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荣怀学校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素养测试语文试卷
展开荣怀小学2022第一学期五年级语文期末素养测试卷
(温馨提示:本卷设卷面分。书写工整,字迹清楚,卷面整洁得3分。)
第一部分 基础积累 厚积薄发(34分)
一、根据语境,读拼音写词语。(7分,四字词语2分,其余1分)
2022年3月23日,“天宫课堂”第二课开讲。课堂上,我们看到了冰墩墩被抛出后沿原有方向bǎochí( )píng wěn( )运动的现象,还看到了让人nán yǐ zhìxìn( )的“液桥”实验。这种令人chēng zàn( )的科普方式,引领我们走进科学的diàn táng( ),让我们dǒng dé( )了科学的魅力。
二、选择题(16分)
- 下列字音,字形完全无误的一项是( )。(2分)
A.岔道(cà) 荆棘 馅坑 允诺
- 抵御(yù) 上卿(qīng) 讯期 典礼
- 侮辱(wú) 告辞(cí) 府冲 山丘
- 擅长(shàn) 谴责(qiǎn) 党员 拒绝
2.下列句子中的俗语与成语不能一一对应的一项是( )。(2分)
A.评价他人应该一分为二,不能鸡蛋里面挑骨头。(吹毛求疵)
B.我们要吃水不忘挖井人,铭记为人民而牺牲的革命先烈。(饮水思源)
C.遇事不果断,前怕狼后怕虎,就会错过很多机会。(畏首畏尾)
D.采取任何损害两国经贸关系的措施,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因小失大)
3.给下列句子加标点,正确的一项是( )。(2分)
我看各样彩排着的戏人边走边唱,看踩高跷走路☐看虾兵☐蚌精□牛头□马面☐人山人海,卖小吃的挤得密密层层,各式各样的糖果点心、鸡鸭鱼肉都有。
- ,,,, …… B. ,、、、……
C.、、、、, D.、、、、……
4.与“三支桨有规律地在水里划,那声音就像一支乐曲”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 漆黑漆黑的暗夜,也有无数的萤火虫翩翩飞舞。
- (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来,出现在窗前的穿衣镜上了。
- 榕树茂盛的枝干向四面伸展开来,树叶密不透风,像一把撑开的大伞。
- 月亮还在竹帘儿上爬,那满圆儿却慢慢儿又亏了,末了,便全没了踪迹。
- 《田螺姑娘》的内容有很多版本,这与民间故事的( )的特点有关。(2分)
- 年代久远,贴近生活 B.即兴讲述,口耳相传
C.情节夸张,充满幻想 D.类型固定,扬善抑恶
6.“到了晚上,月牙儿如同一只小船执着地在礁石样的云团里穿行,在一片老龙斑样的浮云里时隐时现地悠悠颠簸。”这句话的主要意思是( )。(2分)
- 小船在云团里穿行 B.老龙在浮云里颠簸
C.礁石在云团里穿行 D.月牙儿在浮云里颠簸
7.本单元我们学习了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2分)
A.为提高阅读速度,要集中注意力读书。在阅读过程中,对不懂的词语一定要多回读几遍,并认真查字典弄清这个词的意思。
B.为提高阅读速度,可以连词成句地读,尽可能多地看到词语或句子;可以抓住关键词句,快速了解自然段的意思。
C.带着问题读书,能快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提高阅读速度。
D.在阅读时边读边想,读想结合。在以后的阅读中有意识地运用这个方法,可以不断提高阅读的速度。
8.将下列句子排成一段意思连贯的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你才能真正懂得书,学会读书。
②读教科书,在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中,当然是必需的。
③所谓读书,不只是读教科书
④但是,只有超越了读教科书的阶段,把读书变成一种发自内心的精神上的需求。
⑤这是求知的阶梯,也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一段路程。
- ③②④⑤① B.③②⑤④①
C.③④②⑤① D.③⑤②④①
三、句子运用(6分)
- 根据词语不同的意思写句子。(4分)
意思:(趣味):
( 语言文字等的意义):
- 请把下面成语的意思用具体生动的情景表现出来。(至少用上神态、动作、心理、语言等两种描写手法)(2分)
心满意足:
。
四、课内填空(5分)
(1) 【书·诗】自古以来,“家国情怀”就是诗人笔下不可或缺的主题。清代诗人龚自珍曾发出“ , ”的呐喊,呼吁朝廷重视人才,选拔人才为国效力;宋代诗人陆游在弥留之际深情嘱附儿子:“
,家祭无忘告乃翁。”
(2)【书·意】书中有含义,需要细细体会。“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岁月不待人。”告诫我们要珍惜时间;“ ,非是藉秋风。”启示我们要有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
第二部分 潜心阅读 学以致用(33分)
一、文学性文本阅读(14分)
①那一老一少两个街头艺人就像两朵美丽的浪花,永远跳跃在我记忆的长河中。
