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热点微专题3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热点微专题3课件,共20页。
第三章 区域合作热点•微专题[背景材料]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热点 飞地经济作为区域经济合作的一种新形式,“飞地经济”逐渐被政府和社会广泛重视。“飞地经济”是指两个互相独立、经济发展存在差异的行政区打破原有的行政区划限制,通过跨区域经济合作,促进生产要素跨区域流动和地区间资源互补与协调发展。“飞地经济”分为“正向飞地”与“反向飞地”两种模式。“正向飞地”模式是指经济发达地区在欠发达地区设立一块经济飞地,形成“飞出地”的“资本+技术+管理优势”与“飞入地”的“土地+劳动力+自然资源优势”的结合。“反向飞地”模式是指经济欠发达地区在经济发达地区设立一块经济飞地,形成“飞出地”的“资源+政策优势”与“飞入地”的“技术+人才优势”的结合。[试题演练](2023年山东济宁模拟)“飞地经济”是通过跨行政区域的共同开发和管理,实现“飞入地”和“飞出地”双方资源互补、合作共赢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传统“飞地经济”模式主要是发达地区到欠发达地区投资建设工业园区,近年来出现了由欠发达地区反向在发达地区设立飞地的创新型“反向飞地”,从而实现欠发达地区的跨越式发展。下图为传统“飞地经济”模式和创新型“反向飞地”经济模式示意图。据此完成第1~2题。1.更适合创新型“反向飞地”经济模式的产业为 ( )A.重化工业 B.生物医药C.电子装配 D.棉麻纺织2.与传统“飞地经济”模式相比,设立创新型“反向飞地”的主要目的是 ( )A.挤占土地资源 B.促进产业转移C.加快人才流动 D.提升研发效率【答案】1.B 2.D[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欠发达地区以创新人才、企业等创新要素为目标,反向在发达地区设立飞地平台,试图借助发达地区优越的要素聚集环境和飞地特殊的政策优惠引入科技创新资源,从而带动欠发达地区在某些领域实现技术赶超和跨越式发展。因此适合创新型“反向飞地”经济模式的产业为生物医药,该产业需要较多人才及科技的投入,B项正确;重化工业、电子装配、棉麻纺织对人才和科技的需求较小。第2题,欠发达地区以创新人才、企业等创新要素为目标,引入科技创新资源,反向设立飞地平台,从而带动某些领域实现技术赶超,提升研发效率,实现跨越式发展,D项正确。飞地园区不仅没有挤占发达地区有限的土地资源,反而帮助其消化了存量楼宇资源,A项错误;创新型“反向飞地”经济模式蕴含着欠发达地区企图通过创新要素在异地空间的聚集、跃迁,实现带动本土产业升级与经济发展的新愿景,B项错误;人才依然留在发达地区,C项错误。(2023年吉林白城期末)深圳与汕尾共同建立的深汕特别合作区是广东“飞地经济”的典范。深汕特别合作区位于汕尾市西部,面积468.3平方千米,距离深圳中心区约100千米。据此完成第3~5题。3.下列关于深汕特别合作区“飞地经济”建立的前提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资源优势互补 ②地理位置较近 ③经济发展模式高度相似 ④制度环境宽松A.①②③ B.①③④C.①②④ D.②③④4.深圳部分企业在深汕特别合作区投资建厂的主要目的是 ( )A.开拓当地市场 B.降低生产成本C.改善生产环境 D.增加就业机会5.“飞地经济”对汕尾市的影响不包括 ( )A.促进产业升级 B.加大就业压力C.提高居民收入 D.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答案】3.C 4.B 5.B[解析]第3题,汕尾市经济较为落后,土地面积广,地价较低,劳动力较丰富且工资水平较低;而深圳市经济发达,资金雄厚,技术发达,但地域狭小,土地、劳动力价格较高,与汕尾形成了较好的资源优势互补,为两地间开展合作提供了前提条件,①正确。发展“飞地经济”需要两地地理位置相近,深圳中心区与深汕特别合作区相隔100千米左右,距离较近,②正确。政策支持、制度环境宽松也属于发展“飞地经济”的前提条件,④正确。要开展区域间合作,两地经济发展模式应具有一定的差异,高度相似的经济发展模式会影响区域间合作,③错误。第4题,由上题分析可知,与深圳相比,汕尾土地、劳动力成本较低,因此深圳部分企业在深汕特别合作区投资建厂的主要目的是降低生产成本,B项正确。第5题,深汕特别合作区接受深圳的产业转移,可以促进当地产业升级,缓解就业压力,提高居民收入,加快当地基础设施建设,B项符合题意。