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榆林市第十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展开试卷类型:E(部编版)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卷)
七年级历史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4页,满分60分,时间60分钟,学生直接在试题上答卷;
2.答卷前将装订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总计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里)
1.据考古发掘,山顶洞人在兽牙、海蚌壳等东西上钻出小孔,做成项链。这说明山顶洞人( )
A.掌握人工取火技术 B.已经具有爱美意识
C.开始进行农业生产 D.能够熟练制造工具
2.学者周谷城指出“古封建”作为一种制度,在奴隶社会开始,封国主要对中央纳贡,并履行述职的义务,但中央对封国的控制是相对的。材料中的“古封建”制度指的是(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私有制
3.“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打破了当时小国林立、各国统治者到处设关置卡的状态”。材料反映出这一时期的战争( )
A.加强了思想文化交流 B.推动了国家统一的进程
C.推动了社会生产发展 D.促使外交活动频繁进行
4.都江堰是中国古代修建并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下列关于都江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设计者是秦国蜀郡郡守李冰 B.是齐国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
C.使关中平原逐渐成为沃野 D.促进了秦国军事实力的提升
5.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其中文字起到了重要纽带作用。秦统一后,颁行全国的通用文字是( )
A.甲骨文 B.小篆 C.楷书 D.铭文
6.西汉文帝、景帝统治时期经济得到进一步的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府库充盈,人民生活安定,史称“文景之治”。下列属于这一时期的措施有( )
①轻徭薄赋 ②以德化民 ③奖励军功 ④勤俭治国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7.汉武帝的伟大之处在于他的诸多首创精神和积极的治政态度。他在思想领域的“首创”体现在( )
A.宣扬佛教,修建石窟 B.鼓吹法家,以法治国
C.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D.对匈奴发动漠北战役
8.东汉和帝幼年即位,窦太后临朝称制,窦氏一族把持朝政,“权贵显赫,倾动京师”。汉和帝不甘为傀儡,与宦官密谋铲除了窦氏一族,宦官因功封侯,也开始把持朝政。这反映出东汉后期( )
A.地方势力威胁中央 B.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C.军事实力大幅提升 D.文化教育事业昌盛
9.秦汉时期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东方文明,科技文化更是在世界遥遥领先。下列属于秦汉时期科技文化成就的有( )
①《大明历》 ②《齐民要术》 ③改进造纸术 ④“麻沸散”的发明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10.我国古代不乏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魏晋南北朝时期促使强大的前秦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混战局面的战役是( )
A.“八王之乱” B.巨鹿之战 C.牧野之战 D.淝水之战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总计10分)
11.____________(人物)是春秋后期楚国人,他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人们与世无争,天下就能太平;东汉末年,极度苦难的人民需要寻找精神上的寄托,为____________(宗教)的兴起提供了土壤。
12.秦统一后,在地方上建立了由中央直接管辖的____________,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汉武帝采纳____________(人物)的“推恩”建议,下诏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他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
13.____________年,曹操和袁绍在官渡进行决战,曹操取胜,为以后统一北方打下基础;____________年,曹军与孙刘联军在赤壁对峙,曹军大溃,曹操带着败兵北撤,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14.从4世纪初到5世纪前期,北方各族统治者先后建立了许多政权。历史上把北方主要的15个政权,连同西南的成汉,总称为“____________”;420—589年,中国南方政权更迭频繁,相继出现宋、齐、梁、陈四个王朝,这些王朝都在建康定都,历史上统称为“____________”。
15.图A是《____________》,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作者是东晋的王羲之;图B是《____________》,作者是东晋最著名的画家顾恺之。
图A 图B
三、问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总计7分)
16.指出张骞出使西域的起点。(1分)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什么?(2分)简述张骞出使西域的历史意义。(4分)
四、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总计23分)
17.(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铜权和铜量 | 秦统一后,把商鞅变法时制定的度量衡制度推行到全国,并专门颁发了统一度量衡的诏书……秦王朝统一度量衡对消除各地割据势力的影响,以及促进经济发展、文化交流也起了重要作用。 ——摘编自《秦汉史》 |
材料二:自汉初以来,由于钱币允许私铸,造成币制混乱,货币一再贬值,物价不断上涨,稳定币制成为当务之急。武帝元鼎四年,汉王朝下令将铸币权收归汉廷中央,指定由“上林三官”铸钱,过去郡国所铸各种钱币一律废除。
——摘编自《秦汉史话》
材料三:东晋政府给予南迁人民免除赋役的权利,江南经济文化因此迅速发展。到梁代,江南许多地区已是“良畴美柘,畦吠相望,连宇高甍,阡陌如绣”,一派田美土肥之象。
——摘编自万绳楠《江东侨郡县的建立与经济的开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秦朝在经济领域采取的措施以及产生的影响。(3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汉武帝“将铸币权收归汉廷中央”的背景。(1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时期在经济领域还采取了哪些措施?(2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江南地区出现“田美土肥之象”的原因。(4分)
18.(13分)某校七年级(2)班同学以“北方地区的民族融合”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民族内迁】
