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江西省鹰潭市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练习
      2023-2024鹰潭市第五中学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次月考检测卷+答案详解.docx
    • 23•历史•七年级•阶段1定稿版•答案.pdf
    2023-2024鹰潭市第五中学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次月考检测卷+答案详解第1页
    2023-2024鹰潭市第五中学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次月考检测卷+答案详解第2页
    23•历史•七年级•阶段1定稿版•答案第1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江西省鹰潭市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江西省鹰潭市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文件包含2023-2024鹰潭市第五中学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次月考检测卷+答案详解docx、23•历史•七年级•阶段1定稿版•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页, 欢迎下载使用。



    题号


    总分
    得分
    座位号
    说明:
    1.范围:上册1-5课。
    2.满分:80分,时间:75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答案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1.根据化石的出土层位、伴生动物化石的研究以及古地磁方法,测得此古人类的生活时代距今约170万年,是迄今为止在中国、乃至亚洲大陆上已发现的最古老人类化石。材料中的“古人类”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蓝田人
    2.下图是人类演化的过程,其中“?”处的内容是 )
    A.半坡人 B.直立人 C.河姆渡人 D.山顶洞人
    3.北京人生存的地区有大片森林和水域,气候温暖湿润。下列生活场景与北京人的史实相符的是
    ( )
    A.穿着麻布衣服 B.用刀币购物 C.种植农作物粟 D.吃烧烤食物
    4.《韩非子》记载:“上古之世······民食果瓜蚌蛤,腥臊恶臭,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与“钻燧取火”之人相关的是 )
    A.制作铁制农具 B.会制作陶器
    C.有审美意识 D.饲养猪狗等家畜
    5.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历史悠久,距今10000年左右,我国北方地区的先民开始种植的农作物是
    )
    A.水稻 B.玉米 C.黍 D.红薯
    6.下图是淮河上游一原始村落遗址中出土的文物图片。该遗址是 ()
    A.余姚河姆渡遗址 B.舞阳贾湖遗址
    C.西安半坡遗址 D.杭州良渚遗址
    7.远古先民在生活中发现,泥土经过火烧后会变得坚硬。受此启发,他们把用泥捏成的容器放在火堆中烧烤,于是出现了 ()
    A.文字 B.铁器 C.天然漆 D.陶器
    七年级历史 第1页8.文物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下列文物印证了我国原始居民 ( )
    河姆渡遗址·猪纹陶钵 仰韶遗址·鱼鸟纹形陶壶 马家窑遗址·舞蹈纹彩陶盆
    A.种植农作物技术高超 B.刀耕火种技术发生转变
    C.最早饲养家畜家禽 D.制作陶器具有审美观念
    9.穿越时空来到距今约7000多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的地方,你应该可以看到的场景是()
    A.一位老者拿着鱼叉、渔网在河里捕鱼 B.一个小女孩在木结构水井旁边清洗陶钵
    C.一位老奶奶在房间里用骨针缝制衣服 D.一位成年男性背着长矛、弓箭捕猎回家
    10.新石器时代出现的人面鱼纹彩陶盆,高16.5厘米,口径39.8厘米,由细泥红陶制成,敞口卷唇,口沿处绘间断黑彩带,内壁以黑彩绘出两组对称人面鱼纹。这种鱼纹装饰彩陶的制作者是 ( )
    A.大汶口原始居民 B.半坡原始居民
    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周口店原始居民
    11.下图是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劳动工具图片。它们是用来 ()
    A.捕鱼 B.打猎 C.挖土 D.纺织
    12.2023年4月22日,癸卯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在新郑黄帝故里隆重举行。海内外华夏儿女循着祖先的足迹,再次汇聚黄帝故里,共拜始祖轩辕黄帝,祈福祖国繁荣昌盛,祝愿世界和平和睦。拜祭黄帝是因为()
    A.黄帝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B.黄帝部落是形成华夏民族的基础
    C.黄帝创造了使用至今的汉字和律法 D.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13.在一次历史讲故事比赛中,有一位同学讲述了炎帝的传说故事,与古代传说相比,正确的是(
    A.制作音律 B.创造文字 C.种植五谷 D.发明算盘
    14.他拿着测量仪器工具,从西向东,一路测度地形的高低,树立标杆,规划水道。带领治水的民工,逢山开山,遇洼筑堤,以疏通水道,引洪水入海。为了治水,他亲自率领老百姓风餐露宿,过家门而不人,经过13年治理,终于消除了中原洪水泛滥的灾祸。材料中的“他”是 ()
    A.尧 B.禹 C.舜 D.鲧
