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重难点01 常见无机物的性质 化学与STSE(含解析)
展开重难点01 常见无机物的性质 化学与STSE
一、物质变化中的“三馏”、“四色”、“五解”和“十八化”归类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三馏
蒸馏、分馏
干馏
四色
焰色反应
显色反应、颜色反应、指示剂变色反应
五解
潮解
分解、电解、水解、裂解
十八化
溶化、汽化、液化、酸化、
氢化、氧化、水化、风化、炭化、钝化、催化、皂化、歧化、卤化、硝化、酯化、裂化、油脂的硬化
二、STSE中的化学内涵
1.安全与健康。如人体必需的营养元素、食品安全、饮水安全,生活中的有毒物质、食品添加剂、新药物合成、新物质或已有物质的新用途开发利用等。
2.化学与环境问题。如酸雨,雾霾,光化学烟雾,臭氧层空洞,水体、土壤污染,工业“三废”,绿色化学等,关注最新的有关环境的社会事件。
3.生活中的化学应用。如明矾净水、漂白剂、干燥剂、胶体、灭火器、钡餐等。
4.材料问题。如蚕丝、毛发、人造纤维、合成纤维、硅材料、合成材料等。关注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和有机高分子材料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
5.能源问题。(1)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等。(2)新能源。如太阳能、核能、氢能、地热能等。关注新型高能绿色电池、新能源,如可燃冰开发利用等。
6.最新科技成果。如诺贝尔奖(青蒿素的提取,分子机器的设计与合成)、国家技术奖、最新科技成果等。
三、熟记常见名词
1.PM2.5: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可入肺颗粒物。
2.人造纤维是将天然的纤维素(竹子、木材、甘蔗渣等)经过加工后得到的产品,例如醋酸纤维、粘胶纤维、人造丝、人造棉。
3.合成纤维是以石油为原料经过合成得到的高分子化合物(六大纶)。例如氨纶(增加衣物的弹性)。
4.臭氧空洞:家用电冰箱中使用的制冷剂“氟利昂”以及汽车排放的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在臭氧转化成氧气中起到催化作用,从而使大气中的臭氧层形成空洞。
5.光化学烟雾:指汽车、工厂等污染源排入大气的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等一次污染物,在阳光(紫外线)作用下会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二次污染物,参与光化学反应过程的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的混合物所形成的有毒烟雾污染现象。
6.水体污染及其防治
(1)污染
①赤潮:海水中的红藻、褐藻由于吸收较多的营养物质(N、P等)而过度繁殖,引起海潮呈赤色的现象。它会造成海水的严重缺氧。
②水华:人为向淡水中投入(或排入)生物需要的营养物质(N、P等)后,导致水面上的藻类疯长、繁殖,并使水质恶化而产生腥臭味,造成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
③水体富营养化: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生物所需的N、P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流、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气量下降,水体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
④重金属污染:一般把密度在4.5 g·cm-3(或5 g·cm-3)以上的金属称为重金属,如钡、铜、银、铬、镉、镍、铅、铊、锡、汞等。重金属的化合物以及少数重金属单质对环境的污染称为重金属污染。
(2)防治:根本措施是控制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对排放的污水无害处理。
注:污水处理中的主要化学方法及其原理。
①微生物法:利用微生物的作用,降低污水中有机物和氮磷的含量。这是目前污水的主要处理方法;
②混凝法原理:利用胶体的凝聚作用,除去污水中细小的悬浮颗粒(明矾净水);
③中和法原理:利用中和反应调节废水的pH(熟石灰);
④沉淀法原理:利用化学反应使污水中的某些重金属离子生成沉淀而除去(变为氢氧化物或硫化物沉淀);
⑤氧化还原法原理: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将废水中的有害物质转化为无毒物质、难溶物质或易除去的物质。
