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2023-2024学年上学期八年级第一次月考物理模拟练习卷
展开2023-2024学年上学期八年级物理第一次月考练习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范围:第一章、第二章前3节)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几个实验中,不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
A.用手按住正在发声的琴弦时,琴声会消失
B.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轻插入水里,看到水花飞溅
C.在一根长钢管的一端敲击一下,从另一端可以听到两次敲击声
D.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
2.如图是一款新型蓝牙跑步耳机,将耳机贴在颞骨两侧而不是堵塞住耳朵,既可以听到耳机发出的声音,也不影响听到周围环境的声音。以上听到的声音,传播介质分别是( )
A.固体 固体B.固体 气体C.气体 固体 D.气体 气体
3.湘西苗族鼓舞流传在湘西自治州境内的吉首、凤凰、泸溪、保靖、花垣和古丈等县市,每逢佳节,苗族同胞击鼓同庆,鼓声震天。这里描述的声音特征是指(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
4.如图是八个相同的玻璃瓶,装有高度不同的水.用筷子分别敲击瓶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主要是由瓶内空气振动产生的 B.声音主要是由玻璃瓶振动产生的
C.a瓶的音调最低 D.d瓶的音调最低
5.下列属于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是( )
A.摩托车的消声器 B.隔音蛟龙
C.防噪声耳罩 D.隔音板墙
6.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超声波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下列事例中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是( )
A.用超声波电动牙刷刷牙 B.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
C.用超声波清洗眼镜片 D.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7.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常用温度计,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温度计的示数为39℃
B.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0.1℃
C.常用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D.在使用该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8.图中的示意图形象反映物质气、液、固三态分子排列的特点,正确的说法是()
A.甲是气态B.乙是气态C.丙是气态D.甲是固态
9.将一温度计的玻璃泡包裹在浸有酒精的棉球里,放在恒温的房间内,如图像能正确反映温度计的示数(T)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的是( )
A.B.C. D.
10.生活中的现象:现象一,夏天,打开空调,单层玻璃窗会出现水雾;现象二,寒冷的冬天开车时车窗上也有水雾出现,以上两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分别是( )
A.这两种现象都是水蒸气遇冷液化
B.现象一中液化后的水珠附着在玻璃窗的内壁上
C.现象二中液化后的水珠附着在车窗的外壁上
D.现象一中物态变化过程中吸热,现象二中物态变化过程中放热
11.下列物态变化中,需要吸热且温度保持不变的是( )
A. 蜡烛燃烧流烛泪 B. 冰层消融
C. 壶口附近形成白雾 D. 抹酒精帮助退热
12.在对某物体进行加热的实验探究过程中,测得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该物体是非晶体
B.该物体的熔点为t1℃
C.该实验中物体的熔化过程经历了3min
D.该实验中物体第3min到9min时间内没有吸收热量
二、填空题:本题每空1分,共32分。
13.诗句“一自钟声响清夜,几人同梦不同尘。”中,钟声是钟产生的,钟声是通过传播到人耳中的。
14.在飞机失事搜寻过程中,搜救舰船在定位和测量海深时都要用到超声测位仪(如图所示),它是利用声音可以在中传播来工作的,若海水的深度是7500m,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超声测位仪经过秒才能接收到信号,这种仪器(选填“能”或“不能”)用来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
15.如图所示,是声音输入到同一示波器上时显示振动随时间关系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两图,响度相同的是两图,图波形显示的是噪声。
16.一台好的音响设备,不仅要起到“扩音”的作用,而且应有较高的“保真度”,从声学上讲,“扩音”是使声音的变大,较高的“保真度”是要求能较好地保持原声的;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通常都保持不变;再美妙的音乐,只要干扰了人们正常的学习、工作或休息,都属于。
17.2022年6月5日,全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正式实施。“新噪声法”中禁止室内装修和邻里噪声扰民,这是从减弱噪声;城区步行街上安装的噪声监测装置(如图所示),显示了噪声的(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18.发生地震时,有些动物比人提前感觉到,是因为地震时伴有声波产生;超声波能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因为声可以传递。
