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训练题:议论文阅读(含答案)
展开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训练题:议论文阅读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君子知“怕”
游宇明
①朋友是个小心谨慎的人。生活中,家里没人他从不让家用电器工作,怕引发火灾;晚上睡觉他一定会关掉煤气,怕发生泄漏;上街绝对遵守交通规则,怕出现意外。工作中,他遵章守纪、秉公办事,怕一不留神成为阶下囚。
②我非常赞赏朋友的做法,因为他知“怕”。其实,小到个人,大到国家,不都应该心存畏惧吗?
③个人应该懂得畏惧。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天命就是老天爷赐予的命运;大人是指有地位、有号召力的人:圣人之言,是指古往今来那些道德高尚的人所发表的言论。孔子所说的“君子三畏”是否适用于今天的社会生活,我们姑且不去讨论,但对于他“人要知畏惧”的主张,我双手赞成。在现代社会,我觉得人应该“怕”的至少有两种:一是应该“怕”法律,就是要遵守基本的法律与规章制度,用古人的话说,叫“畏法度”;二是应该“怕”道德,也就是那些虽不违法,但明显违背社会道德、会被人戳脊梁骨的事绝对不做。那些因为图一己之欲、逞一时之快而无视法律和道德的人,当他们为自己的“无所畏惧”痛悔不已的时候,不也正是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为我们敲响了整钟吗?
④不仅个人要学会知道“怕”,一个国家也是如此。许多国家都经历过苦难和挫折,人民曾经深受其害,国家的文明进程也大大受挫。有的国家不知“怕”,对过去的苦难和挫折毫不上心,总是好了疮疤忘了疼;有的国家却总是“怕”着,生怕类似的悲剧重演,因而他们总是居安思危,充满忧患意识。1845年,一种卵菌登陆爱尔兰岛,使得全岛土豆减少三分之一,灾荒。一直持续到1852年。这场大饥荒使爱尔兰人口锐减 20%至25%爱尔兰人没有忘记这场苦难。他们在首都街头竖起了大型的纪念雕塑。其中一组饥民的群像栩栩如生,那哭天喊地的表情时刻提醒人们不能忘记历史。在罗斯康芒郡的一座庄园里设立有大饥荒博物馆,里面有关于这场饥荒的最完整的收藏。爱尔兰的史学家和文学艺术家更没有忘记这场大饥荒,关于这场饥荒的著作、论文、文艺作品如潮喷涌。生活是公正的,像爱尔兰这样知“怕”的国家,在灾难来临的时候往往有备无患,因而幸运地躲避了后来一些灾难性的意外事件。
⑤中国人一向讳言“怕”,在一些人看来,说自己“怕”,就等于承认自己怯懦,其实这完全是误解。一个人知道必要的“怕”,他才可能去做好人、善人,去做君子;一个国家知道必要的“怕”,它才会将各种社会规则和保障体系设计得很完备,使之成为全体公民温暖、快乐的命运共同体。
(有删改)
1. 请写出选文的中心论点。
2. 选文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3. 请分析选文第③段的论证思路。
4. 下面的材料如果作为选文的论据,你认为放在哪一段中合适?请说明理由。
【材料】
1958年,我国开始了原子武器的研究。邓稼先奉命主持设计的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分别于1964年和1967年爆炸成功,我国国防自卫武器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中华民族完全摆脱了任人宰割的危机。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题目。
为人生准备“压舱石”
①在犹太民族,母亲要在书本上抹蜂蜜,让孩子去舔上面的蜜,目的是要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让孩子从小树立观念:书本是甜的,而且书中有智慧。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项调查,犹太民族人均每年阅读65本书。读书兴趣浓厚,犹太人将读书视作生命的一部分,因此才造就了如此令人羡慕的读书风景。
②的确,读书有了热情,持之以恒才能顺理成章。但是,单单有兴趣,读书未必一定有收获,关键得读好书。按北京大学陈平原教授的说法,读书是要为自己准备“压舱石”——诚如空船航行时,为防翻船须备“压舱石”一样。读书该选择怎样的“压舱石”呢?或许各有各的说法,但文学、史学、哲学、宗教、伦理、艺术等人文学的经典必是“压舱石”的精髓。因为古往今来的文化精神、人格理想和思想艺术的原创性,大都蕴含在经典作品之中。如果说,读书使人渐由遮蔽走向澄明的话,那么阅读经典便可有效缩短这中间的距离。比如阅读历史,不仅让读书人获取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了历史学看问题的方法,从而使之转变成改造世界的现实力量。唯有常读经典,多读经典,才能驱使人们培养理想情怀,树立凌云之志。这便是经典的“压舱石”效应。
③阅读经典,还需与经典的阅读方法相匹配。约翰·罗斯金在《芝麻与百合》里有这样一段话:“当你去读一本好书时,你必须问问自己,‘我能像一位澳大利亚的矿工那样适于自己的工作么?我的十字镐和铲子都就绪了么?我自己准备妥帖了么?我的袖子是否已经卷到双肘,我的呼吸是否匀称,我的心情是否正常?’……这样多问问极有好处,因为既然你所要寻求的金属就是作者的心灵与深意,那么他的语言便是你要获得金属前必须敲碎和冶炼的岩石。你的十字镐是你自己的专心、机智与学问;你的熔矿炉是你自己的善于思考的灵魂。”是啊,有好的书籍相伴,有好的态度相生,有好的思考相随,又何愁不能在开掘的矿渣中拣到“纯净的宝石”呢?
④读书绝无止境。以智慧闻名于世的苏格拉底,在70岁时还自认什么都不知道。这固然是他的谦逊,却更是他的智慧。不论是谁,若想懂得自己生活的世界,哪怕一点点,就请您保持永不枯竭的读书兴趣,保护好属于自己的“压舱石”,不断充实自己的大脑。
⑤让心灵俯就经典,让经典滋养灵魂,积累底蕴,振奋精神,修身明理,洞悉人生。这样,我们的精神世界就能领悟时代使命,并进而笃行之。
(文/赵畅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 下面对文章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标题是本文论述的主要观点,文章紧紧围绕标题进行论述。
B. “压舱石”在文中指读书的热情和兴趣,有了“压舱石”,才能驱使人们培养理想情怀。
C. 第③段通过道理论证,指出阅读方法的重要意义。
D. 第⑤段语言简练,意蕴深刻,具有强烈的号召力。
2. 请你为第④段补充一个道理论据。
3. 请结合自己的读书体验,阐述对划线句“读书使人渐由遮蔽走向澄明”的理解
4. 请分析文章的写作思路。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读书与美丽
严歌苓
①我有一位朋友叫庄信正,是位著名的翻译家、学者。他说过这样一段话: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但对我来说,我宁愿把这句话改为“上有天堂,下有书房”。他说在他年少时就想到:反正谁也不知道天堂是什么样子,他无妨就把它想象成一间书房。
②我读到这些话时,为他的纯以及他与我不谋而合的价值观会心地笑了。我心里对这位忘年友人涌出一股深深的感激。因为在这个价值观飞快变更的年代,我生活的很大成份,仍是独自写作与读书。有时不免对周围忙得头头是道、不读书却也十分充实的人们发出自愧落伍的叹息。而庄先生这一席话,使我认识到,我还是有伴的,并没有落伍得那样彻底。
③在易卜生的《彼尔金特》申,有个叫索尔薇格的少女,彼尔金特在恋想她时,总是想到她手持一本用手绢包着的《圣经》的形象。在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特蕾莎留给托马斯的印象,是她手里拿着一本《安娜•卡列尼娜》。这两位女性之所以在男主人公彼尔金特和托马斯心里获得了特殊的位置,是她们的书所赋予她们的一层象征意义。我的理解便是读书使她们产生了一种情调,这情调是独立于她们物质形象之外而存在的美丽。作家们都没有用笔墨来描写这两位女性的容貌,但从他们赋予她们的特定动作——持书来看,我们能清楚地看到她们美丽的气韵,那是抽象的,象征化了的,因而是超越了具体形态的美丽,这种美丽不会被衣着和化妆强化或弱化,不会被衰老所剥夺。这并不是说,任何一个女性,只要手里揣本书,就会变成特蕾莎或索尔薇格。书在不爱读书的人手里,只是个道具。重要的是,读书这项精神功课,对人潜移默化的感染,使人从世俗的渴望(金钱、物质、外在的美丽等等)中解脱出来,之后便产生了一种美丽的存在。
④我于是感到自己的幸运——能在阳光明媚的下午,躺在乳白色的皮沙发上读书,能在读到绝妙的句子时,一蹦而起,在橡木地板上踱步。太好的文章如同太好的餐食,是难以消化的,所以得回味、反刍,才能汲取它的营养。
⑤女人总有永别自己外貌美丽的时候。不甘永别的,如某些反复整容的明星,就变成了滑稽的角色。时光推移,滑稽都没有了,成了“人定胜天”的当代美容技艺的实验残局,一个绝望地要超越自然局限的丑角。这个例证或许给了我们一点启示:漂亮和美丽是两回事。一双不漂亮的眼睛可以有明丽的眼神;一副不完美的身材可以有好看的仪态。这都在于一个灵魂的丰富和坦荡。美化灵魂或许有不少途径,但我想,阅读是其中易走的,不昂贵的,不须求助他人的捷径。
1. 选文作者论述的“读书与美丽”的关系是怎样的?请结合第③段内容简要概括。
2. 第③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结合文章具体内容作简要分析。
3. 第④段中说“太好的文章如同太好的餐食,是难以消化的,所以得回味、反刍,才能汲取它的营养”,结合语句,说说在阅读好书时有什么样的要求。
4. 作者认为,读书最终的作用是什么?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小题。
大兴勤俭节约之风
①“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新时代领路人近时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因此,大兴勤俭节约之风势在必行。
②俗话说,人无俭不立。勤俭节约不仅是一种生活习惯,更体现着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左传》有言“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诸葛亮《诫子书》:“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在中国长久以来的价值观里,俭朴不仅是一种行为方式,更是一种大的德行,是培养良好道德的基础。因为一个勤俭节约的人,一定是一个自知、自律、自省的人。今天我们提倡节约,不仅是要倡导一种健康适度的生活方式,更是要让人们在厉行节约中涵养“恒念物力维艰”的道德品质,去除骄奢淫逸的不良之风,在举手投足间展现深藏于心的素养,去拥抱更美好的生活。
③浪费还是节约,这看似是个人的行为选择,却照鉴着一个社会的文明品质。现实中,一些人缺乏节约意识,有意无意地浪费粮食、糟蹋粮食,一些人爱面子、讲排场,不同程度地过度消费、攀比铺张,造成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这些都与社会文明背道而驰。文明,在于“人人相善其群”的公德意识,在于敬畏自然、尊重劳动的自律自觉,在于重视公共利益的价值尺度……由此而言,了解“一粒米千滴汗”的辛劳,进而感恩大自然的馈赠和劳动者的付出;懂得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道理。
④“奢靡之始,危亡之渐”。对于国家来说,也要提倡勤俭节约之风,也要增强危机意识、赓续艰苦奋斗精神。今天,我们拥有的这份“家底”,是几代人荜路蓝缕、拼搏奋斗才攒下的,决不能在挥霍浪费中白白断送。正如新时代领路人所指出的,“即使生活一天天好了,也没有任何权利浪费!”因为无论是面对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脆弱的现实国情,还是面对宏伟的奋斗目标、复杂的内外环境,都需要我们时刻葆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勤俭节约的作风。“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节约每一粒粮食,节约每一点资源,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我们才能拥有抵御风险的深厚底气、迎战困难的强大力量。
⑤勤俭节约,是个人涵养优良品德的重要内容,是推动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全社会要汇聚合力,建立勤俭节约的行动自觉。于家庭,从一箪一瓢做起,懂得珍惜;于商家,要介导理性消费;于媒体,要通过宣传与引导,在社会倡导勤俭节约的文化自觉。只有这样,方能真正做到知行合一、躬行不辍。
(原文有改动)
1. 找出选文的中心论点,写在答题卡上。
2. 选文第②段画线部分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 选文②③④段的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
4. 下面A、B两项哪一个更适合放在选文第④段中?请阐明理由。
A.据统计,我国每年被损耗和浪费的粮食约3500万吨,接近于中国粮食总产量的6%,我国餐饮业人均食物浪费量为每人每餐93克,浪费率为11.7%。在我国,大型聚会食物浪费率达38%,学生盒饭有1/3都会被扔掉。
B.近年来,随着视频直播平台的兴起,各类“吃播秀”大行其道,部分主播运用视频剪辑加工技巧制造了一顿饭能吃几十斤牛肉、几十只炸鸡的轰动效应。这种浪费食物、吸引流量的做法,违背了营销的诚信原则,观众应该坚决抵制这种欺骗行为。
阅读朱光潜的《意象与情趣的契合》,完成下面小题。
意象与情趣的契合
朱光潜
①要产生诗的境界,“见”所须具的第二个条件是所见意象必恰能表现一种情趣,“见”为“见者”的主动,不纯粹是被动的接收。所见对象本为生糙零乱的材料,经“见”才具有它的特殊形象。比如天上的北斗星本为七个错乱的光点,和它们邻近星都是一样,但是现于见者心中的则为像斗的一个完整的形象。仔细分析,凡所见物的形象都有几分是“见”所创造的,“见”为直觉时尤其是如此。凝神观照之际,心中只有一个完整的孤立的意象,一无比较,无分析,无旁涉,结果常致物我由两忘而同一,我的情趣与物的意态遂往复交流,不知不觉之中人情与物理互相渗透。比如注视一座高山,我们仿佛觉得它从平地耸立起,挺着一个雄伟峭拔的身躯,在那里很镇静地庄严地俯视一切。同时,我们也不知不觉地肃然起敬,竖起头脑,挺起腰杆,仿佛在模仿山的那副雄伟峭拔的神气。前一种现象是以人情移物理,美学家称为“移情作用”,后一种现象是以物理移人情,美学家称为“内模仿作用”。
②移情作用是极端的凝神注视的结果,它是否发生以及发生时的深浅程度都随人随时随境而异。大地山河以及风云星斗原来都是死板的东西,我们往往觉得它们有情感,有生命,有动作,这都是移情作用的结果。比如云何尝能飞?泉何尝能跃?我们却常说云飞泉跃。山何尝能鸣?谷何尝能应?我们却常说山鸣谷应,诗文的妙处往往都从移情作用得来。
③从移情作用我们可以看出内在的情趣常和外来的意象相融合而互相影响。 A 比如欣赏自然风景,一方面说,心情随风景千变万化,睹鱼跃鸢飞而欣然自得,闻胡笳暮角则黯然神伤;另一方面说,风景也随心情而变化生长,心情千变万化,风景也随之千变万化,惜别时蜡烛似乎垂泪,兴到时青山亦觉点头。这两种貌似相反而实相同的现象就是从前人所说的“即景生情,因情生景”。情恰能称景,景也恰能传情,这便是诗的境界。每个诗的境界都必有“情趣”和“意象”两个要素。“情趣”简称“情”,“意象”即是“景”。我们时时在情趣里过活,却很少能将情趣化为诗,因为情趣是可比喻而不可直接描绘的实感,如果不附丽到具体的意象上去,就根本没有可见的形象。我们抬头一看,或是闭目一想,无数的意象就纷至沓来,其中也只有极少数的偶尔成为诗的意象,因为纷至沓来的意象零乱破碎,不成章法,不具生命,必须有情趣来化它们,贯注它们,才内有生命,外有完整形象。