7.雾霾: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燃煤和汽车尾气是雾霾天气产生的重要原因。
8.酸雨:指pH小于5.6的雨雾或其他形式的大气降水,它是由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转化而成的,绝大部分是硫酸型和硝酸型酸雨。
9.绿色化学:指从根本上消灭污染,能彻底防止污染产生的科学,它包括“原料绿色化”“化学反应绿色化”“产物绿色化”等内容。
10.原子经济利用率:指目标产物占反应物总量的百分比。即原子利用率=×100%。按绿色化学的原则,最理想的“原子经济”就是反应物中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期望的最终产物,即原子利用率为100%。
11.绿色食品:指无污染、无公害、安全且有营养价值的卫生食品。
12.白色污染:指各种塑料垃圾对土壤所造成的污染。它们很难降解,会破坏土壤结构。
13.一次污染物:由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其物质性质(物理、化学性质)未发生变化的污染物。也称“原发性污染物”。由它引起的污染称为一次污染或原发性污染。
14.二次污染物:由一次污染物转化而成的,排入环境的一次污染物在多种因素(物理、化学、生物)作用下发生变化,或与环境中的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所形成的与一次污染物不同的新污染物,也称继发性污染。
15.可燃冰:是水与天然气相互作用形成的晶体物质,主要存在于冻土层和海底大陆坡中,其主要成分是一水合甲烷晶体(CH4·H2O),它是人类的后续新能源,具有高效、使用方便、清洁无污染等优点。
16.新型能源:太阳能、核能、潮汐能、沼气、乙醇汽油等。
17.一次能源:指自然界以现成形式提供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等。
18.二次能源:指需要依靠其他能源的能量间接制取的能源,如氢气、电力等。
19.哥本哈根、温室效应、低碳生活:指由于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使排放到大气中的CO2、CH4等气体大量增加,致使地表温度上升的现象。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后,防止气候变暖实践低碳生活成为人们的共识。
20.空气质量日报:空气质量日报的主要内容包括“空气污染指数”“首要污染物”“空气质量级别”“空气质量状况”等。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可吸入颗粒物、氮氧化物、二氧化硫。
21.家庭装修与污染物质
(1)大芯板和其他人造板都含有甲醛,造成了不易清除的室内甲醛污染。
(2)涂刷油漆时加入了大量的稀释剂,造成了室内严重的苯污染。
(3)石材瓷砖类,特别是一些花岗岩等天然石材,放射性物质含量比较高。
22.常用饮用水消毒剂:Cl2、ClO2、漂白粉、NaClO(“84”消毒液)。
23.漂白剂:漂白粉、漂白液(主要成分NaClO)、SO2、H2O2、Na2O2、O3。
24.加碘食盐:一般添加KIO3(性质较稳定,味感比KI好)。
25.胶体知识与生活中的现象
(1)胶体聚沉与制豆腐和江河三角洲的形成。
(2)丁达尔现象与树林中的晨曦、雨后彩虹、舞台上的光柱。
(3)胶体渗析与血液的“透析”。
(建议用时:25分钟)
【真题再现】
1.(2022·湖南卷)化学促进了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下列叙述中没有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的“石胆能化铁为铜”
B.利用“侯氏联合制碱法”制备纯碱
C.科学家成功将转化为淀粉或葡萄糖
D.北京冬奥会场馆使用跨临界直冷制冰
【答案】D
【解析】A.“石胆能化铁为铜”指的是铁可以与硫酸铜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铜,发生了化学变化,A不符合题意;
B.工业上利用“侯氏联合制碱法”制备纯碱,二氧化碳、氨气、氯化钠和水发生反应生成的碳酸氢钠晶体经加热后分解生成碳酸钠即纯碱,发生了化学变化,B不符合题意;
C. CO2转化为淀粉或葡萄糖,有新物质生成,发生了化学变化,C不符合题意;
D.使用CO2跨临界直冷制冰,将水直接转化为冰,没有新物质生成,只发生了物理变化,没有涉及化学变化,D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本题选D。
2.(2022·湖北卷)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加入明矾后泥水变澄清 B.北京冬奥会用水快速制冰
C.炖排骨汤时加点醋味道更鲜 D.切开的茄子放置后切面变色
【答案】B
【解析】A.明矾净水的原理为:,胶体具有吸附性,可以使泥水变澄清,涉及化学变化,A错误;
