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大气的运动章末培优练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861680/0-169580435553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大气的运动章末培优练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861680/0-169580435556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大气的运动章末培优练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861680/0-1695804355588/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分层作业(29份)
- 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二节构造地貌的形成第二课时板块运动与地貌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分层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 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大气的运动测评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 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大气的运动第一节常见天气系统第一课时锋与天气分层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 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大气的运动第一节常见天气系统第二课时低气压气旋与高气压反气旋分层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 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大气的运动第三节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分层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大气的运动章末培优练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展开
这是一份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大气的运动章末培优练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共14页。
章末培优练创新应用练[2023·邗江中学期末]云贵高原北侧与四川盆地交接地带常出现一种地方性天气系统——“锢囚低涡”。较强的偏北风遇到秦岭阻挡分支南下,一支绕流四川盆地,一支绕流江汉平原,两支气流在贵州北部辐合而形成“锢囚低涡”,其强度较小,但带来的降水量较大。下图示意某次“锢囚低涡”控制下的天气形势。据此回答1~3题。1. 根据“锢囚低涡”的形成原理推测,“锢囚低涡”生成之前( )A. 四川盆地气温骤降 B. 江汉平原连日伏旱C. 云贵高原冻雨频繁 D. 两广丘陵乌云密布2. “锢囚低涡”强度较小,但带来的降水量较大,主要由于( )A. 抬升高度较高 B. 中心气压较低 C. 影响范围较大 D. 停留时间较长3. “锢囚低涡”过境后,贵州北部( )A. 风速增大 B. 气温升高 C. 气压升高 D. 温差减小[2023·阜宁中学期末]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一般在6月中旬开始、7月中旬结束,但2020年表现出“来得早、走得晚,极端降水事件频发”的特点,出现“超级暴力梅”。如图示意长江中下游梅雨成因。据此回答4~5题。4. 2020年的“超级暴力梅”降水强度偏大是因为( )A. 冷空气势力偏强 B. 冷、暖空气势力均偏强C. 暖空气势力偏强 D. 冷、暖空气势力均偏弱5. “超级暴力梅”期间,我国最可能出现( )A. 华北地区气温偏高 B. 东南沿海台风偏少C. 长江流域气温偏高 D. 南部沿海降水偏多[2023·高淳高中期末]下图示意我国某地风向(以正北方向为起点,顺时针方向转动过的角度)月变化统计。