④诗的境界是情景的契合。 B 阿米儿说得好:“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种心情。”景是各人性格和情趣的返照。情趣不同则景象虽似同而实不同。比如陶潜在“悠然见南山”时,杜甫在见到“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时,李白在觉得“相看两不厌,惟有敬亭山”时,都见到山的美。在表面上意象(景)虽似都是山,在实际上却因所贯注的情趣不同,各是一种境界。我们可以说,每人所见到的世界都是他自己所创造的。
⑤这个道理也可以适用于诗的欣赏。就见到情景契合境界来说,欣赏与创造并无分别。比如说姜夔的“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一句词含有一个情景契合的境界,他在写这句词时,须先从自然中见到这种意境,感到这种情趣,然后拿这九个字把它传达出来。在见到那种境界时,他必觉得它有趣,在创造也是在欣赏。这九个字本不能算是诗,只是一种符号。如果我不认识这九个字,这句词对于我便无意义,就失其诗的功效。如果它对于我能产生诗的功效,我必须能从这九个字符号中,领略出姜夔原来所见到的境界。在读他的这句词而见到他所见到的境界时,我必须使用心灵综合作用,在欣赏也是在创造。
⑥因为有创造作用,我所见到的意象和所感到的情趣和姜夔所见到和感到的便不能绝对相同,也不能和任何其他读者所见到和感到的绝对相同。每人所能领略到的境界都是性格、情趣和经验的返照,而性格、情趣和经验是彼此不同的,所以无论是欣赏自然风景或是读诗,各人在对象中取得多少,就看他在自我中能够付与多少,无所付与便不能有所取得。不但如此,同是一首诗,你今天读它所得的和你明天读它所得的也不能完全相同,因为性格、情趣和经验是生生不息的。欣赏一首诗就是再造一首诗;每次再造时,都要凭当时当境的整个的情趣和经验做基础,所以每时每境所再造的都必定是一首新鲜的诗。诗与其他艺术都各有物质的和精神的两方面。物质的方面如印成的诗集,它除着受天时和人力的损害以外,大体是固定的。精神的方面就是情景契合的意境,时时刻刻都在“创化”中。创造永不会是复演,欣赏也永不会是复演。真正的诗的境界是无限的,永远新鲜的。
选自《诗论》(有删改)
1. 补全以下两位同学的对话。
小义:读完这篇文章,让我想到了一句名言:“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
小乌:是的!“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填空)印证了这个观点。
2. 根据文意,下面这句话应放在文中A处还是B处?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
“宇宙中事事物物常在变动生展中,无绝对相同的情趣,亦无绝对相同的景象。”
我选择放在______________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阅读完本文后,小义看到了一位读者的留言:
朱光潜先生在文本中说:“因为有创造作用,我所见到的意象和所感到的情趣和姜夔所见到和感到的便不能绝对相同,也不能和任何其他读者所见到和感到的绝对相同。”这句话是不是太过绝对了,我不是特别认同。对于这位读者的留言,你怎么看?请结合文本和生活经验帮小义回复这位读者。
4. 古诗中处处可见“意象与情趣的契合”,以下是小义运用上文观点分析两首诗歌的过程,请你为他补全内容。
溪村即事
(元)周权
寒翠飞崖壁,尘嚣此地分。鹤行松径雨,僧倚石阑云。
竹色溪阴见,梅香岸曲闻。山翁邀客饮,闲话总成文。
绝句
(元)王庭筠
竹影和诗痩,梅花入梦香。可怜今夜月,不肯下西厢。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题目。
留住乡愁(节选)
陆邵明
①“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也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镇化的软肋。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镇的过程中,虽然面貌焕然一新,但很多曾经让人留恋的东西荡然无存。人们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担忧:快速的、大规模的城镇化会不会使“乡愁”无处安放?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一个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
②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文化记忆,如日常生活用品、公共活动场所、传统民居建筑等“记忆场所”;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记忆,如村规民约、传统习俗、传统技艺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模式等。乡村物质文化记忆与非物质文化记忆常常相互融合渗透,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这些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统礼仪的主要载体。在城镇化的过程中留住它们,才能留住乡愁。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尊重。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
③仅仅留住乡村记忆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力。呵护乡村记忆,使其永葆“温度”,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统技艺创造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比如,对一些乡土景观、农业遗产、传统生产设施与生产方法等有意识地进行整理维护。对于乡村中的集体记忆场所,如村落的祠堂、乡村的入口、议事亭、祭祀场所等,不可因为城镇化就让其全部消亡,而应对这些承载着人的情感和记忆的场所定期维修。既要让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更为方便,又要让游子在故乡找到依恋感与归属感。
④如果说留住和呵护乡村记忆是一种消极型的留住乡愁的话,那么,活化乡村记忆则是一种积极型的留住乡愁。活化乡村记忆,就是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深度挖掘乡村记忆与乡村传统产业,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将“文”“人”“居”与“产”融合在一起,让原来的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充满生机活力。这需要相应的公共设施与之配套,需要发展教育、医疗、商业、娱乐休闲产业等,使乡村记忆在新的时空条件下产生新的凝聚力。
1. 填写下面的思维导图,理清文章脉络。
2. 文中画线句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请分析其作用。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如果能留住乡愁,就有可能避免城乡变迁中物质空间变化与人的情感发生冲突。
B. 如果游子在城镇化的故乡找到依恋感和归属感,就说明故乡已活化了乡村记忆。
C. 为了保护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还应该考虑到当地居民的文化需求。
D. 能对乡村记忆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说明乡村记忆的内涵并非一成不变的。
4. 有人说:“留住乡愁,不能只靠情怀。”请结合文意阐明理由。
阅读议论文《年轻人也需要反省》,完成下面小题。
①法国牧师纳德。兰塞姆去世后,安葬在圣保罗大教堂,墓碑上工工整整地刻着他的手迹:“假如时光可以倒流,世界上将有一半的人可以成为伟人。”一位智者在解读兰塞姆手迹时说:“如果每个人都能把反省提前几十年,便有50%的人可能让自己成为一名了不起的人。”他们的话,道出了反省之于人生的意义。
②在一些人的意识里,反省,似乎只是老年人的事情。其实反省对于任何年龄的人都是必要的,而年轻人更要善于反省:走过的路短,很容易出现失误和差错;后面的路长,反省就更有必要、更有价值。
③反省首先是对自身所作所为进行的思索和总结。反省不理智之思、不和谐之音、不练达之举、不完美之事,往往能够得到真切、深入而细致的收获。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反省不但要勇于面对自己、正视自己,并且要及时进行、反复进行。疏忽了、怠惰了,就有可能放过一些本该及时反省的事情,进而导致自己犯错。
④反省也是对别人的经验教训的思考和总结。个人的经验教训虽然来得更直接更真切,但其广度和深度毕竟是有限的。要获得更加广博而深刻的经验,还要在反省自身的基础上,善于从别人的经验教训中学习。成本最低的财富是把别人的教训当作自己的教训。倘若青年人不但能反省自己,还能反思别人,善于从他人的经验教训中得到启示,就可能取得同样的成功、避免同样的失误。
⑤反省,主要是对挫折和失败的思考和总结。邓小平同志指出:“过去的成功是我们的财富,过去的错误也是我们的财富。”正确的东西会使你变得更加聪慧,错误的东西会使你变得更加清醒。成功的经验大多相似,失败的原因却千差万别,从失败的教训中学到的东西,往往要比从成功的经验中学到的多,而且更为深刻。
⑥反省要取得成效,关键在于要善于将反省后的认识付诸实践。记得从学校毕业的时候,恩师给我的寄语是:“望你孜孜以求,绘就人生‘前有碧绿、后有金黄’的美好画卷。”现在看来,要使自己“碧绿的青春”得到“金黄的收获”,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辛勤耕耘、善于反省,并将反省的思考付诸新的耕耘,这样才有可能便过去的失误变成今后的成功,使过去的成功变为今后更大的成功,真正品尝到金秋的琼浆玉液,享受到大地赐予的丰收喜悦。
⑦青年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在任何一个时代,青年都是社会上最富有朝气、最富有创造性、最富有生命力的群体。经验证明,进步较快的青年人,必定是善于反省的人,反省能使人走向成熟,变得深邃,臻于善。我们希望年轻人善于从自己和他人的经验教训中学习,克服自身经验和履历的局限,进而从更广阔、更深厚的大地上汲取思想和经验的营养,使自己更好更快地成长起来。
1. 下列关于选文的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他们的话,道出了反省之于人生的意义”,这一中心论点是通过兰塞姆的事例引出来的。
B. 选文③④⑤段在结构上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在段首提出分论点。
C. 选文第⑤段引用邓小平的话作为道理论据,论证了“反省,主要是对挫折和失败的思考和总结”的观点。
D. 选文第⑦段总结全文,并对年轻人提出希望,在议论文的结构中,属于“解决问题”部分。
2. 选文第⑥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阅读下文,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事业因执着而成功 人生因坚韧而出彩
①迈开假肢飞奔向前,克服身体缺损搏击泳池,凭借轮椅勇敢比拼……在东京残奥会赛场上,残疾人运动员以出色的运动成绩、顽强的意志品质,深深感染了各国观众。他们不畏困难、奋勇争先,弘扬了奥林匹克精神,展现出坚韧不屈的精神力量,给人以强烈的心灵震撼。
②坚韧是一种宝贵的意志品格,蕴含着攻坚克难、奋发进取的动力。从古至今,英勇顽强、坚韧不拔的精神,为中华传统文化所倡导,备受人们推崇。举凡那些造福于民的伟大工程,无不是一锤接着一锤敲、一茬接着一茬干而成就的;观察那些名垂青史的伟大人物,无不是精神和意志的强者。在遭遇困难与压力时坚决不退缩,在面对危险与灾难时拥有耐受力,千磨万击还坚劲、越是艰险越向前,这种坚定、执着、勇毅,正是对坚韧最好的诠释。
③事业因执着而成功,人生因坚韧而出彩。这样的坚韧,熔铸在塞罕坝林场建设者们的行动中。1962年,来自全国18个省份的369名创业者满怀激情,从大江南北毅然走上塞北高原,啃窝头、喝雪水、住窝棚,以超乎想象的坚韧,拉开了林场建设的历史帷幕。近60年来,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听从党的召唤,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这样的坚韧,同样刻印在“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的生命里。他说:“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一个人一辈子做好一件事,就足够了”。他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推广,几十年如一日,书写了“禾下乘凉梦,一梦逐一生”的华章。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在通往梦想的路途上坚持不懈、久久为功,才能抵达不一般的境界。
④坚韧的品质不是与生俱来的,不弃微末、不舍寸功,有滴水穿石的坚持和耐心,才能培养韧性。古人言: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要想成就一番事业,惟有多锤炼、多摔打,能吃苦、肯拼搏,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前行。从个人成长的角度来看,要想达到思有所悟、谋有所据、做有所成的水准,就要保持一事未了、寝食难安的状态,专注聚焦、持之以恒。美好的理想不会自动实现,胜利属于真正坚毅的人,成功属于不懈奋斗的人。把简单的事情做细,将重复的事情做精,守正创新、追求卓越,不断激发热情、超越自我,努力在熟悉的工作中把握规律、日有所进,才能在平凡岗位上书写不凡的业绩。
⑤“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韧者笃行,韧则行远。生逢大有可为的新时代,只要我们立志高远、脚踏实地,蓄积坚韧之力,撸起袖子加油干、驰而不息向前进,就能成就更有意义的人生。
《人民日报》(2021年09月02日 04 版)
1. 读完全文,你认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标题运用了对偶式的手法,对仗工整,富有诗意。但是,作为议论文的标题,显得不够简洁明了。
B. 第②段中加点词语“举凡”“无不是”“无不是”说法太过绝对,不符合议论文语言“严密性”之特点。
