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3-2024学年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育才学校七年级(上)月考生物试卷(10月份)(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3-2024学年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育才学校七年级(上)月考生物试卷(10月份)(含解析)01
    2023-2024学年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育才学校七年级(上)月考生物试卷(10月份)(含解析)02
    2023-2024学年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育才学校七年级(上)月考生物试卷(10月份)(含解析)03
    还剩1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2024学年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育才学校七年级(上)月考生物试卷(10月份)(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育才学校七年级(上)月考生物试卷(10月份)(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育才学校七年级(上)月考生物试卷(10月份)

    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60.0分)

    1.你知道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吗?请你选出下列一组都属于生物的是(  )
    ①珊瑚②珊瑚虫③钟乳石④克隆羊⑤机器人⑥衣藻⑦珍珠⑧新冠病毒

    A. ①②③④ B. ⑤⑥⑦⑧ C. ②④⑥⑧ D. ①③⑤⑦

    2.下面是某同学在使用显微镜时遇到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办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镜头污染——用干净的擦镜纸擦拭
    B. 对光成功的标志——目镜内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
    C. 放大物像——目镜和物镜
    D. 物像偏右下方——向左上方移动玻片标本

    3.如果要探究水分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下列的四个实验装置中,选择以下哪组最为恰当(  )

    A.  B.
    C.  D.

    4.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中,把同样多的鼠妇同时放在较暗和较亮的环境中。下列哪种曲线能表示较暗环境中鼠妇的数量变化?(  )

    A.  B.  C.  D.

    5.如图为小哲同学制作的生态瓶,它是不是生态系统呢?下列从生态系统组成角度的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

    A. 生态瓶中生物种类少,不是生态系统
    B. 生态瓶中生物数量少,不是生态系统
    C. 生态瓶中包含植物、动物和微生物,是生态系统
    D. 生态瓶中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是生态系统
     

    6.在雅鲁藏布大峡谷,植物的分布随海拔高度的变化情况是:下层为热带雨林,中层为常绿阔叶林,上层为针叶林,顶层为高山草甸。决定该地区植物分布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

    A. 温度 B. 水分 C. 阳光 D. 海拔高度

    7.有些动植物体表的颜色可改变为与周围环境相似,这种颜色叫保护色。如鲫鱼的体色背灰腹白,冬天雷鸟白色的羽毛。这两个例子体现了生物与环境的哪种关系(  )

    A. 环境影响生物 B. 环境改变生物 C. 生物适应环境 D. 生物影响环境

    8.某同学探究“不同营养液对草履虫的培养效果”,实验设计如下。下列对该实验给出的改进建议不合理的是(  )

    组别

    营养液的种类

    营养液数量

    营养液温度

    草履虫数量

    甲组

    稻草浸出液

    500 毫升

    25

    2

    乙组

    牛奶营养液

    300 毫升

    10

    2

     

    A. 营养液温度统一为25 B. 草履虫数量改为20
    C. 统一用稻草浸出液 D. 营养液数量统一为500毫升

    9.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示意图,该生态系统所含食物链的正确表示方式是(  )

     

    A.  B.
    C. 细菌和真菌 D. 细菌和真菌

    10.某同学在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视野中出现一处颜色较深的部分,为了进一步看清该部分,该同学进行了一系列操作,图中①~④为显微镜的结构图,⑤和⑥为该同学观察的两个视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旋转结构③时,眼睛应从侧面看着物镜
    B. 视野⑤的亮度比视野⑥的亮度大,⑤视野范围小
    C. 从视野⑤到视野⑥,依次调节的结构是①④②③
    D. 从视野⑤到视野⑥,该同学向右下角移动装片

    11.我国是农业古国,诗经中提到“或耘或耕,黍稷薿薿”,为农作物除草、施肥;“去其螟螣,及其蟊贼”,为农作物去除害虫:“荼蓼朽止”,将杂草腐烂在田里作为肥料,相关解释错误的是(  )

    A. 秸秆还田是利用微生物将秸秆中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无机物
    B. 杂草与农作物是竞争关系,体现了生物影响环境
    C. 除虫、除草可以使能量持续高效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D. 农田生态系统中,人的作用很关键

    12.青岛是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海湾的浅海处长绿藻,稍深处长褐藻,更深处长红藻。影响藻类分布的环境因素是(  )