B.水和冰的分子式都是H2O,水快速制冰为物理变化,B正确;
C.炖排骨汤时放点醋,可使骨头中的钙、磷、铁等矿物质溶解出来,营养值更价高。此外,醋还可以防止食物中的维生素被破坏,涉及化学变化,C错误;
D.茄子中存在一类叫“酚氧化酶”的物质,它见到氧气之后,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一些有色的物质。反应时间越长,颜色越深,D错误;
故选B。
3.(2022·海南卷)化学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使用含氟牙膏能预防龋齿 B.小苏打的主要成分是
C.可用食醋除去水垢中的碳酸钙 D.使用食品添加剂不应降低食品本身营养价值
【答案】B
【解析】A.人体缺氟会导致龋齿,因此使用含氟牙膏可预防龋齿,A正确;
B.小苏打的主要成分是NaHCO3,B错误;
C.食醋的主要成分为CH3COOH,可与碳酸钙反应生成可溶的醋酸钙、二氧化碳和水,因此食醋可除去水垢中的碳酸钙,C正确;
D.食品添加剂加入到食品中的目的是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所以合理使用有助于改善食品品质、丰富食品营养成分,不应降低食品本身营养价值,D正确;
答案选B。
4.(2022·全国乙卷)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HB铅笔芯的成分为二氧化铅 B.碳酸氢钠可做食品膨松剂
C.青铜和黄铜是不同结构的单质铜 D.焰火中红色来源于钠盐灼烧
【答案】B
【解析】A.铅笔芯的主要成分为石墨,不含二氧化铅,A错误;
B.碳酸氢钠不稳定,受热易分解产生二氧化碳,能使面团松软,可做食品膨松剂,B正确 ;
C.青铜是在纯铜(紫铜)中加入锡或铅的合金,黄铜为是由铜和锌所组成的合金,两者均属于混合物,不是铜单质,C错误;
D.钠元素灼烧显黄色,D错误;
故选B。
5.(2022·湖北卷)武当山金殿是铜铸鎏金大殿。传统鎏金工艺是将金溶于汞中制成“金汞漆”,涂在器物表面,然后加火除汞,使金附着在器物表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鎏金工艺利用了汞的挥发性 B.鎏金工艺中金发生了化学反应
C.鎏金工艺的原理可用于金的富集 D.用电化学方法也可实现铜上覆金
【答案】B
【解析】A.加热除汞,说明汞易挥发,A正确;
B.将金溶于汞中制成“金汞漆”,然后加热汞挥发后留下金,整个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错误;
C.金溶于汞中,然后再加热除去汞,使得金的纯度增大,所以可以用于金的富集,C正确;
D.用电解的方法,铜做阴极,电解液中含有可溶性的含金离子,则可实现铜上镀金,D正确;
故选B。
6.(2021·浙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应避免铵态氮肥与草木灰混合施用
B.工业上可用离子交换法提高海带中碘的提取率
C.电解饱和食盐水可以得到金属钠和氯气
D.将生铁进一步炼制减少含碳量,能得到耐腐蚀的钢
【答案】C
【详解】
A.铵态氮肥的主要成分为铵根离子,草木灰的主要成分含有氢氧根,二者混合使用可以发生反应生成氨气,降低肥效,不能混合使用,A正确;
B.离子交换法可以很大程度的提取海水中的I-,还可以起到富集低浓度I-的作用,可以提高海水中I的提取率,B正确;
C.电解饱和食盐水可以得到NaOH、H2、Cl2,不能得到Na单质,C错误;
D.将生铁进一步炼制可以减少碳含量,在使用这种钢材时可以减少电化学腐蚀过程,这样的钢材更耐腐蚀,D正确;
故答案选C。
7.(2021·广东)化学创造美好生活。下列生产活动中,没有运用相应化学原理的是
选项
生产活动
化学原理
A
用聚乙烯塑料制作食品保鲜膜
聚乙烯燃烧生成和
B
利用海水制取溴和镁单质
可被氧化、可被还原
C
利用氢氟酸刻蚀石英制作艺术品
氢氟酸可与反应
D
公园的钢铁护栏涂刷多彩防锈漆
钢铁与潮湿空气隔绝可防止腐蚀
【答案】A
【详解】
A.聚乙烯是一种无毒的塑料,是最常见的食品包装袋材料之一,则用聚乙烯塑料制作食品包装袋与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无关,故A符合题意;
B.溴离子具有还原性,能与氯气反应生成溴单质,镁离子具有弱氧化性,能用电解熔融氯化镁的方法制得镁,则海水制取溴和镁与单质,与溴离子可被氧化、镁离子可被还原有关,故B不符合题意;
C.氢氟酸能与二氧化硅反应,常用来刻蚀石英制作艺术品,则用氢氟酸刻蚀石英制作艺术品,与氢氟酸能与二氧化硅反应有关,故C不符合题意;
D.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发生吸氧腐蚀,在护栏上涂油漆可以隔绝钢铁与潮湿空气接触,防止钢铁腐蚀,则公园的钢铁护栏涂刷多彩油漆防锈,与隔绝钢铁与潮湿的空气防止腐蚀有关,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2021·全国乙)我国提出争取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这对于改善环境,实现绿色发展至关重要。碳中和是指的排放总量和减少总量相当。下列措施中能促进碳中和最直接有效的是