19.如图:操作中正确的是图。其他操作错误的原因分别是(1);(2);
20.有一种能反映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装置叫做干湿泡湿度计。如图所示,它是由两个相同的温度计并列制成的,其中一个温度计被湿布包起来了。在同样的环境下,两个温度计的读数不一样,(填“干泡”或“湿泡”)温度计的读数较低,两个温度计读数的差别越小,表示空气的湿度越(填“大”或“小”)。
21.如图是一款疗伤喷雾剂,医学上针对外伤的疼痛常用“冷疗法”治疗。喷雾剂使用的材料是氯乙烷,它的装瓶是采用的方法(选填“压缩体积”或“增大体积”),使其在常温下液化,这一过程要(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22.如题图所示是电冰箱的工作原理图,制冷剂在电动压缩机的驱使下,在密封的管道内循环流动,将冰箱内的热量带到冰箱外,达到制冷的目的。电冰箱正常工作时制冷剂会在冷凝器里发生,在冷冻室里(内含蒸发器)发生(前两空均填物态变化名称),达到搬运热量的目的;制冷物质被压缩机压缩后进入冷凝器时发生的物态变化要(选填“吸热”或“放热”)。
23.冬季室内使用空调时空气很干燥,小刚家使用超声波加湿器。超声波加湿器的工作原理是:借助 1.7MHz的高频震荡,将水抛离水面而产生自然飘逸的水雾。超声波加湿器所产生的雾粒直径只有1μm~5μm,能长时间悬飘浮于空气中,产生“白气”,增加了空气的湿度。那么,此“白气”(选填“是”或“不是”)液化形成的,“白气”最后消失了,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24.电影《终结者》中有一种常温下像水银一样可以流动的金属,它的名字叫做镓,熔点只有29.8℃,托在手心里就会(选填物态变化名称)为液体,如图所示。根据以上信息,你认为镓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5.如图所示,在冬季将水注入造雪机专用喷嘴,此处产生的高压空气将水分隔成小水滴,并喷到寒冷的空气中,小水滴(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小冰晶落到地面,这就是人工造雪。发生该物态变化时会(选填“吸热”或“放热”)。
三、实验题:每空1分,31题每空2分,共44分
26.下面是探究声现象的四个实验情景,请回答相关问题:
(1)如图甲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乒乓球,发现乒乓球被多次弹开,这说明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图乙中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将小球弹起,如果此实验放在月球上做,将看到乒乓球(选填“能”或“不能”)弹开。以上两个实验中用到的物理研究方法是(选填“控制变量法”或“转换法”)。图甲装置还可以探究(选填序号);
①响度与振幅的关系②音调和频率的关系
(2)如图丙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用相同大小的力再次拨动钢尺。比较两种情况下钢尺振动的(选填“频率”或“振幅”)和发声的(选填“音调”或“响度”)。若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振动,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
(3)如图丁所示,在8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仔细调节水的高度。用相同大小的力向瓶内吹气,就可以发出“1、2、3、4、5、6、7、i”的声音中,音调最高的是瓶(选填瓶子序号);若是敲击瓶子,发声体为(选填“空气柱”、“瓶和瓶内的水”)。
27.小明观察提琴、吉他、二胡等弦乐器的琴弦振动时,猜想:即使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音调的高低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于是他想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下表是他在实验时控制的琴弦条件。
编号
琴弦材料
琴弦的长度/cm
琴弦的横截面积/mm2
A
铜
40
0.5
B
尼龙丝
40
0.5
C
尼龙丝
30
0.5
D
钢
20
0.3
E
钢
20
0.7
(1)如果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粗细的关系,你认为他应该选用表中编号为(只填写字母代号)的弦,由生活经验猜想,弦的音调与其粗细(选填“有关”或“无关”)。
(2)想探究弦的音调与弦的长度的关系应选,想探究弦的音调与弦的材料的关系应选。本探究实验所用的方法叫做法。
(3)本实验中对选中同一组材料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是(选填“减小误差”或“得到普遍规律”)。
(4)探究过程通常采用下列一些步骤:A.设计并进行实验;B.分析与论证;C.提出问题;D.猜想与假设;E.得出结论等,你认为小明要完成本实验探究的过程,所采用的合理顺序应该是(只填代号)。
28.小华学习了有关声音的知识后,对材料的隔音性能很感兴趣,于是他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探究,请阅读并回答下列问题。实验步骤:
①先搜集各种材料,如衣服、报纸、平装书、塑料袋、袜子;
②把闹钟放到一个鞋盒里,将衣服盖在鞋盒上方,然后逐渐远离盒子直到听不见滴答声,记下此时人离盒子的距离;
③分别将各种材料盖在鞋盒上方,重复以上实验,得到下表的数据:
材料
衣服
报纸
平装书
塑料袋
袜子
听不见滴答声的实际距离/m
2.1
2.8
3.7
5.2
1.2
回答问题:
(1)小华设计的实验利用了离声源越远,听到声音的响度越(填“大”或“小”)的原理。
