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模拟】(统编版)2023-2024学年高一上册语文 必修上册 第五单元测试卷(A卷).zip
展开班级 姓名 学号 分数
2023年下期高一语文必修上单元检测
第五单元(A卷·知识通关练)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命题思路说明:
1.依据2023年全国高考新题型变化命制试题。
2.落实单元教学重点,体现单元知识的考查。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那些被称土气的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这个土字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农业直接取资于土地,种地的人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用一位外国学者的话说,前者是“有机的团结”,后者是“机械的团结”。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生活上为土地所囿住的乡民,他们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与俱的人物,正像我们的父母兄弟一般,并不是由于我们选择得来的关系,而是无须选择,甚至先我而在的一个生活环境。
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磨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习”字。“学”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习”是陶炼,“不亦说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
“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这类的话已经成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
从熟悉里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在熟悉的环境里生长的人,不需要这种原则,他只要在接触所及的范围之中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的个别关联。在乡土社会中生长的人似乎不太追求这笼罩万有的真理。我读《论语》时,看到孔子在不同人面前说着不同的话来解释“孝”的意义时,我感觉到这乡土社会的特性了。孝是什么?孔子并没有抽象地加以说明,而是列举具体的行为,因人而异地答复了他的学生。
在我们社会的急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
于是,“土气”成了骂人的词汇,“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 )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后,乡村社会中的变化确实如有些学者所观察到的,行政村中的村民之间相互认识而不熟悉,缺乏共同生活的空间,而大批青壮劳动力进城务工更是带来乡村社会普遍的空巢现象。尤其是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以及市场观念的不断深入,熟悉社会中的关系网络开始裂变,既有的伦理观念、道德、价值等正在失去约束力。但是,这可以称之为物、周围环境的变化,而长期浸淫于熟悉社会而习得的“给予”和“亏欠”的人情传统以及思维方式和行为规则等还存在巨大影响。
众多研究表明,生活在乡村社会的农民,虽受到外部条件变化影响,但依旧以亲情纽带和乡土圈子为核心,诚实相待,和谐共处,熟悉社会的亲密关系也由此不断延续下去。而进城务工人员在城市中虽然遭遇到大量陌生关系,但在大多数情况下依靠血缘、亲缘、宗缘和地缘等,结成亲密的社会关系网络,并且依此确认其自我身份,进而形成一种新的“地方认同”。可以看出,熟悉社会已遭遇强烈冲击,但在日益变动的社会结构中仍有影响。
(摘编自黄锐《乡土社会是“熟悉社会”》 )
材料三
“熟悉的社会”是对乡村社会的地方性与整体性结构特征的一种概括,而非指微观的、别的人际关系或社会网络状况。经历经济转型、社会与文化变迁之后,乡村社会中诸多微观结构与行动都可能已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变化,其中就包括人际关系和交往方式的变化。然而,村落共同体的地方性以及共同体的整体性特征依然留存。
在村落共同体中,村民之间的关系是熟悉的。熟悉的关系并非指具体的两个个体间的交往情况和熟知程度,而是指村落社会关系是相互熟知的。熟悉的社会是一种信息非常对称的社会,也是一种信息透明的社会。信息对称指的是自我与他人是知根知底的、相互能达成默契的。不论两个村民个体之间是否有直接的交往和互动,也不论一个人对其他个体具体情况的熟知程度如何,人们都能达到相互熟知或知根知底,因为村落共同体本身就是一个信息透明的社会。在一个固定的场域里,个人及其社会关系的信息其实是有目共睹的,而且人们的行动信息也容易为村里人所知晓,并不一定需要专门的努力就能达到。
