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单元训练题(含答案)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单元训练题(含答案)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01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单元训练题(含答案)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02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单元训练题(含答案)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03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单元训练题(含答案)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展开
    这是一份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单元训练题(含答案)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共6页。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一、单选题

    1.  某学者在《史学方法论》中说:“所谓原始史料,为目击者的陈述、文献以及事实自身的遗存,数者皆与事件同时。”按照该标准,下列各项中,属于研究秦朝的原始史料的是(  )

    A. 秦始皇陵兵马俑 B. 《资治通鉴》的记载
    C. 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 D. 电视剧《大秦帝国》

    2.  秦朝时,咸阳的一位粮食商人,要购进一批小米。结账时,这位咸阳商人应该用下列哪种货币支付货款(  )

    A.  B.  C.  D.

    3.  《史记•陈涉世家》记载,陈胜在发动起义时说:“天下苦秦久矣。”“天下苦秦”的原因不包括(  )

    A. 战乱频繁 B. 徭役繁重 C. 刑罚残酷 D. 赋税沉重

    4.  某同学搜集了“鸿门谢罪、四面楚歌、霸王别姬”三个成语,请你确定一个主题,应选择的是(  )

    A. 春秋争霸 B. 战国称雄 C. 秦灭六国 D. 楚汉之争

    5.  下列有关项羽的历史故事中,最具“正能量”、最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是(  )

    A. 鸿门宴 B. 破釜沉舟 C. 霸王别姬 D. 四面楚歌

    6.认识图片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途径,右面的图片反映的历史事实是(  )

    A.秦王扫六合的磅礴气势

    B.陈胜、吴广振臂一呼百应

    C.项羽气吞山河的霸气

    D.卫青、霍去病千里追匈奴

    7.“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此联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分别发生在(  )

    A.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 B.秦末和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和三国时期 D.秦初和汉初

    8.从汉初“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到景帝时“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馀货财”,是汉初几代统治者都坚持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结果。其中休养生息的措施不包括(  )

    A.让士兵还乡务农、释放奴婢为平民,以增加农业劳动力

    B.采取轻徭薄赋的政策

    C.汉高祖让子弟到地方建立侯国

    D.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9.在学习汉武帝的“罢黜百家”时,同学们对“百家”的理解产生了分歧。汉武帝“罢黜”的“百家”是指(  )

    A.诸子百家 B.除儒家以外的诸子百家

    C.法家和墨家 D.道家和兵家

    10.贾谊在《治安策》中认为: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这一思想启发了西汉政府实施(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推恩令” D.科举制

    11.华佗是亳州中药材产业、中药材文化的一个最著名的文化符号。下列属于华佗医学成就的有

    ①编著《伤寒杂病论》②制成“麻沸散”③提出“治未病”理论④编制“五禽戏”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12.决定刘邦夺取天下,建立汉朝的历史事件是( )

    A. 楚汉之争     B. 马陵之战       C. 勾践灭吴      D. 巨鹿之战

    13.汉初能够出现“文景之治”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①经济萧条,国家贫困,统治者提倡节俭

    ②统治者吸取了秦朝灭亡的教训

    ③统治者关心爱护百姓,以身作则

    ④国家减轻农民负担,恢复农业发展生产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14.“地方推行郡县制,小篆成为规范字。”这一顺口溜反映的现象开始于 ( )

    A. 秦朝       B. 汉朝        C. 唐朝        D. 宋朝

    15.西汉王朝在政治、经济、思想方面实现了大一统,开始进入鼎盛时期,是在( )

    A. 汉高祖时候      B. 汉文帝时候     C. 汉景帝时候   D. 汉武帝时候

    16.汉武帝时,颁布“推恩令”,成功削弱诸侯王势力;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分设刺史,负责对辖区内郡级官员和豪强及其子弟进行巡视监察。这些措施(  )

    A.巩固了民族团结 B.强化了思想统一 

    C.加强了中央集权 D.恢复了汉初经济

    17.公元前60年,朝廷设置都护府,对今天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进行了有效管辖,它在维护边疆稳定与安全上具有重要作用。此时的朝廷属于(  )

    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元朝

    18.如图是关于东汉时期政治局势的一幅漫画。此漫画反映的历史现象(  )

    A.诸侯强大威胁中央 B.社会局面比较安定 

    C.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D.母后主政皇帝无权

    19.东汉洛阳城墙“南北九里七十步,东西六里十步”采用《易经》中具有吉祥意义的九、六之数宗庙、社稷分别建在宫城的左右两侧,与《礼记》“左祖右社”布局吻合。这表明洛阳城的规划(  )

    A.深受儒家文化影响 B.布局十分严整统一 

    C.充满封建迷信色彩 D.维护君主专制统治

    20.如表列出了东汉后期10个皇帝的即位年龄及寿命,这一现象导致(  )

    皇帝

    和帝

    殇帝

    安帝

    顺帝

    冲帝

    质帝

    桓帝

    灵帝

    少帝

    献帝

    即位年龄

    10

    1

    13

    11

    2

    8

    15

    12

    14

    9

    寿命(岁)

    27

    2

    31

    30

    3

    9

    36

    34

    14

    54

    A.诸侯势力的兴起 B.少数民族的内迁 

    C.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 D.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