(2)根据小华所得数据可知粗糙的材料比平滑材料隔音性能(填“好”或“差”),如果再给你一块海绵材料,你认为其隔声性能与报纸相比,(填“海绵”或“报纸”)隔声性能好一点。
(3)在噪声污染严重的环境里,“隔音”就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是有效的降噪方法之一
29.物理学习小组在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时,装置如图﹣1所示
测温物质
凝固点/℃
沸点/℃
水银
﹣39
357
酒精
﹣117
78
(1)安装实验器材应按照(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顺序;所用的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性质制成的。为了完成本次实验,由表格知,应选用测温物质为的温度计;
(2)在水温升高到85℃后,每隔1min读取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并持续一段时间,将所得数据记录在如下表格中,由实验可知:水沸腾时需要,但温度;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温度/℃
85
86
88
90
92
94
96
98
98
98
98
98
98
(3)在本次实验中,水的沸点是℃,由此可知当地大气压(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1标准大气压;
(4)初步得出结论后,等水温降至85℃以下后,另一位同学继续利用该装置再次进行实验,并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2所示,从两次实验的图像中可看出,水从85℃加热至刚沸腾时,所用不同,原因可能是水的不同。
30.小华同学在“探究冰和蜡的熔化规律”时,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实验装置用水浴法加热,这种加热方式的好处是;
(2蜡在加热过程中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温度是℃,实验数据如下表,可以判断蜡属于(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蜡的温度/℃
42
44
46
48
49
50
51
52
(3)小华设计了一个记录冰熔化过程的实验数据的表格。表格中(a)处应填的内容是:
;
加热时间/min
…
温度/℃
…
(a)
…
(4)向试管中放入碎冰,根据加热过程中记录的数据画出如图丙所示温度时间图像,冰熔化一共持续了min;
(5)另一同学把冰放入如图丁所示的烧杯中,没有用酒精灯加热,冰也熔化了。于是他认为冰熔化不需要吸收热量,他的想法(选填“正确”或“不正确”),他还发现冰熔化时烧杯外壁有一层水珠,这是水蒸气(填写物态变化)形成的。
31.近日,小科所在学校举行女教工排球赛,训练刚开始时是用的普通排球,后改用气排球,弹性更好,不易伤人,经查阅资料可知,普通排球和气排球的信息如下.
排球种类
材料
质量/g
圆周/cm
普通排球
羊皮、人造革、橡胶
约220-270
约60
气排球
软塑料
约120
约75
(1)由此引起了小科的疑问:排球的弹性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经科学兴趣小组讨论,提出了以下几个猜想.
猜想1:排球的弹性可能与球的型号有关;
猜想2:排球的弹性可能与球的材料有关;
猜想3:;
(2)小科设计了一个探究影响排球弹性因素的实验活动,如图所示,他想要探究的问题是排球的弹性与关系.实验中是通过排球在大理石上来说明弹性的大小.
(3)小科在此实验中主要运用了转换法和研究方法.
1.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几个实验中,不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
A.用手按住正在发声的琴弦时,琴声会消失
B.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轻插入水里,看到水花飞溅
C.在一根长钢管的一端敲击一下,从另一端可以听到两次敲击声
D.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
【答案】C
【详解】A.用手按住正在发声的琴弦时,琴声会消失,反证了声音产生的原因是物体的振动,故A不符合题意;
B.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轻插入水里,看到水花飞溅,通过转换法证明声音产生的原因是物体的振动,故B不符合题意;
C.在一根长钢管的一端敲击一下,从另一端可以听到两次敲击声,说明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不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故C符合题意;
D.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说明发声的物体正在振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如图是一款新型蓝牙跑步耳机,将耳机贴在颞骨两侧而不是堵塞住耳朵,既可以听到耳机发出的声音,也不影响听到周围环境的声音。以上听到的声音,传播介质分别是( )
A.固体 固体 B.固体 气体
C.气体 固体 D.气体 气体
【答案】B
【详解】声音即能在固体中传播,也能在液体、气体中传播,将耳机贴在颞骨两侧,这是通过固体传声,不堵塞住耳朵,这是利用空气传声,也能听到周围环境的声音。
故选B。
3.湘西苗族鼓舞流传在湘西自治州境内的吉首、凤凰、泸溪、保靖、花垣和古丈等县市,每逢佳节,苗族同胞击鼓同庆,鼓声震天。这里描述的声音特征是指(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
【答案】A