熟悉关系仍代表着乡村社会的一种特质,因为这是与城市社会关系有着本质区别的。尽管在城镇化扩张和乡村劳动力流动的冲击下,乡村社会熟悉关系也处于变迁之中,但在村落生活共同体依然存续的情况下,基于地缘和血缘而形成的熟悉社会关系的特征也就继续留存。
(摘编自陆益龙《后乡土中国》 )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乡土社会里,乡民是中国社会的基层,他们以种地为基本谋生方式,从土地中获取生活资源,因此与土地分不开,为土地所束缚,固守乡土。
B.人与人在空间排列上的不流动性,造成乡土社会里乡民个体之间、乡村之间的彼此关系的孤立与隔膜,所以才有三家村式微型村落的存在。
C.乡村社会的农民,以亲情纽带和乡土圈子为核心,诚实相待,和谐共处,而现在受到外部条件变化影响,熟悉社会的亲密关系很难延续下去。
D.“熟悉的社会”是指个体的人际关系、交往方式和微观的社会网络状况;在村落共同体中信息对称,村民个体之间知根知底、能够达成默契。
答案A
解析 B项,强加因果,根据文意,“所以”前后分句不是因果关系;C项,曲解文意,“熟悉社会的亲密关系很难延续下去”错误,材料二“熟悉社会已遭遇强烈冲击,但在日益变动的社会结构中仍有影响”;D项,曲解概念,似是而非。“是指个体的人际关系、交往方式和微观的社会网络状况”错误,根据材料三,“熟悉的社会”是对乡村社会的地方性与整体性结构特征的一种概括,而非指微观的、个别的人际关系或社会网络状况。
2.根据以上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乡土社会实际上就是熟人社会、礼俗社会,而现代社会是陌生人组成的社会、法理社会,两者的人际交往原则是有区别的。
B.乡土社会中人们之间的信用,产生于对一种行为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的可靠性,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
C.在乡土社会中,人们从熟悉里获得的认知是个别的。《论语》中孔子因人而异地解释“孝”,能让我们体会到这种特性。
D.材料二认为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以及市场观念的不断深入,熟悉社会中的关系网络开始裂变,与材料一的一些说法相近。
答案 B
解析 B项,无中生有,“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于文无据。
3.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金窝银窝,不如家里的草窝。”
B.“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C.“乌鸦反哺,羔羊跪乳。”
D.“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
答案 C
解析 C项,“乌鸦反哺,羔羊跪乳”一般喻指报恩父母,材料一无此观点。
4.乡土社会对社会发展到现代社会有怎样的流弊?试作简要概括。(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乡土社会的地方性(孤立与隔膜),妨碍了现代社会的流动性。②乡土社会尊崇的是礼俗,它与现代社会尊崇的法理精神不符。③乡土社会对世界的认识只限于个别关联,影响对抽象的普遍原则(真理)的追求。
5.为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乡土社会需要做出哪些改进?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分)
答案 ①增加社区间往来,突破地域限制,走出孤立的社会圈子;②重视契约,增强法理意识;③突破狭隘思想,追求普遍真理(或普遍原则)。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十八岁的旷野
冯彩霞
小师傅叫细刻,只有十八,和我同岁,而我得叫他师傅。在知道他的实际年龄后,我喊师傅就不大情愿了。我跟在他身后,看他将漆熟练地刷在门框上,刷子翻飞,漆薄而匀。刷完后他扭回头,脸上有得意之色。我撇嘴,有什么好得意的,不就是刷漆吗?用不了两天我就会刷得比你好!
看我不服,又领我走到另一个房间。一扇未完工的木门架在工作台上。他拿起刨子,闭上一只眼。刨子在木门上轻快地滑翔,刨花像浪花一样翻卷,木头的清香塞满了我的鼻孔。他吹着口哨将刨子交给我。我整个身子俯在木门上方,双手端平刨子,然后向前推进,刚推了不足二十公分,卡住,拿起刨子再推,再卡住。我满头大汗地抬起头,他眉梢眼角里满是挑衅,好像在说,怎么样?服不服?
我从背包里拿出素描纸,对着他唰唰几笔,一幅肖像出现在纸上。他瞄了眼,不屑地说:“怎么把我画成这样?”
后来,他刨木门,我就在旁边看书,看《诗潮》,看《十月》。他偶尔看一眼封皮,嘴撇得能跨过鸭绿江。他指着窗外的梧桐树说:“诗人,你能为它做首诗吗?”我瞧一眼那棵梧桐树,一棵破树有什么好写的?既没开花,也没落叶。我涨红了脸说:“你也知道诗?”
