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卷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4871026/0-169637719425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卷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4871026/0-169637719428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卷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4871026/0-169637719431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卷
展开1.自然环境中,一杯很烫很热的水变凉过程中,温度变化规律是( )
A.先快后慢B.先慢后快C.匀速下降D.忽快忽慢
2.冰受热以后从固态变成液态,这种现象叫作( )
A.熔化B.融化C.溶解
3.用点燃的火柴( )点燃酒精灯。
A.自上而下斜向B.自下而上斜向
C.自左向右侧面D.自右向左侧面
4.地球是一颗蓝色的星球,围绕太阳运行的地球被称为( )
A.恒星B.卫星C.行星D.流星
5.月球是人类迄今唯一登陆过的地外天体,月球表面( )
A.有空气B.有液态水C.有环形山D.能发光
6.从地球上看到月球是圆形时,此时的月相名称是( )
A.满月B.蛾眉月C.弦月D.凸月
7.小明自制纸盒开始养蚕,小丽看了小明的操作后,认为小明养不活蚕。理由是( )
A.纸盒里铺有干净的纸
B.纸盒上扎了几个孔
C.桑叶洗净擦干
D.纸盒里的蚕受到阳光暴晒
8.小明的实验设计是:“准备两个饲养盒,里面各放10条蚕宝宝,给一个盒子里的蚕宝宝喂桑叶,给另一个盒子里的蚕宝宝喂莴笋叶。”根据设计猜测,小明研究的问题是( )
A.蚕宝宝喜欢生活在哪里B.蚕宝宝怎样休息
C.蚕宝宝吃什么长的好D.蚕宝宝怎样运动
9.植物的茎和叶是由( )发育而成的。
A.子叶B.种皮C.胚芽D.胚根
10.雄娃鸣叫、孔雀开屏、角马搏斗,这是动物的( )行为。
A.求偶B.交配C.生产D.哺育
二、判断题
11.温度计读数时,让视线与温度计液柱的上表面保持水平。
12.常见物体遇冷体积会缩小,因此水遇冷结冰时体积会缩小。
13.冰、水、水蒸气是同一种物质。
14.太阳是一颗自身能发光发热的气体星球,它是银河系中一颗普通的恒星。
15.蚕的一生经历的变化是蚁蚕→卵→蚕宝宝→蛹→蛾→蚁蚕。
16.如果看到植物的果实鲜艳、味美多汁,可推测该植物种子借助风力传播。
17.动物的庇护所应该具备充足的食物、适宜的温度、水等各种条件。
18.像青蛙、蛇等动物那样产卵的繁殖方式叫卵生。
19.有生命的物体称为生物。所有的生物都需要阳光。
20.遇到极端环境变化,当生物无法适应这种变化时,就会死亡或灭绝。
三、填空题
21.荡秋千时,坐1位小朋友秋千正常摆动。相同条件下,坐2位小朋友,秋千摆动速度 (填写“不变”或“改变”)
22.“秋千摆动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呢?”此时小明在 (填写“提出问题”或“作出假设”)。
23.“其他条件相同,摆动幅度分别为5°和30°的秋千摆动快慢相同吗?”小明认真完成了这个实验,根据数据和现象分析,发现摆的快慢与摆动幅度没有关系。在这个实验活动中需要的科学素养是 。(填写“重视数据”或“持之以恒”)
24.“麻雀的脂肪和毛量会发生变化”,说明麻雀能应对环境 的变化。(填写“温度”或“降水量”)
25.把红薯浸在水中,当长出小芽之后,用刀切下带芽的红薯块,埋入土中。这是用红薯的 繁殖。(填写“根”或“叶”)
四、简答题。
26.观察图例模型,回答问题。
(1)如图所示图例中,哪些种子可能发芽?(用“√”在图例中标注)
(2)如果所有种子都没有发芽,可能的原因是 。
27.观察图例,回答问题。
(1)观察“图1”,怎么操作,铁环不能穿过铁球?(画图或文字描述)
(2)根据“图2”现象,你能得出什么实验结论?
(3)夏天,如图3所示电线架设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28.观察图例,阅读文字,回答问题。
文字提示:如图1所示,描述了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示意图。
(1)根据“如图1”示意图,描述一天中影子长短的变化规律。
(2)太阳的位置变化,对物体影子方向的影响是 。
A.太阳在东方,物体影子向东。
B.太阳在西方,物体影子向西。
C.太阳在西方,物体影子向东。
D.太阳在南方,物体影子向东。
(3)如图2是赤道日晷,还是地平日晷?
