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地理模拟考试试卷21(含解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4836575/0-169496290930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中考地理模拟考试试卷21(含解析)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4836575/0-16949629093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中考地理模拟考试试卷21(含解析)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4836575/0-169496290933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中考地理模拟试卷 (含解析)
- 中考地理模拟考试试卷23(含解析) 试卷 1 次下载
- 中考地理模拟考试试卷22(含解析) 试卷 1 次下载
- 中考地理模拟考试试卷20(含解析) 试卷 1 次下载
- 中考地理模拟考试试卷19(含解析) 试卷 1 次下载
- 中考地理模拟考试试卷18(含解析) 试卷 1 次下载
中考地理模拟考试试卷21(含解析)
展开这是一份中考地理模拟考试试卷21(含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正确表示图中C地地理坐标的是,图中A地位于B地的,下列关于亚洲的说法错误的是,亚洲大部分地区地处地球五带中的,河流甲最终注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地理模拟考试试卷
(本卷共31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9年四川凉山中考真题)绘制地图时,其图幅大小与所选比例尺的对应关系是
A.图幅越大,比例尺越小 B.图幅越小,比例尺越大
C.图幅越大,比例尺越大 D.图幅的大小与比例尺的大小成反比
【答案】C
【解析】绘制地图时,在内容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大,地图的图幅越大,比例尺越小,地图的图幅越小,图幅大小与比例尺成正比,故选C。
(2019年四川广元中考真题)读经纬网示意图,完成18-20题。
2.正确表示图中C地地理坐标的是
A.(0°,30°W) B.(10°S,10°E)
C.(20°N,30°E) D.(10°N,60°E)
3.图中A、B、C、D四地中,属于东半球、南半球、低纬度的是
A.A地 B.B地 C.C地 D.D地
4.图中A地位于B地的
A.东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南方向
【答案】2.B 3.D 4.D
【答案解析】2.据C地所在位置经度和纬度的变化规律可得知其经纬度为:(20°N,30°E)。
3.半球划分和纬度划分。由图可知位于南半球的只有D地。
4.在经纬网地图中,用经纬线判断方向,因此由图可知:A地位于B地的西南方向。
5.(2019年四川凉山州)喜马拉雅山脉是由哪两个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A.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 B.亚欧板块、非洲板块
C.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 D.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
【答案】A
【解析】喜马拉雅山位于亚洲中部,是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是由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挤压碰撞形成的,山脉还在不断升高,故选A。
6.下图中降水量甲坡大于乙坡的影响因素是
A.人类活动 B.纬度位置 C.海陆位置 D.地形地势
【答案】D
【解析】山脉对低层空气运动的阻挡作用,使迎风坡和背风坡的降水不同,一般甲迎风坡降水多,乙背风坡降水少,故选D。
读“亚洲河流分布图”,完成7-11题。
7.下列关于亚洲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
B.地跨热带、北温带和北寒带
C.北回归线自西向东依次穿过阿拉伯半岛、中南半岛和印度半岛
D.亚洲东部和南部季风气候显著
8.亚洲大部分地区地处地球五带中的
A.北温带 B.南温带 C.热带 D.北寒带
9.河流甲最终注入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10.下列示意图中,最能反映亚洲河流分布形态特点的是
