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福建省泉州市某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福建省泉州市某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01
    福建省泉州市某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02
    福建省泉州市某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03
    还剩1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福建省泉州市某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福建省泉州市某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根据语境,按要求填写下列句子。(10分)
    追梦赤子心,是“先天下之忧而忧, ① ”的爱国之心,是“ ② ,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自信之心,是“春蚕到死丝方尽, ③ ”的奉献之心,是“沉舟侧畔千帆过, ④ ”的豁达之心。
    人生无常,时起时落。有“莫说相公痴, ⑤ ”的惊喜,“ ⑥ ,左牵黄,右擎苍”的得意;亦有“浊酒一杯家万里, ⑦ ”的无奈和“ ⑧ ? 英雄末路当磨折”的苦闷,它们犹如“ ⑨ , ⑩ ”(苏轼《水调歌头》)一样,自古就是难以两全的。只有胸怀超然之心,才能笑看风云。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10分)
    登上山顶后,美妙的景色和鸟鸣在面前铺展开来。(甲)这片土地无论近看还是远观,都令人惊叹:高大的山峰(乙)在一处,其间有闪亮的河水流淌,河流在岩间勾①勒( )出高低不平的起伏,却没有一处突几的岩角,一切仿佛用砂纸细细打磨过一般顺滑,让人叹为观止。究竟是什么样的(丙),才能造就这地形、这岩石、这植物、这动物、这气②hòu( )?
    (1)为①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根据拼音为②处选择正确的汉字。(只填序号)(2分)
    ①(A.lè B.lēi) ②(A.侯 B.候)
    (2)从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乙、丙处。(只填序号)(2分)
    乙(A.簇拥 B.拥挤) 丙(A.巧夺天工 B.鬼斧神工)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3分)
    (4)将下面三个句子填入文中甲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这些灌木生长得很浓密,里面不见一点空地。
    ②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松树林、石兰灌木丛。
    ③远处的背景则是层层叠叠轮廓秀丽的山脉。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②③① D.③①②
    3.读小说要关注主题,请从下面《水浒传》的词云图中任选一个词语,结合书中相关情节和人物性格特点,阐述你对作品主题的理解。(说明:词云图中字体越大,表示该词语在网络中出现的次数越多。)(100字左右)(6分)
    二、阅读(64分)
    (一)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3-4题。(6分)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词的题目交代了这首词是辛弃疾写给志同道合的朋友陈同甫的。
    B.“五十弦翻塞外声”一句描绘了乐队在边塞演奏起欢快歌曲的场景。
    C.从下片一、二句中,可以想象到战场上马快弦急的激烈战斗场面。
    D.词的上下片语义连贯,过片不分,读来波澜起伏,跌宕有致。
    5.这首词既壮且悲,请简要分析。 (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9题。 (16分)
    士者,国之重器;得士则重,失士则轻。今欲致天下之士,民有上书求见者,辄使诣尚书问其所言,言可采取者,秩①以升斗之禄,赐以一束之帛。若此,则天下之士发愤懑,吐忠言,嘉谋日闻于上天下条贯国家表里烂然②可睹矣。夫以四海之广,士民之数,能言之类至众多也。孔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至秦则不然,张诽谤之罔③,以为汉驱除。故诚能勿失其柄,天下虽有不顺,莫敢触其锋,此孝武皇帝④所以辟地建功为汉世宗也。
