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高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高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第1页
    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高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第2页
    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高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高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高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侍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60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秋高河中学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对传统村落的保护不断迈上新台阶。据了解,我国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已走过10年历程,目前已形成世界上规模最大、内容和价值最丰富、保护最完整、活态传承的农耕文明遗产保护群。在这一过程中,形成的制度安排有力有效,比如,不断完善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制度。确立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名单,既鼓舞示范名单内的村落做好保护工作,也激励更多地方向示范看齐,加大力度保护传统村落。
    保护传统村落,不能把保护与发展割裂开来。有人担心,对传统村落过度保护,会不会影响乡村发展?会不会挈肘乡村振兴?这种担心是多余的,保护和发展并不矛盾。在保护传统村落的同时,完全可以做到让村容村貌更美,让村民生活更便利。比如,每一个传统村落都有历史建筑。这些建筑镌刻着村落发展的印记,对它们加大保护,而不是损害、拆除,才能提升传统村落的魅力。保护传统村落,我们要提高政治站位,真正站在守卫乡村文明的高度,真正感悟保护耕读文明的意义,才能做好这项工作。
    近年来, 一些影视作品带火了不少传统村落,吸引很多人前去打卡。传统村落进入公共场域,并非坏事——让更多人了解传统村落,走进传统村落,感受传统村落的魅力,体会兴于此的一些非遗,更激发人们的保护自觉,也能更好地弘扬传统文化。
    事实上,国家也提出“保护为先、利用为基、传承为本”的原则。保护、利用、传承是一体的,光有保护而不利用,或者光有传承而不保护,都是顾此失彼,不利于传统村落发挥作用。保护好、利用好、传承好, 才是真正对传统村落负责。在这个过程中,尤要增强传统村落的内生发展动力,让传统村落更有力量实现传承,为时代标注风采,为后人留存记忆。
    “把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有机结合起来,把我国农耕文明优秀遗产和现代文明要素结合起来,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这是摆在各地相关部门面前的重要任务。保护传统村落,留住悠悠乡愁。悠悠乡愁唤醒的是文化自信,也是沉甸甸的责任。我们知道从何而来、要到何处去,就会带着自信更坚定地走向未来。
    (摘编自王石川《保护传统村落,留住悠您乡愁》)
    材料二
    传统村落是中华农耕文明的“基因库”,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宝藏匣”。传统村落保存着珍贵的历史信息与文化景观,极具文明价值和传承意义。 一方面,每一处形态丰富、别具特色的传统村落都是鲜活的文化遗产,生动多元地诠释着乡土文明,自由展现着各自独特的物质、社会、精神文化传统,极具历史文化、科学研究、艺术审美价值;另一方面,传统村落如今仍是“一方人”生活栖居之地,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保护好“一方水土”,也是意在保护人们始终记挂的精神家园,给当下社会情绪带来调 节和抚慰。
