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贵州省铜仁市中考化学试卷 试卷 0 次下载
- 2022年贵州省黔东南州中考化学试卷 试卷 0 次下载
- 2022年辽宁省铁岭市葫芦岛市中考化学真题 试卷 0 次下载
- 2022年陕西省中考化学试卷(b卷) 试卷 0 次下载
- 2022年青海省中考化学真题 试卷 1 次下载
2022年辽宁省朝阳市中考化学真题
展开2022年辽宁省朝阳市中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
1.在家庭厨房中,下列做法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①用食醋除水垢②用钢丝球擦除灶具污渍③用西瓜榨汁④用燃气煮饭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塞紧橡胶塞 B.稀释浓硫酸
C.测溶液pH D.倾倒液体
3.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镁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C.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火焰
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4.过氧乙酸(CH3COOOH)是一种高效消毒剂,下列有关过氧乙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过氧乙酸是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B.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6
C.过氧乙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6:1:12
D.过氧乙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5.食品安全无小事,根据生活经验和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为提高粮食产量,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B.将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用来防腐
C.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以防腐
D.用亚硝酸钠代替食盐作调味品
6.化肥能促进农作物生长,提高粮食产量。下列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A.尿素[CO(NH2)2] B.氯化钾(KCl)
C.硝酸钾(KNO3) D.磷酸钙[Ca3(PO4)2]
7.夏日里想随时喝到凉爽的饮料,可以自制化学“冰箱”,即把一种固体物质放入一定量的水中,就可以形成低温小环境。这种固体可以是( )
A.食盐 B.硝酸铵 C.氧化钙 D.氢氧化钠
8.下列物质属于盐类的是( )
A.NaHCO3 B.HgO C.H2CO3 D.NaOH
9.(2分)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戊五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种物质的质量(单位:g),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的数值为8
B.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可能改变
C.反应前后甲、戊变化的质量之比为3:1
D.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10.(2分)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式,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碱性溶液能使石蕊溶液变成蓝色,则能使石蕊溶液变成蓝色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B.物质燃烧的反应都能放出热量,则能放出热量的反应一定是物质燃烧的反应
C.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则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D.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则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11.(2分)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从中获取的信息正确的是( )
A.t1℃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乙中混有少量甲,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乙
C.t3℃时,将4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7.5%
D.t3℃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2℃,所得溶液中溶剂质量的大小关系是丙>甲=乙
12.(2分)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除去氮气中的少量氧气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B
从粗盐中得到纯净的氯化钠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C
检验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
取样,加入氯化钡溶液,观察是否产生沉淀
D
鉴别硫酸铵和硫酸钾
取样,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A.A B.B C.C D.D
二、非选择题
13.(4分)用化学用语填空:
(1)氩气
(2)标出氯酸钾中氯元素化合价
(3)硝酸钠中的阴离子
(4)碘酒中的溶剂
14.(6分)根据下列图示回答问题:
(1)图1是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X的值是 ,氯元素的原子序数是 。
(2)图2是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甲的原子序数 (选填“大于”或“小于”)乙的原子序数。同时,由图1、图2可推测出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
(3)图3是某化学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的反应物是 (选填“单质”、“化合物”或“混合物”),生成的A、B分子个数比是 。
15.(4分)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通电一段时间后,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是 。
(2)过滤能除去水中难溶性杂质,实验室进行过滤操作时,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 。
(3)生活中用硬水洗涤衣物,既浪费肥皂,又洗不干净,在生活中可用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4)爱护水资源是公民应尽的义务,请你写出一条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做法 。
16.(5分)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金属起着重要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铝合金与铝片相互刻画,在铝片表面会留下划痕,说明铝合金比铝硬度 (选填“大”或“小”)。
