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展开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南昌市八一中学
高一语文10月份月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文化经典是经由长期的历史发展而形成的,是不同时代精神价值的艺术凝聚和智慧凝结。不同时期的文化经典之间,则存在着继承与创造的复杂关系,正是这种关系连接起一个民族的文化脉络。无论社会如何发展,都不应偏离,更不可抛弃、割断这个脉络,而要立足于这个脉络(文化基因)进行创新发展,进而形成新的经典和传统。媒介迭代在人类文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对传统经典的传播产生了积极影响。现代印刷术使得历史古籍得以广泛传播,也使文脉传承在广阔的空间中得以拓展实现。但对于经典而言,纸质媒体除了有便利传播、扩大范围的作用,在文化经典的大众普及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并不十分明显。虽然各种注释、解读文化经典的图书层出不穷,但普及范围基本上依旧限于知识阶层,难以拓展至普通大众。影视传媒的普及一举改变了这种局面,经典的影像化和创意传播,极大地促进了经典的流传。当然,经典的丰富内涵与高雅审美要转化成直观通俗与浅显易懂的视觉文化,还必须通过一系列的创意手段和方式才可实现。这在中国与其他国家都有成功的探索,并积累了宝贵经验。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的中国古典诗词,以其精湛的语言韵律、独特的审美意境、深邃的精神内涵,集中体现了华夏文化的神韵与精粹,也成为人类精神创造的重要典范而辉耀寰宇、亘古流传。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我国出版了大量古代诗词集注和阐释论著,不仅为传承文化经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为影视媒介传播经典提供了有力支撑。如果说《中华诗词大会》是以电视屏幕为载体、诗词竞赛为手段而创造的一种现代视听传播,那么《经典咏流传》则是以电视媒介为依托对传统经典进行再造的文艺作品。前者借助对经典诗词的竞赛式传播,带动更多普通大众重温经典、品赏佳作,达到推广、普及经典的传播目的;后者则不只停留于经典的传播与重温,更注重经典精神内涵的延伸与再造,进而实现创造性的继承发展。与《中华诗词大会》的竞赛方式不同,《经典咏流传》将“和诗以歌”作为核心创意点,摒弃既往类似节目的竞演元素,将古典诗词进行创作改编,谱以新曲,将专家学者的专业解读与明星歌手的现场演唱相结合,实现了专业品味与大众传播、文本阅读与视听表演的完美结合,在立意与创意、形式与技术等方面都实现了新的突破,收到了良好的视听体验效果。如有学者评论的那样,该节目将重塑经典、沉浸音乐与超越观赏的构建国人精神坐标相结合,“创作有温度、有力度、有深度、有广度的文艺作品”。
(摘编自管宁《术有专攻与天容万物:传统何以再生》,《中原文化研究》2021年06期)
材料二:
我对声像文化并无偏见,相反,对于那些满怀诚意、脚踏实地对传播文化做出了巨大努力的影视精品,我是心存敬畏的。大年初一到大年初三,央视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再度掀起了一股“文化年俗”的热潮。它用“和诗以歌”的形式,将传统诗词经典与现代流行音乐两相融合,创制了一种赋古典文学以时代属性的先锋文化样态。我认为,这是央视在过去一系列文化综艺创新实践的基础之上所孕育的堪称典范的佳作。
我一直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千百年来在民间不断传播着,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心性。这种滋养不是展示和陈列,而是“文化育人”的生长力和感染力,一定在大众的成长中留下过深刻的印记。《经典咏流传》将音乐和文学、传统和时尚、欣赏和鉴赏都进行了高度统一,为现代文明追本溯源,树立了文化自信,展现的是一种更加高远的格局、更趋饱满的融合、更具创新的重构。
透过《经典咏流传》,我仿佛看到了一颗珠子在闪光,我觉得这个节目的好超出了我的想象。我也曾想过古典诗词的现代传唱,不过想到的更多的是古筝,想到的曲调也依然是古调,用如此现代的唱法和曲调来演绎,而且演绎得如此贴切,是我没有想到的。除了浓郁的时代感,基于民族特色的国际风范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谭维维的《墨梅》到尚雯捷的《木兰诗》,风雅高洁的中国风骨,在中西合璧的音乐混搭之下强塑起磅礴大气的中国乐派,彰显着一股海纳百川的大国气象,让观众为之心潮澎湃,就像“歌”与“诗”的一出出时代交响。