    令人欣慰的是,为了让乡愁有"乡”可寻,近年来各地纷纷落实各项举措,积极守护好“一方水土一方人”。历史画廊、文化风情街、沉浸式街区……在湖北,许多传统村落改造乘持“修新如故”的理念,创意打造休闲旅游景区、展现乡土生活方式,保存并发扬着村落历代传承的生活文化传统和鲜活魅力。永子、乌铜走银、彩陶……在云南保山市的板桥古镇,非遗、文创商家纷纷入驻,村民作为当地传统文化“推介人"笑迎八方游客,传统村落中的烟火气让人流连,村民生活水平也随“非遗+旅游”深度融合而持续提高。传统村落连接着历史与现代、乡土与人情,诸多实践生动表明,如此丰富多彩、极具现代魅力的文化风貌还需更多独特的“打开方式”,助力其传承发扬。
    与此同时,还应当关注到,传统村落保护如今仍然面临一些客观难题与困境。从现实状况来看,有的地方将非遗项目打造成演出节目,却忽略了传统内容和特色道具,不恰当地加入现代元素,许多村民无法理解,参与度自然也低; 一些传统村落基础设施落后、保护性开发不到位,仍需专业统一的设计改造,为村民提高生活质量、为游客提升旅游体验;还有地方对传统村落内涵与价值的认知不深、对传统村落申报不够积极,部分未进入保护名录的古建筑得不到妥善保护。
    “保护为先、利用为基、传承为本”是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的总体原则。 一方面,应当挖掘并运用好传统村落自身资源禀赋、充分激发其传承发展的强大内生动力;同时,还应积极推动“乡村古韵”与“现代气息”相互交融,让更多传统村落的文化遗存焕发生机和风采。
    传统村落文明价值的挖掘、传承与发扬离不开人。如今,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开发需要将目光放长远,多从以人为本的视角出发,重视当地群众意愿态度及生活质量,调动村民积极融入传统村落的保护行动,主动诠释乡土特色禀赋;还要注重聆听广大游客真实反馈,及时回应大众物质精神诉求,从而打造更宜居宜游的村落“新颜”,相信在各方积极关注、共同努力下,传统村落一定能够更好地焕发时代薪新风貌,留住记忆中的乡愁。
    (摘编自陈之琪《焕发传统村落的时代生机与魅力》)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了我国传统村落保护所取得的成就,同时都指出了在传统村落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
    B.材料一提及近年来一些影视作品带火了不少传统村落,是为了推广这种做法,以便让更多人了解传统村落。
    C. 材料二认为,保护利用传统村落,既要激发其强大内生动力,更要突出其现代气息,使其焕发生机和风采。
    D.材料二指出,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保护好传统村落也是意在保护人们精神家园,调节和抚慰社会情绪。
    2.根据材料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经过10年努力,我国已形成当前世界上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保护最完整的农耕文明遗产保护群。
    B. 作为鲜活的文化遗产,传统村落生动多元地诠释着乡土文明,展现着文化传统,具有多个方面的价值。
    C.只有提高政治站位,真正站在守卫乡村文明的高度和感悟保护耕读文明的意义,才能保护好传统村落。
    D. 在将非遗项目打造成演出节目时,需要重视传统内容和特色道具,从而利于村民理解,吸引村民参与。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材料一在论述如何保护传统村落时,注意厘清保护与发展以及保护、利用、传承之间的关系。
    B.材料一提出“有人担心”的问题后,指出“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剖析其中原因,论证周密。
    C.材料二以湖北和板桥古镇为例说明两地保护传统村落的不同举措,在对比中突出古镇的魅力。
    D.材料一、二都论及“保护为先、利用为基,传承为本”的原则,都分析了如何落实这一原则。
    4.材料二前两段使用“基因库”“宝藏匣”“打开方式”等词语,请简析其作用。(4分)
    5.请简要梳理材料二的论证思路。(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月牙儿①
    老舍
    是的,我又看见月牙儿了,带着点寒气的一钩儿浅金。多少次了,我看见跟现在这个月牙儿一样的月牙儿;多少次了。它带着种种不同的感情,种种不同的景物,当我坐定了看它,它一次一次地在我记忆中的碧云上斜挂着。它唤醒了我的记忆,像一阵晚风吹破一朵欲睡的花。