(2)汽车表面的烤漆,不仅美观还能防锈,其防锈的原理是 。
(3)工人师傅切割铁板时,用硫酸铜溶液在铁板上画线,可以留下红色痕迹,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在含有硝酸银、硝酸亚铁和硝酸铝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仍为浅绿色,则此时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用化学式表示)。
(5)为探究Fe、Zn、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下列选项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铁、氯化锌溶液、氯化铜溶液
B.铜、锌、氯化亚铁溶液
C.铜、氯化锌溶液、氯化亚铁溶液
17.(5分)某同学欲配制120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需称取氯化钠的质量为 g。
(2)图示实验中,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填序号)。
(3)①若量取水的体积时仰视读数,其他操作均正确,则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②若称量氯化钠固体时托盘天平指针向右偏转,则应 直到天平平衡。
(4)欲配制6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10%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 。
18.(6分)化学知识与生活、环境、健康等联系紧密。请运用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品红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得快,用微粒观点解释其原因: 。
(2)炒菜结束后,用关闭燃气阀门的方法灭火,其原理是 。
(3)室温下,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 有关。
(4)塑料制品的使用方便了人类的生活,但废弃塑料带来的白色污染尤为严重。要解决白色污染问题,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A.使用可降解的塑料
B.重复使用某些塑料制品
C.禁止使用塑料制品
(5)煤是一种重要的化石燃料,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它燃烧时排放出的二氧化氮和 等,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
(6)酱油是厨房中的一种调味品,有些酱油中加铁强化剂可以预防缺铁性 。
19.(3分)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其中A的溶液为蓝色,B是炉具清洁剂中含有的碱,C的浓溶液是实验室里常用的干燥剂,E是由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组成的单质。各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图所示(“一”表示相邻的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C的化学式为 。
(2)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图中不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20.(3分)结合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图A实验结束后,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可能的原因是 。(写出一条即可)
(2)图B实验中,发现高锰酸钾几乎不溶于汽油,碘却可以溶解在汽油中,说明物质的溶解性与 有关。
(3)图C实验是蒸发食盐水的操作,其中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 。
21.(5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B中仪器a的名称是 。
(2)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若用装置F收集氧气,检验瓶中氧气已收集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导管 (选填“b”或“c”)口处,观察木条是否复燃;需要瓶中氧气时,可用水将装置中的氧气排出,水应从导管 (选填“b”或“c”)口通入。
(4)通常状况下,硫化氢(H2S)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常用块状硫化亚铁(FeS)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硫化氢气体,则制取硫化氢气体可选用的装置组合是 (填字母)。
22.(9分)化学实验活动课上,同学们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活动:
(1)通过A实验验证了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
(2)B实验试管中无明显现象,为证明两者反应,某同学向A实验试管中逐滴滴加足量的稀盐酸,当观察到①时,证明两者发生了反应。
【提出问题】取B实验试管中反应后的溶液进行分析,溶液中所含溶质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CaCl2
猜想二:CaCl2、Ca(OH)2和HCl
猜想三:
猜想四:CaCl2、Ca(OH)2
【查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
【交流讨论】经过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猜想二是不成立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回答)。
【进行实验】为进一步探究溶质成分,确定其他猜想是否成立,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甲同学取B实验试管中反应后的溶液少许于另一试管中,向里面加入适量碳酸钠溶液
有气泡产生
猜想 不成立
乙同学取B实验试管中反应后的溶液少许,测定其pH
pH (选填“<”、“=”或“>”)7
猜想三成立
【反思评价】实验过程中,丙同学取B实验试管中反应后的溶液少许于另一试管中,向里面加入适量硝酸银溶液,现象是 ,他也得出猜想三成立的结论。但其他同学认为,丙同学的方案无法证明猜想三是成立的,原因是 。
【拓展与应用】除以上方法外,要证明猜想三成立,以下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氢氧化钠溶液
B.氧化铜
C.锌
(3)C实验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工业上常用该反应制取烧碱。
23.(4分)在实验室中做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反应后,生成了铜和2.2g二氧化碳。请计算:参加反应的氧化铜的质量。(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并写出计算过程)
一、选择题
1.在家庭厨房中,下列做法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①用食醋除水垢②用钢丝球擦除灶具污渍③用西瓜榨汁④用燃气煮饭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为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①用食醋除水垢生成二氧化碳等,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①错误;
②用钢丝球擦除灶具污渍,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②正确;
