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备战2024中考阅读考点专题卷(原卷版+解析版)
考点11【备战2024】中考考点小测卷之说明文内容理解与段落作用(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这是一份考点11【备战2024】中考考点小测卷之说明文内容理解与段落作用(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考点11备战2024中考考点小测卷之说明文内容理解与段落作用原卷版doc、考点11备战2024中考考点小测卷之说明文内容理解与段落作用解析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
【备战2024】中考考点系列小测卷(解析版)
考点11 说明文内容理解与段落作用
(满分:70分 时间:60分钟)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8分)
嫦娥五号月壤研究有重要发现
刷新月球传统认知
齐芳
①2021年7月12日,嫦娥五号任务第一批月壤科研样品正式发放给国内13家科研机构,中国科学院取得了其中5克样品。3个月过去了,这5克月壤告诉我们什么?
月球何时丧失了“火力”
②人们经常用“火力壮”来形容一个人具有生命活力。如果星球也有生命,那么岩浆活动,就是星球是否还有“活力”的表现。论文通讯作者、地质地球所研究员李献华院士说:“地球如此有活力的原因之一,就是内部还有岩浆活动。但是月球已经丧失了生命力。那么,月球的岩浆活动是什么时候停止的呢?”
③要研究已经喷发过的火山,是看岩浆活动的产物——玄武岩。对美国、苏联的月球样本和地球上月球陨石的研究已证实,月球的岩浆活动至少持续到大约28~30亿年前,古老的岩浆喷发活动留下的黑色玄武岩形成了所见的“月海”。但是,对于这个问题,科学界一直存在争议。
④嫦娥五号的着陆区是精心选择过的,“科学家曾以一种统计区域撞击坑的大小和数量的方法,推断嫦娥五号着陆区是月球最年轻玄武岩单元之一,这一区域的年龄为10~30亿年”。李献华介绍,在研究中,科研人员利用超高分辨率铀——铅(U—Pb)定年技术,对嫦娥五号月球样品玄武岩屑中50余颗富铀矿物(斜锆石、钙钛锆石、静海石)进行分析,确定玄武岩形成年龄为20.30加减0.04亿年,证实月球最“年轻”玄武岩年龄为20亿年——也就是说,月球直到20亿年前仍有岩浆活动,比以往月球样品限定的岩浆活动停止时间延长了约8亿年。
月球晚期岩浆活动的成因是什么
⑤对月球玄武岩进行精确定年后,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月球最晚期岩浆活动的成因究竟是什么?
⑥文章主要作者之一、地质地球所研究员扬尉介绍,目前科学界存在两种可能的解释:岩浆中富含放射性元素以提供热源,或富合水以降低熔点。“简单地说,要么有热源,要么是因为熔点低,更容易形成岩浆。放射性元素提供热源是目前学术界的主流假说。”
⑦但在此次的研究中,科学家取得了意料之外的结果。这里就要提到一种物质:克里普物质。
⑧简单地说,克里普物质是指富集钾、稀土元素、磷等的物质,它们在地球化学上被称为“不相容元素”,意为不容易进入到固体中的元素。是否富含克里普物质,从某种程度上可以反映火山活动的热源从何而来。
⑨研究发现,嫦娥五号玄武岩样品具有富集克里普物质的特征。“我们的研究揭示这是由于岩浆经过大量矿物结晶分异后,残余部分富集而来。这一结果排除了嫦娥五号着陆区初始岩浆熔融热源,来自放射性热元素的主流假说,揭示了月球晚期岩浆活动过程”李献华介绍。
月球究竟有没有“水”
⑩月球上究竟有没有水?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要明确一个概念:这里说的“水”和日常生活中的“水”不是一个概念。日常生活中说有没有“水”,一般是指流动的液态水,或者固态的冰。李献华解释:“我们地质研究中所说的‘水’往往是矿物中是不是含有水分子或羟基。一旦具备合适的条件,比如温度上升、矿物分解,它们就可以变成水。”
⑪在此次研究中,科研团队利用地质地球所纳米离子探针研发的分析技术,测定嫦娥五号玄武岩中的水含量和氢同位素组成,获得月幔源区的水含量仅为1~5微克/克,也就是说月幔非常“干”。这一发现也排除了月幔初始熔融时因水含量高而具有低熔点的猜想。
⑫这批由我国科学家主导独立完成的嫦娥五号月球科研样品研究成果,得到国际专家的高度评价,美国新墨西哥大学月球与行星科学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查尔斯·席勒、卡内基研究所研究员理查德·加尔森等认为该系列成果“提供了迄今为止月球上确定的最年轻的玄武岩证据”“改变了我们对月球的热历史和岩浆历史的认识”“对我们认识月球起源和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摘自《光明日报》2021年10月20日,有删减)
1.文章开头第一自然段有何作用?(2分)