    (节选自《前汉书》)
    [注]①秩:俸禄,这里指授以俸禄 。②烂然:灿烂分明的样子 。③罔:网 。④孝武皇帝:汉武帝刘彻。
    6.根据语境,参考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3分)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嘉谋日闻于上/天下条贯/国家表里/烂然可睹矣/
    B.嘉谋日闻/于上天下条贯/国家表里/烂然可睹矣/
    C.嘉谋日闻于上/天下条贯/国家表里烂然/可睹矣/
    D.嘉谋日闻/于上天下条贯/国家表里烂然/可睹矣/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1)士者,国之重器;得士则重,失士则轻。 (3分)
    (2)夫以四海之广,士民之数,能言之类至众多也。(3分)
    9.秦朝君主和汉武帝对待士人的态度和最终结果有何不同? 请简要分析。(4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26分)

    曹春雷
    ①一夜狂风骤雨,黎明时分天终于晴了,但她心里的狂风骤雨,还没停。
    ②她眼前还浮现着昨日给学生们上最后一节课的情景。她缓缓地在黑板上写下最后两个字“再见”,仿佛用尽了全身力气,虚脱似的戳在那里。她不敢回头,怕一回头眼泪就汹涌而出。背后已经传来哭泣声,有女生的,也有男生的,都低低的,刻意压抑着。
    ③她早就该告诉孩子们的,但一直拖到她要离开的前一天,她不知道该怎么跟孩子们说。这个班,从一年级到四年级都是她带的,她跟孩子们很亲。一年级时曾有孩子喊她老师,错喊成妈妈,她也红着脸答应。
    ④可今天,她要离开了。
    ⑤正这样想着,村里的大喇叭响了:“老少爷们注意了啊,昨儿晚上下了一夜雨,河上的桥冲坏了,在家的男劳力都到河边去,把桥修好,今天娟子老师要到山外镇上的小学报到,可不能耽误了……”是村支书在广播。
    ⑥桥被冲坏了?那是村里通往外面唯一的路。她想:也许是老天爷要留下我吧。这样想着,又呆立了一会儿,她还是慢慢背起行李,往河边去。
    ⑦路上遇到很多村里人,都在往河边去,看到她都过来和她说会儿话。年轻点的喊她“娟子老师”,年纪大的喊她“妮儿”。柱子奶奶在柱子的搀扶下,也拄着拐杖颤巍巍、一步一挪地往河边去。她说:“奶奶,您去干吗啊,路上这么滑。”奶奶说:“你就要走了,奶奶说啥也要送送你啊。”
    ⑧她心里一酸。大学毕业后来到这里的四年时间里,她没少吃柱子奶奶家的饭。槐花婶、栓子大娘、宝山叔……村里五十多户人家,谁家的饭她没吃过呢?学生们下午放学后 ,都抢着让她去自己家吃饭,有时连着好几天抢不到,还会闹情绪。
    ⑨而今天,她却要离开了。
    ⑩路上,还有她的学生们簇拥在一起,等她。一个也不少,齐刷刷地都来了,见了她,也不多话,有孩子抢过她的行李,默默地往前走。她不知道该对孩子们说些什么,也只能默默地走。
    河边上,已经有很多人了,似乎全村的人都来了。村支书奎山叔在指挥。河里的水都快要涌上河岸了,木桥斜塌着。十多个男人腰上拴着绳子,另一头系在岸边的树上,只穿着短裤在河里打木桩。
    岸上的男人搬石头、抬木头:女人们抬一些细一点的木料。男孩子们也不闲着,递送一些大人们需要的物:女孩子们则围在她身边,老人们也陪在她身边跟她聊天,不舍地说:“以后常回来看看,这里是你的家。”
    是的,这里是她的家,从她第一次走进这座村子,她就认定的。她喜欢这里的山山水水,喜欢这里淳朴的“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民风,喜欢这里村民之间如亲人般的氛围,她把这里当作她的“世外桃源”。
    可现在,她要走了。这样想着,她眼里就潮潮的,像是起了一层雾。
    她又想起自己的父母,此时一定在家里乐呵呵地等着她,为了这一天,父母已经等了很久了。从她到这个村子教书开始,父母就劝她回去,每次回家父母都苦口婆心:“我们年纪大了,需要照顾,你年龄也不小了,在山村不好找对象,以后结婚有了孩子,教育也是问题……”
    如今,她终于要离开这里了。
    这时,河里的男人们把木桩都打好了,开始铺木板,但木板不够。岸上有好几个人在喊:“我家有木板 ,去我家抬!”柱子奶奶说:“去我家 ,我家有。”奎山叔说:“那咋行?婶 ,那可是您的寿材啊。”柱子奶奶说:“寿材咋啦,以后再准备就是了。”
    她的泪水,再也控制不住,如眼前的河水,汹涌起来。
    ……
    桥修好了。
    柱子推着摩托车上了桥。是村支书安排的,要送她去镇上的学校报到。
    她也踏上桥,缓缓向前走去,五十多米的桥,此时在她看来,那么长,仿佛一辈子都走不到尽头。她感觉得到背后无数道目光,都聚焦在自己身上,她不敢回头。
    终于到了桥头。
    她没有立刻走下桥,定定地站在那里,好一会儿……她突然转过身,大步往回走去。她要留在这个山村,做一座桥,让孩子们踏着,走出大山去!
