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第五联盟七年级(上)月考生物试卷(10月份)(含解析)
展开2023-2024学年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第五联盟七年级(上)月考生物试卷(10月份)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10.0分)
1.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
A. 机器人 B. 电脑病毒 C. 鹅卵石 D. 珊瑚虫
2.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春晓》脍炙人口,在这首诗中不属于描写生命现象的一句是( )
A. 春眠不觉晓 B. 处处闻啼鸟 C. 夜来风雨声 D. 花落知多少
3.对外界刺激有反应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下列不属于该基本特征的是( )
A. 大豆种子浸在水中会膨胀发软 B. 人体受到外界抗原刺激会产生抗体
C. 蜗牛受到触碰会缩回壳内 D. 向日葵的花盘受太阳影响会向日转动
4.“六月荷花开,九月菊花放”,影响不同植物花儿在不同季节和时间绽放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
A. 水分 B. 温度 C. 光照 D. 空气
5.下列选项中体现非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
A. 一山不容二虎 B.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C.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D.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6.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下列现象能体现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
A. 热带雨林降雨较多 B. 地衣能够使岩石形成土壤
C. 蚯蚓松土改良土壤 D. 竹节虫体态与竹枝叶相似
7.荣获“共和国勋章”的袁隆平先生的突出成就是( )
A. 杂交水稻 B. 克隆技术 C. 试管婴儿 D. 转基因食品
8.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数字字符“9>6”,看到的物像是( )
A. 9>6 B. 9<6 C. 6>9 D. 6<9
9.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发现视野中有污物存在,移动玻片时,污物不动;换上高倍目镜,污物仍存在。那么污物在( )
A. 玻片上 B. 物镜上 C. 目镜上 D. 反光镜上
10.用显微镜观察的材料必须是( )
A. 薄而透明的 B. 新鲜的 C. 完整的 D. 干燥的
11.如图为生物实验室常用的显微镜镜头。若要在显微镜下看到尽可能多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应选择的镜头组合为( )
A. ④和⑤ B. ①和④ C. ②和③ D. ③和⑥
12.如图是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其操作过程与结果不匹配的一项是( )
A. 微调⑤——可以使物像更加清晰
B. 向右上方移动玻片——使右上方的图像移动到视野正中央
C. 观察临时装片时,发现有污点——擦拭反光镜
D. 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染色时——滴加碘液
13.如图是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看到的几个视野,要使图象从视野①变为视野④,应怎样操作?( )
A. 向右下方移动装片→换成凹面反光镜→转动细准焦螺旋
B. 向左上方移动装片→转动遮光器换成大光圈→转动细准焦螺旋
C. 向左上方移动装片→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物镜→转动细准焦螺旋
D. 向右下方移动装片→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物镜→转动细准焦螺旋
14.某同学制作并观察了动、植物细胞临时装片,据如图分析,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图甲中带黑边的圆圈是气泡,可能是盖盖玻片时,没有让其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
B. 图乙是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植物细胞结构
C.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图内中①与③放大倍数的乘积
D. 下降显微镜镜筒时,眼睛应注视图内中的①
15.如果在目镜为5×、物镜为10×时,显微镜视野里可观察到的细胞如图。那么,在物镜放大倍数不变的情况下,把目镜改为15×,视野里可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是( )
A. 3个
B. 5个
C. 7个
D. 9个
16.如图是“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的部分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②④ C. ②①③④ D. ③④②①
17.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实验中,在清洁载玻片上滴加清水目的是( )
A. 使细胞核着色便于观察 B. 杀菌
C. 保持细胞的原来的形态 D. 染色
18.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土壤对蚯蚓生活的影响”,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表,其中需要修改的内容是( )
蚯蚓数量 | 光照条件 | 温度 | 土壤 |
20只 | 阴暗 | 适宜 | 一层湿土 |
20只 | 明亮 | 适宜 | 一层干土 |
A. 蚯蚓数量 B. 光照条件 C. 温度 D. 土壤
19.植物细胞中,_____控制着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保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
A. 细胞壁 B. 细胞膜 C. 细胞质 D. 液泡
2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所有的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 B. 所有的植物细胞都有液泡
C. 所有的植物细胞都是圆形的 D. 所有的植物细胞都有细胞壁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21.如图为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写出指定细胞结构的名称:①______;③______。
(2)切番茄时,流出的红色汁液是______,它来自______(填字母)。
