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宿州市萧县城东初级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展开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
语 文
(试题卷)
注意事项:
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6页。
3.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
1.默写。(10分)
(1)中华诗词里,简单的数字能在作者的匠心独运中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李白的“ , ”(《行路难·其一》)通过数字突出了美酒佳肴的珍贵;秋瑾的“ , ”(《满江红》)运用数字来展现个人困境,抒发家国情怀。
(2)诗歌孕育情怀。我们崇尚“ ? ”(文天祥《过零丁洋》)的忠贞;我们感受了“ , ”(李贺《雁门太守行》)的报国杀敌的决心;我们感悟“ ,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豪情壮志。
2.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1)~(4)题。(12分)
文段一:“贤弟,你听我说,你如今回去,奉事父母,总以文章学业为主,人生世上,除了这事,就没有第二件可以出头。……只要是有本事进了学,中了举人、进士,即刻就荣宗耀祖。这就是《孝经》上所说的‘显亲扬名’,才是大孝,自身也不得受苦。古语说得好,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sù,书中自有颜如玉。”
文段二:“功名到底是身外之物,德行是要紧的。我看你在孝悌上用心,极是难得,却又不可因后来日子略过得顺利些,就添出一肚子里的势利见识来,改变了小时的心事。我死之后,你一满了服,就急急的要寻一头亲事,总要穷人家的儿女,万不可贪图富贵,攀高结贵。”
(摘自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七回)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
奉事( ) 千钟sù( ) 孝悌( )
(2)明清科举有童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五级,片段一提到的“举人”和“进士”分别通过的是( )(3分)
A.院试和乡试 B.乡试和会试 C.乡试和殿试 D、会试和殿试
(3)这两段文字分别是 和 对匡超人的教导。(2分)
(4)匡超人并没有听取文段二中人物的教导,而是走向了虚伪狡诈、自私冷漠。请结合原著,简要列举一例。(4分)
3.某班以“庆丰收,迎盛会”为主题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13分)
(1)请仔细观察下面柱状图,提取两条信息。(4分)
2017-2022年中国粮食产量及预测趋势图
(2)下面是某同学搜集的一则新闻材料,请根据要求答题。(6分)
本报北京9月27日电 今天,由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国家乡村振兴局政策法规司、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等单位联合主办的2022中国农民丰收节第五届中国农民电影节在北京启动。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总编辑宁启文表示,以“植根三农,光影助力,鼓舞人民”为初心的中国农民电影节坚持“农民节日农民办,农民节日为农民”,【甲】将电影艺术与乡土文化有机结合,将专业精神与大众审美高度汇合,将节会殿堂与田间地头无缝连接,赢得了越来越多农民朋友的欢迎和业界人士的肯定。【乙】今年电影节尝试将开幕式主会场设在河南南阳,“丰收庆典”主会场设在安徽,分会场设在四川等地,形成多地联办。
② 请给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2分)
②【甲】句有一处词语搭配不当,应将“ ”改为“ "。(2分)
③【乙】句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2分)
(3)下面是《己亥秋分庆丰收节》一诗的颔联和颈联,将其补充完整,恰当的一项是( )(3分)
垄飘红旆高粱熟,地滚黄金稻麦 。
瓜果盈车销四海, 满圈福千方。
A.香 畜禽 B.沉 家畜 C.香 家畜 D.沉 畜禽
二、阅读理解(5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目。
【一】(22分)
大红灯笼 李国明
我们三个跑到槐树岭,很快进入状态。一玩游戏,总是忘记时间。妈妈站在远处喊我回家,星期六也不让我多玩一会儿。
我和妈妈走在田间的路上。我的额头浸润着汗珠。太阳已转到南面的天空了,一群小鸟在河对岸柳树上,扑棱棱飞起来,又安静地落到树丛里去了。我的目光总是被那些小鸟吸引,它的妈妈也和我妈妈一样,假期也会布置很多作业吗?
