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
展开物理期末复习
1.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其中“连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 )
A.山 B.划船的小伙伴 C.流水 D.河岸
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B.公共场合要“轻声细语”指的是减小发出声音的响度
C.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是利用声音能传递能量
D.吹奏笛子时,演奏者用手指按住不同气孔,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
3.为了使教室内学生免受环境噪声的干扰,下列措施中有效合理的是( )
A.让老师讲话声音大点
B.给摩托车、汽车的排气管安装消声器
C.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D.每个学生都戴一个防噪声的耳罩
4.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舞台上用干冰制造的白雾是干冰升华后的气态二氧化碳
B.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内走到室外,眼镜上容易液化出现小水珠,是室外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
C.夏天,把酒精涂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用扇子扇,温度计示数先下降后上升
D.自然现象“雪”、“霜”、“冰雹”都是凝华过程
5.下列光路图,能正确表示人在岸边看到水中游鱼的是( )
A. B. C. D.
6.一束光通过透镜的光路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7.下列现象中,物质质量发生变化的是( )
A.一杯水结成冰 B.把书包从1楼背到4楼
C.把美工刀表面磨光 D.把一团橡皮泥捏扁
8.小丽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镜中有她的像,当她朝远离平面镜的方向3秒匀速移动1.5m时,她在平面镜中的像说法正确的是( )
A.比原来小;相对平面镜速度为0.5m/s B.大小不变;到小丽的距离变为3m
C.大小不变;相对小丽的速度为0.5m/s D.大小不变;到小丽的距离增加3m
9.物体沿主光轴向凸透镜移动,如果像移动的速度小于物体的速度,凸透镜焦距为f,则物距的大小( )
A.大于2f B.等于2f
C.大于f小于2f D.小于f
10.如图,现有一款集近视眼镜和老花眼镜功能于一身的眼镜,镜片上分四个区域:A区用于看清远处物体;B区用于看清近处物体;C区用于看清中间距离的物体;D区是度数变化区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区镜片相当于近视眼镜
B.B区镜片是凹透镜
C.C区镜片相当于远视眼镜
D.D区镜片厚度时刻在变化
11.甲、乙是两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若甲、乙通过的路程之比为2:3,所用的时间之比5:2,则甲、乙的速度之比是( )
A.3:5 B.5:3 C.15:4 D.4:15
12.中国古代的计程车--“计里鼓车”。车走一里时,车上的木人就敲一下鼓,车走十里时,车上的木人就敲一下镯(古代的乐器)。鼓、镯由于 发声,人们根据鼓和镯发声的 不同,判断车行驶的是一里还是十里。
13.G20杭州峰会期间,晚会“最忆是杭州”美轮美奂。如图,扇形光电背景与水中倒影完美结合,这是由于平静的水面发生了 (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水中倒影是 (选填“实”或“虚”)像。
15.物体所含 的多少叫作物体的质量。“嫦娥三号”于2013年12月2日发射成功,它携带的月球车实现了中国首次月面软着陆。“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总质量近3.8×103 (选填“千克”或“吨”)。从地球到月球,其质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6.如图,这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关系的图像,根据图像分析可知,密度ρ甲 ρ乙(选填“>”、“<”或“=”);乙物质的密度为 kg/m3.则体积为3m3的甲质量为 kg.
17.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光具座放置在水平面上,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50cm刻线处,点燃的蜡烛和光屏分别放在凸透镜的两侧,如图所示。
(1)实验前,小明应调整烛焰中心、透镜光心、光屏中心的位置,使它们在同一 。
(2)小明将蜡烛移到0刻线位置,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为了能在光屏上找到烛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移动 (选填“左”或“右”)。小明正确调节后,在光屏中心承接到了一个倒立、 的实像,将蜡烛逐渐靠近30cm刻线,调节光屏的位置,发现光屏上的像逐渐变 (选填“大”或“小”)。
(3)小明将点燃的蜡烛移动到光具座上45cm刻线处,移开光屏可以在光屏这一侧透过透镜观察到烛焰放大的像,这一实验现象可以说明 的成像特点 (选填“幻灯机”或“放大镜”)。
18.如图甲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实验时将与蜡烛A完全相同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的后面,该实验方法是 (填字母)。
A.控制变量法 B.等效替代法 C.理想模型法 D.微小量放大法
(2)若蜡烛A靠近玻璃板,像的大小将 。(填“变小”、“变大”或“不变”)
(3)实验时将一张纸放在“燃烧”着的蜡烛B上面,发现纸 点燃,这个现象 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均填“能”或“不能”)
(4)另一名同学实验时发现,无论如何放置蜡烛B,都无法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原因可能是 。
(5)实验结束时,小夏将蜡烛放在了如图乙的位置A,成像的位置是 。(填字母)
A.1处 B.2处 C.3处 D.不成像
19.(2014•南安市校级模拟)在测量密度的实验中:
(1)测量食用油密度(实验器材:天平和量筒)
方案一:①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
②向烧杯中倒入一些食用油,测出烧杯和食用油总质量m2′;
③将烧杯中的食用油倒入量筒,测出食用油的体积V′;
④根据测量结果计算出食用油的密度ρ′。
你认为采用方案一测出的食用油密度值比真实值偏 (选填“大”或“小”),原因是 。
方案二:①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为42.6g;
②将烧杯中的一部分食用油倒入量筒(如图1甲所示),则量筒中食用油的体积为 cm3;
③再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食用油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示数如图1乙所示,则量筒中食用油的质量为 g。
④根据测量结果计算出食用油的密度为 g/cm3。
(2)测量小石块密度(实验器材:天平、水和烧杯)
①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小石块的质量m1;
②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把小石块浸没,在水面到达的位置上作标记(如图2甲);
③取出小石块,测得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2(如图2乙);
④ ;(用文字表述补充图2丙的实验步骤并写出测量的物理量)
⑤小石块密度表达式为 。
20.体积为30cm3的铜球,质量为89g,求:
(1)此球含铜的体积是多少?
(2)此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若是空心的,则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大?
(3)若空心部分装满铝,这个球中铝的质量是多大?
(4)注满铝后球体的总质量是多少?(ρ铜=8.9×103kg/m3、ρ铝=2.7×103kg/m3)
21.小华的爷爷从旧货市场淘得一把古式酒壶(如图所示)。老人听卖家介绍说这把酒壶是由贵金属材料制成的,于是很想知道这种材料究竟是什么。于是他请小华帮他测量一下酒壶的密度,小华用天平测出整个茶壶的质量为980g,其中壶盖的质量为89g,他把壶盖浸没在装满水的溢水杯中,并测得溢出水的质量是10g。求:
(1)壶盖的体积;
(2)这种材料的密度;
(3)制作整个茶壶所用材料的体积。(保留整数)
22.如图,底面积为100cm2的薄圆柱形容器放置于水平电子秤上,里面盛有1cm深的液体,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为150g,将液体添加到4cm深时总质量变为450g。将底面积为50cm2的实心金属圆柱体竖直放入容器中,稳定后,圆柱体上表面露出液面高度为2cm,此时总质量变为2450g。求:
菁优网
(1)液体的密度。
(2)圆柱形容器的质量。
(3)金属圆柱体的密度。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物理期末复习: 这是一份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物理期末复习,共8页。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平面镜: 这是一份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平面镜,共4页。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密度(一): 这是一份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密度(一),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