    (选自《中国铁路文艺》2022年第 11期,有删改)
    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孩子把她错喊成妈妈,侧面表现出她对孩子们的关爱。
    B.第⑧段倒叙的内容,表现出乡亲们的热情、纯朴与善良。
    C.村民对她如同对待亲人一样,让她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D.文章结尾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深化了文章主旨。
    10.文章开头即写一夜的狂风骤雨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分)
    11.结合语境,按要求赏析。 (6分)
    (1)她缓缓地在黑板上写下最后两个字“再见”,仿佛用尽了全身力气 ,虚脱似的戳在那里。(赏析加点词语)(3分)
    (2)她的泪水,再也控制不住,如眼前的河水,汹涌起来。 (赏析句子)(3分)
    12.第段中的省略号包涵了许多内容。请运用第一人称,写出她此时此刻的心理活动。(3分)
    13.请结合文章内容探究标题“桥”所蕴含的情感。 (4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 (12分)
    让更多诗意在“流量”中涌动
    韩 鑫
    ①“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在中国这个诗的国度,《唐诗三百首》这本家喻户晓的诗学读物,是许多国人“诗意的启蒙”。其中不少脍炙人口的诗句,不仅成为日常生活中引经据典的“高频词”,被广为传颂,更为人们提供了丰厚的精神滋养,常读而常新。近日,《唐诗三百首》正式推出短视频版本,当传统经典邂逅新兴媒介,二者之间将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这既引人关注更值得期待。
    ②置身节奏不断加快、焦虑应接不暇的现代社会,曾有不少质疑的声音:诗歌还能做什么? 追寻“诗和远方”的意义何在?然而,从《中国诗词大会》的火爆出圈,到"古诗一米线,的备受推崇,既是诗歌自带“流量体质”的有力印证,也让人们看到了诗歌蕴藏着跨越时空的力量。
    ③诗人闻一多曾言:“诗人对诗的贡献是次要问题,重要的是使人精神有所寄托。”“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道尽雄心壮志,洋溢向上朝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诗情画意里尽显恬淡美好。《唐诗三百首》之所以能传承千载、经久不衰,正是在于其凝练语言里涌动的跳跃情绪和激荡思想,无论是直抒胸臆还是传递沟通,这份“言有尽而意无穷”都给人以智慧和力量。
    ④让典籍的诗句活起来,需要将之书写在与当代文化相适应的“文本”中,从而打破现代人与诗歌之间的隔阂。从这个意义来看,短视频的出现,无疑让我们看到了诗歌传承的另一种打开方式。一段时间以来,短视频平台上的“诗歌”相关作品,流量与好评齐飞。既有多位教授学者在诵读中将诗词文化娓娓道来,答疑解惑,也有创作者身着汉服自发朗诵、品读诗词,更有旅人以诗词为主线,串起古老村镇、自然山水,在行走中演绎诗句。透过短视频直观、轻量、场景化的呈现,古典诗词得以借助即时传播、视听演绎,在互动交流中再现鲜活意象,不仅让诗词通俗易懂,让诗意触手可及,更让经典走出了一条因时而进的创新之路。
    ⑤与传统经典的邂逅,让以短视频为代表的流行文化,多了一抹厚重璀璨的亮色。据统计,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已达 8.88亿人,占网民整体的 87.8%,用户单日平均观看时长超过 2小时,观看短视频已成为人们新的娱乐方式。应该看到,无论是纸本时代还是“指尖时代”,优质的内容供给始终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在短视频、直播等构筑起的互联网文化生态中,类似《唐诗三百首》等传统经典的注入,如同一股清泉,其高洁的文化格调、厚重的人文情怀,让互联网内容不仅有娱乐气,更有书卷气,让该行业生态内涵更厚、底蕴更足、发展更健康。
    ⑥悠悠历史长河中,优秀传统文化正是我们得以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文化基因。我们期待,在中华民族这座文化“富矿”上,有更多传统经典的“宝藏”被开掘出来,透过短视频这条新兴的“传送带”,让更多人发现传统文化的魅力,更好地汲取发展进步的精神力量,也让古典诗词在时代的新“绝句”中变得“曲高和众”,雅俗共赏,重新迎来属于自己的“黄金时代”!