    A. 阳光 B. 温度 C. 空气 D. 水分

    13.如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何图形,要将图甲转换成图乙,载玻片的移动方向和视野内的明暗变化是(  )

    A. 右上方    变亮
    B. 右上方   变暗
    C. 左下方   变亮
    D. 左下方   变暗

    14.到了寒冷的冬天,杨树的叶子纷纷落下,而松树依然郁郁葱葱的,叶子不落这说明(  )

    A. 杨树不适应寒冷的环境 B. 松树不适应寒冷的环境
    C. 它们都适应寒冷的环境 D. 它们都不适应寒冷的环境

    15.小刚同学使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要使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应选择的镜头组合为(  )

     

    A. ①和③ B. ②和③ C. ①和④ D. ②和④

    16.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构成食物链的4种生物在一段时间内的相对数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丙个体内的DDT含量最高
    B. 该食物链可表示为丁
    C. 该生态系统中的有机物最终来源于丙
    D. 该生态系统中乙的数量减少会导致甲和丁的数量减少

    17.“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如图所示是某稻田生态系统,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生态系统有机物的最终来源是水稻
    B. 图中鸟和青蛙之间存在着捕食关系
    C. 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沿食物链循环的
    D. 水稻昆虫细菌和真菌是图中的一条食物链

    18.如图是科研人员根据一段时间内草原生态系统中三种生物的数量变化绘制成的曲线图,晓明同学据图作出下列解释,你不认同的是(  )


    A. 图中存在的食物链是:草食鼠动物
    B. 正常情况下,草原植被数量应多于鼠类
    C. 各种生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D. 此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可不受外界因素的干扰

    19.如图是生物圈中碳循环的示意图,下列分析符合图中表示的信息的是(  )

     

    A. 图中生理过程表示光合作用的是②
    B. 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在丁这一级生物体内积累的最多
    C. 二氧化碳是碳参与物质循环的主要形式
    D. 图中组成的食物链是:乙

    20.一株水毛茛,裸露在空气中的叶和浸在水中的叶,能表现出两种不同的叶形,这体现了生物基本特征的(

     

    A. 能够生长和发育 B. 能对各种刺激作出反应
    C. 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D. 对环境有一定的适应性

    II卷(非选择题)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0分)

    21.在学习了“练习使用显微镜”后,李玲同学制作了菠菜叶的临时切片,并进行了认真观察。图一所示为显微镜各部分结构组成、图二所示为李玲同学操作显微镜的部分过程、图三所示为显微镜的目镜、物镜以及物镜与玻片标本之间的距离、图四所示为她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请回答实验过程中的有关问题:


    1)李玲同学在使用显微镜时,先进行对光,她应转动图一所示结构【3】使 ______ 对准通光孔。
    2)李玲在进行观察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图二中的 ______ 图是正确的操作方法,这样操作目的是 ______
    3)李玲在观察过程中,发现视野中有一个污点,她转动目镜,发现污点也跟着移动,则可判断该污点在图一中的【 ______ ______ 上,此时正确的处理方法是将它取下,用 ______ 擦拭干净后,放回原处再继续观察;如果在阴雨天光线较暗的环境下进行观察实验,为获得明亮视野,应调节显微镜的 ______ 和反光镜。
    4)图三中①②表示目镜,③④表示物镜,⑤⑥表示物镜与玻片标本之间的距离。若使物像放大倍数最大,应选用图三中的 ______
    A.①④⑥
    B.②③⑤
    C.①③⑤
    D.②③⑥
    5)李玲为进一步观察图四中的结构【9】,进行了下列一系列的操作,观察的物像由甲变为乙,你认为她进行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______
    A.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物镜
    B.移动装片,将【9】移到视野中央
    C.转动细准焦螺旋
    6)要将图四中的视野甲中,【9】所示结构移动到视野中央,应将玻片标本向 ______ 移动。