A. B. C. D.
11.澜沧江流出我国国境称为
A.红河 B.湄公河 C.湄南河 D.萨尔温江
【答案】7.C 8.A 8.C 8.C 11.B
【解析】7.A、B、D都是正确的。从图中可知,北回归线自西向东依次穿过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故C符合题意。
8.从图中可知,亚洲大部分地区地处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大部分位于北温带,故A符合题意。
9.甲是恒河,最终注入印度洋,故C符合题意。
10.从图中可知,亚洲的地势特点是中部高,四周低,河流呈放射状流入海洋,故C符合题意。
11.澜沧江流出我国国境称为湄公河,注入太平洋,是流经亚洲最多国家的河流。故选B。
(2019年福建中考真题)读下图“南极地区主要科学考察站分布图”,完成12-14题。
12.位置最南的科学考察站是
A.长城站 B.东方站 C.和平站 D.昆仑站
13.生活在南极地区的代表性动物是
A.袋鼠 B.斑马 C.企鹅 D.鸸鹋
14.当南极地区暖季时,周围海域的浮冰范围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影响海洋浮冰界范围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降水 B.气温 C.海底地形 D.人类活动
【答案】12.D 13.C 14.B
【解析】12.我国在南极地区已经建成的科学考察站有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读图可知,位置最南的科学考察站是昆仑站离南极点最近,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
13.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是企鹅,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是北极熊。故选C。
14.南极地区的暖季是11月至次年的2月,此时气温相对较高,该地区的浮冰最少,影响海洋浮冰界范围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气温。故选B。
(2020年辽宁模拟题)我国既是一个陆地大国,也是一个海洋大国。结合图,回答15-18题。
15.关于我国位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我国西靠亚欧大陆,东临太平洋,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B.我国所跨纬度较广,地处温带和热带
C.我国既位于北半球,又位于东半球
D.我国领土的最西端在帕米尔高原,最南端在海南岛上
16.我国疆域的四个端点中,位于北温带的有①东端 ②南端 ③西端 ④北端
A.① B.①③ C.①④ D.①③④
17.与台湾省隔台湾海峡相望的省区是
A.福建省 B.广东省 C.浙江省 D.江苏省
18.与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级别相同的城市是
A.西安 B.天津 C.南京 D.哈尔滨
【答案】15.D 16.D 17.A 18.B
【解析】15.关于我国位置的说法,我国西靠亚欧大陆,东临太平洋,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我国所跨纬度较广,地处温带和热带;我国既位于北半球,又位于东半球;我国领土的最西端在帕米尔高原,最南端在曾母暗沙上,故选D。
16.由图可知,我国领土的四端点中,最东端、最北端和最西端都位于北温带,最南端是位于热带,故选①③④。
17.台湾位于我国东海与南海之间,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台湾海峡是由于地壳下沉形成的,故选A。
18.我国的行政区划分为省、县、乡,其中省级单位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以上四个城市中,与香港特别行政区同级别的是天津,是直辖市,故选B。
读下图“中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完成19-20题。
19.从图中可以看出,在我国各种地形中,面积比例最大的是
A.丘陵 B.平原 C.高原 D.山地
20.我国山区面积广大,不属于山区发展优势的是
A.地形复杂,便于发展多种经营 B.森林和矿产资源丰富
C.山区急流可以发电 D.植被遭到破坏后,水土流失严重
【答案】19.D 20.D
【解析】19.读图可知,我国面积最大的是山地,面积占全国面积的33%。高原面积占全国面积的26%,丘陵面积占全国面积的10%,平原面积占全国面积的12%,盆地面积占19%。根据题意选D。
20.我国地形复杂,山区面积广大,便于发展多种经营, 森林和矿产资源丰富,山区急流可以发电,这些是山区发展的优势。 山区地形陡峭,植被遭到破坏后,水土流失严重,交通不便,这是山区发展的劣势。所以根据题意选D。
21.(201年·广西中考真题)近日,广西开展“垃圾分类回收,桂在行动”活动。不属于此活动带来的有利影响是
A.节约、保护自然资源 B.明显增加民众经济收入
C.减少污染、保护环境 D.促进资源、生态可持续发展
【答案】B
【解析】广西开展垃圾分类回收的行动有利于节约、保护资源,减少污染、保护环境,从而促进资源、生态可持续发展。垃圾分类回收与明显增加民众的经济收入无关。故选B。
(2019·北京中考真题)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天人合一”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下图为某区域景观示意图。读下图,完成22-24题。
