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02,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02,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第1页
    02,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第2页
    02,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02,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02,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文字运用,古代诗文阅读,名著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小语说:阅读经典的过程就是与先贤对话、与智者神交的过程。品读隽永深刻的学术著作,沐浴字里行间弥散的理性光辉,我们能领略历代硕儒的宏博哲思,为我们 ① (huì)暗的思想注入光亮;品读大师的文学作品,浸润其中,含英咀华,我们能获得人生的启迪和向美而生的力量。阅读,为我们打开一扇大门,吸引我们探寻斑斓的世界。
    小文说:听了你讲的话,使我想起了我们一起学习那些经典课文的过程。在江南赵庄皎洁的月光下我们和迅哥儿同看一台好戏;在黄土高原上,我们感受了一场不容束缚、不容羁绊、不容闭塞的 ② 的安塞腰鼓……一幅幅民俗风情画卷,都在我们眼前一一展现。
    1.文中加点字“隽”的读音正确的是( )(1分)
    A.jūnB.jùnC.juānD.juàn
    2.在文中横线①处填入汉字,正确的是( )(1分)
    A.悔B.晦C.诲D.讳
    3.在文中横线②处填入词语,恰当的是( )(2分)
    A.震撼人心B.巧妙绝伦C.连绵不断D.入木三分
    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听了你讲的话,让我想起了我们一起学习那些经典课文的过程。
    B.听了你讲的话,我想起了我们一起学习那些经典课文的经历。
    C.你讲的话,使我想起了我们一起学习那些经典课文的过程。
    D.你讲的话,让我想起了我们一起学习那些经典课文的过程。
    5.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近距离用眼时间过长是青少年近视的首要原因。
    ②近几百年来,科学界、医学界不断研究近视的原因,但到目前为止也没有完全统一的说法。
    ③青少年是孩子大脑的发育时期,如果出现近视问题,孩子接收外界信息的能力就会降低,大脑发育也会受到影响。
    ④无数科学实验和案例表明,青少年近视的发生受到综合因素的影响。
    ⑤孩子在近视之后,如果不采取相关措施,将有可能患上高度近视,出现眼底病变等一系列疾病,甚至可能致盲。
    A.②④①③⑤B.②①④③⑤C.④①③②⑤D.③⑤①②④
    6.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夏天某日,八年级学生小明给同班好友小亮打电话,约小亮周末一起去江边游玩。想到父母说夏天江边经常发生溺水事件,出于安全考虑,小亮决定不去,同时也想劝小明不要去。小亮对小明说:“_______”
    A.夏天周末江边游玩的人多,我父母说不安全,不让我去。很抱歉,你还是约别人一起去吧。
    B.夏天江边经常发生溺水事件,周末人多会更不安全。你脑子没病的话你就别去,反正我不去。
    C.周末去江边?你是不是不想活了。你去不去我管不着,我可不敢陪你去。
    D.夏天江边经常发生溺水事件,周末人多会更不安全。我俩年纪小,又没有家长陪伴,就都不要去了。
    二、古代诗文阅读(20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7~8题。(每小题2分,共4分)
    从军行①
    李白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②,独领残兵千骑归。
    【注】①从军行;唐人以“从军行”为诗题,旨在标明诗歌题材属于“边塞”一类。②呼延将:这里指敌军的一员悍将。呼延,是匈奴四姓贵族之一。
    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首句中的“百战”“碎铁衣”表现战事频繁,主人公身经百战,铠甲已经破碎,可见其是一位久经沙场的老将。
    B.“城南已合数重围”写守边将士的险恶处境:边城被围,退路受阻。严峻的局势为后面表现将领的英勇作了铺垫。
