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四十五中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4898197/0-169720836503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安徽省合肥市四十五中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4898197/0-169720836509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安徽省合肥市四十五中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4898197/0-169720836510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安徽省合肥市四十五中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
展开2023-2024学年安徽省合肥四十五中八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则尺的分度值是______,所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_。
2.传送带上正在匀速传送货物,如果选择______ 为参照物时,货物是静止的.如果选择______ 为参照物时,货物时运动的.
3.周末,小明爸爸驾驶新能源汽车正在高速公路上行驶。其速度表如图所示,指针显示汽车速度合______ ,其物理意义为______ 。
4.为了能较准确的测量出小球的直径,请用作辅助线的方式在如图画出测量方法,并读出小球直径为______ .
5.小黄测得自己每分钟的脉动次数为次,他用脉搏作为计时工具,测得从跑道的一端走到另一端的脉动次数是次,则他用的时间约为______ 秒。
6.甲、乙两辆小车在平直的路面上向东运动,小明测出它们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并依据数据作出了相应的路程时间关系如图所示。若以甲为参照物,乙车向______运动。
7.同一长度的五次测量记录是:、、、、其中一次明显是错误的,它是______,根据以上测量记录,这一物体的长度应记作______。
8.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如果它的运动时间之比为:,运动的路程之比为:,则它们的速度之比为______ .
9.如图所示,记录的是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的运动情况,在的运动中,______选填“甲”或“乙”车一定做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是______。
10.汽车以的速度匀速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前方有紧急情况,经过从发现情况到开始制动刹车,司机的反应时间开始制动刹车,又经过滑行车停止。则从发现情况到完全停止的这段时间内,汽车的平均速度为______。
11.一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制成的。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这时,有位同学手拿一块磁铁吸了一下硬币。就“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制成的”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 猜想环节 B. 论证环节 C. 实验环节 D. 分析环节
12.一根头发的直径约为( )
A. 纳米 B. 微米 C. 毫米 D. 厘米
13.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14.一辆汽车在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汽车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15.在北京奥运圣火传递活动中,现场某记者同时拍下了固定在地面上随风飘动的旗帜和附近的甲、乙两火炬照片,如图所示。根据它们的飘动方向,可以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火炬可能静止
B. 甲火炬一定向左运动
C. 乙火炬可能静止
D. 乙火炬一定向左运动
16.在新型飞机研制中,为了研究飞机在空中高速飞行时受空气的作用力的规律,科学家们不是将飞机拖拽着在空气中高速飞行,而是将飞机静置于“风洞”中,再用鼓风机向飞机高速鼓风,让模拟气流迎面吹来,便可以模拟空中的飞行情况。如图所示,此时,机舱里的飞行员感觉飞机在飞行,则他所选的参照物是( )
A. 飞机 B. 模拟气流 C. 地面 D. 他本人
17.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
B. 内,甲、乙同学都匀速直线运动
C. 内,甲、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
D. 后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
18.指出下图中测量长方体长度的三种使用方法中的错误。
______;
______;
______。
19.在“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的实验中,小龙和小柳测量小明跑的速度。
小龙和小柳用______填一种测量工具在室外测出的路程。
小柳担任计时员,他用______填一种测量工具测量小明跑步的时间,他应站在______处选填“起点”或“”。
小龙担任发令员,发令后,小明跑完的路程,小柳计时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小明跑所用的时间为______。
小明跑的速度是______。
20.在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点和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本实验的原理公式是:______。
图中段的路程______,如果测得时间。则段的平均速度______。
实验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_填“大”或“小”,目的是______。
在测量小车到达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点才停止计时,测试段的平均速度会偏______。
21.一列火车长,以的速度驶入一隧道,从车头进入隧道到车尾离开隧道用时,求隧道的长度?
22.年月日,在京沪高铁枣庄至蚌埠间的先导段联调联试和综合试验中,我国生产的“和谐号”新一代高速动车组最高运行时速达到中国高铁再次刷新世界铁路运营实验最高速.
若该车组以的速度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则通过的路程是多少?
若普通列车的速度平均速度是,则高速动车组要比普通列车跑完上述路程要节省多少时间?
23.如图所示,有两条南北方向笔直的机动车道,一辆轿车在内沿左侧车道正中间匀速行驶了。某时刻小明骑一辆长的自行车违规从图中点横穿机动车道到点,如果自行车与轿车此时在南北方向的距离,每条机动车道宽,轿车长、宽,自行车与轿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问:
轿车的速度是多少?