A.将重质油裂解为轻质油作为燃料
B.大规模开采可燃冰作为新能源
C.通过清洁煤技术减少煤燃烧污染
D.研发催化剂将还原为甲醇
【答案】D
【详解】
A.将重质油裂解为轻质油并不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达不到碳中和的目的,故A不符合题意;
B.大规模开采可燃冰做为新能源,会增大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不符合碳中和的要求,故B不符合题意;
C.通过清洁煤技术减少煤燃烧污染,不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达不到碳中和的目的,故C不符合题意;
D.研发催化剂将二氧化碳还原为甲醇,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达到碳中和的目的,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9.(2021·河北)高分子材料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芦苇可用于制造黏胶纤维,其主要成分为纤维素
B.聚氯乙烯通过加聚反应制得,可用于制作不粘锅的耐热涂层
C.淀粉是相对分子质量可达几十万的天然高分子物质
D.大豆蛋白纤维是一种可降解材料
【答案】B
【详解】
A.芦苇中含有天然纤维素,可用于制造黏胶纤维,故A正确;
B.聚氯乙烯在高温条件下会分解生成有毒气体,因此不能用于制作不粘锅的耐热涂层,故B错误;
C.淀粉为多糖,属于天然高分子物质,其相对分子质量可达几十万,故C正确;
D.大豆蛋白纤维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能够被微生物分解,因此大豆蛋白纤维是一种可降解材料,故D正确;
综上所述,说法错误的是B项,故答案为B。
【优选特训】
1.下列做法有利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是
A.大量生产一次性超薄塑料袋,方便日常生活
B.推行绿色设计、绿色工艺,开发绿色产品,从源头上消除污染
C.生活垃圾直接露天焚烧,以减少处理成本
D.加大农药和化肥的生产和使用量,以提高粮食的产量
【答案】B
【详解】
A.塑料不易降解,容易造成“白色污染“,选项A错误;
B.推行绿色设计、绿色工艺,开发绿色产品,从源头上消除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选项B正确;
C.生活垃圾直接露天焚烧,会产生大量二恶英、颗粒物等,对人体危害很大,选项C错误;
D.农药化肥过量的使用,在农作物上的残留会对人的健康不利,选项D错误;
答案选B。
2.“碳中和”是指CO2的排放总量和减少总量相当。下列措施能促进碳中和最直接有效的是( )
A.将重质油裂解为轻质油作为燃料
B.大规模开采可燃冰作为新能源
C.通过清洁煤技术减少煤燃烧污染
D.研发催化剂将CO2还原为甲醇
答案 D
解析 将重质油裂解为轻质油并不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达不到碳中和的目的,故A不符合题意;大规模开采可燃冰作为新能源,会增大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不符合碳中和的要求,故B不符合题意;通过清洁煤技术减少煤燃烧污染,不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达不到碳中和的目的,故C不符合题意。
3.我国计划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体现了对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大国担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火力发电,减少CO2的排放
B.燃煤中加入CaO减少CO2气体的排放
C.采取节能低碳生活方式,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D.用CO2合成聚碳酸酯可降解塑料,实现CO2的资源化利用
答案 D
解析 利用火力发电,会增加煤炭的燃烧,不利于减少CO2的排放,故A错误;CaO和CO2高温下几乎不反应,因此燃煤中加入CaO不能减少CO2气体的排放,故B错误;采取节能低碳生活方式,不能禁止使用化石燃料,只能尽量使用新能源代替化石燃料,故C错误。