29.观察图例,回答问题。
(1)如图所示鱼缸图例中,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可以在图例中标注)
(2)你同意以下观点吗?说明理由。
小明认为:“鱼缸里放一条玩具鱼,它也是生物,因为它能运动。”
(3)如果哪一天鱼死亡了,那么鱼缸里的环境可能有哪些变化?
五、探究实践题
30.阅读文字,观察图例,回答问题。
文字信息:小明开展项日学习活动,项日任务是“制作昆虫模型”。他利用新买的橡皮泥、塑料管等材料制作一个昆虫模型,并在全班进行展示。(如图)
(1)参考范例,对小明的模型进行评价。(在空格处标注“√“或“×”)
昆虫模型评价量规:
(2)请给小明的模型写几句评语。
(3)大胆设计一款创意昆虫模型。(可画图)
2022-2023学年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四年级(下)期末科学试卷(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自然环境中,一杯很烫很热的水变凉过程中,温度变化规律是( )
A.先快后慢B.先慢后快C.匀速下降D.忽快忽慢
【解答】只要在物体内部或物体间有温度差存在,就会发生热传递现象,热传递的快慢与温差有关,与材料有关。一般来说,温差越大,热传递的速度越快,相反,温差越小,热传递的速度越慢。因此,自然环境中,一杯很烫很热的水变凉过程中,温度变化规律是先快后慢。故A选项正确。
故选:A。
2.冰受热以后从固态变成液态,这种现象叫作( )
A.熔化B.融化C.溶解
【解答】解:根据对水的三态变化的认识,固态的冰、液态的水和气态的水蒸气,在自然环境中,三态共存。水的三态的变化,只是改变了水的状态,水本身的却没有改变。它们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热量是水的三态变化的主要因素,固态的冰受热会变成液态的水,这种现象叫融化。可见B符合题意。
故选:B。
3.用点燃的火柴( )点燃酒精灯。
A.自上而下斜向B.自下而上斜向
C.自左向右侧面D.自右向左侧面
【解答】根据酒精灯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点燃酒精灯时,因为酒精挥发性很强,燃着的火柴要从下而上斜向点燃酒精灯比较合理,防止酒精灯突然的火焰过大,会烫伤手。
故选:B。
4.地球是一颗蓝色的星球,围绕太阳运行的地球被称为( )
A.恒星B.卫星C.行星D.流星
【解答】自身不发光,围绕太阳运行,且质量足够大的天体,被称为行星。所以地球是一颗蓝色的星球,围绕太阳运行的地球被称为行星。
故选:C。
5.月球是人类迄今唯一登陆过的地外天体,月球表面( )
A.有空气B.有液态水C.有环形山D.能发光
【解答】月球是迄今人类唯一登陆过的地外天体。月球上没有空气,没有液态水,缺乏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月球自己并不发光,但能够反射太阳光。月球表面有环形山。
故选:C。
6.从地球上看到月球是圆形时,此时的月相名称是( )
A.满月B.蛾眉月C.弦月D.凸月
【解答】月亮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月相变化的顺序是:新月——蛾眉月——上弦月——渐盈凸月——满月——渐亏凸月——下弦月——残月——新月,就这样循环,月相变化是周期性的,周期大约是一个月。从地球上看到月球是圆形时,此时的月相名称是满月。
故选:A。
7.小明自制纸盒开始养蚕,小丽看了小明的操作后,认为小明养不活蚕。理由是( )
A.纸盒里铺有干净的纸
B.纸盒上扎了几个孔
C.桑叶洗净擦干
D.纸盒里的蚕受到阳光暴晒
【解答】A.纸盒里铺有干净的纸,保持清洁,有利于蚕的健康生长,故A不符合题意;
B.纸盒上扎了几个孔,有利于空气流通,空气新鲜,有利于蚕宝宝生长,故B不符合题意;
C.桑叶洗净擦干喂养蚕,利于蚕健康成长,少生病,故C不符合题意;
D.蚕宝宝喜欢阴凉的环境,不能让阳光暴晒,严重的会导致其死亡,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8.小明的实验设计是:“准备两个饲养盒,里面各放10条蚕宝宝,给一个盒子里的蚕宝宝喂桑叶,给另一个盒子里的蚕宝宝喂莴笋叶。”根据设计猜测,小明研究的问题是( )
A.蚕宝宝喜欢生活在哪里B.蚕宝宝怎样休息
C.蚕宝宝吃什么长的好D.蚕宝宝怎样运动
【解答】根据对比实验的基本要求,做对比实验时,我们一般是只控制一个条件发生变化。只有一个条件变化,其他条件都不变,才能找到变量与不变量之间的关系。根据小明的实验设计过程:“准备两个饲养盒,里面各放10条蚕宝宝,给一个盒子里的蚕宝宝喂桑叶,给另一个盒子里的蚕宝宝喂莴笋叶。”由于唯一的变量是食物,可以判断小明研究的问题是“蚕宝宝吃什么长的好”。故C选项正确。
故选:C。
9.植物的茎和叶是由( )发育而成的。