这叫实习吗?考进这个学校,而且学习装饰设计专业,刚入校两个月,学校就将我们扔到这个工地上,美其名曰:初步感知。
日子就像窗外无精打采的梧桐。
小师傅今天对着块小木料雕刻。我坐在旁边的一块木板上,大声朗读海子的诗: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小师傅的刻刀上下翻飞,偶尔他会将那块惨遭蹂躏的木块举到眼前,反复地看。他当我不存在可以,怎么可以漠视海子?小师傅只会背《咏鹅》,他也许根本不知道海子这个人。
百无聊赖,我又拿出素描纸,细细端详他,擦了又改。发现他正盯着我看,我长舒一口气:“师傅,没把你画丑吧?”他点了点头说:“太俊了,这还不是我。”到底哪里不像了?他慢声细语地说:“你画的人在想什么?”我一愣,我怎么知道?他说:“你都不知道他想什么,怎么能画得像呢?”我把嘴张得老大。这好像应该叫神韵,教画的老师曾说过。
与此同时,我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一条龙的龙爪正努力张开着伸向我。龙鳞片片都微张着,龙头高昂,龙目奋睁,龙尾遒劲。底座是朵朵祥云。云的线条柔和,龙则恣肆张扬。龙嘴里还含着一颗龙珠。我看呆了,小心地伸出手指,拨转那颗木珠。木珠轻盈地旋转起来,像踮着脚尖跳舞的少女。我心花怒放,搂过那条龙细细抚弄。他说:“大小姐,慢着点,我还得打磨呢。”我有些疑惑,这还用打磨?小师傅说:“不仅要打磨,还要上漆。”我结结巴巴地问:“师傅,你能雕小的吗?”项链坠那么小。
再后来,我马不停蹄地跟在他后面刷漆,打排钉,弹线,刨木板,忙得不亦乐乎。他总是表现得一本正经,说:“你得动脑子想想如果是你,这儿你想怎么设计,那儿你又想怎么设计,知道了吧?”我说:“我学是因为你,我以后断然是不干这个的。”他说:“如果有一天我再接到一套图纸,设计师的名字是你,你说会怎么样?”说完,他好像还充满了遐想似的咂咂嘴。
工地外面是大片的旷野,绿草新鲜逼人。此后的很多天,他常常在旷野里独坐,或者看天,或者叹气。
春节将至,工地还没放假,小师傅竟提前走了,连个招呼也没打。有人说,他走前在工地前的旷野里,一个人坐了半夜。
春节过后,我拿出小师傅的肖像,左看不像,右看不像。果真不像小师傅。有股热血直冲脑门,我支起画板开始重画。小师傅紧锁的眉头,抽动的嘴角,偷偷的笑,不屑,羞,窘。小师傅恨铁不成钢的苛责。小师傅轻快的口哨,躲避的眼神……我的心怦怦跳动,我拿笔的手颤抖不止,我决定去找小师傅,并将这幅画交给他,问问他,现在像他了吗?
坐了两天一夜的火车,又坐了五个小时的大巴,再转乘一辆当地蹦蹦车。蹦蹦车将我甩在大山的脚下,扬长而去。
“姑娘,你是想进山吗?”我走得气喘吁吁,汗流浃背。
“我们是一个寨子的,细刻他师父的女儿,叫精雕,和她爸闹翻了。她不同意嫁给细刻了,说怕耽误他。她爸一着急,得了场大病,接着瘫痪了。细刻这孩子,跟师父亲着呢。也是,他亲爹娘也够狠心的,把这孩子扔山上,要不是他师父,细刻早就冻死了,要不就被狼吃了。听说细刻灵光得很,什么都一学就会,城里人都看重他呢。他骨头里可能就是城里人!”
我找到了小师傅家,精雕不在,小师傅正在喂鸡。这个院子和别的院子一样,都是石头屋子木栅栏,还有个木匠的工作台。
小师傅看见我,一脸的惊喜。他局促地用毛巾擦净凳子递给我,把水杯烫了一遍又一遍。我对细刻说:“这小院真温馨,要是再有两个孩子,就更温馨了。”床上的老人眼神复杂地望着我说:“你看看,这个家就这个样儿。”
我说:“这个家挺好呀,放心吧,老师傅,有细刻在,这个家会越来越好!”