4.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市和张家口市成功举办。下列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B
C
D
冬奥场馆使用CO2跨临界直接制冰(“水立方”场馆中的水冰转换)
北京冬奥会菜单上有678道菜,其中工作人员对食材进行的煎、炒、烹、炸过程
冬奥会开幕式中火炬“飞扬”中氢燃料的燃烧
冬奥会上采用紫外杀菌技术使蛋白质变性
【答案】A
【解析】A.二氧化碳跨临界直接制冰技术,通过压力变化使二氧化碳汽化实现制冷,二氧化碳汽化属于物理变化,汽化是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故A符合题意;
B.食材变熟,与调味料作用味道变了属于化学变化,燃料的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
C.氢燃料燃烧时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
D.蛋白质的变性为化学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新型冠状病毒来势汹汹,主要传播途径有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和气溶胶传播,但是它依然可防可控,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戴口罩、勤洗手,给自己居住、生活的环境消毒,都是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云、烟、雾属于气溶胶,但它们不能发生丁达尔效应
B.使用酒精作为环境消毒剂时,酒精浓度越大,消毒效果越好
C.“84”消毒液与酒精混合使用可能会产生氯气中毒
D.生产“口罩”的无纺布材料是聚丙烯产品,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
答案 C
解析 云、雾和烟均为胶体,且均为胶粒分散到气态分散剂中所得到的分散系,故均为气溶胶,它们都能发生丁达尔效应,故A错误;浓度为75%的医用酒精消毒效果更好,并不是浓度越高消毒效果越好,故B错误;“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乙醇,自身被还原为氯气,故C正确;从题中信息可看出生产无纺布的材料是合成材料,不是天然高分子材料,故D错误。
6.下列叙述与物质循环利用无关的是
A.实现“水立方”变为“冰立方” B.采用光伏、风能产生绿电制备绿氢
C.可用废弃纸屑填充“冰墩墩” D.修建道路的废土石料用于建造围墙
【答案】B
【解析】A.实现“水立方”变为“冰立方”循环利用水,故不选A;
B.采用光伏、风能产生绿电制备绿氢,是能量之间的转化,故选B;
C.可用废弃纸屑填充“冰墩墩”,实现废纸的循环利用,故不选C;
D.修建道路的废土石料用于建造围墙,实现废土石料循环利用,故不选D;
选B。
7.下列物质应用错误的是
A.石墨用作润滑剂 B.氧化钙用作食品干燥剂
C.二氧化硫可用作食品添加剂 D.二氧化硅可用作导电材料
【答案】D
【详解】
A.石墨是混合型晶体,具有层状结构,层与层之间用范德华力结合,范德华力比较弱,在外力作用下层与层之间可以滑动,润滑性能良好,所以石墨可用润滑剂,故A正确;
B.氧化钙能和水反应,有吸水性,可用作食品干燥剂,故B正确;
C.食品中添加适量的二氧化硫可以起到漂白、防腐和抗氧化等作用,二氧化硫可用作食品添加剂,故C正确;
D.二氧化硅不导电,不能用作导电材料,故D错误;
故选D。
8.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Na熔点低,可用于与熔融TiCl4反应制备Ti
B.FeCl3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铁胶体,可用作生产自来水的净水剂
C.MgCl2易溶于水,工业上可用电解MgCl2冶炼镁
D.NaHCO3能与NaOH反应,可用作食品疏松剂
【答案】B
【详解】
A.Na可以用于高温下与TiCl4反应制备Ti是因为钠的强还原性,与其低熔点无关,A项错误;
B.FeCl3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铁胶体,氢氧化铁胶体具有吸附性,可用作生产自来水的净水剂,B项正确;
C.工业上可用电解熔融MgCl2冶炼镁,C项错误;
D.NaHCO3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且受热易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所以用作膨松剂,与其能与碱反应无关,D项错误;
答案选B。
9.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下列劳动项目与所涉及的化学知识不相符的是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餐后将洗净的铁锅擦干