    22.保护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如图1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简图,图2表示某条食物链中四种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影响草生长的阳光、土壤、水分、鼠、蛇等因素统称为 ______
    2)图1中有 ______ 条食物链,请写出其中最短的一条食物链 ______
    3)图1中所有的动物直接或间接以草为食,它们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______ ,其中鹰和蛇之间存在的关系是 ______ ,这两种关系分别可以用图2中的 ______ (填字母)表示,若要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的成分是 ______
    4)草原生态系统是重要的畜牧业基地,蕴含丰富的矿产资源。近年来由于人类的不合理开发,造成了草场退化、荒漠化扩大以及污染加剧。研究发现图1的食物网中, ______ 体内积累的重金属铅最多,这是因为 ______
    5)如果人类过度捕杀鸟和青蛙,就会造成多种生物数量的锐减,甚至使生态系统失去原有的稳定性,这说明生态系统的 ______ 能力是有限的。因此,人类必须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①珊瑚、③钟乳石、⑤机器人、⑦珍珠,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生物;
    ②珊瑚虫、④克隆羊、⑥衣藻、⑧新冠病毒,都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
    故选:C
    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2.【答案】D 

    【解析】解:A、镜头污染——用干净的擦镜纸擦拭,正确。
    B、对光成功的标志——目镜内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正确。
    C、放大物像——目镜和物镜,正确。
    D、显微镜呈倒像,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物像偏右下方,向右下方移动玻片标本,错误。
    故选:D
    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取镜安放、对光、放片、调焦、观察、整理存放,解答即可。
    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3.【答案】B 

    【解析】解:该实验探究的是“水分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变量是水分,在设置对照组时,要控制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条件。即除了有无水分的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应该相同,
    A、实验装置内一侧是湿土,另一侧是干土,实验变量是水分,但是光影响鼠妇的生活,影响、干扰的实验结果。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实验装置内一侧是湿土,另一侧是干土,实验变量是水分,说明水分会影响鼠妇的生活。该选项符合题意。
    C、实验装置内一侧是湿土并在该侧上盖上纸板,另一侧是干土,这样实验变量是水分和光照,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实验装置内一侧是湿土,另一侧是干土并在该侧上盖上纸板,由选项C可知,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此题考查“水分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解答时从确定、控制单一变量,设置对照实验,数据处理等方面入手。
    解此题的关键是设置对照实验是,严格控制实验条件,排除其他因素对实验的影响、干扰。

    4.【答案】D 

    【解析】解:该实验的题目是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变量是有无光照,把同样多的鼠妇同时放在较暗和较亮的环境中。观察鼠妇对环境的选择,鼠妇喜欢在较暗的环境中生活,较暗环境中鼠妇数量先逐渐增多,后趋于稳定。B曲线数量虽然增多,但是鼠妇不会在短时间内都进入较暗环境中,因此较暗环境中鼠妇数量变化的曲线是D
    故选:D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解此题的关键是确定、控制实验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可从鼠妇的生活环境方面来切入。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鼠妇喜欢在阴暗的环境中生活。

    5.【答案】D 

    【解析】解:生态瓶中除了具有生产者(水草)和消费者(小鱼)外,在河沙里还含有细菌和真菌,它们是生态瓶中的分解者,该生态瓶中的非食物因素除了空气和土壤外,还具有温度、水、阳光等因素,可见生态瓶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是生态系统,D正确。
    故选:D
    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解答该题应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方面考虑。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各成分的作用。

    6.【答案】A 

    【解析】解:非生物因素-温度对植物的分布有着重要影响。不同的植物适应不同的温度如热带雨林必须生长在高温多雨的环境,常绿阔叶林必须生长在温度较高的亚热带,寒温带针叶林适于温度较低的亚寒带和寒带,高山草甸适于生长在寒冷的高山高原。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度左右,因此高山从山脚到山顶温度差别极大,形成植物垂直分层分布的特点,即从山脚到山顶依次为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温带针叶林、高山草甸。
    故选:A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又分为种内互助和种内竞争;种间关系又有①共生②寄生③捕食④种间竞争几种方式。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7.【答案】C 

    【解析】解:动物适应栖息环境而具有的与环境色彩相似的体色,叫做保护色。具有保护色的动物不容易被其他动物发现,这对它躲避敌害或捕猎动物都是有利的。例如:鲫鱼的体色背灰腹白,冬天雷鸟白色的羽毛,这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也是防止被敌害发现,同时便于捕食猎物,是对自身的一种保护。
    故选:C
    不同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不同,生物只有适应环境才能生存繁衍,也就是说,自然界中的每种生物对环境都有一定的适应性,否则早就被淘汰了,这就是适应的普遍性。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不同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不同。