A.子叶B.种皮C.胚芽D.胚根
【解答】植物的茎和叶是由种子的胚芽发育而成的,种皮其保护作用,胚根发育成根,子叶贮存营养。
故选:C。
10.雄娃鸣叫、孔雀开屏、角马搏斗,这是动物的( )行为。
A.求偶B.交配C.生产D.哺育
【解答】环境的变化会影响动物的数量,动物的数量变化也会影响环境,随着环境的变化,生物的结构特征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适应环境。不能适应环境变化的生物将会被淘汰。雄娃鸣叫、孔雀开屏、角马搏斗,这是动物的求偶行为。
故选:A。
二、判断题
11.温度计读数时,让视线与温度计液柱的上表面保持水平。 √
【解答】读温度计上的示数时,一定要平视温度计液柱的液面,这样读出的温度才是准确的。如果仰视,那么会造成读出的温度偏低;如果俯视,那么会造成读出的温度偏高。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12.常见物体遇冷体积会缩小,因此水遇冷结冰时体积会缩小。 ×
【解答】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水开始结冰,由液态变为固态,体积会变大,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13.冰、水、水蒸气是同一种物质。 √
【解答】冰、水、水蒸气是同一种物质。冰是固态的水,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水是液态,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水蒸气是气态的水,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存在于空气中。题干正确。
故答案为:√。
14.太阳是一颗自身能发光发热的气体星球,它是银河系中一颗普通的恒星。 √
【解答】太阳是一个能自己发光发热的巨大球体,它给我们带来了光明和温暖,它是太阳系的中心,也是银河系中的一颗普通的恒星。题目的说法是正确。
故答案为:√。
15.蚕的一生经历的变化是蚁蚕→卵→蚕宝宝→蛹→蛾→蚁蚕。 ×
【解答】蚕卵是蚕生命的开始,蚕的一生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四种形态。蚕卵的形状是扁圆形的,它在适宜的温度、湿度下才能孵出蚁蚕,蚁蚕从蚕卵中孵化出来时,身体的颜色是褐色或黑色的,逐渐变成白色;蚕蛹的体形像一个纺棰,分头、胸、腹三个体段。蚕蛾是成虫,蚕蛾的形状像蝴蝶,全身披着白色鳞毛,两对翅较小,不会飞翔。故题目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6.如果看到植物的果实鲜艳、味美多汁,可推测该植物种子借助风力传播。 ×
【解答】植物的种子都有自己的传播方法,包括动物传播、风力传播、水力传播、弹力传播、机械传播、人传播等。果实表面有钩刺或者果实鲜艳、美味、多汁适合动物传播,如:苍耳、野葡萄。
故答案为:×。
17.动物的庇护所应该具备充足的食物、适宜的温度、水等各种条件。 √
【解答】一种生物愿意长期生活在某个环境里,是因为这个环境为它提供了生存、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食物、水、庇护所等条件,这样的生活环境被称为生物的栖息地。所以动物的庇护所应该具备充足的食物、适宜的温度、水等各种条件。
故答案为:√。
18.像青蛙、蛇等动物那样产卵的繁殖方式叫卵生。 √
【解答】动物的繁殖方式主要有两种,分别是“卵生”与“胎生”。卵生动物是指用产卵方式繁殖的动物,如青蛙、蛇;胎生动物的繁殖方式是直接生下幼仔,如熊猫、牛。
故答案为:√。
19.有生命的物体称为生物。所有的生物都需要阳光。 ×
【解答】有生命的物体又称为生物,所有的生物都会生长变化、会繁殖、会对环境变化做出反应,几乎都需要水、空气、温度、阳光等,深海里的生物,海底火山口附近的生物可以不需要太阳光。
故答案为:×。
20.遇到极端环境变化,当生物无法适应这种变化时,就会死亡或灭绝。 √
【解答】环境的变化会影响动物的数量,动物的数量变化也会影响环境,随着环境的变化,生物的结构特征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适应环境。不能适应环境变化的生物将会被淘汰。遇到极端环境变化,当生物无法适应这种变化时,就会死亡或灭绝。
故答案为:√。
三、填空题
21.荡秋千时,坐1位小朋友秋千正常摆动。相同条件下,坐2位小朋友,秋千摆动速度 不变 (填写“不变”或“改变”)
【解答】根据摆的探究实验可知,摆在每分钟来回摆动的次数与摆长有关,与摆幅无关,与摆锤的重量无关。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根据题干信息,荡秋千时,坐1位小朋友秋千正常摆动。相同条件下,坐2位小朋友,虽然重量增大,但是不会影响秋千摆动速度,所以秋千摆动速度不变。