若小明骑自行车以的速度匀速横穿机动车道,则骑自行车完全通过两条机动车道的时间是多少?
若自行车的车头与这辆轿车的车尾点刚好相撞,则自行车的速度为多少?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解析】解:
由图知,在之间有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为,也就是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由图知,起始端在处,末端在处,所以物体长度为。
故答案为:;。
刻度尺是日常生活和物理实验中经常使用的测量工具,要掌握其使用和读数方法。
2.【答案】传送带;地面
【解析】解:传送带上正在传送货物,被研究的物体是货物,货物和传送带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选择传送带为参照物,货物是静止的;货物和地面之间发生位置的改变,选择地面为参照物,货物是运动的.
故答案为:传送带;地面.
选定被研究的物体,物体是运动的,一定选择和被研究的物体之间位置变化的物体为参照物.物体是静止的,一定选择和被研究的物体之间位置不变的物体为参照物.
由物体的运动和静止能选择参照物,由参照物会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
3.【答案】 汽车在内所走的路程是
【解析】解:由图可知汽车的行驶速度:;
其物理意义表示:汽车在内所走的路程是。
故答案为:;汽车在内所走的路程是。
由图可知汽车的速度,再进行单位换算,速度表示物体单位时间通过的路程。
本题考查速度计的读数以及速度的单位换算,属于基础题。
4.【答案】
【解析】解:测量方法如图所示:
图示刻度尺又分为个小刻度,故最小刻度值为;末端刻度值为,小球的直径为.
故答案为:见上图;.
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为相邻的刻度线表示的长度;
起始端从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刻度尺是初中物理中基本的测量工具,使用前要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使用时刻度要紧贴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垂直,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5.【答案】
【解析】解:小黄每分钟脉动次数为次,当小黄的脉动次数为次时,他用的时间约为。
故答案为
已知小黄每分钟脉动次数和小黄脉动的总次数,然后根据即可求出他用的时间。
会根据题中信息进行简单计算。
6.【答案】西
【解析】解:
由图象可知,取时间相同时,甲车通过的路程比乙车通过的路程长,则甲车的速度比乙车的速度大;
由题知,甲、乙两车都向东运动,因甲车的速度更快,则以甲车为参照物时,乙车是回退的,即乙车是向西运动的。
故答案为:西。
要判断以甲为参照物,乙车向哪个方向运动,关键是要看甲车和乙车的哪个速度大:若乙车速度大于甲车速度,则以甲为参照物,乙向东运动;若两车速度相等,则以甲为参照物,乙是静止的;若乙车速度小于甲车速度,则以甲为参照物,乙向西运动。
用图象来直观形象的表示物理量之间的变化规律,已成为中考物理考查的热点,图象信息题着重考查学生对图象的识别能力、分析判断能力以及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7.【答案】
【解析】解:
比较五个测量值“、、、、”,除以外,其它数值的准确值都是,而的准确值是,所以是错误的,应该舍去;
物体的长度为。
故答案为:;。
五次测同一物体的长度时,其准确值应该相同,分析准确值得出错误数据;排除错误数据,其它测量值取平均值作为物体的长度。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时,最终结果要保留与测量值相同的有效数字,以保证相同的准确程度。
8.【答案】:
【解析】解:两物体的速度之比:
.
故答案为::.
已知两物体的运动时间之比、路程之比,由速度公式可以求出两物体的速度之比.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速度公式的掌握和运用,因为是求比值,要细心,防止因颠倒而出错
9.【答案】乙;
【解析】解:由图知,甲车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同,乙车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同,因此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做变速直线运动;
乙车在内通过的路程为,则乙车的平均速度:。
故答案为:乙;。
分析小车在相等时间内通过路程的关系得出小车的运动状态;
先确定小车在内通过的路程,然后根据求出平均速度。
熟练应用平均速度公式即可求出汽车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在计算过程中注意时间和路程的统一。
10.【答案】
【解析】解:由题意可知,司机反映时间内经过的距离,刹车距离,所以从发现情况到完全停止的这段时间内,汽车前进的总距离,所用时间,代入平均速度公式;
故答案为:。
运动物体在某段时间段内的平均速度等于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利用平均速度公式,把经过的路程和时间代入即可。
11.【答案】
【解析】解:
“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制成的”仅仅局限于猜想与假设,所以选项B、、都不正确。
故选:。
本题主要考查对科学探究各要素的了解与运用能力。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是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中的七个主要要素。科学探究各个要素在整个思维程序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在探究过程中侧重培养的能力也不同
本题的解题关键是了解科学探究各要素的作用,并抓住“可能”这个词语。
12.【答案】
【解析】【分析】
估测法是利用物理概念、规律、物理常数和常识对物理量的数值、数量级进行快速计算以及对取值范围合理估测的方法,这就要求同学们要学会从生活体验中理解物理知识和物理规律,并且能将物理知识和物理规律用于对生活现象和生活常识的简单解释.