②暑假的一天,天气闷热极了,我走在回家的路上,从远处传来二胡的声音,我走过去一看,是一老一少在拉二胡。一个老年人,穿着蓝色上衣,一条黑色的裤子上打着几个补丁。他个子不高,饱经风霜而又布满皱纹的脸上戴着一副老式的墨镜,好像是个盲人。他的旁边坐着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圆脸蛋,大眼睛,她的头发又黑又长,皮肤很白,就像童话故事中的白雪公主一样。优美、悦耳的二胡声引来不少围观的人,他拉的曲子很欢快,并不像普通乞丐那样拉凄凉的曲子。
③这时,我发现在他们旁边用粉笔写了几个字:“我们不是乞丐,请别给我们拍照,也别给我们钱。”我想:他们这种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怎么会懂这些呢?他们是为了钱博取人们的同情,还是耍什么花招?真可恶。
④我正想走,又转念一想:他们其实也挺可怜的,就给他们一点儿钱吧,老师不是常教导我们要乐于助人吗?于是我从钱包里取出一点钱,丢到他们身边。
⑤忽然,一只小手扯住了我的上衣,我回头一看,那小女孩一脸正经地对我说:“大姐姐,钱还给你,我们不是乞丐。”那位盲老人走过来,扶了扶他的眼镜,用沙哑的声音对我说:“我们不是乞丐,我不要别人给我们的钱。我只想让路人听听我用二胡拉的曲子。现在呀,没几个人爱听二胡了,我只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欣赏这中国的民乐呀!”说着说着,他的语气变得有些忧伤了,并长叹一声。
⑥此时,我的心情无比激动,又为我的“多疑”而羞愧。我万万没想到的是,就是这样一位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盲老人——一个街头艺人,却有着不平凡的理想。他希望能让中国的这种民族乐器——二胡发扬光大。他们不能在豪华的演奏厅内演奏,他们只能在街头默默演奏。但在我心中,他是一位伟大的音乐家,伟大的艺术家。
⑦下雨了,盲老人赶紧用雨衣将他的搭档——他心爱的二胡裹得紧紧的,用双手抱在胸前,领着小女孩一头扎进雨雾中。我久久地站在那儿,那一老一少的身影已深深刻在我的脑海中。
- 在短文横线上加个合适的题目。(1分)
- 第⑤自然段中“他的语气变得有些忧伤了,并长叹一声”是因为( )。(1分)
- 听拉二胡的人少
B.人们听拉二胡给钱的人多
C.没多少人欣赏二胡这种民族乐器
3.“我”对一老一少的情感变化是 —— ——
—— 。(4分)
4.“下雨了,盲老人赶紧用雨衣将他的搭档——他心爱的二胡裹得紧紧的,用双手抱在胸前,领着小女孩一头扎进雨雾中。”句中“ ”“ ”这些动词让“我”体会到了
。(3分)
5.与短文中画“ ”的句子表达相同意思的句子是“ ”这样结尾的好处是
。(3分)
- “但在我心中,他是一位伟大的音乐家,伟大的艺术家。”作者为什么会这样说?(2分)
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9分)
玩手机,还是被手机玩?
材料一
前不久,外地市民张先生家的一次家宴因为手机不欢而散。原因是张先生与弟弟妹妹等一大家子人相约到爷爷奶奶家吃饭,饭桌上,爷爷多次想和孙子、孙女们说说话,但他们个个捧着手机玩游戏、刷微博,对老人的话语没有丝毫回应。备受冷落的老人一怒之下“啪”地摔碎了眼前的盘子,撂了句“你们就和手机过吧”,便生气地回了房间。
材料二
材料三
学生手机拥有率调查 家长最担心手机对孩子产生的危害的调查
年级 | 手机拥有率 | 最担心的问题 | 被调查家长占比 |
1一3年级 | 10% | 辐射影响健康 | 30% |
4一6年级 | 30% | 沉迷游戏或上网 | 24% |
初中生 | 70% | 影响孩子的思维能力 | 14% |
科学研究显示,儿童使用手机时,大脑对手机电磁波的吸收量要比成人多60%。多项科学研究和临床观察显示,过早使用手机、使用手机时间过长,会令人尤其是儿童产生手机依赖,给身心带来多方面的损害。
(仅供做题使用)
材料四
“现如今,不让人用手机不太现实。”天津市环湖医院心理门诊主任医师张勉表示,“要拒绝变成‘手机人’,关键是正确使用手机,戒掉手机成瘾。”张勉建议,摆脱手机困扰可尝试通过如下“戒断”方法:意识到沉迷手机的危害,选一部功能单一的手机;把手机放在包里而不是总拿在手上;和亲友聚会时,把手机暂时“没收”,在规定时间内不允许用手机,并用做游戏等其他方法让大家把注意力从手机上转移出来。
- 请根据材料信息进行判断,正确的画“√”,错误的画“×”。(3分)
(1)【材料二】的漫画告诉我们,手机很受青少年欢迎,能为他们的成长服务。 ( )(2)【材料三】的第二份调查显示,32%的家长不担心手机对孩子产生危害,可见儿童使用手机没有那么可怕。 ( )
(3)【材料四】中医师告诉我们,要拒绝变成“手机人”,关键是戒掉手机瘾。( )
2.阅读上述几则材料,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手机带来的危害。(写出两条即可)(2分)
3.下列表述与材料意思相符的是哪一项?(2分)( )
A.手机无线通信产生的辐射影响着孩子的健康,由此可见手机的普及没有太大意义。
B.调查显示,手机的使用者年轻化,超过一半的城市中学生都拥有手机。
C.张家爷爷因孙子、孙女玩手机而发火,说明老年人不喜欢使用手机。
D.医师建议,选择功能单一的手机就可以戒掉手机成瘾。
4.关于“小学生能否拥有手机”这个话题,红星小学五(2)中队展开了一场辩论。请你结合材料,用简洁的语言反驳下面的同学的观点。(2分)
同学甲:手机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拥有手机,我们既能与朋友保持密切联系,又能更快捷地获取自己所需要的资料。我支持小学生拥有手机。
