  (2)消散  (3)鱼  (4)空闲,闲暇  (5)这样 
    2.(1)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不再有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的人了。
    (2)极乐寺距离桥大约三里路,路上的风景也很好。
    3.实是欲界之仙都 此地小似钱塘苏堤
    4.都表达了作者热爱山水(大自然)、淡泊名利(对官场的鄙弃)的思想感情。
    【参考译文】【乙】极乐寺距离桥大约三里路,路上的风景也很好。马在绿荫下前行,(绿荫)就像张开的车盖。佛殿前有几株剔牙松,树身碧绿嫩黄,斑驳错杂就像大鱼的鱼鳞,大约有七八个人合抱那么粗。空闲时我曾经和黄思立等人一起来这里游玩。我的弟弟中郎说:“这个地方有点像杭州的苏堤。”黄思立也认为是这样。我于是感慨西湖美景,我梦到很多次了,什么时候能弃官退隐,做西湖上的一个游客,了却这一桩山水心愿呢?
    第三课《与朱元思书》
    (一)《与朱元思书》《宜都记》比较阅读
    【甲】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与朱元思书》)
    【乙】宜都记曰:"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纡曲,而两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绝壁或十许丈,其石采色形容,多所像类。林木高茂,略尽冬春。②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所谓三峡,此其一也。(《宜都记》节选)
    【注释】①形容:形体和状态。②多所像类:有很多类似某种什么东西的形状。③冬春:冬春之交。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互相轩邈(高) B.鸢飞庚天者(代词,……的人)
    C.而两岸高山重嶂(连词,不译) D.其石采色形容(通"彩",颜色)
    2.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首段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统领全文,二、三两段分承"异水"和"奇山"两方面描摹,脉络分明。
    B.【乙】文中作者描写了长江三峡中长达百多里的西陵峡的壮观最象。
    C.【甲】【乙】两文内容上均写景,但两文的文体却不相同:一文为 "书",一文为"记"。
    D.【甲】【乙】两文都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通过分别描摹富春江、长江两岸的峡谷套观,寄托了作者厌倦官场政务,纵情山水的高雅志趣。
    3.把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②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

    4.【甲】【乙】两文都属于写景美文,既有正面描写又有侧面烘托,请从【乙】文中找出侧面烘托的句子加以赏析。(2分)
    答: 。

    (二)《与朱元思书》《与顾章书》 比较阅读
    [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五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节选自《与朱元思书》)
    [乙]仆去月谢病⑴,还觅薜萝⑵。梅溪⑶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⑷,孤峰限日⑸,幽岫⑹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⑺,水向猿啼,英英⑻相杂,绵绵⑼成韵。既素重⑽幽居,遂葺宇⑾其上,幸富菊花,遍饶竹实⑿。山谷所资,于斯⒀已办⒁,仁智所乐⒂,岂徒语哉? (《与顾章书》 吴均)
    【注】⑴谢病:因病而自请退职。 ⑵还觅薜萝:意思是正准备隐居。薜,萝,都是植物名。屈原《楚辞》:"若有人兮山之阿,披薜荔兮带女萝。"后以此代指隐士的服饰。⑶梅溪:山名,在今浙江安吉境内。 ⑷森壁争霞:阴森陡峭的峭壁与天上的云霞争高。 ⑸限日:遮挡住阳光。 ⑹幽岫:幽深的山穴。⑺ 唳:鸣叫。⑻英英:形容声音和谐动听。 ⑼绵绵:形容声调悠长。⑽重:这里是向往的意思。 ⑾葺宇:建屋舍。葺,修建。 ⑿幸富菊花,偏饶竹实:幸好菊花、竹实很多。富,充裕。偏,特别。饶,丰富,竹实,又名竹米,状如小麦。菊花、竹实,都是隐士所食之物。⒀于斯:在这儿,指石门山。⒁办,具备。 ⒂仁智之乐:意思是,佳山秀水为仁人智士所喜爱。《论语·雍也》:"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5.解释下面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4分)
    (1)猛浪若奔 ( ) (2)猿则百叫无绝( )
    (3)窥谷忘反( ) (4)岂徒语哉( )
    6.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2) 山谷所资,于斯已办。

