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七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
展开2023-2024学年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七校九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
一、选择题
1.(3分)下列粒子不带电的是( )
A.质子 B.中子 C.电子 D.原子核
2.(3分)如图所示是物质在不同状态下的分子模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状态中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很大,很难被拉伸,但很容易被压缩
B.乙图状态中的分子的热运动一定比丙图中的剧烈
C.丙图状态中的分子间距较大,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固定的体积
D.同种物质从甲图状态变成丙图状态,可通过放出热量实现
3.(3分)下列对生活中的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房间长时间不打扫就会布满灰尘——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海边昼夜温差变化比沙漠中小——水的比热容比沙石的比热容小
C.摔碎了的瓷碗很难拼合在一起——分子间存在斥力
D.排骨藕汤热的时候香气四溢——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越剧烈
4.(3分)小红同学用气球(由橡胶制成)与自己的头发摩擦几下,松手后,其原因是( )
A.气球上的负电荷转移到头发上
B.头发上的正电荷转移到气球上
C.气球带电,头发不带电,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
D.气球和头发带等量异种电荷而相互吸引
5.(3分)学校开展“学生进厨房”的劳动教育系列活动,某同学和妈妈一起准备了一顿丰盛的晚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燃气灶炒菜时,燃料燃烧将燃料的内能转化为化学能
B.炒菜时用锅铲不停地翻动,主要是利用做功的方式增加菜的内能
C.高压锅煨汤,用排气孔排气,可以避免大量的内能转化成机械能
D.电饭锅煮饭,主要将化学能转化成内能
6.(3分)汽油的热值为4.6×107J/kg。这个数值究竟有多大?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具体例子来认识汽油热值的大小:一个50kg的中学生,从大厦的1楼步行至第11楼(走了10层楼),每层楼的层高为3m,就可以算出所需汽油的质量m。下列相关说法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①汽油的热值为4.6×107J/kg,表示1kg汽油燃烧放出的热量为4.6×107J
②该中学生克服重力做了1.5×105J的功
③通过计算可知m约为3.3×10﹣4kg
④当汽油不完全燃烧时,汽油的热值变小
A.①② B.③ C.①③ D.③④
7.(3分)如图所示,拿一根带有绝缘柄的金属棒,将带正电的验电器A和不带电的验电器B的金属球连接起来,A的张角变小,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B.验电器B的金属箔片张开是因为有自由电子从B转移到A
C.金属棒中瞬间电流的方向是从A到B
D.如果金属棒不带绝缘柄,将会看到两个验电器的金属箔片都闭合
8.(3分)2022年3月23日中国空间站“天宫课堂”第二课正式开讲,王亚平利用水和两块塑料板搭建了一座液桥,如图所示( )
A.盛夏时节,四溢的花香引来了长喙天蛾
B.将两个底面干净的铅柱压紧后能够吊起重物
C.从滑梯上滑下,臀部和滑梯都发热
D.抽掉玻璃板,过一会儿两瓶气体都变成红棕色
9.(3分)如图是汽油机工作时的四个冲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车内燃机的四个冲程正确的工作顺序是乙→丁→甲→丙
B.甲冲程可将化学能转化成内能,再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汽油机吸气冲程汽缸吸进的物质是空气
D.活塞在汽缸内往复运动两次,该汽油机对外做功一次
10.(3分)如图所示电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当断开S1、闭合S2时,电路处于断路状态
B.当闭合S1,断开S2时,L1发光,L2不会发光
C.当闭合S1、S2时,只有L1会发光
D.只闭合S1,发现L1和L2都不发光,则故障可能是L2断路
11.(3分)多媒体教室里投影仪的光源是强光灯泡,发光时温度很高,必须用风扇给予降温。为了保证灯泡不被烧坏,带动风扇的电动机启动后,再让灯泡发光,灯泡不能发光;关闭时,风扇继续给灯泡降温一段时间才能断开电风扇。则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符合要求的是( )
A. B.
C. D.
12.(3分)发光二极管是一种电子元件,简称LED。如图中LED的接法、正负极和发光情况都正确的是( )
A.
B.
C.
D.