③西瓜榨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③正确;
④用燃气煮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③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变化判断,明确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2.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塞紧橡胶塞 B.稀释浓硫酸
C.测溶液pH D.倾倒液体
【分析】A、根据把橡皮塞塞进试管口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试管口,切不可把试管放在桌上再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试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以防止酸液飞溅;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图中试管没有倾斜、瓶塞没有倒放,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3.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镁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C.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火焰
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分析】A、根据镁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镁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C、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火焰,故选项说法正确。
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
4.过氧乙酸(CH3COOOH)是一种高效消毒剂,下列有关过氧乙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过氧乙酸是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B.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6
C.过氧乙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6:1:12
D.过氧乙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分析】A、根据物质的构成情况来分析;
B、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C、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D、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来分析。
【解答】解:A、过氧乙酸是由过氧乙酸分子构成的,过氧乙酸分子是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说法错误;
B、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2×2+1×4+16×3=76,说法正确;
C、过氧乙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6):(16×3)=6:1:12,说法正确;
D、过氧乙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6):(16×3)=6:1:12,可见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说法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食品安全无小事,根据生活经验和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为提高粮食产量,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B.将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用来防腐
C.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以防腐
D.用亚硝酸钠代替食盐作调味品
【分析】A、根据化肥与农药的使用原则来分析;
B、根据氮气的性质与用途来分析;
C、根据甲醛有毒来分析;
D、根据亚硝酸钠有毒来分析。
【解答】解:A、为提高粮食产量,要合理使用化肥、农药,不能大量使用,以防污染水体、污染土壤,说法错误;
B、氮气的化学性质较稳定,因此可将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用来防腐,说法正确;
C、甲醛能破坏人体内蛋白质的结构,因此不能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以防腐,说法错误;
D、亚硝酸钠有毒,不能用亚硝酸钠代替食盐作调味品,以防危害人体健康,说法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化学基础知识,难度不大,全面性比较强,解答本题要加强对化学基础知识的掌握。
6.化肥能促进农作物生长,提高粮食产量。下列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A.尿素[CO(NH2)2] B.氯化钾(KCl)
C.硝酸钾(KNO3) D.磷酸钙[Ca3(PO4)2]
【分析】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
【解答】解:A、尿素[CO(NH2)2]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
B、氯化钾(KCl)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
C、硝酸钾(KNO3)中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
D、磷酸钙[Ca3(PO4)2]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肥的分类方面的知识,解答时要分析化肥中含有哪些营养元素,然后再根据化肥的分类方法确定化肥的种类。
7.夏日里想随时喝到凉爽的饮料,可以自制化学“冰箱”,即把一种固体物质放入一定量的水中,就可以形成低温小环境。这种固体可以是( )
A.食盐 B.硝酸铵 C.氧化钙 D.氢氧化钠
【分析】根据常见物质溶于水的吸热与放热现象、溶液温度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A、食盐溶于水温度变化不大,故选项错误。
B、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吸热,会导致溶液温度下降,可以形成低温小环境,故选项正确。
C、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升高,故选项错误。
D、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升高,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溶于水的吸热与放热现象、温度变化情况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8.下列物质属于盐类的是( )
A.NaHCO3 B.HgO C.H2CO3 D.NaOH
【分析】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NaHCO3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选项正确。