    8.【答案】C 

    【解析】解:A、对照实验要控制变量的唯一,此对照试验的变量是营养液,其它条件应该都一样,因此应该除了甲组用稻草浸出液,乙组用牛奶营养液之外,温度、草履虫的数量等都一样,A正确。
    B、草履虫数量改为20只,2只太少,容易出现偶然性,实验结果没有科学性,B正确。
    C、由A可知,除了甲组用稻草液,乙组用牛奶营养液之外,温度、草履虫的数量等都一样,C错误。
    D、由A可知,营养液数量应该一样统一为500毫升,D正确。
    故选:C
    作为探究“不同营养液对草履虫培养效果的影响”的对照试验,根据对照实验变量的唯一性,此对照试验的变量是营养液,其它条件应该都一样。
    掌握对照实验的原则是解题的关键。

    9.【答案】A 

    【解析】解:A、该食物链“树鸟”,正确的表示了生产者树与消费者虫、鸟它们之间的关系,A正确;
    B、光属于非生物部分,食物链不包括非生物部分,B不正确;
    C、细菌和真菌是分解者,既不属于生产者也不属于消费者,食物链的概念不包括分解者,C不正确;
    D、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消费者,光属于非生物部分,细菌、真菌等分解者,D不正确。
    故选:A
    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箭头的方向是由被吃的指向吃的一方。
    熟知食物链概念以及食物链正确的书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0.【答案】D 

    【解析】解:A、为使物像更清晰,应转动③细准焦螺旋。故旋转结构③时,眼睛应从目镜观察,A错误。
    B、从图中可以看出视野⑥的放大倍数比视野⑤高,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视野的范围越小。故视野⑤的亮度比视野⑥的亮度大,视野范围也更大,B错误。
    C、从视野⑤到视野⑥,依次进行的操作是:向右下方移动玻片标本转动①转换器切换至高倍物镜转动④反光镜至凹面镜调节③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C错误。
    D、显微镜观察到的物像是倒像,故从视野⑤到视野⑥,应向右下角移动装片,D正确。
    故选:D
    图中显微镜的结构有:①转换器、②粗准焦螺旋、③细准焦螺旋、④反光镜。
    掌握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1.【答案】B 

    【解析】解:A、秸秆还田利用的是腐生性细菌和真菌能将秸秆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简单的无机物,并释放出能量。这些无机物又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对物质循环起着重要作用,A正确;
    B、杂草与农作物是竞争关系,体现了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B错误;
    C、除草可以减少杂草对农作物的竞争,促进农作物生长,从而固定更多的能量,除虫可以减少农作物固定的能量流向害虫,使能量持续高效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C正确;
    D、在农田生态系统中,人的作用很关键,D正确。
    故选:B
    生物和生物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受到周围很多其他生物的影响。生物之间的联系有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包括种内互助、种内斗争等。种间关系按性质包括两方面:一是种间互助性的相互关系,如原始合作、共栖、共生等;二是种间对抗性的相互关系,如寄生、捕食、竞争等。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理解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12.【答案】A 

    【解析】解:光在海水中的穿透性有浅到深越来越弱,最浅处光最强,有红光也有蓝紫光,有利于绿藻利用,所以是绿藻;往下一些红光穿透性不强被海水吸收,能利用起来用作光合作用的只剩蓝紫光,褐藻有利于吸收蓝紫光,是褐藻;再往下,蓝紫光也被吸收一部分,是红藻;最深处没有光,因此没有植物生存,只有一些硫化菌。
    故选:A
    1、光在海水中的穿透性有浅到深越来越弱,最浅处光最强,深处几乎没有光线。
    2、生态因素:生态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两类。非生物因素主要有光、水、湿度和温度等。生物因素是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
    解答此题要掌握生态因素的知识。

    13.【答案】B 

    【解析】解:显微镜中物像的移动方向和实际的相反。甲图视野中被观察的物像在右上方,因此物像要向左下方移动,故玻片应向右上方移动。从乙图中看出物像放大了,表明显微镜放大倍数增大;而显微镜放大倍数增大后视野变暗,因此还要调节光圈,用大光圈使视野变亮。因此要将图甲转换成图乙,载玻片移动方向和视野内的明暗变化分别是右上方、变暗。
    故选:B
    本题考查的是物像的移动方法,物像的放大。物像的移动与玻片的移动方向相反,物像的放大方法及观察
    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根据所学知识会解释某些操作的原因目的。