据此回答6~8题。6. 该地的冬季盛行风向是( )A. 东南风 B. 东北风 C. 西南风 D. 西北风7. 该地冬季风的源地是( )A. 蒙古—西伯利亚 B. 夏威夷群岛 C. 阿留申群岛 D. 冰岛8. 该地可能位于我国( )A. 东北地区 B. 华北地区 C. 西南地区 D. 东南地区9. [2023·锡山高中期末]读世界某区域图及图中甲、乙两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回答下列问题。甲乙(1) 比较甲、乙两地的气候特征差异。(2) 分析乙地冬季降水量少的原因。真题实战练[2022·江苏卷]2022年3月25日—30日,北美部分地区受到冷空气影响,出现降温。下图为冷空气影响期间降温范围及31日地面天气形势图。据此回答10~12题。10. 影响图中降温区分布特点的因素是( )A. 海陆位置 B. 地形格局 C. 植被覆盖 D. 洋流性质11. 因受暖锋影响,31日最可能的降水区域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12. 造成此次降温的天气系统,31日已移向( )A. 太平洋 B. 大西洋 C. 北冰洋 D. 墨西哥湾[2022·全国卷乙]我国一海滨城市背靠丘陵,某日海陆风明显。如图示意当日该市不同高度的风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回答13~15题。13. 当日在观测场释放一只氦气球,观测它在高度1 km以下先向北飘,然后逐渐转向西南。释放气球的时间可能为( )A. 1时 B. 7时 C. 13时 D. 19时14. 据图推测,陆地大致位于海洋的( )A. 东北方 B. 东南方 C. 西南方 D. 西北方15. 当日该市所处的气压场的特点是( )A. 北高南低,梯度大 B. 北高南低,梯度小C. 南高北低,梯度大 D. 南高北低,梯度小[2022·广东卷]汞是一种易挥发的重金属元素,大气汞主要以气态形式存在。南岭周边省级行政区域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冶炼企业分布区。在南岭国家森林公园某山顶附近监测得知,该地大气汞含量日变化明显,最高值在午后出现;秋冬季比夏春季大气汞含量高且变幅大。据此回答16~17题。16. 导致该地大气汞含量在午后出现最高值的原因是午后( )①对流雨多发 ②谷风环流较强③植被蒸腾较弱 ④地面蒸发旺盛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7. 该地秋冬季比夏春季大气汞含量变幅大,原因可能是秋冬季( )A. 土壤汞排放量更多 B. 南下冷空气更频繁C. 准静止锋更加强盛 D. 植被的覆盖度更低18. [2022·广东卷]某研究统计了50°N以北地区1979—2016年发生的所有气旋,并将中心气压值最低的前5%的气旋定义为超强气旋。下图示意该地区1979—2016年超强气旋总频数空间分布。影响图中北大西洋地区超强气旋生成的气压带、风带主要是( )①副极地低压带 ②副热带高压带③极地东风带 ④盛行西风带 ⑤东北信风带A. ①③④ B. ①③⑤ C. ②③④ D. ②④⑤[2022·湖南卷]根据关键区域(虚线框内)风场辐合情况,冬季强华南准静止锋可分为三类。下图示意三类冬季强华南准静止锋及其850百帕等压面上≥4 m/s的风场。据此回答19~20题。南风辐合型南北风辐合型北风辐合型19. 与北风辐合型相比,南风辐合型关键区域降水更多。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 雨区范围更大 B. 冷空气势力更强 C. 水汽量更充足 D. 地形阻挡更明显20. 受南北风辐合型冬季强华南准静止锋的影响,广东省北部地区( )A. 低温雨雪频发 B. 土壤侵蚀加剧 C. 河流入汛提前 D. 昼夜温差增大[2021·浙江6月卷]位于锋面上下的风向往往存在明显差异。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两测站位于冷、暖锋面下方时,自下而上垂直方向不同高度测得的风向、风速变化图。据此回答21~22题。甲乙21. 下列有关测站上空锋面类型、锋面位置、风向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冷锋 距地面1.5—2.0 km 锋下西北风,锋上东南风B. 冷锋 距地面2.0—2.5 km 锋下东南风,锋上西北风C. 暖锋 距地面2.0—2.5 km 锋下西南风,锋上东北风D. 暖锋 距地面1.5—2.0 km 锋下东南风,锋上西南风22. 