【详解】鼓声震天描述的是声音比较大,即响度大,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如图是八个相同的玻璃瓶,装有高度不同的水.用筷子分别敲击瓶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主要是由瓶内空气振动产生的 B.声音主要是由玻璃瓶振动产生的
C.a瓶的音调最低 D.d瓶的音调最低
【答案】B
【详解】A.B.用筷子敲击瓶口时,瓶子受力而振动发声,故A错误,B正确;
C.D.瓶子振动时,瓶内水越多,瓶子振动越慢,音调越低,瓶内水越少,瓶子振动越快,音调越高,因此a瓶音调最高,h瓶音调最低,故C错误,D错误。
故选B。
5.下列属于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是( )
A.摩托车的消声器 B.隔音蛟龙
C.防噪声耳罩 D.隔音板墙
【答案】A
【详解】A.摩托车的消声器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故A符合题意;
B.隔音蛟龙是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的,故B不符合题意;
C.防噪声耳罩是在声音的接收处控制噪声的,故C不符合题意;
D.隔音板墙是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超声波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下列事例中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是( )
A.用超声波电动牙刷刷牙 B.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
C.用超声波清洗眼镜片 D.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答案】B
【详解】A.用超声波电动牙刷刷牙,这是利用超声波传递能量的,故A不符合题意;
B.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这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故B符合题意;
C.用超声波清洗眼镜片,这是利用超声波传递能量的,故C不符合题意;
D.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这是利用超声波传递能量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常用温度计,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温度计的示数为39℃
B.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0.1℃
C.常用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D.在使用该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答案】A
【分析】解答此题需掌握:(1)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2)使用温度计之前一定要看清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3)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的液柱上表面相平.
【详解】AB、观察图示中的温度计知:每一大格代表10℃,每一大格分成10小格,所以每一小格代表1℃,即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温度计的水银柱在0℃以上,示数为39℃.故A正确,B错误.C. 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故C错误.D. 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故D错误.故选A
8.图中的示意图形象反映物质气、液、固三态分子排列的特点,正确的说法是()
A.甲是气态
B.乙是气态
C.丙是气态
D.甲是固态
【答案】C
【详解】固体分子排列最为紧密对应乙图,气态分子排列最为松散,有多大空间就充满多大空间,对应丙,液态介于气态和固态之间,对应甲.
9.将一温度计的玻璃泡包裹在浸有酒精的棉球里,放在恒温的房间内,如图像能正确反映温度计的示数(T)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详解】酒精蒸发吸热,能使它附着的温度计温度下降;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掉后,受空气温度的影响,温度计的示数又会上升,直到和周围温度相同时,不再上升,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10.生活中的现象:现象一,夏天,打开空调,单层玻璃窗会出现水雾;现象二,寒冷的冬天开车时车窗上也有水雾出现,以上两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分别是( )
A.这两种现象都是水蒸气遇冷液化
B.现象一中液化后的水珠附着在玻璃窗的内壁上
C.现象二中液化后的水珠附着在车窗的外壁上
D.现象一中物态变化过程中吸热,现象二中物态变化过程中放热
【答案】A
【详解】ABC.夏季,在有空调的房间里的温度较低,而房间外面的空气温度较高,所以外面的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较凉的玻璃时会液化成小水滴附着在玻璃上,故水滴在玻璃的外侧;寒冷的冬天开车时车窗上也有水雾出现,车内温度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玻璃液化形成的,附着在车窗的内壁上,故A符合题意,BC不符合题意;
D.两种现象中都要放出热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1.下列物态变化中,需要吸热且温度保持不变的是( )
A. 蜡烛燃烧流烛泪 B. 冰层消融