22.该区域
A.河流是内流河 B.有高原和平原
C.森林多在平原 D.桥梁跨越河流
23.图中
A.农田主要分布在山区 B.聚落主要集中在平原
C.山区修路取最短路线 D.城市建设要靠近湖泊
24.“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中,人类应在
A.陡坡开荒,扩大耕地增加粮食产量 B.河流上游拦水,减少山区灌溉面积
C.山区植树造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D.河流下游填湖,建设大规模的城市
【答案】22.D 23.B 24.C
【解析】22.由图可知,河流流入海洋,是外流河,主要地形类型为山地和平原,没有高原,森林多分布在山地,桥梁跨越河流,故选D。
23.由图可知,农田主要分布在平原,聚落主要集中在平原,山区修路选择最平缓的路线,城市建设靠近河流,农田靠近湖泊,故选B。
24.陡坡开荒,扩大耕地增加粮食产量,导致植被覆盖率降低,引发水土流失;河流上游拦水,减少山区灌溉面积,不利于农田的发展;山区植树造林,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河流下游填湖,建设大规模的城市,导致湖泊调蓄能力下降,故选C。
25.(2019年湖北中考真题)港珠澳大桥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集成了多项先进技术和设计理念,自2018年10月份正式开通至今已满半年,内陆和粤港人员往来更加便利。下面有关港珠澳大桥的建设意义叙述不正确的是
A.快速带动港澳地区的旅游业发展 B.更加促进港珠澳地区的贸易往来
C.有效推动长江经济带的转型改革 D.大大缩短珠海与港澳地区的车程
【答案】C
【解析】港珠澳大桥的修建意义主要是:快速带动港澳地区的旅游业发展;更加促进港珠澳地区的贸易往来;大大缩短珠海与港澳地区的车程。该大桥位于珠三角地区,不会推动长江经济带的转型改革,故选C。
二、非选择题:共6题,50分。
26.(2019年四川凉山中考真题)读下面经纬网图,回答下列问题。
(1)A点的经度是______,CAE经线又叫______线(填名称)。
(2)图中最先看到日出的是____点,6月22日这天C点会出现______现象。
(3)图中既位于西半球又四季分明的是______点。
【答案】(1) 0° 本初子午 (2) D 极昼 (3) B
【解析】经纬网是人们为了确定地球上的位置而设置的,在经纬网上,经线表示南北方向,纬线表示东西方向,经线从0°经线向东向西分别增加到180°;纬度从赤道向南北两侧增加到90°。
(1)由图可知,A所在的经线是0°经线,该经线是所有经线的起始线,被称为本初子午线。
(2)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所以地球上位置偏东的地区比位置偏西的先看到日出,从经度位置看,图中D点位于最东部,是最先看到日出的,6月22日这一天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这一天位于北极点的C会出现极昼现象。
(3)图中四个地点中,既位于西半球又四季分明,也就是位于温带的是B点,A点终年炎热,C点终年寒冷,D点位于东半球。
27.(2019年福建中考真题)2019年3月21日至2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对意大利、法国、摩纳哥进行国事访问,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意大利、摩纳哥、法国均位于北半球和_____半球,地处_____(大洲)南部,都濒临_____(海洋)。法国首都是_____。
(2)3月21日,习主席抵达意大利首都罗马,当日正值北半球的_____(节气)。访问期间,太阳直射点向_____(方向)移动,北半球白昼时间_____(变长或缩短),罗马街头飘扬的中、意两国国旗旗杆正午影子朝向是_____。
【答案】(1)东; 欧洲; 地中海; 巴黎; (2) 春分日; 北; 变长; 朝正北。
【解析】(1)意大利、摩纳哥、法国均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地处欧洲南部,都濒临地中海。法国首都是巴黎。
(2)3月21日,习主席抵达意大利首都罗马,当日正值北半球的春分日。访问期间,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半球白昼时间变长,罗马街头飘扬的中、意两国国旗旗杆正午影子朝向是正北。
28.(2019年江苏中考真题)读图1、图2、图3,回答下列问题。
印度是南亚大国,人口规模仅此于中国,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日本是亚洲唯一的发达国家,经济高度发达,但对外依赖十分严重。两国的地理条件差异明显,又因发展相互联系。
(1)印度和日本都是中国邻国。日本隔_____与中国相望;印度与中国山水相连,都背靠_____山脉,_____流经两国。
A.日本海 B.南海 C.渤海 D.东海
E.唐古拉山脉 F.昆仑山脉 G.喜马拉雅山脉 H.横断山脉
I.雅鲁藏布江 J.澜沧江 K.红河 L怒江
(2)寿司和咖喱饭分别是日本和印度的传统美食,原料中都与_____(粮食作物)有关,两国农业生产条件中的相同点为_____。
A.小麦 B.水稻 C.玉米 D.高粱
E.水热条件好 F.自然灾害少 G.机械化程度高 H.劳动力丰富
(3)日本大量进口原料和燃料,如果有一艘海轮从印度东部沿海满载货物驶向日本,上面装载的最有可能是_____,运输线路为_____。
A.木材 B.铁矿石 C.石油 D.大豆
E.阿拉伯海印度洋土耳其海峡太平洋日本 F.孟加拉湾红海苏伊士运河大西洋日本
G.孟加拉湾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太平洋日本 H.阿拉伯海印度洋非洲好望角太平洋日本