    14.【答案】C 

    【解析】解: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寒冷的冬天,杨树的叶子纷纷落叶,可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因进行蒸腾作用的热量散失,避免因温度过低而冻伤甚至冻死,因此杨树冬天落叶,是植物对冬季寒冷环境的一种适应.松树的叶细如针,叶的气孔较少,而且气孔深陷表皮下,叶的表面还有一层蜡质保护,因此蒸腾作用非常弱,可以减少热量散失,适应冬天寒冷的环境.
    故选:C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不同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不同.

    15.【答案】C 

    【解析】解: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因此使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较多,应选用放大倍数小的目镜和物镜,①②一端无螺纹为目镜,目镜倍数越小,镜头越长;③④有螺纹为物镜,物镜倍数越小,镜头越短,所以要在视野内看到较多的细胞,宜选用的镜头组合分别是①和④的组合.
    故选:C
    观图可知:①②一端无螺纹为目镜,③④有螺纹为物镜.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越小,镜头越短;目镜倍数越小,镜头越长;据此解答.
    此题考查了显微镜的成像特点.物镜倍数越高,镜头越长;目镜倍数越高,镜头越短.

    16.【答案】C 

    【解析】解:A、营养级越高生物(越靠近食物链的末端),体内所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富集)。在图中,丁的营养级最高,所以丁体内DDT含量最高,A错误;
    B、食物链表示的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食物联系,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由图可知,该食物链可表示为丙丁,B错误;
    C、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的,所以其体内的能量最终来自于太阳能,体内的有机物最终来源于绿色植物丙(生产者),C正确;
    D、该生态系统中,甲属于初级消费者,乙属于次级消费者,乙的数量减少,一段时间内,甲因失去天敌会大量繁殖而数量增加。D错误。
    故选:C
    在一个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其数量越少,图中丙的相对数量最多营养级别最低,属于生产者,甲属于初级消费者,乙次之,属于次级消费者,丁属于第三级消费者,据此解答。
    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及食物链的书写和生物富集现象。

    17.【答案】A 

    【解析】解:A.生产者主要是指绿色植物,它们能进行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不仅供自身生长发育的需要,也是其他生物类群的食物和能源的提供者。因此,该生态系统有机物的最终来源是水稻,A正确。
    B.捕食是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的关系。竞争是指由于争夺同一食物、栖息地等两物种之间的争斗关系。图中鸟和青蛙都捕食昆虫,两者之间存在着竞争关系,B错误。
    C.生态系统中绝大多数生物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太阳能,能量在流动过程中一部分通过生物的呼吸作用散失,还有一部分流向分解者,因此能量流动一般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不循环的,C错误。
    D.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食物链。“细菌和真菌”属于分解者,不能参与食物链的组成,D错误。
    故选:A
    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主要是植物)、消费者(主要是动物)和分解者(腐生的细菌、真菌)组成。
    掌握生态系统中各部分的作用是解题的关键。

    18.【答案】D 

    【解析】解:A、分析图示可知,该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链是:草食鼠动物,A正确;
    B、能量在沿食物链各个环节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因此营养级别越低,数量越多;营养级别越高,数量越少,所以正常情况下,草原植被数量应多于鼠类,B正确;
    C、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C正确;
    D、该生态系统各种生物的数量保持在相对的稳定状态,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的限度,当外界因素的干扰一旦超过这种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D错误。
    故选:D
    1、食物链的写法:起始环节是生产者,之后是消费者,不包含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中间以“”连接;箭头指向“吃”的一方,箭尾从“被吃”的生物发出。
    2、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在不断地变化着,并在一定情况下维持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现象,称为生态平衡。
    此题答题要点是掌握食物链及生态平衡的知识,是一道基础题。

    19.【答案】C 

    【解析】解:A、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场所是叶绿体,条件是光,产物是有机物和氧。由图可知,①能够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表示光合作用;而②是呼吸作用,A错误。
    B、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方向会逐渐减少。在食物链“乙丁”中,丁是最高营养级,它体内的能量积累的最少,B错误。
    C、在大气中,二氧化碳是含碳的气体,也是碳参与物质循环的主要形式,C正确。
    D、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书写食物链起始环节是生产者,以最高级消费者为终止,箭头方向指向捕食者。食物链中不包括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图中的食物链是:乙丁,D错误。
    故选:C
    题图中:乙代表生产者,丙代表初级消费者,丁代表次级消费者,甲代表分解者(细菌和真菌);①表示光合作用,②③表示呼吸作用。
    本题考查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属理解层次,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20.【答案】D 