B、HgO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有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选项错误。
C、H2CO3是由氢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酸,故选项错误。
D、NaOH是由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碱,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物质类别的判别,抓住盐的特征、熟悉常见的物质的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9.(2分)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戊五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种物质的质量(单位:g),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的数值为8
B.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可能改变
C.反应前后甲、戊变化的质量之比为3:1
D.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分析】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
【解答】解:A、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x=18+3+1+2+5﹣9﹣2﹣8﹣2=8,该选项说法正确;
B、由物质的质量变化可知,该反应是甲和乙反应生成了丙和戊,该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可能改变,该选项说法正确;
C、由物质质量变化可知,反应前后甲、戊变化的质量之比为(18﹣9):(8﹣5)=3:1,该选项说法正确;
D、该反应是甲和乙反应生成了丙和戊,不一定是复分解反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D。
【点评】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
10.(2分)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式,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碱性溶液能使石蕊溶液变成蓝色,则能使石蕊溶液变成蓝色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B.物质燃烧的反应都能放出热量,则能放出热量的反应一定是物质燃烧的反应
C.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则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D.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则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分析】A、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遇中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蓝。
B、根据化学反应时的能量变化,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催化剂的特征,进行分析判断。
D、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解答】解:A、碱性溶液能使石蕊溶液变成蓝色,则能使石蕊溶液变成蓝色的溶液一定呈碱性,故选项推理正确。
B、物质燃烧的反应都能放出热量,但能放出热量的反应不一定是物质燃烧的反应,如氧化钙与水反应放热,故选项推理错误。
C、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但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不一定是催化剂,也可能是杂质等,故选项推理错误。
D、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但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都是氧化物,如C2H5OH,故选项推理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此类题时要根据不同知识的特点类推,不能盲目类推,并要注意知识点与方法的有机结合,做到具体问题能具体分析。
11.(2分)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从中获取的信息正确的是( )
A.t1℃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乙中混有少量甲,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乙
C.t3℃时,将4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7.5%
D.t3℃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2℃,所得溶液中溶剂质量的大小关系是丙>甲=乙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可以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提纯晶体的方法。
【解答】解:A、t1℃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液状态不能确定,所以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能确定,故A错误;
B、乙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所以乙中混有少量甲,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乙,故B错误;
C、t3℃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60g,所以将4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只能溶解30g的固体,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37.5%,故C正确;
D、t3℃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最大,丙物质的溶解度最小,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甲物质的溶剂最少,丙物质的溶剂最多,分别降温到t2℃,不会影响溶剂质量的变化,所以所得溶液中溶剂质量的大小关系是丙>乙>甲,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2.(2分)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除去氮气中的少量氧气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B
从粗盐中得到纯净的氯化钠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C
检验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
取样,加入氯化钡溶液,观察是否产生沉淀
D
鉴别硫酸铵和硫酸钾
取样,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A.A B.B C.C D.D