(4)读图可知,印度软件外包业务的市场分布特点_____。 _____是印度软件外包产业的发源地,被称为“印度硅谷”。中国正在走向“中国智造”和“中国服务”转型,印度值得我们学习的经验有_____。
A.主要来自亚洲国家 B.均来自发展中国家 C.主要来自非英语国家 D.以发达国家为主
E.班加罗尔 F.孟买 G.新德里 H.加尔各答 I.大量开采矿产 J.加大工业投入
K.发展高科技产业 L.人口快速增长
【答案】(1)D G I (2) B E (3)B G (4) D E K
【解析】(1)印度和日本都是中国邻国。日本隔东海与中国相望;印度与中国山水相连,都背靠喜马拉雅山脉,雅鲁藏布江流经两国。
(2)寿司和咖喱饭分别是日本和印度的传统美食,原料中都与水稻有关,两国农业生产条件中的相同点为水热条件好。
(3)日本大量进口原料和燃料,如果有一艘海轮从印度东部沿海满载货物驶向日本,上面装载的最有可能为铁矿石,运输线路为孟加拉湾−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太平洋−日本。
(4)读图3可知,印度软件外包业务的市场以发达国家为主。班加罗尔是印度软件外包产业的发源地,被称为“印度硅谷”。中国正在走向“中国智造”和“中国服务”转型,印度值得我们学习的经验是发展高科技产业。
29.根据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慢步中国”专辑,其中一条慢步路线是“走胡线”(“胡线”即“胡焕庸线”,是指黑河—腾冲两地的连线)。该路线分为四个地段:东北段、山西段、陕西段、西南段。
(1)写出“胡线”穿过的主要山脉和河流名称。山脉:A大兴安岭,B________;河流:C________。
(2)“走胡线”的东北段穿越A山,A山两侧地理环境差异显著。请你根据所学知识,任意列举出两个方面的差异:A山东侧 ,西侧 ;A山东侧 ,西侧 。
(3)“走胡线”的山西段和陕西段主要位于 (地形区),该地区的地表特征是 ,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这里长期的________。
(4)“胡焕庸线”是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该线揭示的我国人口分布特点是 。
【答案】(1)秦岭;黄河。
(2)A山的东侧:东北平原或平原、降水多或高于400 mm、季风区、温带季风气候、主要是农耕区等;A山的西侧:内蒙古高原或高原、降水少或低于400 mm、非季风区、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主要是牧区等。
(3)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或沟壑纵横);水土流失。
(4)分布不均匀,东多西少(或东密西疏)。
【解析】(1)读图可知,图中A是大兴安岭,B是秦岭,为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河流C是我国的第二长河-黄河。
(2)“走胡线”的东北段穿越A大兴安岭,大兴安岭东侧为东北平原、降水多或高于400 mm、季风区、温带季风气候、主要是农耕区等;大兴安岭西侧为内蒙古高原、降水少或低于400 mm、非季风区、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主要是牧区等。
(3)“走胡线”的山西段和陕西段主要位于太行山以西的黄土高原,该地区地表土质疏松、植被稀少、降水集中,水土流失严重,土表特征为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4)“胡焕庸线”是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即黑河一腾冲一线,该线东部人口密集,西部人口稀疏。
30.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的自然资源种类多、总量大,一向有“地大物博”之说。
材料二 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示意图。
(1)下列属于可再生自然资源的是①石油 ②水资源 ③土地资源 ④太阳能 ⑤天然气 ⑥小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④⑤⑥
(2)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是总量____________,人均____________。
(3)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①是 ______________,②是______________,③是______________,④是______________,⑤是难以利用的土地。根据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原则,①~④代表的土地类型中最适宜发展畜牧业的是______________,主要分布在我国山区的是______________,主要分布在我国湿润、半湿润地区的有______________填代号)
(4)我们所在地区水土配合不佳,缺水现象非常严重。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以怎样的实际行动为节约用水作出自己的贡献? (至少提出两项措施)
【答案】(1)B
(2)大(丰富) 少(不足)
(3)以旱地为主的耕地 以水田为主的耕地 林地 草地 ④ ③ ①②③
(4)大力宣传节约用水、合理用水;生活用水一水多用;及时关好水龙头等(答出两条即可)
【解析】(1)可再生资源是指在短时间内可以再生或循环使用的资源,相反则是非可再生资源;其中水资源、土地资源、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资源;故选:B。
