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期中单元测试卷】(人教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单元测试·基础卷】 试卷 4 次下载
- 【期中单元测试卷】(人教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单元测试·提升卷】 试卷 4 次下载
- 【期中单元测试卷】(人教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二章 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单元测试·提升卷】 试卷 4 次下载
- 【期中单元测试卷】(人教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一章 认识生物 【单元测试·基础卷】 试卷 4 次下载
- 【期中单元测试卷】(人教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一章 认识生物 【单元测试·提升卷】 试卷 4 次下载
【期中单元测试卷】(人教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二章 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单元测试·基础卷】
展开第二单元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第二章 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
基础通关卷
(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图为动、植物细胞的分裂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动、植物细胞分裂的第一步都是细胞核由一个分成两个
B.动物细胞膜从细胞中部向内凹陷将细胞质缢裂为两部分
C.植物细胞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将细胞质分成两部分
D.细胞分裂产生的两个子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不同
【答案】D
【分析】细胞的分裂:
①细胞核由一个分成两个;②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含有一个细胞核;③如果是动物细胞,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缢裂为两个细胞。若是植物细胞,则在原来的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和新的细胞壁;④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
【详解】A.t结合分析和题图可知,动、植物细胞分裂的第一步都是细胞核由一个分成两个,A正确。
B.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细胞分裂时,细胞膜会从细胞中部向内凹陷将细胞质缢裂为两部分,B正确。
C.结合题图可知,植物细胞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将细胞质分成两部分,C正确。
D.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首先发生变化的是细胞核,细胞核中的染色体首先要完成复制加倍。随着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这样,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新细胞和原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也相同,从而确保亲子代细胞内遗传物质的稳定性。可见,细胞分裂产生的两个子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是相同的,D错误。
故选D。
2.下列有关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通过细胞分化增加细胞数目
B.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人体
C.绿色开花植物的结构层次:细胞→器官→组织→植物体
D.草履虫身体只由一个细胞构成,但也能完成各种生理功能
【答案】D
【分析】人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详解】A.生物通过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目,A错误。
B. 人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B错误。
C.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C错误。
D.草履虫身体只由一个细胞构成,属于单细胞生物,但也能完成各种生理功能,D正确。
故选D。
3.对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解读正确的是( )
A.过程①②均表示细胞分裂 B.B和D是组织,类型相同
C.根和血液分别属于C和E结构层次 D.F属于系统这一结构层次
【答案】D
【分析】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A细胞→B组织→C器官→植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A细胞→D组织→E器官→F系统→动物体。由图可知:①是细胞的分裂、②是细胞的分化。
【详解】A.①过程中只有细胞数目的增加,细胞的形态结构没有发生变化,表示细胞分裂,其结果是细胞数目增多。②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了变化,表示细胞分化,其结果是形成组织,A错误。
B、植物的主要组织有:保护组织、分生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动物组织有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功能。可见,B是植物体的组织类型,而D是动物体的组织类型,组织类型不相同,B错误。
C.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包括:营养器官(根、茎、叶)和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血液由血细胞和血浆(细胞间质)组成,血液在心脏和血管之间循环流动,具有运输氧气和养料、二氧化碳等废物的功能。因此,血液是一种流动的结缔组织。可见,根属于C器官层次,而血液属于D组织层次,C错误。
D.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微观到宏观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结合题图可知,F属于系统这一结构层次,D正确。
故选D。
4.重庆雪宝山自然保护区建立了濒危一级保护植物——崖柏繁育基地。关于崖柏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结构层次有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B.茎中运输有机物的结构是筛管
C.细胞分裂能使细胞长大
D.细胞分化能增加细胞的种类
【答案】C
