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知识梳理+基础过关(原卷版)2024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专项
展开2024中考语文 课内文言文专项
《醉翁亭记》知识梳理(原卷版)
一、作者作品
欧阳修(1007—1072),字 ,自号 ,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宋代文学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 ”,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 ”。
欧阳修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所作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
二、文体常识。
记:“记”是一种古代 ,可以通过 、 、 、 ,来 。这种体裁出现得很早,至唐宋而大盛。它可以记人和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故又称“杂记”。在写法上大多以 为主而兼有 、 成分。
三、写作背景。
庆历五年,欧阳修因上书为范仲淹等政治改革派辩护,被贬为滁州太守。本文写于他到滁州上任后的第二年。欧阳修虽壮年被贬,仕途失意,一时壮志难酬,内心抑郁,但他不悲戚嗟叹,而是以积极的态度当好地方官,为百姓办事。他寄情山水,以诗酒自娱,自得其乐,并与民同乐,把内心的抑郁掩压在山水和诗酒之中。
四、内容概括。
全文四个自然段。以“醉”“乐”二字提挚全篇。“醉”是事物的现象;“乐”是事物的本质。“醉”“乐”二字都是借“醉翁亭”说出,全文脉络十分清楚。
第1段,写醉翁亭的位置和形势,以及命名的经过,解释“醉翁”的含义,表现作者寄情山水寻找乐趣的心情。(总写醉翁亭的自然环境和它的得名。)
第2段,写亭外山间景物的美丽可爱,山中早晚以及春夏秋冬四季景色各异,千变万化,美妙无比,使人感到乐趣无穷。(分别描写山间朝暮四季的不同景色。)
第3段,写滁州人的游乐和作者同宾客游宴的欢乐情景,表现作者寄情于山水之间与民同乐的欢快心情。(描写太守与滁人游山宴饮之乐。)
第4段,写作者游醉回归和愉快心情,进一步表现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同时交代归来后写了这篇《醉翁亭记》。(写酒宴散,众人归的情景。)
五、朗读节奏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六、字音字形
滁( ) 林壑( ) 琅琊( ) 潺潺( ) 僧( ) 辄( ) 晦明( )
霏( ) 瞑( ) 伛偻( ) 携( ) 洌( ) 肴( ) 蔌( )
觥筹( ) 阴翳( ) 弈( ) 酿泉( ) 翼然( ) 岩穴( )
朝暮( )酣( ) 颓然( )
七、词语汇总
(一)重点实词。
(1)蔚然而深秀者 蔚然:
(2)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临:
(3)醉翁之意不在酒 意:
(4)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得: 寓:
(5)日出而林霏开 霏:
(6)云归而岩穴暝 暝:
(7)野芳发而幽香 芳:
(8)负者歌于途 负:
(9)伛偻提携 伛偻:
(10)泉香而酒洌 洌:
(11)山肴野蔌 蔌:
(12)杂然而前陈者 陈:
(13)宴酣之乐 酣:
(14)弈者胜 弈:
(15)觥筹交错 觥:
(二)词类活用
①名之者谁 。
②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
③山行六七里 。
④杂然而前陈者 。
⑤翼然临于泉上 。
⑥自号曰醉翁也 。
(三)一词多义。
①乐 不知太守之乐其乐 。
不知太守之乐其乐 。
②名 名之者谁(命名) 。
不能名其一处也 。
③秀 蔚然而深秀者 。
佳木秀而繁阴 。
④意 醉翁之意不在酒 。
每有会意 。
此中有真意 。
⑤高 而年又最高 。
风霜高洁 。
⑥宴 太守宴也 。
宴酣之乐 。
⑦出 水落而石出者 。
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
⑧归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
云归而岩穴暝 。
⑨乎 在乎山水之间也 。
颓然乎其间者 。
⑩而 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 。
而年又最高 。
溪深而鱼肥 。
杂然而前陈者 。
而不知人之乐 。
(四)古今异义
①意 醉翁之意不在酒。 古义: 今义:
②去 游人去而禽鸟类也。 古义: 今义:
③射 射者中 古义: 今义:
(五)流传至今的成语:
:酒器和酒筹交互错杂。形容宴饮尽欢。
:比喻事情经历曲折后,出现新的转机。
:现用以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也比喻别有用心。
:本义为水位下降后石头显露出来。后用以比喻事物真相完全显露。
:天气高爽霜色洁白
八、特殊句式
1. 判断句
环滁皆山也(“也”表示判断语气。)
望之蔚然而神秀者,琅琊也
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也”表示判断。
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山间之四时也。
……滁人游也……太守宴也……苍颜白发……太守醉也。
醉能同其乐……太守也.。
2. 省略句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心”和“酒”前面都省略乐介词“于”,应为“得之于心而寓之于酒也。”译:领会它在心里,寄托它在饮酒上。)
3.倒装句
(1)定语后置: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2)状语后置:
①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正常语序应为“于途歌”“于树休”。)
②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述以文:述之以文,以文述之,既是省略句,又是倒装句,属状语后置句)
③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即“于两峰之间泻出者”。“于两峰之间”为后置状语,应在“泻出”的前面)
九、重点语句翻译。
(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2)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4)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5)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6)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7)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8)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9)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10)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十、理解性默写
1.《醉翁亭记》中写出醉翁言在此而意在彼,情趣所在的句子是:
2.《醉翁亭记》中描绘山间朝暮之景的句子:
- 《醉翁亭记》中本文以色彩鲜明的语言,描绘四季之景的句子:
- 《醉翁亭记》中体现全文核心命意及醉翁命名之意的句子是:
- 《醉翁亭记》中概括描述除州地理环境特征(领起全文)的句子是:
- 《醉翁亭记》中文中贯穿全文主线的句子是:
- “醉翁”的由来是什么?