二、非选择题
13.(3分)用酒精消毒,在使用酒精前要进行稀释,在稀释过程中发现等体积的酒精和水放在一起时 (填“大于”“等于”“小于”)酒精和水的体积之和,此现象说明组成物质的分子间有 ,若将针管的一头堵住,推动活塞发现药液被压缩到一定程度就无法压缩,是因为液体分子间存在 力。
14.(3分)如图所示为某型号的太阳能充电宝,表面贴有太阳能电池板,在阳光照射下为内部锂电池充电 能→ 能;该充电宝充满电之后给手机充电,则充电宝在这个电路构成中相当于 。
15.(4分)如图所示为内燃机能量流向图,其中“a”处应该填燃料的 能,“?”处应该填 。如果某一单缸内燃机,其飞轮转速是1800r/min,该内燃机每秒钟对外做功 次。若每辆汽车每年消耗汽油2.17t,汽车内燃机的效率平均取值30%。如果能把内燃机效率提高1%,武汉市的汽车保有量按300万计算 t汽油。
16.(5分)如图所示,在试管内装些水,用橡胶塞塞住管口,可以看到,塞子受到水蒸气的压力冲出去 ,这是因为 的内能 ,温度 ,发生了 (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
17.(5分)在“比较不同物质吸热情况”的实验中,佳佳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水和食用油,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物质
次数
质量m/kg
升高温度Δt/℃
加热时间/min
水
1
0.2
5
2
2
0.2
10
4
食用油
3
0.1
10
1
4
0.2
10
2
(1)实验前,为了便于比较我们应该准备 的电加热器。
(2)实验过程中,水和食用油吸收热量的多少是通过 来判断的,在1、4两次实验中,可以通过 来比较它们的吸热能力。(均选填“加热时间”或“升高的温度”)
(3)对比 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种类有关。
(4)实验结束后,根据实验数据,佳佳求出食用油的比热容为 。
18.(6分)臻臻同学在观察开关对电路的控制作用时,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
(1)此时开关S2控制的是 (选填“灯泡”或“电动机”)。
(2)将该电路对应的电路图画在方框内。
(3)改动一根线,可以使开关S2只控制灯泡,请将需要改动的线画上“×”,并将它连接到正确的接线柱上。(导线不允许交叉)
19.(8分)冬季供暖的家用暖气通常根据安装参数由多个相同规格的单片暖气构成一组。由于小区没有集中供暖,小丽家自行安装了天然气热水器为暖气片提供可供暖的热水。该热水器有两个出水管,一个出水管供给暖气片水循环,冬天时,一般用高温挡3/h的暖气片中,水经过循环后,回水温度是50℃。已知供暖时热量利用效率为60%,自来水温度15℃。请解答下列问题:
(1)供暖1h,小丽家一组暖气片内的热水在循环过程中释放的有效热量为多少?
(2)冬天洗澡时,由于热水器出水温度太高,需要将冷热水混合,人体感觉最为舒适。现控制花洒出水量一定,则应调节冷水管出水质量和热水管出水质量之比为多少?
2023-2024学年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七校九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3分)下列粒子不带电的是( )
A.质子 B.中子 C.电子 D.原子核
【答案】B
【分析】原子是由电子和原子核组成的,原子核又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的。
【解答】解:原子核带正电、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
故选:B。
2.(3分)如图所示是物质在不同状态下的分子模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状态中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很大,很难被拉伸,但很容易被压缩
B.乙图状态中的分子的热运动一定比丙图中的剧烈
C.丙图状态中的分子间距较大,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固定的体积
D.同种物质从甲图状态变成丙图状态,可通过放出热量实现
【答案】B
【分析】物质的三态是指:固态、液态、气态:
固态物质:分子排列紧密,分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固体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
液态物质: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比较自由,粒子间的作用力比固体的小;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
气态物质:分子极度散乱,间距很大,并以高速向无规则运动,粒子间的作用力极小,易被压缩,气体具有很强的流动性;
内能的大小与物质的种类、质量、状态等因素有关。
【解答】解:A、甲图中分子相距最近,既不易被压缩,故A错误;
B、乙状态是气体分子的模型,乙图状态中的分子的热运动一定比丙图中的剧烈;
C、丙图是液体分子的模型,分子间有一定的作用力,故C错误;
D、物质由甲状态变为丙状态,熔化吸热。
故选:B。