    【解析】解:同一株水毛茛,裸露在空气中的叶和浸泡在水中的叶表现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形态,前者呈扁平状适应在空气中进行光合作用,而后者深裂呈丝状适应水中环境,这一现象说明生物对环境有一定的适应性,故选D项。
    故选:D
    生物的基本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7)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8)生物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等。
    解题的关键是识记并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

    21.【答案】低倍物镜  B  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  1  目镜  擦镜纸  遮光器  B  BAC  右下方 

    【解析】解:(1)李玲同学在使用显微镜时,先进行对光,她应转动3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2)李玲在进行观察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因此,图二中的B图是正确的操作方法。
    3)污点的位置只有三种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判断的方法是转动目镜或移动玻片。李玲在观察过程中,发现视野中有一个污点,她转动目镜,发现污点也跟着移动,则可判断该污点在图一中的1目镜上,此时正确的处理方法是将它取下,用擦镜纸擦拭干净后,放回原处再继续观察;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光线强时,使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光线弱时,使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如果在阴雨天光线较暗的环境下进行观察实验,为获得明亮视野,应调节显微镜的遮光器和反光镜。
    4)图三中①②表示目镜,③④表示物镜,⑤⑥表示物镜与玻片标本之间的距离。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物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小,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小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多,体积越小,视野越亮,反之,放大倍数越大,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少,体积越大,视野越暗。若使物像放大倍数最大,应选用的镜头组合是短目镜②和长物镜③,⑤物镜离玻片标本越近,视野越窄,放大倍数越大,若使物像放大倍数最大,应选用图三中的②③⑤。故选:B
    5)(6)李玲为进一步观察图四中的结构9气孔,气孔位于图甲中右下方,图乙在视野的正中央,并且体积放大。显微镜成倒立的像,物像的移动方向和装片的移动方向相反。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时,物像位于视野右下方,要使物像处在视野的中央物像应向左上方移动,因此玻片标本应向右下方移动。然后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物镜,再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故正确顺序是:BAC
    故答案为:(1)低倍物镜;
    2B;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
    31目镜;擦镜纸;遮光器;
    4B
    5BAC
    6)右下方。
    图一中1目镜、2镜筒、3转换器、4物镜、5通光孔、6粗准焦螺旋、7细准焦螺旋、8反光镜。
    图三中①②目镜、③④⑤⑥目镜。
    图四中9气孔。
    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22.【答案】生态因素  5    消费者  捕食关系、竞争关系  A  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鹰的营养级最高,有毒物质随食物链逐级递增  自我调节 

    【解析】解:(1)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有光,温度、水、空气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所以,图一中,影响草生长的阳光、土壤、水分、鼠、蛇等因素统称为生态因素。
    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该该食物网中共有5条食物链,分别是:草昆虫鹰;草昆虫青蛙鹰;草昆虫鹰;草鹰;草鹰。最短的一条食物链是:草鹰。
    3)图中所有动物的细胞内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都直接或间接地以草为食,它们在生态系统成分中属于消费者。鹰和蛇之间除捕食关系外,它们还都捕食鸟和鼠,所以还是竞争关系。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分、空气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图一中的食物网只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若要构成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的成分是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4)研究发现图1的食物网中,鹰体内积累的重金属铅最多,这是因为鹰的营养级最高,有毒物质随食物链逐级递增。
    5)如果人类过度捕杀鸟和青蛙,就会造成多种生物数量的锐减,甚至使生态系统失去原有的稳定性,这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故答案为:
    1)生态因素;
    25;草鹰;
    3)消费者;捕食关系、竞争关系;A;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4)鹰;鹰的营养级最高,有毒物质随食物链逐级递增;
    5)自我调节。
    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的概念、能量流动的特点以及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相关试卷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育才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册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育才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册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育才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育才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育才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育才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共4页。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2023-2024学年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育才学校七年级(上)月考生物试卷(10月份)(含解析)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