我要走了。
我说:“再见,小师傅!”
小师傅的喉结动了动,并没有发出声音,只是冲我挥了挥手。
开学后不久,我收到一个包裹,打开层层包装,最后是一个小锦盒,红色绒面上静卧着一只精巧的小龙。这只龙晶莹剔透,它的眼睛有些无奈,似乎在看着我。我的眼睛潮湿起来。我的手指无法伸进去拨弄龙珠了,我用针拨弄它,它旋转起来,像快乐的木马。
从那以后,我再没见过小师傅细刻,记忆中,常看到一个男人的背影,在旷野里安静地坐着。(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开头写“我”与小师傅细刻比拼各自的“手艺”,两个充满好胜心互相看不上的少男少女形象跃然纸上。
B.小师傅虽然不懂诗歌,但能在短时间内将手里的木头雕刻成一条极具神韵的龙,让“我”非常震惊。
C.春节过后,“我”的重画之作方才抓住了小师傅的某些神韵,为了把这幅画作交给他并当面询问,“我”决定前往其家乡寻找他。
D.小说以“我”对细刻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展开叙述,充分运用多种手法塑造人物,语言质朴有感染力。
答案 C
解析 “‘我’决定前往其家乡寻找他”的主要原因是:当“我”支起画板重画小师傅时,意识到自己对他的关注与思念,送画只是顺便,见人才是主要的。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多次写到旷野,由旷野独坐的叹气,到记忆中男人的背影,在旷野里安静地坐着。为十八岁的细刻心理的变化提供广阔的活动背景,更有利于表现年轻的细刻的美好品质。
B.“他局促地用毛巾擦净凳子递给我,把水杯烫了一遍又一遍”,运用细节描写,表现了细刻的羞涩、善良、淳厚。
C.刨木板时,把“我”的“卡住”“满头大汗”与细刻的“滑翔”“吹着口哨”形成对比,衬托细刻虽然年纪轻轻,却手艺高超,技术全面。
D.“小师傅的喉结动了动,并没有发出声音,只是冲我挥了挥手”,说明小师傅的内心很无奈。
答案 D
解析 “内心很无奈”错,应是一种感动,感动于“我”对他的理解。
8.小说中有两次对细刻所雕之龙的特写,请分别概括所雕之龙的特点,并描写背后蕴含的细刻的情感。(6分)
答:
答案 ①第一次恣肆张扬、动感、美丽,蕴含着细刻对生活、对前途甚至对个人感情的热情向往。
②第二次沉静安详、小巧精致,蕴含着细刻对生活的些许无奈(感伤忧愁)和接受这种生活的无悔。
9.法律上,细刻并无尽孝于师父的义务,但小说结尾,细刻做出回乡照顾师父的选择,体现了细刻怎样的品质?请依据小说内容,结合《乡土中国》理论方面的阅读积累,谈谈你的看法。100字左右。(6分)
答:
答案 (提示)知恩图报。用《乡土中国》中乡土本色、差序格局、系维着私人的道德、家族、礼治秩序、血缘与地缘等有关理论,分析细刻的知恩图报。(不结合《乡土中国》不得分;可结合其中一点或几点分析皆可)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喜雨亭记
苏轼
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敌,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则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以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
既以名亭,又从而歌之,曰:“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一雨三日,伊谁之力?民曰太守。太守不有归之天子天子曰不然归之造物。造物不自以为功,归之太空。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吾以名吾亭。”
(选自《苏东坡集》)
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太守A不有B归之C天子D天子E曰不然F归之G造物
【答案】BDF
正确断句:太守不有,归之天子。天子曰不然,归之造物
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一项是( )
A.既而弥月不雨 弥:满
B.以属客而告之 属客:指斟酒给客人喝。
C.而盗贼滋炽 炽:猖獗
D.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 虽:虽然