    那第一次,带着寒气的月牙儿确是带着寒气。它第一次在我的云中是酸苦的,它那一点点微弱的浅金光儿照着我的泪。那时候我也不过是七岁吧,一个穿着短红棉袄的小姑娘。戴着妈妈给我缝的一顶小帽儿,蓝布的,上面印着小小的花,我记得。我倚着那间小屋的门垛,看着月牙儿。屋里是药味,烟味,妈妈的眼泪,爸爸的病;我独自在台阶上看着月牙,没人招呼我,没人顾得给我做晚饭。我晓得屋里的惨凄,因为大家说爸爸的病……可是我更感觉自己的悲惨,我冷,饿,没人理我。我一直立到月牙儿落下去了。什么也没有了,我不能不哭。可是我的哭声被妈妈的压下去了;爸,不出声了,面上蒙了块白布。我要掀开白布,再看看爸,可是我不敢。屋里只是那么点点地方,都被爸占了去。妈妈穿上白衣,我的红袄上也罩了个没缝襟边的白袍,我记得,因为我不断地撕扯襟边上的白丝儿。大家都很忙,嚷嚷的声儿很高,哭得很恸,可是事情并不多,也似乎不值得嚷;爸爸被装入那么一个四块薄板的棺材里,到处都是缝子。然后,五六个人把他抬了走。妈和我在后边哭。我记得爸,记得爸的木匣。那个木匣结束了爸的一切:每逢我想起爸来,我就想到非打开那个木匣不能见着他。但是,那木匣是深深地埋在地里,我明知在城外哪个地方埋着它,可它又像落在地上的一个雨点,似乎永难找到。
    妈和我还穿着白袍,我又看见了月牙儿。那是个冷天,妈妈带我出城去看爸的坟。妈拿着很薄很薄的一摞儿纸。妈那天对我特别地好,我走不动,她便背我一程,到城门上,她还给我买了一些炒栗子。什么都是凉的,只有这些栗子是热的,我舍不得吃,用它们热我的手。走了多远,我记不清了,总该是很远很远吧。在爸出殡的那天,我似乎没觉得这么远,或者是因为那天人多;这次只是我们娘儿俩,妈不说话,我也懒得出声,什么都是静寂的;那些黄土路静寂得像是没有头儿。天是短的,我记得那个坟;小小的一堆儿土,远处有一些高土岗儿,太阳在黄土岗儿上头斜着。妈妈似乎顾不得我了,她把我放在一旁,抱着坟头儿哭。我坐在坟头的旁边,弄着手里那几个栗子。妈哭了一阵,把那点纸焚化了,一些纸灰在我眼前卷成一两个旋儿,而后懒懒地落在地上;风很小,可是很冷。妈妈又哭起来。我也想爸,可是我不想哭他;我倒是为妈妈哭得可怜而落了泪。我过去拉住妈妈的手:“妈不哭!不哭!”妈妈哭得更恸了。她把我搂在怀里。眼看太阳就要落下去,四外没有一个人,只有我们娘儿俩。妈似乎也有点怕了,含着泪,扯起我就走,走出老远,她回头看了看,我也转过身去:爸的坟已经辨不清了;土岗的这边都是坟头,一小堆一小堆,一直摆到土岗底下。妈妈叹了口气。我们紧走慢走,还没有走到城门,我看见了月牙儿。四外漆黑,没有声音,只有月牙儿放出一道儿冷光。我乏了,妈妈抱起我来。怎样进的城,我就不知道了,只记得迷迷糊糊的天上有个月牙儿。
    刚八岁,我已经学会了去当东西。这一天,我拿的是一面镜子。只有这件东西似乎是不必要的,虽然妈妈天天得用它。这是个春天,我们的棉衣都刚脱下来就入了当铺。我拿着这面镜子,我知道怎样小心,小心而且要走得快,当铺是老早就上门的,我怕当铺的那个大红门,那个大高长柜台。一看见那个门,我就心跳。可是我必须进去,似乎是爬进去,那个高门槛儿是那么高。我得用尽了力量,递上我的东西,还得喊:“当当!”得了钱和当票,我知道怎样小心地拿着,快快回家,晓得妈妈不放心。可是这一次,当铺不要这面镜子。把镜子搂在胸前,我拼命地往家跑。妈妈哭了,她找不到第二件东西。我在那间小屋住惯了,总以为东西不少;及至帮着妈妈一起找可当的衣物,我的小心里才明白过来,我们的东西很少,很少。妈妈不叫我去了。可是“妈妈,咱们吃什么呢?”妈妈哭着递给我她头上的银簪——只有这一件东西是银的。我知道,她拔下来过几回,都没肯交给我去当。这是妈妈出门子时,姥姥家给的一件首饰。现在,她把这么一件银器给了我,叫我把镜子放下。我尽了我的力量赶回当铺,那可怕的大门已经严严地关好了。我坐在那门墩上,握着那根银簪,不敢高声地哭,我看着天,啊,又是月牙儿照着我的眼泪!哭了好久,妈妈在黑影中来了,她拉住了我的手,多么热的手,我忘了一切的苦处,连饿也忘了,只要有妈妈这只热手拉着我就好。我抽抽搭搭地说:“妈!咱们回家睡觉吧。明儿早上再来!”妈一声没出,又走了一会儿。“妈!你看这个月牙,爸死的那天,它就是这么歪歪着。为什么她老这么斜着呢?”妈还是一声没出,她的手有点颤。
    (节选自《月牙儿》,有删改)
    【注】①小说讲述了在战乱的旧社会里,一个女孩从幼年、青年到中年的成长历程,她从不愿在苦难中低头,自尊、自爱、自强,到一点点被生活逼迫而走上堕落和自我毁灭的道路,最终被关押在监狱里时,悲凉地认为“自己只想活着;那么在这里也没什么不好”。
    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多少次了,我看见跟现在这个月牙儿一样的月牙儿”一句,看似平淡,实则暗示了“我”的视野里,月亮没有变亮变圆的时候。
    B. “我”身后屋里的那些药味、烟味和眼泪,是这个家庭的真实境况,也是“我”当时只能察觉却还不能完全体会的残酷现实。
    C. 妈妈亲手给“我”缝制印花小帽、在“我”走不动时“背我”、看“我”乏了就“抱起”我,这些都表现出妈妈对“我”的爱。