(摘编自梁晓声《〈经典咏流传〉:“歌”与“诗”的时代交响乐》,《中学生阅读》〈初中版〉2018年11期)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化经典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它是不同时代精神价值的艺术凝聚和智慧凝结。
B.不同时期的文化经典存在着继承与创造的复杂关系,华夏民族的文化脉络就是靠这种关系联结的。
C.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纸质媒体与影视传媒在文化经典的大众普及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十分明显。
D.各媒介对传统经典的传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如现代印刷术、纸质媒体、影视传媒等。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经典咏流传》是一档志向高远的节目,不仅“将古人的态度唱给你听”,而且“立足当下,再造流行”,意义非凡。
B.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某电视台为了传承文化和获得收视率而不断推出影视佳作,但这些佳作都不是《经典咏流传》那样的典范佳作。
C.经典的丰富内涵与高雅审美要转化成直观通俗与浅显易懂的视觉文化,并非易事,但这在我国与其他国家都有探索经验。
D.传统文化要通过自身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才能适应并体现我们这个时代发展的诉求,显示出它的当代价值。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唐代诗人卢纶的《塞下曲(其二)》被创作改编为由明星歌手演唱的《将军引》,使先人的英雄情怀活脱再现。
B.王昌龄的《出塞(其一)》被演绎为具有现代流行歌曲意味的《缘分一道桥》,该歌曲荣登音乐排行榜之首。
C.随着数字技术日趋成熟,人们越来越热衷于将文字经典改造为视觉文本,甚至将古典绘画文本改造成数码动画。
D.如今的年轻一代,生活在声像文化的时代背景之下,伴随他们成长的是“文化快餐”、网咖、《凤凰传奇》游戏等。
4.社会上兴起一种“工作室”,几个“志同道合”的人以电视媒介为依托,对传统经典进行局部改编。请结合材料对这一现象加以分析。(4分)
5.《中华诗词大会》与《经典咏流传》有何区别?你如何评价《经典咏流传》?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小题。
潮声
陆颖墨
三十晚上的月亮升起时,大潮已经退下了。几个不值班的兵赶海回来,给厨房送了一大堆石板鱼、海螺什么的,还有一条不小的章鱼。会餐餐桌上的香味是可想而知的了,开饭前,岛上的最高长官、守备班班长不得人心地在饭堂门口点名,让飘逸的鱼香引得士兵的喉结上下滑动。
班长说了一大堆元旦过节的注意事项后,强调一点:老规矩,十点钟在机房门口集合,收听北京来的慰问电报。
有个老兵咽口唾沫说:“别集合了吧?谁愿来谁来,十点钟电视晚会正精彩呢。”
又一个接着说:“反正是那老一套。拼死拼活干一年,到头还算记得我们,来份电报。”
班长没有理睬他们,争下去会给新兵带来不好的影响。这帮老兵脏话在嘴上,执勤巡逻可从来不会含糊。也是,这儿离大陆太远了。十几个人窝在这零点一平方公里的岛上,也实在是憋得慌。有些怪话倒是正常,没人说,班长倒反而紧张了。
早先,供给能力达不到的时候,这个岛是荒无人烟。到七十年代中期有了守兵。因为远,因为是最前沿的岛屿。每到年终北京都要来电慰问,班长还记得自己是新兵时,头一回听北京来电,那是什么劲头。为祖国把着门,北京都知道我们!现在的兵……那帮老兵倒也不见得真是牢骚,没准是在新兵面前摆摆谱吧!
晚饭的啤酒不敢多喝,怕查哨时误事,石板鱼也不敢多吃,那东西躁人。早早地走完这零点一平方公里,到机房换下报务员,让他们都去看电视吧。这儿的电视节目要靠十几海里外的大岛上转播,平时看完新闻联播、天气预报也就没了图像,今天过节例外,让大家听听新年钟声。
到了九点五十分,陆陆续续来了大半数的人。在机房门前柳树下排成一溜,班长知道有几个老兵没来,也就睁一眼闭一眼,戴上耳机打开了机器。
最后十秒倒计时: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开始——众人屏住气,班长听着,听着,咦,耳机里没有反应。再等等,还是没有。
是机器有问题?班长出了一身汗,不会呀,刚才还查了又查呢,他只好继续等待着。
依然没有。
“也许是什么出了岔。”班长轻轻地放下耳机说,像对自己,又像是对门外的兵们。等众人陆续散去了,他依旧是那么痴坐着。
“怎么回事?怎么回事?”