    二、非选择题

    2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始皇兼并六国,在“大一统”中,华夏民族也从分散走向了统一。而汉王朝从西汉到东汉,为汉朝之名兼华夏民族之名提供了历史条件。吕思勉说:“汉族之名,起于刘邦称帝之后。”吕振羽则说:“华族自前汉的武帝、宣帝以后,便开始叫汉族。”总而言之,汉族之名自汉王朝始称。
    材料二:与周代的制度相比,秦汉所形成的统一否定了周的这个政治制度,但是又不是绝对否定。

    ——摘编自田余庆《中国古代史上的国家统一问题》

    材料三: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功臣侯者百有余邑,尊王子弟,大启九国。……藩国大者跨州兼郡,连城数十……然诸侯原本以大,末流滥以致溢,小者淫荒越法,大者睽孤横逆,以害身丧国。

    ——摘编自《汉书》

    材料四:寓封建(注:即分封)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有司之官……无肯为其民兴一日之利者,民乌得而不穷,国乌得而不羁?

    ——摘编自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

     

    (1)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哪个王朝是我国首个“大一统”王朝?指出我国古代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立和巩固的关键时期。

    (2) 材料二中说的西周的制度是什么制度?秦朝统一后否定了这个制度,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

    (3) 材料三中说西汉时期“藩国大者跨州兼郡,连城数十”,为解决这一问题,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有效措施?

    (4) 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其专在下”“其专在上”各指什么?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始皇……意在维护统一的集权政治,进一步排除不同的政治思想和见解,但并未收到预期的效果……并且手法残忍、残暴。

    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董仲舒

    材料三 汉武帝在长安兴办太学,以儒家的《诗》《书》《礼》《易》《春秋》作为教材,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儒学人才,儒士也进入各级政权机构。

    请回答:

    (1)材料一概述的是哪一事件?

     

    (2)材料二中“六艺之科、孔子之术”指的是哪家学派?汉武帝根据董仲舒的建议采取了什么措施?

     

    (3)材料三反映的现象和材料二有什么联系?

     

    (4)结合对以上问题的回答,试比较材料一、材料二所采取措施的异同点。

    23.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民失作业,而大饱饥馑。……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四匹相同颜色的马驾车),而将相或乘牛车。上于是约法省禁,轻田租,十五而税一。”

    ——《汉书·食货志》

    阅读材料回答:

    1)西汉建立后,面临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经济形势?

    2)汉初这样荒凉的景象是怎样造成的?

    3)材料中的“上”是谁?他和汉初的其他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措施来改变这种景象?出现了什么结果?

    24.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汉武帝则使秦以来的大一统局面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

    ——铜方升铭文

    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史记》

    一法度衡石丈尺。

    ——《史记》

    烧灭经书,涤除旧典,大发吏卒,兴役戍……

    ——《说文系传》

    1)材料一中的“皇帝”是谁?根据材料分别概述该皇帝的功过。

     

    材料二

    武帝雄才大略,即位之初,卓然罢黜百家,令后学者有所统一。始分藩国,而子弟毕侯矣。更钱造币以赡用。征匈奴四十馀,匈奴远遁,日以削弱。

    ——《古代历史史料汇编》

    汉武帝在位54年,是中国古代统治年代比较长的帝王。……汉武帝表现出雄才大略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实践,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迹。在他统治期间,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的巩固,汉文化的主流形态基本形成。

    ——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

    2)根据材料二,概括汉武帝的执政举措及其对中国历史的重大影响。

     

    材料三 有人说秦始皇是暴君,明代思想家李贽说秦始皇是“千古一帝”。班固说汉武帝“雄才大略”,司马光说汉武帝“穷奢极欲,繁刑重敛,内侈宫室,外事四夷,巡游无度,使百姓疲敝”。

    3)你认为应该怎样才能正确地评价古代封建帝王?

     

     

     

     

     

     

     

     

     

     

     

     

     

     

     

     

     

     

     

     

     

     

     

     

     

     

     

     

     

     

     

     

     

     

     

     

     

    答案

    1-5ACADB   6-10BBCBC  11-15BADAD  16-20CBCAC

    21.(1秦朝。秦汉时期。

    2分封制。郡县制。

    3颁布推恩令

    4地方的诸侯势力过大。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22.(1)“焚书坑儒

    (2)儒家学派。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3)汉武帝为倡导儒学,兴办太学,进一步巩固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4)不同点:秦始皇压制儒学,汉武帝推崇儒学。相同点:性质相同,都是一种文化专制现象;根本目的相同,都是巩固统治。

    23. ①西汉初年,经济萧条,到处一片荒凉景象。

    是秦的暴政和秦末长期的战乱造成的。

    汉高祖,他和后继者汉文帝、汉景帝等,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重发展农业生产。出现了文景之治的盛世景象。

    24.1)秦始皇。功:扫平六国,统一天下;创立皇帝制度和中央集权制度,设立郡县制,统一度量衡。过:焚书坑儒,兵役徭役繁重。

    2)举措:罢黜百家,尊崇儒术;颁布推恩令;统一铸造五铢钱;北击匈奴。

    影响:从政治、思想、经济和军事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汉文化的主流形态基本形成。

    3)辩证地一分为二地看待,既要看到封建帝王的功绩,又不能忽视他们的缺点不足和局限性。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