(3)与“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相关的结构是______(填字母)。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22.为探究水温对青蛙受精卵孵化的影响,兴趣小组取一定量的青蛙受精卵,选取5个可加热保温培养皿,进行了如下实验:
序号 | 1号 | 2号 | 3号 | 4号 | 5号 |
① | 各加入1000mL的清水 | ||||
② | 加热至22℃保温 | 加热至24℃保温 | 加热至26℃保温 | 加热至28℃保温 | 加热至30℃保温 |
③ | 各放入50枚青蛙受精卵 | ||||
记录 |
|
|
|
|
|
(1)小组成员实验时需要定时观察记录的内容是 ______ 。
(2)实验中除 ______ 外,清水、受精卵数量每组都相同。
(3)每组选用50枚青蛙受精卵做实验,而不是1枚,原因是 ______ 。
(4)小组成员根据记录分析,绘制出如图曲线图,据图可得出的结论是:青蛙受精卵孵化的最适水温在 ______ ℃之间。
(5)为使实验结果更加可靠,该小组进行了重复实验,发现实验结果与上述数据有差异,他们应该 ______ 。
A.承认本组的探究活动已经失败
B.坚持本组的实验结果是正确的
C.立即参考如上实验结果修改实验数据
D.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实验确认结果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解:A、B、C机器人、电脑病毒和鹅卵石均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D、珊瑚虫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
故选:D
生物具有以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7、生物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2.【答案】C
【解析】解:A、春眠是指人们在睡觉,睡觉属于生命现象,A不符合题意;
B、啼鸟是指鸟的叫声,属于生命现象,B不符合题意;
C、夜来风雨声是自然现象,不属于生命现象,C符合题意;
D、花的凋零属于生命现象,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生物的特征有: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7、生物有遗传和变异现象.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3.【答案】A
【解析】解:A、大豆种子浸在水中会膨胀发软,是由于吸水造成的,不属于生物对外界刺激做出的反应,A符合题意;
BCD、人体受到外界抗原刺激会产生抗体,蜗牛受到触碰会缩回壳内,向日葵的花盘受太阳影响会向日转动,都属于生物对外界刺激做出的反应,故BCD不合题意。
故选:A。
生物的基本特征主要有:(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记忆生物的特征,可以通过实际的例子进行比较记忆。
4.【答案】C
【解析】解:非生物因素中的光决定植物的生理和分布,也影响动物的繁殖和活动时间等。春天和秋天主要的差别是光照强度不同,例如:六月荷花开,九月菊花放,影响花儿在不同的季节和时间绽放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不同造成的。
故选:C。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5.【答案】D
【解析】解:A、“一山不容二虎”的大体意思是两只老虎为争夺领地、食物、配偶等争斗,属于攻击行为,属于生物对生物的影响,A不符合题意。
B、草和豆苗相互争夺营养物质和生存空间等,因此属于竞争关系,所以“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诗句中体现出豆苗与杂草间的生物关系是竞争关系,B不符合题意。
C、螳螂捕蝉揭示的是动物之间的捕食关系,即吃与被吃的关系,在成语“螳螂捕蝉”中,形成的食物链应为:树→蝉→螳螂,C不符合题意;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是环境因素中非生物因素温度对生物的影响,D符合题意。
故选:D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称为生态因素,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又分为种内互助和种内竞争;种间关系又有①共生②寄生③捕食④种间竞争几种方式。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6.【答案】D
【解析】解:A、热带雨林降雨较多,体现生物影响环境,错误。
B、地衣能够使岩石形成土壤,体现生物影响环境,错误。
C、蚯蚓松土改良土壤,体现生物影响环境,错误。
D、竹节虫体态与竹枝叶相似,是拟态现象,这种生物在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和行为方式等方面都表现出对环境的适应性,这些都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正确。
故选:D。
1、环境影响生物是指生物的生活受生存空间或生活环境的制约。
2、生物适应环境是指生物为了生存下去,在生活习性或者形态结构上力求与环境保持一致。
3、生物影响和改变环境是指由于生物的存在或者某些活动,使得环境有了改观或变化。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生物在适应环境得以生存的同时,能不断地影响环境并改变环境。
7.【答案】A
【解析】解:袁隆平,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研究杂交水稻的创始人,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被称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故选:A。
袁隆平培育的杂交水稻是利用了野生水稻和栽培水稻的基因组合培育出的新品种,从而利用其杂交优势,提高水稻的产量,是著名的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此题考查了生物科学的前沿成果,要善于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了解生物科学的前沿知识。
8.【答案】B
【解析】解: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做此类题有个小诀窍,就是把这个字母写到一张小纸上,然后把这张纸旋转180度后,再看就是左右上下颠倒的图像了。所以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数字字符“9>6”,看到的物像是“9<6”。
故选:B。
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显微镜成倒立的像。
9.【答案】B
【解析】解:我们视野中能看到污点的位置只有目镜、物镜、与玻片标本,在实验中移动玻片污点不动,换上高倍目镜,污物仍存在。这就排除了污点在玻片标本上与目镜的可能,只能是在物镜上了。反光镜只是用来反射光线的,我们的视野看不到反光镜上的东西。
故选:B。
此题主要考查的显微镜的使用基本技能方面的知识,只有熟练地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操作才能较容易地完成此类题目。