    C.“突营射杀呼延将”具体描写将领的英雄形象,在突围的战斗中射杀敌方大将,表现其“三军之中取上将首级”的勇猛气概。
    D.全诗没有一字的豪言壮语,从头到尾都是叙述事情,交代过程,让人看到一位运筹帷幄、智勇双全、大破敌军的英雄将领形象。
    8.品析诗歌中“独”字的妙处。(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1题。(10分)
    胡广,字光大,吉水人。父子祺,字寿昌。陈友谅陷吉安,太祖遣兵复之,将杀胁从者千余人。子祺走谒帅,力言不可,得免。广,其次子也。建文二年,廷试,时方讨燕,广对策有“亲藩陆梁,人心摇动”语,帝亲擢①广第一,赐名靖,授翰林修撰。
    广性缜密。帝前所言及所治职务,出未尝告人。时人以方汉胡广。然颇能持大体。奔母丧还朝,帝问百姓安否。对曰:“安,但郡县穷②治建文时奸党,株及支亲,为民厉。”帝纳其言。十六年五月卒,年四十九。赠礼部尚书,谥文穆。文臣得谥,自广始。丧还,过南京,太子为致祭。明年,官其子穜翰林检讨③。仁宗立,加赠广少师。
    【注】①擢:选拔。②穷:追究。③翰林检讨:古代官职名。
    9.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3分)
    (1)方( )(2)颇( )(3)其( )
    1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陈友谅陷吉安,太祖遣兵复之。
    (2)帝前所言及所治职务,出未尝告人。
    11.从选文看,胡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3分)
    (三)默写(6分)
    12.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处。(每空1分)
    (1)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气势恢宏,寓不必伤别之意,为下文抒情奠定基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隐喻诗人想做官而没有途径,希望有人引荐,积极出仕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石潭记》中描写溪流曲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秋天的抚慰
    肖复兴
    ①今年秋天的树叶比往年黄得深许多——我是从自家的后窗突然发现的。一棵槭树高过窗子,满树的叶子金黄,比春天的新叶还要亮人眼目。在夕阳的辉映下,那金黄中闪着红,像熊熊燃烧的篝火,又像乡村灶台下喷出的火苗;城市燃气灶的火无法与之匹敌,冒出来的只是带着丝丝天蓝的柔弱火花。
    ②既然秋叶如此灿烂,不妨出门好好看一看。此时,银杏叶正变黄,迎来了最佳观赏期。银杏是一个古老的树种,也是一个长寿的树种,有很多老银杏树都长在寺庙里。北京“资历”最老的一株银杏树在潭柘寺,树龄有一千四百多年,它看尽了春秋演义、朝代更迭,每年秋天通体金黄时,令人叹为观止。
    ③记得去年秋天去潭柘寺时,这株千年银杏的叶子还是绿的。它虽然地处深山,却比市内公园里的银杏叶黄得晚;它沉得住气,不会被微微萧瑟的秋风逗弄得情不自禁,从而失去千年的操守。今年,晚去了将近半个月,远远就见它披上“黄金甲”,“甲片”随着飒飒秋风摇曳。它仿佛羽化成仙,腾起一片金色的祥云,像要连根拔走飞起来一样。
    ④走近瞧,像是有什么人气派地打散了许多金子,将其镶嵌或者熔化在树叶里似的,和秋阳、秋风共同奏响华丽的“秋日奏鸣曲”。这场演奏的指挥者,便是那粗大、沧桑的树干,每根伸展出来的枝条,都是它挥舞的指挥棒;如此华丽的奏鸣曲,需要太多指挥棒,才能使漫天飞舞的树叶奏出和谐的乐章。在潭柘寺里走了一圈又回来,正巧赶上一阵风,银杏树的叶子簌簌飘落,好似金色的雨。在阳光的映衬下,满眼是透明的金黄,几乎在场的所有人都抬头叫起来……这大概是银杏树一年里最“高光”的时刻了。
    ⑤后来,我又去了颐和园。较之潭柘寺,颐和园建成的时间晚,没有千年树龄的银杏树,甚至少有银杏树。因此,我去的时候只想看看那里的树是怎样的颜色。走进宜芸馆和玉澜堂,特别打眼的是半绿半黄的玉兰树的树叶,仿佛春天与秋天交汇、妙龄少女和沧桑老人并肩。由于刚下过一场细雨,绿叶显得湿润而清新;有这样的衬托,那金黄就更别具一格,不禁赞叹只有大自然才能孕育如此童话般的奇异色彩,胜过调色盘里调出的一切颜色。
    ⑥步入乐寿堂轩豁的院落,见左右几棵玉兰树的树叶也是半绿半黄,树旁有很多人在拍照,为了避免和这些人相撞,我直奔乐寿堂的后院。一般人看完乐寿堂的前院就直接走向长廊了,后院人极少,非常幽静,我常在这里画画儿。后院那几株粗壮的老玉兰树,每到春天,洁白如玉的玉兰花寂寞地开着,有点“白头宫女在,闲话戏春风”的意味。