2.简要概括嫦娥五号月壤研究的三个重要发现。(3分)
3.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月球何时失去“火力”、月球晚期岩浆活动成因、月球究竟有没有“水”的研究成果,是中国科学院通过对嫦娥五号月壤玄武岩的研究取得的。
B.中国科学研究院对嫦娥五号科研样品的最新研究成果,多项突破性进展给出了对月球演化的全新认知。
C.中国科学院对嫦娥五号月壤的研究成果,排除了月球岩石初始岩浆熔融热源,来自放射性热元素的主流假说,揭示了月球晚期岩浆活动过程。
D.文章最后,引用美国新墨西哥大学月球与行星科学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查尔斯·席勒、卡内基研究所研究员理查德·加尔森等对中国科学院嫦娥五号月壤研究成果的评价,意在说明由我国科学家主导独立完成的嫦娥五号月球科研样品研究成果,在国际上已得到同行承认。
【答案】1.引出文章的主要内容(或交待说明的对象),引起读者的兴趣;
2. ①确定玄虛岩形成年龄为20.30加减0.04亿年,证实月球最“年轻”玄武岩年龄为20亿年。②嫦娥五号玄武岩样品具有富集克里普物质的特征。③嫦娥五号玄武岩中的水含量和氢同位素组成,获得月幔源区的水含量仅为1~5微克/克,月幔非常“干”;
3.C【解析】C.结合第⑨段“这一结果排除了嫦娥五号着陆区初始岩浆熔融热源,来自放射性热元素的主流假说,揭示了月球晚期岩浆活动过程”,可知“排除了月球岩石初始岩浆熔融热源”的表述不符合文意;故选C。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6分)
让古画动起来融起来活起来
音舞诗画节目《忆江南》成为2022年央视春晚的“刷屏”之作。它带观众进入名画《富春山居图》中畅游,林峦浑秀,烟波浩渺,画中人物放声吟唱,渔樵耕读悠然自得。
舞剧《只此青绿》将传世经典《千里江山图》搬上舞台,让“我见青山多抚媚”有了生动具体的意象。观众穿越到北宋画家王希孟的世界,探究一卷山河,何以青绿千载。
北京冬奥会之际,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长卷《冰嬉图》“动”了起来。三维动画“复原”了《冰嬉图》中160组人物和“运动员”们的冰上动作,为冬奥会留下生动印记……
收藏于博物馆中的珍稀古画,离当代普通人的生活似乎有一些距离。然而近年来,“高冷”古画在创意、技术与艺术的合力之下大放异彩,以更加亲切活泼的面貌走近大众文化生活。
让古画动起来
手握长卷,徐徐展开,仿佛置身其间,一步一景,可观可游,古人因而有徜徉画中山水的“卧游”之说。今天,科技的赋能让“人在画中游”有了实现可能。
登录网站“故宫名画记”,千年名作的超高清数字影像令人大饱眼福,无限放缩功能让细节纤毫毕见。借助数字绘景和3D复现技术,一幅《秋林读书图》可以从平面变得立体,上一秒刚跨过秋林中的潺潺溪水,下一秒视角便已经跃升到空中,偏瞰群山。在3D、增强现实、人工智能、全息投影、交互技术等的广泛应用下,“画游系列”成为当下沉浸式艺术展的热门主题。你可以从船上视角跟随音乐进入北宋繁华的河道,感受《清明上河图》的人声鼎沸和车水马龙:也可以随着屏幕上光影颗粒的缓缓移动,亲见《千里江山图》绘制的细节过程,欣赏青绿山水在昼夜不同时段下的景色变幻。
围绕古画的这些“动起来”,虽不能取代对原作的欣赏,但无疑打开了普通人接近传统瑰宝的通道。
让古画融起来
打开青年国风乐团“自得琴社”的视频,看到的是一幅静中有动的古代画卷:淡黄色的背景有如一卷展开的宣纸,几位演奏者发髻高绾,身着古代服饰,古琴、笛萧、大鼓、中阮,信手弹拨吹奏,悠扬乐声从古画中流消出来。这一系列“古画音乐”的视频在互联网上收获数以亿计的播放量。
在时下的国风国潮中,以“画境”统摄传统要素和当代形式,在融合性表演情境中展现文化的古韵与新貌,已经成为一种创作趋势。舞蹈《唐宫夜宴》就伴随着娇憨可爱的唐代女乐官的舞姿,徐徐展现《簪花仕女图》《捣练图》《备骑出行图》等画面。
这不仅是艺术形式上音、舞、诗、画的结合,也是文艺与数字科技的结合,是媒介形式上的优势互补。年轻人身着汉服游逛历史文化街的时候,会适时举起手机进行直播:短视频网站上,网友自发生产着海量的国风内容:动漫游戏嫁接古画背景、民乐配乐和非遗技艺体验,也很受用户欢迎……人们通过多种方式实现与传统文化的“超链接”。
让古画活起来
系列短片《此画怎讲》让画作上的人物自己开口了,以古画《果亲王允礼像》为主题的一集,巧借直播形式,通过“果亲王”对身边文房摆设、身上服饰妆容的介绍,把画作元素风趣解读出来,甚至由一盆墨兰花里的灵芝,说到兰芝竞秀、君子之交的传统文化寓意,由画像的面容立体、层次分明,引出清代“海西画派”将中国传统画法和西方阴影透视相结合的知识点。
“古画会说话”意在以亲切的面貌、活泼的语态,拉近古画与当代人的距离,让更多人感受传统与当下的息息相通。传统“活”在当下、文化传承有“我”,越来越多的人从传统中级取自信和底气,推动国风国潮的创意奔涌。
当然,动起来、融起来、活起来,只是开始;静下来、沉下来、传承创新下去,任重道远。
(《人民日报》2022年3月18日)