    D. “我”怕当铺的那个大门,是因为“我”当时太小,而当铺的门槛和柜台太高,“我”得爬进去,还得用尽力气才能把东西递上去。
    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 小说开头将“多少次了”这个短句一前一后置于句子的首尾,用看似不经意的反复,强调次数之多。
    B. 小说第一段中的“碧云”“晚风”“欲睡的花”等意象充满诗意,却用“吹破”一词使其充满悲凉色彩。
    C. 作者惯常用的“京味儿”在文中并不十分突出,语言上也没有幽默讽刺,文中充满浓郁的抒情气息。
    D.文中画横线的两处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描绘出当时小小的“我”的内心感受,符合人物身份。
    8. 小说主要通过“我”——一个孩子的视角叙述故事,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6分)
    9. 全篇景物描写始终瞄准一钩月牙,“我”的感情波澜、心态变化都深深融进了月牙儿这一“景”中。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主人公童年多次见到月牙儿时的情形和心理。(6分)
    二、古代侍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贞观五年,太宗谓侍臣曰:“忠臣烈士,何代无之。公等知隋朝谁为忠贞?”王珪曰:“臣闻有虎责郎中独孤盛在江都宿卫,宇文化及起逆,盛惟一身,抗拒而死。”太宗曰:“屈突通为隋将共国家战于潼关闻京城陷乃引兵东走。义兵追及于桃林,朕遣其家人往招慰,遽杀其奴。又遣其子往,乃云:‘我蒙隋家驱使, 已事两帝,今者吾死节之秋,汝旧于我家为父子,今则于我家为仇雠。’因射之,其子避走,所领士卒多溃散。通惟一身,向东南恸哭尽哀。曰:‘臣荷国恩,任当将帅,智力俱尽,致此败亡,非臣不竭诚于国。’言尽,追兵擒之。太上皇授其官,每托疾固辞。此之忠节,足可嘉尚。”因敕所司,采访大业中直谏被诛者子孙闻奏。
    (节选自《贞观政要》)
    材料二
    屈突通,其先盖昌黎徒何人,后家长安。仕隋为虎责郎将。高祖起,代王遣通守河东,战久不下,高祖留兵围之,遂济河,破其将桑显和于饮马泉。通势蹇,或说之降,曰:“吾蒙国厚恩,事二主,安可逃难?独有死报尔!”众皆舍兵。通知不免,遂被禽,送长安。帝劳曰:“何相见晚邪?”泣曰:“通不能尽人臣之节,故至此,为本朝羞。”帝曰:“忠臣也!”释之,授兵部尚书,为秦王行军元帅长史。从平薛仁杲,时贼珍用山积,诸将争得之,通独无所取。帝闻,曰:“清以奉国,名定不虚。”特赉金银六百两、彩千段。判陕东道行台左仆射,从讨王世充。时通二子在洛,帝曰:“今以东略属公,如二子何?”通曰:“畴昔陛下释俘累, 加恩礼,以蒙更生,是时口与心誓,以死许国。今日之行,正当先驱,二儿死自其分,终不以私害义。”帝太息曰:“烈士徇节,吾今见之。”及窦建德来援贼,秦王分麾下半以属通,俾与齐王围洛。 世充平,论功第 一,拜陕东道大行台右仆射,镇东都。数岁,召为刑部尚书。自以不习文,固辞,改工部。卒,年七十二, 赠尚书左仆射,谥曰忠。
    (节选自《新唐书 · 屈突通传》)
    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屈突通为隋A 将B共国家C 战D于潼关E闻京城F陷G乃引兵H东走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朕,唐太宗的自称。秦以前,不论尊卑,皆自称朕,如《离骚》中“朕皇考曰伯庸”。
    B.采访,此指搜求寻访;现代为新闻用语,指记者为获取新闻材料而进行调查等活动。
    C. 属,指托付、委托,与苏轼《赤壁赋》中“举匏樽以相属”的“属”意思相同。
    D.济,指过河、渡,与李白《行路难》中“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济”意思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唐太宗认为每个朝代都有忠臣烈士,并询问隋朝谁是忠贞之人。王珪说,独孤盛在江都做卫士时遇到宇文化及谋反,孤身一人抵抗至死。
    B.唐太宗派屈家家奴去招降屈突通,结果被他杀掉;后来又派其子去劝降,屈突通却对儿子说如今他们不是父子而是仇敌,并用箭射儿子。
    C.平定薛仁杲时,众将争相夺取贼人的珍宝,只有屈突通一无所取。皇帝听说后,称赞屈突通清廉奉国,名不虚传,并且赏赐他很多财物。
    D. 征讨王世充,屈突通功劳最大,因此封官晋爵,被召人朝廷担任刑部尚书,但他自认为不熟习法令条文,坚决推辞,后改任工部尚书。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臣荷国恩,任当将帅,智力俱尽,致此败亡,非臣不竭诚于国。(4分)