考查估测能力,需要对物理单位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必要时进行单位换算.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与生活中多积累,将物理知识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
【解答】
头发丝的直径约
故选:.
13.【答案】
【解析】解:刻度尺刻线一侧没有靠近铅笔,故A错误;
B.铅笔左侧与刻度尺刻度线对齐,并且紧靠刻线,故B正确;
C.铅笔没有紧靠刻度尺有刻线的一侧,故C错误;
D.铅笔左侧没有与刻度线或其它整格刻线对齐,故D错误。
故选:。
刻度尺的使用规则:刻度尺要与被测部分对齐;让刻度尺有刻度的一面紧贴被测部分;测量的始端与刻度线对齐,如果刻度线磨损,可以与其它整格刻线对齐,测量结果要减去前面的数值。
本题考查了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的方法,是一道基础题。
14.【答案】
【解析】解:汽车在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图象应为一条过原点的直线,A正确,BCD错误。
故选:。
我们把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也就是说该物体在任何时间段内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比值是个定值。
匀速直线运动的运动方向和大小都不发生变化,路程时间图象为一条过原点的直线,速度时间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
15.【答案】
【解析】解:因为旗杆是固定在地面上的,那么根据上面的国旗判断,风是从右向左刮的。甲火炬可能不动,风把火焰刮向左;
如果乙静止不动,那么火焰的方向应该和国旗相同,而现在的火焰的方向明显和旗子方向相反,如果乙向右运动,火焰只会更加向左偏。所以,乙一定向左运动,而且运动的速度比风速快,这样才会出现上图的情况。
故选:。
图中的旗杆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国旗向左飘,说明此时有向左吹的风。
甲火炬火焰向左,有三种可能:
一是火炬不动,风把火焰刮向左;
二是火炬向右运动,风相对于火炬向左,把火焰刮向左;
三是火炬向左运动但运动的速度小于风速,此时风仍能把火焰刮向左。
对于乙火炬来讲情况相对简单,风向左刮,要使乙火炬的火焰向右飘,只有使乙火炬向左运动,且火炬运动速度大于风速;如果乙火炬向左运动的速度等于风速,则火焰竖直向上因为此时风与乙火炬相对静止;如果乙火炬向左运动的速度小于风速,则火焰向左飘。
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确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这是一道非常典型的题目,要仔细揣摩。
16.【答案】
【解析】解:飞机模型放在风洞中固定不动,让风高速流动的空气迎面吹来,飞机模型里面的飞行员和空气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故飞行员相对于模拟气流是运动的。
故选:。
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就看它与参照物的相对位置是否变化。由此来突破此题。
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确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17.【答案】
【解析】解:
A、由图象可知,甲同学是在时才出发的,即他比乙同学晚出发,故A正确;
B、内,甲、乙的图象都是一条倾斜直线,表明他们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则 内甲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正确;
C、由图象可知,内,甲、乙通过的路程都是,则甲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故C正确;
D、由图象可知,后甲、乙两同学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根据可知,它们的速度不相等;故D错误。
故选:。
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各图象中横纵坐标表示的物理量分别是什么;其次注意认清横坐标和纵坐标上各表示的最小分格的数值大小和单位;再次是明确图象所表示的物理意义;最后对照各个选项提出的问题作出判断。
根据图象或图表探究物质的规律是近两年来出现较多的题目,图象可以使我们建立更多的感性认识,从表象中去探究本质规律,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此题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综合性很强。
18.【答案】刻度尺的零刻线或某一整刻线没有与被测物体的一端对齐 读数时视线没有和尺面垂直 刻度尺的零刻线或某一整刻线没有与被测物体的一端对齐
【解析】解:刻度尺测长度,摆放时要求零刻线或某一整刻线与被测物一端对齐。
读数时要求视线要和尺面垂直。
故答案为:
刻度尺的零刻线或某一整刻线没有与被测物体的一端对齐
读数时视线没有和尺面垂直
刻度尺的零刻线或某一整刻线没有与被测物体的一端对齐
按刻度尺的使用规则,判断图中的错误
刻度尺的使用
选: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刻度尺。