C. 壶口附近形成白雾 D. 抹酒精帮助退热
【答案】B
【详解】A.蜡是非晶体,熔化时,吸热,温度升高,故A不符合题意;
B.冰层消融是晶体的熔化,晶体熔化时,吸热温度不变,故B符合题意;
C.壶口附近形成白雾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液化放热,故C不符合题意;
D.抹酒精帮助退热,酒精由液态变成气态,是汽化现象,汽化吸热,温度降低,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2.在对某物体进行加热的实验探究过程中,测得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该物体是非晶体
B.该物体的熔点为t1℃
C.该实验中物体的熔化过程经历了3min
D.该实验中物体第3min到9min时间内没有吸收热量
【答案】B
【详解】AB.由图象可知,此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t1℃不变,则该物质为晶体,并且熔点为t1℃,故A错误,B正确;
CD.物质从第3min到9min时间属于熔化过程,保持温度不变,但继续吸收热量,熔化过程经历了6min,故CD错误。
故选B。
二、填空题
13.诗句“一自钟声响清夜,几人同梦不同尘。”中,钟声是钟产生的,钟声是通过传播到人耳中的。
【答案】振动空气
【详解】[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钟声是钟振动产生的。
[2]钟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人耳中的。
14.在飞机失事搜寻过程中,搜救舰船在定位和测量海深时都要用到超声测位仪(如图所示),它是利用声音可以在中传播来工作的,若海水的深度是7500m,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超声测位仪经过秒才能接收到信号,这种仪器(选填“能”或“不能”)用来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
【答案】液体 10 不能
【详解】[1]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搜救舰船在定位和测量海深时利用的是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
[2]超声波传播的距离为s=2×7500m=1.5×104m
由可得,接收到超声波所用的时间为
[3]月球周围没有空气,而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不能利用声波的反射测出月球到地球的距离。
15.如图所示,是声音输入到同一示波器上时显示振动随时间关系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两图,响度相同的是两图,图波形显示的是噪声。
【答案】甲、乙乙、丙丁
【详解】[1] [2] [3]对比甲、乙两图可知,相同时间内物体的振动次数相同(都有3个波峰和3个波谷),说明甲乙的振动快慢(频率)相同,则它们的音调相同;对比乙、丙两图可知,物体振动的幅度相同,即振幅相同,故响度相同;丁的波形杂乱无章,说明该声音可能是噪声。
16.一台好的音响设备,不仅要起到“扩音”的作用,而且应有较高的“保真度”,从声学上讲,“扩音”是使声音的变大,较高的“保真度”是要求能较好地保持原声的;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通常都保持不变;再美妙的音乐,只要干扰了人们正常的学习、工作或休息,都属于。
【答案】响度音色音调和音色噪声
【详解】[1][2]扩音时改变了声音的响度的大小;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从声学上讲,较高的“保真度”是要求较好地保持原声的音色。
[3]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通常音调和音色都保持不变,但响度逐渐减小。
[4]再美妙的音乐,只要干扰了人们正常的学习、工作或休息,都属于噪声。
17.2022年6月5日,全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正式实施。“新噪声法”中禁止室内装修和邻里噪声扰民,这是从减弱噪声;城区步行街上安装的噪声监测装置(如图所示),显示了噪声的(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答案】声源处响度
【详解】[1]禁止室内装修和邻里噪声扰民,是控制噪声的产生,从声源处减弱噪声。
[2]据图所示的噪声监测器显示屏显示55的数字,可知此时的噪声是55分贝;该装置是用来监测噪声强弱的仪器,故其测的是当时环境声音的响度。
18.发生地震时,有些动物比人提前感觉到,是因为地震时伴有声波产生;超声波能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因为声可以传递。
【答案】次能量
【详解】[1]自然灾害火山爆发、地震、台风等都能产生次声波,这种声波可以绕过较大的障碍物传播的很远。
[2]超声波能除去人体内的结石,利用的是声音能传递能量。
19.如图:操作中正确的是图。其他操作错误的原因分别是(1);(2);
【答案】丁甲乙: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壁和底丙:温度计的玻璃泡没有浸没在液体中
【详解】[1][2][3]根据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可知,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即与待测物体充分接触),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等。故操作中正确的是图丁;甲乙两图错误为: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壁和底;丙图错误为:温度计的玻璃泡没有浸没在液体中。