- 文中与“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相照应的文字是:
十一、文章主旨
本文通过对 的叙述,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精练而流畅自然的语言叙情结合,体现了 的旷达胸襟,同时抒发了作者 的高尚情怀。
十二、艺术特色
1、意境优美:
《醉翁亭记》的思想意脉是一个“乐”字,“醉”中之乐,它像一根彩线联缀各幅画面。而“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放情林木,醉意山水,这是作者的真意。散文立意犹如设了张本,作者就根据这样的“意”写了秀丽的“境”,从而达到情与景的交融,意与境的相谐。
2、结构精巧:
文章的起、承、转、合,就无不统摄于作者主观感受和体验的波澜起伏。写山水,是抒发“得之心”的乐;写游人不绝路途,是表现人情之乐;写酿泉为酒,野肴铺席,觥筹交错,是表达“宴酣之乐”;写鸣声宛转,飞荡林间,是显示“禽鸟之乐”,更是为着表现太守自我陶醉的“游而乐”。欢于万物,乐在其中,全文因景生乐,因乐而抒情,这样,行文走笔,一路写出,围绕个“乐”而展开,就不是断片的杂碎,而是统一的整体,犹如穿千颗珠玉缀在金线之中,收万道阳光凝于聚光镜上。也正因为有聚光点,有主骨架,文笔的散反而会转化成一种特色,显得运笔从容,左右逢源,越是散越是丰满了散文的血肉,增添了散文的生机,增强了散文的内容。
3、语言出色:
写晨昏景象之异,只用两句就概括殆尽:“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林、岩、晨气、暮霭,均是山间习见之物,以此下笔,切景切境。同时,“出”“开”联属,“开”是“出”的后果。“归”“暝”联属,“归”是“暝”的前提。动词的出神入化,互为因果,使变化着的山景逼真欲现,恍若在即。又如写四季景物,作者独到地捕捉了富有季节特点的典型情景,以“香”言春,以“繁”状夏,以“洁”喻秋,以“水”写冬,无不情状俱到,精确熨贴。再如“树木阴翳,鸣声上下”,前句写色,后句传声,兼声兼色,寥寥八字便把薄暮情景表现无遗。还如“有亭翼然”,仅譬一喻,亭的形状、风貌便画出来活像鸟儿展翅,凌空欲飞。滤沏文词水分,浓缩语言容量,使之片言能明百意,只字足敌万语,达到妙造精工的地步,大量运用骈偶句,并夹有散句,句法既整齐又富于变化,这不仅使文章越发显得音调铿锵,而且形成一种骈散结合的独特风格。
《唐雎不辱使命》 知识梳理+基础过关(原卷版)2024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专项: 这是一份《唐雎不辱使命》 知识梳理+基础过关(原卷版)2024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专项,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作者作品,写作背景,内容概括,朗读节奏,字音字形,词语汇总,特殊句式,重点句子翻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陈涉世家》 知识梳理+基础过关(原卷版)2024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专项: 这是一份《陈涉世家》 知识梳理+基础过关(原卷版)2024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专项,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作者作品,课文内容概括,历史背景,字音字形,朗读节奏,词语汇总,特殊句式,重点语句翻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出师表》 知识梳理+基础过关(原卷版)2024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专项: 这是一份《出师表》 知识梳理+基础过关(原卷版)2024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专项,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作者作品,文体,背景,内容概括,字音字形,词语汇总,重点句子翻译,理解性默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