C. 第④段引用古人言“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是为了证明“要想成就一番事业,惟有多锤炼、多摔打,能吃苦、肯拼搏,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前行”的观点。
D. 第⑤段“生逢大有可为的新时代,只要我们立志高远、脚踏实地,蓄积坚韧之力,撸起袖子加油干、驰而不息向前进,就能成就更有意义的人生”,用一个条件关系的复句总结全文,结尾扣题,前后呼应,并提出希望。
3. 选文第③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 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口语文化的想象力
①所有的口语文化中,事实和想象之间的界限其实都很模糊。
②民国时期的历史学界有一个古史辨派,也就是顾颉刚、钱玄同那批学者,他们系统地提出了一个理论——“历史层累说”。也就是说,我们今天看到的古代历史,是在转述的过程中,一层一层被累加上去的。越到后来,转述的历史就越久远,越到后来,中心人物的故事就越丰富。说白了,在那个时代,历史和神话很像,是靠一代代人往上穿凿附会地加东西,才形成我们看到的模样的,不太可信,所以古史辨派又被称为疑古学派。
③古史辨派有一篇很有趣的文章,写孟姜女哭长城这个故事是怎么来的。
④这个故事最早的版本,跟秦始皇一点关系都没有,早了四五百年——春秋早期,当时齐国发动了一场战争,有一个叫杞梁的人战死沙场。不久之后,齐国国君偶遇杞梁的遗孀,要当着杞梁妻子的面吊唁一下杞梁。但是杞梁的妻子回绝了,因为按那个时候的礼节,如果要吊唁应该上家里去,而不是在郊外随随便便地糊弄一下。
⑤这个故事本意是说杞梁的妻子是一个非常遵循礼制的人,但是后面就一点点地发生层累变化。战国时期,第一个层累出现了。原先杞梁的妻子是不哭的,但是在战国的传说当中,她已经开始痛哭流涕了。到了西汉时期,杞梁的妻子不但哭了,而且把城墙都哭塌了。到了唐朝,杞梁夫妇直接穿越变成了秦朝人,杞梁的妻子不仅哭塌了城墙,还见到了白骨。再往后发展,就跟我们熟知的版本差不多了,只不过杞梁的妻子有了一个正式的名字叫“孟姜”,杞梁也改头换面变成了“范喜良”。
⑥其实这也不是汉语文化的特点,在所有的口语文化中,事实和想象之间的界限其实都很模糊。比如早年间我看过一本书。作者当时常在黄河上漂流,有一次在一户藏族人家里喝茶,主人就讲起一件刚刚发生的事,说一支黄河考察队的船刚刚在鄂陵湖上沉没,这船在湖上飞速行驶,湖底的山尖把那条船像鱼一样从中间剖开,船像箭一样沉了下去。他的讲述充满细节,绘声绘色。但是没过几个小时,作者就遇到了那支考察队,他们的船原来只是被一个桥墩撞翻了,有惊无险,没有任何伤亡。作者就感慨,这么近的距离,这么短的时间,一个消息就能变形到这种程度,可见口语文化的想象力。那个藏族人肯定不是有意说谎,而是一件事在每个人嘴里过一遍的时候都难免叠加自己的想象。
⑦我今天说这个,并不是想重复古史辨派的结论,说古代历史的记载都是不可信的。恰恰相反,这可能正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原因,历史记载上的造假和层累,换一个角度看就是文化基因的变异和创造。
⑧有一次,我问《浪潮之巅》的作者吴军老师:“你觉得人工智能在创造力上会彻底替代人类吗?”吴军老师说:“暂时看,不可能。”为什么呢?他的答案很有意思,他说因为机器不会犯错。你想,根据进化论的原理,物种的演化就是一代代地抄袭上一代的基因,但是总会有抄错的地方,那些有利于适应环境的错误就被保留下来,这就是物种演化的根本机制。
⑨其实不仅是物种,人类所有的创造性进步都是这么来的。不断犯错,不断产生变异,在变异中再进行选择,然后才有那么一点点进步。因为机器暂时还不会犯错,所以机器没有根本上的创造性。而人类和机器相比,不靠谱,会犯错,能想象,能层累地堆积各种想当然的东西,这恰恰是人类创造力的源泉。
(文/罗振宇,基于命题需要有删改)
1. 下列对“历史层累说”的认识,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 “历史层累说”是由民国时期古史辨派学者系统地提出的一个理论。
B. “历史层累说”认为我们今天看到的古代历史,是故事在转述的过程中,一层一层被累加的结果。
C. “历史层累说”认为历史传说靠一代代人穿凿附会,其实是没有根据的虚构。
D. 古史辨派认为孟姜女哭长城这个故事的形成是“历史层累说”的有力佐证。
2. 下列对“口语文化的想象力”的理解,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 古代历史和神话很像,重要原因可能就是他们都运用了想象力。
B. 所有的口语文化中,我们很难清晰的分辨哪些是事实,哪些是想象。
C. 口语文化的想象力所产生的文化差异和变异可能会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
D. 口语文化的想象力并非转述者有意说谎,而是为了增强表达效果而叠加自己的想象。
3. 对本文中心主旨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 古代历史的记载靠一代代人往上穿凿附会地加东西,都是不可信的。
B. 人工智能在创造力上暂时还不会彻底替代人类。
C. 物种演化的根本机制就是在基因复制过程中将利于适应环境的错误保留下来。
D. 人类会犯错,能想象,能层累堆积各种想当然的东西,这是人类创造力的源泉。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目。
爱国的内涵
①爱国是人类共有的感情,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和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是中华民族传承了五千年的美德。新时代,我们青少年更应该懂得爱国的内涵。
②爱国的内涵是什么?陆游在《病起抒怀》中用一句“位卑未敢忘忧国”作了最好的诠释。历史上,屈原流放中仍眷恋楚国,苏武牧羊数十年心志不变,都是炎黄子孙爱国的写照。
③爱国的内涵是什么?曹植在《白马篇》中说得明白:“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文天样《过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更是荡气回肠。近代无数仁人志士正是用鲜血和生命,诠释了中华民族的灵魂之歌。爱国就是要以身许国,不存杂念。这是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的灵魂。
④爱国的内涵是什么?西汉名将陈汤流传千古的名句“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是最有力的回答,为保卫祖国的河山,维护祖国的统一和领土完整,无畏中华儿女执着坚守,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戚继光,一代名将,面对倭寇入侵,奋起组建“戚家军”,潜心操练,英勇奋战,终将倭寇赶出国门; 。爱国要以维护祖国统一为己任,这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⑤爱国的内涵是什么?爱国就是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文化是世界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化,从先秦诸子百家到汉魏六朝歌赋,从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小说,中华文化经历了几千年的沉淀和发展,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爱国要以敬重的态度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优秀文化。
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青少年生活在一个幸福和谐的社会中,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进征途上,我们肩负重任,做出自己的贡献。
1. 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①段从“爱国是人类共有的感情”切入,引出议论对象“爱国的内涵”。
B. 第②段采用引用论证和对比论证的方法,论证了爱国的内涵。
C. 第⑤段从目的和行动上论证了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紧迫性。
D. 全文从四个层面进行了论述,层层递进,结构清晰完整。
2. 如果要在第④段的横线上补充一句话,下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詹天佑,我国第一批出国的留学生,学成回国,凭借杰出才能完成了京张铁路的修建,给了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一个有力回击。
B. 任正非,75岁的华为公司创始人,在众多媒体面前表示,要拥抱世界,依靠全球创新发展,为中国企业砥砺奋进树立榜样。
C. 林俊德,一位将军,也是一位院士,他参与了中国全部的45次核试验,他人生75年都默默无闻,一直工作到生命的最后时刻。
D. 李文波,一个普通的南海守礁士兵,二十年坚守,他从健壮小伙变成了两鬓斑白的“小老头”,他就是守护祖国的一块坚不可摧的磁石!
阅读下面两个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①《弟子规》在读书人当中拥有巨大影响,“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一语,尤为彻透。一旦见到别人不好的地方,不是义正辞严地指斥他,而是反躬自省,看自己身上有没有类似的毛病。倘若有,就要马上改过;如果没有,则要警醒自己时刻惕之、戒之,以免重蹈覆辙。
②一个“省”字,意蕴很深。
③【甲】夏朝的伯启,就是勇于“自省”的典范。当时,诸侯有扈氏反叛,伯启受禹之命率军平叛。不幸的是,大败而回。事后,他没有怨天尤人,更没有诿过于人,而是进行了深刻的反省。自己所属的国家,兵多地广,又占尽天时、地利与人和等优势,可是却强不敌弱,一定是个人德行和才能不够所致。因此,他励精图治,兴利除弊,礼贤下士,体恤百姓。此后,国渐富,兵日强,政通人和,众志成城。一年后,有扈氏闻知,顿时打消进犯之念,自缚其身,俯首请降。
④数千年来,孔子一直被奉为圣贤的化身和代表,他也是“三省吾身”的终生践行者。据《孔子家语》记载,孔子带众弟子周游列国时,途中断炊,多亏颜回讨来一些米,才解燃眉之急。饭快要煮熟时,孔子却无意间看见颜回用手抓锅里的饭吃,心里很不高兴。随后,颜回恭请老师吃饭,孔子却说:“我刚才梦见了先父,正好这饭洁净,我就用它先祭过父亲再吃吧。”颜回一听就急了:“使不得,这饭已经不干净了。刚才煮饭时,有炭灰掉进锅里,丢掉可惜,我就将脏的地方抓起来吃了。”孔子一听,不禁慨叹道:“了解一个人是多么不容易呀。”倘若人们自以为是,不能自觉地时时“自省”,就会不经意间犯下很多错误。
⑤“自省”乃一剂良药。荀子靠它“日参省乎己”,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界;孔子靠它“见不贤而内自省”,进入“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王国。看来,“自省”的确很有必要。
(作者:马军。有删改)
文本二
①现实生活中,唯有自省,人才会变得克己谨慎,不断反思审视自身的过失,真正去纠正错误、解决问题,避免小过失发展成大错误。
②“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
③【乙】危急时刻,人们往往会警醒自己,反省自己的不足,补齐自身的短板。而在平常时候,人们则容易失去警觉,自省机制失去效力,危险就会接踵而至。比如,在日常生活中,有的人习惯于从自身利益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判断是非,而不是检视自己有无不足、缺点和失误。“自己排队时,不希望别人插队;自己插队时,要求别人闭嘴”。凡事责人而不自省,只找别人毛病,而不找自己原因;只指责别人过错,而不找自己的问题,往往会使小纠纷酿成大事故。
④自省的力量,首先在于可以“立己”。古人云“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极言自省是修身养性、提升境界的重要方法。今天,我们讲自省,对思想、工作、生活点滴及细节予以检视,客观地看待自我,清醒地查找不足,其意义并非止于忏悔,而在于超越自我,促进自我认知、自我完善,不断唤醒善意良知,不断升华人格。
⑤自省的力量,还在于能够“达人”。“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桐城六尺巷这一古今佳话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凡事首先反省自己的不足并付诸改正的行动,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一事当前,我们首先反省自己的错误,对方多半就会有正向的反应,即便一时没有也报之以宽容,很多问题就会在无形中化解了。对于一个社会来说,每个人都能唤醒自省意识,焕发自省力量,就会形成向上向善的良性循环,重品行、讲道德、守规矩就会蔚然成风。
(作者:何聪。有删改)
1. 下列对文本一和文本二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鲁迅名言“多有不自满的人的种族,永远前进,永远有希望。多有只知责人不知反省的人的种族。祸哉,祸哉”可以作为文本一第⑤段段首的道理论据。
B. 文本一第③和④段都写了历史人物反省的事件,两段中都大量使用四字短语,又连续运用短句子,使文章论述显得严谨有力。
C. 文本二告诉我们要时时自省,事事自省,才可以避免把小过失发展成大错误。
D. 两个文本的第⑤段都融入事实论据与道理论据,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2. 请结合文本一的内容,简述其论证思路。
3. 论证方法是证明论点的“利器”,请比较阅读两文本中【甲】【乙】两段,说说它们在论证方法的使用上有何异同?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训练题:议论文阅读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君子知“怕”
游宇明
①朋友是个小心谨慎的人。生活中,家里没人他从不让家用电器工作,怕引发火灾;晚上睡觉他一定会关掉煤气,怕发生泄漏;上街绝对遵守交通规则,怕出现意外。工作中,他遵章守纪、秉公办事,怕一不留神成为阶下囚。
②我非常赞赏朋友的做法,因为他知“怕”。其实,小到个人,大到国家,不都应该心存畏惧吗?
③个人应该懂得畏惧。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天命就是老天爷赐予的命运;大人是指有地位、有号召力的人:圣人之言,是指古往今来那些道德高尚的人所发表的言论。孔子所说的“君子三畏”是否适用于今天的社会生活,我们姑且不去讨论,但对于他“人要知畏惧”的主张,我双手赞成。在现代社会,我觉得人应该“怕”的至少有两种:一是应该“怕”法律,就是要遵守基本的法律与规章制度,用古人的话说,叫“畏法度”;二是应该“怕”道德,也就是那些虽不违法,但明显违背社会道德、会被人戳脊梁骨的事绝对不做。那些因为图一己之欲、逞一时之快而无视法律和道德的人,当他们为自己的“无所畏惧”痛悔不已的时候,不也正是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为我们敲响了整钟吗?