有关显微镜使用方面的题都很重要。多动手,多思考,如果我们经常操作使用显微镜的话,一些看似很难的问题会迎刃而解。
10.【答案】A
【解析】解:A:薄而透明的用显微镜观察时观察的生物材料只要是薄而透明的,就能观察清晰,故 A正确;
B:新鲜的标本 不管观察的标本是否新鲜,只要是薄而透明都可以观察,如蚕豆叶的永久标本的观察,故B错误;
C:完整的细胞 不管观察的标本是否是完整的细胞,只要是薄而透明都可以观察,故C错误;
D:干燥的 不管观察的材料是否干燥的,只要是薄而透明都可以观察,故D错误;
故选:A。
用显微镜观察时观察的生物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如果材料厚而不透光,那么光线无法透过样品,我们的视野就会一团漆黑,就无法观察。
解答的关键是理解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
11.【答案】B
【解析】解: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中细胞的体积越小,细胞的数目越多。若要在显微镜下看到尽可能多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最小的目镜和物镜,即①和④。
故选:B。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细胞的体积越大,细胞的数目越少,视野越暗;反之,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中细胞的体积越小,细胞的数目越多,视野越亮。带螺纹的①②③是物镜,不带螺纹的④⑤⑥是目镜。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
12.【答案】C
【解析】解:A、细准焦螺旋可以使物像更清晰,因此微调⑤细准焦螺旋可以使物像更加清晰,A正确。
B、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是实物的倒像,不但上下倒,左右也倒,所以如果物像不在视野的中央,要想把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应把装片朝着物像相同的方向移动。因此,物像在视野的右上方时,要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玻片标本,B正确。
C、显微镜视野中污点的位置只有三种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而反光镜上的污点只能改变视野亮度,不能出现在视野中。因此“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时,发现视野中有一污点”,这个污点不可能存在于反光镜上,C错误。
D、细胞核内有染色体,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如碘液染成深色。因此,“制作细胞临时装片时”,染色用的液体是碘液,把稀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引,直到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D正确。
故选:C。
(1)显微镜是生物科学研究中常用的观察工具,要学习规范的操作方法。使用的正确步骤是:取镜和安放、对光、安装装片、调焦、观察。图示①表示目镜,②表示物镜,③表示反光镜,④表示粗准焦螺旋,⑤表示细准焦螺旋。
(2)判断的方法是转动目镜或移动玻片。转动目镜污点动就在目镜,不动就不在目镜;移动载玻片,污点移动就在载玻片,不动就不在载玻片;如果不在目镜和载玻片,那就一定在物镜上。
解答此类题的关键视野中污点的位置只有三种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
13.【答案】D
【解析】解: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不但上下颠倒而且左右相反,视野①中的物像位于右下方,说明实物位于左上方,视野②中的物像位于中央,说明实物也位于中央;要使物像从视野①变为视野②的状态,应将装片也向右下方移动,这样实物就移到了中央,物像自然也在中央了;物像②的放大倍数小,物像③的放大倍数大,因此要使物像从视野②变为视野③的状态,应转动转换器,把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物像③不清晰,物像④清晰,要想使物像从视野③变为视野④的状态应用细准焦螺旋进行调节。
故选:D。
(1)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不但上下颠倒而且左右相反;
(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就越小,看到的细胞体积就越大,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的计算是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
(3)调节细准焦螺旋能让像变得更加清晰,解答即可。
解此类综合题时,要认真审题,理解题意。首先应弄清图形所反映的问题,其次弄清要解的问题,弄清基本概念及其关系,并能联想与和运用图示信息的生物学的概念、原理和方法步骤来分析、思考,找出正确答案。
14.【答案】D
【解析】解:A、甲图中带黑边的圆圈是气泡,可能是在盖盖玻片时,没有让其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造成的,A正确。
B、图乙中的细胞具有细胞壁、液泡等结构,是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植物细胞结构,B正确。
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即图丙中①与③放大倍数的乘积,C正确。
D、显微镜下降镜筒时,眼睛应注视物镜,即图丙中的③,防止镜头压碎玻片标本,D错误。
故选:D。
1、显微镜的使用包括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等步骤。
2、图丙中,①目镜、②转换器、③物镜、④压片夹、⑤反光镜、⑥粗准焦螺旋、⑦细准焦螺旋。
熟练掌握显微镜的操作使用。
15.【答案】B
【解析】解:显微镜成像的特点是倒立放大的像。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把目镜改为15×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原来的(15×10)÷(5×10)═3倍,因此看到的细胞数目是原来的三分之一,即横、竖各9÷3═3个,结合图中特点有一个细胞是重合的,因此一共看到了5个细胞。
故选:B。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解答时可以从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方面来切入。
解答此类题目时学生容易误选C,或17除以3除不开。
16.【答案】D
【解析】解:图示中①是盖,②是展,③是滴,④是撕,据分析可知,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单的总结为:擦、③滴、④撕、②展、①盖、染。故选项D正确。
故选:D。
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单的总结为:擦、滴、撕、展、盖、染。