【分析】多细胞生物体由小长大,与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分不开。细胞生长使细胞的体积逐渐增大,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细胞群(组织)。
【详解】A.崖柏属于裸子植物,结构层次有细胞、组织、器官(根、茎、叶、种子)、个体,A正确。
B.植物根、茎、叶中的导管和筛管在植物体内形成了两个相对独立的管道系统,其中导管负责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运输有机物。可见,崖柏茎中运输有机物的结构是筛管,B正确。
C.细胞生长使细胞的体积逐渐增大,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C错误。
D.生物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一个或一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差异性的变化,这个过程叫做细胞分化。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组织)。可见,细胞分化能增加细胞的种类,D正确。
故选C。
5.玩“你画我猜”游戏时,某同学画出下图,这表示的是( )
A.细胞生长 B.细胞分裂 C.细胞分化 D.细胞死亡
【答案】C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细胞分化,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一个或一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差异性的变化,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不同的组织。
【详解】A.新分裂产生的细胞体积很小,需要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逐渐增大,这就是细胞的生长,A不符合题意。
B.细胞分裂是指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细胞分裂会使细胞数目增多,B不符合题意。
C.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一个或一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差异性的变化,图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了改变,因此表示细胞分化,C符合题意。
D.细胞因受严重损伤而累及胞核时,呈现代谢停止、结构破坏和功能丧失等不可逆性变化,此即细胞死亡;细胞死亡包括坏死和凋亡两大类型,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干细胞的研究和应用是当前世界上最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干细胞能修复损伤的组织或器官,被广泛应用于骨髓移植领域,下图为造血干细胞产生血细胞的过程,过程②称为( )
A.细胞生长 B.细胞分裂 C.细胞分化 D.细胞癌变
【答案】C
【分析】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加,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细胞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
【详解】A.新分裂产生的细胞体积很小,需要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逐渐增大,这就是细胞的生长,故A不符合题意。
B.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的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于是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为两个细胞,故B不符合题意。
C.在正常的情况下,经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在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其形态、结构、功能随着细胞的生长出现了差异,这就是细胞的分化,所以造血干细胞产生血细胞的过程,过程②称为细胞分化,故C符合题意。
D.细胞癌变是指细胞由于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不能正常地完成细胞分化,而变成了不受有机物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的过程,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松树的种子能长成参天大树,与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有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分裂后,细胞的数目增多 B.细胞分裂后,新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
C.细胞生长使得细胞体积能无限增大 D.分化后,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都不变化
【答案】A
【分析】(1)细胞生长是指构成生物体的细胞要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会由小变大。
(2)细胞的分裂使细胞数量的增加。
(3)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了差异性的变化,表示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
【详解】A.细胞分裂是指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细胞分裂的结果是使细胞的数量增多,A正确。
B.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可见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首先发生变化的是细胞核,细胞核中的染色体首先要完成复制加倍,随着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这样,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新细胞和原细胞的染色体相同和数目也相同,B错误。
C.细胞的生长使细胞体积的增大,但不能无限增大,C错误。
D.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一个或一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差异性的变化,这个过程叫做细胞的分化,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组织,D错误。
故选A。
8.从一个受精卵发育成一个可爱的宝宝,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神奇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②③表示细胞分裂,④表示细胞分化
B.图中⑦细胞具有产生并传导神经冲动的功能
