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七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2讲 整体性与差异性(通关训练B卷)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展开这是一份专题七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2讲 整体性与差异性(通关训练B卷)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七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2讲 整体性与差异性(通关训练B卷)
1.“无尽夏”(下图)是绣球花的一个变种,因花期长而得名。花友发现,碱性土壤以粉红花为主,酸性土壤以蓝色花为主,中性土壤同一植株里既有粉红花又有蓝色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无尽夏”花色随土壤酸碱性的变化而变化,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A.区域性 B.整体性 C.差异性 D.变化性
(2)我国南方和北方“无尽夏”的花色( )
A.南方和北方均以粉红花为主 B.南方以蓝色花为主,北方以粉红花为主
C.南方和北方均以蓝色花为主 D.南方以粉红花为主,北方以蓝色花为主
2.大约4000万年前,青藏高原逐渐隆升。经过漫长而缓慢的抬升,青藏高原的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结合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方框内①②③对应的内容分别是( )
A.太阳辐射强、气温低、空气稀薄 B.气温低、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
C.气温低、太阳辐射强、空气稀薄 D.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气温低
(2)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下列现象与青藏高原地理环境不相符的是( )
A.地壳隆升,海拔不断升高,气候逐渐变得寒冷干燥
B.高山终年积雪,冰川广布,丰富的冰雪融水为河流提供水源
C.土壤贫瘠,多冻土,土层深厚
D.植被为高山草甸、草原,动物以能抵御寒冷的牦牛为主
3.逐渐走向北极,就会发现树木愈来愈小,愈来愈稀,最后竟完全消失。这时,矮小的灌木、多年生禾草、地衣、苔藓则占据了优势(如下图),这是北极地区一种极端环境下的生物群落。据卫星图像显示,从俄罗斯西伯利亚到芬兰一带该生物群落已有局部变成了森林。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生物群落所属自然带为( )
A.冰原带 B.温带草原带 C.苔原带 D.亚寒带针叶林带
(2)该生物群落的植物常具大型鲜艳的花并呈杯型,其适应环境的主要功能是( )
A.收集大气降水 B.获取更多光照 C.抵抗冬季寒冷 D.吸收地下水分
(3)导致该生物群落局部变成森林的原因是( )
A.人工播种 B.降水减少 C.气候变暖 D.冻土增厚
4.下图为我国某山体不同坡向垂直带谱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乙自然带分别最可能为( )
A.山地荒漠带、落叶阔叶林带 B.高山灌丛带、落叶阔叶林带
C.高山灌丛带、山地针阔混交林带 D.高山草甸带、山地针阔混交林带
(2)下列关于该山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东坡、南坡比西坡、北坡自然带谱丰富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相对高度
②西坡的高山灌丛草甸带分布较东坡高而窄是因为西坡较为湿润
③该山脉位于我国南方地区
④该山脉位于我国西北地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在一些较封闭的河谷中,从山坡到谷底依次呈现由乔木到灌木再到草甸的递变规律,这种现象被称为倒置的垂直地带性。下图示意金沙江(28°15′N)河谷两岸的植被垂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金沙江河谷西坡雪线较高的原因是( )
A.位于背风坡,降水较少 B.位于阳坡,光热充足
C.位于迎风坡,降水较多 D.位于阴坡,热量较低
(2)图中③区域的自然带是( )
A.中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高山荒漠草原带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D.寒温带针叶林带
6.高山峡谷区自然地理垂直带显著,动植物资源丰富多样。下表是云南横断山区寄生蚤类物种丰富度与区系(东洋区系种和古北区系种)的垂直分布规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云南横断山区蚤类物种与区系丰富度随海拔高度的变化 | ||||||||||
垂直高度(m) | 1000-1500 | 1500-2000 | 2000-2500 | 2500-2900 | 2900-3200 | 3200-3800 | 3800-4100 | 4100-4500 | 4500- | 合计 |
种类 | 13 | 35 | 45 | 62 | 62 | 77 | 41 | 28 | 10 | 142 |
特有种类 | 5 | 16 | 26 | 45 | 47 | 58 | 27 | 11 | 2 | 95 |
特有度(%) | 38.5 | 45.7 | 57.8 | 72.6 | 75.8 | 75.3 | 65.9 | 39.3 | 20 | 66.9 |
东洋成分(种类) | 10 | 30 | 39 | 44 | 32 | 25 | 4 | 0 | 0 | 64 |
古北成分(种类) | 0 | 0 | 1 | 11 | 26 | 50 | 34 | 23 | 9 | 67 |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蚤种类垂直分布规律与山地降水规律一致
B.低海拔区蚤种数量最少
C.3200-3800米处热量条件最理想,特有种最多
D.该区生态单一,特有度高
(2)表格可说明蚤类( )
A.东洋区系成分分布的纬度更高些 B.古北成分分布的纬度更高
C.随海拔升高两区系成分构成比变化相同 D.该地东洋成分占比高于古北成分
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生物等地理要素,随着地理位置和地势的变化呈现出规律性的演变,从而形成纷繁复杂而又有规律的自然景观。下图为甲、乙两山脉垂直自然带分布图。
(1)比较甲、乙两山脉垂直带谱的主要差异。
(2)概述甲山脉中同一自然带在山脉南、北坡出现的高度差异,并说明原因。
