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2章综合检测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2章综合检测卷含答案,共11页。
第二章综合检测卷(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2023年山西期末)某年雨季期间,东非大裂谷肯尼亚段地表突然出现一条7~8千米长的巨大地裂缝,该裂缝直接导致连接肯尼亚主干道的B3公路的毁坏。图1示意地裂缝形成过程,①~④表示地裂缝形成过程的不同阶段。据此完成第1~2题。图11.地裂缝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C.②④①③ D.②③④①2.与东非大裂谷的成因类似的是( )A.红海 B.里海C.黑海 D.地中海【答案】1.D 2.A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图②岩层两侧开始张裂,应为裂缝发展的初始阶段;随着板块的运动,地下缝隙进一步变大,甚至出现较大空隙,如图③所示;随着地下裂缝的进一步发育,地面开始出现小的裂缝(图④),最终地面塌陷形成了巨大的地裂缝(图①)。因此地裂缝形成的先后顺序是②③④①,D项正确。第2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非大裂谷是由于板块张裂形成的。红海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与东非大裂谷成因相似,A项正确;里海和黑海都属于内陆湖,与板块运动关系不大,B、C项错误;地中海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与东非大裂谷成因不同,D项错误。(2023年云南弥勒月考)南迦巴瓦峰地处喜马拉雅山脉东段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内侧,以陡峭险峻著称。图2为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地层地貌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第3~5题。图23.南迦巴瓦峰西南侧陡峭地貌形成的外力作用是( )A.冰川侵蚀 B.流水侵蚀C.地壳抬升 D.风力侵蚀4.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峡谷的成因是( )A.板块生长边界,岩层挤压隆起 B.地壳不断抬升,流水下切侵蚀C.断层构造发育,地堑结构下沉 D.地壳挤压作用,岩层向下弯曲5.墨脱公路经过图示区域时多修建隧道,最适合修建隧道的地区是( )A.乃彭峰 B.拉姆拉错C.多雄拉 D.扎工普巴【答案】3.A 4.B 5.C [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南迦巴瓦峰与乃彭峰沿断裂面两侧发生显著的相对位移,因此南迦巴瓦峰的构造地貌类型是断块山,南迦巴瓦峰海拔高,气温低,冰川广布,其陡峭险峻还与冰川侵蚀相关,A项正确。第4题,雅鲁藏布江位于青藏高原的边缘,其形成的原因是该地位于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的消亡边界,岩层受挤压隆起抬升,地壳不断上升,形成高大的山体,加上流水侵蚀作用,形成幽深的峡谷,B项正确。第5题,读图可知,多雄拉岩层向上拱起,属背斜构造,背斜岩层呈天然拱形,结构稳定,地下水顺岩层向两侧流,故隧道处不易储存地下水,便于施工,C项正确。(2023年贵州毕节期末)雁荡山以山水奇秀闻名,素有“海上名山、寰中绝胜”“东南第一山”之誉,山体主要由流纹岩(由岩浆快速冷凝形成)组成,山体陡峭。图3为雁荡山景观图,图4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第6~8题。 