3.(3分)下列对生活中的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房间长时间不打扫就会布满灰尘——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海边昼夜温差变化比沙漠中小——水的比热容比沙石的比热容小
C.摔碎了的瓷碗很难拼合在一起——分子间存在斥力
D.排骨藕汤热的时候香气四溢——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越剧烈
【答案】D
【分析】(1)互相接触的物体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扩散现象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的运动是看不见的;
(2)水的比热容比较大;
(3)分子间同时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分子间作用力与分子间距的关系;
(4)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的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解答】解:
A、打扫卫生时的尘土能看到,故A错误;
B、因为水的比热容比沙石的比热容大,温度变化小;故B错误;
C、摔碎了的瓷碗很难拼合在一起;瓷碗破碎后,导致瓷碗破碎处分子间斥力和引力可以忽略不计;
D、排骨藕汤热的时候香气四溢,温度越高,故D正确。
故选:D。
4.(3分)小红同学用气球(由橡胶制成)与自己的头发摩擦几下,松手后,其原因是( )
A.气球上的负电荷转移到头发上
B.头发上的正电荷转移到气球上
C.气球带电,头发不带电,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
D.气球和头发带等量异种电荷而相互吸引
【答案】D
【分析】因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解答】解:因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用气球(由橡胶制成)与自己的头发摩擦几下,头发上的负电荷转移到气球上而带正电荷,气球和头发带异种电荷,气球“粘”在头发上,D符合题意。
故选:D。
5.(3分)学校开展“学生进厨房”的劳动教育系列活动,某同学和妈妈一起准备了一顿丰盛的晚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燃气灶炒菜时,燃料燃烧将燃料的内能转化为化学能
B.炒菜时用锅铲不停地翻动,主要是利用做功的方式增加菜的内能
C.高压锅煨汤,用排气孔排气,可以避免大量的内能转化成机械能
D.电饭锅煮饭,主要将化学能转化成内能
【答案】C
【分析】(1)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2)判断能量的转化,我们主要看它要消耗什么能量,得到什么能量,总是消耗的能量转化为得到的能量。
【解答】解:A、燃气灶炒菜时,故A错误;
B、炒菜时用锅铲不停地翻动,故B错误;
C、高压锅煨汤,使锅内气体内能减小,故C正确;
D、电饭锅烧饭时,故D错误。
故选:C。
6.(3分)汽油的热值为4.6×107J/kg。这个数值究竟有多大?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具体例子来认识汽油热值的大小:一个50kg的中学生,从大厦的1楼步行至第11楼(走了10层楼),每层楼的层高为3m,就可以算出所需汽油的质量m。下列相关说法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①汽油的热值为4.6×107J/kg,表示1kg汽油燃烧放出的热量为4.6×107J
②该中学生克服重力做了1.5×105J的功
③通过计算可知m约为3.3×10﹣4kg
④当汽油不完全燃烧时,汽油的热值变小
A.①② B.③ C.①③ D.③④
【答案】B
【分析】(1)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这种燃料的热值;
(2)已知中学生的质量,利用G=mg求其重力,求出爬楼高度,再利用W=Gh求克服重力做的功;
(3)汽油完全燃烧获得热量和该中学生克服重力做的功相等,由此可知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再利用Q放=mq求需要汽油的质量;
(4)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其大小与燃料的种类有关,而与燃料的质量大小、燃烧情况无关。
【解答】解:①汽油的热值为4.6×103J/kg,表示1kg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4.2×107J,故①错误;
②中学生的重力:G=mg=50kg×10N/kg=500N,
克服重力做功:W=Gh=500N×3m×10=2.5×104J,故②错误;
③由题知,汽油完全燃烧获得热量和该中学生克服重力做的功相等,
则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放=W=6.5×104J,
由Q放=mq得需要汽油的质量:
m3==≈3.5×10﹣4kg,故③正确;
④汽油的热值是汽油的一种特性,与汽油的燃烧情况无关。
故选:B。
7.(3分)如图所示,拿一根带有绝缘柄的金属棒,将带正电的验电器A和不带电的验电器B的金属球连接起来,A的张角变小,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B.验电器B的金属箔片张开是因为有自由电子从B转移到A