    7.两文都运用了化静为动的手法,文中都有把原本静止的重山叠岭之状写活的句子。
    甲文是 (甲文该句同时也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突出了山的什么特点?);
    乙文是 。(4分)
    8.甲文中有一句与柳宗元《小石潭记》里"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的意思相近,请写出来,并说说这些句子在写法上有什么妙处。(4分)


    9.乙文中体现了"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一旨趣的句子是 。(2分)

    10.两文中都描写了山中的各种声音,有什么表达作用?(2分)


    11、这两篇山水小品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趣?(2分)

    (一)答案解析:
    1.A【解析】本题A中的"邈"在这里是"向远处伸展"的意思。故选A。
    2.D【解析】本题考查文章内容及写法相关知识,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结合相关的语句,辨析正误。【乙】文只是单纯的写景游记类散文,并没有托物言志,故D表述不正确。
    3.①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奔腾的骏马。②猿猴鸣叫的声音非常清厉凄婉,在山谷间回响着,清越不绝。
    【答案】侧面烘托的句子:用"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来烘托山之高;用"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三峡秋景的清寒幽静。
    《宜都记》翻译:江水又向东流去,经过西陵峡。《宜都记》里说:"从黄牛滩向东进入西陵峡,到西陵峡的出口一百里左右,山水曲曲折折,两岸山脉高峻、重重叠叠,不是日中,看不见太阳;不是半夜,看不见月亮。绝壁有的有千丈左右,那石头是彩色的,形状大多像一些东西。树木高大茂密,到了春冬之交稍显凋零,猿啼的声音特别凄清,在山谷中回响,清脆的声音传送不绝。"所说的三峡,这就是其中之一。

    (二)参考答案:
    5.(4分)(1)飞奔的马 (2)停 (3)返回(答"返"、通"返"、同"返"均可)。 ⑷空(各占1分)
    6.(4分)(1)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极力攀高的人就平息了自己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那些忙于世俗事务的人就会流连忘返。 (2) 山谷中隐居生活的必需品,在这里都已具备。
    7.甲文句子是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甲文该句同时也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化静为动,突出了山的峻峭。乙文句子是森壁争霞,孤峰限日。
    8.句子是游鱼细石,直视无碍。这些句子都是从侧面 写出了水的清澈,同时也写出了鱼的可爱,让人流连忘返。
    9. 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
    10.一方面衬托山谷的幽静,一方面奏响一支生机盎然的大自然交响曲,令人无限神往。
    11.抒发了作者爱慕美好的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与顾章书》译文:我上个月因病辞官,回到家乡寻找隐居的地方。在梅溪山的西面,有座石门山,那阴森陡峭的崖壁,争着沐浴朝夕的霞光,拔地而起的孤峰,遮挡住了天上的日光,山洞幽暗,衔着朵朵白云,溪水深深,呈现出翠绿的颜色。蝉儿吟唱,白鹤啼叫,水声淙淙,猿猴哀鸣,这些声音在一起,是那么的和谐、动听,奏成了连续不断的天籁音韵。我既然一向向往隐居,于是就在山上盖了间房屋。有幸有各式各样的的菊花,遍地长满的竹实,都是山里隐居生活所需要的东西,在这里都已齐备。《论语》上所说的"智者乐水,仁者乐山",难道是一句空话!