20.有一种能反映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装置叫做干湿泡湿度计。如图所示,它是由两个相同的温度计并列制成的,其中一个温度计被湿布包起来了。在同样的环境下,两个温度计的读数不一样,(填“干泡”或“湿泡”)温度计的读数较低,两个温度计读数的差别越小,表示空气的湿度越(填“大”或“小”)。
【答案】湿泡大
【详解】[1]干湿泡温度计测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大致原理,干泡温度计放置在空气中,显示的是空气的正常温度,湿泡温度计下端包着湿布,湿布上的水分汽化(蒸发)吸热,因此湿泡温度计的示数比干泡温度计的示数低。
[2]在一定温度下,两个温度计读数的差别越小,表示空气中的水蒸气越多,空气的湿度越大。
21.如图是一款疗伤喷雾剂,医学上针对外伤的疼痛常用“冷疗法”治疗。喷雾剂使用的材料是氯乙烷,它的装瓶是采用的方法(选填“压缩体积”或“增大体积”),使其在常温下液化,这一过程要(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答案】压缩体积放出
【详解】[1]使气态物质液化的两种方式:压缩体积和降低温度。瓶装喷雾剂是通过压缩体积的方式使物质液化的。
[2]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过程要放出热量。
22.如题图所示是电冰箱的工作原理图,制冷剂在电动压缩机的驱使下,在密封的管道内循环流动,将冰箱内的热量带到冰箱外,达到制冷的目的。电冰箱正常工作时制冷剂会在冷凝器里发生,在冷冻室里(内含蒸发器)发生(前两空均填物态变化名称),达到搬运热量的目的;制冷物质被压缩机压缩后进入冷凝器时发生的物态变化要(选填“吸热”或“放热”)。
【答案】液化汽化放热
【详解】[1][2][3]制冷剂在电动压缩机的驱使下,在密封的管道内循环流动,制冷剂在冷凝器里被压缩,放出热量,由气态变为液态,即发生液化现象,液化是通过压缩体积的方法来实现的,这一过程要放热;制冷剂在冷冻室里吸收热量,由液态变为气态,即发生汽化现象,达到搬运热量的目的。
23.冬季室内使用空调时空气很干燥,小刚家使用超声波加湿器。超声波加湿器的工作原理是:借助 1.7MHz的高频震荡,将水抛离水面而产生自然飘逸的水雾。超声波加湿器所产生的雾粒直径只有1μm~5μm,能长时间悬飘浮于空气中,产生“白气”,增加了空气的湿度。那么,此“白气”(选填“是”或“不是”)液化形成的,“白气”最后消失了,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答案】是汽化
【详解】[1]使用超声波加湿器时,我们看到的“白气”是气态的水蒸气液化放热形成液态的小水滴。
[2]液态的小水珠又慢慢汽化吸热形成空气中的水蒸气,所以,“白气”消失,发生汽化现象。
24.电影《终结者》中有一种常温下像水银一样可以流动的金属,它的名字叫做镓,熔点只有29.8℃,托在手心里就会(选填物态变化名称)为液体,如图所示。根据以上信息,你认为镓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答案】熔化晶体
【详解】[1][2]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此过程吸热;有固定的熔点和凝固点的物质叫做晶体,所以金属镓是晶体。
25.如图所示,在冬季将水注入造雪机专用喷嘴,此处产生的高压空气将水分隔成小水滴,并喷到寒冷的空气中,小水滴(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小冰晶落到地面,这就是人工造雪。发生该物态变化时会(选填“吸热”或“放热”)。
【答案】凝固放热
【详解】[1][2]人工造雪是将小水滴变成小冰晶,这是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是凝固过程,凝固要放热。
三、实验题
26.下面是探究声现象的四个实验情景,请回答相关问题:
(1)如图甲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乒乓球,发现乒乓球被多次弹开,这说明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图乙中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将小球弹起,如果此实验放在月球上做,将看到乒乓球(选填“能”或“不能”)弹开。以上两个实验中用到的物理研究方法是(选填“控制变量法”或“转换法”)。图甲装置还可以探究(选填序号);
①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②音调和频率的关系
(2)如图丙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用相同大小的力再次拨动钢尺。比较两种情况下钢尺振动的(选填“频率”或“振幅”)和发声的(选填“音调”或“响度”)。若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振动,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
(3)如图丁所示,在8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仔细调节水的高度。用相同大小的力向瓶内吹气,就可以发出“1、2、3、4、5、6、7、i”的声音中,音调最高的是瓶(选填瓶子序号);若是敲击瓶子,发声体为(选填“空气柱”、“瓶和瓶内的水”)。
【答案】振动
不能转换法①频率音调频率太慢,音调太低 a 瓶和瓶内的水
【详解】(1)[1]乒乓球被多次弹开,这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月球表面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故月球上不能看到乒乓球被弹开。
[3]本实验用乒乓球放大了音叉的振动,所以是采用了转换法。
[4]此装置可以用来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同一音叉,音调相同,故不能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2)[5]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可以改变钢尺振动的频率,改变音调。