④不仅个人要学会知道“怕”,一个国家也是如此。许多国家都经历过苦难和挫折,人民曾经深受其害,国家的文明进程也大大受挫。有的国家不知“怕”,对过去的苦难和挫折毫不上心,总是好了疮疤忘了疼;有的国家却总是“怕”着,生怕类似的悲剧重演,因而他们总是居安思危,充满忧患意识。1845年,一种卵菌登陆爱尔兰岛,使得全岛土豆减少三分之一,灾荒。一直持续到1852年。这场大饥荒使爱尔兰人口锐减 20%至25%爱尔兰人没有忘记这场苦难。他们在首都街头竖起了大型的纪念雕塑。其中一组饥民的群像栩栩如生,那哭天喊地的表情时刻提醒人们不能忘记历史。在罗斯康芒郡的一座庄园里设立有大饥荒博物馆,里面有关于这场饥荒的最完整的收藏。爱尔兰的史学家和文学艺术家更没有忘记这场大饥荒,关于这场饥荒的著作、论文、文艺作品如潮喷涌。生活是公正的,像爱尔兰这样知“怕”的国家,在灾难来临的时候往往有备无患,因而幸运地躲避了后来一些灾难性的意外事件。
⑤中国人一向讳言“怕”,在一些人看来,说自己“怕”,就等于承认自己怯懦,其实这完全是误解。一个人知道必要的“怕”,他才可能去做好人、善人,去做君子;一个国家知道必要的“怕”,它才会将各种社会规则和保障体系设计得很完备,使之成为全体公民温暖、快乐的命运共同体。
(有删改)
1. 请写出选文的中心论点。
2. 选文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3. 请分析选文第③段的论证思路。
4. 下面的材料如果作为选文的论据,你认为放在哪一段中合适?请说明理由。
【材料】
1958年,我国开始了原子武器的研究。邓稼先奉命主持设计的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分别于1964年和1967年爆炸成功,我国国防自卫武器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中华民族完全摆脱了任人宰割的危机。
【答案】
1. 小到个人,大到国家,都应该心存畏惧。
2. 列举朋友在生活和工作中小心谨慎的例子,引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作为事实论据证明论点。
3. 首先提出“个人应该懂得畏惧”的分论点,然后引用孔子的名言作为道理论据,来论证“人要知畏惧”,接着阐述了“怕”的内涵,最后从反面举了一些人因无所畏惧而痛悔不已的例子,来论证“个人应该懂得畏惧”的道理。
4. 应该放在第④段。我国成功研制原子武器,摆脱了任人宰割的危机,正是一个国家“知怕”的体现,在第④段可以证明本段“一个国家也要知怕”的观点。
【解析】
1.本题考查中心论点。论点是一个表达观点的陈述句,一般不用修辞手法。论点一般是在题目、开头、结尾几个部分寻找,或者把几个分论点结合在一起概括。文章题目“君子知‘怕’”,第②段结尾“其实,小到个人,大到国家,不都应该心存畏惧吗?”,③④段有两个分论点“个人应该懂得畏惧”“不仅个人要学会知道‘怕’,一个国家也是如此”,结合以上几个句子可将论点概括为:小到个人,大到国家,都应该心存畏惧。
2.本题考查理解文章段落的作用。议论文开头段往往起着引出中心论点(论题)的作用,具体答题格式:开头通过写……的事例(或引用……名言),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的论题);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增强论述的趣味性;做事实(道理)论据,证明论点。本文的首段引用一位朋友在生活和工作中小心谨慎的例子,引出第②段的中心论点“小到个人,大到国家,都应该心存畏惧”,用生活中的事例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做事实论据证明论点。
3.本题考查论证思路。答题技巧:先点出论点;然后答出论据或论证方法及其作用;最后使用诸如“首先”“然后”“接着”“最后”等表示起承转合关系的词语来组织答题语言。答题模式:首先提出……的观点,然后使用了……的论据,接着对……的论据进行了怎样的分析(论证方法),最后做出总结,得出……的结论(或再次强化中心论点)。第③段开头“个人应该懂得畏惧”直接提出分论点,然后从“孔子说:‘君子有三畏’”到“我双手赞成”是运用道理论证的方法,引用孔子名言,证明分论点:个人应该懂得畏惧;从“是否适用于今天的社会生活”到“会被人戳脊梁骨的事绝对不做”则论述了现代社会的两种“怕”;从“那些因为图一己之欲、逞一时之快而无视法律和道德的人,当他们为自己的‘无所畏惧’痛悔不已的时候,不也正是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吗?”则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从反面论证个人无所畏惧会害人害己,进而证明分论点。
4.本题考查论据的使用。论据的作用是证明论点,论据必须和论点相符合,抓住材料中关键词句,寻找合适论点。从“邓稼先奉命主持设计的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分别于1964年和1967 年爆炸成功,我国国防自卫武器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中华民族完全摆脱了任人宰割的危机”看出,这个材料说的是我国研究成功原子弹和氢弹,使中华民族完全摆脱了任人宰割的危机,这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知怕的表现,是中华民族“怕”,是国家“怕”,因为国家“怕”,所以努力研究,取得成功,获得了保卫自己的力量,这和④段“不仅个人要学会知道‘怕’,一个国家也是如此”相符合,故应该放在④段里。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题目。
为人生准备“压舱石”
①在犹太民族,母亲要在书本上抹蜂蜜,让孩子去舔上面的蜜,目的是要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让孩子从小树立观念:书本是甜的,而且书中有智慧。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项调查,犹太民族人均每年阅读65本书。读书兴趣浓厚,犹太人将读书视作生命的一部分,因此才造就了如此令人羡慕的读书风景。
②的确,读书有了热情,持之以恒才能顺理成章。但是,单单有兴趣,读书未必一定有收获,关键得读好书。按北京大学陈平原教授的说法,读书是要为自己准备“压舱石”——诚如空船航行时,为防翻船须备“压舱石”一样。读书该选择怎样的“压舱石”呢?或许各有各的说法,但文学、史学、哲学、宗教、伦理、艺术等人文学的经典必是“压舱石”的精髓。因为古往今来的文化精神、人格理想和思想艺术的原创性,大都蕴含在经典作品之中。如果说,读书使人渐由遮蔽走向澄明的话,那么阅读经典便可有效缩短这中间的距离。比如阅读历史,不仅让读书人获取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了历史学看问题的方法,从而使之转变成改造世界的现实力量。唯有常读经典,多读经典,才能驱使人们培养理想情怀,树立凌云之志。这便是经典的“压舱石”效应。
③阅读经典,还需与经典的阅读方法相匹配。约翰·罗斯金在《芝麻与百合》里有这样一段话:“当你去读一本好书时,你必须问问自己,‘我能像一位澳大利亚的矿工那样适于自己的工作么?我的十字镐和铲子都就绪了么?我自己准备妥帖了么?我的袖子是否已经卷到双肘,我的呼吸是否匀称,我的心情是否正常?’……这样多问问极有好处,因为既然你所要寻求的金属就是作者的心灵与深意,那么他的语言便是你要获得金属前必须敲碎和冶炼的岩石。你的十字镐是你自己的专心、机智与学问;你的熔矿炉是你自己的善于思考的灵魂。”是啊,有好的书籍相伴,有好的态度相生,有好的思考相随,又何愁不能在开掘的矿渣中拣到“纯净的宝石”呢?
④读书绝无止境。以智慧闻名于世的苏格拉底,在70岁时还自认什么都不知道。这固然是他的谦逊,却更是他的智慧。不论是谁,若想懂得自己生活的世界,哪怕一点点,就请您保持永不枯竭的读书兴趣,保护好属于自己的“压舱石”,不断充实自己的大脑。
⑤让心灵俯就经典,让经典滋养灵魂,积累底蕴,振奋精神,修身明理,洞悉人生。这样,我们的精神世界就能领悟时代使命,并进而笃行之。
(文/赵畅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 下面对文章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标题是本文论述的主要观点,文章紧紧围绕标题进行论述。
B. “压舱石”在文中指读书的热情和兴趣,有了“压舱石”,才能驱使人们培养理想情怀。
C. 第③段通过道理论证,指出阅读方法的重要意义。
D. 第⑤段语言简练,意蕴深刻,具有强烈的号召力。
2. 请你为第④段补充一个道理论据。
3. 请结合自己的读书体验,阐述对划线句“读书使人渐由遮蔽走向澄明”的理解
4. 请分析文章的写作思路。
【答案】
1. B
2. 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3. ①结合具体作品谈自己的体验;②能突出由“遮蔽”到“澄明”的变化。
4. 首先列举了犹太民族在书本上抹蜜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和人年均读书量之高,引出了论述话题;其次使用了比喻论证,道理论证和举例论证的方法,指出读书要读经典作品、读经典需要专心致志,善于思考和读书无止境三个分论点;最后总结全文,回归中心论点,号召人们阅读经典。
【解析】
1.本题考查议论文内容的理解。注意题干要求的是找出对文章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B.由第②段“读书未必一定有收获,关键得读好书”“或许各有各的说法,但文学、史学、哲学、宗教、伦理、艺术等人文学的经典必是‘压舱石’的精髓”可知,“压舱石”指的是经典作品。故该选项表述不正确;
故选B。
2.本题考查的是补充论据的问题。由第④段“读书绝无止境”可提炼本段观点,补写的道理论据要能论证“读书绝无止境”这一观点即可。
示例:倘能生存,我当然仍要学习。(鲁迅)。
3.本题考查语句的理解。注意题干要求“结合自己的读书体验”。
根据第②段“读书使人渐由遮蔽走向澄明”中“遮蔽”“澄明”可知,强调了读书对人的影响之大,由此举出自己由“遮蔽”到“澄明”的变化的读书经验即可。如:小时候我喜欢看一些卡通图片的书籍,对于一些文字类的书籍兴趣不大,从图画类的书籍上我只是浅尝辄止,不求甚解,渐渐地我以为我已收获很多知识,后来我读岳飞的《满江红》,深深折服于他“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的激昂豪迈;读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肃然起敬于他“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慷慨从容。后来我爱上了读书,一路走来,书与我结下了不解之缘,它不仅教给我无穷的知识,还教会我如何做人、如何生活,更赋予我最神圣的使命——爱与责任。
4.本题考查论证思路。
首先,由第①段“在犹太民族,母亲要在书本上抹蜂蜜,让孩子去舔上面的蜜,目的是要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让孩子从小树立观念:书本是甜的,而且书中有智慧”“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项调查,犹太民族人均每年阅读65本书”可知,列举了犹太民族在书本上抹蜜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的事例与相关调查数据,引出论题;接着,根据第②段“诚如空船航行时,为防翻船须备‘压舱石’一样。读书该选择怎样的‘压舱石’呢”“唯有常读经典,多读经典,才能驱使人们培养理想情怀,树立凌云之志”、第③段“阅读经典,还需与经典的阅读方法相匹配”“你的十字镐是你自己的专心、机智与学问;你的熔矿炉是你自己的善于思考的灵魂”、第④段“读书绝无止境……不断充实自己的大脑”等内容可知,运用了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和道理论证,论述了“读书要读经典;读经典要专心致志,善于思考;要让经典不断充实大脑”三个分论点;最后,由第⑤段“让心灵俯就经典,让经典滋养灵魂,积累底蕴,振奋精神,修身明理,洞悉人生”可知,总结全文,深化论点,号召人们阅读经典作品,让经典滋养灵魂。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读书与美丽
严歌苓
①我有一位朋友叫庄信正,是位著名的翻译家、学者。他说过这样一段话: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但对我来说,我宁愿把这句话改为“上有天堂,下有书房”。他说在他年少时就想到:反正谁也不知道天堂是什么样子,他无妨就把它想象成一间书房。
②我读到这些话时,为他的纯以及他与我不谋而合的价值观会心地笑了。我心里对这位忘年友人涌出一股深深的感激。因为在这个价值观飞快变更的年代,我生活的很大成份,仍是独自写作与读书。有时不免对周围忙得头头是道、不读书却也十分充实的人们发出自愧落伍的叹息。而庄先生这一席话,使我认识到,我还是有伴的,并没有落伍得那样彻底。
③在易卜生的《彼尔金特》申,有个叫索尔薇格的少女,彼尔金特在恋想她时,总是想到她手持一本用手绢包着的《圣经》的形象。在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特蕾莎留给托马斯的印象,是她手里拿着一本《安娜•卡列尼娜》。这两位女性之所以在男主人公彼尔金特和托马斯心里获得了特殊的位置,是她们的书所赋予她们的一层象征意义。我的理解便是读书使她们产生了一种情调,这情调是独立于她们物质形象之外而存在的美丽。作家们都没有用笔墨来描写这两位女性的容貌,但从他们赋予她们的特定动作——持书来看,我们能清楚地看到她们美丽的气韵,那是抽象的,象征化了的,因而是超越了具体形态的美丽,这种美丽不会被衣着和化妆强化或弱化,不会被衰老所剥夺。这并不是说,任何一个女性,只要手里揣本书,就会变成特蕾莎或索尔薇格。书在不爱读书的人手里,只是个道具。重要的是,读书这项精神功课,对人潜移默化的感染,使人从世俗的渴望(金钱、物质、外在的美丽等等)中解脱出来,之后便产生了一种美丽的存在。
④我于是感到自己的幸运——能在阳光明媚的下午,躺在乳白色的皮沙发上读书,能在读到绝妙的句子时,一蹦而起,在橡木地板上踱步。太好的文章如同太好的餐食,是难以消化的,所以得回味、反刍,才能汲取它的营养。
⑤女人总有永别自己外貌美丽的时候。不甘永别的,如某些反复整容的明星,就变成了滑稽的角色。时光推移,滑稽都没有了,成了“人定胜天”的当代美容技艺的实验残局,一个绝望地要超越自然局限的丑角。这个例证或许给了我们一点启示:漂亮和美丽是两回事。一双不漂亮的眼睛可以有明丽的眼神;一副不完美的身材可以有好看的仪态。这都在于一个灵魂的丰富和坦荡。美化灵魂或许有不少途径,但我想,阅读是其中易走的,不昂贵的,不须求助他人的捷径。
1. 选文作者论述的“读书与美丽”的关系是怎样的?请结合第③段内容简要概括。
2. 第③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结合文章具体内容作简要分析。
3. 第④段中说“太好的文章如同太好的餐食,是难以消化的,所以得回味、反刍,才能汲取它的营养”,结合语句,说说在阅读好书时有什么样的要求。
4. 作者认为,读书最终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
1. 读书使人具有独立于物质形象之外的情调(读书使人具有超越具体形态的气韵);读书使美丽不会受衣着、化妆和衰老的影响;读书使人从世俗的渴望(金钱、物质、外在的美丽等等)中解脱出来。
2. 举例论证 以索尔薇格、特蕾莎这两位女性为例,正面论述了读书使人产生了一种美丽的气韵,这种美丽不会被衣着和化妆强化或弱化,不会被衰老所剥夺。
3. 因为难以消化,所以得慢慢读,反复读,重视体悟,边读边思考。
4. 美化灵魂(让个人的灵魂丰富和坦荡、使人获得真正的美丽)。
【解析】
1.考查筛选信息。
根据第三段中的“我的理解便是读书使她们产生了一种情调,这情调是独立于她们物质形象之外而存在的美丽”“我们能清楚地看到她们美丽的气韵,那是抽象的,象征化了的,因而是超越了具体形态的美丽”可得:读书使人具有独立于物质形象之外的情调(读书使人具有超越具体形态的气韵)。
根据第三段中的“这种美丽不会被衣着和化妆强化或弱化,不会被衰老所剥夺”可得:读书使美丽不会受衣着、化妆和衰老的影响。
根据第三段中的“读书这项精神功课,对人潜移默化的感染,使人从世俗的渴望(金钱、物质、外在的美丽等等)中解脱出来,之后便产生了一种美丽的存在”可得:读书使人从世俗的渴望(金钱、物质、外在的美丽等等)中解脱出来。