    (选自《广安日报》2022年 8 月 7 日,有删改)
    1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唐诗三百首》是家喻户晓的诗学启蒙读物,许多诗句脍炙人口,滋养着中华子孙。 B.《中国诗词大会》的火爆出圈表明中国诗歌蕴藏着跨越时空的力量,在今天也不过时。
    C.《唐诗三百首》的传播形式越来越灵活,以卡通绘画的纸质形式传播已落伍甚至被淘汰。 D.本文围绕着《唐诗三百首》借用短视频进行传播这一热点现象发表看法,富有时代气息。
    16.请简要分析文章第③段的论证思路。(3分)
    17.诗歌与短视频相结合,对两者各有何好处呢? 请你阅读全文,并分点概括。(6分)
    (五)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8~20题。(10分)
    材料一:中国有多样的方言,发音区别很大,在某些地方甚至到了“十里不同音”的地步。以声调为例,中国声调最少的方言仅有两个声调,声调最多的方言则有十六个声调。按照通俗的分法,仅汉语方言就分为客家方言、粤方言、闽方言等七大类。每一大类方言下可分为许多次方言,这些次方言继而又细分成若干个方言片及方言点。
    材料二:

    18.根据材料,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国方言种类多,大多是在独特的地理、历史背景下形成的。
    B.方言的发音声调区别很大,中国方言的声调数量在2 - 16之间。
    C.站话是当前使用人数最少的方言,存留于黑龙江古驿站附近。
    D.方言并非一成不变的,也会不断吸收新词汇,不断发展变化。
    19.请依据材料二概括我国语言使用的现状。(3分)
    20.当前,教育部、国家语委已将方言保护纳入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方言为什么值保护?请依据材料简要分析。(4分)
    三、写作(60分)
    21.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作文。
    有人说,劳动让人“吃苦”。《插秧歌》描绘一家四口农忙时冒雨插秧的紧张生活,表现出农事的辛苦与繁忙;“全国劳动模范”张秉贵晚上下班后,也会“感到有些支持不住,有时连上楼还要扶着墙”。
    也有人说,劳动孕育着美。劳动时,人与环境融为一体、自然和谐,既展示着劳作体态的优美,又使劳动者浑然忘我,获得了纯粹的审美体验……
    劳动之“苦”与劳动之“美”之间似乎是矛盾的,对此,你的看法如何?或请你结合社会生活和自己的人生体验加以阐述,写一篇议论文;或请你用自己的经历或见闻来展现你的思考,写一篇记叙文。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2022-2023学年下学期培元中学初三年语文学科期中试卷语文科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根据语境,按要求填写下列句子。(10分)
    追梦赤子心,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之心,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自信之心,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之心,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豁达之心。
    人生无常,时起时落。有“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的惊喜,“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的得意;亦有“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的无奈和“俗子胸襟谁识我? 英雄末路当磨折”的苦闷,它们犹如“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一样,自古就是难以两全的。只有胸怀超然之心,才能笑看风云。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10分)
    登上山顶后,美妙的景色和鸟鸣在面前铺展开来。(甲)这片土地无论近看还是远观,都令人惊叹:高大的山峰(乙)在一处,其间有闪亮的河水流淌,河流在岩间勾①勒( )出高低不平的起伏,却没有一处突几的岩角,一切仿佛用砂纸细细打磨过一般顺滑,让人叹为观止。究竟是什么样的(丙),才能造就这地形、这岩石、这植物、这动物、这气②hòu( )?
    (1)为①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根据拼音为②处选择正确的汉字。(只填序号)(2分)
    A①(A.lè B.lēi) B②(A.侯 B.候)
    (2)从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乙、丙处。(只填序号)(2分)
    A乙(A.簇拥 B.拥挤) B 丙(A.巧夺天工 B.鬼斧神工)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3分)