C.金属棒中瞬间电流的方向是从A到B
D.如果金属棒不带绝缘柄,将会看到两个验电器的金属箔片都闭合
【答案】A
【分析】(1)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同种电荷相斥;
(2)A带电,B不带电,连接的瞬间,会发生电子的转移;
(3)正电荷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
【解答】解:
A、验电器的工作原理仅仅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B、A带正电;B不带电,连接的瞬间,B因为失去电子,B的金属箔因带同种电荷互相排斥,故B正确;
C、原来A验电器带正电,B验电器不带电,也不少电子,一部分电子会从B定向移动到A,金属杆中电流方向是自A流向B;
D、如果将金属杆的绝缘手柄去掉,电流经人体流向大地,与B上的金属球连接起来,故D正确。
故选:A。
8.(3分)2022年3月23日中国空间站“天宫课堂”第二课正式开讲,王亚平利用水和两块塑料板搭建了一座液桥,如图所示( )
A.盛夏时节,四溢的花香引来了长喙天蛾
B.将两个底面干净的铅柱压紧后能够吊起重物
C.从滑梯上滑下,臀部和滑梯都发热
D.抽掉玻璃板,过一会儿两瓶气体都变成红棕色
【答案】B
【分析】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解答】解:液桥现象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A、四溢的花香是扩散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将两个底面干净的铅柱压紧后能够吊起重物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C、从滑梯上滑下,是克服摩擦做功,故C不符合题意;
D、抽掉玻璃板,是扩散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3分)如图是汽油机工作时的四个冲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车内燃机的四个冲程正确的工作顺序是乙→丁→甲→丙
B.甲冲程可将化学能转化成内能,再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汽油机吸气冲程汽缸吸进的物质是空气
D.活塞在汽缸内往复运动两次,该汽油机对外做功一次
【答案】D
【分析】内燃机的四个冲程: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冲程;
吸气冲程是活塞向下运动,进气门开,排气门关闭;
压缩冲程是活塞向上运动,两个气门全关闭,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做功冲程是两个气门都关闭,火花塞点火,活塞向下运动,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排气冲程是活塞向上运动,进气门关闭,排气门开启;
在内燃机的一个工作循环中,曲轴转动2周,活塞往复运动2次,对外做功1次。
【解答】解:
甲中的两个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上运动,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乙中的一个气门打开,活塞向下运动,是第一冲程;
丙中的一个气门打开,活塞向上运动,是第四冲程;
丁中的两个气门都关闭,活塞下运动,是内能转化机械能;
在内燃机的一个工作循环中,曲轴转动2周,对外做功1次;
A、四个冲程的正确顺序是乙→甲→丁→丙;
B、甲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汽油机吸气冲程吸入汽缸的物质是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故C错误;
D、在内燃机的一个工作循环中,活塞往复运动8次,故D正确。
故选:D。
10.(3分)如图所示电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当断开S1、闭合S2时,电路处于断路状态
B.当闭合S1,断开S2时,L1发光,L2不会发光
C.当闭合S1、S2时,只有L1会发光
D.只闭合S1,发现L1和L2都不发光,则故障可能是L2断路
【答案】B
【分析】电路分为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电路元件依次连接的为串联,并列连接的为并联,分析当开关闭合状态下电路的连接形式;
电路的故障有两种:短路和断路。
【解答】解:
A、当断开S1、闭合S2时,电路中无电流,故A正确;
B、当闭合S7,断开S2时,L1、L8是串联的,两灯都发光;
C、当闭合S1、S2时,L3发生短路,则L2不发光,只有L1会发光,故C正确;
D、只闭合S5,L1、L2是串联的,发现L7和L2都不发光,这说明电路出现了断路现象2断路,故D正确。
故选:B。
11.(3分)多媒体教室里投影仪的光源是强光灯泡,发光时温度很高,必须用风扇给予降温。为了保证灯泡不被烧坏,带动风扇的电动机启动后,再让灯泡发光,灯泡不能发光;关闭时,风扇继续给灯泡降温一段时间才能断开电风扇。则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符合要求的是( )