(3)乙山脉在海拔4000以上的南、北坡,坡度基本相同,气温大致相当,但南坡的雪线却低于北坡,说明其原因。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1)B;(2)B
解析:(1)自然地理环境中的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其中一个要素发生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发生变化,这是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之一。由材料可知,土壤性质的变化导致植被特点发生变化,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B正确。
(2)“无尽夏”的花色与土壤的酸碱度有关,我国北方地区的土壤以黄土为主,土壤偏碱性,应该以粉红花为主;南方地区的土壤以红壤为主,土壤偏酸性,应以蓝色花为主。B正确。
2.答案:(1)B; (2)C
解析:(1)本题考查自然环境的整体性。青藏高原因为地势高,为高原山地气候,所以具有降水少、成为大河的源头、气温常年较低、空气稀薄等特征。气温常年较低,才有冻土和冰川,①对应气温低;因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导致太阳辐射强,所以②对应空气稀薄,③对应太阳辐射强。B正确。
(2)本题考查从地理环境整体性角度分析青藏高原地理环境。地壳隆升,海拔不断升高,气候逐渐变得寒冷干燥,A正确;高山终年积雪,冰川广布,丰富的冰雪融水为河流提供水源,B正确;土壤贫瘠,多冻土,土层较薄,C错误;植被为高山草甸、草原,动物以能抵御寒冷的牦牛为主,D正确。根据题意,故选C。
3.答案:(1)C; (2)B; (3)C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陆地自然带。由题干信息分析可知.在北极地区有矮小的灌木、多年生禾草、地衣、苔藓占据了优势,由此可以判断该生物群落所属自然带为苔原带。C正确。
(2)本题主要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苔原植被处于极为不利的生态条件下,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促而低温,北极植物花的特点是大部分花向若太阳开放, 并呈杯型,这与尽可能多地采集太阳光有关。B正确。
(3)本题主要考查自然地埋环境的整体性。从俄罗斯西伯利亚到芬兰一带该生物群落已有局部变成了森林,这主要是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与人工播种无关,全球气候变暖,高纬地区降水会有所增加,气温升高,冻土层会变薄,C正确,A、B、D项错误。
4.答案:(1)D; (2)A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山地自然带的分布。从图上可以看出,甲自然带位于高山灌丛草甸自然带的上方,有可能是高山草甸带,乙自然带位于常绿阔叶林带的上方,随着水热条件的减弱,最可能是针阔混交林,D正确。
(2)本题主要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从图上可以看出,南坡与东坡的地面高度比其他两坡低,说明相对高度较大,因此南坡和东坡比其他两坡自然带丰富。该山地有常绿阔叶林带,因此应位于我国南方地区,A正确。
5.答案:(1)A; (2)D
解析:(1)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金沙江地区水汽主要来自西南季风,河谷东坡为迎风坡,降水较多,雪线低;西坡为背风坡,焚风效应明显,降水少,雪线高,A正确,C错误;东坡和西坡光照条件相差不大,雪线主要受降水影响,B、D错误。故选A。
(2)读图可知,③自然带以上为高山灌丛草甸带,以下为暖温带半干旱灌丛及半湿润针叶林带;根据山地自然带的变化规律和材料信息判断,③自然带位于暖温带自然带之上且水分条件较好,因此最可能为寒温带针叶林带。故选D。
6.答案:(1)A; (2)B
解析:(1)读表格发现,蚤种类随海拔高度的变化,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山地迎风降水,随海拔升高也是先增后降,所以两者分布规律一致,A正确;低海拔区蛋种数量不是最少,B错误;海拔低,热量条件好,C错误;生态环境复杂,特有度才高,D错误。
(2)看表格,东洋区系的分布低海拔区数量多,古北成分高海拔区数量多,所以东洋区系的分布纬度低,古北成分的分布纬度高,两者分布变化不一致,A、C错误,B正确;东洋成分合计64种,古北成分67种,该地东洋成分占比低于古北成分,D错误。
7.答案:(1)乙山脉垂直带谱更加丰富;乙山脉基带为热带雨林带,而甲山脉基带为落叶阔叶林带;相同类型的自然带,甲山脉出现的海拔比乙山脉低。
(2)差异:同一自然带南坡高度高于北坡。原因:该山脉位于北半球,南坡是向阳坡,热量条件较好,因此同一自然带南坡高度高于北坡。
(3)该山脉位于南半球,南坡受东南信风带的影响,为迎风坡,降水量较大,因此雪线较低。
解析:第(1)问,山地垂直带谱的差异可以从带谱复杂程度、基带自然带类型、同一自然带分布的海拔等方面进行分析。第(2)问,据图说明各自然带在甲山脉南、北坡出现的高度差异即可。原因主要从不同坡向的热量条件差异进行分析。第(3)问,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主要有气温、降水等。根据材料可知,乙山脉在海拔4000以上的南、北坡,坡度基本相同,气温大致相当,因此影响其雪线高低的因素主要是降水。据图分析可知,乙山脉北坡纬度较低,位于南半球低纬地区,南坡为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雪线较低。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专题六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通关训练A卷)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图为世界海陆轮廓图,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七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2讲 整体性与差异性(通关训练A卷)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我国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读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七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2讲 整体性与差异性(讲义)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知识点,知识梳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