[6]用相同大小的力再次拨动钢尺,不能改变响度。
[7]若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振动,却听不到声音,是因为钢尺振动的频率太慢,音调太低。
(3)[8]用相同大小的力向瓶内吹气,瓶内的空气柱振动,空气柱最短的是a瓶,音调最高。
[9]若敲击瓶子,则是瓶和瓶内的水振动发声。
27.小明观察提琴、吉他、二胡等弦乐器的琴弦振动时,猜想:即使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音调的高低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于是他想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下表是他在实验时控制的琴弦条件。
编号
琴弦材料
琴弦的长度/cm
琴弦的横截面积/mm2
A
铜
40
0.5
B
尼龙丝
40
0.5
C
尼龙丝
30
0.5
D
钢
20
0.3
E
钢
20
0.7
(1)如果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粗细的关系,你认为他应该选用表中编号为(只填写字母代号)的弦,由生活经验猜想,弦的音调与其粗细(选填“有关”或“无关”)。
(2)想探究弦的音调与弦的长度的关系应选,想探究弦的音调与弦的材料的关系应选。本探究实验所用的方法叫做法。
(3)本实验中对选中同一组材料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是(选填“减小误差”或“得到普遍规律”)。
(4)探究过程通常采用下列一些步骤:A.设计并进行实验;B.分析与论证;C.提出问题;D.猜想与假设;E.得出结论等,你认为小明要完成本实验探究的过程,所采用的合理顺序应该是(只填代号)。
【答案】 D、E 有关 B、C A、B 控制变量得到普遍规律 CDABE
【详解】(1)[1][2]如果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粗细的关系,需要控制弦的长度和材料相同,粗细不同,应该选用表中编号为D、E的弦,由生活经验猜想,弦的音调与其粗细有关。
(2)[3]想探究弦的音调与弦的长度的关系,应该控制弦的粗细、材料相同,长度不同,应选B、C的弦。
[4]想探究弦的音调与弦的材料的关系,应该控制弦的长度、粗细相同,材料不同,应选A、B的弦。
[5]本探究实验所用的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3)[6]本实验中对选中同一组材料进行多次实验是为了探究规律,因此目的是为了获得普遍的规律,防止偶然性的发生。
(4)[7]要完成本探究的全过程,所采取步骤的合理顺序应该是:C提出问题;D猜想与假设;A设计和进行实验;B分析归纳;E得出结论。所以顺序为CDABE。
28.小华学习了有关声音的知识后,对材料的隔音性能很感兴趣,于是他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探究,请阅读并回答下列问题。实验步骤:
①先搜集各种材料,如衣服、报纸、平装书、塑料袋、袜子;
②把闹钟放到一个鞋盒里,将衣服盖在鞋盒上方,然后逐渐远离盒子直到听不见滴答声,记下此时人离盒子的距离;
③分别将各种材料盖在鞋盒上方,重复以上实验,得到下表的数据:
材料
衣服
报纸
平装书
塑料袋
袜子
听不见滴答声的实际距离/m
2.1
2.8
3.7
5.2
1.2
回答问题:
(1)小华设计的实验利用了离声源越远,听到声音的响度越(填“大”或“小”)的原理。
(2)根据小华所得数据可知粗糙的材料比平滑材料隔音性能(填“好”或“差”),如果再给你一块海绵材料,你认为其隔声性能与报纸相比,(填“海绵”或“报纸”)隔声性能好一点。
(3)在噪声污染严重的环境里,“隔音”就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是有效的降噪方法之一
【答案】小好海绵响度
【详解】(1)[1]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与振幅和距离有关;距离越远,响度越小。
(2)[2][3]根据小华所得数据可知,粗糙的材料比平滑材料到听不见滴答声的实际距离近;则说明粗糙的材料比平滑材料隔音性能好;因海绵比报纸粗糙,故海绵隔声性能好一点。
(3)[4]有效防治噪声的途径有三条: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在噪声污染严重的环境里,“隔音”其实是采用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方法,就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
29.物理学习小组在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时,装置如图﹣1所示
测温物质
凝固点/℃
沸点/℃
水银
﹣39
357
酒精
﹣117
78
(1)安装实验器材应按照(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顺序;所用的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性质制成的。为了完成本次实验,由表格知,应选用测温物质为的温度计;
(2)在水温升高到85℃后,每隔1min读取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并持续一段时间,将所得数据记录在如下表格中,由实验可知:水沸腾时需要,但温度;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温度/℃
85
86
88
90
92
94
96
98
98
98
98
98
98
(3)在本次实验中,水的沸点是℃,由此可知当地大气压(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1标准大气压;
(4)初步得出结论后,等水温降至85℃以下后,另一位同学继续利用该装置再次进行实验,并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2所示,从两次实验的图像中可看出,水从85℃加热至刚沸腾时,所用不同,原因可能是水的不同。