C.恶性肿瘤是癌细胞不断分裂、分化形成的
D.运动离不开肌肉组织的收缩和舒张
【答案】C
【分析】(1)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
(2)细胞分化是指细胞在生长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的过程,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如动物的肌肉组织、上皮组织、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植物的保护组织、营养组织、分生组织和输导组织。
(3)新分裂产生的细胞体积很小,需要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逐渐增大,这就是细胞的生长。
(4)①②③过程表示细胞分裂,④过程表示细胞分化。
【详解】A.图中①②③过程中只有细胞数目的增加,细胞的形态结构没有发生变化,因此①②③过程表示细胞分裂;④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了变化,因此④过程表示细胞分化,A正确。
B.图中⑦是神经组织,具有接受刺激,产生和传导兴奋的作用,B正确。
C.恶性肿瘤就是癌症,癌细胞的特点是:无限制、无止境地增生,使患者体内的营养物质被大量消耗;癌细胞释放出多种毒素,使人体产生一系列症状,没有分化过程,C错误。
D.肌肉组织主要由肌细胞构成,具有收缩、舒张功能,提供运动过程中动力,因此运动离不开肌肉组织的收缩和舒张,D正确。
故选C。
9.如图为植物细胞分裂、分化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过程中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后加倍,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B.②→③,④,⑤过程中细胞发生了分化,分化后的细胞内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C.③是营养组织,细胞壁薄,液泡较大
D.⑤是上皮组织,细胞排列紧密有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
【答案】A
【分析】图中①→②表示细胞分裂,②→③④⑤表示细胞分化。
【详解】A.①→②表示细胞分裂,细胞核分裂时,染色体的变化是明显。染色体的数量在细胞分裂时已经加倍,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也就是说,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因此新细胞和原细胞所含有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A正确。
B.②→③,④,⑤过程表示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分化后的细胞内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B错误。
C.④营养组织的细胞壁薄,液泡大,有储存营养物质的功能,C错误。
D.⑤是保护组织,细胞排列紧密有保护作用,D错误。
故选A。
10.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分裂时,最先一分为二的是细胞质
B.DNA分子中起遗传作用的片段称为基因
C.基因由染色体和DNA组成
D.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器官
【答案】B
【分析】1.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
2.染色体主要是由蛋白质和DNA组成的,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
3.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形成组织。
【详解】A.细胞分裂时,最先一分为二的是细胞核,A错误。
B.基因是DNA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段,DNA分子中起遗传作用的片段称为基因,B正确。
C.染色体主要是由蛋白质和DNA组成的,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个DNA分子上包含有多个基因,C错误。
D.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做组织,D错误。
故选B。
11.苹果是一种常见的水果,它属于植物体的( )
A.细胞 B.器官 C.组织 D.系统
【答案】B
【分析】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叫做器官。
【详解】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体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构成。苹果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属于器官。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2.被子植物的器官分为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下列常食用的植物器官不属于营养器官的是( )
A.红薯 B.苹果 C.马铃薯 D.莲藕
【答案】B
【分析】植物有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根、茎、叶属于营养器官,花、果实和种子属于生殖器官。
【详解】A.红薯食用部分属于块根,是营养器官,A不符合题意。
B.苹果食用部分属于果实,是生殖器官,B符合题意。
C.马铃薯食用部分属于块茎,是营养器官,C不符合题意。
D.莲藕食用部分属于茎,是营养器官,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3.下图表示番茄的几个不同结构层次,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切番茄时,流出大量汁液,这些汁液主要来自图甲中的①
B.图丙中的②是由种子中的胚根发育而来
C.番茄植株的结构层次依次为甲→丁→乙→丙
D.人的心脏和图丁属于同一个结构层次
【答案】D
【分析】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经过细胞的分裂、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组织。而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绿色开花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所以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详解】A.植物细胞的液泡内含细胞液,细胞液中溶解有多种物质,如或甜味或辣味的物质、色素以及糖类、无机盐、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可见,切番茄时,流出大量汁液,这些汁液主要来自图甲中的①液泡,A正确。
B.番茄种子的胚根生长最快,首先突破种皮向地生长,并发育成根。可见,图丙中的②根是由种子中的胚根发育而来,B正确。
C.结合分析和题图可知,番茄植株的结构层次依次为:甲(细胞)→丁(组织)→乙(器官)→丙(植物体),C正确。
D.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叫做器官。人的心脏属于器官层次,而图丁属于组织层次,D错误。