    ⑦果然,后院空无一人,玉兰树的树叶也是半绿半黄——只不过绿的少一些,黄的多一些。由于黄更显眼,也由于红墙、红柱的衬托令周遭的色彩越发明艳,加之没有人簇拥,这些亮丽树叶映照在乐寿堂后窗上的影子,朦朦胧胧,将那金黄搅拌得光影浮动,活了一样,如同金色的精灵。我想起杨万里的“芭蕉分绿与窗纱”,这里分明是“玉兰分黄与窗纱”,那片耀眼的金黄,有了不一样的幻象。
    ⑧走到树下仔细看,我这才发觉,银杏叶实在比它小得多。而且,玉兰树的树叶和玉兰花一样,都支棱着,有筋骨似的托浮在空中。即使花落了,树叶也显得十分精神,不像桃树、杏树、苹果树那般披头散发,形如失恋的女人。因此,那些叶子才能如盛开的玉兰花盛满秋天独有的金黄;秋天的色彩,在这里才能得到充分的释放。
    ⑨游览完颐和园,我又去城外的凉水河畔转一转。这几年,沿河两岸建设了滨河公园,新修了栈道,新栽了花木,不过也保留下好多老树,从而新旧共存,连通古今,更显原始和乡土。公园里的槐树、柳树、栾树、白蜡树,还有许多我叫不上名字的树,树叶金黄一片,挥洒在蓝天之上,倒映在河水之中,让天空和河水荡金流黄……
    ⑩苏联作家巴乌斯托夫斯基说:“人们到大自然中去,通常是去休息,我却认为,人必须经常生活在大自然中。”在大自然中,“我特别强烈地感觉到人和大自然的友谊”。这种友谊,更多得益于大自然对人类的抚慰作用,这是大自然对人类独特的赐予。
    ⑪能出来走走,看看大自然里难得的秋色,这是大自然给予我们的抚慰。相较于大自然,人类是渺小的,是需要抚慰的。
    选自《北京晚报》,有删改
    13.通读全文,按照文章思路,在下面横线上填空。(6分)
    自家后窗外,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银杏树叶与秋阳、秋风共同奏响“秋日奏鸣曲”——颐和园里,玉兰树树叶半绿半黄,仿佛春与秋交汇、少女和老人并肩——凉水河畔,③____________
    14.作者在描写中融合了抒情的表达方式,试以文章的第⑦段为例,简要分析这两种表达方式的作用。(4分)
    15.文章题目为“秋天的抚慰”,可见“秋天”在作者眼中是会给人“抚慰”的,他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请根据文章内容简要分析。(3分)
    16.赏析文中第③段画横线的句子。(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8题。(6分)
    徽州建筑
    ①西晋末年,为躲避战乱,中原地区同宗同族的人们共同向南方迁移。这时一片山清水秀之地进入了他们的视野,这里有黄山、大会山、天目山、白际山等,群山环绕、与世隔绝。新安江、乐安江等众多河流奔泻其间、哺育生灵,氤氲的水汽在山间缭绕,宛如仙境。有山的屏障、水的滋养,于是,这里便成为庇护先祖们的一方净土,被后世称为徽州。
    ②徽州,山地遍布、平原稀少。人们在北方居住的四合院,在这里没有充裕的平地承载。而当地土著建造的干栏式建筑,即底层架空、二层居住的“楼居”,虽适应南方的自然环境,但全家老少的生活起居,都要挤在同一房间内,多有不便。
    ③两种建筑形式,都不能满足居住需求,于是,便进行了南北建筑大融合。首先是建筑内部结构的融合。干栏式的建筑结构为穿斗式构架,构件较小。四合院建筑结构为抬梁式构架,内部的使用空间较为宽敞。人们吸取两方优势,在厅堂等重要空间,以抬梁式构架为支撑;在两侧山墙、卧室等次要空间,替换为穿斗式构架,混合式构架就此诞生。其次是建筑形式的融合。移民们参照当地“楼居”形式,将原本平铺在地面上的四合院建筑抬升为2~3层。一层中间为厅堂,两侧为长辈或屋主卧室,二层为晚辈或女眷卧室。顶层的楼板处还可以挑出木条形成晒场。卧室、厅堂等空间,因袭四合院布局,在建筑之中围合出一方院落,干栏式建筑的“楼居”形式让其在视觉比例上显得幽深窄小,人们形象地称之为天井。天井内侧的二层,修有一圈座椅,上面雕花缀朵、镂空纤巧。座位的弧形栏杆靠背,被称之为美人靠。在雨天,雨水顺着四周倾斜的屋顶汇入天井,是为“四水归堂”,寓意“肥水不流外人田”。另外还有建筑外貌的融合。门楼作为屋主人财富与身份的象征,为房屋的重点装饰之处。门楼上的砖雕,也往往细致繁复、争奇斗艳。一幅雕刻完善的门匾,从近景到远景,一般有7~8个层次。门楼两旁的石鼓、石狮等石雕也是精雕细琢,室内的木雕装饰更是一绝,比如两头雕刻流云飞卷、弯弯如月的月梁。还有斗拱、窗扇,甚至是脚边的门板,均可雕饰,令人叹为观止。雕刻的题材,动物如龙、凤、麒麟、龟、鹿、喜鹊、蝙蝠,植物如梅、兰、杏花、竹、菊、松柏、海棠,场景如耕种、砍柴、放牧、狩猎、宴饮,文字如福、禄、寿、宝……这一切都寄托着人们美好生活的愿望。
    ④众多的人口与稀缺的土地资源,让房屋与房屋之间的关系,变得更为窘迫。有的街巷,甚至只留“一线天”,木质的建筑如若着火,难免殃及一片。于是,人们将外墙抬升,高过建筑的屋顶,用以阻隔火势蔓延,是为封火墙。其墙体沿着人字形的屋檐,层层跌落、上覆瓦檐,形象类似马头,因而也称为马头墙。家家户户沿着高低错落的地形连成村庄,营造出了一种整体的和谐。