“你和野孩子不一样。”妈妈说。
“一样。”我反驳说。我噘着嘴,不想继续和妈妈辩论。
“可馨,你要做一个有理想的好孩子。”
“理想是什么东西呀?”
“理想不是什么东西,但为了理想,你要牺牲很多东西。比如玩耍,比如游戏,比如看儿童剧等等,非把它比喻成东西的话,理想就是一个大红灯笼,它每时每刻都在你眼前晃来晃去。”
“你是说,我眼前挂了一个大红灯笼?妈,你哄我吧,我咋看不见呢。”
“有一天,你看见了再告诉妈妈。我相信你一定能看见。”
我和雪琪、许浩是最要好的朋友,每天我们一起玩,快乐极了。可我一次也没见过,妈妈说的大红灯笼。
回家的路,要经过学校外面的一些小吃摊。那个卖煎饼锞子的奶奶,被几个同学围着。她手里的木铲在那块圆铁板四周转来转去,也看不见铁板下面的炉火。铁板上空,呼呼冒着热气,面饼上鸡蛋泛着迷人的香气,抹一层甜面酱,撒一层葱花,再搁一根油条卷起来,那香味挤进我鼻孔里,赶都赶不走……可妈妈不让我吃这些,她回家亲手给我做鸡蛋饼,她说吃起来感觉一样的,可我一直认为,和买来的,总不是一个味道。
今天星期六,卖煎饼锞子的奶奶忙得不亦乐乎,她是我同学月月的奶奶。月月的作业她从来不看,月月说她奶奶不识字,爸爸妈妈识字,可他们都不在家,去了很远的地方挣钱。
这个夏天,干热风在田野的麦穗上吹来荡去,把麦穗吹得由绿变黄。爸爸每天拉着化肥去农户家送。春节后,爸爸的头上又添了许多白发,这让我心里沉沉的,不是滋味。
爸爸每天晚上看书看到深夜。他不抽烟,不喝酒,也不打麻将。他写的那些小说发表在杂志上,杂志堆放在爸爸工作台的右手边,小山一样高。
周叔叔看到了,问爸爸:“你发表这些小说,得赚几万块稿费吧?”爸爸笑了,说:“要能赚这么多,我就不扛化肥了。”不挣钱还坚持这么多年?大人的事让人费解。饭桌上,爸爸说:“我写小说纯粹是一种爱好,单纯靠稿费活着,全家早就喝西北风了。”爸爸看着我说,“可我心里的梦是真诚的,只要活着就写下去。和你一样大的时候,我心里只有一不梦想,当作家。”
“爸爸,你眼前也有一个大红灯笼吗?”
“是啊,我那个大红灯笼,又大又圆又亮,夜晚看得见,白天也看得见。”
我的嘴又噘起来了,“爸爸,我怎么看不见我眼前的大红灯笼呢?”
爸爸用柳枝编了一个圆圆的灯笼,又特意买来大红纸,裁开,用胶水粘贴在灯笼上。爸爸提着蘸了墨水的毛笔,问我:“可馨,你的理想是什么?”
我说:“上北大。”
他大笔一挥,“北大”两个字就写在了灯笼上。“看,这就是你的大红灯笼。”
晚上,大红灯笼挂在我床头的墙上,那是我躺在枕头上能注视的角度。
有一天我醒来发现大红灯笼不见了爸爸把大红灯笼从屋里拎出来,说:“可馨,你要学会把现实中的大红灯笼,变成理想中的夫红灯笼,再把理想中的那个大红灯笼,变成现实中的大红灯笼。”
我从爸爸手里接过打火机,将纸糊的大红灯笼点燃。从那天起,我心中挂起了一个大红灯笼。
《小小说月刊》2022年12期)
4、这篇小说线索明晰,请仔细阅读全文,完成下面的情节梳理。(4分)
妈妈引出大红灯笼→“我”问起爸爸的大红灯笼→
5.文中画波浪线语句有什么作用?(4分)
6.揣摩下面加点词所体现的人物心理。(4分)
(1)“一样。”我反驳说。我噘着嘴,不想继续和妈妈辩论。
(2)我的嘴又噘起来了,“爸爸,我怎么看不见我眼前的大红灯笼呢?”