图3 图46.图4中能够反映流纹岩形成过程的数码是( )A.① B.②C.③ D.⑤7.属于图4中戊类岩石的是( )A.石灰岩、砂岩 B.玄武岩、安山岩C.花岗岩、砾岩 D.大理岩、片麻岩8.图3景观形成的地质作用用图4中数码表示为( )A.①②③ B.②③④C.②④⑤ D.①③⑤【答案】6.A 7.D 8.A [解析]第6题,读图可知,丁由沉积物形成,为沉积岩;乙、丙为“一进两出”,戊为“三进两出”,故乙、丙为岩浆岩,戊为变质岩;甲指向乙、丙,为岩浆,喷出地表形成喷出岩丙,侵入地表形成侵入岩乙。流纹岩由岩浆快速冷凝形成,为岩浆岩,据图可知,①为岩浆冷却凝固,A项正确;②为岩石出露地表,B项错误;③形成沉积物,为外力作用,C项错误;⑤形成变质岩,为变质作用,D项错误。第7题,据上题分析可知,戊为变质岩。石灰岩、砂岩属于沉积岩,A项错误;玄武岩、安山岩属于岩浆岩,B项错误;花岗岩是岩浆岩,砾岩是沉积岩,C项错误;大理岩、片麻岩都是变质岩,D项正确。第8题,图3景观是雁荡山,山体主要由岩浆岩组成,其陡峭山体的形成过程是:岩浆喷出,冷却凝固(①)形成岩浆岩,部分侵入岩通过地壳上升运动(②)出露地表,经历外力侵蚀作用(③)形成陡峭山体。(2023年山东济南期末)图5为湖南省某处金矿示意图,该金矿开采时间较早,矿脉由含金石英岩和含金破碎板岩组成,埋藏较深,很少出露,以钱金山金矿矿洞最著名。当时开采和冶炼技术落后,富矿被运到附近的金矿石粉碎、冶炼厂进行粉碎、炼金,贫矿和尾矿、废渣则直接堆放在小河边,自此之后,该河段自A处以下约4千米内富含沙金(河床沉积物中的金)。图6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第9~10题。图5图69.含金板岩的岩石类型及形成该岩石的地质作用分别对应图6中的( )A.甲,② B.乙,③C.丁,⑤ D.戊,④10.堆放在河边的废弃含金矿石转变成河流中的沙金的地质作用过程( )A.含金矿石矿石进入河流矿石破碎矿石颗粒变小形成沙金B.含金矿石矿石破碎矿石进入河流矿石颗粒变小形成沙金C.含金矿石矿石破碎矿石进入河流矿石颗粒变小形成沙金D.含金矿石矿石进入河流矿石颗粒变小矿石破碎形成沙金【答案】9.B 10.B [解析]第9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板岩属于变质岩。读图6可知,甲为沉积物直接转化成的沉积岩,戊应为岩浆,丁为喷出型岩浆岩,丙为侵入型岩浆岩,乙为变质岩。形成变质岩的地质作用③应为变质作用,B项正确。第10题,结合材料可知,河流两岸的出露金矿石,受外力风化和侵蚀作用,矿石破碎,落入河流,河流流速快,流水搬运过程中磨蚀作用强,矿石进一步破碎;当流速降低时,搬运能力下降,沙金在河床沉积。B项正确。河流阶地是指在地质作用下,原先的河谷底部(河漫滩或河床)超出一般洪水位以上,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的地形。其中高于河漫滩的最低一级阶地称为一级阶地,向上依次是二级阶地、三级阶地等。在正常情况下,河流阶地越高,年代越老。图7示意延川黄河蛇曲地质遗迹发育的河流阶地剖面。据此完成第11~13题。图711.图中多级阶地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有( )A.地层间歇性下降、流水侵蚀 B.地层间歇性抬升、流水堆积C.地层间歇性下降、流水堆积 D.地层间歇性抬升、流水侵蚀12.图示黄河河床位于( )A.背斜顶部 B.断层线附近C.向斜槽部 D.板块分界线附近13.图示黄河东西两侧相比( )①东侧岩层相对上升 ②东侧岩层相对下降 ③西侧没有黄土堆积是因为海拔高,遭受侵蚀 ④西侧阶地少是因为岩层坚硬A.①③ B.②③C.③④ D.①④【答案】11.D 12.B 13.B [解析]第11题,读材料可知,河流阶地是地层抬升后受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D项正确。