1.阅读全文,说说文中让古画“动起来”“融起来”“活起来”各指的是什么?根据文章内容简要回答。(3分)
2.文章开头所举的古画以亲切活泼的方式走进大众生活的三个例子有什么作用?(3分)
【答案】
1. “动起来”是通过数字、3D、投影等各种科技手段让人在画中游,通过沉浸式展览欣赏画作细节;“融起来”是通过音、舞、诗、画等形式的融合性表演情境,实现与传统文化的“超链接”;“活起来”是以亲切活泼的面貌,让古画上的人物自己开口说话介绍画作,拉近与当代人的距离。
2.这三个例子都是新近(2022年)产生的热点话题,展示的场景都万众瞩目,容易吸引读者关注;三个典型例子中古画的创新呈现形式不一,让读者感受到了古画以更加亲切活泼的面貌走近大众生活的样子;激发了读者进一步详细了解的阅读欲望。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6分)
太空电站,让太阳隔空“来电”
①春节期间,一则短消息引起人们的关注:目前,我国首个太空电站实验基地在重庆启动建设。如果有了太空电站,许多开电动汽车回家过年的人就不用担心中途没有充电桩了,因为他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隔空充电”。
②太空电站由太阳能发电装置、能量转换和发射装置、地面接收和转换装置三大部分组成。其工作程序是:先由太阳能发电装置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之后能量转换和发射装置会将电能转换成微波或激光向地面发送,地面接收系统接收到空间传输来的波束,再通过转换装置将其转换成电能后接入电网。
③建太空电站的技术原理现已没有太大问题,但还有不少关键技术有待取得突破性进展。建成太空电站的两大核心问题,一个是如何实现远距离电能无线传输,另一个就是如何将重达数千甚至上万吨的电站组件发射到地球同步轨道上去。远距离电能无线传输可以通过能量转换及发射装置来实现。第二个问题则对新型运载、新型材料、超大型航天器结构及控制、在轨组装维护等技术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因为电站组件的质量可达千吨,长度能达千米,功率为兆瓦级,寿命需要在 30 年以上。
④目前,一些国家已经提出不少太空电站的建设方案,对未来设计出实用的太空电站有较高的借鉴参考价值。这些国家之所以把目光瞄向太空,是因为看中了其广阔的应用前景。地球同步轨道太空电站所获取的能量效率可达到地面光伏电站的 35 倍,且能实现空间向地面进行能量的定点传输。因此,建设太空电站,可有效利用太阳能,为人类提供优质的、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
⑤此外,太空电站在地面偏远地区供电、紧急供电、航天器供电等方面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它还能减缓大气雾霾,从而起到环境调节的作用。从目前来看,太空电站是开发地月空间经济圈最直接、可实现的方式,比开发月球氦—3能源的难度要小得多。
⑥为此,我国正积极研制太空电站。我国在太空电站总体规划、概念方案和微波无线能量传输技术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同时也带动了大型空间结构、空间薄膜太阳能发电技术的发展。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钱学森空间技术实验室通过对比研究,提出了创新的多旋转关节太空电站方案。该方案得到国际顶级专家的认同,并获得世界太空电站设计竞赛第一名。
⑦我国在太空电站方面的研究已进入世界前列。如能进一步加大研发力度,我国将有望成为世界上首个建成有实用价值的太空电站的国家。
(选自《环球人物》,有删改)
1.分析文章第①段的作用。(3分)
2.下列对文章的内容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太空电站,能实现电动汽车随时随地充电。
B.将电站组件发射到地球同步轨道上,现已没有太大问题。
C.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在积极探索太空电站的建设。
D.我国已启动太空电站实验基地的建设,并有望成为首个建立有实用价值的太空电站的国家。
【答案】
1.第①段写有了太空电站之后对开电动汽车回家过年的人的好处。引出说明对象“太空电站”,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2.B【解析】由“建太空电站的技术原理现已没有太大问题,但还有不少关键技术有待取得突破性进展……另一个就是如何将重达数千甚至上万吨的电站组件发射到地球同步轨道上去”可知,B 项不符合原文。
四、阅读下文,回答问题(9分)
瓷板上的中国书画
李慧占