故选D。
14.下列关于人体上皮组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只是细胞分裂的结果 B.主要分布在心脏
C.具有保护功能 D.由血细胞构成
【答案】C
【分析】上皮组织是由密集排列的上皮细胞和极少量细胞间质构成的动物的基本组织。多分布于体表或各种管腔的内壁,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
【详解】A.组织的形成是细胞分化的结果,A错误。
B.上皮组织大部分覆盖在身体表面或作为管道和囊腔的内壁,不只心脏才有,B错误。
C.上皮组织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C正确。
D.血细胞是血液的主要成分,血液属于结缔组织,D错误。
故选C。
15.下列有关生物体结构层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所有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
B.器官是由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组织结合在一起形成的
C.血液在结构层次上属于组织
D.植物体和人体的结构层次相同
【答案】C
【分析】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与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相比,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无系统。即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详解】A.病毒的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A错误。
B.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B错误。
C.血液在结构层次上属于结缔组织,C正确。
D.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与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相比,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无系统。即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D错误。
故选C。
16.“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是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中的诗句,生动地描绘出初春时芦苇抽芽与河豚洄游的景象。下列关于芦苇和河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芦苇细胞和河豚细胞中均有的能量转换器是叶绿体
B.芦苇抽芽过程中通过细胞分裂实现细胞数量的增多
C.河豚洄游行为受大脑控制,大脑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
D.芦苇和河豚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答案】B
【分析】(1)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线粒体是广泛存在于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的细胞器,是细胞呼吸产生能量的主要场所。叶绿体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是绿色植物细胞特有的一种能量转换器。
(2)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详解】A.芦苇细胞和河豚细胞中均有的能量转换器是线粒体,A错误。
B.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B正确。
C.大脑主要由神经组织构成,C错误。
D.芦苇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个体,没有系统这一层次,而河豚具有系统这一层次。D错误。
故选B。
17.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下列关于几种植物组织的结构与功能,描述正确的是( )
A.营养组织的细胞壁薄,液泡较大——分裂
B.分生组织的细胞壁薄,细胞核大——保护
C.机械组织的细胞壁较厚——支撑和保护
D.保护组织的细胞排列整齐紧密——储存营养
【答案】C
【分析】植物的组织有: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机械组织、输导组织。①分生组织细胞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通过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形成其他组织。②保护组织是由植物体表面的表皮构成,具有保护功能。③营养组织,细胞壁薄、液泡较大,有储存营养物质的功能,有叶绿体的还能进行光合作用。④机械组织,分布较广,构成机械组织的细胞壁增厚,对植物体主要起支撑和保护作用。⑤输导组织包括在茎、叶脉、根尖成熟区等处的导管和筛管,具有运输营养物质的作用,如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运输有机物。
【详解】A.营养组织,细胞壁薄、液泡较大,有储存营养物质的功能,有叶绿体的还能进行光合作用,A不符合题意。
B.分生组织,细胞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通过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形成其他组织,B不符合题意。
C.机械组织,分布较广,构成机械组织的细胞壁增厚,对植物体主要起支撑和保护作用,C符合题意。
D.保护组织,是由植物体表面的表皮构成,具有保护功能,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8.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人们有挂艾草、划龙舟、包粽子的习俗。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划龙舟只需要人体运动系统参与
B.粽子中的糯米主要来自水稻种子的胚
C.艾草植株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D.与艾草植株相比,人特有的结构层次是组织
【答案】C
【分析】1.运动主要是在神经系统的调控下,骨骼肌收缩牵拉着骨绕着关节活动,因此运动系统由骨、关节和骨骼肌的协调配合完成,在运动的时候,需要物质和能量,因此运动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
2.单子叶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胚和胚乳。胚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种子的子叶1片,营养物质贮存在胚乳里。