2.考查分析论证方法。根据第三段中的“在易卜生的《彼尔金特》申,有个叫索尔薇格的少女,彼尔金特在恋想她时,总是想到她手持一本用手绢包着的《圣经》的形象。在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特蕾莎留给托马斯的印象,是她手里拿着一本《安娜•卡列尼娜》”可知,本段主要列举了索尔薇格、特蕾莎这两位女性的例子,这是举例论证。联系本段“我们能清楚地看到她们美丽的气韵,那是抽象的,象征化了的,因而是超越了具体形态的美丽,这种美丽不会被衣着和化妆强化或弱化,不会被衰老所剥夺”可知,列举这两人的例子,具体有力地证明了“读书使人产生了一种美丽的气韵,这种美丽不会被衣着和化妆强化或弱化,不会被衰老所剥夺”的观点。列举实例,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3.考查对重点句子的理解。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把太好的文章比作太好的餐食,太好的餐食难以消化,太好的文章因为其蕴含道理的深刻会有些晦涩难懂。太好的餐食需要“回味、反刍”,太好的文章需要反复诵读,深入思考才能理解其内在的含义。我们从太好的餐食当中获得人体所需的营养。我们从太好的文章当中获得思想成长营养。所以这句话的意思是,太好的文章因为其深奥,所以需要我们反复诵读,认真思考并体悟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从中汲取思想成长与完善的力量。
4.考查筛选信息。根据末段中的“这都在于一个灵魂的丰富和坦荡。美化灵魂或许有不少途径,但我想,阅读是其中易走的,不昂贵的,不须求助他人的捷径”可知,读书的最终作用是让人的灵魂变得丰富和坦荡,美化人的灵魂,让人获得真正的美丽。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小题。
大兴勤俭节约之风
①“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新时代领路人近时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因此,大兴勤俭节约之风势在必行。
②俗话说,人无俭不立。勤俭节约不仅是一种生活习惯,更体现着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左传》有言“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诸葛亮《诫子书》:“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在中国长久以来的价值观里,俭朴不仅是一种行为方式,更是一种大的德行,是培养良好道德的基础。因为一个勤俭节约的人,一定是一个自知、自律、自省的人。今天我们提倡节约,不仅是要倡导一种健康适度的生活方式,更是要让人们在厉行节约中涵养“恒念物力维艰”的道德品质,去除骄奢淫逸的不良之风,在举手投足间展现深藏于心的素养,去拥抱更美好的生活。
③浪费还是节约,这看似是个人的行为选择,却照鉴着一个社会的文明品质。现实中,一些人缺乏节约意识,有意无意地浪费粮食、糟蹋粮食,一些人爱面子、讲排场,不同程度地过度消费、攀比铺张,造成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这些都与社会文明背道而驰。文明,在于“人人相善其群”的公德意识,在于敬畏自然、尊重劳动的自律自觉,在于重视公共利益的价值尺度……由此而言,了解“一粒米千滴汗”的辛劳,进而感恩大自然的馈赠和劳动者的付出;懂得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道理。
④“奢靡之始,危亡之渐”。对于国家来说,也要提倡勤俭节约之风,也要增强危机意识、赓续艰苦奋斗精神。今天,我们拥有的这份“家底”,是几代人荜路蓝缕、拼搏奋斗才攒下的,决不能在挥霍浪费中白白断送。正如新时代领路人所指出的,“即使生活一天天好了,也没有任何权利浪费!”因为无论是面对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脆弱的现实国情,还是面对宏伟的奋斗目标、复杂的内外环境,都需要我们时刻葆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勤俭节约的作风。“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节约每一粒粮食,节约每一点资源,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我们才能拥有抵御风险的深厚底气、迎战困难的强大力量。
⑤勤俭节约,是个人涵养优良品德的重要内容,是推动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全社会要汇聚合力,建立勤俭节约的行动自觉。于家庭,从一箪一瓢做起,懂得珍惜;于商家,要介导理性消费;于媒体,要通过宣传与引导,在社会倡导勤俭节约的文化自觉。只有这样,方能真正做到知行合一、躬行不辍。
(原文有改动)
1. 找出选文的中心论点,写在答题卡上。
2. 选文第②段画线部分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 选文②③④段的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
4. 下面A、B两项哪一个更适合放在选文第④段中?请阐明理由。
A.据统计,我国每年被损耗和浪费的粮食约3500万吨,接近于中国粮食总产量的6%,我国餐饮业人均食物浪费量为每人每餐93克,浪费率为11.7%。在我国,大型聚会食物浪费率达38%,学生盒饭有1/3都会被扔掉。
B.近年来,随着视频直播平台的兴起,各类“吃播秀”大行其道,部分主播运用视频剪辑加工技巧制造了一顿饭能吃几十斤牛肉、几十只炸鸡的轰动效应。这种浪费食物、吸引流量的做法,违背了营销的诚信原则,观众应该坚决抵制这种欺骗行为。
【答案】
1. 要大兴勤俭节约之风。
2. 道理论证引用《左传》《诫子书》名言,有力地论证了“勤俭节约不仅是一种生活习惯,更体现着一个人的道德修养”这一观点。
3. 不能。②③④段是按照个人、社会、国家的顺序进行论证的,层层深入。
4. A更适合。A列举了我国的浪费现象,能够证明第④自然段“对于国家来说,也要提倡勤俭节约之风,也要增强危机意识、赓续艰苦奋斗精神”这一观点,B写的是“吃播秀”的欺骗行为,不能证明本段的观点。
【解析】
1.本题考查的是分析概括议论文的主要观点。“中心论点”是一篇议论文的灵魂,所以读懂一篇议论文,概括中心论点是考试常见的题型。分析中心论点,可以从文章的标题、开头、结尾,有时也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阅读全文,可以看出题目就是中心论点,即“要大兴勤俭节约之风”,从第一自然段的末句“因此,大兴勤俭节约之风势在必行”也能判断出来。
2.此题考查学生对论证方法的辨析以及其作用的分析。议论文常见的论证方法有四种,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这是必须要知道并要记准确的内容。其作用要根据具体的文章来作答,一般运用论证方法的语句,证明其前面的观点,要到前面的文章中去读,去寻找。“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运用了道理论证的方法,论证了拥有勤俭节约的习惯是一个人道德修养的表现,即上文句子的内容。引用名言,具有权威性,能够使论证更加有力。据此可作答。
3.此题考查议论文的论证思路。从“勤俭节约不仅是一种生活习惯,更体现着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浪费还是节约,这看似是个人的行为选择,却照鉴着一个社会的文明品质”“对于国家来说,也要提倡勤俭节约之风,也要增强危机意识、赓续艰苦奋斗精神”可知,②③④这三个自然段分别从个人、社会、国家三个角度论证了“要大兴勤俭节约之风”这个中心论点,并且是逐层深入的,所以不能颠倒顺序。
4.此题考查补充论据,要注意分析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对应关系。阅读第④自然段可知,这段文字是从国家的角度来论证提倡勤俭节约之风的,强调了“对于国家来说,也要提倡勤俭节约之风,也要增强危机意识、赓续艰苦奋斗精神”这一观点。A材料列举的是目前我国粮食浪费、餐饮浪费等现象,能够充当论据证明本段观点。B材料虽然也提到了浪费,但是从“这种浪费食物、吸引流量的做法,违背了营销的诚信原则,观众应该坚决抵制这种欺骗行为”可知,这则材料重在批判各类“吃播秀”的欺骗行为,不能证明第④自然段的观点。
阅读朱光潜的《意象与情趣的契合》,完成下面小题。
意象与情趣的契合
朱光潜
①要产生诗的境界,“见”所须具的第二个条件是所见意象必恰能表现一种情趣,“见”为“见者”的主动,不纯粹是被动的接收。所见对象本为生糙零乱的材料,经“见”才具有它的特殊形象。比如天上的北斗星本为七个错乱的光点,和它们邻近星都是一样,但是现于见者心中的则为像斗的一个完整的形象。仔细分析,凡所见物的形象都有几分是“见”所创造的,“见”为直觉时尤其是如此。凝神观照之际,心中只有一个完整的孤立的意象,一无比较,无分析,无旁涉,结果常致物我由两忘而同一,我的情趣与物的意态遂往复交流,不知不觉之中人情与物理互相渗透。比如注视一座高山,我们仿佛觉得它从平地耸立起,挺着一个雄伟峭拔的身躯,在那里很镇静地庄严地俯视一切。同时,我们也不知不觉地肃然起敬,竖起头脑,挺起腰杆,仿佛在模仿山的那副雄伟峭拔的神气。前一种现象是以人情移物理,美学家称为“移情作用”,后一种现象是以物理移人情,美学家称为“内模仿作用”。
②移情作用是极端的凝神注视的结果,它是否发生以及发生时的深浅程度都随人随时随境而异。大地山河以及风云星斗原来都是死板的东西,我们往往觉得它们有情感,有生命,有动作,这都是移情作用的结果。比如云何尝能飞?泉何尝能跃?我们却常说云飞泉跃。山何尝能鸣?谷何尝能应?我们却常说山鸣谷应,诗文的妙处往往都从移情作用得来。
③从移情作用我们可以看出内在的情趣常和外来的意象相融合而互相影响。 A 比如欣赏自然风景,一方面说,心情随风景千变万化,睹鱼跃鸢飞而欣然自得,闻胡笳暮角则黯然神伤;另一方面说,风景也随心情而变化生长,心情千变万化,风景也随之千变万化,惜别时蜡烛似乎垂泪,兴到时青山亦觉点头。这两种貌似相反而实相同的现象就是从前人所说的“即景生情,因情生景”。情恰能称景,景也恰能传情,这便是诗的境界。每个诗的境界都必有“情趣”和“意象”两个要素。“情趣”简称“情”,“意象”即是“景”。我们时时在情趣里过活,却很少能将情趣化为诗,因为情趣是可比喻而不可直接描绘的实感,如果不附丽到具体的意象上去,就根本没有可见的形象。我们抬头一看,或是闭目一想,无数的意象就纷至沓来,其中也只有极少数的偶尔成为诗的意象,因为纷至沓来的意象零乱破碎,不成章法,不具生命,必须有情趣来化它们,贯注它们,才内有生命,外有完整形象。
④诗的境界是情景的契合。 B 阿米儿说得好:“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种心情。”景是各人性格和情趣的返照。情趣不同则景象虽似同而实不同。比如陶潜在“悠然见南山”时,杜甫在见到“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时,李白在觉得“相看两不厌,惟有敬亭山”时,都见到山的美。在表面上意象(景)虽似都是山,在实际上却因所贯注的情趣不同,各是一种境界。我们可以说,每人所见到的世界都是他自己所创造的。
⑤这个道理也可以适用于诗的欣赏。就见到情景契合境界来说,欣赏与创造并无分别。比如说姜夔的“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一句词含有一个情景契合的境界,他在写这句词时,须先从自然中见到这种意境,感到这种情趣,然后拿这九个字把它传达出来。在见到那种境界时,他必觉得它有趣,在创造也是在欣赏。这九个字本不能算是诗,只是一种符号。如果我不认识这九个字,这句词对于我便无意义,就失其诗的功效。如果它对于我能产生诗的功效,我必须能从这九个字符号中,领略出姜夔原来所见到的境界。在读他的这句词而见到他所见到的境界时,我必须使用心灵综合作用,在欣赏也是在创造。
⑥因为有创造作用,我所见到的意象和所感到的情趣和姜夔所见到和感到的便不能绝对相同,也不能和任何其他读者所见到和感到的绝对相同。每人所能领略到的境界都是性格、情趣和经验的返照,而性格、情趣和经验是彼此不同的,所以无论是欣赏自然风景或是读诗,各人在对象中取得多少,就看他在自我中能够付与多少,无所付与便不能有所取得。不但如此,同是一首诗,你今天读它所得的和你明天读它所得的也不能完全相同,因为性格、情趣和经验是生生不息的。欣赏一首诗就是再造一首诗;每次再造时,都要凭当时当境的整个的情趣和经验做基础,所以每时每境所再造的都必定是一首新鲜的诗。诗与其他艺术都各有物质的和精神的两方面。物质的方面如印成的诗集,它除着受天时和人力的损害以外,大体是固定的。精神的方面就是情景契合的意境,时时刻刻都在“创化”中。创造永不会是复演,欣赏也永不会是复演。真正的诗的境界是无限的,永远新鲜的。
选自《诗论》(有删改)
1. 补全以下两位同学的对话。
小义:读完这篇文章,让我想到了一句名言:“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
小乌:是的!“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填空)印证了这个观点。
2. 根据文意,下面这句话应放在文中A处还是B处?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
“宇宙中事事物物常在变动生展中,无绝对相同的情趣,亦无绝对相同的景象。”
我选择放在______________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阅读完本文后,小义看到了一位读者的留言:
朱光潜先生在文本中说:“因为有创造作用,我所见到的意象和所感到的情趣和姜夔所见到和感到的便不能绝对相同,也不能和任何其他读者所见到和感到的绝对相同。”这句话是不是太过绝对了,我不是特别认同。对于这位读者的留言,你怎么看?请结合文本和生活经验帮小义回复这位读者。
4. 古诗中处处可见“意象与情趣的契合”,以下是小义运用上文观点分析两首诗歌的过程,请你为他补全内容。
溪村即事
(元)周权
寒翠飞崖壁,尘嚣此地分。鹤行松径雨,僧倚石阑云。
竹色溪阴见,梅香岸曲闻。山翁邀客饮,闲话总成文。
绝句
(元)王庭筠
竹影和诗痩,梅花入梦香。可怜今夜月,不肯下西厢。
【答案】
1. 从移情作用我们可以看出内在的情趣常和外来的意象相融合而互相影响或“即景生情,因情生景”。或“情恰能称景,景也恰能传情”。
2. 选择B处 该句中的“宇宙中事事物物常在变动生展中”与B处下文中提到的“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种心情。”相符合,B处下文中提到的“情趣不同则景象虽似同而实不同”以所举例子都印证了该句中的“无绝对相同的情趣,亦无绝对相同的景象”这句话,所以选择B处。
3. 示例:赞同。“每人所能领略到的境界都是性格、情趣和经验的返照,而性格、情趣和经验是彼此不同的”,因为性格、情趣和经验的不同,每个人所见和所感就不会一样,例如(生活中的例子,言之成理即可)。所以我赞同作者的观点。
示例:不赞同。虽然文中说每个人的性格、情趣和经验是彼此不同的,但是并不是说大家所见到的和感到就一定会不一样,比如“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就说明知己之间是能够感受到彼此的境界,生活中这种事情也是有发生的,例如(生活中的例子,言之成理即可)。作者的观点过于绝对,所以我不赞同。
4. (1)清幽
(2)周诗通过与山翁的对话,表达了自己企羡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返朴归真的情愫。
(3)王诗以月亮迟迟不肯落到西厢房,流露出一股月与人不能互通情愫的遗憾和幽怨的情绪。
(4)④
【解析】
1.本题考查语句理解。
“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一句的意思是:用我的观点、立场、方法看待或处理事物,所以万物都带有我的主观思想。根据①段“如注视一座高山,我们仿佛觉得它从平地耸立起,挺着一个雄伟峭拔的身躯,在那里很镇静地庄严地俯视一切……是以人情移物理,美学家称为‘移情作用’”可知两者意思相同,结合③段“从移情作用我们可以看出内在的情趣常和外来的意象相融合而互相影响……就是从前人所说的‘即景生情,因情生景’”可知,答案是:内在的情趣常和外来的意象相融合而互相影响,或“即景生情,因情生景”。
2.本题考查句段位置。
“宇宙中事事物物常在变动生展中,无绝对相同的情趣,亦无绝对相同的景象”意思是事物是千变万化的,既没有绝对相同的景,也没有绝对形同的请。这是一种观点,从A、B两处后文看,都是对前面的论点进行论证。A处后面“比如欣赏自然风景……”是举例论证;B出处后面“ 阿米儿说得好……”是引用论证。B处引语“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种心情”印证了“宇宙中事事物物常在变动生展中”;B处下文举陶潜、杜甫、李白等人的例子,论证了“情趣不同则景象虽似同而实不同”,这与“无绝对相同的情趣,亦无绝对相同的景象”相吻合。而A处下文的例子,证明了“即景生情,因情生景”,与题干中的意思不符。故选B。
3.本题考查理解应用。开放题,言之成理即可,但要注意结合文本和生活经验。