A. B.
C. D.
【答案】C
【分析】先分析灯泡与电动机的连接方式为并联,然后根据开关的作用可知电动机先工作、灯泡后工作。
【解答】解:A、B、开关闭合后,因此A;
C、干路中开关闭合,而灯泡会在支路开关的作用下再工作;
D、干路中开关闭合,电动机会在支路开关作用下工作;
故选:C。
12.(3分)发光二极管是一种电子元件,简称LED。如图中LED的接法、正负极和发光情况都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B
【分析】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
【解答】解:A、A的二极管长脚应是正极,图中标反了;
B、此电路图的正负接线柱和发光情况都正确;
C、C图中的正极和二极管的短脚接在一起。
D、此电路图的发光情况错误。
故选:B。
二、非选择题
13.(3分)用酒精消毒,在使用酒精前要进行稀释,在稀释过程中发现等体积的酒精和水放在一起时 小于 (填“大于”“等于”“小于”)酒精和水的体积之和,此现象说明组成物质的分子间有 间隙 ,若将针管的一头堵住,推动活塞发现药液被压缩到一定程度就无法压缩,是因为液体分子间存在 斥 力。
【答案】小于;空隙;斥。
【分析】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组成物质的分子间存在间隙,分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与斥力。
【解答】解: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隙,在使用酒精前要进行稀释,总体积小于混合前的总体积;
将针管的一头堵住,推动活塞,是因为液体分子间存在斥力。
故答案为:小于;空隙;斥。
14.(3分)如图所示为某型号的太阳能充电宝,表面贴有太阳能电池板,在阳光照射下为内部锂电池充电 电 能→ 化学 能;该充电宝充满电之后给手机充电,则充电宝在这个电路构成中相当于 电源 。
【答案】电;化学;电源。
【分析】(1)太阳能电池板工作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充电宝充电时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起来;
(2)电源:提供电能的装置,它保证电路中有持续电流,工作时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
用电器:用电来工作的设备,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解答】解:(1)太阳能充电宝工作过程中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再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起来;
(2)充电宝充满电之后给手机充电,则充电宝在这个电路构成中相当于电源。
故答案为:电;化学。
15.(4分)如图所示为内燃机能量流向图,其中“a”处应该填燃料的 化学 能,“?”处应该填 废气带走的能量 。如果某一单缸内燃机,其飞轮转速是1800r/min,该内燃机每秒钟对外做功 15 次。若每辆汽车每年消耗汽油2.17t,汽车内燃机的效率平均取值30%。如果能把内燃机效率提高1%,武汉市的汽车保有量按300万计算 2.1×105 t汽油。
【答案】化学;废气带走的能量;15;2.1×105t。
【分析】(1)热机是燃料燃烧把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并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根据内燃机能量流向图可得出?处应填写的项目;
(2)内燃机完成1个工作循环,四个冲程,飞轮转2转,对外做功1次;
(3)由于内燃机效率提高后有用功是相同的,列等式算出效率提高后消耗燃油的质量,知道每辆汽车每年耗油2.17t,可求每辆汽车每年节约燃油的质量。
【解答】解:(1)燃料燃烧的过程就是把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所以其中a处应该填燃料的化学能在内燃机中,排气冲程废气带走能量最多。
(2)内燃机完成1个工作循环,完成四个冲程,对外做功1次,即每秒完成,对外做功15次;
(3)因为内燃机效率提高1%,所以内燃机效率变为:η2=η2+1%=30%+1%=31%,
由于内燃机效率提高后有用功是相同的,即W6=W2,
根据η=可得,η1qm7=η2qm2,
所以内燃机效率提高效率后消耗的燃料为:m2=,
则每辆汽车每年节约燃油:Δm=m1﹣m2=m2﹣=(1﹣1=(1﹣)×3.17t=0.07t;
全市共有300万辆汽车,共节约汽油的质量m=300×104×6.07t=2.1×106t。
故答案为:化学;废气带走的能量;2.1×106t。
16.(5分)如图所示,在试管内装些水,用橡胶塞塞住管口,可以看到,塞子受到水蒸气的压力冲出去 白雾 ,这是因为 水蒸气 的内能 减小 ,温度 降低 ,发生了 液化 (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
【答案】白雾;水蒸气;减小;降低;液化。
【分析】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小。
【解答】解:给瓶内打气,当瓶塞跳起时,说明水蒸气液化成了小水滴,气体膨胀对外做功,内能减少。
故答案为:白雾;水蒸气;降低。
17.(5分)在“比较不同物质吸热情况”的实验中,佳佳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水和食用油,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物质
次数
质量m/kg
升高温度Δt/℃
加热时间/min
水
1
0.2
5
2
2
0.2
10
4
食用油
3
0.1
10
1
4
0.2
10
2
(1)实验前,为了便于比较我们应该准备 相同 的电加热器。
(2)实验过程中,水和食用油吸收热量的多少是通过 加热时间 来判断的,在1、4两次实验中,可以通过 升高的温度 来比较它们的吸热能力。(均选填“加热时间”或“升高的温度”)