第12题,对比黄河河床东西两侧岩层可知,该地区岩层发生断裂和错动位移,东侧岩层相对下沉,西侧岩层相对上升,故图示黄河河床位于断层线附近。第13题,根据上题分析可知,东侧岩层相对下沉,西侧岩层相对上升,①错误,②正确。西侧没有黄土堆积是因为抬升后海拔高,遭受侵蚀,③正确。该图为黄河蛇曲,西侧阶地少是因为地处凸岸,侵蚀作用弱,④错误。(2023年河南新乡期末)2022年6月27日,日本樱岛火山大规模喷发,烟雾弥漫,熔岩流淌,形成流纹状堆积岩体。日本位于欧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图8是北太平洋部分区域板块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第14~15题。图814.日本樱岛火山喷发形成的岩体属于( )A.岩浆 B.岩浆岩C.沉积岩 D.变质岩15.下列关于图示太平洋区域板块运动说法,正确的是( )A.欧亚板块东侧是生长边界 B.海沟位于太平洋板块的东侧C.岛弧位于太平洋板块的东侧 D.海岸山脉位于美洲板块西侧【答案】14.B 15.D [解析]第14题,日本樱岛火山喷发形成流纹状岩体,该岩体是由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形成的,属于喷出型岩浆岩,B项正确。第15题,读图可知,图示区域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太平洋板块两侧都是消亡边界,太平洋板块西侧受板块的挤压作用,形成一系列岛弧和海沟,太平洋板块东侧形成高大的海岸山系,D项正确。(2021年浙江宁波二模)珠峰大本营坐落在珠峰脚下一条狭长的山坳里,海拔5 200米。图9示意通往珠峰大本营的一段公路,该公路由多段大致平行的弯道连接,形成连续的“之”字形路段,弯道弯曲度较大。据此完成第16~17题。图916.该公路修建成“之”字形的目的是( )A.降低爬坡难度 B.缩短道路长度C.减少工程投资 D.避开落石地段17.甲路段,与上行线相比,下行线( )A.路面坡度更大 B.观光视野更好C.道路维护较易 D.阳光照射较弱【答案】16.A 17.B [解析]第16题,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图示公路位于通往珠峰大本营的山地,公路在陡坡上呈“之”字形弯曲,虽增加了线路的长度,但降低了坡度,保证了通行车辆和人员的安全。因此,该公路修建成“之”字形的目的是降低路面坡度, A项符合题意。第17题,读图可知,图示弯道的上行线位于弧线内侧,与下行线相比,上行线线路相对较短,相对高度相同,因此路面坡度更大,A项错误;图示弯道的下行线位于山坡外侧,与上行线相比,下行线俯视下方,弯道视野更好,B项正确;内、外侧在道路施工方面无区别,维护成本相当, C项错误;由于下行线位于外侧,直面阳光,光照较强, D项错误。(2021年安徽合肥期末)野王村位于甘肃省东部庆阳市宁县境内,蒲河经过五道弯曲贯穿全村而过,村中整体地貌呈S形分布,各自然村星罗棋布,被蒲河分割包围,自成一体。野王村整体处于群山环抱之中,依山傍水,水依山而娇美,山傍水而奇险。图10示意野王村S形地貌局部景观。读图,完成第18~20题。图1018.蒲河穿越野王村时蜿蜒曲折的主要原因是( )A.受流水侵蚀作用 B.受冰川侵蚀作用C.受流水溶蚀作用 D.受风力侵蚀作用19.野王村各自然村落位于( )A.冰碛丘陵 B.三角洲C.冲积平原 D.深切河谷20.该河流为自然村落建设提供的有利条件是( )①深厚肥沃的土壤 ②便利发达的航运 ③较高的崎岖地形 ④充足的水源供应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答案】18.A 19.C 20.B [解析]第18题,读图可知,穿越野王村的蒲河经过五道弯曲贯穿全村而过,村中整体地貌呈S形分布,河道蜿蜒曲折,其主要原因是流水的侧蚀作用。侧蚀作用主要发生在河床弯曲处,主流线逼近凹岸,由于横向环流作用,使凹岸受流水冲蚀,侧蚀作用加宽了河床,使河道更弯曲,形成曲流。