材料一:
西晋内迁少数民族分布图 | 东汉以来,汉族统治者为了强化对各少数民族的控制,补充内地劳动力和加强军事实力等,经常招引和强制原居住于西北、东北边疆的少数民族入居内地;此外,我国天气有渐趋寒冷的趋势,少数民族逐水草而居,也逐渐南下。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
(1)材料一图中内迁的哪一少数民族灭掉了西晋?(1分)根据材料一,概括魏晋时期少数民族内迁的原因。(2分)
【汉化改革】
材料二:苻坚得以大展宏图,是通过改革而实现的……他提倡儒学,禁止老庄玄学和图谶神学。广立学校,以精通儒学者为学官。“复魏晋士籍”,维护士族地主特权,重用其中有才能者,争取汉族地主的支持。重视农业生产,并常派官吏巡行郡国,劝课农桑。
(2)根据材料二,归纳前秦苻坚改革的主要措施。(2分)
材料三:5世纪末,平城地区屡受灾荒,粮食供应常发生危机。随着北魏在中原的开拓,平城已不适合于控制整个北方地区。加上平城的保守势力强大,北魏社会的发展受到了制约。迁都后,孝文帝下诏改用汉姓,改穿汉服,改说汉语。于是,胡食、胡床、畜牧选种等草原文化园子也逐渐融入汉族人民的生活中。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等
(3)根据材料三,分析北魏迁都洛阳的原因。(2分)概括北魏迁都后孝文帝改革的特点。(2分)
【融合发展】
材料四:魏晋南北朝时期空前的民族大迁徙和大流动,对于各民族间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元统一体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通过大融合,注入大量新鲜血液的汉族也以一种崭新的姿态展现在历史舞台。
——摘编自《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民族的迁徙和融合》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民族大融合的历史意义。(2分)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应当如何促进各民族团结与发展?(2分)
试卷类型:E(部编版)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卷)
七年级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总计20分)
1.B 2.C 3.B 4.A 5.B 6.A 7.C 8.B 9.C 10.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总计10分)
11.老子;(1分)道教。(1分)
12.郡县制;(1分)主父偃。(1分)
13.200;(1分)208。(1分)
14.十六国;(1分)南朝。(1分)
15.兰亭集序;(1分)女史箴图。(1分)
三、问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总计7分)
16.(7分)起点:长安。(1分)目的: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2分)意义:促进了汉与西域各民族的友好往来,密切了汉与西域的联系;汉朝设立了西域都护,对西域地区进行有效管辖;开辟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每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4分)
四、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总计23分)
17.(10分)(1)措施:统一度量衡制度。(1分)影响:消除各地割据势力的影响;促进经济发展、文化交流(或便利了经济的发展)。(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
(2)背景:汉初币制紊乱,私铸成风,严重影响生产生活。(1分)措施:实行盐铁官营、专卖;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
(3)原因:政府采取正确的政策;北方人的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北方人的南迁,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江南地区社会安定。(每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4分)
18.(13分)(1)少数民族:匈奴。(1分)原因:汉族统治者补充兵员和劳动力的需要;气候的变化严重影响少数民族人民生产生活。(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
(2)措施:以儒学取代老庄玄学和图谶神学;恢复魏晋士族特权,选拔有才能者;建立大量学校,以精通儒学者为学官;发展农业生产,劝课农桑。(每点1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2分)
(3)原因:平城灾害频繁,粮食难以供应;平城不适于控制整个北方地区;保守势力过于强大,不利于北魏社会的发展。(每点1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2分)特点:以汉化改革为主;改革涉及面广;自上而下的改革。(每点1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2分)
(4)意义:促进各民族多元统一体格局的发展;为汉族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或北方地区民族的交往、交流与交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每点1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2分)做法: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与少数民族人民共同努力建设祖国的未来;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等。(答出符合题意、言之有理的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
陕西省榆林市第十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这是一份陕西省榆林市第十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卷前将装订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1689年,英国议会赶走了岳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陕西省榆林市第十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这是一份陕西省榆林市第十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卷前将装订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八一勋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陕西省榆林市第十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这是一份陕西省榆林市第十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卷前将装订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李鸿章认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