【答案】自下而上热胀冷缩水银吸热保持不变 98 低于时间质量
【详解】(1)[1][2][3]酒精灯需用外焰加热,所以要先放好酒精灯,再固定铁圈的高度,故组装器材的顺序应按自下而上;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在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是100℃,酒精的沸点是78℃,水银的沸点是357℃,水银的沸点高于沸水的温度,所以测沸水的温度要选水银温度计;
(2)[4][5]由实验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3)[6][7]表中实验数据可知,从第7分钟开始,水的温度保持98℃不变,所以沸点是98℃;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由于当时沸点低于100℃,所以当时的大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
(4)[8][9]如图﹣2所示,从两次实验的图像中可看出,水的初温相同,加热条件完全相同,两位同学所用时间不同,是因为实验时用水质量不同。
30.小华同学在“探究冰和蜡的熔化规律”时,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实验装置用水浴法加热,这种加热方式的好处是;
(2蜡在加热过程中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温度是℃,实验数据如下表,可以判断蜡属于(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蜡的温度/℃
42
44
46
48
49
50
51
52
(3)小华设计了一个记录冰熔化过程的实验数据的表格。表格中(a)处应填的内容是:
;
加热时间/min
…
温度/℃
…
(a)
…
(4)向试管中放入碎冰,根据加热过程中记录的数据画出如图丙所示温度时间图像,冰熔化一共持续了min;
(5)另一同学把冰放入如图丁所示的烧杯中,没有用酒精灯加热,冰也熔化了。于是他认为冰熔化不需要吸收热量,他的想法(选填“正确”或“不正确”),他还发现冰熔化时烧杯外壁有一层水珠,这是水蒸气(填写物态变化)形成的。
【答案】受热均匀 39 非晶体状态 3 不正确液化
【详解】(1)[1]实验装置用水浴法加热,可以使蜡与冰均匀受热。
(2)[2][3]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示数为39℃,由表格数据知,蜡在熔化过程中,继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因此蜡属于非晶体。
(3)[4]探究“冰的熔化规律”实验过程中,需要观察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要用秒表测量时间,并观察冰在不同时刻的状态,故表格中应添加状态。
(4)[5]冰的熔化过程的特点是吸热但温度不变,由图象可知,冰在第2分钟时开始熔化,第5分钟时熔化结束,所以熔化过程用时为3分钟。
(5)[6][7]他的想法是不正确的,会从室内吸收热量熔化,冰块变成水的过程叫做熔化,熔化吸热,因此杯子的外壁感觉很凉。空气中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杯凝结成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
31.近日,小科所在学校举行女教工排球赛,训练刚开始时是用的普通排球,后改用气排球,弹性更好,不易伤人,经查阅资料可知,普通排球和气排球的信息如下.
排球种类
材料
质量/g
圆周/cm
普通排球
羊皮、人造革、橡胶
约220-270
约60
气排球
软塑料
约120
约75
(1)由此引起了小科的疑问:排球的弹性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经科学兴趣小组讨论,提出了以下几个猜想.
猜想1:排球的弹性可能与球的型号有关;
猜想2:排球的弹性可能与球的材料有关;
猜想3:;
(2)小科设计了一个探究影响排球弹性因素的实验活动,如图所示,他想要探究的问题是排球的弹性与关系.实验中是通过排球在大理石上来说明弹性的大小.
(3)小科在此实验中主要运用了转换法和研究方法.
【答案】排球的弹性可能与球的质量有关排球充气量反弹的高度控制变量
【详解】(1)[1]由表格数据可知,排球的质量和圆周不同,因此可猜想①排球的弹性可能与球的质量有关;②排球的弹性可能与球的圆周(大小)有关;
(2)[2]由图知,其它条件相同,只有气球的充气量不同,所以探究的物理问题是排球的弹性跟排球充气量的多少关系;
[3]实验中是通过排球在大理石上反弹的高度来说明弹性的大小;
(3)[4]实验探究过程中只研究一个量与排球弹性的关系用到了控制变量法.
【点睛】考查提出问题的能力,同时考查了控制变量法、转换法在实验中的应用
2023-2024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八上物理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八上物理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苏州市2023-2024学年物理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模拟练习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苏州市2023-2024学年物理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模拟练习卷,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江苏省苏州市九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江苏省苏州市九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