    要点与评分:能辨识出是词语搭配不当,修改符合情理即可。
    示例一:登上山顶后,美妙的景色在面前铺展开来。
    示例二:登上山顶后,美妙的景色在面前铺展开来,(悦耳的)鸟鸣在耳边回荡。
    (4)将下面三个句子填入文中甲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B )(3分)
    ①这些灌木生长得很浓密,里面不见一点空地。
    ②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松树林、石兰灌木丛。
    ③远处的背景则是层层叠叠轮廓秀丽的山脉。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②③① D.③①②
    3.读小说要关注主题,请从下面《水浒传》的词云图中任选一个词语,结合书中相关情节和人物性格特点,阐述你对作品主题的理解。(说明:词云图中字体越大,表示该词语在网络中出现的次数越多。)(100字左右)(6分)
    示例:我选反抗。《水浒传》就是一部英雄反抗暴政的传奇。鲁智深三拳打死了镇关西,是对社会生存状态的反抗;宋江浔阳楼题反诗,是胸有大志、不甘平庸的体现。梁山好汉们的反抗精神,寄托了人们对自由平等的追求,对美好生活和理想社会的向往。(组织答案时,首先提出观点,然后结合“相关情节和人物的性格特点”佐证观点,最后总结观点。情节2分,性格特点2分,主题2分)
    二、阅读(64分)
    (一)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4-5题。(6分)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B )
    A.词的题目交代了这首词是辛弃疾写给志同道合的朋友陈同甫的。
    B.“五十弦翻塞外声”一句描绘了乐队在边塞演奏起欢快歌曲的场景。
    C.从下片一、二句中,可以想象到战场上马快弦急的激烈战斗场面。
    D.词的上下片语义连贯,过片不分,读来波澜起伏,跌宕有致。
    “塞外声”指悲壮粗犷的军乐
    5.这首词既壮且悲,请简要分析。 (3分)
    词的前九句描绘抗敌部队的阵容气概,以及词人的沙场生涯,表达了词人渴望杀敌报国、收复失地的远大抱负﹔末一句则以沉痛的慨叹,抒发其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9题。 (16分)
    士者,国之重器;得士则重,失士则轻。今欲致天下之士,民有上书求见者,辄使诣尚书问其所言,言可采取者,秩①以升斗之禄,赐以一束之帛。若此,则天下之士发愤懑,吐忠言,嘉谋日闻于上天下条贯国家表里烂然②可睹矣。夫以四海之广,士民之数,能言之类至众多也。孔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至秦则不然,张诽谤之罔③,以为汉驱除。故诚能勿失其柄,天下虽有不顺,莫敢触其锋,此孝武皇帝④所以辟地建功为汉世宗也。
    (节选自《前汉书》)
    贤士,是国家的重要人才;得到贤士(国家)就强盛,失去贤士(国家)就变弱 。如今要想招引天下的贤士,百姓有上书求见的,就让他们去谒见尚书,(由尚书)询问他们所说的内容, 言论有可以采用的,就授以升斗俸禄,赏赐一束之帛 。如果这样做,那么天下的士人就会抒发自己的郁闷,倾吐忠言,皇上每天都能听到好的谋议,(这样一来,)天下的条理,国家的表里 ,就灿烂分明 ,可以看得一清二楚了 。凭(汉朝)四海之广 ,士人、百姓之众 ,能够进献忠言 的人必定极多 。孔子说:"工匠要想做好他的事 ,必须要先磨快他的工具。”到了秦朝却不是 这样 ,张设诽谤的罗网 ,把人才都驱逐到汉朝 。所以(如果)真能不丧失权柄 ,天下即使发生混乱 ,也没有人敢触其锋芒 ,这就是汉武帝能开拓疆土、建立功业 ,成为汉朝的世宗皇帝的原因啊!
    [注]①秩:俸禄,这里指授以俸禄 。②烂然:灿烂分明的样子 。③罔:网 。④孝武皇帝:汉武帝刘彻。
    6.根据语境,参考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3分)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
    A.嘉谋日闻于上/天下条贯/国家表里/烂然可睹矣/
    B.嘉谋日闻/于上天下条贯/国家表里/烂然可睹矣/
    C.嘉谋日闻于上/天下条贯/国家表里烂然/可睹矣/
    D.嘉谋日闻/于上天下条贯/国家表里烂然/可睹矣/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1)士者,国之重器;得士则重,失士则轻。 (3分)
    贤士 ,是国家的重要人才﹔得到贤士(国家)就强盛 ,失去贤士(国家)就变弱。
    夫以四海之广,士民之数,能言之类至众多也。(3分)
    凭(汉朝)四海之广 ,士人、百姓之众 ,能够进献忠言的人必定极多。
    9.秦朝君主和汉武帝对待士人的态度和最终结果有何不同? 请简要分析。(4分)
    ①秦朝君主“张诽谤之罔”,不让贤能之人发表意见 ,导致秦朝最终灭亡﹔②汉武帝 能采纳贤能之人的意见 ,革除诽谤之罔 ,开拓疆土 ,建功立业 ,成为被人称赞的皇帝 。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3题。(20分)

    曹春雷
    ①一夜狂风骤雨,黎明时分天终于晴了,但她心里的狂风骤雨,还没停。