【分析】A、除杂质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一般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B、根据粗盐提纯是将粗盐中含有的泥沙等不溶物除去,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变质后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碳酸钠,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两种物质与同种试剂反应产生的不同现象来鉴别它们,若两种物质与同种物质反应的现象相同,则无法鉴别它们。
【解答】解:A、氧气不能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不能除去杂质,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粗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粗盐提纯是通过溶解(把不溶物与食盐初步分离)、过滤(把不溶物彻底除去)、蒸发(氯化钠从溶液中分离出来得到食盐)得到精盐的过程,故选项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检验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碳酸钠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不能检验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还需证明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故选项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取样,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产生有刺激性气味气的是硫酸铵,无明显气味的是硫酸钾,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二、非选择题
13.(4分)用化学用语填空:
(1)氩气 Ar
(2)标出氯酸钾中氯元素化合价 KO3
(3)硝酸钠中的阴离子 NO3﹣
(4)碘酒中的溶剂 C2H5OH
【分析】书写元素符号时,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化学符号周围的数字表示不同的意义: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分子或离子的个数;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几个原子构成一个分子;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元素的化合价。化学式书写的一般规律是:正前负后,然后利用十字交叉法书写。
【解答】解:(1)书写元素符号时,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氩气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表示为Ar;故答案为:Ar;
(2)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元素的化合价,氯酸钾中氯元素化合价是+5价,表示为KO3;故答案为:KO3;
(3)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硝酸钠中的阴离子是硝酸根离子,表示为NO3﹣;故答案为:NO3﹣;
(4)碘酒中的溶剂是酒精,表示为C2H5OH;故答案为:C2H5OH。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化学式和离子符号的书写,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化学用语的书写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要加强练习,理解应用.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14.(6分)根据下列图示回答问题:
(1)图1是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X的值是 8 ,氯元素的原子序数是 17 。
(2)图2是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甲的原子序数 小于 (选填“大于”或“小于”)乙的原子序数。同时,由图1、图2可推测出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7 。
(3)图3是某化学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的反应物是 化合物 (选填“单质”、“化合物”或“混合物”),生成的A、B分子个数比是 1:3 。
【分析】(1)根据氯离子的最外层达到8个电子稳定结构、原子序数=质子数分析解答;
(2)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分析;
(3)根据物质的微观构成分析物质的类别、微粒的变化分析生成物分子个数比分析;
【解答】解:(1)氯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最外层达到8个电子,形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的氯离子;原子序数=质子数=17;
(2)元素在周期表中是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列的,故甲的原子序数小于乙的原子序数;氟与氯是同一主族元素,故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是7;
(3)该反应的反应物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同种分子构成的,故属于化合物;由上图可知,生成的A、B分子个数比是1:3;
故答案为:(1)8;17;
(2)小于;7;
(3)化合物;1:3。
【点评】此题是对化学反应图示的考查,解题时的关键是要求学生据有一定的识图分析能力,并对化学反应的微观解释有较清晰的认识。
15.(4分)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通电一段时间后,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是 氢气 。
(2)过滤能除去水中难溶性杂质,实验室进行过滤操作时,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 漏斗 。
(3)生活中用硬水洗涤衣物,既浪费肥皂,又洗不干净,在生活中可用 煮沸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4)爱护水资源是公民应尽的义务,请你写出一条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做法 利用洗菜水浇花(合理即可) 。
【分析】过滤能使固体和液体分离。
加热煮沸时,水中的钙离子、镁离子能够以碳酸钙沉淀、氢氧化镁沉淀的形式从水中析出,从而降低水的硬度。
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2。
【解答】解:(1)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通电一段时间后,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是氢气。
故答案为:氢气。
(2)过滤能除去水中难溶性杂质,实验室进行过滤操作时,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漏斗。
故答案为:漏斗。
(3)生活中用硬水洗涤衣物,既浪费肥皂,又洗不干净,在生活中可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故答案为:煮沸。
(4)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做法是利用洗菜水浇花等。
故答案为:利用洗菜水浇花(合理即可)。