【答案】D
【解析】D.虽:即使。句意:那么我与你们即使想在这亭子上游玩享乐。故选D。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人有了喜事,就用它来命名事物,表示不忘此事,作者写这篇文章也有此意。
B.这年春天,在岐山的北面下了麦雨,因此占卜此事,认为今年有个好年成。
C.旱三月后,甘霖连降三日,旱情顿时解除,寥寥几笔勾抹,一幅万民欢乐图便展现出来。
D.亭子以“喜雨亭”为名,又歌颂此事,就是为了表达上天对百姓的厚爱。
【答案】A
【解析】B.“在岐山的北面下了麦雨”说法错误。从文中“雨麦于岐山之阳”可知,山之阳为南。所以应是在岐山的南面下了麦雨。C.“旱三月后”说法错误。“越三月”意为到了三月。D.“就是为了表达上天对百姓的厚爱”过于绝对,亭子以“喜雨亭”为名,又歌颂此事,还为了表达人们安居乐业、丰衣足食,这是国家兴旺的根本所在。故选A。
13.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
(2)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
【答案】
(1)在堂屋的北面修建了一座亭子,然后在它的南面开凿了一口池塘,引来流水,种上树木,把它当作休息的场所。(2)现在上天不遗弃这里的百姓,刚有旱象便降下雨来。
【解析】(1)“为”,修建;“凿”,开凿;“以为”,把……作为。(2)“遗”,遗弃,放弃;“斯”,这里,指扶风;“始”,刚刚。
14.本文是怎样围绕“喜”字来展开行文思路的。
【答案】①开头借历史典故说明“亭以雨名,志喜也”,开门见山。②接着叙述建亭的经过,然后转笔写雨:从旱到望,由雨而喜。于是放开笔墨写喜:官吏相庆,商贾相歌,农夫欢欣,忧者喜,病者愈。③再叙宾客在亭上饮宴欢庆场面,全用主客对话,气氛热烈,说明久旱逢雨对于安定民生、治理社会的重大意义。
【解析】在本文中,作者先写了亭子名字的由来,“亭以雨名,志喜也”,接着列举了历史上几个因为纪念喜庆的事件而用喜事命名的例子。开门见山。接着,作者介绍了建亭的经过,“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接着写扶风当地下雨的情况,“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最后因为雨量充足,所以百姓欢腾,官吏相庆,商贾相歌,农夫欢欣,忧者喜,病者愈。将修建亭子与雨联系在一起。最后,在文章的后两段,作者先叙述了宾客在亭上饮宴欢庆场面,全用主客对话,气氛热烈,得出“则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以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的结论,再通过作者之歌“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说明久旱逢雨对于安定民生、治理社会的重大意义。
参考译文:
这座亭子用雨来命名,是为了纪念喜庆的事件。古时候有了喜事,就用它来命名事物,表示不忘的意思。周公得到天子赏赐的稻禾,便用“嘉禾”作为他文章的篇名;汉武帝得了宝鼎,便用“元鼎”称其年号;叔孙得臣打败狄人侨如,便用侨如作为儿子的名字。他们的喜事大小不一样,但表示不忘的意思却是一样的。
我到扶风的第二年,才开始造官邸,在堂屋的北面修建了一座亭子,在南面开凿了一口池塘,引来流水,种上树木,把它当作休息的场所。这年春天,在岐山的南面下了麦雨,占卜此事,认为今年有个好年成。然而此后整整一个月没有下雨,百姓才因此忧虑起来。到了三月的乙卯日,天才下雨,甲子日又下雨,百姓们认为下得还不够。丁卯日又下了大雨,一连三天才停止。官吏们在院子里一起庆贺,商人们在集市上一起唱歌,农夫们在野地里一起欢笑,忧愁的人因此而高兴,生病的人因此而痊愈,而我的亭子也恰好造成了。
于是我在亭子里开酒宴,向客人劝酒而告诉了这件事,问他们道:“五天不下雨可以吗?”他们回答说:“五天不下雨,就长不成麦子了。”又问“十天不下雨可以吗?”他们回答说:“十天不下雨就养不活稻子了。”“没有麦没有稻,年成自然荒废了,诉讼案件多了,而盗贼也猖獗起来。那么我与你们即使想在这亭子上游玩享乐,难道可能做得到吗?现在上天不遗弃这里的百姓,刚有旱象便降下雨来,让我与你们能够一起在这亭子里游玩赏乐,都靠这雨的恩赐啊!这难道又能忘记的吗?”