    15.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王朝的产生,也是我国早期国家产生的标志。依据是 ( )
    A.实行了王位世袭制 B.组建政府和军队,并制订法律
    C.有大型的手工业作坊区 D.修建了城池,产生了阶级分化
    16.下列是朝代更替示意图。与图中“?”相对应的历史史实是 ()
    A.桂陵之战 B.盘庚迁殷 C.烽火戏诸侯 D.国人暴动
    17.据说西周分封制时期,共有71个诸侯国,绝大部分是同姓诸侯国,最多的就是姬姓后人了,多达53国,其中有周武王的兄弟,他的侄子,还有其他姬姓旁支的人,布满全国各地,这很好的巩固了周朝的统治和扩展了周朝的势力。材料反映了西周的分封对象主要是 ()
    A.军功之臣 B.商朝旧臣 C.部落首领 D.血缘亲属七年级历史 第2页
    18.下图是历史文化名城商丘市中心的地标性建筑-“商字塑雕”,由甲骨文变形而来。要了解甲骨文的由来,你应该前往 ()
    A.陕西西安 B.北京周口店 C.河南安阳 D.浙江余姚
    19.在电视纪录片《寻宝》栏目,许多青铜器作为中国古代文明的宝物惊艳亮相。下列关于青铜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铜鼎,是中国目前已发现的最早的青铜酒器
    B.夏朝以后,青铜器成为王公贵族身份乃至国家权力的象征
    C.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种类丰富,数量众多,而且制作工艺高超
    D.青铜器集造型、雕塑、绘画等于一身,只有实用价值没有艺术价值
    20.下图反映了甲骨文与现代汉字的对比。这种造字方法是 ()
    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21题10分,22题8分,23题10分,24题12分,共4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列子·黄帝》曰:“黄帝与炎帝战于··之野,帅熊、罴、狼、豹、貙、虎为前驱,雕、鹖、鹰、鸢为旗帜。”《大戴礼·五帝德》则云:“(黄帝)与赤帝(炎帝)战于··之野,三战,然后得行其志。”
    材料二 轩辕乃习用干戈,合炎帝共伐蚩尤。十一世炎帝弟祝融献计,以火攻,蚩尤部大败,流血漂橹,轩辕驾指南车,杀蚩尤,肢解,身首异葬。画蚩尤于军旗,诸侯望旗而降,于是得天下。材料三 如下图。
    (1)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中的“··”处是哪一地点?(1分)概括这场战争的影响?(2分)
    (2)材料二描述的战争双方是谁?(2分)战争之后推举哪位为部落联盟的首领?(1分)
    (3)指出材料三中图片战争的时间和地点。(2分)分析周王朝取得战争胜利的原因。(2分)
    22.建立大事年表可以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之间的联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从表格中找出标志我国从原始社会开始进入奴隶社会的标志性事件。(2分)
    (2)选择材料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事件,确定一个合适的主题,并加以阐述和说明。(6分。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七年级历史 第3页时间
    事件
    约公元前2070年
    夏朝建立
    约公元前1600年
    商朝建立
    约公元前1046年
    周武王灭商,西周建立
    公元前841年
    国人暴动
    公元前771年
    西周灭亡
    23.制度创新促进社会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图片。
    禅让
    帝尧
    帝舜
    帝禹材料二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
    -《礼记·礼运》
    材料三 观察下图。
    (1)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一中图片反映的是哪一种选官制度?(1分)指出这种制度的特点。(2分)
    (2)根据所学知识,材料二中的“天下为家”的“家”是指什么?(2分)这种变化反映了什么本质问题?(2分)
    (3)根据所学知识,材料三中图片反映的是西周的什么制度?(1分)谈谈这种制度存在的弊端。(2分)
    24.历史遗迹是研究人类活动的重要依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遗址中的历史】
    材料一 考古学者在云南元谋县发掘出远古人类的两颗门齿化石,以及一些粗糙的石器,还发现了碳屑和烧骨。
    --摘自《七年级历史上册》课本
    【文献中的历史】
    材料二 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文物中的历史】-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材料三 1939年3月,河南安阳武官村的村民在野地里探宝,探杆探到13米时,碰上了坚硬的东西,挖出来一看,头上带着铜锈。...···连挖了三个晚上,抬上来一个铜锈斑斑的庞然大物正是震惊后世的青铜器国宝后母戊鼎。
    【文字中的历史】
    材料四 下图是我国发现的刻有文字的甲骨图片。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化石”的历史作用。(2分)遗址中发现的“粗糙的石器,碳屑和烧骨”说明了什么?(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华夏族形成具有什么特点?(2分)
    (3)根据材料三的描述,这个“庞然大物”的出土有何历史地位?(2分)
    (4)材料四中这种文字记载的内容有哪些?(2分)
    (5)综合以上材料的探究,谈谈你的感悟。(2分)
    七年级历史 第4页

    相关试卷

    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