[背景材料]2023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来,中国已与151个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余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中国与相关各方一道,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深化互利共赢合作,取得了实打实、沉甸甸的建设成就。微专题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作为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一带一路”倡议开启了中国与全球经济发展的新篇章,是当今世界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和最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调查显示,中国在“一带一路”国家的正面评价是62%,影响力提升。世界银行2019年的研究报告显示,“一带一路”框架下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如能全部实施,到2030年,每年有望为全球带来1.6万亿美元的收益,占世界经济总量的1.3%。当前,世界经济复苏前景持续低迷,“一带一路”促进相关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推动全球共同发展的作用更加重要。十年来的辉煌成就充分表明,共建“一带一路”符合世界发展需求,顺应国际社会期待,始终保持强大韧性和旺盛活力。[试题演练](2022年安徽皖江地区联考)绿色贸易是指在贸易中预防和制止由于贸易活动而威胁人民的生存环境以及对人民的身体健康的损害,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贸易形式。其表现形式有环境友好产品贸易、资源集约型产品贸易和安全健康产品贸易等。绿色贸易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任务。2017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的绿色贸易总额达到了642亿美元。据此完成第1~2题。1.发展绿色贸易可以减少 ( )A.废弃物跨境转移 B.有毒有害物质的产品走私C.污染物跨境传输 D.有毒有害物质的产品贸易2.促进我国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发展绿色贸易的措施有 ( )A.在西亚布局传统产业 B.在南亚进行技术研发C.在中东欧布局新兴产业 D.构建东盟绿色产业网络【答案】1.D 2.D[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可知,绿色贸易的形式有环境友好产品贸易、资源集约型产品贸易和安全健康产品贸易等,因此发展绿色贸易可以避免有毒有害物质的产品贸易,从而避免污染物跨国转移,影响国家安全,D项正确。废弃物的跨境转移是指通过正常贸易或非法入境,将本国产生的固体废弃物输送到其他国家,绿色贸易不是废弃物贸易,A项错误;绿色贸易不是产品走私活动,B项错误;污染物跨境传输是指一个国家排放的污染物通过大气环流、河流等自然过程传输到其他国家,绿色贸易显然不是自然过程,C项错误。第2题,我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发展绿色贸易,具体措施表现在:西亚矿产资源丰富,但科技水平不高,应加大新兴产业发展,A项错误;南亚地区科技水平不高,应加大绿色产品贸易类型和规模,而非技术研发,B项错误;中东欧地区科技水平较高,应进行技术研发,C项错误;我国与东南亚地区绿色贸易量大,应构建绿色产业网络,D项正确。3.(2022年天津五校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 “一带一路”倡议是建设互联互通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的国际合作倡议。中欧班列是往来于中国与欧洲及“一带一路”相关国家间的集装箱国际铁路联运班列。在国际合作中,中国企业在国外投资建厂,除了进行厂房建设,还负责技术输出,积极进行技术转让,对当地员工进行培训及长期技术指导。(1)试分析我国沿海地区的某些企业放弃海运的优势,选择中欧班列的原因。【答案】铁路运输速度快;连续性好,受天气影响较小,可定期发货;运输距离短,可节省燃料;通关效率高,可节省运输时间。(2)根据材料说明中国鼓励技术输出的原因。【答案】推动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贸易互补,带动国际贸易的发展;增加产业附加值;促进我国技术进步或创新;优化产业结构。