    ②她眼前还浮现着昨日给学生们上最后一节课的情景。她缓缓地在黑板上写下最后两个字“再见”,仿佛用尽了全身力气,虚脱似的戳在那里。她不敢回头,怕一回头眼泪就汹涌而出。背后已经传来哭泣声,有女生的,也有男生的,都低低的,刻意压抑着。
    ③她早就该告诉孩子们的,但一直拖到她要离开的前一天,她不知道该怎么跟孩子们说。这个班,从一年级到四年级都是她带的,她跟孩子们很亲。一年级时曾有孩子喊她老师,错喊成妈妈,她也红着脸答应。
    ④可今天,她要离开了。
    ⑤正这样想着,村里的大喇叭响了:“老少爷们注意了啊,昨儿晚上下了一夜雨,河上的桥冲坏了,在家的男劳力都到河边去,把桥修好,今天娟子老师要到山外镇上的小学报到,可不能耽误了……”是村支书在广播。
    ⑥桥被冲坏了?那是村里通往外面唯一的路。她想:也许是老天爷要留下我吧。这样想着,又呆立了一会儿,她还是慢慢背起行李,往河边去。
    ⑦路上遇到很多村里人,都在往河边去,看到她都过来和她说会儿话。年轻点的喊她“娟子老师”,年纪大的喊她“妮儿”。柱子奶奶在柱子的搀扶下,也拄着拐杖颤巍巍、一步一挪地往河边去。她说:“奶奶,您去干吗啊,路上这么滑。”奶奶说:“你就要走了,奶奶说啥也要送送你啊。”
    ⑧她心里一酸。大学毕业后来到这里的四年时间里,她没少吃柱子奶奶家的饭。槐花婶、栓子大娘、宝山叔……村里五十多户人家,谁家的饭她没吃过呢?学生们下午放学后 ,都抢着让她去自己家吃饭,有时连着好几天抢不到,还会闹情绪。
    ⑨而今天,她却要离开了。
    ⑩路上,还有她的学生们簇拥在一起,等她。一个也不少,齐刷刷地都来了,见了她,也不多话,有孩子抢过她的行李,默默地往前走。她不知道该对孩子们说些什么,也只能默默地走。
    河边上,已经有很多人了,似乎全村的人都来了。村支书奎山叔在指挥。河里的水都快要涌上河岸了,木桥斜塌着。十多个男人腰上拴着绳子,另一头系在岸边的树上,只穿着短裤在河里打木桩。
    岸上的男人搬石头、抬木头:女人们抬一些细一点的木料。男孩子们也不闲着,递送一些大人们需要的物:女孩子们则围在她身边,老人们也陪在她身边跟她聊天,不舍地说:“以后常回来看看,这里是你的家。”
    是的,这里是她的家,从她第一次走进这座村子,她就认定的。她喜欢这里的山山水水,喜欢这里淳朴的“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民风,喜欢这里村民之间如亲人般的氛围,她把这里当作她的“世外桃源”。
    可现在,她要走了。这样想着,她眼里就潮潮的,像是起了一层雾。
    她又想起自己的父母,此时一定在家里乐呵呵地等着她,为了这一天,父母已经等了很久了。从她到这个村子教书开始,父母就劝她回去,每次回家父母都苦口婆心:“我们年纪大了,需要照顾,你年龄也不小了,在山村不好找对象,以后结婚有了孩子,教育也是问题……”
    如今,她终于要离开这里了。
    这时,河里的男人们把木桩都打好了,开始铺木板,但木板不够。岸上有好几个人在喊:“我家有木板 ,去我家抬!”柱子奶奶说:“去我家 ,我家有。”奎山叔说:“那咋行?婶 ,那可是您的寿材啊。”柱子奶奶说:“寿材咋啦,以后再准备就是了。”
    她的泪水,再也控制不住,如眼前的河水,汹涌起来。
    ……
    桥修好了。
    柱子推着摩托车上了桥。是村支书安排的,要送她去镇上的学校报到。
    她也踏上桥,缓缓向前走去,五十多米的桥,此时在她看来,那么长,仿佛一辈子都走不到尽头。她感觉得到背后无数道目光,都聚焦在自己身上,她不敢回头。
    终于到了桥头。
    她没有立刻走下桥,定定地站在那里,好一会儿……她突然转过身,大步往回走去。她要留在这个山村,做一座桥,让孩子们踏着,走出大山去!
    (选自《中国铁路文艺》2022年第 11期,有删改)
    1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B )
    A.孩子把她错喊成妈妈,侧面表现出她对孩子们的关爱。
    B.第⑧段倒叙的内容,表现出乡亲们的热情、纯朴与善良。
    C.村民对她如同对待亲人一样,让她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D.文章结尾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深化了文章主旨。
    第⑧段运用的是插叙,不是倒叙
    11.文章开头即写一夜的狂风骤雨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分)
    ①通过环境描写营造出她临走前压抑的氛围,烘托出她矛盾又无奈的心理。②为后文写桥被冲毁及全村的乡亲们赶来修桥,以便她能及时去镇上学校报到做了铺垫。
    12.结合语境,按要求赏析。 (6分)
    (1)她缓缓地在黑板上写下最后两个字“再见”,仿佛用尽了全身力气 ,虚脱似的戳在那里。(赏析加点词语)(3分)
    “戳”在这里是竖立、站的意思 ,生动地刻画出她呆呆地站在那里的形象 ,表现出她不舍与无奈的心理。
    (2)她的泪水,再也控制不住,如眼前的河水,汹涌起来。 (赏析句子)(3分)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泪水比作眼前的河水,生动形象地写出她内心无尽的不舍与感激 。
    13.第段中的省略号包涵了许多内容。请运用第一人称,写出她此时此刻的心理活动。(3分)
    示例:多好的乡亲们啊!难道我就这样离开他们吗?我离开后孩子们的学习怎么办?不!我不能离开,不能辜负乡亲们的深情。我要留下来传授孩子们知识,让他们都能走出大山!