①古陶瓷上出现文字,早在三国时期就开始了。到六朝时期,陶瓷上的文字,仍以刻印或模印等表现形式存在,不能称之为陶瓷书法。直到唐代,随着长沙窑以书写的文字来装饰瓷器,陶瓷书法才算真正诞生。陶瓷书法有平面的“瓷板书法”与立体的“瓷器书法”之分。除书法外,用国画技法装饰陶瓷则推动了“瓷板画”的出现。从清代中期开始,瓷板画的发展走向了兴盛。
②由土与火淬炼而成的中国陶瓷,经由笔与墨的浸染,从文化维度上脱胎换骨,从技艺晋升为艺术。一贯被誉为“中国美学之灵魂”的中国书画,脱离纸面融到“冰肌玉骨”的瓷器、瓷板上,亦碰撞生发出新奇别致的情趣。
③瓷与纸有诸多类似之处,又大不相同。同样清白素净的基调,因为材质、料性、技法、成型的不同,书写者与欣赏者都得到不同的体验。瓷板书画要求创作者对陶瓷坯料的调制和瓷坯的性状有了解,还要求创作者能根据瓷坯特点运用技巧。这样书写绘画时才能恰到妤处地控制运笔的力度、速度和技巧,否则很容易流露粗糙、呆板之相。
④纸可以吸墨,瓷板却不能;纸柔软而轻薄,瓷板光洁,与纸相比更为厚重。纸上运笔,讲求力度、波势和意韵,故常有“力透纸背”之说;瓷板行书,由于温差导致的窑变,能够让料性发生变化,所有的力度,轻重缓急,提按使转,所有的色相,浓淡枯涩,墨色变幻,赖火之功,会完全“现形”,因而更胜“力透纸背”,笔触如刀刻。
⑤“有一定的学养”也是瓷板书画对创作者所提出的一个要求。好的瓷板书画作品,非手功精湛、经验丰富、悟性超凡又学养丰厚的书画家不能为。民国时期最负盛名的“珠山八友”瓷板画为藏家竞相追逐,绘出的各种山水人物、花卉走兽无不光彩传神,栩栩如生,其笔法、墨韵、色彩和同时代的海上画派的作品有异曲同工之妙,又带有浓重的传达个性面貌的文人画色彩。八人的题款,也都是书法精品,色釉交映,凝练浑厚,浸透金石,尽现风流。有藏家细赏之下赞叹:徐仲南手书洒脱秀逸,苍润俊朗;何许人行笔稳健,顿挫变化明显,转折圆浑,字与字之间少连笔,却有绵延直下、一气呵成之势;毕伯涛笔法俊逸秀挺,丰润灵活,颇有唐寅之气韵……晚清“浅绛彩瓷四大家”之一的王凤池,有传世瓷板画作品《昌江日对黄山图》,画得精致而文气十足,颇得文人山水画之神韵。瓷板上的题诗,内容灵动而呈才情,书法自然飘逸,布局、结字以及毎一笔的书写,都达到了裹藏恰好、肥瘦适宜、疏密得当、简繁有度的程度,給人一种沉着超逸的视觉美感。
⑥在英文里,“中国”和“瓷器”是同一个单词——china(China)。瓷,连接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延续这种优美的传统技艺,更需在其中糅入书心、文心。瓷板书画,将书画艺术、制瓷艺术及传统文学艺术融为一体。瓷板书画在发展中,既拓宽了书画艺术的载体,又以不同书体、内容、章法之有机组合,为瓷器脱去“匠气”与“烟火气”,萃取出凝重质朴的魅力。
(选文有删改)
1.下面对瓷板书画特点的概括,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古陶瓷上出现文字,早在唐代初期就开始了。唐代中期开始,瓷板画的发展走向了兴盛。
B.直到清代,随着长沙窑以书写的文字来装饰瓷器,陶瓷书法才算真正诞生。
C.在英文里,“中国”和“瓷器”是同一个单词。书法,连接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D.瓷板书画,将书画艺术、制瓷艺术及传统文学艺术融为一体。
2.下面对“瓷板书画对创作者有哪些要求”这一问题,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瓷板书画要求创作者始终保持运笔力度轻,速度缓,并保持清白素净的基调。
B.瓷板书画要求创作者对陶瓷坯料的调制和瓷坯的性状有了解。
C.瓷板书画要求创作者能根据瓷坯特点运用技巧。
D.瓷板书画要求创作者有一定的学养。
3.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到六朝时期,陶瓷上的文字,仍以刻印或模印等表现形式存在,不能称之为陶瓷书法。
B.一贯被誉为“中国美学之灵魂”的中国书画,脱离纸面融到“冰肌玉骨”的瓷器、瓷板上,亦碰撞生发出新奇别致的情趣。
C.“分类别、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是选文第④自然段画线句子所使用的四种说明方法。
D.选文介绍《昌江日对黄山图》是从“画”“题诗”与“书法”三方面具体说明的。
【答案】1.D 2.A 3.C
【解析】
1.A 项说法错误,由原文第①段可知“古陶瓷上出现文字,早在三国时期就开始了”“从清代中期开始,瓷板画的发展走向了兴盛”。B 项说法错误,由第①段可知,应为“直到唐代”。C 项说法错误,由第⑥段可知,“瓷,连接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2.“始终保持运笔力度轻,速度缓”说法错误,原文第③段为“要求创作者能根据瓷坯特点运用技巧”“恰到好处地控制运笔的力度、速度和技巧”;A 项说法不正确且不符实际。其他选项在文中③—⑤自然段均可以找到。
3.画线部分主要使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五、阅读下文,完成1~4题(10分)
真实的声音
①你了解自己的声音吗?