示例1:我赞同。因为作者⑥段说“每人所能领略到的境界都是性格、情趣和经验的返照,而性格、情趣和经验是彼此不同的”,事实也是如此,有一次作文课,老师在黑板上画了有个圆圈,结果有的同学说是圆圈,有的同学说是句号,有的同学说是月亮,有的同学说是一枚硬币等等不一而足,这很好的说明了性格、情趣和经验的不同,所见和所感就不会一样。所以,我赞成朱光潜先生的观点。
示例2:我不赞同。文学和美学不是数学,讲求精确的数字和严密的逻辑推理,用基本一致的模糊概念,可能更能领略文学中的美。比如看悲剧,我们都能留下同情的眼泪;看喜剧都能发出会心的微笑,说明不同性格、情趣和经验,也能感受相同的境界和意境,达到感情“共鸣”。我和同桌的性格和经历就不相同,但欣赏陶渊明的《饮酒》,我们都能感受到陶渊明的闲适和恬淡。朱光潜先生的观点太绝对了,我不敢苟同。
4.本题考查应用和赏析。
《溪村即事》首联写山村与世隔绝,一尘不染。颔联写野鹤僧人,超然物外。颈联写竹树梅花,秀丽清香。尾联写人物,志趣相投。全诗语言优美,意境幽深。表现了作者鄙薄世俗,甘居林泉的思想感情。
《绝句》前两句一从视觉、一从嗅觉的角度来描写诗人居处的清幽境界。“瘦”字用得生新,为全诗定下了清瘦的意境氛围。将竹与梅这样的自然物象与诗与梦这样的人为之物炼在一句之中,这就构成了情在景中、景在情中,情景混融莫分的高妙意境。前两句字面上完全没有“月”,但透过竹影和梅香,我们可以感受到“月”自在其中。后两句,诗人便将“月”和盘托出。诗中透露出一股月与人不能互通情愫的遗憾或幽怨的情绪。
(1)根据《溪村即事》“竹色溪阴见,梅香岸曲闻”的意思“在清溪的南边,竹影摇曳,曲折的溪水边传来阵阵梅花的幽香”可知,“竹”在“溪阴”,“梅香”“曲闻”,可见,环境的清幽;
根据《绝句》“竹影和诗痩,梅花入梦香”的意思“清瘦的竹影和着诗句,梅花的香气伴着我入梦”可知,诗人用一个“瘦”字把“竹”和“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竹具有清瘦的形象,诗具有清瘦的风格;“入梦香”则将现实与梦境联系起来,梅花夜间在月光的朗照下也喷出清香,不同凡响;可见,也有清幽的意味;
故两诗的环境都具有“清幽”的特点。
(2)《溪村即事》“山翁邀客饮,闲话总成文”,“山翁”可能是隐居岩林的高士畸人,也可能是躬耕山村的淳朴老农,不管是哪种人,不管他们僻居深山是有意还是无意,在诗人心目中,他们都是归真返朴的体道者。他们邀请偶入此中、赋性与之相近的诗人饮酒,不须谈什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不须谈什么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平凡的“闲话”,便是世间至文,斐然成章。一个“总”字是全诗唯一的虚字,却最实在地表达了诗人企羡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返朴归真的情愫。
《绝句》“可怜今夜月,不肯下西厢”可怜者,可爱也。当诗人信步庭院时,月光与竹影、梅香是那样的和谐;而回到西厢房时,这月光却不能“下西厢”,这多么地令人遗憾!诗中透露出一股月与人不能互通情愫的遗憾或幽怨。诗人遗憾或幽怨的是什么?也许是有情人天各一方,不能互通情怀;也许是君臣阻隔,上下无法沟通;也许什么都不是,只是诗人置身此时此景之中的一种朦朦胧胧的感受而已。
(3)题干引领分析的是“意象”相同、情景相同,而情趣不同(意),这与④段“在表面上意象(景)虽似都是山,在实际上却因所贯注的情趣不同,各是一种境界”的分析相吻合,能证明④段“诗的境界是情景的契合”的观点。故应放到④段。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题目。
留住乡愁(节选)
陆邵明
①“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也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镇化的软肋。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镇的过程中,虽然面貌焕然一新,但很多曾经让人留恋的东西荡然无存。人们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担忧:快速的、大规模的城镇化会不会使“乡愁”无处安放?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一个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
②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文化记忆,如日常生活用品、公共活动场所、传统民居建筑等“记忆场所”;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记忆,如村规民约、传统习俗、传统技艺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模式等。乡村物质文化记忆与非物质文化记忆常常相互融合渗透,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这些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统礼仪的主要载体。在城镇化的过程中留住它们,才能留住乡愁。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尊重。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
③仅仅留住乡村记忆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力。呵护乡村记忆,使其永葆“温度”,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统技艺创造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比如,对一些乡土景观、农业遗产、传统生产设施与生产方法等有意识地进行整理维护。对于乡村中的集体记忆场所,如村落的祠堂、乡村的入口、议事亭、祭祀场所等,不可因为城镇化就让其全部消亡,而应对这些承载着人的情感和记忆的场所定期维修。既要让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更为方便,又要让游子在故乡找到依恋感与归属感。
④如果说留住和呵护乡村记忆是一种消极型的留住乡愁的话,那么,活化乡村记忆则是一种积极型的留住乡愁。活化乡村记忆,就是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深度挖掘乡村记忆与乡村传统产业,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将“文”“人”“居”与“产”融合在一起,让原来的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充满生机活力。这需要相应的公共设施与之配套,需要发展教育、医疗、商业、娱乐休闲产业等,使乡村记忆在新的时空条件下产生新的凝聚力。
1. 填写下面的思维导图,理清文章脉络。
2. 文中画线句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请分析其作用。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如果能留住乡愁,就有可能避免城乡变迁中物质空间变化与人的情感发生冲突。
B. 如果游子在城镇化的故乡找到依恋感和归属感,就说明故乡已活化了乡村记忆。
C. 为了保护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还应该考虑到当地居民的文化需求。
D. 能对乡村记忆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说明乡村记忆的内涵并非一成不变的。
4. 有人说:“留住乡愁,不能只靠情怀。”请结合文意阐明理由。
【答案】
1. ①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②呵护乡村记忆,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③活化乡村记忆,将“文”“人”“居”与“产”融合在一起。
2. 运用举例论证,举对乡土景观、农业遗产、传统生产设施与生产方法进行整理维护,对集体记忆场所定期维修的例子,来论证呵护乡村记忆,使其永葆“温度”,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统技艺创造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
3. B
4. 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统礼仪的主要载体,在城镇化的过程中留住它们,才能留住乡愁。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既方便当地居民生活,同时也让乡村记忆保持魅力,而设置相配套的公共设施,才能使乡村记忆在新的时空条件下产生新的凝聚力。
【解析】
1.本题考查论证思路。
分析论证思路,先要理解每段的内容,联系上下段,看是否存在内在关系。
根据第①段“‘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可知:本文首段从城镇化的要求谈起;接下来“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镇的过程中,虽然面貌焕然一新,但很多曾经让人留恋的东西荡然无存”展现了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农村特色小时候,“乡愁”难以安放,用一个问题,引发思考;从而引出“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一个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的论题,可概括为:留住乡愁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
根据题干提示“留住乡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找到第②段“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文化记忆”“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记忆”“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
根据第③段“呵护乡村记忆,使其永葆‘温度’,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统技艺创造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可概括为:呵护乡村记忆,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
根据第④段“活化乡村记忆,就是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深度挖掘乡村记忆与乡村传统产业,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将‘文’‘人’‘居’与‘产’融合在一起,让原来的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充满生机活力”可概括为:活化乡村记忆,将“文”“人”“居”与“产”融合在一起。
2.本题考查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比喻证论、对比论证、道理论证等。论证方法是为论证内容,说明对象服务的。在分析作用时从内容,如何突出观点的方面进行理解。提炼论证观点时注意画线句上下文,尤其是段落开头。
论证方法:根据“比如,对一些乡土景观、农业遗产、传统生产设施与生产方法等有意识地进行整理维护”“对于乡村中的集体记忆场所,如村落的祠堂、乡村的入口、议事亭、祭祀场所等”可知:画线句列举了乡土景观、农业遗产等进行维护的示例,列举了具有农村记忆的场所,运用了事实论据,运用了举例论证法;论证内容:联系第③段“呵护乡村记忆,使其永葆“温度”,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统技艺创造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与“既要让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更为方便,又要让游子在故乡找到依恋感与归属感”可知:通过举例论证法,具体有力的论证了要呵护农村记忆,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创设条件使其发展传承,让更多的游子找到归属感。
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B.根据第段“呵护乡村记忆,使其永葆‘温度’,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统技艺创造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既要让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更为方便,又要让游子在故乡找到依恋感与归属感”可知:呵护乡村记忆,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有助于让游子在故乡找到依恋感与归属感;第④段“活化乡村记忆,就是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深度挖掘乡村记忆与乡村传统产业,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将‘文’人‘居’与‘产’融合在一起,让原来的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充满生机活力”可知:活化乡村记忆有助于让原来的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充满生机活力;“如果游子在城镇化的故乡找到依恋感和归属感,就说明故乡已活化了乡村记忆”错安因果;故选B。
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与概括。
“留住乡愁,不能只靠情怀”此观点意在表达要想留住乡愁必须实实在在的为留住乡愁努力,行动起来,要有具体做法。从文章具体语句中概括即可。
根据第②段“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文化记忆”“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记忆”“这些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统礼仪的主要载体。在城镇化的过程中留住它们,才能留住乡愁”“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可概括为: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要在城镇化进程中,保护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统礼仪,保留物质与非物质文化记忆;
根据第③段“呵护乡村记忆,使其永葆‘温度’,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统技艺创造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动原有品质”可概括为:呵护乡村记忆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方便当地居民生产生活;
根据第④段“活化乡村记忆,就是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深度挖掘乡村记忆与乡村传统产业,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将‘文’‘人’‘居’与‘产’融合在一起,让原来的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充满生机活力。这需要相应的公共设施与之配套,需要发展教育、医疗、商业、娱乐休闲产业等,使乡村记忆在新的时空条件下产生新的凝聚力”可概括为:挖掘乡村记忆与乡村传统产业,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公共设施与之配套,使乡村记忆在新的时空条件下产生新的凝聚力。