3.细胞是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4.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人体的结构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详解】A.划龙舟不单需要人体运动系统参与,还需要神经系统的调控,同时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A错误。
B.糯米属于单子叶植物,营养物质贮存在胚乳里,B错误。
C.除病毒外,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物体由细胞形成组织,由组织构成器官,由器官构成系统。生物体的细胞有细胞膜,可以保护细胞,同时控制物质的进出,使之从结构上成为一个独立的单位;细胞内有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细胞质里有能量转换器--线粒体,把有机物分解并释放出能量供细胞生命活动利用,使之从功能上成为一个独立的单位。因此,从细胞的结构及功能的角度来看,细胞是植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C正确。
D.由分析可知,与艾草植株相比,人特有的结构层次是系统,D错误。
故选C。
19.如图所示是某植物体细胞的形成过程,①②③表示细胞的生理活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体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基础是①②过程
B.癌细胞可以不断进行①②过程,但不能进行③过程
C.经过③过程,细胞染色体数量会加倍
D.经过③过程,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变化进而形成器官
【答案】B
【分析】图可知,①表示细胞生长,②细胞分裂,③细胞分化。
【详解】A.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所以②细胞分裂与③分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基础,故A错误。
B.癌细胞是由正常细胞变化而来的,可以不断进行①细胞生长和②细胞分裂,不再进行③细胞分化,并且分裂速度非常快,形成肿瘤,故B正确。
C.细胞分裂细胞内遗传物质又复制一份,所以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细胞分化指在个体发育中,细胞后代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稳定性的差异的过程,两个过程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不改变,所以经过③细胞分化过程,细胞染色体数量保持不变,故C错误。
D.在正常的情况下,经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在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其形态、结构、功能随着细胞的生长出现了差异,这就是细胞的分化。③细胞分化的结果形成了不同的组织,故D错误。
故选B。
20.我国首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的女科学家屠呦呦,在疟疾治疗研究中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疟疾是由疟原虫所引起的疾病,疟原虫是一种单细胞寄生动物,以下对疟原虫描述错误的是( )
A.疟原虫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B.疟原虫细胞就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
C.疟原虫需要从外界获取营养物质 D.疟原虫会进行细胞的分化
【答案】C
【分析】单细胞生物只由单个细胞组成,而且经常会聚集成为细胞集落,单细胞生物个体微小,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
【详解】A.疟原虫属于单细胞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疟原虫细胞就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AB正确。
C.疟原虫没有叶绿体,都需要从外界获取营养物质,C正确。
D.疟原虫是单细胞生物,不能进行细胞分化,D错误。
故选C。
21.如下图所示,分别在载玻片的两端各滴一滴草履虫培养液,并使两滴培养液连通,在右侧培养液的边缘放上某物质,一段时间后发现培养液中的草履虫均往右移动。则该物质最可能是( )
A.肉汁 B.酒精 C.清水 D.食盐
【答案】A
【分析】生物对外界各种刺激所发生的反应叫做应激性,应激性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草履虫虽然只由一个细胞构成,但也能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和调节等生命活动,并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趋向有利刺激,躲避有害刺激。
【详解】草履虫能够趋向有利刺激,躲避有害刺激。根据题干图示可知,草履虫的运动方向是趋向某物质,说明某物质是有利刺激。选项中“肉汁”是有利刺激,“酒精”和“食盐”是有害刺激,而“清水”是草履虫生活的环境。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2.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时,在不更换目镜的情况下,依次观察到如图甲和图乙的视野,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观察时不能去除载玻片上的棉花纤维等杂物 B.观察图乙所用的物镜比观察图甲的物镜短
C.从图甲转换成图乙视野,要转动粗准焦螺旋 D.要从图甲转换成图乙视野应先将载玻片往右上方移动
【答案】A
【分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大,数目越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就越小,数目越多。
【详解】A.观察草履虫时可用棉花纤维限制草履虫的运动,因此不能去除载玻片上的棉花纤维等杂物,A正确。
B. 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图乙的放大倍数高于图甲,因此观察图乙所用的物镜比观察图甲的物镜长,B错误。
C.从图甲转换成图乙视野,要转动转换器,使用放大倍数大的物镜,C错误。
D. 显微镜呈倒像,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要使视野中左下方的草履虫像移到视野中央,应将玻片往左下方移动,D错误。
故选A。
23.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植物体内某些组织的细胞能分化形成其他组织
B.草履虫体内物质的运输依靠的是细胞质的流动
C.高温下,细胞膜的结构可能被破坏,将不再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D.细胞壁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答案】D
【分析】细胞是生物学中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于1665年由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发现,它主要由细胞核与细胞质构成,表面有细胞膜。 细胞可分为原核细胞、真核细胞两类,具有运动、营养和繁殖等机能。
