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熟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常熟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常熟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试卷 一、选择题1.定居生活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大进步。促使原始人过上定居生活的主要因素是( )A.自然环境的优劣 B.原始农业的发展 C.掌握了人工取火技术 D.学会了建造房屋2.下列出土文物中,能印证山顶洞人已经有了审美观念的是( )A. B. C. D.3.10000多年前,中华大地进入新石器时代。此后,我们的祖先开始定居生活,制作陶器和磨制石器,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逐渐产生和发展。下列选项中能证实这一说法的是(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山顶洞人遗址 D.河姆渡遗址4.下图为龙山文化时代的山西襄汾陶寺城址平面示意图。该古代文明( )A.还没有产生贫富分化 B.国家形态初步显现 C.已进入传统农耕社会 D.君主专制已经建立5.目前,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粟和黍均发现于中国。如果需考证,下列史料最可信的是( )A.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 B.赤峰红山遗址出土的烧骨 C.远古的传说 D.半坡人遗址中发现的灰烬6.2023年4月22日,癸卯年黄帝拜祖大典在郑州市新郑黄帝故里举行,其主题为“同根同祖同源,和平和睦和谐”。“同根同祖同源”表明黄帝( )A.与炎帝结盟打败了蚩尤 B.是中华民族“人文初祖” C.编制了乐谱发明了文字 D.教民开垦制作生产工具7.考古研究发现,中原地区彩陶向周围地区施加影响的年代和达到的区域,与传说中教民制作陶器的炎帝所处的部落联盟兴盛的时间、空间一致。这表明( )A.真实历史只存在于远古传说中 B.中原地区文化领先于其它地区 C.远古传说蕴含着真实的历史 D.彩陶的出现推动了部落联盟的出现8.比较“古猿头像”“北京人头部复原像”“现代人头像”如图图片可知,北京人( ) “古猿头像”“北京人头部复原像””现代人身像”A.保留了猿类的某些特征 B.能够使用磨制石器 C.完全具备现代人特征 D.开始了原始农耕生活9.六国的人说“秦国的军队是‘虎狼之师’,秦国的军队打仗,一个个都眼睛都红了,就像猛兽一样,巴不得多砍几个人头”。秦国的士兵之所以能打仗,是因为有一个强大的政策在激励着他们。这个强大的政策是( )A.承认土地私有 B.编制户口,加强刑罚 C.奖励军功 D.奖励生产10.春秋时期有众多的诸侯国,其中比较强大的有十几个,各诸侯国为了自身的利益,相互之间展开激烈的争斗。当时,民族间的矛盾也有所发展,一些强大的诸侯国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进行征战。对此时诸侯争霸战争的认识正确的是( )A.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B.有利于文化的繁荣 C.维护了周王的权威 D.加快了民族的交融11.1976年在陕西临潼零口出土了一件刻有“武王伐纣”的青铜簋,这就是著名的“利”青铜簋。由此判断,它最有可能铸造于哪一时期( )A.黄帝时期 B.夏朝 C.商朝 D.西周12.有这样一段图片的解说词:“它出土于湖南,四面各有一条龙,四角各铸一只羊,结构巧妙,制作精细。堪称青铜器中的精品。”此图片中的青铜器应是( )A.司母戊鼎 B.四羊方尊 C.青铜盘 D.青铜面具13.如图反映了春秋时期的一种社会现象。对如图解读最准确的是( )A.分封制已经瓦解 B.兼并战争连绵不断 C.社会动荡不安 D.周王室地位下降14.在年代相当于夏朝时期的二里头文化遗址的考古发掘中,出土了大量酒器(主要是陶器和少量青铜器)。有酿酒的、盛酒的、温酒的,且成套用于随葬。据此推测,这一时期( )A.冶铜技术发达 B.饮酒之风盛行 C.早期国家形成 D.阶级分化明显15.孟子认为,“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墨子强调,“古者明王圣人,所以王天下、正诸侯者,彼其爱民谨忠,利民谨厚”。这反映二者( )A.都具有民本思想 B.都注重社会和谐 C.都强调民贵君轻 D.都主张实行仁政16.由于铁犁牛耕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瓦解,分封制难以为继,于是王室衰微,诸侯纷争,导致私学兴起,学在官府逐渐下沉到学在民间,如孔子创办私学。这表明了( )A.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B.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的经济政治的反映 C.儒学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主流思想 D.百家争鸣促进思想领域的繁荣17.战国时期,位于最西面的一个诸侯国,通过与其他六个国家的战争,不断向东扩大自己的国土,这个国家是( )A.秦国 B.齐国 C.楚国 D.燕国18.西周早期青铜器利簋铭文“武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尚书•牧誓》“时甲子昧爽,王朝至于牧野”以上材料指向同一事件,两则材料( )A.互为印证 B.互相矛盾 C.孤证不立 D.不足采信19.学习历史要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观,需要掌握正确的年代换算方法。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如果进行世纪年代换算,则罗马共和国建立于( )A.公元前5世纪初期 B.公元前5世纪末期 C.公元前6世纪初期 D.公元前6世纪末期20.《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针对这种状况,汉初统治者实行了( )A.郡县制 B.统一铸币 C.北击匈奴 D.休养生息21.“竹帛烟销帝业虚(焚书的飞烟刚刚消散,秦帝国的基业就完了),关河空锁祖龙居(重重的山河关隘也阻挡不了秦朝灭亡的趋势了)。坑灰未冷山东乱(焚书坑内的灰烬还未冷却,山东就发生动乱了),刘项原来不读书(刘邦和项羽他们从开始就根本不是读书的人啊)。”﹣﹣唐•章碣《焚书坑》对上面这首咏史诗理解正确的是( )A.秦始皇焚书加强了思想的统一 B.秦始皇坑儒体现了法律的残酷 C.肯定了秦始皇焚书的客观作用 D.