②相信不少读者在用社交软件和别人进行语音聊天时,都会有意无意地按到自己发送出去的语言信息,听到被录下的声音,却发现自己的声音是如此陌生,和原先认为的大相径庭;也有些喜欢唱歌的朋友,在用唱歌软件录制自己歌声并上传后,却听到自己的音色和想象中完全不一样,连忙尴尬地删除。
③这一系列现象的发生,不免让我们疑惑,我们自己的声音究竟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自己说话时觉得声音还不错,但传到别人耳朵里后,却变得“傻乎乎”的?或许很多朋友会认为,其实别人听到的才是自己真实的声音,而自己说话时听到的,是经过“自行脑补”后美化了的,并不真实。
④这样认为的朋友,其实你们只猜对了一半,自己说话时听到的声音和别人同时听到的确实不一样,但自己听到的也并非“脑补”,它也是真实的。
⑤我们首先要知道的是,声音主要来源于两个渠道。
⑥第一个渠道是空气传导。当外界出现嘈杂的声音时,这些声音会首先通过你耳朵的外耳道振动鼓膜,再通过鼓膜传导到听觉感受器中,最后通过感受器中的听觉神经将声波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传导到大脑皮层,声音就这样被听到了。我们听自己的录音,或者别人听我们自己的声音,都是通过空气传导。
⑦第二个渠道是骨传导。当我们自己发出声音时,声音会通过中耳的听小骨传递到颅骨,再由颅骨传递到听觉感受器,经听觉神经在大脑皮层感知声音。我们自己说话时听到的自己的声音,就是通过骨传导被大脑接收。这就是为什么就算你用双手将自己的耳朵严实地堵住,然后轻轻地说话,无论再小声都能感觉得到的原因——我们听自己的声音,不用通过空气。
⑧那么问题来了,空气传导也好,骨传导也罢,究竟哪个声音,才是自己最真实的声音呢?
⑨其实,你自己说话时通过骨传导被大脑接收的声音,才是你最本真的声音。声波在固态物质中传递的速度最快,因为固态物质微粒之间的间距比气态和液态物质更小,微粒振动时的能量能够紧密传递下去,所以声波在颅骨中传播的能量不会有太多损失,音调、响度、音色都最接近真实。
⑩而声音在空气中传导时,能量损失较大,因为声波在空气中传递最慢,振动的能量有很大部分会被空气中的分子吸收,音调、响度、音色都会发生改变。
⑪简而言之,其实当你说话时自己听到的声音,才是失真最小、最真实的,但可惜的是全世界只有你自己才能听到这真正的声音;而他人听到的你的声音,经过空气传导都失真了。
⑫习惯了自己真实的声音,听到失真的当然会感到厌恶了。
(选自《奥秘》,2019年第4期,有改动)
1.第④段中说,“其实你们只猜对了一半”,那么,“另一半”指什么?(2分)
2.“那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的差异呢?”一句是从原文中抽取出来的,它最恰当的位置应该是(3分)( )
A. 第②段后 B. 第③段后 C. 第④段后 D. 第⑤段后
3.第⑨段中的“最接近真实”与第⑪自然段中的“最真实”是否矛盾?为什么?(2分)
4.为什么“全世界只有你自己才能听到这真正的声音”?(3分)
【答案】1. (2分)自己听到的声音也是真实的(我们自己说话时听到的自己的声音也是真实的)。
2. (3分)C 【解析】根据选项,可以定位至文章第②~⑤段,阅读文段可知,原文第②③段阐述了两种现象,究竟自己听到的声音是真实的,还是别人听到的声音是真实的,第④段陈述结论,第⑤段开始分析原因,要填入的句子为“那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的差异呢”,结合上面的分析可知,这句话承接了第④段的结论并引出了第⑤段的原因分析,因此应将其置于第④段后第⑤段前,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故选C项。
3. (2分)不矛盾。“最接近真实”即不是完全的真实,这是就骨传导本身而言的。骨传导时,声波在颅骨中传播的能量只有很小的损失。“最真实”则是相对于空气传导而言的。与空气传导相比,骨传导的能量损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4. (3分)因为自己的声音是通过骨传导被我们的大脑接收的,而骨传导失真最小,因此是“真正的声音”;他人听到的自己的声音,是经过空气传导的,都失真了。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是自己的“真正的声音”的唯一接收者。
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9分)
中微子,关乎宇宙起源之谜
曹俊
①日本“顶级神冈”中微子探测器项目已正式启动,计划于2027年开始收集数据。该项目由日本主导,英国和加拿大等国参与,目的是阐明物质的起源及基本粒子的“大统一理论”,揭开宇宙起源之谜。
②中微子是宇宙中数量最多的基本粒子之一。基本粒子是已知的最小粒子,它们不能像原子那样被分成更小的粒子,是构造宇宙中一切的基本元素。而中微子又是最轻的物质粒子,迄今还未能测出它的确切质量,但至少比电子的100万分之一还要轻。它们无处不在,如太阳发光、核反应堆发电、岩石的天然放射性衰变等核物理过程中都会产生,就连我们每个人也会因体内的钾-40衰变而每天发射约4亿个中微子。