    (2)及窦建德来援贼,秦王分麾下半以属通,俾与齐王围洛。(4分)
    14.屈突通的谥号“忠”。请结合材料二,概括其“忠”的具体表现。(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读书
    陆游
    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
    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
    读书
    辛弃疾
    是非得失两茫茫,闲把遗书细较量。
    掩卷古人堪笑处,起来摩腹步长廊。
    [注]课:按规定的内容和分量学习。
    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陆诗前两句直抒胸臆,表明了读书的目的,后两句描写了灯下读书的情景。
    B.辛诗首句感慨是非难分、得失难明,这可能与作者在现实中屡屡碰壁有关。
    C.辛诗三四句写诗人读书时的反应,体现了诗人恃才傲物、目空一切的特点。
    D.两首诗语言都浅显平易,描写的也是普普通通的生活细节,但浅中有深意。
    16.读书目的往往对读书行为有影响,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这一现象。(6 分)
    (三)名言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四章》中,老子以“_________,_______”两句对自夸、自傲的人给予理性的警告。
    (2)《大学》(节选)中,“______________”一句则表明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才能获得知识,“____________”一句则阐明保持内心安宁才能思虑精详。
    (3)学校为强调反思的重要性,举办了主题为“自省是为了更好的明天”的演讲,小华想引用《论语.里仁》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支撑演讲的主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一声杜宇啼春风,千山万壑杜鹃红。不到麻城,难以感受到杜鹃花的火热,不上龟峰山,更难以想象什么叫“花的海洋”。与其他地方不同,龟峰山的杜鹃不是一点点、 一枝枝,而是一丛丛、 一片片,它们前后呼应地来,  ①   地开,浓墨重彩地艳……这里的杜鹃花品种非常纯正,主要以红色为主,它们一树挤着一树,一片叠着一片, 一坡重着一坡,一岭遮着一岭,漫山遍野,竞相绽放。徜祥于杜鹃花丛中,就像在无边的红霞中穿行。登高四望,万顷花海映入眼帘,铺天盖地,大气磅磷,“大别山上最美丽的红飘带”果然  ②  。
    龟峰山上不仅有杜鹃花的柔媚,还有山的坚毅、松的挺拔,那高耸直挺的龟山松守候着杜鹃花,形成  ③    、红绿相映的和谐之美:导游说,杜鹃花是英雄花,麻城是革命老区,是烈士的鲜血化作了这满山的映山红。
    18.下列句子中的“什么”和“更难以想象什么叫‘花的海洋’”中的“什么”,意义和用法同的一项是()(3分)
    A. 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
    B.于是河沿上走着的人闻到了一种什么花香,还夹着一种腥味儿。
    C.若问这些文章到底有什么意义,勉强说,也不过是多少地反映了旧社会的某些方面。
    D.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它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并为后继者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
    19.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2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如果写成“它们一树树,一片片,一坡坡,一岭岭”,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糖对人体来说是一种神奇的物质——不论你已经吃下了多少食物,你的胃总能给甜食腾出更多的空间。   ①   。一是糖的成瘾性。糖会作用于大脑的奖励中枢,让你一吃就快乐。当你加大糖的摄入量并提高食用频率,你对糖的耐受性也会随之增强,进而     ②   ,才能再次感到同等水平的快乐。如果这时你停止吃甜食,就会受到戒断反应的煎熬,比如头疼、打颤或情绪波动等。