铁在潮湿的环境中容易生锈
B
用厨余垃圾制肥料
厨余垃圾含N、P、K等元素
C
用明矾处理污水
明矾有杀菌消毒的作用
D
冷链运输和冷藏储存抗病毒疫苗
蛋白质受热可变性
【答案】C
【解析】A.潮湿环境中铁锅易发生电化学腐蚀,所以餐后将洗净的铁锅擦干,可以防止铁锅生锈,A正确;
B.用厨余垃圾制肥料,是因为厨余垃圾含N、P、K等元素,腐败后可被农作物吸收利用,B正确;
C.明矾溶于水后可以水解产生氢氧化铝胶体,吸附杂质,从而净水,但不能杀菌消毒,C错误;
D.疫苗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蛋白质受热易变性,为避免蛋白质变性,冷链运输和冷藏储存抗病毒疫苗,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C。
10.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明矾溶液中,铝离子水解显酸性,可用于清除铜镜表面的铜锈
B.东北特钢为“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提供了多种型号的不锈钢,该钢材中不含非金属元素
C.通常将药物溶解在生理盐水(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氯化钠溶液)中进行输液
D.氢燃料电池中使用的储氢材料,如稀土类(例如)等合金材料都属于混合物
【答案】B
【解析】A.明矾是KAl(SO4)2·12H2O,Al3+水解呈酸性,可以和铜锈[成分为Cu2(OH)2CO3]反应而除去铜锈,A正确;
B.不锈钢是铁、碳合金,因此钢材中含有碳等非金属元素,B错误;
C.生理盐水是指生理学实验或临床上常用的渗透压,与人体血浆渗透压基本相等的氯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的浓度是0.9%的,它的渗透压与人体血液近似,C正确;
D.合金指两种及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混合融化后得到的具有金属性质的固体产物,因此合金均为混合物,D正确;
故选B。
11.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镀锌铁破损后,铁易被腐蚀
B.神州十一号飞船返回舱表面材料氮化硅属于共价晶体
C.冷敷袋俗称冰袋,成分可以是硝酸铵和水
D.红酒中添加适量SO2可以起到杀菌和抗氧化的作用
【答案】A
【解析】
A.Zn比Fe金属活动性强,故镀锌铁板镀层破损,浸泡在电解质溶液中,依然是Zn失电子做负极,Fe依然受保护,描述错误,符合题意;
B.氮化硅中每个氮原子连接三个硅原子,每个硅原子连接四个氮原子,直接连接构成化合物,无分子边际,属于共价晶体,描述正确,不符题意;
C.硝酸铵溶于水会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温度下降,描述正确,不符题意;
D.SO2有还原性,溶于水形成酸可以使蛋白质变性,所以红酒中一定范围的低浓度存在可以达到选项描述作用,描述正确,不符题意;
综上,本题选A。
12.2022年3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十四五”期间推动新型储能指导意见。储能分为物理储能与化学储能等。氢能、氨能已成零碳储能的关注热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压缩空气储能、重力储能属于物理储能,能量存储及释放不涉及化学反应
B.将不稳定的风能存储为化学能,有利于实现“双碳”目标,降低碳汇
C.氨能在安全、储运上优于氢能,在制氢成本、合成催化剂、燃烧技术上有待创新
D.将太阳能转化为电化学储能必须使用硅芯片,且至少存在2种能量转化方式
【答案】C
【解析】A.压缩空气储能是利用空气状态的变化,重力储能利用介质动能势能的转化,属于物理储能方式,储能装置放电时会发生化学反应,A错误;
B. 将不稳定的风能存储为化学能,发展新型绿色储能利于实现“双碳”目标,但与碳汇 (碳汇指树木、植物吸收汇聚的二氧化碳的量)无关,B错误;
C.氨不易燃烧,易液化存储及运输,这些均优于氢。合成氨时,更加低成本高效的电解水制氢方式、寻求合成氨的低温催化剂(目前合成氨条件:高温高压催化剂)有待创新,且氨不易燃烧,燃烧时控制氮氧化合物的生成,都是研究攻克的技术问题,C正确;
D.将太阳能转化为电化学储能用到光电池,单晶硅、多晶硅都可做光电池,但并不唯一,还有其他可做芯片的化合物半导体,且最少的能量转化包括光能、电能和化学能3种,D错误。
故选C。
13.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总书记宣告中华大地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化学科研人员在科技强国道路上作出了巨大贡献。下列有关化学与生产生活、科研的说法正确的是