与测站周边近地面等压线分布最接近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23. [2022·全国卷甲]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02年4—10月,澳大利亚大部分地区气候严重异常。同年10月22日—23日,一场沙尘量创纪录的沙尘暴袭击了澳大利亚部分地区。下图示意澳大利亚及周边区域当地时间10月23日4时的海平面气压分布。(1) 推测当年4—10月澳大利亚气候异常的表现,并分析其在沙尘暴形成中的作用。(2) 在图示甲、乙、丙、丁四地区中,指出10月23日4时正在经历沙尘暴的地区,并说明判断依据。(3) 指出经历此次沙尘暴的地区10月22日—23日风向、气温的变化。(4) 对于“人类是否应干预沙尘暴”这一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说明理由。章末培优练创新应用练1. A[解析]“锢囚低涡”生成之前,即偏北风南下时,四川盆地受冷气团影响,气温骤降。偏北风南下,说明此时冷空气势力强,为冬半年,江汉平原不可能连日伏旱。“锢囚低涡”形成之前,云贵高原和两广丘陵受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晴朗。2. D[解析]“锢囚低涡”发育在云贵高原北侧与四川盆地交接地带。当冷空气南下进入云贵高原时,因地势变高,受地形阻挡,冷空气停留时间延长,形成“锢囚低涡”,冷锋形成的降水带长时间停留,因此降水时间延长,导致降水总量较大。3. C[解析]“锢囚低涡”过境后,贵州北部受单一冷气团控制,气温降低,气压升高。4. B[解析]梅雨属于准静止锋天气,梅雨出现时冷、暖气团势均力敌,由材料“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一般在6月中旬开始、7月中旬结束,但2020年表现出‘来得早、走得晚,极端降水事件频发’的特点”可知,2020年的“超级暴力梅”降水强度偏大的原因是冷、暖空气势力均偏强。5. B[解析]“超级暴力梅”期间,北方冷空气势力偏强,华北地区气温比正常年份偏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会阻隔台风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登陆;“超级暴力梅”期间,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偏多,会使气温下降;此时南部沿海受副热带高压控制,且台风登陆少,南部沿海降水偏少。6. B[解析]我国冬季为12月到次年2月,从图中可读出,该地冬季盛行风向约为70°,根据材料“以正北方向为起点,顺时针方向转动过的角度”可判断出为东北风。7. A[解析]冬季,亚欧大陆形成西伯利亚高压,冬季风的源地为蒙古—西伯利亚。8. C[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区夏季盛行风向为220°—240°,根据材料“以正北方向为起点,顺时针方向转动过的角度”可判断为西南风,因此该地最可能位于我国西南地区。9. (1) 甲地年降水总量多,乙地年降水总量少;甲地降水量季节变化大,集中于冬季,乙地全年少雨;甲地冬季气温较高,乙地冬季气温较低;甲地气温年较差较小,乙地气温年较差较大。(2) 冬季,该地受盛行西风控制,乙地地处背风坡,气流下沉,不易形成降水。真题实战练10. B[解析]气温的影响因素:纬度、地形、海陆位置、洋流、天气状况、下垫面、人类活动等。由材料可知,此次降温区域范围极大,下垫面(植被覆盖)状况不可能影响如此之大的范围。降温区域在东、西两侧,没有扩展到海边,可见此次降温不受洋流影响。根据图和北美基础地形知识可知,北美冷空气受到东、西部山脉的影响,分布范围被限制在中部地区。11. D[解析]由材料可知,该地属于北半球,据此可判断丙地附近锋面为冷锋系统,丁附近锋面为暖锋系统,此时丁地位于锋前,如果水汽充足,此地最有可能产生降水。12. D[解析]造成此次降温的天气系统为冷锋系统,北方冷空气向东受阻,只能沿着东部山脉继续南侵,31日受其影响的地区已经延伸至墨西哥湾。13. C[解析]氦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故释放气球后气球在垂直方向上会向上飘,在水平方向上会受大气的水平运动风的影响,先向北飘,故当时风向为偏南风。随着海拔的上升,气球转向西南,故随后应受东北风的影响,由图可知,13时该地近地面吹偏南风,随着海拔的上升吹东北风。14. D[解析]由热力环流的原理可知,白天吹海风、夜间吹陆风。