    人们爱吃糖的第二个原因是,   ③    。当体内有过多的胰岛素时,下丘脑接收瘦素的过程就会受到干扰。瘦素是从脂肪细胞中释放的内分泌素,是一种能让大脑感到满足的物质。因此,当大脑无法接收到瘦素时,就会得出身体正在挨饿的结论。例如,如果你在午餐前饮用了大量含糖的碳酸饮料,理论上你的胃已经填满,但实际上在午餐时你的食欲会更多。因为,你的大脑觉得身体正在挨饿。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宇。(6分)
    2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懿”是美好之意。它由三个汉字组成:壹,次,心。壹,代表专一与持久; 次,行事分轻重缓急,有条理;心,追求内心的丰盈。
    请综合图形的内容和寓意并结合自身发展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评价,体现新时代青年的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语文月考答案

    1.D(A.“都指出了在传统村落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不正确。材料一没有指出。B.“是为了推广这种做法”无中生有。C.“更要突出其现代气息”不正确。材料二说的是“推动‘乡村古韵’与‘现代气息’相互交融”。)
    2. B(扩大范围。根据材料二,不是所有的传统村落都是“鲜活的文化遗产”,只有“形态丰富、别具特色的传统村落”才是。)
    3. C(“在对比中突出古镇的魅力”分析不正确。两者不存在对比,且并非“突出古镇的魅力”。)
    4. (4分)①“基因库“指传统村落保存了中华农耕文明的历史信息,“宝藏匣“指传统村落蕴含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景观,“打开方式”指传统村落向外界展现自身文化风貌的方式;
    ②前两个词语运用比喻,生动地揭示出传统村落的价值与意义;后一个为网络热词,形象地说明了展现传统村落丰富多彩、极具现代魅力的文化风貌的必要性。这些词语的使用,使文章语言生动鲜活,说理通俗平易。
    (5)(4分)①先点明传统村落的价值与意义,彰显保护的必要性;
    ②再列举近年来各地保护传统村落的措施及成就;
    ③进而指出传统村落保护面临的难题与困境;
    ④最后论述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的总体原则,强调要以人为本。
    6.D.(“我”怕当铺的那个大门,主要是因为“我”每次来都是要典当家里为数不多的东西,还有可能被拒收。)
    7. D(第二处画横线的句子“那些黄土路静寂得像是没有头儿”没有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8.(6分) ①小说以“我”第一人称视角,记录了童年的三个生活片段,真实地展示了特定社会背景下一个穷人家的生活状况,给人以真切的感受,读来催人泪下。②小说从儿童视角写自己的心理活动,用儿童的思维习惯、认知方式和价值取向去感知世界,小孩子的懵懂语气,却透出浓浓凉意。读来令人心碎。③小说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向读者叙述其悲惨的童年生活,便于抒情,更好地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能将读者带入“我”的人生经历,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9.(6分) ①“我”第一次见到月牙,是在父亲凄惨死去的晚上;当时的“我”觉得月牙儿“带着寒气”“微弱”“酸苦”,“我”为自己的饥寒、无人理睬而自悲自怜,对父亲的去世懵懂无知。②“我”第二次看到月牙儿,是在一个寒冷的冬天,母女俩上坟回家的路上;这个月牙儿“放出一道儿冷光”,让“我”觉得有些冷酷无情。③“我”再一次看到月牙儿,是在典当完家里所有的东西,拿着母亲最值钱最珍贵的银簪却没当来钱的时候;月牙儿“照着我的眼泪”,“我”感到无助和悲伤。
    10.BEG
    11.C(“意思相同”有误,“举匏樽以相属”大意是“举起杯盏相互敬酒”,“属”意为劝酒,所以意思并不相同。)
    12.D(屈突通召为刑部尚书已是数年之后的事)
    13.(8分)①我蒙受国家恩惠,担当统帅,智慧力气都用完了,导致这次失败,不是我对国家不忠诚。(关键词──荷:蒙受;智力:智慧力气;竭诚:忠诚)(4分)
    ②等到窦建德来援救贼人,秦王分出一半部下隶属于屈突通,让他与齐王包围洛阳。(关键词──及:等到;属:隶属;俾:让)(4分)