    14.请结合文章内容探究标题“桥”所蕴含的情感。 (4分)
    ①她离开前,乡亲们合力修好被雨水冲毁的桥,这桥饱含乡亲们对她的感激和爱 戴之情;②她最终决定留下,甘做孩子们走出大山的桥,表达出作者对她扎根山区、无私奉献行为的赞美之情。 (每点 2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 (12分)
    让更多诗意在“流量”中涌动
    韩 鑫
    ①“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在中国这个诗的国度,《唐诗三百首》这本家喻户晓的诗学读物,是许多国人“诗意的启蒙”。其中不少脍炙人口的诗句,不仅成为日常生活中引经据典的“高频词”,被广为传颂,更为人们提供了丰厚的精神滋养,常读而常新。近日,《唐诗三百首》正式推出短视频版本,当传统经典邂逅新兴媒介,二者之间将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这既引人关注更值得期待。
    ②置身节奏不断加快、焦虑应接不暇的现代社会,曾有不少质疑的声音:诗歌还能做什么? 追寻“诗和远方”的意义何在?然而,从《中国诗词大会》的火爆出圈,到"古诗一米线,的备受推崇,既是诗歌自带“流量体质”的有力印证,也让人们看到了诗歌蕴藏着跨越时空的力量。
    ③诗人闻一多曾言:“诗人对诗的贡献是次要问题,重要的是使人精神有所寄托。”“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道尽雄心壮志,洋溢向上朝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诗情画意里尽显恬淡美好。《唐诗三百首》之所以能传承千载、经久不衰,正是在于其凝练语言里涌动的跳跃情绪和激荡思想,无论是直抒胸臆还是传递沟通,这份“言有尽而意无穷”都给人以智慧和力量。
    ④让典籍的诗句活起来,需要将之书写在与当代文化相适应的“文本”中,从而打破现代人与诗歌之间的隔阂。从这个意义来看,短视频的出现,无疑让我们看到了诗歌传承的另一种打开方式。一段时间以来,短视频平台上的“诗歌”相关作品,流量与好评齐飞。既有多位教授学者在诵读中将诗词文化娓娓道来,答疑解惑,也有创作者身着汉服自发朗诵、品读诗词,更有旅人以诗词为主线,串起古老村镇、自然山水,在行走中演绎诗句。透过短视频直观、轻量、场景化的呈现,古典诗词得以借助即时传播、视听演绎,在互动交流中再现鲜活意象,不仅让诗词通俗易懂,让诗意触手可及,更让经典走出了一条因时而进的创新之路。
    ⑤与传统经典的邂逅,让以短视频为代表的流行文化,多了一抹厚重璀璨的亮色。据统计,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已达 8.88亿人,占网民整体的 87.8%,用户单日平均观看时长超过 2小时,观看短视频已成为人们新的娱乐方式。应该看到,无论是纸本时代还是“指尖时代”,优质的内容供给始终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在短视频、直播等构筑起的互联网文化生态中,类似《唐诗三百首》等传统经典的注入,如同一股清泉,其高洁的文化格调、厚重的人文情怀,让互联网内容不仅有娱乐气,更有书卷气,让该行业生态内涵更厚、底蕴更足、发展更健康。
    ⑥悠悠历史长河中,优秀传统文化正是我们得以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文化基因。我们期待,在中华民族这座文化“富矿”上,有更多传统经典的“宝藏”被开掘出来,透过短视频这条新兴的“传送带”,让更多人发现传统文化的魅力,更好地汲取发展进步的精神力量,也让古典诗词在时代的新“绝句”中变得“曲高和众”,雅俗共赏,重新迎来属于自己的“黄金时代”!