(2)我国自然资源在总量上是丰富的,但是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不足。
(3)根据图例及分布地区可知,①为以旱地为主的耕地,②为以水田为主的耕地,③为林地,④为草地。根据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原则,①~④代表的土地类型中最适宜发展畜牧业的是④,主要分布在我国山区的是③,主要分布在我国湿润、半湿润地区的有①②③。
(4)我们所在地区水土配合不佳,缺水现象非常严重。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要在生活中注意大力宣传节约用水、合理用水,生活用水一水多用,及时关好水龙头等。
31.(2019·江苏中考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雪乡·双峰林场(44°28'N,128°54'E),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这里有最密的林海,最厚的积雪,雪量堪称中国之最,素有中国“雪乡”的美誉。图甲为“东北地区简图”。
材料二 中国水乡·周庄,位于江苏省昆山市,是一座有900多年历史的水乡古镇,保存着传统的水乡风貌和较为完整的古建筑。图乙为“长江三角洲简图”。
(1) “雪乡”位于图甲中的____(填数字序号)。东北地区冬季“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2)下列描述东北地区山河大势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
A.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B.地势低平,河网密布
C.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D.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3)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口密度____(填“大”或“小”),城市数量多,经济发展水平高,借助高速公路和高速____,长江三角洲的人们往返不同城市之间,像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一样,这种现象被称为“同城效应”。
(4)与周庄相比,“雪乡”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条件有____。(多选,)
A.独特的气候资源 B.原真的生态环境 C.旖旎的水乡风光
D.广阔的沙漠戈壁 E.多样的民俗风情 F.区域的“同城效应”
【答案】(1)④ 纬度高,受冬季风影响较大,气温低 (2) A (3) 大 铁路 (4) ABE
【解析】(1)中国雪乡·双峰林场(44°28'N,128°54'E),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结合图甲的经纬线可知,“雪乡”位于图甲中的④地。东北地区由于纬度高,受冬季风影响较大,气温低,使得该地冬季形成“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景象。
(2)东北地区的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地表结构大致呈半环状的三带:外围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中间是山地和丘陵,内部则是广阔的平原。因此东北地区山河大势是“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故选A。
(3)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口密度大,城市数量多,经济发展水平高,借助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长江三角洲的人们往返不同城市之间,像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一样,这种现象被称为“同城效应”。
(4)“雪乡”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条件有:独特的气候资源;原真的生态环境;多样的民俗风情,故选ABE。周庄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条件有:旖旎的水乡风光和区域的“同城效应”。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中考地理模拟考试试卷30(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地理模拟考试试卷25(含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关于地球仪的说法,正确的是,5°的夹角B,文化古宙所处的地形部位是,开发旅游资源,建设文明生态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地理模拟考试试卷23(含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地图的基本要素不包括,关于实验过程,叙述正确的是,此实验能较好地演示,图中中山站位于长城站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