A.Ge(32号元素)的单晶可以作为光电转换材料用于太阳能电池
B.制造无菌滤棉的材料聚丙烯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
C.使用75%的酒精、0.1%的次氯酸钠溶液和0.9%的食盐水均可以快速、高效杀死新型冠状病毒
D.丝绸、宣纸及棉花的主要成分均为合成纤维
【答案】A
【解析】A.Ge(32号元素)处于金属和非金属交界处,是半导体材料,Ge的单晶可以作为光电转换材料用于太阳能电池,A正确;
B.聚丙烯属于人工合成的有机高分子材料,B错误;
C.75%的酒精、0.1%的次氯酸钠溶液均可以快速、高效杀死新型冠状病毒,但0.9%的食盐水不能,C错误;
D.丝绸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宣纸和棉花的主要成分均为纤维素,它们均为天然纤维,D错误。
故选A。
14.2022年4月16日,科技护航,英雄回家——神州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降落伞面以芳纶为材料,返回舱烧蚀防热涂层以苯基橡胶为基体,填压石棉(3MgO•2SiO2•2H2O)、玻璃微球、酚醛树脂微球。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工业上制备苯基橡胶与芳纶的原料苯可来自煤的干馏或石油的分馏
B.返回舱侧壁金属壳体铝合金及烧蚀涂层均需具备轻质、高强、超塑性
C.填压玻璃微球、酚醛树脂微球可降低材料热导系数,石棉等燃烧可带走大量的热
D.芳纶1313(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与芳纶1414互为同分异构体
【答案】B
【解析】A.石油通过催化重整可以得到苯、甲苯等芳香烃,煤的干馏或石油的分馏不能得到苯,故A错误;
B.铝合金质量轻、耐腐蚀,烧蚀涂层具有高强、超塑性,故B正确;
C.石棉等燃烧放出热量,不能带走大量的热,故C错误;
D.芳纶1313即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是高分子化合物,分子式不确定,则芳纶1313与芳纶1414不是互为同分异构体,故D错误;
故选:B。
15.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雾和霾是气溶胶,PM2.5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
B.2021年我国科学家以CO2为原料合成淀粉,为缓解温室效应带来新的希望
C.二氧化硫可用作葡萄酒的食品添加剂,用来杀死有害细菌,防止色素被氧化
D.新型水处理剂Na2FeO4利用其强氧化性对病菌和悬浮物进行高效处理
【答案】D
【解析】
A.雾和霾是气溶胶,PM2.5可吸入颗粒物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A正确;
B.以CO2为原料合成淀粉,可充分利于二氧化碳,为缓解温室效应带来新的希望,B正确;
C.二氧化硫作为抗氧化剂,可用作葡萄酒的食品添加剂,用来杀死有害细菌,防止色素被氧化,C正确;
D.新型水处理剂Na2FeO4中铁元素可以转化为氢氧化铁胶体吸附悬浮物,而不是强氧化性,D错误;
故选D。
16.化学与生产、生活、能源密切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工业生产玻璃、水泥和陶瓷,均需用石灰石作原料
B.泡沫灭火剂利用了硫酸铝溶液与碳酸氢钠溶液混合后能发生相互促进水解反应
C.可以用家里的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D.潮汐能和生物质能均是可再生能源
【答案】A
【解析】A.生产玻璃所需的原料是纯碱、石灰石、石英砂,生产水泥所需的原料是石灰石和黏土,生产陶瓷的原料是黏土,生产陶瓷不需要石灰石,故A说法错误;
B.泡沫灭火剂利用硫酸铝与碳酸氢钠发生双水解,即反应方程式为Al2(SO4)3+6NaHCO3=2Al(OH)3↓+6CO2↑+3Na2SO4,故B说法正确;
C.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醋酸能与碳酸钙、氢氧化镁反应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物质,应以可以用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故C说法正确;
D.太阳能、氢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生物质能、潮汐能等均属于可再生能源,故D说法正确;
答案为A。
17.化学与当今科技、生产、生活密不可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国天眼FAST建造中用到的高性能碳化硅是一种新型的有机高分子材料