【点评】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同时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16.(5分)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金属起着重要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铝合金与铝片相互刻画,在铝片表面会留下划痕,说明铝合金比铝硬度 大 (选填“大”或“小”)。
(2)汽车表面的烤漆,不仅美观还能防锈,其防锈的原理是 隔绝氧气和水 。
(3)工人师傅切割铁板时,用硫酸铜溶液在铁板上画线,可以留下红色痕迹,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Fe+CuSO4═FeSO4+Cu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在含有硝酸银、硝酸亚铁和硝酸铝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仍为浅绿色,则此时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Al(NO3)3、Zn(NO3)2、Fe(NO3)2 (用化学式表示)。
(5)为探究Fe、Zn、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下列选项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B 。
A.铁、氯化锌溶液、氯化铜溶液
B.铜、锌、氯化亚铁溶液
C.铜、氯化锌溶液、氯化亚铁溶液
【分析】(1)根据合金的性质来分析;
(2)根据防锈的原理来分析;
(3)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来分析;
(4)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以及实验现象来分析;
(5)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以及验证方法来分析。
【解答】解:(1)铝合金与铝片相互刻画,在铝片表面会留下划痕,说明铝合金比铝硬度大;故答案为:大;
(2)汽车表面的烤漆,不仅美观还能防锈,其防锈的原理是隔绝氧气和水;故答案为:隔绝氧气和水;
(3)由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所以铁能够置换出硫酸铜中的铜,故用硫酸铜溶液在铁板上划线可以留下红色痕迹,该变化的原理是Fe+CuSO4═FeSO4+Cu;故答案为:Fe+CuSO4═FeSO4+Cu;
(4)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铝、锌、铁、银,在含有硝酸银、硝酸亚铁和硝酸铝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锌与硝酸铝不反应,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锌,然后再与硝酸亚铁反应生成铁和硝酸锌,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仍为浅绿色,说明溶液中含有硝酸亚铁,则此时滤液中一定有未参加反应的硝酸铝、反应生成的硝酸锌,未充分反应的硝酸亚铁,可能含有硝酸银;故答案为:Al(NO3)3、Zn(NO3)2、Fe(NO3)2;
(5)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依次为Zn、Fe、Cu。
A.铁与氯化锌溶液不反应,铁能与氯化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铜和氯化亚铁,可以验证;
B.铜与氯化亚铁溶液不反应,锌能与氯化亚铁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铁和氯化锌,可以验证;
C.铜与氯化锌溶液、氯化亚铁溶液均不反应,只能证明铜最不活泼,无法验证锌和铁的活动性强弱;
故答案为:AB。
【点评】会利用金属活动顺序表分析实验,氢前边的金属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但氢后边的金属不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前边的金属会把后边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17.(5分)某同学欲配制120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需称取氯化钠的质量为 12 g。
(2)图示实验中,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②④⑤③① (填序号)。
(3)①若量取水的体积时仰视读数,其他操作均正确,则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偏小 (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②若称量氯化钠固体时托盘天平指针向右偏转,则应 继续添加氯化钠 直到天平平衡。
(4)欲配制6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10%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 30g 。
【分析】(1)根据溶质质量等于溶液质量乘以溶质质量分数进行分析;
(2)根据配制溶液的步骤进行分析;
(3)根据量筒读数的方法及天平使用的方法进行分析;
(4)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进行分析。
【解答】解:(1)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120g×10%=12g,故答案为:12;
(2)配制溶液的步骤为计算、称量和量取、溶解、装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②④⑤③①,故答案为:②④⑤③①;
(3)①若量取水的体积时仰视读数,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大,则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答案为:偏小;
②若称量氯化钠固体时托盘天平指针向右偏转,则氯化钠的质量偏小,应该继续添加氯化钠直到天平平衡,故答案为:继续添加氯化钠;
(4)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则需要10%的氯化钠溶液质量为,故答案为:30g。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溶液配制的步骤及注意事项,难度不大。
18.(6分)化学知识与生活、环境、健康等联系紧密。请运用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品红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得快,用微粒观点解释其原因: 温度升高,微粒运动速率加快 。
(2)炒菜结束后,用关闭燃气阀门的方法灭火,其原理是 隔离可燃物 。
(3)室温下,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 压强 有关。
(4)塑料制品的使用方便了人类的生活,但废弃塑料带来的白色污染尤为严重。要解决白色污染问题,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B 。
A.使用可降解的塑料
B.重复使用某些塑料制品
C.禁止使用塑料制品
(5)煤是一种重要的化石燃料,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它燃烧时排放出的二氧化氮和 二氧化硫 等,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
(6)酱油是厨房中的一种调味品,有些酱油中加铁强化剂可以预防缺铁性 贫血 。
【分析】(1)根据分子的性质来分析;
(2)根据灭火的方法与原理来分析;
(3)根据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来分析;
(4)根据解决白色污染的措施来分析;
(5)根据造成酸雨的物质来分析;
(6)根据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来分析。