“电报没来?”
班长惊醒,见是那几个刚才没来的老兵。他没好气地说:“没有什么,刚好遂你们的愿了。”
那几个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再不敢吱声。好一会儿,有人怯生生地问:“不会有什么意外呀,多少年了不都是准时么?”
班长想的也是这个问题:难道是我们今年什么没干好让上头不满意了?他心里一沉。再看窗外,刚才散去的也都聚了回来,他们无声地看着他。眼睛里都在期待着什么。
他觉得没法儿交代,仿佛都是自己的过错。这种事,又不能问上级为何不来电慰问。急中生智,他想到了在营部当通信员的老乡。北京的电报也是一级一级下来的,最后一站是中心大岛上的营部。
他赶紧拎起磁石电话,摇了好几圈,终于接通了。虽说电话里的声音因刮着西北风听不清,但老乡的嗓子还能辨出来。趁着线路还好,他羞涩地提出了自己的问题。
简单:今年起电报发给白砂岛了。
他重复这句话后,大家都沉默了。白砂岛也是这一海区的一个小岛,比这儿更小,离大陆更远,以前供给能力弱,够不着它,虽说属于我国领海,却无人驻守。上个月去了六个海军陆战队的士兵安营扎寨。
从现在起,这儿的小岛已不是最前沿了。
班长无言,众人也无言。班长眯起眼睛朝白砂岛的方向好一阵张望,岛是看不见的,但月色下的大海风平浪静,秀色宜人。更何况今晚的月亮那么大,那么圆。看着眼前肃立着的士兵,他觉得该说些什么,但无从启齿。胸口窝着什么,不知道是得到还是失去,是骄傲还是妒忌……
电视机里的喜剧小品伴着阵阵笑声传来,众人就像是没有听到。也许这时,这台电视机是全中国唯一开着又闲着的。
还是班长打破了沉默,他打开保险柜,拿出了一叠纸,说:“这是进驻岛上以来,北京发来的全部电报,一共十八封,我提议,今天我们宣读这些电报,同意的举手。”
唰的一声,一致举手赞成。
班长清清嗓子,念几句,有些沙哑,再清清,还哑,也就这样念了下去。
众人静静地听着,听着。班长也真有点奇怪,以往真的来电报还没有这么认真呢!读着,往事潮水一样涌上心头。慢些,慢些,他嘱咐自己。让大家多回味一会儿,再多一会儿。
潮声随着清悠的风儿过来,像是伴奏。
终于念完了。那十八封,就一下子完了?班长捏着最后一张怅然若失,众人好像还要等待什么。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在这里代表全国人民对坚守在边防海岛的解放军指战员表示亲切的慰问。”电视机里传来熟悉的声音,紧接着,新年钟声敲响了。
“解散吧——”班长轻轻地说。
(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眼睛里都在期待着什么”,指的是战士们期待慰问电报能到来;“众人好像还要等待什么”,指的是战士们听完电报意犹未尽。
B.“从现在起,这儿的小岛已不是最前沿了”,既交代事实,又隐含着战士们在得知慰问电报发给了白砂岛后的复杂心理。
C.第一段中,班长点名“不得人心”,看似闲笔,却巧妙地写出了守岛战士的抵触心理,为下文写老兵发牢骚做了铺垫。
D.小说通过典型的场景和细节把守岛生活写得细致动人,投射出坚毅,内敛着激情,蕴藏着感动,歌颂了战士献身海疆的崇高精神。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月色下的大海风平浪静,秀色宜人”、月亮又“大”又“圆”,此处的景物描写烘托出静谧祥和的氛围,反衬出人物内心的不平静。
B.小说语言铿锵有力,段落都比较短小,甚至多处使用了一句一段的形式,形成参差错落之美,使小说的叙事节奏加快且富于变化。
C.小说两次补叙,一是通过班长还是新兵时的经历,补叙慰问电报的由来;二是补叙白砂岛上个月驻兵的情况,这样使故事情节更完整。
D.小说以“电报”为贯穿全文的主要线索,情节安排上采取延宕和突转等手法,增添了小说的戏剧化效果,丰富了读者的阅读体验。
8.请结合情节发展,简要分析班长在未能收到电报后心理变化的主要过程。(4分)
9.小说写的是海岛战士收听北京慰问电报的故事,却以“潮声”为题,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这样安排的好处。(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小题。