第三章 区域合作热点•微专题[背景材料]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热点 飞地经济作为区域经济合作的一种新形式,“飞地经济”逐渐被政府和社会广泛重视。“飞地经济”是指两个互相独立、经济发展存在差异的行政区打破原有的行政区划限制,通过跨区域经济合作,促进生产要素跨区域流动和地区间资源互补与协调发展。“飞地经济”分为“正向飞地”与“反向飞地”两种模式。“正向飞地”模式是指经济发达地区在欠发达地区设立一块经济飞地,形成“飞出地”的“资本+技术+管理优势”与“飞入地”的“土地+劳动力+自然资源优势”的结合。“反向飞地”模式是指经济欠发达地区在经济发达地区设立一块经济飞地,形成“飞出地”的“资源+政策优势”与“飞入地”的“技术+人才优势”的结合。[试题演练](2023年山东济宁模拟)“飞地经济”是通过跨行政区域的共同开发和管理,实现“飞入地”和“飞出地”双方资源互补、合作共赢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传统“飞地经济”模式主要是发达地区到欠发达地区投资建设工业园区,近年来出现了由欠发达地区反向在发达地区设立飞地的创新型“反向飞地”,从而实现欠发达地区的跨越式发展。下图为传统“飞地经济”模式和创新型“反向飞地”经济模式示意图。据此完成第1~2题。1.更适合创新型“反向飞地”经济模式的产业为 ( )A.重化工业 B.生物医药C.电子装配 D.棉麻纺织2.与传统“飞地经济”模式相比,设立创新型“反向飞地”的主要目的是 ( )A.挤占土地资源 B.促进产业转移C.加快人才流动 D.提升研发效率【答案】1.B 2.D[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欠发达地区以创新人才、企业等创新要素为目标,反向在发达地区设立飞地平台,试图借助发达地区优越的要素聚集环境和飞地特殊的政策优惠引入科技创新资源,从而带动欠发达地区在某些领域实现技术赶超和跨越式发展。因此适合创新型“反向飞地”经济模式的产业为生物医药,该产业需要较多人才及科技的投入,B项正确;重化工业、电子装配、棉麻纺织对人才和科技的需求较小。第2题,欠发达地区以创新人才、企业等创新要素为目标,引入科技创新资源,反向设立飞地平台,从而带动某些领域实现技术赶超,提升研发效率,实现跨越式发展,D项正确。飞地园区不仅没有挤占发达地区有限的土地资源,反而帮助其消化了存量楼宇资源,A项错误;创新型“反向飞地”经济模式蕴含着欠发达地区企图通过创新要素在异地空间的聚集、跃迁,实现带动本土产业升级与经济发展的新愿景,B项错误;人才依然留在发达地区,C项错误。(2023年吉林白城期末)深圳与汕尾共同建立的深汕特别合作区是广东“飞地经济”的典范。深汕特别合作区位于汕尾市西部,面积468.3平方千米,距离深圳中心区约100千米。据此完成第3~5题。3.下列关于深汕特别合作区“飞地经济”建立的前提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资源优势互补 ②地理位置较近 ③经济发展模式高度相似 ④制度环境宽松A.①②③ B.①③④C.①②④ D.②③④4.深圳部分企业在深汕特别合作区投资建厂的主要目的是 ( )A.开拓当地市场 B.降低生产成本C.改善生产环境 D.增加就业机会5.“飞地经济”对汕尾市的影响不包括 ( )A.促进产业升级 B.加大就业压力C.提高居民收入 D.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答案】3.C 4.B 5.B[解析]第3题,汕尾市经济较为落后,土地面积广,地价较低,劳动力较丰富且工资水平较低;而深圳市经济发达,资金雄厚,技术发达,但地域狭小,土地、劳动力价格较高,与汕尾形成了较好的资源优势互补,为两地间开展合作提供了前提条件,①正确。发展“飞地经济”需要两地地理位置相近,深圳中心区与深汕特别合作区相隔100千米左右,距离较近,②正确。政策支持、制度环境宽松也属于发展“飞地经济”的前提条件,④正确。要开展区域间合作,两地经济发展模式应具有一定的差异,高度相似的经济发展模式会影响区域间合作,③错误。第4题,由上题分析可知,与深圳相比,汕尾土地、劳动力成本较低,因此深圳部分企业在深汕特别合作区投资建厂的主要目的是降低生产成本,B项正确。第5题,深汕特别合作区接受深圳的产业转移,可以促进当地产业升级,缓解就业压力,提高居民收入,加快当地基础设施建设,B项符合题意。[背景材料]2023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来,中国已与151个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余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中国与相关各方一道,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深化互利共赢合作,取得了实打实、沉甸甸的建设成就。