既用它来命名亭子以后,又接着来歌唱此事。歌词说的是:“假使上天下珍珠,受寒的人不能把它当作短袄;假如上天下白玉,挨饿的人不能把它当作粮食。一场雨下了三天,这是谁的力量?百姓说是太守,太守说没有这力量。归功于天子,天子也否认。归之于造物主,造物主也不把它当作自己的功劳,归之于太空。而太空冥然飘渺,不能够命名它,于是我用它来为我的亭子命名。”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杜甫《登高》完成15~16题。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诗人登高的见闻,诗人对风、天、猿、渚、沙、鸟等景物进行了生动细致的刻画。
B.颔联抓住秋日的典型景物——萧萧的落木、滚滚的江水,加以渲染,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C.颈联由写景转向抒情。诗人登高望远,见无边的落木、不尽的江水,联想到自己漂泊万里、暮年多病的处境,流露出生不逢时之感。
D.杜甫是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诗人,“艰难苦恨繁霜鬓”表现了他备尝艰难潦倒之苦,仍不忘忧国忧民的情怀。
【答案】C
【解析】C.“流露出生不逢时之感”错误,诗人目睹苍凉辽阔的秋景,不由想到自己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故生出无限悲愁,包括羁旅之愁、孤独之感等。没有出生不逢时之感。故选C。
16.“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两句诗中的“无边”“不尽”用得好,请作简要赏析。
【答案】“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的声音,长江汹涌的场景,更能让人在景色中品味出韶光易逝、美人迟暮的感伤。与下联“万里”“百年”呼应,诗人的羁旅之愁与孤独感就像落叶和江水一样,推排不尽,驱赶不绝。有此二语,诗的境界更广阔深远,用语精当,气象宏伟。
【解析】“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两句诗意思是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长江滚滚涌来奔腾不息。落木而说“萧萧”,并以“无边”修饰,如闻秋风萧瑟,如见败叶纷扬;长江而说“ 滚滚”,并用“不尽”一词领起,如闻滚滚涛声,如见湍湍水势。“无边”“不尽”二词使诗句无论是描摹形态,还是形容气势,都极为生动传神。从萧瑟的景物和深远的意境中,可以体察出诗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之情和悲凉心境。下联中的“万里”是说夔州距离家乡非常遥远,从距离上渲染愁苦之深;“百年”,犹言一生,迟暮之年百病缠身,痛苦之情可想而知。“无边”“不尽”与下联“万里”“百年”呼应,体现了诗人的羁旅之愁、孤独之感以及痛苦之情犹如落叶和江水,推排不尽,驱赶不绝。可见,“无边”“不尽”用得好,使诗的境界更广阔深远,用语精当,气象宏伟。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刘裕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场面,表达了词人的豪情壮志。
(2)李清照《声声慢》中,写天气变化无常,忽暖忽寒,人最难调养身体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词人凭吊英雄人物,借洒酒祭月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2)乍暖还寒时候 最难将息(3)人生如梦 一尊还
二、语言文字运用(18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来而不往非礼也”“( )”,是乡土中国礼尚往来的朴素观念,在一些地方却被异化成一种____________的“人情礼”,发人深省。
人情味是甜的。据记载,在南北朝诗人陆凯折梅花时,偶遇北去的信使,于是托付他将花给远在陇山的友人范晔带去,留下了千古名句“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成就了一段人情往来的故事。如今,礼尚往来成为人们之间的一种交往方式,婚丧嫁娶、添丁增口、上梁搬家……推杯换盏中,品味的不是酒肉,而是难以磨灭的人情。
人情债却是苦的。费孝通先生认为,乡土社会呈现出一种“差序格局”,人们习惯以“我”为中心,涟漪般一圈一圈地按照距离远近划分亲疏。而变味的人情往来,使“人情漩涡”越漩越大、越漩越快。“熟人越来越多,朋友越来越少。”这样的现象恰恰在呼唤人情味的回归。
要有人情味,别背人情债,关键就是在传统礼俗和__________间划出一条线,在社会上形成鲜明导向,反对天价人情、大操大办。“化俗不易,贵在因民。”让我们走出人情的围城,摆脱人情债的束缚,在新时代的风尚中__________。
18.依次在文中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3分)( )
答案 愈演愈烈 陈规陋习 健步如飞
解析 愈演愈烈:(事情、情况)变得越来越严重,此处用来形容“人情礼”。陈规陋习:过了时的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和习惯。健步如飞:形容步伐矫健有力,走得很快。
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B.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