白居易,字乐天,太原人。幼聪慧绝人,襟怀宏放。年十五六时,袖文一编,投著作郎吴人顾况。况能文,后进文章无可意者。览居易文,不觉迎门礼遇,曰:“吾谓斯文遂绝,复得吾子矣。”居易文辞富艳,尤精于诗笔。所著歌诗数十百篇,皆意存讽赋,箴时之病,补政之缺,士君子多之。章武皇帝纳谏思理,渴闻谠言,召入翰林为学士,拜左拾遗。淄青节度使李师道进绢,为魏徵子孙赎宅。居易谏曰:“徵是陛下先朝宰相,太宗尝赐殿材成其正室,尤与诸家第宅不同。子孙典贴,其钱不多,自可官中为之收赎,而令师道掠美,事实非宜。”宪宗深然之。王承宗拒命,上令神策中尉吐突承璀为招讨使,谏官上章者十七八。居易面论,辞情切至。上颇不悦,谓李绛曰:“白居易小子是朕拔擢致名位而无礼于朕朕实难奈。”绛对曰:“居易所以不避死亡之诛,事无巨细必言者,盖酬陛下特力拔擢耳,非轻言也。”上曰:“卿言是也。”由是多见听纳。六年四月,丁母陈夫人之丧,退居下邽。九年冬,入朝,授太子左赞善大夫。十年七月,盗杀宰相武元衡,居易首上疏论其冤,急请捕贼以雪国耻。宰相以宫官非谏职,不当先谏官言事。会有素恶居易者,掎摭居易,言浮华无行。执政方恶其言事,奏贬为江表刺史,追诏授江州司马。十三年冬,召还京师,拜司门员外郎。凡朝廷文字之职,无不首居其选,然多为排摈,不得用其才。时天子荒纵不法,执政非其人,制御乖方,河朔复乱。居易累上疏论其事,天子不能用,乃求外任。七月,除杭州刺史。大中元年卒,时年七十六。
(选自《旧唐书》,有删节)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答对一处给1分,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白居易A小子B是朕拔擢C致名位D而无E礼于朕F朕G实H难奈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3分)
A.卒,对死亡的讳称,古代皇帝及其后妃之死曰崩,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B.拜,授予官职,在文中表示授予官职的词还有“除”“授”,而“贬”则表示降职。
C.“丁母丧”的意思是“遭遇母亲丧事”,古代官员父母去世,官员必须要停职守制。
D.字,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名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字是二十岁举行冠礼后才起的。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白居易才华横溢。顾况擅长作诗文,后辈的文章他都没有中意的,但看了白居易的文章之后,不由得到门口以礼相迎。
B.白居易直言进谏。淄青节度使李师道想替魏徵的子孙赎买住宅,白居易谏奏说应由朝廷来做这件事,宪宗认为很正确。
C.白居易刚正不阿。对盗贼诛杀宰相武元衡一事,白居易第一个上疏论说他的冤屈,请求抓紧时间抓捕贼人来一雪国耻。
D.白居易文风富贵艳丽。他非常擅长诗歌创作,写了几十上百篇优秀的诗歌,当时的读书人都非常欣赏他所创作的诗歌。
1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皆意存讽赋,箴时之病,补政之缺,士君子多之。
(2)居易所以不避死亡之诛,事无巨细必言者,盖酬陛下特力拔擢耳。
14.请简要说明白居易被贬为江表刺史的原因。(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江上逢故人
韦庄
前年送我曲江西,红杏园中醉似泥。
今日逢君越溪上,杜鹃花发鹧鸪啼。
来时旧里人谁在,别后沧波路几迷。
江畔玉楼多美酒,仲宣①怀土莫凄凄。
[注]①仲宣,是东汉王粲的宇,他曾作《登楼赋》表达身在异乡思念故土之情。
15.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写诗人回忆起前年朋友送别自己的场景色,诗人在红杏园中喝的酩酊大醉,此处用了比喻的手法。
B.颔联借景抒情,写诗人与友人相聚之时,正是杜鹃花开之时,借杜鹃花开时的艳丽美景抒发诗人与友人相聚的喜悦之情。
C.“别后沧波路几迷” 一句是写分别后,这江上烟波迷茫,方向难辨,几乎让我迷路。
D.颈联情感复杂,既农达了诗人与友人相聚的喜悦和作者的思乡之情,还写出了诗人对前途难测、命运难料的感叹。
16.如何理解诗歌尾联?尾联两句是怎样表达情感的?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3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归园田居(其一)》描绘的是山村的安静与祥和。其中用以动衬静的手法渲染乡村安详恬静的句子是:“ , 。”
(2)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绘了梦境美好的世界,由梦境醒来转入现实、梦中景物完全消失的诗句是:“ , 。”