微专题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作为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一带一路”倡议开启了中国与全球经济发展的新篇章,是当今世界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和最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调查显示,中国在“一带一路”国家的正面评价是62%,影响力提升。世界银行2019年的研究报告显示,“一带一路”框架下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如能全部实施,到2030年,每年有望为全球带来1.6万亿美元的收益,占世界经济总量的1.3%。当前,世界经济复苏前景持续低迷,“一带一路”促进相关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推动全球共同发展的作用更加重要。十年来的辉煌成就充分表明,共建“一带一路”符合世界发展需求,顺应国际社会期待,始终保持强大韧性和旺盛活力。[试题演练](2022年安徽皖江地区联考)绿色贸易是指在贸易中预防和制止由于贸易活动而威胁人民的生存环境以及对人民的身体健康的损害,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贸易形式。其表现形式有环境友好产品贸易、资源集约型产品贸易和安全健康产品贸易等。绿色贸易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任务。2017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的绿色贸易总额达到了642亿美元。据此完成第1~2题。1.发展绿色贸易可以减少 ( )A.废弃物跨境转移 B.有毒有害物质的产品走私C.污染物跨境传输 D.有毒有害物质的产品贸易2.促进我国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发展绿色贸易的措施有 ( )A.在西亚布局传统产业 B.在南亚进行技术研发C.在中东欧布局新兴产业 D.构建东盟绿色产业网络【答案】1.D 2.D[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可知,绿色贸易的形式有环境友好产品贸易、资源集约型产品贸易和安全健康产品贸易等,因此发展绿色贸易可以避免有毒有害物质的产品贸易,从而避免污染物跨国转移,影响国家安全,D项正确。废弃物的跨境转移是指通过正常贸易或非法入境,将本国产生的固体废弃物输送到其他国家,绿色贸易不是废弃物贸易,A项错误;绿色贸易不是产品走私活动,B项错误;污染物跨境传输是指一个国家排放的污染物通过大气环流、河流等自然过程传输到其他国家,绿色贸易显然不是自然过程,C项错误。第2题,我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发展绿色贸易,具体措施表现在:西亚矿产资源丰富,但科技水平不高,应加大新兴产业发展,A项错误;南亚地区科技水平不高,应加大绿色产品贸易类型和规模,而非技术研发,B项错误;中东欧地区科技水平较高,应进行技术研发,C项错误;我国与东南亚地区绿色贸易量大,应构建绿色产业网络,D项正确。3.(2022年天津五校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 “一带一路”倡议是建设互联互通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的国际合作倡议。中欧班列是往来于中国与欧洲及“一带一路”相关国家间的集装箱国际铁路联运班列。在国际合作中,中国企业在国外投资建厂,除了进行厂房建设,还负责技术输出,积极进行技术转让,对当地员工进行培训及长期技术指导。(1)试分析我国沿海地区的某些企业放弃海运的优势,选择中欧班列的原因。【答案】铁路运输速度快;连续性好,受天气影响较小,可定期发货;运输距离短,可节省燃料;通关效率高,可节省运输时间。(2)根据材料说明中国鼓励技术输出的原因。【答案】推动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贸易互补,带动国际贸易的发展;增加产业附加值;促进我国技术进步或创新;优化产业结构。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