    第四课《记承天寺夜游》
    (一)《记承天寺夜游》与《超然台记》比较阅读。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予自钱塘移守胶西,释舟楫之安而服车马之劳,去雕墙之美而庇采椽之居,背湖山之观而行桑麻之野。始至之日,岁比不登①,盗贼满野,狱讼充斥,而斋厨索然,日食杞菊。人固疑予之不乐也,处之期年而貌加丰,发之白者,日以反黑。予既乐其风俗之淳,而其吏民亦安予之拙也。于是治其园囿,洁其庭宇,伐安邱、高密之木,以修补破败,为苟完②之计。
    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焉。台高而安,深而明,夏凉而冬温。雨雪之朝,风月之夕,予未尝不在,客未尝不从。撷园蔬,取池鱼,酿秫③酒,瀹④脱粟而食之,曰:“乐哉!游乎!”
    方是时,予弟子由适在济南闻而赋之,且名其台曰“超然”,以见予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 (选自苏轼《超然台记》)
    [注]①比:连续,连。登:庄稼成熟。②苟完:大致完备。③秫(shú):黏黄米,可酿酒。泛指有黏性的谷物。④瀹(yuè):煮。
    1.请用“/”标出下面语句的朗读停顿。(标注两处)
    予 弟 子 由 适 在 济 南 闻 而 赋 之
    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
    (1)念无与为乐者   念: 。
    (2)相与步于中庭 相与: 。
    (3)狱讼充斥 狱: 。
    (4)撷园蔬 撷: 。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

    4.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甲】文中哪些内容可以印证【乙】文中“乐哉!游乎!”这句话?


    5.请谈谈对【甲】文中“闲人”和【乙】文中“超然”的理解。



    【参考答案】
    1.予弟子由/适在济南/闻而赋之
    2.(1)考虑,想到 (2)共同,一起 (3)诉讼事件(案件) (4)采摘(摘取)
    3.(1)庭院中的月光如积水般澄澈,仿佛有藻、荇交错其中,大概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吧。
    (2)在园子的北面,靠着城墙筑起的高台已经很旧了,稍加整修,让它焕然一新。
    4.①苏轼受到贬谪,在承天寺与友人一起漫步闲庭,愁绪得到排遣,感受到快乐。
    ②在苏轼的眼中,欣赏月色(竹柏影)的美好,是快乐的。
    5.闲人:贬谪之人,无职无权,清闲无比;夜游赏月,悠游自如,富有闲情雅趣;含有自嘲自慰之意。
    超然:一方面指弟弟为他游玩之地取名为“超然台”;另一方面指苏轼被调任之后,还能修整花园,打扫庭院,与朋友一起过着快乐的生活,是因为他有着乐观豁达、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乙】我从杭州调移到密州(任知州),放弃了乘船的舒适快乐,而承受坐车骑马的劳累,放弃墙壁雕绘得华美漂亮的住宅,而栖身在粗木造的屋舍里,远离杭州湖光山色的景象,行走在桑麻丛生的荒野。刚到之时,连年收成不好,盗贼到处都有,案件也多不胜数,而厨房里空荡无物,每天(都)吃枸杞野菊(充饥)。人们自然都怀疑我会不快乐,(可我)在这里住了满一年后,面腴体丰,头发白的地方,也一天天变黑了。我既喜欢这里风俗的淳朴,这里的官吏百姓也习惯了我的愚拙无能。于是在这里修整花园菜圃,打扫干净庭院屋宇,砍伐安邱、高密的树木,用来修补破败(的房屋),做大致完备的打算。
    在园子的北面,靠着城墙筑起的高台已经很旧了,稍加整修,让它焕然一新。(我)不时(和大家)一起登台观览,(在那儿)尽情抒情言志。(这)楼台高大又安稳,幽深又明亮,夏凉冬暖。雨落雪飞的早上,风清月明的晚上,我没有不在(那里的),朋友们也没有不(在那里)跟从着(我的)。(我们)采摘园子里的蔬菜,钓取池塘里的游鱼,酿造米酒,煮食糙米粗饭来吃,(大家一边吃一边)赞叹:“(在这里)游玩,(多么)快活啊!”
    在这个时候,我的弟弟子由恰好在济南做官,听说了(这件事),写了一篇赋,并且给这个台子命名“超然”,以说明我之所以到哪儿都快乐,大概是因为(我的心)能超乎事物之外啊!