③中微子的最大特点就是几乎不与任何物质反应。不管是人体还是地球,在它看来,都是极为空旷、可以自由穿梭的空间。我们感觉不到它的存在,科学上探测也极为困难。因此,中微子的发现和研究过程,饱含着几代科研人员的心血。
④1930年,奥地利科学家泡利为了解释原子核衰变中能量似乎不守恒的现象,预言了中微子的存在,认为就是这种“永远找不到的粒子”偷偷带走了能量。经过20多年的寻找,美国科学家科万和莱因斯终于在核反应堆旁探测到中微子,证明了它的存在。莱因斯因此获得了199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⑤1968年,美国科学家戴维斯在地下1500米深的废弃金矿中进行实验,首次探测到了来自太阳的中微子,证实太阳无穷无尽的能量来自氢核聚变。1987年,日本科学家小柴昌俊在第一代神冈实验中,探测到了来自超新星的中微子。他们二人因此都获得了200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此后,戴维斯进一步提高测量精度,却发现太阳中微子的数量比理论预言的要少得多,被称为“太阳中微子失踪之谜”。此后,小柴昌俊的学生梶田隆章发现,宇宙射线在大气层中产生的中微子也比预期少,称为“大气中微子丢失之谜”。
⑥中微子为什么比预计的少?1998年,梶田隆章在升级后的第二代神冈实验中发现,大气中微子比预期少,是因为在飞行过程中自发变成了其他种类的中微子,这一现象就是中微子振荡。他也因此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⑦中微子振荡现象证明了中微子有质量,尽管质量极其小,但会影响宇宙的起源和演化。根据已知的物理规律,在宇宙早期,正反物质应该成对产生,数量是一样的。但在现在的宇宙中,并没有发现大量反物质存在的迹象。为什么宇宙只由正物质构成?反物质到哪里去了?这是宇宙起源必须回答的关键问题。中微子振荡会带来一个意外的结果,即正反粒子的行为可以不一样,很有可能造成反物质消失。因此,全面了解中微子振荡,是破解“反物质消失之谜”的重要一环。
⑧由于中微子难以探测,解决这些谜团需要巨大的探测器,获取更精确的数据。日本前两代神冈实验坚持自己的优势方向,掌握核心技术,持之以恒地探索,取得了巨大突破。此次启动的第三代实验“顶级神冈”将建造一个26万吨的水探测器,造价约8亿美元。此前,中国的江门中微子实验和美国的深层地下中微子实验也已开始建设。三个实验间既竞争又互补,联合分析能显著提高发现能力。新一代的中微子实验,也许有一天可以揭开宇宙起源的谜题。
1.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基本粒子中微子最大的特点是不与任何物质反应,科学上探测也极其困难。
B.科学家科万和莱因斯探测到中微子,进而发现了原子核衰变中能量不守恒的现象。
C.“太阳中微子数量比理论预言少得多”的发现,被称为“大气中微子丢失之谜”。
D.文中几位科学家获诺贝尔奖的事例,体现了大胆预言、小心求证的科学探索精神。
2.简析第②段中画线句的作用。(2分)
3.请解释“中微子振荡现象”,并说明其可能产生的结果。(4分)
【答案】1. (3分)D 【解析】根据文章第③段“中微子的最大特点就是几乎不与任何物质反应”可知A项不正确;根据文章第④段“奥地利科学家泡利为了解释……预言了中微子的存在”“经过20多年的寻找,美国科学家科万和莱因斯终于在核反应堆旁探测到中微子”可知是先有“原子核衰变中能量似乎不守恒的现象”,再有“探测到中微子”,B项中“科学家科万和莱因斯探测到中微子,进而发现了原子核衰变中能量不守恒的现象”前后顺序与原文事实不符,可知B项有误;根据文章第⑤段“戴维斯……却发现太阳中微子的数量比理论预言的要少得多,被称为‘太阳中微子失踪之谜’”“梶田隆章发现,宇宙射线在大气层中产生的中微子也比预期少,称为‘大气中微子丢失之谜’”可知这是两个不同的发现,C项将两个不同的发现混合在一起,表述错误。故选D项。
2. (2分)画线句采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将中微子质量和电子质量进行对比,突出说明了中微子是最轻的粒子的特点。
3. (4分)中微子振荡现象是指大气中微子在飞行过程中自发变成其他种类中微子的现象。其可能产生的结果有:①证明了中微子有质量,会影响宇宙的起源和演化;②中微子振荡可能会造成反物质消失;③也许有一天会解开宇宙起源之谜。
七、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8分)
小雪将雪
①天渐寒,雪渐盛,又是一年小雪时。小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二个节气。明代王象晋所撰《群芳谱》里云:“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小雪,十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这时节,霜色满天,寒凝大地,降水形式由淅沥小雨而凝结成飘飘瑞雪。但此时还是“地寒未甚”,是那种料峭之寒,下雪的几率还小,即使下了,也多是那种飞扬的零星小雪,落到地面很快融化了,小孩子是堆不了雪人、打不成雪仗的。