(3)曹操在《短歌行》中以周公自比,表达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心情的句子是:“ , 。”
三、语言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 (本题共4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黄梅雨季,忽然想起去看看新市。入夜,乘一只小船,让桨轻轻划拨。时间刚过九点,新市就早早睡了,是从没有电的明清时代养成的习惯?没有喧闹的声音,没有电视的声音,没有狗吠的声音。
新市的浪漫,时而在一桨一桨的水声里,时而鞋底的苔痕上,它的亮相总是含蓄而很颇具底蕴。水边人家一般是前门沿街,后门临河,还有过街楼。台门里长着暗绿的青苔,院子、门口摆着坛坛罐罐,种着美人蕉、牵牛花和一些叫不出名的花,这些花儿 ① ,每一朵都充满朝气。
新市多小巷。小巷仿佛一位老人,迈着 ② 的步伐,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时局的动荡而改变。纵深的小巷,让水乡中的人,养成温雅、安详的性格。
水乡有晨昏难辨的暗弄,也不乏通向河渠的明弄。长弄幽深狭长,短弄照得见河边的杨柳。随便选择了一条望不到尽头的小巷,兜兜转转许久,视线 ③ ,尽头处竟是车水马龙的公路,一副与内里完全不搭界的模样。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语句优美,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21.下列各句中与画波浪线句子的修辞手法使用完全一致的一项是(3分)
-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 我朝他宽宽的两肩望了一下,立即在我眼前山现了一片绿雾似的竹海,海中间,一条窄窄的石级山道,盘旋而上。
C.小溪的歌唱高昂起来了,它欢腾着向前奔跑,撞击着水中的石块,不时溅起一朵小小的浪花。
D.书法是一曲无声的旋律,其中的美妙只有领会他的人才能参悟。
(二)语言文字运用II (本题共1小题,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入夏后气温明显升高,大汗淋漓成了日常。不过夏季出汗别不当回事,这很有可能会影响到我们的身体健康。特别是健身一族、儿童、佩戴饰品者等人群,更要 ① 。
健身一族夏季运动出汗量大,会带走大量的钾。一旦发生低血钾症,就会四肢酸软,严重的还会感觉心悸、胸闷、恶心。日常饮食中, ② ,如瘦猪肉、海产品、牛肉、小白菜、油菜等。
佩戴饰品的人们也要留心:耳环、项链等金属首饰中常含有镍、铬等成分,尤其是质量不好的合成金属饰品,添加成分更加复杂, ③ ,汗水便会和金属成分发生反应,容易导致接触性皮炎,如出现红斑、水疱、瘙痒等。这时应及时摘去首饰,否则过敏症状加重形成血疹、水肿甚至出现溃疡。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谚语说:在大海中航行,没有不带伤的船。
海明威说:生活总是让我们遍体鳞伤,但到后来,那些受伤的地方一定会变成我们最强壮的地方。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很难做到一帆风顺。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应该如何去面对呢?请写一篇记叙文,谈谈自身的成长经历;或写一篇议论文,体现你对这些名句的思考。要求:选准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高一语文月考答案(2023.10)
1.C.“纸质媒体与影视传媒在文化经典的大众普及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十分明显”错误。材料一的关键信息是“纸质媒体除了有便利传播、扩大范围的作用,在文化经典的大众普及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并不十分明显”。
2.B.“都不是《经典咏流传》那样的典范佳作”说法绝对。文化传承无关名利得失,某电视台为了“获得收视率而不断推出影视佳作”带有功利性,但不一定不是典范佳作。
3.D.材料一的观点是传承文化经典,传承经典要凝聚时代精神价值和凝结智慧。C. 游戏《凤凰传奇》网咖等对青少年一代有着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当下泛滥的“文化快餐”含有大量的娱乐泡沫,缺乏正能量。