故答案为:不变。
22.“秋千摆动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呢?”此时小明在 提出问题 (填写“提出问题”或“作出假设”)。
【解答】科学探究过程中包括七个主要环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根据题目要求,“秋千摆动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呢?”此时小明是在“提出问题”环节阶段。
故答案为:提出问题。
23.“其他条件相同,摆动幅度分别为5°和30°的秋千摆动快慢相同吗?”小明认真完成了这个实验,根据数据和现象分析,发现摆的快慢与摆动幅度没有关系。在这个实验活动中需要的科学素养是 重视数据 。(填写“重视数据”或“持之以恒”)
【解答】科学探究过程中包括七个主要环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搜集数据是科学探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能帮助我们分析和解决问题。根据数据和现象分析,发现摆的快慢与摆动幅度没有关系。在这个实验活动中需要的科学素养是重视数据,尊重事实。
故答案为:重视数据。
24.“麻雀的脂肪和毛量会发生变化”,说明麻雀能应对环境 温度 的变化。(填写“温度”或“降水量”)
【解答】大自然中的非生物因素总是在不断地变化,如温度、降水量等。为应对某些变化,生物有自己适应环境的方式。到了冬天,“麻雀的脂肪和毛量会发生变化”,抵御寒冷,说明麻雀能应对环境温度的变化。
故答案为:温度。
25.把红薯浸在水中,当长出小芽之后,用刀切下带芽的红薯块,埋入土中。这是用红薯的 根 繁殖。(填写“根”或“叶”)
【解答】植物一般都是依靠种子来繁殖后代,有的植物还能通过根、叶和茎繁殖。红薯用根来进行繁殖。
故答案为:根。
四、简答题。
26.观察图例模型,回答问题。
(1)如图所示图例中,哪些种子可能发芽?(用“√”在图例中标注)
(2)如果所有种子都没有发芽,可能的原因是 种子的胚坏了 。
【解答】(1)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内部条件是具有完整的、有活力的胚,以及供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种子才能发芽。如图:种子有的浇水,有的不浇水,浇水的种子可能发芽,不浇水的种子不发芽。
(2)种子最重要的部分是胚。胚是有生命的,可以发育成一株植物,如果种子的胚坏了,就不能长成植物了。如果实验中以上种子都没有发芽,可能的原因是种子自身的条件如种子的胚坏了。
故答案为:(1);(2)种子的胚坏了。
27.观察图例,回答问题。
(1)观察“图1”,怎么操作,铁环不能穿过铁球?(画图或文字描述)
(2)根据“图2”现象,你能得出什么实验结论?
(3)夏天,如图3所示电线架设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解答】热胀冷缩是物体的一种基本性质,物体在一般状态下,受热以后会膨胀,在受冷的状态下会缩小。大多数物体都具有这种性质。
(1)固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观察“图1”,铁环能穿过铁球,把铁球放入热水中,铁球受热体积膨胀,铁环不能穿过铁球。
(2)可以观察到“图2”的现象是烧瓶中的水放入冷水中,液面下降,放入热水中,液面上升并且溢出来,由此得出结论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3)夏天,如图3所示电线架设是合理的,因为固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夏天架设电线要松一些,防止冬天电线受冷收缩,拉断。
故答案为:(1)把铁球放入热水中,铁球受热体积膨胀,铁环不能穿过铁球。(2)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3)合理;因为固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夏天架设电线要松一些,防止冬天电线受冷收缩,拉断。
28.观察图例,阅读文字,回答问题。
文字提示:如图1所示,描述了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示意图。
(1)根据“如图1”示意图,描述一天中影子长短的变化规律。
(2)太阳的位置变化,对物体影子方向的影响是 C 。
A.太阳在东方,物体影子向东。
B.太阳在西方,物体影子向西。
C.太阳在西方,物体影子向东。
D.太阳在南方,物体影子向东。
(3)如图2是赤道日晷,还是地平日晷?