②古人对大自然善于观察和总结,以五日为候,三候为气,六气为时,四时为岁。其中小雪的候应为三候:“初候,虹藏不见;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三候,闭塞而成冬。”这是说此时美丽的彩虹不见了,阳气下藏地中,阴气闭固而成冬,万物萧索,一片肃杀,冬季降雪即将拉开大幕。
③小雪节气不一定下雪,而是指气温越来越低,降到了足以下雪的程度。农谚云:“小雪铲白菜,大雪收菠菜。”“小雪不砍菜,必定有一害。”此时,庄户人家开始砍收地里的大白菜,精心盘扎入窖储藏了。那一棵棵青青白白的大白菜透着清灵之气,那种清甜清香是寻常人家饭桌上的至美之味。农谚还说:“小雪腌菜,大雪腌肉。”过去,冬季来临,新鲜蔬菜少而又少,小雪前后家家户户开始腌菜了。小时候,母亲常带着我们,踏着薄薄一层小雪,到菜园里采收青青红红的雪里蕻、大头大脑的辣菜疙瘩。雪里蕻又叫“霜不老”“雪菜”,似乎它就是专为霜雪而生的,即使被打压得蔫巴巴的,一旦见了阳光照样挺立起来,精神抖擞。
④“小雪卧羊,大雪杀猪。”“小雪飘,羊肉俏。”冬令进补,最美的莫过于吃羊,最好的形式是涮羊肉。围炉品羊是冬天里最惬意的事,五六至交围着一只咕嘟咕嘟作响的火锅,羊肉的鲜香一波波飘满温暖的小木屋,将各色食材投入翻滚着的白汤之中,大快朵颐起来。白居易说:“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当然要有酒了,围炉品酒夜话,推杯换盏间唠家常,守一窗寂寂雪影吟古诗,等待风雪夜归人望见此处温馨之光,前来叩响寂静的长夜。
⑤小雪,是庄户人盼丰年的乐章。农谚道:“小雪雪满天,来年必丰年。”这里有三层意思:一是小雪节气落雪,来年雨水均匀,无大旱涝;二是下雪可冻死一些病菌和害虫,开春农作物少有病虫害发生;三是积雪有保暖作用,利于土壤的有机物分解,增强土壤肥力。
⑥小雪,也是诗人的,那种轻盈飘逸、天马行空,那种晶莹剔透、白洁无瑕,总令古代文人墨客们吟诵赞美。盛唐的戴叔伦守着木格小窗读书,抬头望雪,吟道:“花雪随风不厌看,更多还肯失林峦。愁人正在书窗下,一片飞来一片寒。”晚唐的高骈被庭外的白雪映青竹所感染,诗云:“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岐。”五代的徐铉感叹又是一年将尽时,光阴如梭,韶华易逝,诵曰:“寂寥小雪闲中过,斑驳轻霜鬓上加。算得流年无奈处,莫将诗句祝苍华。”南宋的陆游则幻想乘着雪花轻盈的羽翼,在冬日的夜波里遨游,“匆匆身如梦,迢迢日似年。会当乘小雪,夜上剡溪船”。
(选自《科技日报》作者刘琪瑞,有删改)
1.小雪这一节气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概括。(3分)
2.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③⑤段中引用农谚的作用。(2分)
3.说说⑥段在全文中的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3分)
参考答案:
1.气温降低,地寒未甚,即将降雪
2.③、⑤段中引用农谚说明了小雪节气的特点,气温降低,开始降雪。
3.第⑥段写小雪得到诗人吟诵和赞美;此段丰富了文章内容,增强了文章的文化底蕴;起到了升华情感的作用。
【解析】
1.本题考查文章信息的提取与概括。小雪节气的特点,可用第①段中“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的句意来作答,即:气温降低,地寒未甚,即将降雪”。
2.本题考查引用的作用。第③段的中心句是“小雪节气不一定下雪,而是指气温越来越低,降到了足以下雪的程度”,然后引用农谚进行了说明。第⑤段中,“小雪雪满天,来年必丰年”也说明了同样的意思。
3.本题考查段落作用的分析。第⑥段开头说“小雪,也是诗人的”,然后引用了古人关于雪的很多诗词名句,写古代文人墨客们对雪的吟诵赞美,从文化方面增强了文章的底蕴,升华了情感。
八、阅读下文,完成下列五小题(14分)
丝路“糖史”
①中国人食用及制作蔗糖的历史十分悠久,其发展历程同陆上丝绸之路及海上丝绸之路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②甘蔗原产热带,公元前传播、种植于印度及南洋地区。先秦时期中国南方就已开始种植及食用甘蔗,常见的食用方法为生啖或榨取“柘(zhè)浆”直接饮用。后来,人们也尝试对蔗浆粗加工,即以曝晒煎煮去掉蔗浆中的部分水分,制成浓度较高的“蔗饧(táng)”。“蔗饧”乃是一种稠厚的糖浆,若是进一步冷凝,可以固结为赤褐色的糖块,因其形色似石,味甜如蜜,得名“石蜜”。不过,这种粗制糖块水分含量大,极易溶解,不易运输。而在不产甘蔗的北方,人们要想品尝石蜜的滋味,就得依靠沿丝绸之路远道而来的外国使团和西域胡商。他们带来的“西极石蜜”产于西域,因经过高超的脱水处理而呈干燥的饼块状,不但易携带,易储存,而且滋味品质都优于南方粗制的蔗饧。
③公元 661 年,唐高宗命人从印度请来 10 位制糖专家,利用印度的“竹甑(zèng)法”制出了颜色较浅亮的精沙粒糖“煞割令”。自此,天竺制糖法在中华神州落地生根,而印度的制糖技术也在新的环境、新的理念下获得富有想象力的改进与完善,为中国在世界蔗糖文化中发挥重要作用奠定了基础。