嘲讽了秦始皇焚书行径的荒谬22.汉代贾谊在文章中写道“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描绘的历史事件是( )A.武王伐纣 B.楚汉相争 C.陈胜吴广起义 D.七国之乱23.文帝、景帝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被称为(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24.秦朝行政区划表(部分)郡名辖区陇西郡上封县、冀县、故道县……辽东郡新昌县、房县、文县……南海郡番禺县、四会县、博罗县、龙川县该表内容说明秦朝( )A.设立了中央政权机构 B.加强了地方权力 C.实行两级地方行政制度 D.消除了地域差异 二、填空题25.中华大地进入新石器时代后,我们的祖先开始定居生活。考古学者在长江和黄河流域发现了一些古代人类活动的遗址,如浙江余姚的 遗址和陕西西安东部的 遗址。26.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 主持变法,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修建的 ,至今依然发挥着作用,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27.孔子以“有教无类”的思想办学,打破了过去贵族阶层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推动了 的发展,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术,并在长安设立 ,使儒学独尊地位得以确立。 三、综合题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韩非子•五蠹》材料二:某兴趣小组在活动探究时搜集到下列图片,请你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完成这次探究活动。材料三:《史记•夏本纪》中记载:“鸿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劳身焦思,居外三十年,过家门而不敢入。”其精神世代传唱,于是有了“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典故。(1)在材料一所述的险恶环境下,北京人当时过什么样的生活?他们如何驱逐“禽兽虫蛇”? (2)结合材料二的图片,回答图一、图二分别是我国哪一古人类居住的哪一种房屋复原图? (3)材料三典故传唱的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哪位历史人物?他身上有什么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29.中国古代曾创造出许多制度,制度的创新影响了社会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礼记•礼运篇》(1)材料一中“天下为公,选贤与能”反映的政治制度是什么?“天下为公”转向“天下为家”从哪个王朝开始?它破坏了原有的制度后,采取了什么制度? 材料二:(2)材料二的两幅图反映了西周初年实行的哪种政治制度?将图二补充完整:A: ;B: 。材料三:西周王朝通过对四土、四国之地的大批封建…...使得西周王朝的千里邦藏和辽阔的四土、四国之地已紧密地联为一体,……一统于周天子的统治之下。(3)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西周实行该制度的作用。 30.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不断、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秦汉时期的中央统治者,为了有效地维系“大一统”,都对统治思想进行了选择,用以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秦汉以后)即使是在分裂割据的年代里,追求统一仍始终是各族统治者和民众的共同政治理念和奋斗目标。——黄朴民《“大一统”之梦》材料三: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时期,也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奠基时期。政治上,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和巩固;经济上,封建经济初步发展;民族关系上,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形成并不断发展。秦始皇和汉武帝为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和巩固作出了重要贡献。一一乔嫦美《秦皇汉武奠基大统一》(1)秦汉时期匈奴威胁北方边境,请列举一位秦汉时期反击匈奴的著名将领。对比材料一的秦汉疆域图,西汉开始对哪一地区进行有效管辖?这一举措对丝绸之路的发展有何作用? (2)材料二中秦朝统治者用以“规范,整齐”思想的措施是什么?汉武帝选择的“统治思想”是哪家学派?他加强思想规范的具体做法又是什么?(任写一点即可) (3)根据所学指出材料三中秦始皇和汉武帝在“经济上”的措施有何共同之处?综合上述材料,概括秦汉时期的阶段特征。 参考答案1-10 BCDBA BCACD11-20 DBDBA BAADD21-24 DCAC25.河姆渡;半坡26.商鞅;都江堰27.教育在民间;太学28.(1)群居生活;70万至20万年前。用火。(2)半坡人和河姆渡人。(3)大禹;坚韧不拔、勤劳勇敢、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值得我们学习。29.(1)禅让制;夏朝;世袭制。(2)A天子;B诸侯。(3)通过分封制,周王朝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30.(1)将领:秦朝的蒙恬;西汉的卫青、霍去病。地区:西域地区;影响:为以后丝绸之路的开通创造了条件。(2)焚书坑儒;儒家;罢黜百家,尊崇儒术。(3)共同之处:统一货币;阶段特征: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常熟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常熟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常熟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月考考试历史卷(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