阅读议论文《年轻人也需要反省》,完成下面小题。
①法国牧师纳德。兰塞姆去世后,安葬在圣保罗大教堂,墓碑上工工整整地刻着他的手迹:“假如时光可以倒流,世界上将有一半的人可以成为伟人。”一位智者在解读兰塞姆手迹时说:“如果每个人都能把反省提前几十年,便有50%的人可能让自己成为一名了不起的人。”他们的话,道出了反省之于人生的意义。
②在一些人的意识里,反省,似乎只是老年人的事情。其实反省对于任何年龄的人都是必要的,而年轻人更要善于反省:走过的路短,很容易出现失误和差错;后面的路长,反省就更有必要、更有价值。
③反省首先是对自身所作所为进行的思索和总结。反省不理智之思、不和谐之音、不练达之举、不完美之事,往往能够得到真切、深入而细致的收获。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反省不但要勇于面对自己、正视自己,并且要及时进行、反复进行。疏忽了、怠惰了,就有可能放过一些本该及时反省的事情,进而导致自己犯错。
④反省也是对别人的经验教训的思考和总结。个人的经验教训虽然来得更直接更真切,但其广度和深度毕竟是有限的。要获得更加广博而深刻的经验,还要在反省自身的基础上,善于从别人的经验教训中学习。成本最低的财富是把别人的教训当作自己的教训。倘若青年人不但能反省自己,还能反思别人,善于从他人的经验教训中得到启示,就可能取得同样的成功、避免同样的失误。
⑤反省,主要是对挫折和失败的思考和总结。邓小平同志指出:“过去的成功是我们的财富,过去的错误也是我们的财富。”正确的东西会使你变得更加聪慧,错误的东西会使你变得更加清醒。成功的经验大多相似,失败的原因却千差万别,从失败的教训中学到的东西,往往要比从成功的经验中学到的多,而且更为深刻。
⑥反省要取得成效,关键在于要善于将反省后的认识付诸实践。记得从学校毕业的时候,恩师给我的寄语是:“望你孜孜以求,绘就人生‘前有碧绿、后有金黄’的美好画卷。”现在看来,要使自己“碧绿的青春”得到“金黄的收获”,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辛勤耕耘、善于反省,并将反省的思考付诸新的耕耘,这样才有可能便过去的失误变成今后的成功,使过去的成功变为今后更大的成功,真正品尝到金秋的琼浆玉液,享受到大地赐予的丰收喜悦。
⑦青年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在任何一个时代,青年都是社会上最富有朝气、最富有创造性、最富有生命力的群体。经验证明,进步较快的青年人,必定是善于反省的人,反省能使人走向成熟,变得深邃,臻于善。我们希望年轻人善于从自己和他人的经验教训中学习,克服自身经验和履历的局限,进而从更广阔、更深厚的大地上汲取思想和经验的营养,使自己更好更快地成长起来。
1. 下列关于选文的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他们的话,道出了反省之于人生的意义”,这一中心论点是通过兰塞姆的事例引出来的。
B. 选文③④⑤段在结构上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在段首提出分论点。
C. 选文第⑤段引用邓小平的话作为道理论据,论证了“反省,主要是对挫折和失败的思考和总结”的观点。
D. 选文第⑦段总结全文,并对年轻人提出希望,在议论文的结构中,属于“解决问题”部分。
2. 选文第⑥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答案】
1. A
2. 运用了比喻论证;运用大量的比喻,将“反省要取得成效,关键在于要善于将反省后的认识付诸实践”的观点阐述得生动形象、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更容易为读者所接受。
【解析】
1,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联系文章标题“年轻人也需要反省”,通读文本,由第①段中“他们的话,道出了反省之于人生的意义”可知,本文由法国牧师纳德·兰塞姆的手稿引出了“反省”这一话题;接着在第②段中提出了中心论点,即“其实反省对于任何年龄的人都是必要的,而年轻人更要善于反省”,可见“年轻人要善于反省”是本文的中心论点,选项“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他们的话,道出了反省之于人生的意义’”表述有误;
故选A。
,2.本题考查对论证方法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时,需结合文章内容来具体分析论证方法的表达效果。由文中“要使自己‘碧绿的青春’得到‘金黄的收获’”“辛勤耕耘、善于反省,并将反省的思考付诸新的耕耘”“真正品尝到金秋的琼浆玉液,享受到大地赐予的丰收喜悦”等内容可知,运用了大量比喻论证的方法,写出了人生中“善于反省且付诸实践”的重要性,生动形象的论证了本段“反省要取得成效,关键在于要善于将反省后的认识付诸实践”的观点,比喻自然合理,说理浅显生动。
阅读下文,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事业因执着而成功 人生因坚韧而出彩
①迈开假肢飞奔向前,克服身体缺损搏击泳池,凭借轮椅勇敢比拼……在东京残奥会赛场上,残疾人运动员以出色的运动成绩、顽强的意志品质,深深感染了各国观众。他们不畏困难、奋勇争先,弘扬了奥林匹克精神,展现出坚韧不屈的精神力量,给人以强烈的心灵震撼。
②坚韧是一种宝贵的意志品格,蕴含着攻坚克难、奋发进取的动力。从古至今,英勇顽强、坚韧不拔的精神,为中华传统文化所倡导,备受人们推崇。举凡那些造福于民的伟大工程,无不是一锤接着一锤敲、一茬接着一茬干而成就的;观察那些名垂青史的伟大人物,无不是精神和意志的强者。在遭遇困难与压力时坚决不退缩,在面对危险与灾难时拥有耐受力,千磨万击还坚劲、越是艰险越向前,这种坚定、执着、勇毅,正是对坚韧最好的诠释。
③事业因执着而成功,人生因坚韧而出彩。这样的坚韧,熔铸在塞罕坝林场建设者们的行动中。1962年,来自全国18个省份的369名创业者满怀激情,从大江南北毅然走上塞北高原,啃窝头、喝雪水、住窝棚,以超乎想象的坚韧,拉开了林场建设的历史帷幕。近60年来,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听从党的召唤,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这样的坚韧,同样刻印在“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的生命里。他说:“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一个人一辈子做好一件事,就足够了”。他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推广,几十年如一日,书写了“禾下乘凉梦,一梦逐一生”的华章。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在通往梦想的路途上坚持不懈、久久为功,才能抵达不一般的境界。
④坚韧的品质不是与生俱来的,不弃微末、不舍寸功,有滴水穿石的坚持和耐心,才能培养韧性。古人言: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要想成就一番事业,惟有多锤炼、多摔打,能吃苦、肯拼搏,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前行。从个人成长的角度来看,要想达到思有所悟、谋有所据、做有所成的水准,就要保持一事未了、寝食难安的状态,专注聚焦、持之以恒。美好的理想不会自动实现,胜利属于真正坚毅的人,成功属于不懈奋斗的人。把简单的事情做细,将重复的事情做精,守正创新、追求卓越,不断激发热情、超越自我,努力在熟悉的工作中把握规律、日有所进,才能在平凡岗位上书写不凡的业绩。
⑤“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韧者笃行,韧则行远。生逢大有可为的新时代,只要我们立志高远、脚踏实地,蓄积坚韧之力,撸起袖子加油干、驰而不息向前进,就能成就更有意义的人生。
《人民日报》(2021年09月02日 04 版)
1. 读完全文,你认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标题运用了对偶式的手法,对仗工整,富有诗意。但是,作为议论文的标题,显得不够简洁明了。
B. 第②段中加点词语“举凡”“无不是”“无不是”说法太过绝对,不符合议论文语言“严密性”之特点。
C. 第④段引用古人言“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是为了证明“要想成就一番事业,惟有多锤炼、多摔打,能吃苦、肯拼搏,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前行”的观点。
D. 第⑤段“生逢大有可为的新时代,只要我们立志高远、脚踏实地,蓄积坚韧之力,撸起袖子加油干、驰而不息向前进,就能成就更有意义的人生”,用一个条件关系的复句总结全文,结尾扣题,前后呼应,并提出希望。
3. 选文第③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 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
【答案】
1. 事业因执着而成功,人生因坚韧而出彩。
2. D
3. 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列举了塞罕坝林场建设者们坚持近60年治理荒漠,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袁隆平一辈子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推广的事例,证明了“事业因执着而成功,人生因坚韧而出彩。”的观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4. 文章一开篇用残奥会运动员坚韧执着获得成功的例子引出论题,紧接着对坚韧精神进行具体阐释,为下文论述张本;在此基础之上自然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事业因执着而成功,人生因坚韧而出彩”,并用两组材料证明,增加了说服力;之后阐明如何培养坚韧的良好品质;最后总结全文,结尾扣题,前后呼应,并提出希望。
【解析】
1.此题考查提炼或概括议论文的主要观点的能力。论点是作者的完整看法、见解或主张,能够统摄全文。有的文章题目就是论点;有的则含在第一段中或最后一段中;少量的在文中;还有的论点则需要结合论题、论据等内容进行概括。文章开篇列举残奥会运动员获得成功的例子引出论题——坚韧,并对坚韧精神进行具体阐释的基础之上提出自己的观点“事业因执着而成功,人生因坚韧而出彩”,结合文章的标题和文章结尾“只要我们立志高远、脚踏实地,蓄积坚韧之力,撸起袖子加油干、驰而不息向前进,就能成就更有意义的人生”可知,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事业因执着而成功,人生因坚韧而出彩。
2.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A.“事业因执着而成功,人生因坚韧而出彩”作为议论文的标题,既简明地表达了作者的观点,同时又起到统领全文的作用。所以选项中“显得不够简洁明了”的理解是错误的。
B.第②段语句“举凡那些造福于民的伟大工程,无不是一锤接着一锤敲、一茬接着一茬干而成就的;观察那些名垂青史的伟大人物,无不是精神和意志的强者”运用的举例论证的方法,加点词语“举凡”“无不是”等词语使用,使内容更符合客观事实,有力地论证其观点,并非是不符合议论文语言“严密性”。
C.第④段引用古人言“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是为了证明“坚韧的品质不是与生俱来的,不弃微末、不舍寸功,有滴水穿石的坚持和耐心,才能培养韧性”这一观点,不是“要想成就一番事业,惟有多锤炼、多摔打,能吃苦、肯拼搏,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前行”的观点。
故选D。
3.考查论证方法的作用。常用论证方法有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使用论证方法的目的就是为了论证观点,因而在解答论证方法作用时,要紧扣文章的论点或分论点分析作答。文章第③段列举了塞罕坝林场建设者们以超乎想象的坚韧坚持近60年治理荒漠,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的事例和“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推广的事例,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具体有力地论证了这段文字提出的观点“事业因执着而成功,人生因坚韧而出彩”。
4.考查分析议论文的论证思路。解答时要结合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形式,在梳理文章层次的基础上,加上一些诸如“首先”“其次”“然后”“接着”“最后”一类表思路的词语,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分析作答。文章开篇列举了东京残奥会赛场上残疾人运动员以出色表现引出论题——坚韧;紧接着第②段对坚韧精神进行具体阐释;在此基础之上,文章第③段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事业因执着而成功,人生因坚韧而出彩”,并列举了塞罕坝林场建设者们以超乎想象的坚韧坚持近60年治理荒漠,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的事例和“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推广的事例论述观点;之后的第④段阐释如何培养坚韧的品质;最后用“生逢大有可为的新时代,只要我们立志高远、脚踏实地,蓄积坚韧之力,撸起袖子加油干、驰而不息向前进,就能成就更有意义的人生”总结全文,并提出希望。据此概括作答。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口语文化的想象力
①所有的口语文化中,事实和想象之间的界限其实都很模糊。
②民国时期的历史学界有一个古史辨派,也就是顾颉刚、钱玄同那批学者,他们系统地提出了一个理论——“历史层累说”。也就是说,我们今天看到的古代历史,是在转述的过程中,一层一层被累加上去的。越到后来,转述的历史就越久远,越到后来,中心人物的故事就越丰富。说白了,在那个时代,历史和神话很像,是靠一代代人往上穿凿附会地加东西,才形成我们看到的模样的,不太可信,所以古史辨派又被称为疑古学派。
③古史辨派有一篇很有趣的文章,写孟姜女哭长城这个故事是怎么来的。
④这个故事最早的版本,跟秦始皇一点关系都没有,早了四五百年——春秋早期,当时齐国发动了一场战争,有一个叫杞梁的人战死沙场。不久之后,齐国国君偶遇杞梁的遗孀,要当着杞梁妻子的面吊唁一下杞梁。但是杞梁的妻子回绝了,因为按那个时候的礼节,如果要吊唁应该上家里去,而不是在郊外随随便便地糊弄一下。
⑤这个故事本意是说杞梁的妻子是一个非常遵循礼制的人,但是后面就一点点地发生层累变化。战国时期,第一个层累出现了。原先杞梁的妻子是不哭的,但是在战国的传说当中,她已经开始痛哭流涕了。到了西汉时期,杞梁的妻子不但哭了,而且把城墙都哭塌了。到了唐朝,杞梁夫妇直接穿越变成了秦朝人,杞梁的妻子不仅哭塌了城墙,还见到了白骨。再往后发展,就跟我们熟知的版本差不多了,只不过杞梁的妻子有了一个正式的名字叫“孟姜”,杞梁也改头换面变成了“范喜良”。
⑥其实这也不是汉语文化的特点,在所有的口语文化中,事实和想象之间的界限其实都很模糊。比如早年间我看过一本书。作者当时常在黄河上漂流,有一次在一户藏族人家里喝茶,主人就讲起一件刚刚发生的事,说一支黄河考察队的船刚刚在鄂陵湖上沉没,这船在湖上飞速行驶,湖底的山尖把那条船像鱼一样从中间剖开,船像箭一样沉了下去。他的讲述充满细节,绘声绘色。但是没过几个小时,作者就遇到了那支考察队,他们的船原来只是被一个桥墩撞翻了,有惊无险,没有任何伤亡。作者就感慨,这么近的距离,这么短的时间,一个消息就能变形到这种程度,可见口语文化的想象力。那个藏族人肯定不是有意说谎,而是一件事在每个人嘴里过一遍的时候都难免叠加自己的想象。
⑦我今天说这个,并不是想重复古史辨派的结论,说古代历史的记载都是不可信的。恰恰相反,这可能正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原因,历史记载上的造假和层累,换一个角度看就是文化基因的变异和创造。
⑧有一次,我问《浪潮之巅》的作者吴军老师:“你觉得人工智能在创造力上会彻底替代人类吗?”吴军老师说:“暂时看,不可能。”为什么呢?他的答案很有意思,他说因为机器不会犯错。你想,根据进化论的原理,物种的演化就是一代代地抄袭上一代的基因,但是总会有抄错的地方,那些有利于适应环境的错误就被保留下来,这就是物种演化的根本机制。