    14.(3分)①面对劝降,他断然拒绝,决意以死报国。
    ②被擒后,面对高祖的慰劳,他痛哭自己未能尽节,令隋朝蒙羞。
    ③征讨王世充,尽管二子在洛阳,但他决心以死许国,绝不以私害义。
    参考译文:
    材料一:
          贞观五年,太宗对侍臣们说:“忠臣烈士,哪一个朝代没有呢?你们知道隋朝谁是忠孝贤良的人吗?”王珪说:“我听说虎贲郎中独孤盛在江都做卫士,当宇文化及起兵叛逆时,仅剩独孤盛一人,抵抗敌人被杀死。”太宗说:“屈突通为隋将,与我军在潼关作战,听说京城陷落,便带领军队向东逃窜。当我们的军队追到桃林的时候,我派遣他的家奴前去招安,他就杀掉他的家奴。后来我们又派遣他的儿子去,他却说:‘我蒙受隋朝任用,已经侍奉两代帝王。现在是我以死保全气节的时候,你我过去是父子,现在我们是仇敌。’于是拿箭射他的儿子,他的儿子只好逃走了,他所带领的士兵全都溃散了。只剩屈突通一人,向东南方向大声痛哭着说:‘我蒙受国家恩惠,担当统帅,智慧力气都用完了,导致这次失败,不是我对国家不忠诚。’话说完,我们追赶的士兵就擒住了他。太上皇授给他官职,他常常假托生病坚决推辞。这样忠贞的节操,值得受到称赞崇尚。”因而命令主管官署,查访隋炀帝大业年间敢于直言劝谏而被诛死者的子孙,向朝廷报告。
    材料二:
          屈突通,他的祖先大概是昌黎徒何人,后迁居长安。出仕隋朝虎贲郎将。高祖起兵,隋代王派屈突通守河东,交战后久攻不下,高祖于是留下部分兵力包围河东,于是渡过黄河,在饮马泉打败了他的将领桑显和。屈突通形势危急,有人游说他投降,他说:“我蒙受国家厚恩,侍奉二主,怎能逃避国难?只能以死报国罢了!”众人全都丢掉兵器。屈突通知道无法解脱,于是被俘,押送到长安。皇帝慰劳他说:“为何相见得这么晚呢?”屈突通哭着说:“我未能尽人臣的忠节,所以到了这个地步,让本朝蒙羞。”皇帝说:“这是隋朝的忠臣哪!”释放了他,授职为兵部尚书,担任秦王行军元帅长史。跟随平定薛仁杲,当时贼人的珍宝物品堆积如山,各将领争相夺取,唯独屈突通没有拿。皇帝听说后,说:“以清廉事奉国家,名声肯定不虚假。”特地赠予他金银六百两、彩千段。判陕东道行台左仆射,跟随讨伐王世充。当时屈突通的两个儿子在洛阳,皇帝说:“现在将东讨的重任交给你,两个儿子怎么办?”屈突通说:“从前陛下释放我这个俘虏,加以恩待礼遇,蒙受再生之恩,这时心口一致发誓,以身许国。今天的出讨,正应当做先驱,两个儿子的死自是他们的天分,终究不能因私情损害节义。”皇帝长叹说:“烈士以身殉节,我今天见到了。”等到窦建德来援救贼人,秦王分出一半部下隶属于屈突通,让他与齐王包围洛阳。平定王世充后,论功劳他是第一,授任为陕东道大行台右仆射,镇守东都。几年后,召入朝廷任刑部尚书。自认为不熟习法令条文,坚决辞让,改任工部尚书。去世时,终年七十二岁,追赠尚书左仆射,谥号叫忠。
    15. C(体现了诗人的恃才傲物、目空一切”错误,体现的是作者对自己人生遭遇的激愤和思考。)“
    16.(6分) ①陆诗:诗人读书的目的是为天下黎民百姓谋福祉,所以宁可不要“五亩园”,即使年老眼花,也要坚持读书。②辛诗:为解是非得失迷茫,所以仔细比照揣摩前人留下的书籍,读到古人可笑之处便掩卷起身,在长廊中摩腹行走思量。
    17.(6分)(1)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2) 物格而后知至;安而后能虑
    (3)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8..D(题干中的“什么”均为疑问代词,用作主语。A.用于否定,表示不同意、不以为然,用作定语。B.用于虚指,表示不肯定的事物,用作定语。C.表示疑问,用作定语。
    D.疑问代词,用作主语。)
    19.(3分)①大张旗鼓(杜鹃花开声势很大)②名不虚传(和相传的“大别山上最美丽的红飘带”的说法相应)③刚柔并济(与前文“有杜鹃花的柔媚,还有山的坚毅、松的挺拔”相应)
    20.(4分)①原句不仅运用排比,还包含了拟人和反复,修辞手法多样,韵味悠长;而改后只剩下排比,比较单调。②原句中的动词“挤”“叠”“重”“遮”准确生动,突出了龟峰山的杜鹃树多花繁、面积广阔,不愧为“花的海洋”;修改后没有这种效果。
    21.(6分)①这背后有两个原因②需要吃更多的甜食③吃糖会促进胰岛素释放
    22.(4分)如果你在午餐前饮用了大量含糖的碳酸饮料,理论上你的胃已经被填满,但实际上在午餐时你的食欲会更盛。(不合逻辑、搭配不当)。
    23.作文(60分)