7.请结合全文说一说标题的作用。(4分)
8.学校文学刊物《萌芽》设有“爱的教育”“成长之旅”等栏目,你会向哪个栏目推荐本文?请说说推荐原因。要求:围绕栏目特点,结合选文内容,不少于100字。(6分)
栏目一:爱的教育 栏目二:成长之旅
材料一: 【二】(17分)
如果有人说自己工作忙,没有时间学习,那么,三国时期孙权劝吕蒙读书的故事足以告诉他,时间是一点一点挤出来的。在孙权的劝告下,吕蒙不但开始读书,而且学识大有长进,让出身士族的名臣鲁肃都刮目相看。北宋名臣欧阳修身居要职、政务繁忙,但他坚持利用“马上、枕上、厕上”的点滴时间读书学习,经年不断,终成一代大家。还有人说自己年纪大了,没有时间学习了。那么,先秦时期晋平公“炳烛而学”的故事足以告诉他,一个人应该活到老、学到老。东晋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说:“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选自《中国纪检监察报》2022年4月24日,有删改)
材料二:
进入数字时代,书的形式愈发多样,阅读的方式也不拘于前。从载体看,纸质书与电子书的争论背后,有人喜欢墨香的安然,有人钟情屏上的便捷;从形态看,大部头与碎片化的热议背后,有人坚持花时间埋头于卷帙浩繁,有人则习惯了即时刷取的轻量阅读;从感官看,有人只接受看书、读书,有人则选择听有声书。多样的读书体验,并不存在非此即彼的标准答案,
阅读方式的变化折射出社会生活的变迁。一方面,科技赋能,为阅读带来了更丰富的形式;另一方面,在忙碌的生活里,人们试图通过轻阅读、全程化阅读等方式为读书留下一席之地。的确,在现代社会,阅读的紧迫性并未减弱,唯有不断阅读才能更新知识,赶上瞬息万变的社会发展。从获取信息、认识世界的角度看,参与在线课程、网络讲座、有声图书馆也是一种读书,知人论世、读无字之书又何尝不是一种阅读。2021年,《论语》在阅文平台上阅读人次达3000万,超8成的读者年龄在30岁以下。当“书”的含义不断拓展,我们不妨更加关注知识的获取方式及内容。
(选自《入民日报》2022年04月26日)
材料三;
从我本人成长和创作的经历来看,总的方向应该是:青少年求学阶段,要多读自然科学类图书,社会科学辅之;进入大学或参加工作之后,再倒置过来,以社会科学为主,自然科学为辅。只有掌握了科学知识之后,才能懂得事物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而掌握规律、获得智慧,把工作做得更好。
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任何门类都有自己的经典,或是带领读者打开知识之门的钥匙,或是带领读者步入知识殿堂的阶梯。我们只有站在经典之上,才能眺望到更高更远更好的未来。当然,如果经典比较晦涩难懂,还可以参考相关的辅导读物。
多彩的人生离不开多彩的阅读,因此,人的阅读兴趣也应是多彩的。在工作和学习之外,每一个人都会阅读一些杂书、闲书来丰富自己的生活和人生。其实,这些杂书和闲书往往是杂中有趣、闲中有益。有趣就是快乐,有益就是健康。因此,多读有趣有益之书是不可或缺的读书之道。
(选自《解放军报》2022年4月23日,有删改)
9.下面说法和所给材料不一致的一项的是( )(3分)
A.北宋欧阳修利用“马上、枕上、厕上”的点滴时间读书学习,经年不断,终成一代大家。
B.多样的读书体验,并不存在非此即彼的标准答案,我们应关注知识的获取方式及内容。
C.青少年求学阶段,要多读自然科学类图书,社会科学辅之,进入大学或参加工作之后,再倒置过来。
D.杂书和闲书杂中有趣、闲中有益,在工作和学习之外,每一个人都应该阅读一些这样的书。
10.材料一引用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的句子,有什么作用?(4分)
11.联系所给材料,说一说当代青年在读书的态度、读书的方式,内容的选择上应该注意什么。(6分)
12.材料二说“进入数字时代,书的形式愈发多样,阅读的方式也不拘于前”,请说说你喜欢的阅读方式,并至少说明两点理由。(4分)
【三】(16分)