    ⑤村落的基址一般选在枕山环水之处。枕山,可阻挡冬日的寒流,让富含水汽的南风,在此停留降雨,调节村庄小气候。环水,使活水流经村落,既保证生活饮用所需,也便于养殖水禽、鱼虾以及灌溉农田。人们在流水出入村庄之处,涵养树木、修建亭榭,形成古代罕见的公共园林,即水口园林。如唐模村,远处的黄山余脉隐约可见,自东向西而来的檀干溪,将村子一分为二。而流水进入村庄的水口处,有亭、坊、馆、榭以及上百年的古树。自然与建筑完美交融,正所谓“山深人不觉,全村同在画中居”。街道伴水而生,在临水一侧,修建座椅、美人靠,建筑本身与水中倒影,一实一虚、相映成趣。若河流没流经村落,人们便修建引水渠,即水圳,以引水入村。如宏村,从入水口到出水处,天然存在约4米的高差,河水流经全村只需约35分钟,可保证流水不腐。日常用水中的米渣、菜叶随水圳流入南湖,喂鱼肥藕,富含营养的鱼粪、荷叶流入耕地,壮苗丰田。以人养鱼、以鱼养田、以田养人,这种良性循环系统,推动村庄不断壮大。水圳沿途人家,引水入宅,形成“水院”或“水园”。或一方鱼池,或几竿修竹,即使在有限的院落内,也能展现出无限的生机。
    ⑥当我们在徽山徽水间遇见粉墙黛瓦,当成百上千幢徽州建筑映入眼帘,我们才会愕然记起,它从来都应该属于这片山河,属于这里故人的乡愁。
    (有删改)
    17.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主要对徽州的地形特点、建筑特点作了详细的介绍。
    B.徽州建筑其实是南北建筑的大融合,体现在建筑内部结构的融合和建筑形式的融合。
    C.徽州建筑中的封火墙,可以防火防风;枕山建屋,可以阻挡寒流,调节气候。
    D.文章运用了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
    18.本文语言准确、生动,也不失典雅与韵味。试从文章中找出相关例句,具体分析其中一种特点的表达效果。(3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0题。(7分)
    材料一:经典是历史沉淀的结晶,具有典范性。我国自古便有读经的传统,此处的“经”主要是指儒家经典,有“十三经”之谓。同时,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还有道家和佛家的经典,这些都是千百年来经久不衰的传世之作,经历过历史的洗礼和沉淀,成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精神特质。经典能超越时空,影响未来,具有永恒性。李白有两句诗,“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形象地阐明了经书的永恒价值。楚王当年放逐屈原,使得这位满怀一腔报国热情的三闾大夫只能到泽畔做一个行吟诗人。如今,楚王不过一抔黄土而已,而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则如日月一样经天纬地,万古不灭。
    经典蕴含着丰富的古人智慧,具有启迪性。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天人合一、天下为公、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实事求是、经世致用、知行合一、讲信修睦、和而不同等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可以为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
    (摘编自《今人为何要阅读古典》,《人民日报》(海外版),有删改)
    材料二:现在青少年获取的知识、信息越来越多,但阅读的人文社会经典却越来越少,这将导致青少年社会价值观念的薄弱、模糊和混乱,阻碍社会的进步
    在碎片化阅读越来越强势的时代,经典阅读不仅不能减弱,反而要不断提倡,不断得到加强,青少年应该通过经典中那些民族的基因、文明的种子、爱的力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通过经典名著的阅读,培养青少年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一生受用的品质,既是阅读的本质,又是“读什么”的答案。读过一部经典和没读过一部经典的人生,整个轨迹都会不一样。
    (摘编自《专家学者谈经典阅读:最美的年华读最好的书》,《光明日报》,有删改)