(3)对比 2、4 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种类有关。
(4)实验结束后,根据实验数据,佳佳求出食用油的比热容为 2.1×103J/(kg•℃) 。
【答案】(1)相同;(2)加热时间;升高的温度;(3)2、4;(4)2.1×103J/(kg•℃)。
【分析】(1)(2)(3)我们使用相同的加热器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来比较吸热多少,这种方法叫转换法。
比较物质吸热能力的2种方法:
①使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吸收的热量(即比较加热时间),吸收热量多的吸热能力强
②使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比较温度的变化,温度变化小的吸热能力强;
(4)根据c=求出煤油的比热容。
【解答】解:(1)根据转换法,选用两个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加热,这样就控制水和食用油在相等时间内吸热相同;
(2)实验中通过加热时间比较吸收热量的多少,用到的是转换法;
在1、4两次实验中,加热相同的时间,食用油温度升高的多;
(3)要探究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种类的关系,需要控制液体的质量,改变液体的种类,8;
(4)由表格2、4数据可知,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是食用油吸收热量的2倍,在质量和升高温度相同的情况下,故食用油的比热容是:c煤食用油=c水=×4.2×103J/(kg•℃)=2.5×103J/(kg•℃)。
故答案为:(1)相同;(2)加热时间;(3)2、83J/(kg•℃)。
18.(6分)臻臻同学在观察开关对电路的控制作用时,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
(1)此时开关S2控制的是 电动机 (选填“灯泡”或“电动机”)。
(2)将该电路对应的电路图画在方框内。
(3)改动一根线,可以使开关S2只控制灯泡,请将需要改动的线画上“×”,并将它连接到正确的接线柱上。(导线不允许交叉)
【答案】(1)电动机;(2)见解答过程;(3)见解答过程。
【分析】(1)(2)并联电路中干路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开关只控制其所在支路;根据实物图分析电路的连接情况,从而可知开关S2控制对象,再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3)为使开关S2只控制灯泡,就应使其在灯泡的支路上,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
(1)由实物图知,电动机与灯泡并联1在干路上控制整个电路,S2在电动机支路上控制电动机的工作;
(2)电路图如图所示:
;
(3)为使开关S5只控制灯泡,应将S2改接到灯泡的支路上,可将S1连接S4右侧接线柱的导线改接到S2左侧,如图所示:
。
故答案为:(1)电动机;(2)见上图。
19.(8分)冬季供暖的家用暖气通常根据安装参数由多个相同规格的单片暖气构成一组。由于小区没有集中供暖,小丽家自行安装了天然气热水器为暖气片提供可供暖的热水。该热水器有两个出水管,一个出水管供给暖气片水循环,冬天时,一般用高温挡3/h的暖气片中,水经过循环后,回水温度是50℃。已知供暖时热量利用效率为60%,自来水温度15℃。请解答下列问题:
(1)供暖1h,小丽家一组暖气片内的热水在循环过程中释放的有效热量为多少?
(2)冬天洗澡时,由于热水器出水温度太高,需要将冷热水混合,人体感觉最为舒适。现控制花洒出水量一定,则应调节冷水管出水质量和热水管出水质量之比为多少?
【答案】(1)供暖1h,小丽家一组暖气片内的热水在循环过程中释放的有效热量为2.52×107J;
(2)应调节冷水管出水质量和热水管出水质量之比为2:3。
【分析】(1)根据密度公式求出供暖1h,流过暖气片热水的质量,根据Q放=cmΔt求出供暖1h,小丽家一组暖气片内的热水在循环过程中释放的热量;根据效率公式求出释放的有效热量;
(2)不计热损失时,热量放出的热量和冷水吸收的热量相等,根据Q=cmΔt得出等式,据此得出答案。
【解答】解:(1)供暖1h,客厅的一组暖气片进入热水的体积:V=0.3m3/h×1h=3.6m3;
由ρ=得,水的质量:m=ρV=7×103kg/m3×7.6m3=2.6×103kg;
热水放出的热量:Q放=cmΔt=4.2×103J/(kg•℃)×6.6×103kg×(60℃﹣50℃)=4.52×107J;
采暖时有效利用的热量:Q有效=ηQ放=2.52×106J×60%=1.512×107J;
(2)不计热损失时,热水放出的热量和冷水吸收的热量相等,
所以,Q放′=Q吸′,即cm热(t热﹣t)=cm冷(t﹣t冷),
则====。
答:(1)供暖1h,小丽家一组暖气片内的热水在循环过程中释放的有效热量为8.52×107J;
(2)应调节冷水管出水质量和热水管出水质量之比为2:5。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2023-2024学年九上物理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2023-2024学年九上物理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八校2023-2024学年物理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八校2023-2024学年物理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估测与实际相符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拼搏联盟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这是一份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拼搏联盟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