【详解】A.细胞的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连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是组织,因此细胞分化的结果形成了组织。因此物体内,分生组织的细胞能分化形成其他组织,A正确。
B.草履虫是单细胞的动物,通过一个细胞可以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细胞质是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结构,活细胞的细胞质具有流动性,从而加速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所以草履虫体内的物质运输依靠细胞质的流动完成,B正确。
C.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也有保护作用,但在高温下,细胞膜被破坏,不再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C正确。
D.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具有支持和保护的功能,D错误。
故选D。
24.用染成红色的酵母菌饲喂草履虫,显微镜下观察到如图所示视野,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草履虫由一个细胞构成,通过口捕获酵母菌
B.进食后,草履虫体内呈现红色的结构是食物泡
C.使用棉纤维可以限制草履虫运动,便于观察
D.欲将草履虫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应向左侧移动装片
【答案】A
【分析】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能够独立完成生命活动。草履虫依靠口沟完成取食;氧的摄入、二氧化碳的排出都通过表膜;食物泡完成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伸缩泡及收集管能够收集代谢废物和多余的水分,并排到体外;胞肛排出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靠纤毛的摆动在水中旋转前进。
【详解】A.草履虫由一个细胞构成,通过口沟捕获酵母菌,A错误。
B.进食后,食物泡完成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因此草履虫体内呈现红色的结构是食物泡,B正确。
C. 观察草履虫时,使用棉纤维可以限制草履虫运动,便于观察,C正确。
D. 显微镜呈倒像,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因此欲将草履虫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应向左侧移动装片,D正确。
故选A。
25.图是草履虫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6是口沟,是草履虫摄食的结构
B.7是食物泡,能消化食物
C.5表膜能进行呼吸
D.3是胞肛,能排出多余的水分和代谢废物
【答案】D
【分析】题图中,1细胞核,2细胞质,3胞肛,4纤毛,5表膜,6口沟,7食物泡,8收集管。
【详解】AB.草履虫通过口沟摄食。其细胞膜上密密地长着近万根纤毛,靠纤毛的划动在水中旋转运动。它身体的侧有一条凹入的小沟,叫“口沟”,相当于草履虫的“嘴巴”。6口沟内的密长的纤毛摆动时,能把水里的细菌和有机碎屑作为食物摆进口沟,通过胞吞作用形成7食物泡进入细胞,被细胞内的水解酶水解、消化,AB正确。
C.草履虫对氧的摄入,二氧化碳的排出都通过表膜,即草履虫通过表膜进行呼吸,C正确。
D.在草履虫体内,多余的水分和废物通过收集管收集,再由伸缩泡排出体外,胞肛排出食物残渣,D错误。
故选D。
二、非选择题:共5题,共50分。
26.概念图是一种直观形象地表达知识结构的方式,能有效呈现知识间的关联性。下图是以“油菜”为例构建的概念图,图中①表示某些生理过程,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构成油菜植株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2)把新鲜油菜叶放入开水中,水会变绿。这是因为高温破坏了叶肉细胞的 。
(3)①表示细胞经过生长、分裂和 等形成不同组织的过程。
(4)油菜植株的茎上有芽,芽的尖端具有分裂能力强的 组织,能进一步形成其它 。
(5)花、果实和种子都属于植物的 (填“生殖”或“营养”)器官,这是被子植物分类的重要依据。
(6)动物体和植物体在结构层次上的主要不同之处是植物体没有 。
【答案】(1)细胞
(2)细胞膜
(3)分化
(4) 分生 组织
(5)生殖
(6)系统
【分析】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芽的尖端分生组织,具有旺盛的分裂能力,进一步形成其它组织、构成不同的器官。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人和高等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详解】(1)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因此构成油菜植株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2)细胞膜的功能是控制物质的进出,使有用的物质不能轻易地渗出细胞,有害的物质不能轻易地进入细胞,把新鲜的油菜叶放入开水中,水会变绿,说明高温破坏了油菜细胞的细胞膜。
(3)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不同的组织。
(4)油菜植株的茎上有芽,芽的尖端分生组织,具有旺盛的分裂能力,进一步形成其它组织、构成不同的器官。
(5)植物有六大器官,根、茎、叶是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是生殖器官。
(6)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人和高等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所以动物体和植物体在结构层次上的主要不同之处是植物体没有系统。
27.科学家尝试利用克隆的方法繁殖大熊猫,下图是克隆过程示意图,请回答:
(1)大熊猫的卵细胞与洋葱内表皮细胞相比较,不具有的细胞结构是 。
(2)过程①细胞数目增多,表示细胞进行了 。
(3)大熊猫体细胞有21对染色体,则融合细胞第三次分裂后的新细胞染色体是 条。
(4)若A为雄性大熊猫,B为雌性大熊猫,则熊猫D的性别为 ,判断依据是 。
【答案】(1)细胞壁、液泡
(2)细胞分裂
(3)46
(4) 雄性 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遗传和发育,大熊猫A提供细胞核,因此大熊猫D的性别与大熊猫A的性别相同
【分析】1、植物细胞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液泡;动物细胞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动植物细胞与洋葱表皮细胞的结构相比较,它没有细胞壁和液泡;2、染色体是细胞核内具有遗传作用的物质,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的细胞核中。
【详解】(1)植物细胞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液泡;动物细胞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洋葱表皮细胞透明无色,没有叶绿体,因此大熊猫的卵细胞与洋葱表皮细胞的结构相比较,它没有细胞壁、液泡。