【解答】(1)根据“图1”示意图可以看出,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变化规律是:长→短→长。中午影子最短,上午由长变短,下午影子由短变长。
(2)太阳的位置变化影响影子的长短、形状、大小和方向的变化。影子与太阳的方向总是相反的,太阳东升西落,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自东向南、向西移动,物体影子方向则自西向北、向东移动;如果太阳在东方,物体影子在西方;如果太阳在西方,物体影子则向东。
(3)日晷由晷盘和晷针组成,可分为赤道日晷、地平日晷等不同种类。赤道日晷晷盘应与地球赤道平行,晷针要垂直穿过晷盘中心,并指向正北、正南方向,晷盘南北两面都有计时刻度。地平日晷的晷面必须严格水平,地平日晷不能采用均匀刻划的方法计时。读图可知,图2是赤道日晷。
故答案为:(1)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变化规律是:长→短→长。中午影子最短,上午由长变短,下午影子由短变长。
(2)C。
(3)赤道日晷。
29.观察图例,回答问题。
(1)如图所示鱼缸图例中,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可以在图例中标注)
(2)你同意以下观点吗?说明理由。
小明认为:“鱼缸里放一条玩具鱼,它也是生物,因为它能运动。”
(3)如果哪一天鱼死亡了,那么鱼缸里的环境可能有哪些变化?
【解答】(1)自然界中的物体可分为生物和非生物两大类,鱼缸中的小鱼、水草能够生长变化,会繁殖,会对环境变化作出反应等,它们是有生命的物体,是生物;鱼缸中的石子、水不会生长变化,不会繁殖,不会对环境作出反应,它们是没有生命的物体,是非生物。
(2)判断物体是否是生物,要看该物体是否有生命,能否生长变化,是否会繁殖,是否会对环境作出反应等。鱼缸中的玩具鱼不能够生长变化,不会繁殖,不会对环境变化作出反应,所以说玩具鱼不是生物,小明的观点是错误的。
(3)鱼缸中的生物与非生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如果哪一天鱼死亡了,水草会因为缺少养料而枯萎,最后导致鱼缸中的水质变坏。
故答案为:
(1)
;
(2)不同意;鱼缸中的玩具鱼不能够生长变化,不会繁殖,不会对环境变化作出反应,所以说玩具鱼不是生物;
(3)水草会因为缺少养料而枯萎,最后导致鱼缸中的水质变坏。
五、探究实践题
30.阅读文字,观察图例,回答问题。
文字信息:小明开展项日学习活动,项日任务是“制作昆虫模型”。他利用新买的橡皮泥、塑料管等材料制作一个昆虫模型,并在全班进行展示。(如图)
(1)参考范例,对小明的模型进行评价。(在空格处标注“√“或“×”)
昆虫模型评价量规:
(2)请给小明的模型写几句评语。
(3)大胆设计一款创意昆虫模型。(可画图)
【解答】(1)昆虫的共同特征是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从小明制作的昆虫模型图可以看出,与昆虫身体的形态结构比较,①昆虫模型身体没有明显的头、胸、腹三部分;③昆虫模型胸部有四对足,而不是三对足;④昆虫模型没有翅;利用废旧物品制作模型,不但可以资源利用,而且可以减少垃圾排放量,该作品利用废弃物制作,有环保意识。
(2)结合小明的昆虫模型,给出的评价是:变废为宝,环保意识强;大胆构思,创意新颖,但需要把握昆虫形态的基本特征。
(3)根据昆虫身体形态结构的共同特征,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如下图所示,大胆设计的一款创意昆虫模型。
故答案为:(1)
(2)变废为宝,环保意识强;大胆构思,创意新颖,但需要把握昆虫形态的基本特征。
(3)
。类型
内容
我的评价
造型大师
①昆虫模型身体分为头、胸、腹。
×
②昆虫模型头部有一对触角
③昆虫模型胸部有三对足
④昆虫模型有一对或两对翅
生态专家
①利用废旧物品制作模型
②作品有环保意识
类型
内容
我的评价
造型大师
①昆虫模型身体分为头、胸、腹。
×
②昆虫模型头部有一对触角
×
③昆虫模型胸部有三对足
×
④昆虫模型有一对或两对翅
×
生态专家
①利用废旧物品制作模型
√
②作品有环保意识
√
类型
内容
我的评价
造型大师
①昆虫模型身体分为头、胸、腹。
×
②昆虫模型头部有一对触角
×
③昆虫模型胸部有三对足
×
④昆虫模型有一对或两对翅
×
生态专家
①利用废旧物品制作模型
√
②作品有环保意识
√
33,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卷: 这是一份33,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卷,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践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卷: 这是一份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卷,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践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西省长治市黎城县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卷: 这是一份山西省长治市黎城县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卷,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精挑细选,明辨是非,实验探究,科学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