C.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
D.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答案 A
解析 A项强调礼尚往来,符合文意。B项侧重“黄金”,“礼尚往来”中的“礼”指的并不是某种实物,不合文意。C项出自《孟子·公孙丑上》,指人在饥渴时对饮食没有过高的要求,不合文意。D项比喻交往的方式和特点不同,不合文意。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可适当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 )
在南北朝诗人陆凯折梅花时,偶遇北去的信使,于是托付他将花给远在陇山的友人范晔带去,留下了千古名句“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成就了一段人情往来的故事。
答案 南北朝诗人陆凯在折梅花时,偶遇北去的信使,于是托付他将花带给远在陇山的友人范晔,留下了“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的千古名句,成就了一段人情往来的佳话。
解析 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成分残缺,句子缺少主语,“在南北朝诗人陆凯折梅花时”应改为“南北朝诗人陆凯在折梅花时”;二是搭配不当,可改为“留下了……千古名句,成就了……佳话”。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乡土中国》中,费孝通先生提出过四种权力,分别是横暴权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的“横暴权力”,我们从字面上便能看出这种权力所具有的冲突性和激烈性。费孝通先生在另一部著作《皇权与绅权》中提到的“皇权”就是非常典型的横暴权力。费孝通先生为我们举了一个例子:一位皇帝,雄才大略,很有抱负,他想要筑城修河,开辟疆土。从长远看,这也是能造福子孙后代的。可遗憾的是,有时候,国家的财政实力跟不上皇上的雄心壮志,而皇上又利用手上的权力一意孤行,这样一来,就民怨沸腾了。各种各样的起义随之爆发,打仗就要流血,一场战争下来,国家元气大伤,于是就需要休养生息,恢复生产,经济慢慢好转,新一任统治者又开始重蹈前任的覆辙,于是新一轮的横暴权力又开始了。
21.请写出画线部分的内容。(6分)
答案 同意权力 长老权力 时势权力
22.唐朝诗人皮日休写过一首《汴河怀古》,诗歌内容为: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4分)
请结合《乡土中国》中对横暴权力的阐述,分析诗人对这段历史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诗人首先肯定了隋炀帝开凿运河对后世国计民生的好处;(2)然后对隋炀帝滥用“皇权”这种“横暴权力”为自己的私欲服务,导致与百姓的矛盾冲突十分激烈,最终亡国的事进行了批判。
三、写作(60分)
23.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说:“从基层上去看,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而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就是村落。但近年来,人口流失和生活方式转变正在使乡土文化趋于解体。一些具有百年历史的古村庄人去屋空,流传千百年的民俗、手工艺濒临失传,县志、村志等乡土文献整理无人问津,乡村文化设施老旧短缺……凡此种种,让人说到乡愁时,甜蜜中充满着苦涩。著名作家冯骥才感叹:“每座古村落都是一部厚重的书,不能没等我们去认真翻阅,就让这些古村落在城镇化的大潮中消失不见。”
假设你是某大学志愿者协会的负责人,根据材料反映的现实状况,以协会的名义写一份倡议书,号召志愿者们开展与此相关的主题活动。注意倡议书的格式,字数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审题:
这个作文题属于创设情境+定向引导的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此类型作文要求考生必须围绕材料内涵和具体任务指向来立意行文,进行合理类比和联想,精准完成任务指令。
尤其需要把握和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 读懂材料所提供真实情境中的内涵仍然是审题立意的前提,主要是要读懂材料中蕴含的逻辑关系——以乡土文化的现状为基点,向内或向外进行有机发散;
2. 如何把材料中的逻辑关系有机而具体地体现在行文中是作文的重点,是对考生化抽象为具体、从零散到系统能力的精准考查;
3.如何通过感悟乡土文化,体会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体会中华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和人文精神,增强文化自信,理解、认同、热爱中华文化,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使命感,是本次作文的难点。
立意:
1.别让“乡愁”变苦,勿让乡土成愁。
2.留一片乡土去品味。
3.保护乡土文化,莫让古村落消失。
4.保护古村落,志在必行。
5.在城镇化的大潮中留一片乡土。
【参考例文】
别让古村落渐行渐远
亲爱的志愿者们:
你们好!