    (选自《广安日报》2022年 8 月 7 日,有删改)
    1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C )
    A.《唐诗三百首》是家喻户晓的诗学启蒙读物,许多诗句脍炙人口,滋养着中华子孙。 B.《中国诗词大会》的火爆出圈表明中国诗歌蕴藏着跨越时空的力量,在今天也不过时。
    C.《唐诗三百首》的传播形式越来越灵活,以卡通绘画的纸质形式传播已落伍甚至被淘汰。 D.本文围绕着《唐诗三百首》借用短视频进行传播这一热点现象发表看法,富有时代气息。
    无中生有 ,文本没有提及
    请简要分析文章第③段的论证思路。(3分)
    首先引用闻一多的话,表明诗歌“使人精神有所寄托”的观点;然后通过举例论证,列举杜甫与王维的诗,表明诗歌对人的重要影响;最后揭示《唐诗三百首》能传承千载、经久不衰的原因:给人以智慧和力量。
    17.诗歌与短视频相结合,对两者各有何好处呢? 请你阅读全文,并分点概括。(6分)
    ①借助短视频进行传播,使诗歌文化呈现显得直观,富有场景感,使诗歌变得通俗易懂,诗意触手可及。②通过短视频,可带动越来越多的人发现传统诗词文化的魅力。③诗歌的注入,让短视频流行文化具有书卷气,使该行业生态内涵更厚、底蕴更足、发展更健康。(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五)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7~19题。(10分)
    材料一:中国有多样的方言,发音区别很大,在某些地方甚至到了“十里不同音”的地步。以声调为例,中国声调最少的方言仅有两个声调,声调最多的方言则有十六个声调。按照通俗的分法,仅汉语方言就分为客家方言、粤方言、闽方言等七大类。每一大类方言下可分为许多次方言,这些次方言继而又细分成若干个方言片及方言点。
    材料二:

    18.根据材料,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C )
    A.我国方言种类多,大多是在独特的地理、历史背景下形成的。
    B.方言的发音声调区别很大,中国方言的声调数量在2 - 16之间。
    C.站话是当前使用人数最少的方言,存留于黑龙江古驿站附近。
    D.方言并非一成不变的,也会不断吸收新词汇,不断发展变化。
    19.请依据材料二概括我国语言使用的现状。(3分)
    1、能用汉语方言进行交际的人口比例明显下降:2、普通话普及率明显提高,已超过八成;3、部分汉语方言濒临消逝。
    20.当前,教育部、国家语委已将方言保护纳入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方言为什么值保护?请依据材料简要分析。(4分)
    方言具有生动的表达效果;方言寄托着人们的乡愁;方言体现先人的处世智慧;方言是语言的活化石;方言见证中外交流的历史。评分说明:每点1分。答出四点,意思对即可。
    三、写作(60分)
    21.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作文。
    有人说,劳动让人“吃苦”。《插秧歌》描绘一家四口农忙时冒雨插秧的紧张生活,表现出农事的辛苦与繁忙;“全国劳动模范”张秉贵晚上下班后,也会“感到有些支持不住,有时连上楼还要扶着墙”。
    也有人说,劳动孕育着美。劳动时,人与环境融为一体、自然和谐,既展示着劳作体态的优美,又使劳动者浑然忘我,获得了纯粹的审美体验……
    劳动之“苦”与劳动之“美”之间似乎是矛盾的,对此,你的看法如何?或请你结合社会生活和自己的人生体验加以阐述,写一篇议论文;或请你用自己的经历或见闻来展现你的思考,写一篇记叙文。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加点词语
    方法提示
    解释(填写文字)
    今欲致天下之士
    使用词典选择义项
    致:①表达;②达到;③招引
    (1)致:___________
    辄使诣尚书问其所言
    关联教材
    使老有所终(《大道之行也》)
    (2)使:___________
    此孝武皇帝所以辟地建功
    为汉世宗也
    成语推断法
    开天辟地
    (3)辟:___________
    方言名称
    地区
    使用人数
    备注
    站话
    黑龙江西部漠河等地的古代驿站附近
    少于1000人
    吴三桂的部属和眷属被发配东北驿站后,进行沟通和交流的语言。
    店汪话
    甘肃东乡族自治县唐汪镇
    约15000多人
    汉语和东乡语经过一定时间的接触而形成的混合语。
    标话
    广东怀集县西南部
    约70000人
    古粤语的“活化石”,既保留了古汉语的音节,又融合了古百越族的部分语言。
    石蛤掂土话
    广东连南瑶族自治县三江镇石蛤塘村
    约400人
    归属未明的汉语方言。
    加点词语
    方法提示
    解释(填写文字)
    今欲致天下之士
    使用词典选择义项
    致:①表达;②达到;③招引
    (1)致:招引
    辄使诣尚书问其所言
    关联教材
    使老有所终(《大道之行也》)
    (2)使:让,使得
    此孝武皇帝所以辟地建功
    为汉世宗也
    成语推断法
    开天辟地
    (3)辟:开辟,开拓
    方言名称
    地区
    使用人数
    备注
    站话
    黑龙江西部漠河等地的古代驿站附近
    少于1000人
    吴三桂的部属和眷属被发配东北驿站后,进行沟通和交流的语言。
    店汪话
    甘肃东乡族自治县唐汪镇
    约15000多人
    汉语和东乡语经过一定时间的接触而形成的混合语。
    标话
    广东怀集县西南部
    约70000人
    古粤语的“活化石”,既保留了古汉语的音节,又融合了古百越族的部分语言。
    石蛤掂土话
    广东连南瑶族自治县三江镇石蛤塘村
    约400人
    归属未明的汉语方言。
    相关试卷

    2022-2023学年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惠阳区某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广东省惠阳区某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运用,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福建省泉州市某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福建省泉州市某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共20页。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