【甲】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节选自《鱼我所欲也》)
【乙】
宋春华,光绪十二年武进士,授蓝翎侍卫,联军①内犯,春华守城南。枪中春华左股,众欲退,春华负创大呼曰:“今夕之事,有进无退!”众争夺敌,死伤甚众,敌毕登城,乃仰天叹曰:“吾志不遂,负国恩矣!然自接战以来,杀敌过当,今日之死,亦无所恨。”以首触陴②,死,年三十五。
(取材于《清史稿·卷二八二·忠义传》,有删改)
【注】①联军:指1900年侵入中国的八国联合军。②陴(pí):女墙,城墙上呈凹凸形的矮墙,是传统的防御建筑。
13.请解释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4分)
(1)故不为苟得也 苟得: (2)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是故:
(3)敌毕登城 毕: (4)吾志不遂 遂: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分)
(1)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2)杀敌过当,今日之死,亦无所恨。
15.【甲】文中的“本心”是指 ;【乙】文中的“吾志”是指 。(2分)
16.【乙】文中宋春华能否证明【甲】文的观点?请说明理由。(4分)
三、写作(55分)
17.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55分)
2022年《南方周末》新年献词中有这样一段话:“你有你的抉择,我有我的抉择,家有家的抉择,国有国的抉择,文明有文明的抉择,历史有历史的抉择。亿万个抉择汇聚,世界方显参差多样,宇宙才真正博大浩渺。但无论大小,每一次抉择,都是一次主动求变,都期待一场苦尽甘来。正如每一棵破土的新芽,都带着穿透时光的倔强。
看了上面文字,你有怎样的思考?请以“抉择”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1)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文中不要出现透露你个人身份的信息。(3)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4)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
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35分)
1.(10分)
(1)金樽清酒斗十千 玉盘珍羞直万钱 四面歌残终破楚 八年风味徒思浙
(2)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 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每空1分,错字、掉字、多字不得分)
2.(12分)
(1)fèng 粟 tì (共3分。每空1分)
(2)C(3分)
(3)马二先生 匡太公(共2分。每空1分。意思对即可)
(4)示例:如曾经有恩于他的朋友潘三身陷牢狱,他却找借口拒绝探视,“自己替朝廷办事要严明赏罚”“怕被上司知道自己进监探视而成为一生官场之玷”。(共4分,意思对即可)
3.(13分)
(1)2018年-2021年,我国粮食产量逐年上升;据预测,2022年,我国粮食产量将超过2021年,达到69000万吨。(共4分。每点2分。符合题意即可)
(2)①第五届中国农民电影节启动;②汇合融合;③在句末加上“的形式”。(共6分,每小题2分。意思对即可)
(3)A(3分)
二、(55分)
4.(4分)爸爸为“我”编织大红灯笼 “我”在心中挂起大红灯笼(共4分。每空2分。意思对即可)
5.(4分)作者写“太阳已转到南面的天空了”暗示“我”玩游戏时间之长(2分);写小鸟的自由飞翔,反衬“我”的不自由,烘托了“我”郁闷的心理,同时,推动情节的发展(2分)。(意思对即可)
6.(4分)
(1)对妈妈的说法不服气;(2)对爸爸说的话感到疑惑不解。(每小题2分。意思对即可)