(2)图中①过程由一个细胞变成多个细胞,细胞数目增多,因此在过程①表示细胞的分裂。
(3)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最为明显,在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其形态不同。在细胞分裂时,染色体会进行复制,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均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也就是说,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新细胞与原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也相同。若大熊猫的体细胞内含有2对染色体,第三次分裂后的新细胞染色体还是21对46条。
(4)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遗传和发育,发育成熊猫D的细胞核来自雄性大熊猫A,因此发育成的D的性别为雄性。
28.下图表示玉米植物体的结构层次。请据图回答:
(1)A细胞经过a过程形成B1~B4几种不同形态的细胞群,则a过程为
(2)根据各种细胞的形态可以推测。B3属于 组织
(3)若C表示我们食用的玉米粒,在结构层次上属于 。我们食用的主要是玉米的胚孔部分,请你推测一下玉米的胚乳属于 组织;玉米的茎能把根从土壤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运输到叶中,由此可以推断茎中一定有 组织。
【答案】(1)细胞分化
(2)分生
(3) 器官 营养 输导
【分析】图中:A是受精卵、B1是营养组织、B2是输导组织、B3是分生组织、B4是保护组织、C是器官、D是植物体;a过程为细胞分化。
【详解】(1)生物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一个或一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差异性的变化,这个过程叫做细胞分化。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形成组织。A细胞经过a过程形成B1~B4几种不同形态的细胞群,则a过程为细胞分化。
(2)分生组织细胞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通过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形成其他组织。观图可知,B3属于分生组织。
(3)植物的六大器官中,根、茎、叶与植物体生长过程中营养物质的吸收,有机物的制造有关,利于植株的生长,称为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与植物的繁衍有关,称为生殖器官。若C表示我们食用的玉米粒,属于果实,在结构层次上属于器官。玉米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里,其储存的营养物质的主要成分是淀粉。营养组织,细胞壁薄、液泡较大,有储存营养物质的功能。胚乳属于营养组织。输导组织包括在茎、叶脉、根尖成熟区等处的导管和筛管,具有运输营养物质的作用,如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运输有机物。玉米的茎能把根从土壤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运输到叶中,由此可以推断茎中一定有输导组织。
29.一些鱼类和两栖动物具有再生能力,为了解这一过程是如何发生的,同学们查阅了相关资料,获取了如图所示蝾螈断肢再生的过程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构成蝾螈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2)在蝾螈断肢再生的过程中,通过细胞的 使细胞数目不断增多。已知蝾螈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24条,则新产生的每个新细胞内的染色体数应为 条。
(3)蝾螈断肢6天后,在伤口处会形成芽基。某些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差异性变化,形成肌肉细胞、神经细胞和骨细胞,这是细胞 的结果。其中由许多肌肉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叫 。
(4)科学家用头发将蝾螈的受精卵横缢为有核和无核的两部分,中间只有少量的细胞质相连,结果发现有核的部分能正常继续分裂和发育,而无核的部分不能分裂和发育。该实验说明 是生物生长和发育的控制中心。
【答案】(1)细胞
(2) 分裂 24
(3) 分化 肌肉组织
(4)细胞核
【分析】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中除一小部分保持分裂能力,大部分丧失了分裂能力,在生长过程中形态、结构、功能发生了不同的变化,出现了差异,这就是细胞的分化。经过细胞的分化,可以形成不同的细胞群。而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组成的细胞群叫组织,所以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了组织。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
【详解】(1)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所以蝾螈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2)细胞分裂导致细胞数目的增多,细胞核分裂时,染色体的变化是明显。染色体的数量在细胞分裂时已经加倍,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也就是说,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因此新细胞和原细胞所含有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所以已知蝾螈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24条,则新产生的每个新细胞内的染色体数应为24条。
(3)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了组织。蝾螈断肢6天后,在伤口处会形成芽基。某些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差异性变化,形成肌肉细胞、神经细胞和骨细胞,这是细胞分化的结果。其中由许多肌肉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叫肌肉组织。
(4)生物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科学家用头发将蝾螈的受精卵横缢为有核和无核的两部分,中间只有少量的细胞质相连,结果发现有核的部分能正常继续分裂和发育,而无核的部分不能分裂和发育。该实验说明细胞核是生物生长和发育的控制中心。
30.在学习有关草履虫的知识时,生物学小组的同学对草履虫能够净化污水的说法产生了兴趣,决定通过实验来验证。实验步骤如下:
①从校园周边的3个住宅小区的生活污水排污口进行采样,分别记录为样品A、样品B、样品C。
②将样品A静置1小时后,分别吸出300mL上清液,加入形状、大小等都相同的储液瓶A1和A2中。其余操作如下表所示:
操作
储液瓶A1
储液瓶A2
加入样品A
300mL
300mL
加入液体
?
