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展开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生物期中模拟试题
一、单选题
1.以下谚语或俗语与所蕴含的生物学知识不相符的是( )
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生物具有遗传的特点
B.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生物间存在竞争关系
C.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生物影响着生活环境
D.秋风催叶落,雷雨肥庄稼——环境能影响生物
2.2021年中国诗词大会第六季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件,涵养心灵。下列古诗中描写生物生长发育的是( )
A.枯藤老树昏鸭,小桥流水人家
B.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C.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D.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3.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现象能体现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B.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C.海阔任鱼跃,天高任鸟飞 D.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4.小麦是小麦系植物的统称,是一种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的禾本科植物,小麦的颖果是人类的主食之一。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影响小麦生长的非生物因素是( )
A.阳光 B.温度 C.害虫 D.水分
5.如果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字母是“F”,那么在载玻片上的字母是( )
A.F B. C. D.
6.在使用显微镜进行对光时,正确的步骤顺序是( )
①转动遮光器,使较大光圈对准通光孔;②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③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④转动反光镜调出一个白亮的视野
A.①③②④ B.②①③④ C.③④②① D.③②①④
7.为了探究环境因素对蚯蚓生活的影响,生物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多组对照实验,下列对照实验变量设计不正确的是( )
A.有空气和无空气 B.温度与湿度
C.20℃和40℃ D.有光和无光
8.在研究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所用鼠妇数量是( )
A.一只 B.两只 C.三只 D.十只左右
9.生命世界的许多奥秘是通过长期不懈的科学探究揭开的。下列关于科学探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科学探究中要善于与人合作交流
B.科学探究最基本的方法是观察和实验
C.在科学探究实验中,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
D.在科学探究的结果与原有知识发生矛盾时,要修改实验数据
10.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时,滴加清水的目的是( )
A.利于染色 B.利于盖盖玻片
C.杀灭细菌 D.维持细胞形状
11.人头部皮肤脱落下来的“头皮屑”,以及皮肤被划伤时流出的血液分别属于( )
①上皮组织 ②结缔组织 ③神经组织 ④肌肉组织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①、③
12.下列关于实验“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载玻片中央滴加清水 B.碘液染色有利于观察
C.先用低倍镜进行观察 D.不能观察到细胞壁
13.一粒种子能长成一棵参天大树的奥秘是( )
A.细胞生长使细胞的体积增大 B.细胞分裂使细胞的数量增多
C.细胞体积增大与细胞数量增多 D.种子中的细胞吸水膨胀所致
14.一个受精卵连续分裂4次形成的细胞数目是( )
A.32 B.5 C.8 D.16
15.“藕断丝连”现象中的每一根丝通常都含有3~8根导管,这些“丝”属于( )
A.输导组织 B.保护组织 C.机械组织 D.营养组织
16.制作草履虫装片时,放少许棉花纤维是为了( )
A.将盖玻片垫高,使草履虫不易死亡 B.限制草履虫的运动,便于细致观察
C.固定培养液,防止其从载玻片流出 D.增加装片美感,增强学生观察兴致
17.下列常用实验材料中,与其他不属于同一个结构层次的是( )
A.西红柿果肉 B.洋葱内表皮 C.菠菜叶上表皮 D.小麦粒
18.“椰子鸡”是一道美味的菜肴。与椰子树相比,鸡特有的结构层次是( )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19.下列对人体的结构层次(各图放大倍数不同)从微观到宏观按序正确的是( )
A.④→②→①→③→⑤ B.①→②→③→④→⑤
C.⑤→①→③→④→② D.④→①→②→③→⑤
20.2021年“禾下乘凉梦”真的实现了一15亩“巨型稻”在重庆市的长虹村试种成功,预计亩产可达1600斤以上。网友纷纷缅怀“杂交水稻之父”,他是( )
A.达尔文 B.施一公 C.袁隆平 D.巴斯德
二、非选择题
21.显微镜让我们走进了微观世界。图1是显微镜结构图,图2与显微镜的操作有关。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1显微镜结构中,转动[ ]________能小幅度升降镜筒,使物像更清晰。
(2)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在对光操作步骤中,要转动转换器,使_________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对光完成的标志是看到一个圆形的光屏,叫作_________。
(3)观察时,发现图2中的物像较暗,可以选用大光圈和___________。
22.为探究植被环境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某学习小组测量了一天内不同时间、不同植被环境中的空气湿度,平均数据如下表(早、中午和晚上的数据分别在6:00、12:00、18:00测量的值)。请回答下列问题。
时间 | 裸地 | 草坪 | 灌木丛 |
早晨 | 57.5 | 72.5 | 90.6 |
中午 | 40.0 | 61.1 | 73.1 |
晚上 | 46.1 | 67.4 | 85.3 |
(1)测量不同植被环境的空气湿度时,对每个地点、每个时间都要测量3次,然后计算这3次数据的平均值,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整个测量过程中,______(填“裸地”、“草坪”或“灌木丛”)组的数据起对照作用。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空气湿度最大的植被环境是______(填“裸地”、“草坪”或“灌木从”),空气湿度最大的时间是______(填“早晨”、“中午”或“晚上”)。
(4)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植被类型影响着空气湿度。这体现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
答案:BCBCD BBDDD AACCA BDDAC
21:.(1)⑥ 细转焦螺旋
(2)低 视野
(3)凹面镜
22:(1)减少实验误差,确保实验严密准确
(2)裸地
(3)灌木丛 早晨
(4)生物影响环境
36,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这是一份36,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共4页。
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