    审题:《说文解字》中对“懿”的解释是:专久而美也。而根据这一解释,我们也可看出,想要实现“懿”,最重要的是需要专一与持久,也就是“壹”,要能做到一心一意和持久如一,即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同时,根据材料中的拆字法可知,还需要有“次”,这里的“次”指的是次序、主次,有理有条地去做事,而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同时,“懿”所代表的美好,并不是外在的,靠他人给了的,而是靠自己充盈的内心赋与的。所以,“懿”中,还有一个重要的部位"心"。试题要求结合对题目的理解以及自身发展进行写作。对此,可以借助材料先解释“懿”中各个组成部分的内涵,说明一个人想要达到“懿”,应该具备哪此条件。而最重要的则是依据自己的发展,说明我们应该怎样实现“懿”。对此,可从心态和行动上进行阐述。比如,针对当下而言,可讨论我们应该如何专心致志地学习,为将来打好基础。而针对将来的规划而言,则可从个人爱好、国家需要等角度,说明我们应该如何分好主次。而从心态上,则可说明今日之我与明日之我应该如何保持好心态来回报社会、报效祖国。
    [参考立意]
    (1)“懿”言“懿”行,成就美好自我,奉献于社会。(2)唯有心怀大志、谨言慎行,才能“懿”行于世。(3)“懿”,当行于当下,心怀长远。

    秉“懿”之旨趣,逐美好人生
    高三22班  邓雨淳 
    大江流日夜,慷慨歌未央,时光悠远,天地常新。新时代吹响奋斗者前行的号角,如何接过新时代的接力棒,在已然紧密融合的个人与家国命运中,书写精彩的人生华章——这是每一个青年奋斗者都应当思考的时代之问。对此,我的回答是:“秉‘懿’之旨趣,逐高远人生。”
    “懿”由“壹”“次”“心”三部分构成,各有所寓,逐“懿”之旅中,我们也要具备代表专一与持久的“壹”字精神,明白行事应分轻重缓急的“次”字之理,秉持追求内心丰盈的“心”字追求。
    逐“懿”之美好人生,我们应具备“壹”字精神,发扬“择一事,终一生”的匠人精神,到最正确的地方打最深的井,在让专一与坚持成为人生最动人的底色。“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举,其职必举”。专一与坚持,从来都不是固步自封,保守退缩,而是将有限的时间精力倾注于自己最为擅长的领域,成就最美好的未来。80后工程师陈亮刻苦攻关,将误差缩小至1微米之内,相当于头发丝的1/60;周家荣几十年如一日研究钢丝绳,世界排名前100的大桥中有40多座使用了他们团队生产的产品。耐得寂寞,筹谋擘画,沉潜精研,秉承“壹”字精神,终有一天,星海横海,岁月成碑,美好自至。
    逐“懿”之美好人生,我们应明白“次”字之理。固然,人生会走过无数岔路口,经历无数人生道路的抉择。如何分清事情轻重缓急,我们须时刻铭记自己青年奋斗者的身份,时刻将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民族未来紧密结合,方能事有所成,业有所建,成就繁华美好人生。若割裂自身与祖国的关系,无法分清事情轻重缓急,就会走到时代的背面而难有建树,人生暗淡。陈世鑫从大凉山走出成才,永记自身最重要的身份是时代青年,以青春之我,立志强中国,终成就个人与家国美好;芯樊锦诗将修复莫高窟列为人生头等大事,而将物质追求,个人享受置之末位,修复莫高窟之美,也达成人生之美……种种都启示我们,青年应心怀高远理想,永存青云之志,以明“次”字之理,方可开创濯缨沧海之逐美愿景。
    逐“懿”之美好人生,我们还应持“心”字追求。穆罕默德曾说:“如果我有两片面包,我要用一片去换一枝水仙花”。对内心丰盈的追求往能给我们对峙绝望、战胜不如意的力量,在内心世界里耕耘栖居,让我们拥有对抗世界浮躁与喧嚣的定力,而从容逐“懿”美好人生。外卖诗人王计兵说:“赶时间的人没有四季,但是还有诗。”在生活的褶皱夹缝生存,在订单的催促下辗转,他以丰盈内心抵御外界风浪,脚踏下的每一步都能清晰听到自己的心跳声,追逐诗意美好人生。
    少年自有凌云志,不负江河万古流。我们是擎举光明的火炬手,是实干兴邦的历史答卷人,自应秉“懿”之旨趣,追逐美好人生,让青春与时代家国同行!




    相关试卷

    安徽省安庆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安徽省安庆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35分),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第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第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共25页。

    2023-2024学年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高河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高河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