    (二)《记承天寺夜游》与《吴船录》比较阅读。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岷江自西南斜抱郡城东下。天无纤云,月色奇甚。江面如练,空水吞吐。平生所遇中秋佳月,似此夕亦有数。向在桂林时,默数九年之间,九处见中秋,其间相去或万里,不胜漂泊之叹,尝作一赋以自广。及徙成都,两秋皆略见月。今年又忽至此。通计十三年间,十一处见中秋,亦可以谓之游子。然余以病丐骸骨①,傥②恩旨垂允,自此归田园,带月荷锄,得遂此生矣。 (选自范成大《吴船录》)
    [注]①丐骸骨:官员乞求年老退休的代词。②傥:同“倘”,如果。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月色入户 户: 。
    (2)欣然起行 欣然: 。
    (3)向在桂林时 向: 。
    (4)通计十三年间 通: 。
    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平生所遇中秋佳月,似此夕亦有数。

    3.【甲】【乙】两文都写了赏月的情景,试分析两位作者所流露的情感有何不同。



    【参考答案】
    1.(1)门 (2)高兴的样子 (3)先前 (4)全,总
    2.(1)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
    (2)(我)生平见到的中秋佳月,像今天夜里的可以数得出来(不多)。
    3.【甲】文抒发的情感复杂而微妙,有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自我排遣的豁达等。【乙】文倾诉了作者的常年漂泊之苦和思念家乡的情感,流露出归隐田园的强烈愿望。(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乙】岷江从西南绕过州城的一角向东流。天上没有一丝云彩,月色异常明朗。江面犹如(舒展的)白练,天光水色相互辉映。(我)生平见到的中秋佳月,像今天夜里的可以数得出来(不多)。先前在桂林的时候,暗中计算九年的时间内,在九个地方过中秋节,彼此间距离或许有万里之远,不免有漂流不定的感慨,曾写过一首赋用来自我宽慰。等到调到成都,两个中秋都(只能)略微见到月色。今年又忽然来到这里。总计十三年中间,(在)十一个地方过中秋节,也可以说是背井离乡飘零异地的人了。然而我因病请求退休,如果获得皇帝的恩准,从此以后归耕田园,在月亮出来后扛着锄头(回家),此生也就心满意足了。

    三、古诗赏析真题演练
    第一课 《黄鹤楼》
    1.诗歌颔联、颈联用精当的词语写出了景物的特点:用“悠悠”(形容白云的飘荡无定,用“ ① ”形容汉阳树的清晰可数,用“萋萋”形容 ② 。(2分)(2022北京中考)
    2.《藤野先生》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从东京出发,不久便到一处驿站,写道:日暮里。不知怎地,我到现在还记得这名目。”有人推测鲁迅“还记得这名目”与本诗尾联抒发的情感有关,你认为这种推测合理吗?请说明你的理由。(3分)
    答: 。

    3“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022广州黄浦区中考)


    4“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答案:
    1.:①历历 ②芳草的茂盛
    2.答案示例:合理。“日暮”时分万物思归,而诗人漂泊在外,产生了无限乡思。求学途中的鲁迅见到供人住宿的驿站名为“日暮里”,很可能联想到“日暮乡关何处是”,生发了对家国的思念,所以“记得这名目”。(共3分。尾联的情感,1分;鲁迅的心情,1分;二者关系,1分。有其他答法,视其合理程度给分)
    3、汉阳平野中那棵棵葱翠树木,分明(清晰)可辨;鹦鹉洲上的芳草一片繁茂(茂盛),描绘了一派生机勃勃(春意盈然、欣欣向荣、色彩明丽)的美景。
    4、暮色沉沉,烟波浩渺,不知家乡在何处,让人愁绪渐生。尾联由景生情,将烟波与愁绪交融在一起,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浓厚的思念之情。