我不支持小学生拥有手机:
三、文言文阅读(10分)
读书须有疑
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有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一选自朱熹《训学斋规》
- 下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未(mò)知有疑 B.过了这一番(pān)
C.都(dū)无所疑 D.方是长(zhǎng)进
- 下列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疑渐渐释(放下) B.读书无疑者(…的人)
- 以至(致敬)融会贯通 D.方始是学(方向)
- 短文描述的读书过程是怎样的?请根据短文完成思维导图。(4分)
疑渐渐释
无疑者须教有疑
方是长进
- 你在读书的过程中,有过上图所示的经历吗?请举例说明。(2分)
第三部分 习作展示 畅所欲言(30分)
因为时间或地点的变化,你现在时常挂念或渴望见到什么人、什么物或一处什么景点,想听一首什么歌,听某人讲什么事……
请以“思念”为题,写一篇作文。注意感情真实充沛,语言生动、流畅。不少于400字。
五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一、
保持 平稳 难以置信 称赞 殿堂 懂得
二、
- D 2.D 3.B 4.C 5.B 6.D 7.A 8.B
三、1.这本书真有意思。 这道题是什么意思?(答案不唯一)
2.至少用上神态、动作、心理等两种描写手法(一处一分)。
四、
-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王师北定中原日
- 及时当勉励 居高声自远
第二部分
一、
- 难忘那两位街头艺人(答案不唯一)
- C
- 疑惑 同情 激动、羞愧 敬佩
- 裹 抱 这位老艺人对二胡的珍视和爱惜
- 句子:那一老一少两个街头艺人就像两朵美丽的浪花,永远跳跃在我记忆的长河中。 好处:运用了首尾呼应的写法,使内容更完整,结构更紧密,更好地突出了这两位街头艺人的精神给作者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从而引起读者共鸣。
- 因为在作者的心目中,这两位艺人不但二胡拉得好,而且有把民族乐器——二胡发扬光大的理想,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敬佩之情。
二、
1(1).X (2).X (3)√
2.思路:由【材料一】中的“家宴因为手机不欢而散”可知,不当使用手机影响了家庭关系的和谐。由【材料二】中的漫画可知,过度使用手机危害人们的视力。由【材料三】中的“多项科学研究和临床观察显示,过早使用手机、使用手机时间过长,会令人尤其是儿童产生手机依赖,给身心带来多方面的损害”可知,手机危害儿童身心健康。
答案不唯一(示例)①不当使用手机影响家庭关系的和谐。②过度使用手机危害儿童身心健康。
- B
- 答案不唯一(示例)因为作为小学生,我们自制力比较差,很容易对手机产生依赖,甚至玩手机成瘾。过度使用手机,既会消耗时间和精力,还可能导致视力下降、人际关系疏离
三、
- D
- B
- 未知有疑 渐渐有疑 节节有疑
有疑,却要无疑
4.言之有理即可,(要有事例加以说明)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荣怀小学2021-2022学年二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这是一份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荣怀小学2021-2022学年二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看拼音,写词语,我会选出正确的读音,我会照样子,写一写,我会按课文内容填空,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荣怀小学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末素养测试语文试卷: 这是一份浙江省绍兴市诸暨荣怀小学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末素养测试语文试卷,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让生字走进语境,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根据所学知识填空,阅读理解,习作表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荣怀小学2022-2023学年三年级语文期末素养测上学期试卷: 这是一份浙江省绍兴市诸暨荣怀小学2022-2023学年三年级语文期末素养测上学期试卷,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根据语境,读拼音,写词语,按要求,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选词填空,按要求写句子,根据情境,填写恰当的名句,阅读园地,习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