一砖一瓦皆是史,一草一木皆含情;想起乡土,内心便满是温柔,感受乡土文化,如饮美酒醇厚悠长。可近年来,人口的流失和生活方式的转变,让乡土文化趋于解体,乡村的一切与我们渐行渐远。所以,我在此倡议:留一片乡土去品味,勿让古村落成为历史。
乡土文化解体,究其根本,是人口流失与生活方式转变的必然。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说:“从基层上去看,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而中国乡土社区的单元就是村落。可以说,村落承载着无法言喻的情谊与韵味,乡村的生活自然、恬淡。可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快速发展与进步的时代,这个时代不断有新的事物、新的契机涌现。大量的乡村人为了追求更美好的高品质生活,迁徙到了城镇,生活方式的转变让他们无法慢下来……凡此种种,让我也依稀体会到了余光中先生口中乡愁的韵味;乡愁是邮票,是思念,甜蜜中充满着苦涩。如此,怎能不让人感慨、叹息?如何才能留一片乡土去品味?
同学们,我们要读好古村落这本书,让乡土文化在现代生根发芽。
著名作家冯骥才感叹:“每座古村落都是一部厚重的书,不能没等我们去认真翻阅,就让这些古村落在城镇化的大潮中消失不见。”每个古村落都有其独特的历史,当我们真正了解这些历史时,我们就会明白保护古村落的重要性。古村落的民风民俗、房屋建筑、手工艺都是我国乡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不让这些乡土文化失传,我们应当重新拾起它们,传承并使其发扬光大。乡土文化的没落,古村落的现状都不容乐观,对于这样的现实,我们需要重视。
同学们,让我们走进古村落,让乡土文化的生机再次焕发。
中国的乡土社区就是村落,所以说保护乡土文化应从根本上出发,只有这样,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们可以定期或不定期举行活动,组织大家去古村落参观,去学习濒临失传的手工艺,去了解流传千百年的民风民俗,去查看整理无人问津的县志、村志等乡土文献等等,为乡土文化的传承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乡土文化源远流长,想要留住它们绝非易事。保护乡土文化,避免它们的消失,需要每个人的努力与同心。涓涓细流,汇成大海;一片乡土,凝聚无数希望,让我们停下快速的步伐,留一片耐心来呵护我们的乡土,用丰富的思想装点乡土村落,以细腻的心去珍惜乡土文化,让乡土文化永不落幕。
因此,我在此再次发出倡议:“留一片乡土去品味,勿让古村落成为历史!”
倡议人:××大学志愿者协会
20××年×月×日
【期中模拟】(统编版)2023-2024学年高一上册语文 必修上册 第六单元测试卷(A卷).zip: 这是一份【期中模拟】(统编版)2023-2024学年高一上册语文 必修上册 第六单元测试卷(A卷).zip,文件包含期中知识点归纳统编版2023-2024学年高一上册语文必修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A卷原卷版docx、期中知识点归纳统编版2023-2024学年高一上册语文必修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A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期中模拟】(统编版)2023-2024学年高一上册语文 必修上册 第五单元测试卷(B卷).zip: 这是一份【期中模拟】(统编版)2023-2024学年高一上册语文 必修上册 第五单元测试卷(B卷).zip,文件包含期中知识点归纳统编版2023-2024学年高一上册语文必修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B卷原卷版docx、期中知识点归纳统编版2023-2024学年高一上册语文必修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B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期中模拟】(统编版)2023-2024学年高一上册语文 必修上册 第二单元测试卷(B卷).zip: 这是一份【期中模拟】(统编版)2023-2024学年高一上册语文 必修上册 第二单元测试卷(B卷).zip,文件包含期中知识点归纳统编版2023-2024学年高一上册语文必修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B卷原卷版docx、期中知识点归纳统编版2023-2024学年高一上册语文必修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B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