7.(4分)在文中,大红灯笼既指爸爸用柳枝编的灯笼,也象征着爸爸当作家和“我”上北大的理想(2分)。文章以大红灯笼为题,贯穿全文,是文章的线索,同时蕴含文章的主旨,也设置了悬念(2分)。(意思对即可)
8.(6分)示例一:“爱的教育”栏目。因为文中妈妈不允许“我”贪玩,教育“我”“要做一个有理想的好孩子”。爸爸用柳枝为“我”编了一个圆圆的灯笼,鼓励“我”“要把现实中的大红灯笼,变成理想中的大红灯笼,再把理想中的那个大红灯笼,变成现实中的大红灯笼”。这些“爱的教育”使“我”坚定了自己的理想。本文表达了“爱的教育”使人成长的主题。示例二:“成长之旅”栏目。因为在“我”懵懂无知的阶段,妈妈教育“我”要有自己的理想,虽然“我”不为所动,但爸爸新添的白发,让“我”感受到了父母生活的艰辛。爸爸用柳枝为“我”编了圆圆的灯笼,并鼓励“我”“要把现实中的大红灯笼,变成理想中的大红灯笼,再把理想中的那个大红灯笼,变成现实中的大红灯笼”,最终使“我”成长为一个有理想的少年。本文表达了不断成长、蜕变的主题。(栏目1分,理由5分。意思相近即可)
9.(3分)D
解析:根据材料三第三段“杂书和闲书往往杂中有趣、闲中有益”一句可知D项表述不严密。
10.(4分)作为道理论据(2分),充分论证了“一个人应该活到老、学到老”的观点,增强说服力(2分)。(意思对即可)
11.(6分)从读书的态度上看,应当挤时间读书,活到老、学到老;从读书的方式上看,阅读的形式丰富多样;从内容的选择上看,我们应当读科学之书,读经典之书,读有趣有益之书。(每个要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
12.(4分)示例一:我喜欢读电子书,因为电子阅读更为快捷,信息量大,查阅速度快,并且耗能小,更为环保;示例二:我喜欢有声阅读,因为有声阅读解放了双眼与双手,能够利用碎片化时间,能给人以立体多维的感受,提高听众的沉浸感和互动性。(意思对即可)
13.(4分)
(1)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 (2)因此 (3)都
(4)实现(每小题1分。意思对即可)
14.(6分)
(1)假使人们所厌恶的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可以躲避祸患的手段哪种会不用呢?
(2)杀敌无数,今天死了,也没有遗憾了。(每小题3分。意思对即可)
15.(2分)舍生而取义之心 守城报国(每空1分。意思对即可)
16.(4分)示例:可以(1分)。【甲】文的观点是“舍生取义”。【乙】文中的宋春华在抵御八国联军攻城时,负伤死守,城陷后自感有负国恩,自杀以明其志,这正是舍生取义的表现,可以作为【甲】文的论据(3分)。(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宋春华,光绪十二年武进士,被授予蓝翎侍卫。八国联军入侵,宋春华守城南门。宋春华左腿中枪,部下想要撤退,宋春华带着伤大声喊:“今晚的事,有进无退!”部众奋勇拼杀敌人,伤亡甚重。敌人全部登城,他于是仰天叹道:“我的志向不能实现,有负国恩啊!但是自从应战以来,杀敌无数,今天死了,也没有遗憾了”用头撞墙,死了,死时年仅三十五岁。
三、(55分)
17.(55分)
卷面书写(5分)
分项分等评分标准
说明:不足600字的作文,每少50字扣1分。
卷面书写 卷面书写评分标准
安徽省宿州市萧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安徽省宿州市萧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共8页。
安徽省宿州市萧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安徽省宿州市萧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共4页。
安徽省宿州市萧县城东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安徽省宿州市萧县城东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