    材料三:青少年时期,读不读书,读什么书,都不是小问题。首先是不读书:一方面,现在由于应试教育压力,使学生没有时间、精力,也无兴趣读其他任何“与考试无关”的书;另一方面,影视和网络阅读的出现,有可能削减,甚至取消深度阅读和个性化阅读。这里还有一个读什么书的问题。像鲁迅所说,胡乱追逐时髦,“随手拈来,大口大口地吞下”的阅读——这颇有些类似今天的“快餐式阅读”,吃下的“不是滋养品,是新袋子里的酸酒,红纸包里的烂肉”,没有经验的青少年吃下去“烂肉”“酸酒”,仰赖这样的“快餐”长大,是可能成为畸形人的。鲁迅因此大声疾呼“我们要有批评家”,给青少年的阅读以正确的引导。“经典阅读”正是这样的导向:要用人类、民族文明中最美好的精神食粮来滋养我们的下一代,使他们成为健康、健全发展的人,为了“立人”而阅读经典。
    阅读经典,要用“心”去读:以你之心与作者之心、作品人物之心相会、交流、撞击;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他们的境遇,真实的欢乐与痛苦;用自己的想象去补充、发展作品提供的艺术空间,品味作品的意境,思考作品的意义。还应感悟经典的语言,细心地去体味、沉吟、把玩,并从中感受到一种语言的趣味。另外还要将阅读经典产生的感受、体验、想象内化为你的精神。
    (摘编自钱理群《我们为什么要读经典》,有删改)
    19.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上述材料都是围绕着“经典”进行论述的,体现了人们对“经典”的重视。
    B.材料一引用李白的诗句,属于道理论证,其目的是论证“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如日月一样经天纬地,万古不灭”的观点。
    C.材料二中论述经典名著的阅读,可以培养青少年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一生受用的品质,改变人生轨迹。
    D.材料三中的“新袋子里的酸酒,红纸包里的烂肉”指看似时髦实则低劣的阅读材料,生动形象地论述了阅读此类作品的后果,从而突出阅读经典的重要性。
    20.以上三则材料对你今后的阅读有何指导意义?(4分)
    四、名著阅读(10分)
    21.下列对相关名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经典常谈》中,《〈说文解字〉第一》中提到,比起“仓颉造字说”,《易·系辞》中说文字是“后世圣人”造出来的更自然合理。
    B.《经典常谈》中,《〈说文解字〉第一》中提到,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合称“六书”。其中转注和假借是用字的条例。
    C.《苏菲的世界》是一本以散文的形式讲解欧洲哲学史的书,故事主要以谈话的形式展开。
    D.《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是我国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在旅欧期间所写的,他用的笔名是孟实。
    22.《经典常谈》中,《“春秋三传”第六》中提到,“春秋三传”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3.读了《经典常谈》,你对于当代中学生阅读传统文化经典的意义有哪些认识?(150字左右)(4分)
    五、写作(50分)
    24.请以“令我充满感激的记忆”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定(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③写出真切体验和独特感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与人名。
    1到7题答案
    D B A C A D D
    8.“独”,单独,独自。千骑之中一骑独前,给人以顶天立地之戒,突出了将领的英雄形象。
    9.(1)方(正)(2)颇(十分,很)(3)其(代词,代胡广)
    10.(4分)
    (1)。陈友谅攻陷吉安时,太祖派兵将其收复。
    (2)(他)在皇上面前所说的话以及(他)所处理的事务,出宫后从不曾告诉他人。
    11.(3分)示例:胡广是一个才华出众、为人谨慎、做事周密、识大体、关心百姓的人。
    12(1)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2)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3)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13.①槭树叶金黄中闪着红,亮人眼目②潭柘寺里③新栽花木与老树共存,更显原始和乡土(每空2分,共6分)