根据海陆风形成的原理,对图进行分析,夜间到清晨陆地气温低,应该为高压,此时近地面风向整体自北向南,说明陆地偏北。下午气温较高时,近地面风从东南方向吹来,此时陆地升温快,为低压,海洋气温低,为高压,近地面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即从东南方向吹向陆地。综上所述,推断陆地在海洋的西北方向。15. B[解析]材料中显示该地某日海陆风明显,说明当日该市所处的气压梯度较弱,若气压梯度较强,当地盛行风强于海陆风,则海陆风不明显,海拔越高,受地面的海陆热力性质影响越小,受当地一般的盛行风影响越大,由图可知,在高空500 m处偏北风实力强,故当地气压场为北高南低。16. C[解析]汞在常温常压下易挥发,大气汞主要以气态形式存在,午后气温最高,蒸发最强,午后山顶与山谷温差大,同水平高度气压差异大,谷风最强,将山谷有色金属冶炼企业含有汞的废气带到山顶,大气汞含量最高,②④正确;汞不溶于水,与对流雨无关,①错误;午后气温最高,植物的蒸腾作用强,③错误。17. B[解析]土壤汞排放不会因季节的变化而变化;秋冬季冷空气频繁南下,气温变化幅度增大,导致有色金属冶炼企业加工过程中汞的蒸发变化幅度增大;南岭在春季准静止锋更加强盛;植被的覆盖度与汞含量变幅关系不大。18. A[解析]从图中超强气旋总频数空间分布图中可以看出,在北大西洋中,超强气旋频数最高的位置出现在60°N—70°N之间。副极地低压带位于60°N到北极圈附近,与超强气旋频数最高的位置接近,①正确;副热带高压带位于回归线与30°附近,并不在超强气旋频数最高的位置附近,②错误;极地东风带与盛行西风带分别位于副极地低压带两侧,与超强气旋频数最高的位置较为接近,③④正确。东北信风带位于北半球低纬度地区,位置差异明显,⑤错误。19. C[解析]读图可知,北风辐合型气流来自陆地,而南风辐合型气流主要来自海洋,因此气流带来的水汽差异明显,后者带来的水汽更充足,因此关键区域降水更多;降雨量是在一定时间内降落在地面上的某一点或某一单位面积上的水层深度,与雨区范围大小无关;从图中可以看出,与北风辐合型相比,南风辐合型在关键区域以偏南风为主,冷空气势力并不强;当地地形短时间内不会发生变化。20. B[解析]受南北风辐合型冬季强华南准静止锋的影响,广东省北部地区会出现降雨天气,雨水到达地表形成地表径流,地表径流对土壤具有明显侵蚀作用,因此土壤侵蚀加剧;图中显示,该类型锋面在广东北部以偏南风为主,相对比较温暖,因此当地出现低温雨雪的概率并不高;当地河流一般在春末夏初入汛,而此类锋面出现在冬季,降水强度和持续时间有限,因此使河流入汛提前的可能性不大;受锋面影响,广东省北部地区会出现阴雨天气,云层加厚,大气的削弱和保温作用增强,因此昼夜温差会减小。21. D[解析]锋面位于东部地区,甲地近地面是东南风,锋面向西北移动,应该是暖锋;乙地近地面是东北风,锋面向西南移动,东北风来自高纬度,气温较低,应该是冷锋。由材料“位于锋面上下的风向往往存在明显差异”可知,甲锋面风向变化最明显的高度范围是1.5—2.0 km,乙锋面风向变化最明显的高度范围是2.0—2.5 km。冷锋距地面1.5—2.0 km锋下以东北风为主,不是西北风,锋上是西南风,A、B错误。暖锋距地面2.0—2.5 km锋下为东南风,锋上为西南风。暖锋距地面1.5—2.0 km锋下为东南风,锋上为西南风。C错误,D正确。22. C[解析]由上题解析可知,甲地为暖锋过境,乙地为冷锋过境。由图中等压线a>b>c可知,③图中天气系统为低压系统,甲地位于北半球,且位于该天气系统的右侧,可知甲地此时为暖锋过境;①图中天气系统为低压系统,甲地位于北半球,且位于该天气系统的左侧,可知甲地此时为冷锋过境;②图为高压系统,此时乙地风和日丽,与题意不符;由④图可知,乙风向为东南风。23. (1) 表现:降水少,气候异常干旱。作用:干旱导致沙化土地和荒漠化土地增多,易形成沙尘源,为沙尘暴提供物质基础;前期干旱少雨,使春季气温回升快,利于产生大风或强风的天气,为沙尘暴提供动力条件。(2) 丙;丙位于高压中心及沙漠东侧,以偏西风为主,且风力较大,沙尘主要吹向丙地。(3) 风向变化:从偏北风转为西南风。气温变化:气温降低,温差变小。(4) 观点:干预沙尘暴。理由:沙尘暴是自然灾害,在一定范围内,可对沙尘暴进行干预,控制沙尘暴发生的频次和强度,减轻对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言之有理即可)[或观点:不应干预沙尘暴。理由:沙尘暴是自然现象,是地球自然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也是自然物质循环中的重要环节。干预沙尘暴会引起自然系统的连锁反应,甚至引发其他生态灾难。(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