第19题,河流的凸岸淤积,凹岸侵蚀,野王村的各自然村一般坐落在河流的凸岸冲积平原。第20题,河流为自然村落建设提供的有利条件:河流的凸岸淤积,形成深厚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有利于村落形成,①正确;曲折的河流很少会有发达的航运,航运一般不属于自然村落形成的主要条件,②错误;河流的凸岸淤积,不会形成较高的崎岖地形,③错误;河流提供充足的水源是村落形成重要条件,④正确。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21.(2023年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材料 宜良三角洞(图11)是昆明市宜良县境内著名的探洞露营地,有云贵地区特有的石灰岩溶洞景观。当阳光垂直从天坑照入时,可在洞里投下一明亮的三角形光斑,三角洞因此而得名。洞内各种形状奇特的石钟乳绮丽迷人,加上潺潺溪流,茂密树林,清澈湖泊,构成了一幅迷人的画卷。图11(1)分析云南利于喀斯特地貌发育的岩石性质和气候条件。(8分)(2)分析天坑形成的原因。(8分)(3)说出探险爱好者进入溶洞需携带的物品。(4分)【答案】(1)可溶性石灰岩广布;岩性纯,岩层厚,裂隙发育;全年降水较多,地表水和地下水丰富,流水侵蚀作用强。(2)岩溶地貌区地表多可溶性岩石(石灰岩) ,且多裂隙发育;因降水较多,地表水强烈溶蚀下渗形成地下河;在地下河的强烈溶蚀(侵蚀)下,地下河顶部岩层发生坍塌,形成穹窿状地下大厅;地下大厅顶板在地表水不断溶蚀和重力作用下逐步接近地表,最终上部岩层大规模塌陷,形成天坑。(3)手电筒、氧气瓶、安全头盔等。22.(2022年江苏连云港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材料一 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分布有规模不等、形态各异、成因多样的瀑布及瀑布群。根据瀑布发育的构造条件、岩性、水动力条件、岩溶及人工作用等方面的差异,可将瀑布按成因划分为岩槛型、裂点型、断裂型、溶蚀型、钙华型和人工型等六大类。岩槛型瀑布,是指河床基岩软、硬相间,由于二者抗流水侵蚀能力的差异,导致较坚硬的岩石形成陡坎,而软弱岩石则被侵蚀成平台,在河床上形成“岩槛”(又称“岩坎”或“岩阶”),进而使流水产生落差而形成的瀑布。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的青龙峡园区中叠翠瀑为多级岩槛型瀑布,河床中出露的中寒武纪中厚层白云岩与中薄层泥灰岩相间分布。图12为青龙峡中叠翠瀑剖面示意图。材料二 裂点型瀑布是由裂点导致河床的落差增加而形成的瀑布。影响裂点形成的主要因素包括河床上基岩岩性的差异、构造运动和溯源侵蚀过程中的岩块崩塌等。构造抬升导致河流强烈下蚀,当下切到抗侵蚀能力较弱的下部地层时,下部基岩的侵蚀速率要大大高于中上部基岩,底部极易形成侵蚀凹槽或穴,致使上部岩层失去支撑,在重力作用下发生大规模崩塌,使瀑布陡坎进一步加大。多次构造抬升,逐渐形成每一级裂点。“云台天瀑”是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的主要景观之一,其落差高达314米,是典型的裂点型瀑布。图13为“云台天瀑”形成过程示意图。图12图13(1)简述青龙峡中两种岩石抗侵蚀能力的差异。(6分)(2)概括“云台天瀑”的形成动力。(6分)(3)分析“云台天瀑”的形成过程。(8分)【答案】(1)白云岩抗侵蚀能力相对较强,在流水作用下不易被侵蚀;泥灰岩抗侵蚀能力相对较弱,在流水作用下容易被侵蚀。(2)构造运动(或地壳的抬升运动);流水侵蚀作用(或下蚀和溯源侵蚀);重力崩塌作用。(3)由于构造运动导致地壳抬升;河流流经处落差大,河流下切侵蚀;由于岩性差异,河流的下蚀与溯源侵蚀形成裂点,发生崩塌;瀑布陡坎的高度不断增大(或河床落差增大),形成“云台天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