【解答】解:(1)微粒是在不断运动的,温度升高,微粒运动速率加快,因此品红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得快,故答案为:温度升高,微粒运动速率加快;
(2)炒菜结束后,用关闭燃气阀门的方法灭火,其原理是隔离可燃物;故答案为:隔离可燃物;
(3)室温下,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压强有关;故答案为:压强;
(4)A.使用可降解的塑料可以缓解白色污染;
B.重复使用某些塑料制品可以缓解白色污染;
C.禁止使用塑料制品是不现实的;
故答案为:AB;
(5)煤是一种重要的化石燃料,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它燃烧时排放出的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等,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故答案为:二氧化硫;
(6)酱油是厨房中的一种调味品,有些酱油中加铁强化剂可以预防缺铁性贫血;故答案为:贫血。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化学与生活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19.(3分)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其中A的溶液为蓝色,B是炉具清洁剂中含有的碱,C的浓溶液是实验室里常用的干燥剂,E是由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组成的单质。各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图所示(“一”表示相邻的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C的化学式为 H2SO4 。
(2)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OH+CuSO4=Cu(OH)2↓+Na2SO4 。
(3)图中不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分解反应 。
【分析】根据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A的溶液为蓝色,B是炉具清洁剂中含有的碱,所以B是氢氧化钠,C的浓溶液是实验室里常用的干燥剂,所以C是硫酸,E是由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组成的单质,所以E是铝,硫酸会转化成A,所以A是硫酸铜,铝转化成的D会与硫酸反应,所以D是氧化铝,然后将推出的物质验证即可。
【解答】解:(1)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A的溶液为蓝色,B是炉具清洁剂中含有的碱,所以B是氢氧化钠,C的浓溶液是实验室里常用的干燥剂,所以C是硫酸,E是由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组成的单质,所以E是铝,硫酸会转化成A,所以A是硫酸铜,铝转化成的D会与硫酸反应,所以D是氧化铝,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C的化学式为H2SO4;
(2)A与B的反应是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化学方程式为:2NaOH+CuSO4=Cu(OH)2↓+Na2SO4;
(3)硫酸和铝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氢氧化钠和硫酸铜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铝转化成氧化铝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所以图中不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故答案为:(1)H2SO4;
(2)2NaOH+CuSO4=Cu(OH)2↓+Na2SO4;
(3)分解反应。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20.(3分)结合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图A实验结束后,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可能的原因是 红磷的量不足(合理即可) 。(写出一条即可)
(2)图B实验中,发现高锰酸钾几乎不溶于汽油,碘却可以溶解在汽油中,说明物质的溶解性与 溶质种类 有关。
(3)图C实验是蒸发食盐水的操作,其中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 使液体受热均匀,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
【分析】(1)根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则以及注意事项来分析;
(2)根据实验设计以及实验现象来分析;
(3)根据仪器的用途来分析。
【解答】解:(1)图A实验结束后,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可能的原因是红磷的量不足或装置漏气或装置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读数等;故答案为:红磷的量不足(合理即可);
(2)图B实验中,发现高锰酸钾几乎不溶于汽油,碘却可以溶解在汽油中,说明物质的溶解性与溶质种类有关;故答案为:溶质种类;
(3)图C实验是蒸发食盐水的操作,其中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使液体受热均匀,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故答案为:使液体受热均匀,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实验现象的有关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进行。
21.(5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B中仪器a的名称是 锥形瓶 。
(2)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MnO4K2MnO4+MnO2+O2↑ 。
(3)若用装置F收集氧气,检验瓶中氧气已收集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导管 b (选填“b”或“c”)口处,观察木条是否复燃;需要瓶中氧气时,可用水将装置中的氧气排出,水应从导管 c (选填“b”或“c”)口通入。
(4)通常状况下,硫化氢(H2S)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常用块状硫化亚铁(FeS)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硫化氢气体,则制取硫化氢气体可选用的装置组合是 BC或BF (填字母)。
【分析】(1)根据常见仪器的名称进行分析;
(2)根据装置的特点及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进行分析;
(3)根据氧气的性质进行分析;
(4)根据反应原理进行分析。
【解答】解:(1)仪器a的名称是锥形瓶,故答案为:锥形瓶;
(2)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故答案为:2KMnO4K2MnO4+MnO2+O2↑;
(3)用F装置收集氧气,氧气从c进,验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的b管口,若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已满,需要瓶中氧气时,可用水将装置中的氧气排出,水应从c端通入;故答案为:b;c;