⑨其实不仅是物种,人类所有的创造性进步都是这么来的。不断犯错,不断产生变异,在变异中再进行选择,然后才有那么一点点进步。因为机器暂时还不会犯错,所以机器没有根本上的创造性。而人类和机器相比,不靠谱,会犯错,能想象,能层累地堆积各种想当然的东西,这恰恰是人类创造力的源泉。
(文/罗振宇,基于命题需要有删改)
1. 下列对“历史层累说”的认识,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 “历史层累说”是由民国时期古史辨派学者系统地提出的一个理论。
B. “历史层累说”认为我们今天看到的古代历史,是故事在转述的过程中,一层一层被累加的结果。
C. “历史层累说”认为历史传说靠一代代人穿凿附会,其实是没有根据的虚构。
D. 古史辨派认为孟姜女哭长城这个故事的形成是“历史层累说”的有力佐证。
2. 下列对“口语文化的想象力”的理解,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 古代历史和神话很像,重要原因可能就是他们都运用了想象力。
B. 所有的口语文化中,我们很难清晰的分辨哪些是事实,哪些是想象。
C. 口语文化的想象力所产生的文化差异和变异可能会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
D. 口语文化的想象力并非转述者有意说谎,而是为了增强表达效果而叠加自己的想象。
3. 对本文中心主旨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 古代历史的记载靠一代代人往上穿凿附会地加东西,都是不可信的。
B. 人工智能在创造力上暂时还不会彻底替代人类。
C. 物种演化的根本机制就是在基因复制过程中将利于适应环境的错误保留下来。
D. 人类会犯错,能想象,能层累堆积各种想当然的东西,这是人类创造力的源泉。
【答案】1. C 2. D 3. D
【解析】
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结合原文“也就是说,我们今天看到的古代历史,是在转述的过程中,一层一层被累加上去的。越到后来,转述的历史就越久远,越到后来,中心人物的故事就越丰富,说白了,在那个时代,历史和神话很像,是靠一代代人往上穿凿附会地加东西,才形成我们看到的模样的,不太可信”,可知,“历史层累说”认为历史传说靠一代代人穿凿附会,不太可信,C项中“其实是没有根据的虚构”的表述错误;故选C。
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根据第⑥段“可见口语文化的想象力。那个藏族人肯定不是有意说谎,而是一件事在每个人嘴里过一遍的时候都难免叠加自己的想象”可知,口语文化的想象力,不是有意说谎,而是一件事在每个人嘴里过一遍的时候都难免叠加自己的想象,D项中“为了增强表达效果而叠加自己的想象”表述错误;故选D。
3.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本文主要通过写在口语文化中,事实和想象之间的界限其实都很模糊,引出本文要论述的对象——口语文化的想象力,再通过列举杞梁的妻子和藏族人讲述黄河考查队沉船的例子,证明了“人类会犯错,能想象,能层累堆积各种想当然的东西,这是人类创造力的源泉”的观点;故选D。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目。
爱国的内涵
①爱国是人类共有的感情,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和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是中华民族传承了五千年的美德。新时代,我们青少年更应该懂得爱国的内涵。
②爱国的内涵是什么?陆游在《病起抒怀》中用一句“位卑未敢忘忧国”作了最好的诠释。历史上,屈原流放中仍眷恋楚国,苏武牧羊数十年心志不变,都是炎黄子孙爱国的写照。
③爱国的内涵是什么?曹植在《白马篇》中说得明白:“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文天样《过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更是荡气回肠。近代无数仁人志士正是用鲜血和生命,诠释了中华民族的灵魂之歌。爱国就是要以身许国,不存杂念。这是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的灵魂。
④爱国的内涵是什么?西汉名将陈汤流传千古的名句“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是最有力的回答,为保卫祖国的河山,维护祖国的统一和领土完整,无畏中华儿女执着坚守,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戚继光,一代名将,面对倭寇入侵,奋起组建“戚家军”,潜心操练,英勇奋战,终将倭寇赶出国门; 。爱国要以维护祖国统一为己任,这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⑤爱国的内涵是什么?爱国就是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文化是世界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化,从先秦诸子百家到汉魏六朝歌赋,从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小说,中华文化经历了几千年的沉淀和发展,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爱国要以敬重的态度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优秀文化。
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青少年生活在一个幸福和谐的社会中,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进征途上,我们肩负重任,做出自己的贡献。
1. 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①段从“爱国是人类共有的感情”切入,引出议论对象“爱国的内涵”。
B. 第②段采用引用论证和对比论证的方法,论证了爱国的内涵。
C. 第⑤段从目的和行动上论证了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紧迫性。
D. 全文从四个层面进行了论述,层层递进,结构清晰完整。
2. 如果要在第④段的横线上补充一句话,下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詹天佑,我国第一批出国的留学生,学成回国,凭借杰出才能完成了京张铁路的修建,给了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一个有力回击。
B. 任正非,75岁的华为公司创始人,在众多媒体面前表示,要拥抱世界,依靠全球创新发展,为中国企业砥砺奋进树立榜样。
C. 林俊德,一位将军,也是一位院士,他参与了中国全部的45次核试验,他人生75年都默默无闻,一直工作到生命的最后时刻。
D. 李文波,一个普通的南海守礁士兵,二十年坚守,他从健壮小伙变成了两鬓斑白的“小老头”,他就是守护祖国的一块坚不可摧的磁石!
【答案】1. A 2. D
【解析】
1.本题考查分析文章内容和写法。
B.第②段没有采用对比论证的方法,应是:第②段采用引用论证和举例论证的方法;
C.从第⑤段“爱国的内涵是什么?爱国就是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可知强调了爱国的内涵就是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并未体现紧迫性;
D.全文从四个层面进行了论述,四个层面是并列的关系,所以“层层递进”的分析错误;
故选A。
2.本题考查补写论据。结合第④段“爱国要以维护祖国统一为己任,这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可知所举事例要证明爱国是“维护祖国统一为己任”。
A.詹天佑的事例,是回击帝国主义对中国的藐视,是维护祖国尊严;
B.任正非的事例,是突出其为中国企业砥砺奋进树立榜样;
C.林俊德的事例,说明他默默无闻,至死坚持工作;
D.李文波二十年坚持在南海守礁,守护祖国,说明他“以维护祖国统一为己任”;
故选D。
阅读下面两个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①《弟子规》在读书人当中拥有巨大影响,“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一语,尤为彻透。一旦见到别人不好的地方,不是义正辞严地指斥他,而是反躬自省,看自己身上有没有类似的毛病。倘若有,就要马上改过;如果没有,则要警醒自己时刻惕之、戒之,以免重蹈覆辙。
②一个“省”字,意蕴很深。
③【甲】夏朝的伯启,就是勇于“自省”的典范。当时,诸侯有扈氏反叛,伯启受禹之命率军平叛。不幸的是,大败而回。事后,他没有怨天尤人,更没有诿过于人,而是进行了深刻的反省。自己所属的国家,兵多地广,又占尽天时、地利与人和等优势,可是却强不敌弱,一定是个人德行和才能不够所致。因此,他励精图治,兴利除弊,礼贤下士,体恤百姓。此后,国渐富,兵日强,政通人和,众志成城。一年后,有扈氏闻知,顿时打消进犯之念,自缚其身,俯首请降。
④数千年来,孔子一直被奉为圣贤的化身和代表,他也是“三省吾身”的终生践行者。据《孔子家语》记载,孔子带众弟子周游列国时,途中断炊,多亏颜回讨来一些米,才解燃眉之急。饭快要煮熟时,孔子却无意间看见颜回用手抓锅里的饭吃,心里很不高兴。随后,颜回恭请老师吃饭,孔子却说:“我刚才梦见了先父,正好这饭洁净,我就用它先祭过父亲再吃吧。”颜回一听就急了:“使不得,这饭已经不干净了。刚才煮饭时,有炭灰掉进锅里,丢掉可惜,我就将脏的地方抓起来吃了。”孔子一听,不禁慨叹道:“了解一个人是多么不容易呀。”倘若人们自以为是,不能自觉地时时“自省”,就会不经意间犯下很多错误。
⑤“自省”乃一剂良药。荀子靠它“日参省乎己”,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界;孔子靠它“见不贤而内自省”,进入“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王国。看来,“自省”的确很有必要。
(作者:马军。有删改)
文本二
①现实生活中,唯有自省,人才会变得克己谨慎,不断反思审视自身的过失,真正去纠正错误、解决问题,避免小过失发展成大错误。
②“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
③【乙】危急时刻,人们往往会警醒自己,反省自己的不足,补齐自身的短板。而在平常时候,人们则容易失去警觉,自省机制失去效力,危险就会接踵而至。比如,在日常生活中,有的人习惯于从自身利益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判断是非,而不是检视自己有无不足、缺点和失误。“自己排队时,不希望别人插队;自己插队时,要求别人闭嘴”。凡事责人而不自省,只找别人毛病,而不找自己原因;只指责别人过错,而不找自己的问题,往往会使小纠纷酿成大事故。
④自省的力量,首先在于可以“立己”。古人云“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极言自省是修身养性、提升境界的重要方法。今天,我们讲自省,对思想、工作、生活点滴及细节予以检视,客观地看待自我,清醒地查找不足,其意义并非止于忏悔,而在于超越自我,促进自我认知、自我完善,不断唤醒善意良知,不断升华人格。
⑤自省的力量,还在于能够“达人”。“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桐城六尺巷这一古今佳话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凡事首先反省自己的不足并付诸改正的行动,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一事当前,我们首先反省自己的错误,对方多半就会有正向的反应,即便一时没有也报之以宽容,很多问题就会在无形中化解了。对于一个社会来说,每个人都能唤醒自省意识,焕发自省力量,就会形成向上向善的良性循环,重品行、讲道德、守规矩就会蔚然成风。
(作者:何聪。有删改)
1. 下列对文本一和文本二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鲁迅名言“多有不自满的人的种族,永远前进,永远有希望。多有只知责人不知反省的人的种族。祸哉,祸哉”可以作为文本一第⑤段段首的道理论据。
B. 文本一第③和④段都写了历史人物反省的事件,两段中都大量使用四字短语,又连续运用短句子,使文章论述显得严谨有力。
C. 文本二告诉我们要时时自省,事事自省,才可以避免把小过失发展成大错误。
D. 两个文本的第⑤段都融入事实论据与道理论据,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2. 请结合文本一的内容,简述其论证思路。
3. 论证方法是证明论点的“利器”,请比较阅读两文本中【甲】【乙】两段,说说它们在论证方法的使用上有何异同?
【答案】
1. B
2. 文章开头引用《弟子规》的句子,引出论题;然后列举伯启自省后兵强国盛、孔子误解颜回后自省明理的两个事例,有力地证明了自省的重要性;最后,在文章结尾得出本文论点“‘自省’的确很有必要”。
3. 同:【甲】【乙】两处都运用了举例论证。【甲】处举“夏朝伯启勇于自省”的事例,证明了自省的必要性;【乙】处举“日常生活中,有的人不检视自己”的例子,从反面论证了自省的力量。异:【乙】处还运用了对比论证,而【甲】处没有。【乙】处把“危急时刻,人们反省自己”和“平常时候,人们容易失去警觉”两种表现进行对比,阐述自省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解析】
1.本题考查材料理解分析。
B.文本一第④段没有大量使用四字短语和短句子,只第③段符合说法;
故选B。
2.本题考查论证思路分析。
文章第①段引用《弟子规》中的话,引出关于“内省”的论述;第③段列举“夏朝的伯启,就是勇于‘自省’的典范”,第④段列举“孔子一直被奉为圣贤的化身和代表,他也是‘三省吾身’的终生践行者”,用这两个人勇于自省的典型事例,来论证自省的重要性;最后在第⑤段归纳得出中心论点:“自省”的确很有必要。
3.本题考查论证方法。
同:甲段列举“夏朝的伯启,就是勇于‘自省’的典范”的具体事例来论证了“‘自省’的确很有必要”的中心论点,是举例论证;
乙段用“比如”,列举“在日常生活中,有的人习惯于从自身利益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判断是非,而不是检视自己有无不足、缺点和失误”的例子,从反面论证自省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因此,两文都运用了举例论证。
异:甲文只有举例论证;
乙文用“危急时刻,人们往往会警醒自己……而在平常时候,人们则容易失去警觉……”“凡事责人而不自省,只找别人毛病,而不找自己原因;只指责别人过错,而不找自己的问题,往往会使小纠纷酿成大事故”写两种不同的表现和做法,构成对比论证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训练题: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含答案):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训练题: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含答案),共5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实用类文本,完成小题,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回答小题,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讲究睡眠卫生 不可胡乱吃药,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现代文阅读训练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现代文阅读训练题(含答案),共42页。
北京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训练题: 这是一份北京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训练题,共4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