    14.第⑦段中,前两句通过描写玉兰树树叶半绿半黄,色彩明艳的面貌以及树叶映照在后窗上的影子的姿态,营造出一种朦胧美和动态美,透露出作者对玉兰树树叶亮丽姿态的喜爱与赞赏;接看尾句“我想起杨万里的‘芭蕉分绿与窗纱’,这里分明是‘玉三分黄与窗纱’,那片耀眼的金黄,有了不一样的幻象”直接抒发了作者对玉兰树树叶与众不同的美的喜爱与赞赏。(每种表达方式的赏析2分,共4分)
    15.作者认为“秋天”会给人“抚慰”,实则是认为大自然会给人“抚慰”,这种感受是通过对秋天的多种树的描写来表达的,如看到槭树、银杏、玉兰等的华丽景色,作者产生无限联想,感受到人与大自然的友谊,产生对秋天、对大自然的无限喜爱与赞美,其中包含着明朗灿烂、让人奋进的美感,包含着对人类的启示,这些大自然对人类独特的赐予便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抚慰。(3分)
    16.运用了拟人、借代、比喻的修辞手法。“披”赋予树以人的动作,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甲片”指树叶,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仿佛羽化成仙”把树叶比作仙人,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银杏树叶潇洒飘飞的轻盈美丽,让人感受到生命的鲜亮与灿烂。表达了作者对秋天树叶的赞美之情,对大自然,对生命的赞美之情。(修辞手法分析2分,表达效果分析2分,共4分)
    17.D
    18.语言准确示例:如第⑤段中“…天然存在约4米的高差,河水流经全村只需约35分钟”中的“约”字,表估计、猜测,说明“4米的高差”“35分钟”只是估计,而非肯定,用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严谨性。
    语言生动示例:如第①段“氤氲的水汽在山间缭绕,宛如仙境”突出了徽州环境的优美;第③段“两头雕刻流云飞卷、弯弯如月的月梁”,突出了雕刻的精致。均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形象生动。
    语言典雅而富有韵味示例:如第⑤段“一实一虚、相映成趣”“以人养鱼、以鱼养田、以田养人”“或一方鱼池,或几竿修竹”等四字词语或短句的运用,不仅简要概括了徽州建筑的特点,而且使文章语言典雅而富有韵味。(任答一种特点即可,3分)
    19.B
    20.阅读时要选择经典作品;通过经典中民族的基因、文明的种子、爱的力量,树立正确价值观,培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一生受用的品质;要用“心”去读,与作者之心、作品人物之心相会、交流、撞击,感受、体验他们的悲欢;感悟经典的语言,体味、沉吟、把玩,从中感受语言的趣味;将阅读经典产生的感受、体验、想象内化为自己的精神。(任答两点即可.每点2分共4分)
    21.C
    22.《左传》《公羊传》《穀梁传》
    23.示例:阅读经典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经典常谈》通过生动的语言,让我们走进我国传统文化经典著作,饶有兴味地了解一个时代、一个群体或一类作品的风貌,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作为当代中学生,只有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

    相关试卷

    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开学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开学语文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文字运用,古诗文阅读与积累,现代文阅读,名著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含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综合,语言表达,选择题,诗歌鉴赏,课外阅读,情景默写,现代文阅读,名著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年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和运用,综合性学习,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