(4)实验室常用块状硫化亚铁(FeS)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硫化氢气体,反应不需要加热,采用B作为发生装置,硫化氢(H2S)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的气体,采用C或F进行收集,故答案为:BC或BF。
【点评】发生装置的选择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气体的密度和水溶性。
22.(9分)化学实验活动课上,同学们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活动:
(1)通过A实验验证了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
(2)B实验试管中无明显现象,为证明两者反应,某同学向A实验试管中逐滴滴加足量的稀盐酸,当观察到①时,证明两者发生了反应。
【提出问题】取B实验试管中反应后的溶液进行分析,溶液中所含溶质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CaCl2
猜想二:CaCl2、Ca(OH)2和HCl
猜想三: CaCl2、HCl
猜想四:CaCl2、Ca(OH)2
【查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
【交流讨论】经过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猜想二是不成立的,原因是 Ca(OH)2+2HCl=CaCl2+2H2O (用化学方程式回答)。
【进行实验】为进一步探究溶质成分,确定其他猜想是否成立,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甲同学取B实验试管中反应后的溶液少许于另一试管中,向里面加入适量碳酸钠溶液
有气泡产生
猜想 四 不成立
乙同学取B实验试管中反应后的溶液少许,测定其pH
pH < (选填“<”、“=”或“>”)7
猜想三成立
【反思评价】实验过程中,丙同学取B实验试管中反应后的溶液少许于另一试管中,向里面加入适量硝酸银溶液,现象是 产生白色沉淀 ,他也得出猜想三成立的结论。但其他同学认为,丙同学的方案无法证明猜想三是成立的,原因是 氯化钙与盐酸反应也生成氯化银沉淀 。
【拓展与应用】除以上方法外,要证明猜想三成立,以下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BC 。
A.氢氧化钠溶液
B.氧化铜
C.锌
(3)C实验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a(OH)2+Na2CO3=CaCO3↓+2NaOH ,工业上常用该反应制取烧碱。
【分析】(2)【猜想与假设】根据稀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反应后溶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钙,当稀盐酸过量时,溶液中含有氯化钙和稀盐酸,当氢氧化钙过量时,溶液中含有氯化钙和氢氧化钙;
【交流讨论】根据稀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不能共存分析;
【进行实验】根据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分析;根据实验的结论分析;
【反思评价】(1)根据盐酸和硝酸银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氯化钙和硝酸银反生成氯化银和硝酸钙分析;
【拓展与应用】根据盐酸的性质分析;
(3)根据碳酸钠与氢氧化钙产生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钠进行分析。
【解答】解:(2)【猜想与假设】稀盐酸和氢氧化钙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钙;当稀盐酸过量时,溶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钙和氯化氢当氢氧化钙过量时,溶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钙和氢氧化钙;所以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猜想一:CaCl2;猜想二:CaCl2、HCl和Ca(OH)2;猜想三:CaCl2、HCl;猜想四:有CaCl2、Ca(OH)2;故答案为:CaCl2、HCl;
【交流讨论】因为稀盐酸和氢氧化钙能够发生化学反应,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猜想二不合理,理由是:盐酸和氢氧化钙不能共存,化学方程式为:Ca(OH)2+2HCl=CaCl2+2H2O;故答案为:Ca(OH)2+2HCl=CaCl2+2H2O;
【进行实验】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甲同学取B实验试管中反应后的溶液少许于另一试管中,向里面加入适量碳酸钠溶液,有气泡产生,说明含有盐酸,故猜想四不成立;
猜想三成立,即含有盐酸和氯化钙,溶液呈酸性,因此pH<7;故答案为:四;<;
【反思评价】盐酸和硝酸银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因此实验过程中,丙同学取B实验试管中反应后的溶液少许于另一试管中,向里面加入适量硝酸银溶液,现象是产生白色沉淀,他也得出猜想三成立的结论。但其他同学认为,丙同学的方案无法证明猜想三是成立的,原因是氯化钙与盐酸反应也生成氯化银沉淀;故答案为:产生白色沉淀;氯化钙与盐酸反应也生成氯化银沉淀;
【拓展与应用】A、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无明显现象,不能达到目的;
B、氧化铜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黑色粉末消失,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能达到目的;
C、锌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锌逐渐消失,产生气泡,能达到目的;
故选:BC;
(3)C实验试管中反应是碳酸钠与氢氧化钙产生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是Ca(OH)2+Na2CO3=CaCO3↓+2NaOH;故答案为:
Ca(OH)2+Na2CO3=CaCO3↓+2NaOH。
【点评】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23.(4分)在实验室中做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反应后,生成了铜和2.2g二氧化碳。请计算:参加反应的氧化铜的质量。(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并写出计算过程)
【分析】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结合反应的方程式计算氧化铜的质量。
【解答】解:设参加反应的氧化铜的质量为x
2CuO+C2Cu+CO2↑
160 44
x 2.2g
x=8g
答:参加反应的氧化铜的质量为8g。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难度较小。
_2022年辽宁省朝阳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_2022年辽宁省朝阳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辽宁省朝阳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2年辽宁省朝阳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辽宁省朝阳市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6化学与社会发展,化学实验: 这是一份辽宁省朝阳市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6化学与社会发展,化学实验,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推断题,实验题,科学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