    第二课 《使至塞上》
    1.本诗写诗人出使途中的所见所感。诗中用动词“问”“过”“出”“人”“ ① ”,写出诗人出使的行踪。言事中又有写景,颔联借“征蓬”和“归雁”传达出诗人 ② 的内心感受,颈联以传神的笔墨描绘塞外风光,个人的情绪在 ③ 的景象中已然消散,情感也随之升华。(3 分)(2022年北京大兴中考题)
    2.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与画线诗句都勾勒出了大漠图景,请简要说明两位诗人分别借大漠之景表达了怎样的情感。(2 分)
    答: 。

    3.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直'“圆”的妙处。(4分)(2020年贵州省遵义市中考题)


    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点题,交代地点和事由,表现了关塞迢迢,山高路远,烘托了孤寂心境。
      B.颔联“征蓬”“归雁”的意象,或是实写所见景物,更是即景生情,以景物自比。
      C.整首诗采用“起承转合”的结构,布局精巧;领联采用对仗的手法,韵律和谐。
      D.“候骑”是等候在此的土兵,表现了边塞将士对诗人的欢迎,让人倍感温暖。

    答案:
    1:①逢 ②孤独飘零 ③苍茫壮阔
    (共3分,共3空,每空1分,后两空意思对即可)
    2:“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写出浩瀚沙漠冰雪遍地的瑰奇雪景,表达出诗人离别的愁思和对友人长途跋涉的担忧;“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写出了沙漠一马平川、无边无际的壮丽之景,表达出诗人慷慨悲壮的情感和豁达的情怀。
    (共2分,写出两句诗歌的大漠图景1分,分析两句诗的情感1分)
    3.‘直’字写出了孤烟直冲云霄的劲拔,‘圆’ 字写出了落日在地平线的衬托下又大又圆的视觉感受,直的是烟,圆的是落日,和地平线一起构成了一-幅完美的几何图案;一‘直’一‘圆’描绘出在苍茫大漠背景下,塞外壮丽独特的景象。
    4.D

    第三课 《钱塘湖春行》
    1.这是一首描写西湖胜景的诗歌。诗歌首联点题,描摹了春水 ① 的景象;中间两联细致描写莺、燕、花、草四种景物,展现了西湖的明媚春光;尾联直抒胸臆,抒发了 ② 之情。(2分)(2022北京市朝阳区中考二模)
    2.同学们在复习春天主题的诗歌时发现,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的“草色遥看近却无”,与本诗“浅草才能没马蹄”都传神地写出了早春小草的特点。你觉得是这样的吗?请说明你的理由。(3分)
    答: 。

    3. 王维笔下的“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燃”与本诗的颈联都写到了花草,请问这两个景象中所描写的花草有什么不同?(2分)


    4. 对钱塘湖早春的喜爱之情,诗人是如何来表达的?(2分)



    答案:
    1.①答案示例:初涨②答案示例:对西湖春日美景的热爱(共2分。每空1分)
    2.答案示例:是的。韩愈笔下的春草刚刚萌芽,远看有极淡的青青之色,近看却看不出了。白居易描绘了春草才生,尚未长高的样态,体现其欣欣向荣的趋势。(共3分。判断,1分;韩诗,1分;白诗,1分
    3. 王维笔下的花草碧绿鲜艳,表现了盛春的景象;白居易笔下的花草零星矮小,表现了早春的景象。
    4. 诗人运用融情于景和直抒胸臆的方法表达了对钱塘湖早春的喜爱之情。
    相关课件

    7 写作【考题专练】(原卷版)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考点串讲 统编版: 这是一份7 写作【考题专练】(原卷版)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考点串讲 统编版,共3页。

    7 写作【考题专练】(解析版)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考点串讲 统编版: 这是一份7 写作【考题专练】(解析版)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考点串讲 统编版,共10页。

    6 回忆类散文阅读【考题专练】(解析版)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考点串讲 统编版: 这是一份6 回忆类散文阅读【考题专练】(解析版)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考点串讲 统编版,共17页。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3 古诗文【考题专练】(解析版)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考点串讲 统编版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