B.制造无菌滤棉的材料聚丙烯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
C.燃煤加入CaO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及温室气体的排放
D.新冠疫苗需要冷藏运输主要是防止蛋白质升温变性
【答案】D
【解析】
A.碳化硅化学式为SiC,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A错误;
B.聚丙烯属于人工合成的有机高分子材料,故B错误;
C.燃煤中含有硫元素,加入CaO可以作为固硫剂,减少酸雨的形成,但不能减少CO2的排放,故C错误;
D.蛋白质高温会变性,新冠疫苗需要冷藏运输主要是防止蛋白质升温变性,故D正确;
故选:D。
18.实现中国梦,离不开化学与科技的发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极地考查船“雪龙2号”船身上镀的锌层可减缓铁制船体遭受的腐蚀
B.中国天眼FAST用到的高性能碳化硅是一种新型的有机高分子材料
C.国产飞机——C919使用的航空煤油可从石油中分馏得到
D.科学家合成世界首个由碳原子构成的具有半导体特性的碳环C18,与C60互为同素异形体
【答案】B
【解析】
A.在船体上镶嵌锌块,形成锌铁原电池,锌比铁活泼,锌作阳极不断被腐蚀,铁做阴极则不会被腐蚀,选项A正确;
B.中国天眼FAST用到的高性能碳化硅又名金刚砂,是用石英砂、石油焦(或煤焦)、木屑等原料通过电阻炉高温冶炼而成,是一种新型的无机非金属材料,选项B不正确;
C.客机所用的燃料油是航空煤油,是石油分馏得到的,选项C正确;
D.由碳原子构成的具有半导体特性的碳环C18,与C60均由碳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选项D正确;
答案选B。
19.化学品的使用丰富了我们的生产、生活,下列有关项目与化学知识没有关联的是
选项
项目
化学知识
A
用制作录音磁带
具有磁性
B
烹饪时加入少许料酒和白醋增香提味
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有香味
C
用小苏打作蛋糕膨松剂
与酸发生反应产生气体
D
用墨汁绘制国画
碳单质性质稳定
【答案】C
【解析】
A.具有磁性,可制作录音磁带,故A正确;
B.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有香味,烹饪时加入少许料酒和白醋反应生成酯,增香提味,故B正确;
C.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小苏打可作蛋糕膨松剂,故C错误;
D.碳单质性质稳定,用墨汁绘制国画,可以保存很长时间,故D正确;
故选C。
重难点06 常见无机物的性质、用途与转化-2024年高考化学【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专用): 这是一份重难点06 常见无机物的性质、用途与转化-2024年高考化学【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专用),文件包含重难点06常见无机物的性质用途与转化-2024年高考化学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专用原卷版docx、重难点06常见无机物的性质用途与转化-2024年高考化学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专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1页, 欢迎下载使用。
重难点01 化学与STSE、化学与传统文化-2024年高考化学【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专用): 这是一份重难点01 化学与STSE、化学与传统文化-2024年高考化学【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专用),文件包含重难点01化学与STSE化学与传统文化-2024年高考化学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专用原卷版docx、重难点01化学与STSE化学与传统文化-2024年高考化学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专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检测卷专题01 STSE 物质的分类、性质与变化(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检测卷专题01 STSE 物质的分类、性质与变化(含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