“擦”,用干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滴”,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撕”,把洋葱鳞片叶向外折断,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的内表面撕取一块薄膜;
“展”,把撕取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解剖针轻轻的把水滴中的薄膜展开;
“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
“染”,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
熟悉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7.【答案】C
【解析】解: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实验中,在清洁载玻片上滴加清水的目的是保持细胞的原来的形态,方便观察,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简单步骤为:擦→滴→撕→展→盖→染→吸。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
18.【答案】B
【解析】解:对照实验所要探究的条件就是实验的唯一变量,因此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土壤对蚯蚓生活的影响”的唯一变量是土壤,除土壤不同外,其它条件都应该相同且适宜,如蚯蚓数量、温度、湿度、光照条件等。所以实验方案需要修改的选项是B光照条件,改为阴暗。
故选:B。
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实验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是设计实验方案必须处理好的两个关键问题。
19.【答案】B
【解析】解:A、细胞壁的功能是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A不符合题意;
B、细胞膜的功能是控制物质的进出,使有用的物质不能轻易地渗出细胞,有害的物质不能轻易地进入细胞,B符合题意;
C、活细胞内的细胞质处于不断运动的状态,细胞质的运动能够加速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等,C不符合题意;
D、液泡中含有细胞液,有各种味道、色素的物质以及营养物质,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植物细胞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线粒体、液泡、叶绿体(绿色部分)。
掌握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20.【答案】D
【解析】解:A、叶绿体只存在植物的绿色部分,A错误;
B、液泡是植物细胞质中的泡状结构。幼小的植物细胞(分生组织细胞),具有许多小而分散的液泡,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以后随着细胞的生长,液泡也长大,互相并合,液泡数目越来越少,最后在成熟的细胞中央形成一个大的中央液泡,它可占据细胞体积的90%以上,B错误;
C、口腔上皮细胞都是圆形的,植物的形态各异,不一定都是长方形,C错误;
D、所有的植物细胞都有细胞壁,D正确。
故选:D。
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植物的细胞,如图:
掌握植物细胞的结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21.【答案】细胞壁 叶绿体 细胞液 ⑤ ④
【解析】解:(1)图中①是细胞壁、②是细胞膜、③是叶绿体;
(2)液泡内含有细胞液,溶解着多种物质,切番茄时,流出的红色汁液是细胞液,它来自⑤液泡;(3)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能传递遗传信息,所以与“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相关的结构是④细胞核。
故答案为:
(1)细胞壁;叶绿体;
(2)细胞液;⑤;
(3)④。
观图可知:①是细胞壁、②是细胞膜、③是叶绿体、④是细胞核、⑤是液泡、⑥是细胞质、⑦是线粒体,解答即可。
掌握植物细胞的结构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22.【答案】青蛙受精卵孵化的数量 温度 避免偶然性,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 26~28 D
【解析】解:(1)该兴趣小组是为探究水温对青蛙受精卵孵化的影响,因此在实验过程中,要定时观察并记录青蛙受精卵孵化的数量。
(2)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该实验的变量是温度,因此实验中除温度外,清水、受精卵数量每组都相同。
(3)为避免偶然性,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每组选用50枚青蛙受精卵做实验,而不是1枚。
(4)据曲线图可见:青蛙受精卵孵化的最适水温在26~28℃之间。
(5)ABC、承认本组的探究活动已经失败、坚持本组的实验结果是正确的、立即参考其他小组的实验结果进行修正,都不符合科学探究的要求,ABC不正确;
D、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多次重复实验确认结果是否正确,符合科学探究的要求,D正确。
故答案为:
(1)青蛙受精卵孵化的数量
(2)温度
(3)避免偶然性,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
(4)26~28
(5)D
在设计探究实验时,要设置对照组,对照组中要探究的条件必须是唯一的变量才行,而该生物小组探究的是水温对青蛙受精卵孵化的影响,所以变量应该是温度。因此在设计对照组时必须遵照温度是唯一的变量这一原则来进行设计。否则实验设计就会不科学合理。
关键是熟记掌握科学探究各个环节的过程以及作用。
18,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第五联盟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考生物试卷: 这是一份18,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第五联盟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考生物试卷,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06,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第五联盟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考生物试卷: 这是一份06,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第五联盟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考生物试卷,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第二教育联盟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第二教育联盟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