15mL草履虫培养液
持续通入空气
8小时
8小时后,储液瓶A1和A2状态如图甲所示。
③静置1小时后,分别取上清液,测定其悬浮物浓度。
④重复步骤②、③两次,取平均值。
⑤对样品B、样品C作同样的处理,测定出B1、B2、C1和C2内悬浮物的浓度。实验结果如图乙所示:
注:悬浮物指悬浮在水中的固体物质,是监测水质的指标之一。
请分析回答:
(1)草履虫身体只有一个细胞,属于 生物。
(2)步骤②储液瓶A1起到 作用,表格中“?”处加入的液体是 。
(3)往储液瓶中通入空气的目的是 。
(4)据图乙分析,加入草履虫并通气一段时间后,三个生活污水样品中的悬浮物浓度都有不同程度地 ,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5)实验过程中,同学们采取了多种做法来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请列举出其中的一个做法: 。
【答案】(1)单细胞
(2) 对照 15mL无草履虫的培养液
(3)促进草履虫的呼吸作用,有利于其生命活动(意近即可)
(4) 降低 草履虫对污水有一定的净化作用(意近即可)
(5)多处取样、多次实验、取平均值、用形状、大小等都相同的储液瓶进行实验等(意近即可,答出一点)
【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详解】(1)草履虫身体只有一个细胞,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属于单细胞生物。
(2)要探究一种因素对实验对象的影响,就要以该因素为变量设置对照实验,为了确保实验结果只是由实验变量的不同引起的,就应当使这两种环境中除实验变量不同外,其它条件都相同。因此,步骤②储液瓶A1起到对照作用,储液瓶A2加入15mL草履虫培养液;表格中“?”处加入的液体应是15mL无草履虫的培养液(或15mL清水)。
(3)草履虫是单细胞的动物,往储液瓶中通入空气的目的是促进草履虫的呼吸作用,有利于其生命活动(意近即可)。
(4)据图乙分析,加入草履虫并通气一段时间后,三个生活污水样品中的悬浮物浓度都有不同程度地降低,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草履虫对污水有一定的净化作用(意近即可)。
(5)实验过程中,同学们采取了多种做法来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如多处取样、多次实验、取平均值、用形状、大小等都相同的储液瓶进行实验等(意近即可,答出一点)。
【期中单元测试卷】(苏科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二章+生物与环境 单元测试卷: 这是一份【期中单元测试卷】(苏科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二章+生物与环境 单元测试卷,文件包含期中单元测试卷苏科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章生物与环境单元测试卷原卷版docx、期中单元测试卷苏科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章生物与环境单元测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期中单元测试卷】(人教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一章 认识生物 【单元测试·基础卷】: 这是一份【期中单元测试卷】(人教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一章 认识生物 【单元测试·基础卷】,文件包含期中单元测试卷人教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章认识生物基础卷解析版docx、期中单元测试卷人教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章认识生物基础卷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期中单元测试卷】(人教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二章 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单元测试·提升卷】: 这是一份【期中单元测试卷】(人教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二章 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单元测试·提升卷】,文件包含期中单元测试卷人教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章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提升卷原卷版docx、期中单元测试卷人教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章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提升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