4.①“局部改编”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值得肯定。这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之强和影响力之大,说明社会人士越来越重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②文化传承不能只停留在“局部改编”的层面上,要变“局部改编”为“再造”,对经典进行原创性的文化生产,即要像《经典咏流传》那样,重塑经典,创作有温度、有力度、有深度、有广度的文艺作品。
5.区别:①《中国诗词大会》是以电视屏幕为载体、诗词竞赛为手段而创造的一种现代视听传播;《经典咏流传》则是以电视媒介为依托而对传统经典进行再造的文艺作品。②《中国诗词大会》是借对经典诗词的竞赛式传播,带动更多普通大众重温经典、品赏佳作,达到推广、普及经典的传播目的;《经典咏流传》不只停留于经典的传播与重温,更注重经典精神内涵的延伸与再造,进而实现创造性的继承发展。
评价:示例一:《经典咏流传》用“和诗以歌”的形式,将传统诗词经典与现代流行音乐两相融合,创制了一种赋古典文学以时代属性的先锋文化样态,别出心裁。
示例二:《经典咏流传》将音乐和文学、传统和时尚、欣赏和鉴赏都进行了高度统一,是有温度、有力度、有深度、有广度的文艺作品。
示例三:《经典咏流传》为现代文明追本溯源,树立了文化自信,展现了一种更加高远的格局。
6.C.“写出了守岛战士的抵触心理”错误。点名“不得人心”,写出了战士们等待可口会餐的焦急,意在突出晚餐的美味可口,并不是“抵触心理”。
7.B.“小说语言铿锵有力”错误。小说语言自然质朴,多使用口语,很生活化。
8.①未能按时收到慰问电报,班长困惑而又自责;②得知电报发给白砂岛,班长失落而又苦闷;③读着往年的电报,班长自豪而又怅然;④听到电视传来新年祝福,班长欣慰而又释然。
9.①潮声是富有诗意的自然景致,与海岛战士收听北京慰问电报的现实事件相互映衬,增强了小说的暗示性;②潮声让人联想到海岛战士的生活环境和故事发生的背景,渲染了小说的氛围,强化了小说的审美效果;③潮声伴随着海岛战士的深情回忆,更象征着战士奉献青春、守疆卫国的心声,烘托了人物心理,升华了小说主题。
10.BDF。句意:白居易这小子,是朕提拔他才有这样的声名地位,他却对朕无礼,朕确实难以忍受。“白居易小子”为同位主语,断开表强调,其后B处断句;“是朕拔擢致名位”句意完整,“而”表转折引起后句,“而”前D处断句;“于朕”为前句后置状语,第二个“朕”为后句主语,在两个“朕”中间F处断句。
11.A。“及其后妃”错误,皇帝、皇后、皇太后死曰崩,其他妃嫔死曰薨,此处“后妃”指皇后和妃嫔。
12.D。“白居易文风富贵艳丽”错,原文“居易文辞富艳”是说其文辞丰富艳美,并不是富贵艳丽之意。
13.(1)都有讽谏之意,能针砭时俗之弊,补救政务的缺陷,因而读书人都很赞赏他。
(2)白居易不避被诛杀而死亡的危险,无论是大事还是小事必定要奏报给您的原因,正是为了报答陛下对他的大力提拔。
【解析】(1)“箴”,针砭;“补”,补救;“多”,赞赏。
(2)“所以”,……的原因;“酬”,报答;“特力拔擢”,大力提拔。
14.(1)作为宫官,先于谏官越职言事,不合礼;(2)得罪小人,被人指摘;(3)招致执政不满,被上奏贬职。
参考译文:
白居易,字乐天,太原人。他从小就聪慧过人,胸怀豁达开朗。白居易十五六岁时,袖揣自己的一篇文章,去投赠著作郎吴地人顾况。顾况擅长作诗文,后辈的诗文,没有合他心意的。看了白居易的文章,顾况不由得到门口以礼相迎,说:“我以为这样的文章已经绝迹了,没想到又遇见了你。”白居易文辞丰富艳美,尤其擅长作诗。他写的几十上百篇诗歌,都有讽谏之意,能针砭时俗之弊,补救政务的缺陷,因而读书人都很赞赏他。章武皇帝纳谏思治,渴望听到正直的话,召白居易进翰林院任学士,任命他为左拾遗。淄青节度使李师道献绢,为魏徵子孙赎买住宅。白居易谏奏道:“魏徵是陛下先朝宰相,太宗曾赐宫殿建筑用材给他修成正宅,与诸官的宅第大不相同。子孙典押,钱并不多,自然可由公家为他赎买,而让李师道掠此美名,此事的确不合适。”宪宗认为很正确。王承宗反叛,皇上命神策中尉吐突承璀为招讨使,谏官中十有七八上奏劝止。白居易面谏皇上,情辞十分急切。皇上很不高兴,对李绛说:“白居易这小子,是朕提拔他才有这样的声名地位,他却对朕无礼,朕确实难以忍受。”李绛回答说:“白居易之所以不避死亡的惩罚,事无巨细必定要说,正为报答陛下对他的大力提拔,并非说话轻佻。”皇上说:“你说的对。”从此白居易的意见多被采纳。