看: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分度值。
放:尺要沿着所测长度方向放置;
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木尺立着放,透明尺贴着放
零刻线或某一整刻线与被测物一端对齐。
读:读数时视线要和尺面垂直;量筒:视线与凹液面底部相平;温度计:视线与液柱上表面相平
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
记: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19.【答案】卷尺 秒表
【解析】解:
要在室外测出的路程,由于测量的路程较大,因此应选择卷尺来测量路程;
测量时间的工具是秒表;计时员应该站在终点处计时,即他应站在处。
由图可知,小盘的分度值是,指针在和之间;大盘的分度值是,而大盘指针在,因此秒表读数为。
小明跑的速度:。
故答案为:卷尺;秒表;;;。
要测量速度,需要测量出:路程和时间。测量路程的工具:刻度尺、米尺、卷尺等,测量时间的工具:秒表;
秒表的中间的表盘代表分钟,周围的大表盘代表秒,秒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
已知时间和路程,利用速度公式计算速度。
本题考查“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一定学会读出路程和时间,即可根据公式计算出平均速度。
20.【答案】 小 便于测量时间 小
【解析】解:测量平均速度的原理:;
根据图示可知,段的路程:,
小车通过段的平均速度:;
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所以为使计时方便,斜面坡度应较小,让小车下滑的时间长一些,其目的是便于测量时间。
如果让小车过了点才停止计时,会导致时间的测量结果偏大,由公式可知,平均速度会偏小。
故答案为:;;;小;便于测量时间;小。
测量平均速度的原理:;
根据图象读出段的距离,运用公式求出段的平均速度;
斜面坡度越小,小车速度变化越慢,小车运动时间越长,越方便时间的测量;
让小车过了点才停止计时,会导致时间的测量结果偏大,平均速度会偏小。
本题考查“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一定学会读出路程和时间,按平均速度的定义代入求出平均速度
21.【答案】解:由可得火车通过隧道行驶的路程为:;
由题意得隧道长。
故答案为:隧道的长度为。
【解析】利用速度公式求出火车通过隧道行驶的路程,根据隧道的长度等于火车通过的路程减去动车的长度可求出隧道的长度。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明确从车头进入隧道到车尾离开隧道所用的时间为的意义,知道火车在这段时间里通过的路程是隧道长度加上火车长度。
22.【答案】解:由可得,通过的路程:
;
由可得,普通列车需要的时间:
;
节省的时间是:.
答:通过的路程是;
可以节省时间.
【解析】已知列车的速度和行驶时间,根据公式可求通过的路程;
已知通过的路程和普通列车的平均速度,根据公式可求行驶的时间,两次时间之差就是节省的时间.
本题考查路程和时间的计算,关键是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常见题目.
23.【答案】解:
轿车的速度:
;
小明骑自行车完全通过两条机动车道运动的路程:
,
骑自行车完全通过两条机动车道的时间:
;
自行车的车头刚好和轿车的车尾点接触时,轿车行驶的距离,
由可得轿车行驶的时间:
,
自行车通过的路程:
,
自行车的行驶速度:
。
答:轿车的速度是;
骑自行车完全通过两条机动车道的时间是;
若自行车的车头与这辆轿车的车尾点刚好相撞,则自行车的速度为。
【解析】知道轿车行驶的路程、所用时间,利用速度公式求轿车的速度;
小明骑自行车完全通过两条机动车道运动的路程等于两个车道的宽度加上自行车的车长,知道骑车速度,利用求所用时间;
自行车的车头刚好和轿车的车尾点接触时,轿车行驶的距离等于自行车与轿车此时在南北方向的距离加上轿车长,再利用求轿车行驶的时间,自行车通过的路程等于轿车右边缘到自行车的距离,利用速度公式求自行车的行驶速度。
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应用,分析题图、从中得出相关信息是关键。
安徽省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2023-2024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安徽省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2023-2024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下列有关分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安徽省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选择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四十五中新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预测物理作业试卷: 这是一份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四十五中新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预测物理作业试卷,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选择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