④北宋时期,四川一带的匠人凭借“窨制法”,造出了一种异常细膩、净白、美味的结晶糖霜。苏轼有诗云“冰盘荐琥珀,何似糖霜美”,黄庭坚也以“我舌犹能及鼻尖”的俏皮诗句,极言糖霜的美味。
⑤到了南宋绍兴年间,随着甘蔗种植面积的扩大和制作技术的推广,糖霜在满足南方本地用糖需求的同时尚有富余。于是,产于南方的糖霜不但乘船北上,而且也漂洋过海,向南销往占城、真腊、三佛齐、单马令等南洋国家,甚至到达波斯、罗马等地。“中国糖”由此开始在世界舞台崭露头角。
⑥元朝崛起后,中外文化交流达到新的高峰。一些阿拉伯制糖人来到中国,将他们较为先进的“树灰炼糖法”传授给了福州糖工,进一步提髙了中国白糖的质量。《马可·波罗游记》中提到,福州人能大量炼制“非常白的糖”。这种大规模、高效率的白糖生产,对于提升中国糖的国际竞争力、激发进一步技术革新,是很有帮助的。
⑦到了明清时期,中国人在以往制糖技术的基础上精益求精,发明出“黄泥水淋脱色法”,生产出洁白如雪、颗粒晶莹的精制蔗糖,其中最为雪白细腻的被称为“西洋糖”。此时中国人已凭借手工脱色技术,在世界蔗糖生产领域占据了领先地位,在国际市场上的主要角色是输出而非输入。“西洋糖”出口的目的地也较以往更多,航线距离更长,不仅包含占城、暹罗等“老主顾”,还覆盖了日本、波斯湾及欧洲多个国家。
⑧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制造的白糖与脱色技术在明代传入印度孟加拉,此后在印地语、孟加拉语等几种印度语言中,白糖均被称为“继尼(cī nī)”,意为“中国的”。“继尼”与唐代的“西极石蜜”“煞割令”遥相呼应,分别在陆上、海上丝绸之路上,见证了千百年来中外各国因蔗糖结下的缘分,以及彼此间互通有无、愿结友好的恒久心意;也见证了中国在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方面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中国古人于蔗糖制造历程中展现出的开阔胸怀与精进精神,在古老丝路重焕新生的今天,仍可成为烛照文化传承的一盏明灯。
1.选文主体部分以 为序,条理清晰地介绍了 。(2分)
2.下面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蔗饧”与“西极石蜜”相比,在干燥程度、运输方便性、滋味品质方面都有较大差距。
B.唐代引进的印度制糖技术在中国获得改进与完善,为中国在世界糖文化中发挥重要作用奠定了基础。
C.“竹甑法”“树灰炼糖法”是从国外引进的制糖技术,“窨制法”“黄泥水淋脱色法”是中国人发明的制糖技术。
D.石蜜、糖霜、“煞割令”是中国生产的蔗糖品种,“西极石蜜”“西洋糖”是外国生产的蔗糖品种。
3.第④自然段引用苏轼和黄庭坚的诗句,有何作用?(2分)
4.第⑦自然段画线句中加点词语“主要”能不能去掉,为什么?(3分)
5.请简要分析第⑧自然段画波浪线句子在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4分)
【答案】
1.时间;中国蔗糖因丝绸之路而不断发展的历史(历程)
2.D
3.生动形象说明了糖霜异常细腻、净白、美味的特点,同时增强了文章的文化韵味。
4.不能去掉。因为“主要”表明中国在国际蔗糖市场上以输出为主,输入为辅;去掉后则变成只输出,不输入。这与实际情况不符,表达不准确。
5.结构上,呼应开头,总结全文。内容上,总结出了中国古人在蔗糖制作历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开阔胸怀与精进精神,并指出其在古老丝路重焕新生的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考点2【备战2024】中考考点小测卷叙述类文之内容情节(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考点2备战2024中考考点小测卷叙述类文之内容情节原卷版doc、考点2备战2024中考考点小测卷叙述类文之内容情节解析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考点10【备战2024】中考考点小测卷之说明文标题对象及作用(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考点10备战2024中考考点小测卷之说明文说明对象及标题作用妙处原卷版doc、考点10备战2024中考考点小测卷之说明文说明对象及标题作用妙处解析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考点12【备战2024】中考考点小测卷之说明文说明方法及作用(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考点12备战2024中考考点小测卷之说明文说明方法及作用原卷版doc、考点12备战2024中考考点小测卷之说明文说明方法及作用解析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