元和六年四月,白居易遭逢母亲陈夫人去世,白居易退职还居下邽。元和九年冬天,重新进入朝廷,被授予太子左赞善大夫的官职。元和十年七月,盗贼诛杀宰相武元衡,白居易第一个上疏论说他的冤屈,请求抓紧捕贼来一雪国耻。宰相认为白居易是太子属官而非谏官,不应在谏官之先议论政事。正碰上有人一向嫉恨白居易,便挑他的毛病,说他浮华无德行。主管这一事务的人正厌恶白居易为此事上谏,就上奏皇帝把他贬为江表刺史,追发诏令授任江州司马。元和十三年冬天,白居易被召回京师,授予司门员外郎。凡是朝廷内关涉文字的职务,白居易无不首当其选,然而大多被排斥,不能施展他的才干。当时天子荒淫纵欲不遵礼法,执政官不胜其任,治政失策,河朔再次发生动乱。白居易屡次上疏论说此事,天子不能采纳,于是他请求离京任职。七月,授予杭州刺史。大中元年,白居易去世,时年七十六岁。
15.D (颈联中没有表达诗人与友人的相聚喜悦之情)
16.①江畔酒楼多储存美酒我们一起去畅饮美酒,不要像仲宣思念故土那样悲戚。(2分)
②本联用典(1分),借王粲《登楼赋》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1分)
③诗人劝慰朋友和自己虽身在异乡,但不要过于悲戚,表达了诗人的旷达乐观态度。(2分)
17. (1)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2)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3)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18.①欣欣向荣 ②一成不变 ③豁然开朗(每空1分,成语意思符合语境即可。)
19.新市的浪漫,时而在一桨一桨的水声里,时而在鞋底的苔痕上,它的亮相总是含蓄而颇具底蕴。(画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成分残缺,应在“鞋底的苔痕上”前面加“在”;二是语义重复,应删去“很”。其他修改正确亦可。)(每点2分)
20.运用拟人,“睡”“养成习惯”赋予新市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新市的夜晚总是很早就会安静下来的特点;运用排比,句式整齐,突出了新市夜晚的平和与安宁。
(每点2分)
21.C (原句和C是拟人,A有拟物,B是比喻,D是通感)
22.①留心出汗带来的身体不适 ②可多食用含有丰富的钾的食物 ③一旦出汗
(每点2分)
23.写作提示:
立意分析:材料“没有不带伤的船”“遍体鳞伤”等词语提示写作的关键是“挫折”,俗话说:“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挫折在人生路上是不可避免的,作为青少年,不应该遇到挫折就气馁,而应该鼓起勇气直面挫折,让它成为前进的动力。如果写成记叙文,要注意结合自身的经历写作,写出经历挫折对自身成长的作用,表现出真情实感;如果写成议论文,要体现对挫折的辩证思考。
其他扣分事项:文章每少50字扣1分,不足400字的,最多不超过24分,也不再扣字数不足分;缺少标题扣2分,只写标题给2分;一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不计,扣满5分为止;标点错误多的,酌情扣分。
2023-2024学年江西省南昌市力迈学校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江西省南昌市力迈学校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请概括主人公“我”的心情变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江西省南昌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江西省南昌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八句写远景做好铺垫,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高三三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届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高三三模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